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84740U - 面板結構 - Google Patents

面板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84740U
TWM484740U TW102223012U TW102223012U TWM484740U TW M484740 U TWM484740 U TW M484740U TW 102223012 U TW102223012 U TW 102223012U TW 102223012 U TW102223012 U TW 102223012U TW M484740 U TWM484740 U TW M48474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anel structure
decorative
decorative layer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230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un-Ming Huang
Yi-Chun Lin
Ming-Kung Wu
Yi-Chun Wu
Original Assignee
Winte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tek Corp filed Critical Wintek Corp
Priority to TW1022230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84740U/zh
Publication of TWM484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84740U/zh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Description

面板結構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面板結構,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裝飾層的面板結構。
隨著科技的進步,觸控面板與顯示面板等板狀的電子構件已被廣泛應用於多種電子裝置上,例如是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衛星導航系統(GPS navigator system)、平板電腦(tablet PC)、個人數位助理(PDA)以及筆記型電腦(laptop PC)等。
以觸控面板為例,一般而言,觸控面板分為位於中央的觸控區以及位於周圍的非觸控區,為了遮蔽非觸控區的走線,通常會在基板上以油墨形成一較厚的裝飾層,以遮蔽光線。對於光密度值較低的油墨,如白色油墨或彩色油墨等,通常需要多層堆疊,才能夠達到一定的遮蔽效果,製程上較為繁瑣。此外,油墨堆疊後在邊緣部分通常會較中央部分來的高,此邊緣翹起的形狀類似牛角。在多層油墨堆疊之後,會造成牛角的輪廓越趨明顯且堆疊高度越高,從而造成後續要形成由觸控區往非觸控區延伸的走線時,由於裝飾層的側表面太陡,走線可能斷線。
本新型提供一種面板結構,其裝飾層的製程較為簡單,且可降低走線斷線的機率。
本新型的一種面板結構,包括一基板、一裝飾層、一絕緣層及至少一導電元件。裝飾層配置於基板上,裝飾層所在區域為一第一區域而裝飾層以外的區域為一第二區域,裝飾層的材質包括光阻材料。絕緣層至少配置於裝飾層靠近第二區域的一裝飾層側表面上且局部地延伸至第二區域。絕緣層遠離裝飾層的前端的剖面輪廓與基板之間構成的夾角小於裝飾層在靠近第二區域的底端的剖面輪廓與基板之間構成的夾角。各導電元件從第二區域沿著絕緣層連續地延伸至第一區域。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裝飾層包括一第一光阻層及一第二光阻層,第二光阻層配置於第一光阻層上,且第一光阻層與第二光阻層的顏色相異。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更包括一緩衝層,位於第一光阻層與第二光阻層之間。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緩衝層沿著第一光阻層的一第一光阻層側表面延伸至第二區域,且第二光阻層沿著緩衝層往第二區域的方向延伸,以使第二光阻層較靠近第二區域的表面為裝飾層的裝飾層側表面。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更包括一輔助光阻層,其中絕 緣層從裝飾層的遠離基板的一裝飾層頂面經裝飾層的一裝飾層側表面延伸至第二區域,輔助光阻層配置於位在頂面的絕緣層上,裝飾層與輔助光阻層的顏色相異。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更包括一緩衝層,位於輔助光阻層與絕緣層之間。