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53519B - 漸進式鏡片 - Google Patents

漸進式鏡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53519B
TWI853519B TW112112787A TW112112787A TWI853519B TW I853519 B TWI853519 B TW I853519B TW 112112787 A TW112112787 A TW 112112787A TW 112112787 A TW112112787 A TW 112112787A TW I853519 B TWI853519 B TW I85351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pherical
vertex
imaginary
cylinder
refractive sur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127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41255A (zh
Inventor
李孝文
Original Assignee
橙光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橙光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橙光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21127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5351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535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5351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41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41255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一種漸進式鏡片,用以配戴於人眼前方且不與人眼接觸,其係由一第一折射面、一第二折射面以及一固定面組成。該第一折射面係一凸曲面,具有球面度在0.1D至8D的範圍。該第二折射面,則是由複數個假想球柱面各取一部分組成一連續曲面,其中,該等假想球柱面具有球面度在-0.001D至-10D的範圍以及柱面度在0.00001D至5D的範圍。該等假想球柱面係與該第一折射面同心在一光軸上,隨其球面度增加而漸遠離該第一折射面;以及愈負球面度的該等假想球柱面係貢獻離其頂點愈近的部分,並依球面度高低順序,接續組合出該第二折射面。如此,沿所述漸進式鏡片任一方向由中心往外側移動時,其周邊視覺的整體屈光度變化都是緩慢的。

Description

漸進式鏡片
本發明係一種漸進式鏡片,特別關於一種用於體外且非接觸式之漸進式鏡片,特色在低散光誤差。
老花眼(Presbyopia)是人眼隨年紀增長不可避免的變化,調節人眼看近看遠能力的睫狀肌(ciliary muscles)和晶狀體,會隨時間慢慢失去彈性與折射能力。除此之外,眼睛的專注能力也會慢慢減弱,通常在大約40歲時會開始感覺到注意力的喪失,常見的解決方案是使用漸進式鏡片(progressive addition lenses,PAL)。PAL係一種整合不同焦距的鏡片,置於眼球前方以供適應(accommodate)生活中不同焦距的視力使用,例如:在直徑約6公分的鏡片範圍裡,分出二區域各自削磨成不同球面曲率。中偏上區域看遠以及下方區域看近,透過移轉視線的方式適應生活中的不同焦距視力。遠用和近用共同分享鏡片下半面的區域,因此傳統雙焦鏡片的近用範圍約19mm×28mm,恰為後頂距(rear vertex distance)15mm時,60-70°人眼周邊視覺(peripheral vision)的範圍。
