TWM531195U - 具輔助起身功能之搖擺椅 - Google Patents

具輔助起身功能之搖擺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31195U
TWM531195U TW104214882U TW104214882U TWM531195U TW M531195 U TWM531195 U TW M531195U TW 104214882 U TW104214882 U TW 104214882U TW 104214882 U TW104214882 U TW 104214882U TW M531195 U TWM531195 U TW M53119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turntable
lifting function
reduction gear
auxiliary lif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148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ong-Jin Wu
zheng-yuan Zhang
Original Assignee
Yong-Jin W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Jin Wu filed Critical Yong-Jin Wu
Priority to TW1042148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31195U/zh
Publication of TWM5311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31195U/zh

Links

Landscapes

  • Chair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e (AREA)

Description

具輔助起身功能之搖擺椅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椅具,尤指一種可輔助使用者由坐姿轉換為站姿,並同時提供使用者作腰部及臀部旋轉運動的具輔助起身功能之搖擺椅。
一般的輔助站立座椅或坐墊,其目的係在於提供年長者及臀部、腿部或腰部受傷之傷患使用,以避免由坐姿轉為站姿時,因臀部、腿部或腰部力量不足而站不起來,或是站立而造成施力過度導致跌倒之狀況發生。
輔助站立座椅或坐墊主要係利用線性馬達或油壓、氣壓...等動力裝置,將坐墊向使用者站起方向的斜上方推出,藉以透過線性馬達或油壓、氣壓...等裝置所產生之動力,減少使用者站立時,臀部、腿部或腰部所需使用的力量,以達到輔助使用者由坐姿轉為站姿之目的。
市售輔助站立座椅穩定性及安全性較高,但不易移動且售價較為昂貴,而輔助站立坐墊的移動性高且售價較為便宜,然而由於輔助站立坐墊本身具有一定的高度,致使輔助站立坐墊的高度加上座椅本身的高度,會令使用者坐起來不舒服,且其穩定度不佳,因此,如何選擇輔助站立座椅或坐墊,係由使用者依自身的需求決定。
惟,無論是輔助站立座椅或輔助站立坐墊均僅提供使用者由坐姿轉為站姿的功能,而未能協助使用者強化腰臀腿的力量,以減少使用者長期依 賴輔助站立座椅或坐墊之狀況,長期下來,容易導致使用者腰臀腿等部位之力量退化。
由此可見,上述習知技術仍有諸多缺失,實非一良善之設計,而亟待加以改良。
本案創作人鑑於上述習知技術所衍生的各項缺點,乃亟思加以改良創新,並經多年苦心孤詣潛心研究後,終於成功研發完成本件具輔助起身功能之搖擺椅。