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更包括一緩衝層,位於裝飾層與絕緣層之間。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絕緣層為一光阻層,光阻層的顏色相異於裝飾層。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光阻層的厚度為10微米至20微米。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絕緣層由裝飾層側表面向遠離裝飾層的方向延伸30微米至150微米。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光阻層的側表面與基板之間的夾角為30度至90度。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絕緣層遠離裝飾層的前端的剖面輪廓與基板之間構成的夾角小於75度。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在裝飾層側表面上的絕緣層,越靠近基板,絕緣層在平行基板延伸方向的厚度越大。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更包括一絕緣底層,配置於基板與裝飾層之間以及基板與導電元件之間。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更包括一光學匹配層,覆蓋於 裝飾層、絕緣層及各導電元件。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更包括一保護層,覆蓋於裝飾層及絕緣層,且保護層的材料與絕緣層的材料相同。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絕緣層的厚度為0.5微米至3微米。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導電元件包括一第一電極單元、一第二電極單元以及電性隔絕第一電極單元與第二電極單元的一隔絕單元,隔絕單元與絕緣層的厚度實質上相同。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更包括一塑膠膜層與一光學膠,塑膠膜層藉由光學膠貼附於基板具有絕緣層的一面,且塑膠膜層及光學膠與在第二區域的絕緣層重疊。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更包括一顯示器與一光學膠,顯示器藉由光學膠貼附於基板具有絕緣層的一面,且光學膠與在第二區域的絕緣層重疊。
基於上述,本新型之面板結構利用光阻層作為裝飾層,相較於以往以油墨製作裝飾層時,需要多層堆疊,使用光阻層作為裝飾層可直接以一次黃光製程就成型出特定高度的光阻,製程上較為簡單。此外,為了避免裝飾層側表面太陡而使得導電元件不易從第二區域延伸至第一區域,本新型之面板結構在裝飾層上配置絕緣層,絕緣層沿裝飾層側表面延伸至第二區域,藉由絕緣層在第二區域中遠離裝飾層的前端的剖面輪廓與基板之間的夾角小於裝飾層在最靠近第二區域的底端的剖面輪廓與基板之間的夾 角,且絕緣層側表面的坡度較裝飾層側表面的坡度緩,以使導電元件可沿著較平緩的絕緣層配置在裝飾層上,有效地避免導電元件發生斷線的問題。
為讓本新型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A1‧‧‧第一區域
A2‧‧‧第二區域
100、200、300、400、500、600‧‧‧面板結構
110、210、310、410、510、610‧‧‧基板
120、220、320、420、520、620‧‧‧裝飾層
120a、220a、320a、420a、620a‧‧‧裝飾層側表面
122、222‧‧‧第一光阻層
122a‧‧‧第一光阻層側表面
124、224‧‧‧第二光阻層
124a、224a‧‧‧第二光阻層側表面
124b‧‧‧第二光阻層頂面
130、230、530、630‧‧‧緩衝層
130a、630a‧‧‧緩衝層側表面
140、240、340、440、540、640‧‧‧絕緣層
140a、240a、340a、640a‧‧‧絕緣層側表面
150、250‧‧‧導電元件
152‧‧‧第一電極單元
154‧‧‧第二電極單元
156‧‧‧連接單元
160‧‧‧絕緣底層
170‧‧‧標誌圖案
180‧‧‧光學匹配層
190‧‧‧保護層
192‧‧‧隔絕單元
194‧‧‧接墊
196‧‧‧外部電路
198‧‧‧周邊走線
320b、420b、620b‧‧‧裝飾層頂面
495、595‧‧‧輔助光阻層
圖1是依照本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一種面板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圖2是依照本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一種面板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圖3A是依照本新型的第三實施例的一種面板結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3B至圖3D是依照本新型的第四至第六實施例的一種面板結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3E是圖3A的面板結構的絕緣層遠離裝飾層的前端的剖面與基板的顯微圖。