隨著人體感測技術的進步,視力與神經感知的微妙關係也漸為人所知,視線中心的周邊視覺,與人體平衡感以及環境感知息息相關。設計鏡片不能只著重視線中心的視力,還需要考慮其周邊視覺的視力壯況。一個沒有考慮到周邊視覺的漸進式鏡片,會給人頭暈、頭痛或甚至 噁心的不適感。雖然就解剖學來看,眼睛中央凹(fovea)只關係到2°左右的視野;但60°周邊視覺、甚至是30°中心視覺,已被證明與環境知覺以及閱讀能力有直接的關係。除了靜態的周邊視覺外,人眼還有無意識地快速轉動,尋找下一個聚焦的目標的眼球運動。人眼利用跳視(saccade)這樣無意識的快速、間歇性眼球運動(頭部不轉動),不停地將中央凹快速移轉到周圍可能需要注意的環境,再迅速地移回原來觀看的事物上。短暫的焦點移動,可以幫助我們隨時注意周遭環境的變化,甚至提取下一個要聚焦的事物資訊,例如:查看五官所顯示的細微臉部表情以及閱讀。
最小範圍的微跳視(microsaccade)僅需要12毫秒(ms),就能移動幾角分(minute of arc);而一次2度以上的跳視,移動速度甚至可達到每秒250-500度。這裡的角度係眼球旋轉中心的旋轉角,與前述眼球不動時的視角(FOV)不同中心,10度的旋轉角可略視為24°視角內的視線移動。正常情況下,20度以下的跳視可以一次直接到位無須調整,超過20度的跳視則是一次大步距後再微跳視一至兩次,大部分的跳視都是在10度以內,垂直向的跳視更是在5度以內。長期配戴鏡片的近視患者,已有研究指出其跳視的速度略低於對照組;又,長期配戴隱形眼鏡的患者,其跳視速度明顯低於配戴眼鏡的患者(請參考https://doi.org/10.1080/0036554021000028115)。這是因為隱形眼鏡在快速跳視時,不一定會隨著眼球移動,導致跳視前後隱形眼鏡的光軸不同,與人腦原先預估的中央凹影像發生落差,必需得用更多微跳視來修正影響了跳視的速度。其他實驗更證明,配戴不正確校正鏡片的患者,跳視的次數會增加;學者推測是因為不正確的配鏡焦距,影響了周邊視覺的移動試算(請 參考DOI:10.19529/j.cnki.1672-6278.2020.04.10)。雖然配戴傳統漸進式鏡片,造成暈眩噁心的原因還沒有醫學上的正式報告,但漸進曲率所造成在橫向視野的焦點差異,也就是散光誤差(astigmatism error)愈大,已經可以確定愈會造成視覺上的不良反應。
請參閱「第1A圖」,為習知的上下漸進鏡片100,中央偏上的視野是遠用區101,下方為近用區103,兩者之間為中距區102。如果遠用區101設定的屈光度(diopter)為-6D(D:屈光度單位),近用區103為-4D;則中距區102短短不到10mm的範圍裡,就擔負了2D的屈光度變化。將中距區102變大,散光誤差(astigmatism error)就會變小;但,近用區103範圍就會被壓縮,影響了閱讀與感知能力。反過來,將中距區102變小,雖然近用區103範圍可以增大;但,不論是看遠或是看近時,周邊視覺都會出現曲率變化極快的中距區102產生不適。故而有「第1B圖」,這類廊道漸進鏡片110,其屈光度每增加0.5D以等高線(contour)表示115。配合近距離看書,閱讀區113往鼻翼縮小(圖為左眼鏡片),讓出屈光變化較為平緩的盲區114,擴大中央區111以減少不適感;而在中央區111和閱讀區113間,留下一條屈光變化十分劇烈的廊道112。雖然廊道112的曲率變化比起其他區域大上許多,但因為通過廊道112時間最短,所以業者預期不適感會比上下漸進鏡片100來得小。不過,就像前一段所說的,無意識的跳視對於周邊視野的感知是很重要的;而既然是無意識,當然不會沿著業者所預期的最短連線方向來跳視。因此,即使讓廊道屈光度盡可能在很小的區域裡變化(請參考美國專利號:7,033,023、7,771,047、9,122,077),仍舊無法解決不規則跳視中散光誤差,所造成的不正常知覺。
因此,本創作想要解決的問題是,使用者沿任意方向看遠看近時,皆不會感受到散光誤差(astigmatism error)的漸進式鏡片。改善傳統老花眼鏡,只能將頭暈噁心等不適感,推給使用者加強訓練的舊習。