為解決上述習知技術之缺失,本創作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同時具有輔助起身及鍛鍊使用者腰臀腿功能的具輔助起身功能之搖擺椅。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創作具輔助起身功能之搖擺椅主要包括一座椅本體、一升降裝置、一旋轉擺動裝置、一旋動板體、一坐墊及一控制器,該座椅本體至少包括一背靠及一支撐座,該支撐座之前緣係以活頁鉸練樞接於該座椅本體面向使用者坐下方向之內緣,該升降機構係用以帶動該支撐座以活頁鉸鍊為軸心,向使用者坐下方向推移轉動,該旋轉擺動裝置係設於該支撐座頂面用以驅使旋動板體帶動坐墊進行旋轉。
其中,該升降裝置包括一驅動源及一撐桿,該驅動源為線性馬達、油壓缸或氣壓缸等軸向驅動裝置,該驅動源係設於該座椅本體之底部或鄰近底部之位置,該撐桿之一端係與該支撐座底面所設之一樞接座進行樞接,而該撐桿相對與支撐座樞接之另一端係與該驅動源連接,用以受驅動源軸向驅動而推動支撐座以活頁鉸鍊為軸心轉動。
其中,上述之旋轉擺動裝置包括一動力源、一旋轉螺桿、第一減速齒輪組及一第二減速齒輪組,該動力源為伺服馬達、旋轉馬達、步進馬達或其他旋轉線性驅動裝置,該旋轉螺桿之一端係與該動力源連接,用以受動力源帶動旋轉並同時作軸向位移之動作。
上述之第一減速齒輪組及該第二減速齒輪組係分設於該旋轉螺桿之兩側,該第一減速齒輪組包括至少一齒輪及一第一轉盤,該第二減速齒輪組至少包括一齒輪及一第二轉盤,該第一減速齒輪組及該第二減速齒輪組之齒輪係與該旋轉螺桿之螺齒嚙合,另外,該第一齒輪組之齒輪係設於第一轉盤之底部,且該第一齒輪組係帶動該第一轉盤旋轉,而該第一轉盤之頂面向上延伸有一第一連動桿,該第二齒輪組之齒輪係設於第二轉盤之底部,且該第二齒輪組之齒輪係帶動該第二轉盤旋轉,而該第二轉盤之頂面向上延伸有一第二連動桿。
上述之坐墊係設於該旋動板體之頂面,該旋動板體之底部開設有一樞接孔及一槽孔,該樞接孔係樞接於該第一連動桿上,而該槽孔係套接於該第二連動桿外緣,另外上述之控制裝置係以有線或無線方式控制該驅動源及該動力源作動。
10‧‧‧座椅本體
101‧‧‧框體
102‧‧‧定位肋
103‧‧‧椅腳
104‧‧‧背靠
11‧‧‧支撐座
111‧‧‧活頁鉸鍊
112‧‧‧樞接座
12‧‧‧線性馬達
13‧‧‧撐桿
14‧‧‧伺服馬達
15‧‧‧旋轉螺桿
151‧‧‧螺齒
16‧‧‧第一減速齒輪
17‧‧‧第二減速齒輪
18‧‧‧第一轉盤
181‧‧‧第一連動桿
19‧‧‧第二轉盤
191‧‧‧第二連動桿
20‧‧‧旋動板體
201‧‧‧樞接孔
202‧‧‧槽孔
圖1係為本創作具輔助起身功能之搖擺椅的部分分解圖;圖2係為本創作搖擺機構之立體分解圖;圖3A係為本創作具輔助起身功能之搖擺椅的輔助起身動作示意圖一;圖3B係為本創作具輔助起身功能之搖擺椅的輔助起身動作示意圖一; 圖4係為本創作旋轉搖擺機構帶動旋動板體進行搖擺動作之分解圖一;圖5係為本創作旋轉搖擺機構帶動旋動板體進行搖擺動作之分解圖二;圖6係為本創作旋轉搖擺機構帶動旋動板體進行搖擺動作之分解圖三;圖7係為本創作旋轉搖擺機構帶動旋動板體進行搖擺動作之分解圖四;以及圖8係為本創作旋轉搖擺機構帶動旋動板體進行搖擺動作之示意圖。
以下將描述具體之實施例以說明本創作之實施態樣,惟其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所欲保護之範疇。
請參閱圖1~8,為本創作具輔助起身功能之搖擺椅之一實施例,本實施例中,主要包括一座椅本體10、一升降裝置、一旋轉擺動裝置、一旋動板體20及一坐墊(圖中未示),該座椅本體10至少包括一支撐座11,該座椅本體10包括一框體101,該框體101向下延伸有四椅腳103,該框體101相對使用者坐下方向之另一側向上延伸一背靠104,該框體101之內緣具有至少一定位肋102,支撐座11之底部具有一樞接座112,且該支撐座11底部之周緣係抵於該定位肋102之頂面,用以支撐使用者之體重,且該支撐座11以至少一活頁鉸鍊111與該框體101面向使用者坐下方向之內緣頂面作樞接。