圖4是依照本新型的第七實施例的一種面板結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5是依照本新型的第八實施例的一種面板結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6是依照本新型的第九實施例的一種面板結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1是依照本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一種面板結構的剖面示意圖。請參閱圖1,本實施例之面板結構100包括一基板110、一裝飾層120、一緩衝層130、一絕緣層140及至少一導電元件150。在本實施例中,面板結構100為一觸控面板結構,但面板結構100的種類不以此為限制。本實施例之基板110為一透明基板,例如是玻璃基板。在其他實施例中,基板110也可以是覆蓋板,係為一種強化基板,具有高機械強度,可保護其下方元件。
裝飾層120配置於基板110上,裝飾層120所在區域為一第一區域A1而裝飾層120以外的區域為一第二區域A2。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區域A1為非觸控區,第二區域A2為觸控區,但第一區域A1與第二區域A2的分類不以此為限制。
在本實施例中,裝飾層120包括一第一光阻層122及一第二光阻層124,且第二光阻層124配置於第一光阻層122上。本實施例之面板結構100利用第一光阻層122以及第二光阻層124作為裝飾層120,在製程上可以兩次黃光製程就成型出特定高度的光阻。
第一光阻層122與第二光阻層124的顏色相異,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光阻層122的顏色為白色,且第二光阻層124的顏 色為黑色,但第一光阻層122與第二光阻層124的顏色可視產品設計而異,不以此為限制,例如第二光阻層也可與第一光阻層的顏色相同。第一光阻層122的厚度範圍可在1.2微米至30微米之間。在一較佳的實施例中,第一光阻層221的厚度為10微米至20微米。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光阻層122的厚度為15微米,以使白色的第一光阻層122具有足夠的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而讓使用者從圖1中基板110的下方往上方看去時,可看到色彩較飽和的裝飾層120。
裝飾層120具有靠近第二區域A2的一裝飾層側表面120a。在一較佳的實施例中,裝飾層側表面120a與基板110之間的夾角在20度至125度的範圍內。在本實施例中,裝飾層側表面120a與基板110之間的夾角在30度至90度的範圍內。詳細地說,由於本實施例的裝飾層120是由第一光阻層122及第二光阻層124所構成,第一光阻層122以及第二光阻層124分別具有最靠近第二區域A2的一第一光阻層側表面122a以及一第二光阻層側表面124a。在本實施例中,裝飾層側表面120a是由第一光阻層側表面122a及第二光阻層側表面124a共同形成。第一光阻層側表面122a及第二光阻層側表面124a分別與基板110延伸方向的夾角會是在30度至90度的範圍內。
緩衝層130位於第一光阻層122與第二光阻層124之間,並且沿著第一光阻層122的第一光阻層側表面122a延伸至第二區域A2。緩衝層130的功用主要是避免第二光阻層124滲色至第一 光阻層122的問題。詳細而言,由於第一光阻層122為白色光阻,其結構密度相對較低或是組成粒子相對較大,在高溫製程中,第二光阻層124的黑色粒子可能會擴散到第一光阻層122的空隙中,導致第一光阻層122變色,例如是變黃或是變灰,而使得裝飾層120的顏色品質不良。另外,緩衝層130還可以阻隔第一光阻層122,而避免第一光阻層122在高溫製程時發生氣化而崩壞(outgassing)的現象。在本實施例中,緩衝層130的材料包括二氧化矽,但不以此為限制。
由於裝飾層120具有一定的高度而由基板110凸出,為了使導電元件150在製程時可順利地從第二區域A2延伸至第一區域A1,在本實施例中,透過絕緣層140至少配置於裝飾層120靠近第二區域A2的裝飾層側表面120a上且局部地延伸至第二區域A2。如此一來,將導電元件150配置於絕緣層140上有助於降低導電元件150斷線的機率。