在本領域眾所周知,眼科鏡片的屈光度(power)是鏡片材料的折射率和鏡片光學表面曲率(curvature)的函數,並以大寫字母「D」來作為單位。屈光度「D」正值代表環境入射光穿過此表面後收斂,而負值代表環境入射光穿過此表面後發散。屈光度「D」愈正代表愈趨向收斂,愈負代表愈趨向發散;因此,也可以用來代表物體的位置,例如:一米的物距即為1D、兩米和五十公分則分別為0.5D與2D,屈光度-1.5D就是可以將兩米處的0.5D物拉近到五十公分處的2D像。一般的眼科鏡片,朝前的那面(front)為凸曲面(convex curve),朝眼睛(rear)的那面為凹曲面(concave curve);當凹曲面收斂較多,凸曲面與凹曲面合起來的整體屈光度就為負值,例如:-5.0D,即500度的近視鏡片;當凹曲面收斂較少,凸曲面與凹曲面合起來的整體屈光度就為正值,例如:+2.5D,即250度的遠視鏡片。眼科鏡片的光學表面可以通過頂點(vertex)的多條子午線(meridian)表示,這些子午線的屈光度可以是一組連續變化的數值,通常以球面度(sphere power)以及柱面度(cylinder power)來描述。
在本說明書中,球面度係指球柱面(sphero-cylindrical surface)在其頂點,最高的屈光度;而柱面度則是指球柱面在其頂點最高至最低屈光度的差。當所描述的表面係用以收斂效果時,其球面度以正值表示;當所描述的表面係用以發散效果時,其球面度以負值表示;然,不論所描述的表面 係用以何種效果,其柱面度皆以正值表示,例如:通過頂點最高屈光度以及最低屈光度各自為-5D、-7D時,球面度為-5D,而柱面度為2D。需要注意的是,本說明書中關於屈光度的增加(較高)與減少(較低)之意義,係包含其正負號所代表之數學定義;也就是說,「增加」與「較高」代表屈光度往正趨向,「減少」與「較低」代表屈光度往負趨向,與市場慣用「度數增加」來代表絕對數值變大,造成相反變化方向的描述是不同的。
一種漸進式鏡片,由已知折射率之透明材料製成,用以配戴於人眼前方且不與人眼接觸,其係由一第一折射面、一第二折射面以及一固定面組成。該固定面寬度至少有1.8毫米,供連接該第一折射面以及該第二折射面,且所述透明材料充斥於該等面所圍之空間。該第一折射面係一凸曲面,具有球面度在0.1D至8D的範圍。該第二折射面,則是由複數個假想球柱面各取一部分組成一連續曲面(continuous-surface),其中,該等假想球柱面具有球面度在-0.001D至-10D的範圍以及柱面度在0.00001D至5D的範圍。
所述漸進式鏡片特點在於,該等假想球柱面係與該第一折射面同心(concentric)在一光軸上,隨其球面度增加而漸遠離該第一折射面;以及愈負球面度的該等假想球柱面係貢獻離其頂點愈近的部分,並依球面度高低順序,接續組合出該第二折射面。設最接近該第一折射面之該假想球柱面之頂點(vertex)為原點,以及其他該等假想球柱面之頂點距該原點為頂點差;該等頂點差中最遠者,係落在0.025-1毫米。最接近該第一折射面之該假想球柱面之球面度為最負球面度,以及其他該等假想球柱面之球面度相較於該最負球面度為屈光度差;該等屈光度差中最大者,係落在0.25D至10D。如此,沿所述漸進式鏡片任一方向由中心往外側移動時,其周邊視覺的整體 屈光度變化都是緩慢的;而且,愈外側其整體屈光度愈趨正,不論是需要對焦在廣告海報、電腦、報紙、菜單還是書本或手機,都可以找到最適合的位置。
在一較佳實施例,該等頂點差與該等屈光度差,係大致成二次正比例關係。當該等屈光度差中最大者超過6.75D時,該等頂點差與該等屈光度差,則會略高於二次正比例關係。除此之外,該等頂點差中最遠者,與該等屈光度差中最大者,係大致成正比關係。因此,本創作獨特發展出一飄移函數,用於換算出遠用至近用度數需要削磨的頂點位置,使加工業者能無痛銜接本創作之加工技術。
根據該飄移函數,該等屈光度差中最大者落在1.0D到3.75D,該等頂點差中最遠者,係隨該屈光度差中最大者增大,從0.1毫米增加至0.45毫米。在另一實施例,該等屈光度差中最大者超過6.75D,該等頂點差中最遠者,係隨該屈光度差中最大者增大,從0.65毫米增加至1毫米。