該升降裝置包括一驅動源12及一撐桿13,該驅動源為線性馬達12,該線性馬達12係設於該座椅本體10中任意二椅腳103之間,該撐桿13一端係樞接於該樞接座112上,該撐桿13相對樞接座112之另一端係與該線性馬達12連接。
該旋轉擺動裝置包括一動力源、一旋轉螺桿15、第一減速齒輪組及一第二減速齒輪組,該動力源為伺服馬達14,該伺服馬達14係鎖固於該支撐座11之頂面,且該伺服馬達14係與該旋轉螺桿15動力連接。
該第一減速齒輪組及該第二減速齒輪組係分設於該旋轉螺桿之兩側,該第一減速齒輪組包括至一第一減速齒輪16及一第一轉盤18,該第二減速齒輪組包括一第二減速齒輪17及一第二轉盤19,該減速齒輪16係設於第一轉盤18之底部,該第一轉盤18之頂面向上延伸有一第一連動桿181,該第二轉盤19之頂面向上延伸有一第二連動桿191,該第一減速齒輪16與該第二減速齒輪17係分別樞接於該旋轉螺桿15兩側之支撐座11上,且該第一減速齒輪16及該第二減速齒輪17均與該旋轉螺桿15之螺齒151嚙合,該第一轉盤18係受該第一減速齒輪16帶動旋轉,該第二轉盤19係受與該第二減速齒輪17帶動旋轉,該第一轉盤18之頂面向上延伸有一第一連動桿181,該第二轉盤19之頂面向上延伸有一第二連動桿191。
該坐墊係設於該旋動板體20之頂面,該旋動板體20之底部設有一樞接孔201及一槽孔202,其中,該樞接孔201係供該第一連動桿181穿入,該槽孔202係供該第二連動桿191穿入。
本創作具輔助起身功能之搖擺椅輔助使用者起身時,係透過線性馬達12帶動撐桿13向支撐座11方向做軸向位移,使該撐桿13推動該支撐座11,並同時令該撐桿13以與樞接座112樞接之位置為軸心,改變撐桿13與支撐座11間之夾角,而使該撐桿13推動支撐座11時,該支撐座11以活頁鉸鍊111為軸心,向使用者坐下之方向轉動,以使支撐座11藉由線性馬達12傳動之動力輔助使用者 由坐姿轉為站姿,另外,當支撐座11欲回歸原位時,則僅需由線性馬達12帶動撐桿13反方向作線性位移,即可將支撐座11拉回原位。
本創作具輔助起身功能之搖擺椅帶動使用者的腰臀部位轉動以訓練使用者腰臀腿力量時,係透過伺服馬達14帶動旋轉螺桿15轉動並作軸向位移之運動,此時,與該旋轉螺桿15之螺齒151嚙合的第一減速齒輪16及第二減速齒輪17,受旋轉螺桿15轉動及軸向位移之帶動而旋轉,並同時帶動第一轉盤18及第二轉盤19轉動。
此時,該第一轉盤18頂面延伸穿入旋動板體20之樞接孔201的第一連動桿181,帶動旋動板體20以第一轉盤18的軸心作同軸旋轉,且第二轉盤19頂面延伸穿入旋動板體20之槽孔202的第二連動桿191,亦帶動旋動板體20以第二轉盤19的軸心作同軸旋轉,進而令該旋動板體20帶動坐墊進行旋轉擺動,而使本創作具輔助起身功能之搖擺椅帶動使用者的腰臀部位轉動以訓練使用者腰臀腿力量。
另外,由於旋動板體20因同時以第一轉盤18及第二轉盤19之軸心作同軸旋轉時,兩個軸心間的角度變化會導致軸心間的距離增加或減少,導致第一轉盤18及第二轉盤19動同時帶動旋動板體20旋轉時,相互產生干涉現象,而造成旋動板體20卡住,因此,本創作透過槽孔202之設計,而於第一轉盤18及第二轉盤19之軸心間距離縮短時,令第二連動桿191沿著槽孔202向第一轉盤18之軸心的方向移動,以防止旋動板體20因第一轉盤18及第二轉盤19之軸心間距離縮短而卡住,而當第一轉盤18及第二轉盤19之軸心間距離拉長時,該第二連動桿191則沿著槽孔202向第一轉盤18之軸心的反方向移動,以防止旋動板體20因第一轉盤18及第二轉盤19之軸心間距離拉長而卡住。
綜上所述,本案不僅於技術思想上確屬創新,並具備習用之傳統結構所不及之功效,已充分符合新穎性及進步性之法定新型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懇請 貴局核准本件新型專利申請案,以勵創作,至感德便。
10‧‧‧座椅本體
101‧‧‧框體
102‧‧‧定位肋
103‧‧‧椅腳
11‧‧‧背靠
111‧‧‧活頁鉸鍊
14‧‧‧伺服馬達
20‧‧‧旋動板體