詳細而言,第二光阻層124具有遠離第一光阻層122的一第二光阻層頂面124b,緩衝層130具有位在第一區域A1中且靠近第二區域A2的一緩衝層側表面130a。如圖1所示,絕緣層140由第二光阻層頂面124b沿著第二光阻層側表面124a及緩衝層側表面130a延伸至第二區域A2。絕緣層140在遠離裝飾層120的前端所具有的剖面輪廓與基板110之間的夾角小於第一光阻層122在最靠近第二區域A2的底端所具有的剖面輪廓與基板110之間的夾角。也就是說,絕緣層140相較於裝飾層120,提供給導電 元件150較平緩的前端坡度,而讓導電元件150能夠先較輕易地在絕緣層140上連續地分布。此外,如圖1所示,由剖面結構可知,以平行於基板110的方向來量測寬度時,在裝飾層側表面120a上的絕緣層140,越靠近基板110的部分厚度越大(也就是在裝飾層側表面120a上的絕緣層140,以不同高度的水平面橫截時,越靠近基板110的部分的橫截寬度越大)。換句話說,相較於裝飾層側表面120a,在裝飾層側表面120a上的絕緣層側表面140a提供了更平緩的坡度,以使導電元件150沿著較平緩的絕緣層140配置並且覆蓋至裝飾層120上方,而由第二區域A2連續地延伸至第一區域A1,以降低導電元件150斷裂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在圖1所繪示的面板結構100中,為了清楚地表示各層之間的配置關係,刻意地調整了各層的厚度與尺寸。在實務上,各層的厚度與尺寸可視設計需求而定,並不以圖1上所繪示的比例所限制。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絕緣層140為有機材料,但在其他實施例中,絕緣層140亦可為無機材料。製作本實施例之絕緣層140時,可使用樹脂材料,以0.5~3微米的厚度塗佈在裝飾層120上,其中樹脂材料在固化以及圖案化後形成絕緣層140。絕緣層140可以是採用光敏感材料加以製作,因此絕緣層140的固化與圖案化的方法可以是微影製程。絕緣層140在第二區域A2中向遠離第一光阻層122的方向可延伸30微米至150微米。絕緣層140在第二區域A2中向遠離第一光阻層122的方向延伸的越多,則絕 緣層140在遠離裝飾層120的前端所具有的剖面輪廓與基板110之間可以具有越小的夾角,以利導電元件150從第二區域A2沿著絕緣層140連續地延伸至第一區域A1。在本實施例中,導電元件150為透明電極,例如銦錫氧化物,但導電元件150的種類不限於此。以其他的實施例而言,導電元件150也可以是金屬、合金或是多層導電材料疊層所構成的構件。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第二區域A2未被裝飾層120覆蓋,當絕緣層140往第二區域A2延伸越多時,絕緣層140越容易被使用者看見或是察覺。因此,本實施例之面板結構100於設有絕緣層140的一面可進一步藉由光學膠貼附防爆膜或導電屏蔽層等塑膠膜層,甚至可搭配顯示器,並透過整面的光學膠與顯示器進行貼合。由於此類防爆膜、導電屏蔽層及光學膠等各別整體結構與在第二區域A2的絕緣層140重疊且其折射率與絕緣層140的折射率相近,在搭配這類構件後可大幅降低在第二區域A2的絕緣層140被察覺到的機率。換句話說,這樣的設計可以使得絕緣層140往第二區域A2延伸的長度越大,例如大於70微米,從而使得絕緣層側表面能夠提供更平緩的坡度,以及,使得絕緣層在遠離裝飾層的前端所具有的剖面輪廓與基板之間構成的夾角更小,而有利於導電元件設置。另一提的是,本新型並不限於塑膠膜層,在另一實施例中,亦可為其他硬質基板,例如玻璃。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區域A1可以為口字型,第一區域A1大致上完全包圍第二區域A2,並且絕緣層140亦呈口字型以 全面覆蓋裝飾層120。但在其他實施例中,絕緣層140亦可不全面地覆蓋裝飾層120,絕緣層140只配置在導電元件150分佈的裝飾層120上即可。也就是說,絕緣層140可以沿著第一區域A1與第二區域A2的交界區域連續地設置,或是絕緣層140只設置在第一區域A1與第二區域A2的交界區域重疊於導電元件150的部分。
此外,請再參考圖1,在本實施例中,面板結構100更包括一絕緣底層160、一標誌圖案170、一光學匹配層180、一保護層190。絕緣底層160配置於基板110與裝飾層120之間以及基板110與導電元件150之間,可輔助導電元件150形成在基板110上。絕緣底層160的材料包括二氧化矽,但絕緣底層160的材料不以此為限制。標誌圖案170例如是產品商標或是符號(icon),位於基板110與裝飾層120之間,標誌圖案170的配置可讓使用者從基板110往裝飾層120的方向看到例如是鏡面銀等顏色的特定圖樣。當然,絕緣底層160及標誌圖案170可以選擇性地設置,在實際產品設計中可以省略。光學匹配層180覆蓋於裝飾層120、絕緣層140及導電元件150,用以改善圖案明顯度,光學匹配層180的材料例如是二氧化矽、氮矽化合物或是上述兩者的複合膜層等,且可同時作為導電元件150的保護層。保護層190覆蓋裝飾層120、絕緣層140及位於第一區域A1的光學匹配層180,在本實施例中,保護層190的材料包括樹脂,也就是說,保護層190的材料與絕緣層140的材料相同。但保護層190的材料與絕緣層140的材料並不限於此。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面板結構100為雙導電層的觸控面板結構。詳細而言,如圖1所示,導電元件150包括至少一第一電極單元152、至少一第二電極單元154及至少一連接單元156。