又,本創作可以再根據患者的眼軸距不對稱,加上柱面度修正。最接近該第一折射面之該假想球柱面之柱面度為最低柱面度,而其他該等假想球柱面之柱面度相較於該最低柱面度的柱面度差,係大致正比於該等屈光度差。特別適用於,該等屈光度差中最大者落在1.0D到3.75D,其眼軸距不對稱的程度與該等屈光度呈現一階的線性關係。當該等屈光度差中最大者愈來愈大時,可以再加入更高階的修正項。
本創作不限於近視患者使用,也可以適用遠視患者;藉由調整該第一折射面的球面度,就能適用不同的老花眼狀況。
10:人眼
100:上下漸進鏡片
101:遠用區
102:中距區
103:近用區
110:廊道漸進鏡片
111:中央區
112:廊道
113:閱讀區
114:盲區
115:等高線
15:節點
20:漸進式鏡片
205:光軸
21:第一折射面
22:第二折射面
221:第一假想球柱面
222:第二假想球柱面
223:第三假想球柱面
22a:第一部分
22b:第二部分
22c:第三部分
23:固定面
24:透明材料
25:周圍環境
30:視角
32:第二等高線
321:第二矢狀方向
33:第三等高線
331:第三矢狀方向
40:屈光度變化曲線
41:飄移函數
42:一階函數
50:第一折射面之頂點
51:第一假想球柱面之頂點
52:第二假想球柱面之頂點
53:第三假想球柱面之頂點
第1A圖係習知的上下漸進鏡片
第1B圖係習知的廊道漸進鏡片
第2A圖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剖面示意圖
第2B圖係第二折射面組成示意圖
第3圖係第一實施例整體屈光度視角分布圖(左圖)以及視角示意圖(右圖)
第4圖係第二實施例整體屈光度視角分布圖(左圖)以及屈光度變化圖(右圖)
第5圖係第二實施例頂點差隨屈光度差變化圖以及屈光度變化圖(插圖)
第6圖係第三實施例頂點差隨屈光度差變化圖以及屈光度變化圖(插圖)
第7圖係第四實施例整體屈光度視角分布圖
第8圖係第四實施例柱面度變化圖
請參照「第2A圖」,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剖面示意圖。一種漸進式鏡片20由一第一折射面21、一第二折射面22以及一固定面23組成,且一透明材料24充斥於該等面21、22、23所圍之空間。使用時,所述漸進式鏡片20係置於眼睛前方,與眼睛不接觸,周圍環境25的折射率接近空氣折射率1;所述透明材料24為已知折射率大於1且透光率大於90%之物質。目前市面常見的材料,例如:折射率1.498的CR-39塑膠鏡片、折射率1.53的高級氨基甲酸乙酯聚合物鏡片(Trivex)、折射率1.586的聚碳酸酯鏡片(Polycarbonate)以及折射率高達1.8的玻璃鏡片,都可選用為所述透明材料24。為達商業目的,該第一折射面21為表面屈光度一致的凸曲面,並不施 作曲率加工,其柱面度極小介於0.00001D至0.003D,而球面度市售範圍介於0.1D至8D。
請參照「第2B圖」,為第一假想球柱面221、第二假想球柱面222以及第三假想球柱面223接續而成之該第二折射面22示意圖。該等假想球柱面以其頂點(vertex)51、52、53與該第一折射面之頂點50同心於一光軸205,並各自貢獻一部分,分別為第一部分22a、第二部分22b以及第三部分22c,接續組成該第二折射面22。該第一假想球柱面221、該第二假想球柱面222以及該第三假想球柱面223的球面度分別為-5.0D、-4.5D以及-4.0D,且該第一假想球柱面之頂點51離該第二假想球柱面之頂點52的距離約19微米(折射率1.586),而該第一假想球柱面之頂點51離該第三假想球柱面之頂點53的距離約77微米(折射率1.586)。設該第一假想球柱面之頂點51為原點,其他頂點52、53距該原點的頂點差,從19微米至77微米係愈來愈大。此外,設該第一假想球柱面之球面度為最負(most negative)球面度,其他假想球面度相較於該最負球面度的屈光度差,則是從0.0D、0.5D穩定變化至1.0D。該第一折射面21之球面度為+1.5D,故鏡片整體屈光度大致從該光軸205處的-3.5D,到視角46°處的-3.0D以及視角67°處的-2.5D;換言之,從350度近視校正到300度以及250度近視校正。