Claims (7)

  1. 一種具輔助起身功能之搖擺椅,包括:一座椅本體,該座椅本體至少包括一背靠及一支撐座,該支撐座之前緣係樞接於該座椅本體面向使用者坐下方向之內緣;一升降裝置,該升降裝置至少包括一驅動源及一撐桿,該驅動源係定位於該座椅本體之底部或鄰近底部之位置,該撐桿之一端係樞設於該支撐座之底部,該撐桿相對樞設於支撐座之另一端係與該驅動源動力連接;一旋轉擺動裝置,該旋轉擺動裝置係設於該支撐座之頂面,該旋轉擺動裝置包括一動力源、一旋轉螺桿及分別設於旋轉螺桿兩側之二減速齒輪組,該旋轉螺桿係受該動力源驅使旋轉,該旋轉螺桿係與該等減速齒輪組連接,且該等減速齒輪組之頂面分別延伸有一連動桿;一旋動板體,該旋動板體之底面具有一樞接孔及一槽孔,該樞接孔及該槽孔係分別套接於該等連動桿上;一坐墊,該坐墊係設於該旋動板體之頂面。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輔助起身功能之搖擺椅,其中該驅動源為線性馬達、油壓缸或氣壓缸。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輔助起身功能之搖擺椅,其中該動力源為旋轉馬達或步進馬達。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輔助起身功能之搖擺椅,其中該等減速齒輪組至少包括一齒輪及一轉盤,該等齒輪係與該螺桿之螺齒嚙合,該等齒輪係設於該等轉盤之底部,且該等轉盤係受該等齒輪帶動旋轉,該等連動桿係設於該等轉盤之頂面。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輔助起身功能之搖擺椅,其中該支撐座之底面具有一樞接座,該撐桿係與該樞接座作樞接。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輔助起身功能之搖擺椅,其中更包括一控制器,該控器器係以有線或無線控制方式驅使該驅動源及該動力源作動。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輔助起身功能之搖擺椅,其中該支撐座係以活頁鉸練與該座椅本體面作樞接。
TW104214882U 2015-09-15 2015-09-15 具輔助起身功能之搖擺椅 TWM5311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4882U TWM531195U (zh) 2015-09-15 2015-09-15 具輔助起身功能之搖擺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4882U TWM531195U (zh) 2015-09-15 2015-09-15 具輔助起身功能之搖擺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1195U true TWM531195U (zh) 2016-11-01

Family

ID=57851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14882U TWM531195U (zh) 2015-09-15 2015-09-15 具輔助起身功能之搖擺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311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6120A (zh) * 2018-10-12 2019-01-01 山东华宇工学院 一种多功能座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6120A (zh) * 2018-10-12 2019-01-01 山东华宇工学院 一种多功能座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00890B2 (ja) 車椅子式歩行補助用ロボット
CN107252210B (zh) 一种自动控制的可穿戴座椅及使用方法
WO2017075739A1 (zh) 电动床垫
CN201959128U (zh) 医用康复护理轮椅
WO2015003471A1 (zh) 可折叠、可变轨的上下肢协调运动训练椅
CN106333830B (zh) 一种下肢康复机器人助行机构
CN111759694B (zh) 前后滑移与坐姿调节相互联动的按摩椅
CN103462781B (zh) 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CN209203794U (zh) 多功能轮椅床
CN104274283A (zh) 一种辅助起坐的椅子
KR102080917B1 (ko) 전동 휠체어
JP2015119789A (ja) 介護補助用移乗機
CN203341951U (zh) 一种辅助起坐的椅子
TWM509032U (zh) 移位復健裝置
CN211863255U (zh) 一种骨科康复训练装置
KR101677528B1 (ko) 전동 꺼꾸리 운동기구
CN102028587A (zh) 医用康复护理轮椅
TWM531195U (zh) 具輔助起身功能之搖擺椅
CN104546347B (zh) 用于护理床的单推杆双回转轴靠背翻起装置
WO2018107548A1 (zh) 一种折叠按摩椅
CN110353945A (zh) 一种多运动模式的下肢康复机器人
CN103263326A (zh) 具有分腿功能的护理床
TWI306759B (en) Massaging method of massage chair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JP2008011990A (ja) 着座型運動装置
CN203244522U (zh) 具有分腿功能的护理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