連接單元156位於第二區域A2的緩衝層130上,一隔絕單元192覆蓋部分的連接單元156,第一電極單元152連接至連接單元156未被隔絕單元192所覆蓋的部分,並且進一步覆蓋部分的隔絕單元192,以保護連接單元156的外露部分。因此,相鄰的第一電極單元152可以藉由連接單元156連接成串並且電性連接在一起。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極單元152藉由連接單元156沿一第一方向連接成串,而第二電極單元154則可以設計為沿一第二方向延伸的電極結構,其中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相交。因此,圖1即表示出第一電極單元152所構成的成串結構與第二電極單元154相交處的剖面結構。
以本實施例而言,第二電極單元154以垂直第一電極單元152的串接方向配置,且覆蓋在隔絕單元192上。也就是說,連接於第一電極單元152所連接的連接單元156與第二電極單元154之間被隔絕單元192隔開。如此一來,第一電極單元152與其所連接的連接單元156電性絕緣於第二電極單元154。此外,在本實施例中,隔絕單元192的材質可與絕緣層140的材質相同。如此一來,製作面板結構100時,可以同時形成絕緣層140以及隔絕單元192,而縮短製作步驟與時間。由於絕緣層140以及隔絕單元192係同時形成,因此,絕緣層140以及隔絕單元192的厚度 應會大約相同。當然,隔絕單元192的材質亦可與絕緣層140的材質不同。
另外,在第一區域A1中,可以設置有一接墊194,其位於裝飾層120上,用以供一外部電路196連接。如此,導電元件150從第二區域A2連續地延伸至第一區域A1,周邊走線198搭接導電元件150的第一電極單元152與接墊194,以藉由接墊194與外部電路196電性連接。接墊194的材料亦可與第一電極單元152以及第二電極單元154相同或不同。當然,圖1只是繪示其中一種觸控面板結構,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電極單元152與連接單元156可以利用相同的導電膜層製作而構成一個連續的電極單元。此時,第一電極單元152與第二電極單元154在兩者的交錯處可以直接被隔絕單元192隔開。或者,在另一實施例中,導電元件150也可以是由不具有跨橋結構的單層導電層構成,此時,面板結構100可為單層電極層的觸控面板。換言之,導電元件150在第二區域A2中的結構設計不以圖1所表示的雙層導電層為限。
圖2是依照本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一種面板結構的剖面示意圖。請參閱圖2,圖2的面板結構200與圖1的面板結構100的主要差異在於,在圖2中,第二光阻層224沿著緩衝層230延伸。本實施例的裝飾層220也是由第一光阻層222與第二光阻層224所構成,並且第二光阻層224有一部分相對於第一光阻層222更靠近第二區域A2。如此一來,裝飾層側表面220a可以視為第二光阻層224較靠近第二區域A2的第二光阻層側表面224a所構 成。
本實施例的面板結構200中同樣地透過絕緣層240配置在裝飾層側表面220a上並局部地延伸至該第二區域A2。也就是說,絕緣層240與第一光阻層222之間都夾有第二光阻層224。絕緣層240遠離裝飾層220的前端所具有的剖面輪廓(可以視為絕緣層側表面240a)與基板210之間的夾角小於裝飾層220在最靠近第二區域A2的底端所具有的剖面輪廓(可以視為裝飾層側表面220a)與基板210之間的夾角。在本實施例中,絕緣層240遠離裝飾層220的前端所具有的剖面輪廓與基板210之間的夾角小於90度,且絕緣層側表面240a相較於裝飾層側表面220a提供了更平緩的坡度,以降低導電元件250在由第二區域A2延伸至第一區域A1時發生斷線的機率。在其他實施例中,絕緣層240遠離裝飾層220的前端所具有的剖面輪廓與基板210之間的夾角更佳小於75度。
圖1與圖2僅顯示面板結構中的其中兩種絕緣層配置於裝飾層側表面的配置關係,絕緣層與裝飾層之間的配置關係亦可有其他的設計。為了能夠更突顯絕緣層與裝飾層配置在基板上的的相對位置。下面的圖式僅繪示出局部的基板、絕緣層、裝飾層以及與上述實施例中具有差異的部分,而省略與圖1及圖2中相同的部分。
圖3A是依照本新型的第三實施例的一種面板結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本實施例中,裝飾層320為光阻材料所形成。相較於以往以油墨製作裝飾層時,需要多層堆疊,使用光阻材料製 作為裝飾層320可直接以一次黃光製程就成型出特定高度的光阻,製程上較為簡單。絕緣層340覆蓋於部分的裝飾層頂面320b以及部分的裝飾層側表面320a,而露出裝飾層頂面320b與裝飾層側表面320a的交接部分。由於絕緣層340配置在裝飾層側表面320a上並局部地延伸至該第二區域A2,絕緣層側表面340a相較於裝飾層側表面320a提供了更平緩的坡度。
當然,圖3A僅表示其中一種絕緣層340與裝飾層320之間的配置關係。圖3B至圖3D是依照本新型的第四至第六實施例的一種面板結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絕緣層340亦可以如圖3B所示地覆蓋整個裝飾層頂面320b與裝飾層側表面320a。或是,絕緣層340亦可以如圖3C所示地覆蓋整個裝飾層頂面320b並露出部分裝飾層側表面320a。又或者,絕緣層340亦可以如圖3D所示地露出部分裝飾層頂面320b並覆蓋整個裝飾層側表面320a。絕緣層340與裝飾層320之間的配置關係不以上述為限制,只要絕緣層340在遠離裝飾層320的前端所具有的剖面輪廓與基板310之間構成的夾角小於裝飾層320在最靠近第二區域A2的底端所具有的剖面輪廓與基板310之間構成的夾角,並且相較於裝飾層側表面320a,絕緣層側表面340a能夠提供較平緩的坡度即可。
圖3E是圖3A的面板結構的絕緣層遠離裝飾層的前端的剖面與基板的顯微圖。由圖3E可清楚地見到,絕緣層340在遠離裝飾層320的前端所具有的剖面輪廓與基板310之間構成的夾角小於裝飾層320在最靠近第二區域A2的底端所具有的剖面輪廓與 基板310之間構成的夾角。此外,絕緣層340在遠離裝飾層320的前端所具有的剖面輪廓與基板310之間的夾角θ小於90度。更明確地說,夾角θ為絕緣層340在遠離裝飾層320之最前端的剖面輪廓的近似切線與基板310的延伸方向之間的角度。如圖3B所示,絕緣層340在遠離裝飾層320之最前端的剖面輪廓的近似切線與基板310的延伸方向之間的夾角θ為71.8度。另外,在本實施例中,絕緣層140在第二區域A2中向遠離裝飾層320的方向延伸的長度W為34.65微米,且在第一區域A1與第二區域A2交界處的絕緣層340的厚度H(也就是垂直基板310的延伸方向的高度)為10.01微米。
圖4是依照本新型的第七實施例的一種面板結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請參閱圖4,在本實施例中,裝飾層440為光阻材料所形成。絕緣層440從裝飾層420的遠離基板410的裝飾層頂面420b經裝飾層420的裝飾層側表面420a延伸至第二區域A2。
圖4的面板結構400與圖3A的面板結構300的主要差異在於,圖4的面板結構400更包括一輔助光阻層495。輔助光阻層495配置於位在裝飾層頂面420b的絕緣層440上。裝飾層420與輔助光阻層495的顏色相異。在本實施例中,裝飾層420的顏色為白色,且輔助光阻層495的顏色為黑色,但裝飾層420與輔助光阻層495的顏色可視產品設計而異,不以此為限制。在本實施例中,絕緣層440除了提供較為平緩的坡度的功用之外,由於絕緣層440配置於裝飾層420與輔助光阻層495之間,絕緣層440 亦可以避免高溫製程下,裝飾層420變色與氣化而崩壞的問題。
圖5是依照本新型的第八實施例的一種面板結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請參閱圖5,圖5的面板結構500與圖4的面板結構400的主要差異在於,圖5的面板結構500更包括一緩衝層530,其配置於基板510上並位於輔助光阻層595與絕緣層540之間。也就是說,在本實施例中,面板結構500透過緩衝層530與絕緣層540的雙重配置,在高溫製程下,更可以阻擋輔助光阻層595的粒子滲透進入裝飾層520,以避免變色的問題,並且更有效地避免裝飾層520在高溫製程下氣化而崩壞的問題。
圖6是依照本新型的第九實施例的一種面板結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請參閱圖6,在圖6的面板結構600中,裝飾層620為光阻材料形成,絕緣層640為顏色相異於裝飾層620的光阻材料的顏色,絕緣層640完整地覆蓋整個裝飾層頂面620b與裝飾層側表面620a。並且,圖6的面板結構600更包括一緩衝層630,位於裝飾層620與絕緣層640之間。詳細地說,緩衝層630從裝飾層頂面620b經裝飾層側表面620a往第二區域A2延伸,且絕緣層640沿著位於裝飾層頂面620b上的緩衝層630經緩衝層側表面630a向下往第二區域A2延伸。
在本實施例中,透過絕緣層640沿著緩衝層630延伸至第二區域A2,絕緣層640遠離裝飾層620的前端所具有的剖面輪廓與基板610之間的夾角小於裝飾層620在最靠近第二區域A2的底端所具有的剖面輪廓與基板610之間的夾角,且絕緣層側表面 640a相較於裝飾層側表面620a提供了更平緩的坡度。
綜上所述,本新型之面板結構利用光阻層作為裝飾層,相較於以往以油墨製作裝飾層時,需要多層堆疊,使用光阻層作為裝飾層可直接以一次黃光製程就成型出特定高度的光阻,製程上較為簡單。此外,為了避免裝飾層側表面太陡而使得導電元件不易從第二區域延伸至第一區域,本新型之面板結構在裝飾層上配置絕緣層,絕緣層沿裝飾層側表面延伸至第二區域,藉由絕緣層在第二區域中遠離裝飾層的前端所具有的剖面輪廓與基板之間的夾角小於裝飾層在最靠近第二區域的底端所具有的剖面輪廓與基板之間的夾角,且絕緣層側表面的坡度較裝飾層側表面的坡度緩,以使導電元件可沿著較平緩的絕緣層配置於裝飾層上,有效地避免導電元件發生斷線的問題。
A1‧‧‧第一區域
A2‧‧‧第二區域
100‧‧‧面板結構
110‧‧‧基板
120‧‧‧裝飾層
120a‧‧‧裝飾層側表面
122‧‧‧第一光阻層
122a‧‧‧第一光阻層側表面
124‧‧‧第二光阻層
124a‧‧‧第二光阻層側表面
124b‧‧‧第二光阻層頂面
130‧‧‧緩衝層
130a‧‧‧緩衝層側表面
140‧‧‧絕緣層
140a‧‧‧絕緣層側表面
150‧‧‧導電元件
152‧‧‧第一電極單元
154‧‧‧第二電極單元
156‧‧‧連接單元
160‧‧‧絕緣底層
170‧‧‧標誌圖案
180‧‧‧光學匹配層
190‧‧‧保護層
192‧‧‧隔絕單元
194‧‧‧接墊
196‧‧‧外部電路
198‧‧‧周邊走線

Claims (20)

  1. 一種面板結構,包括:一基板;一裝飾層,配置於該基板上,該裝飾層所在區域為一第一區域而該裝飾層以外的區域為一第二區域,其中該裝飾層的材質包括光阻材料;一絕緣層,至少配置於該裝飾層靠近該第二區域的一裝飾層側表面上且局部地延伸至該第二區域,其中該絕緣層遠離該裝飾層的前端的剖面輪廓與該基板之間構成的夾角小於該裝飾層在靠近該第二區域的底端的剖面輪廓與該基板之間構成的夾角;以及至少一導電元件,各該導電元件從該第二區域沿著該絕緣層連續地延伸至該第一區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面板結構,其中該裝飾層包括一第一光阻層以及一第二光阻層,該第二光阻層配置於該第一光阻層上,且該第一光阻層與該第二光阻層的顏色相異。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面板結構,更包括一緩衝層,位於該第一光阻層與該第二光阻層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面板結構,其中該緩衝層沿著該第一光阻層的一第一光阻層側表面延伸至該第二區域,且該第二光阻層沿著該緩衝層往該第二區域的方向延伸,以使該第二光阻層較靠近該第二區域的表面為該裝飾層的該裝飾層側表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面板結構,更包括一輔助光 阻層,其中該絕緣層從該裝飾層的遠離該基板的一裝飾層頂面經該裝飾層的一裝飾層側表面延伸至該第二區域,該輔助光阻層配置於位在該裝飾層頂面的該絕緣層上,該裝飾層與該輔助光阻層的顏色相異。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面板結構,更包括一緩衝層,位於該輔助光阻層與該絕緣層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面板結構,更包括一緩衝層,位於該裝飾層與該絕緣層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面板結構,其中該絕緣層為一光阻層,該光阻層的顏色相異於該裝飾層。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面板結構,其中該第一光阻層的厚度為10微米至20微米。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面板結構,其中該第一光阻層的側表面與該基板之間的夾角為30度至90度。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面板結構,其中該絕緣層由該裝飾層側表面向遠離該裝飾層的方向延伸30微米至150微米。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面板結構,其中該絕緣層遠離該裝飾層的前端的剖面輪廓與該基板之間構成的夾角小於75度。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面板結構,其中在該裝飾層側表面上的該絕緣層,越靠近該基板,該絕緣層在平行該基板 延伸方向的厚度越大。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面板結構,更包括一絕緣底層,配置於該基板與該裝飾層之間以及該基板與該導電元件之間。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面板結構,更包括一光學匹配層,覆蓋於該裝飾層、該絕緣層及各該導電元件。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面板結構,更包括一保護層覆蓋於該裝飾層及該絕緣層,且該保護層的材料與該絕緣層的材料相同。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面板結構,其中該絕緣層的厚度為0.5微米至3微米。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面板結構,其中該導電元件包括一第一電極單元、一第二電極單元以及電性隔絕該第一電極單元與該第二電極單元的一隔絕單元,該隔絕單元與該絕緣層的厚度實質上相同。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面板結構,更包括一塑膠膜層與一光學膠,該塑膠膜層藉由該光學膠貼附於該基板具有該絕緣層的一面,且該塑膠膜層及該光學膠與在該第二區域的該絕緣層重疊。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面板結構,更包括一顯示器與一光學膠,該顯示器藉由該光學膠貼附於該基板具有該絕緣層的一面,且該光學膠與在該第二區域的該絕緣層重疊。
TW102223012U 2013-12-06 2013-12-06 面板結構 TWM484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23012U TWM484740U (zh) 2013-12-06 2013-12-06 面板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23012U TWM484740U (zh) 2013-12-06 2013-12-06 面板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84740U true TWM484740U (zh) 2014-08-21

Family

ID=51794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23012U TWM484740U (zh) 2013-12-06 2013-12-06 面板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8474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3169A (zh) * 2015-05-15 2017-01-04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TWI627571B (zh) * 2016-07-05 2018-06-21 富士通電子零件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裝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3169A (zh) * 2015-05-15 2017-01-04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6293169B (zh) * 2015-05-15 2023-10-17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TWI627571B (zh) * 2016-07-05 2018-06-21 富士通電子零件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1774B (zh) 觸控裝置及觸控顯示裝置
TWI476656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TWI475443B (zh) 觸控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US20160077622A1 (en) Touch device
TWI534674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TWI576736B (zh) 觸控裝置
TWI450170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TW201426448A (zh) 觸控面板及其蓋板結構
TW201245811A (en) Input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525495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TWM448733U (zh) 多功能單基材的觸控面板
TWI588566B (zh) 觸控面板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TW201443724A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US9391609B2 (en) Touch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TW201445399A (zh) 觸控面板
TWI471771B (zh) 觸控面板
TWM516748U (zh) 觸控面板
TW201610773A (zh) 觸控面板
TWM472241U (zh)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TWI537793B (zh) 觸控面板結構與其製造方法
TWI530840B (zh) 觸控面板
TWM484740U (zh) 面板結構
TW201523359A (zh) 面板結構
US20150077648A1 (en) Touch panel
TW201539267A (zh) 裝飾板與觸控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