請參照「第3圖」,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整體屈光度視角分布圖(左圖)以及視角示意圖(右圖),其係以後頂距15mm預估視角(FOV)分布。第二等高線32的整體屈光度為-3.0D大致落於視角46°上以及第三等高線33的整體屈光度-2.5D大致落於視角67°上。所述視角30係以人眼10接收入射光的節點(nodal)15為中心,其上下或左右橫跨的度數。在該第二部分 22b中一雙箭頭代表的第二矢狀方向321,其跨度約為47°;以及在該第三部分23b中一雙箭頭代表的第三矢狀方向331,其跨度約為58°。代表視線上下移動至該第二部分22b以及該第三部分22c時,左右視角47°以及58°內散光誤差皆極小。
請參照「第4圖」,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整體屈光度視角分布圖(左圖)以及屈光度變化圖(右圖),其係以後頂距15mm預估視角分布。除該第一假想球柱面221、該第二假想球柱面222及該第三假想球柱面223外,還有更多假想球柱面組合成該第二折射面22,以間隔0.17D的屈光度等高線(實心)表示。從該光軸205至該第二等高線32,整體屈光度從-3.5D緩慢變化至-3.0D;更,從該第二等高線32至該第三等高線33,整體屈光度從-3.0D緩慢變化至-2.5D。該等假想球柱面之球面度至該最負球面度的屈光度差,與偏離該光軸205的角度(負值為向下),組成屈光度變化曲線40的橫軸以及縱軸。如此,不論物體是在上方、下方或是其他外側,只要將視線移開中心區域,就能聚焦在近處。舉例來說,移到該屈光度差0.5D處,其矢狀跨度42°內散光誤差在0.06D以下,即使是跨度50°內散光誤差也在0.1D以下;又,移到該屈光度差1.0D處,其矢狀跨度24°內散光誤差在0.06D以下,即使是跨度28°內散光誤差也在0.1D以下。使用者看五米遠處時,視線很自然地集中在中心,整體屈光度-3.5D恰好可以將遠處景物聚焦在375度近視眼的視網膜上;需要看向左上或右上或正上方看板與告示時,視線稍微移開中心,整體屈光度-3.0D恰好可以看清1.3米附近的圖案與文字;當低頭使用電腦或是閱讀時,視線下移,整體屈光度-2.5D正好可以適應矢狀跨度20°-30°的閱讀最佳視野。為了能舒適地轉換不同的屈光 度,該等假想球柱面之頂點距該原點的頂點差,必需隨著增加的球面度作更大幅度的變化,以令矢狀跨度橫越的等高線數量不會太多,維持低程度的散光誤差。
請參照「第5圖」,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頂點差隨屈光度差變化圖以及屈光度變化圖(插圖)。本創作特別採用的頂點飄移技術,配合漸增的該屈光度差,逐步擴大該頂點差,使愈外側的等高線密度不致過高,影響了中距離以及近距離的周邊視覺與中央視覺。令該頂點差為該屈光度差的函數,在此稱為飄移函數41。其係以該屈光度差為基數、2.0為指數再乘上一個強度單位。在此實施例中,該最負球面度為-5.0D以及該等屈光度差中最大者為1.35D,其適用的該飄移函數41之強度單位大致為75微米(0.075毫米)。隨著該最負球面度增加,例如:從-5.0D增加到-3.0D,該等頂點差略為增加;另一方面,隨著該最負球面度減少,例如:從-5.0D減少到-7.0D,該等頂點差略為減少。除此之外,該等屈光度差中最大者從此實施例的1.35D降至0.5D或0.25D,該等頂點差也要跟著降低;而該等頂點差中最遠者,則從137降至51微米或25微米。
請參照「第6圖」,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頂點差隨屈光度差變化圖以及屈光度變化圖(插圖)。在此實施例中,該最負球面度一樣是-5.0D,但外側的該假想球柱面之球面度為-2.30D;也就是說,該等屈光度差中最大者為2.7D,比起前面實施例的1.35D高出一倍。屈光度變化比先前更為劇烈了,為了降低散光誤差,該等頂點差須隨著屈光度變化作更大幅度的變動。可以看到,第三實施例的該飄移函數41之強度單位調整成前面實施例75微米的一半,但因為指數依然是二次,所以該等頂點差仍是比 先前的大;而該等頂點差中最大者,則增為137微米的兩倍,也就是275微米。透過本創作的頂點飄移技術,即使遠用與近用度數差至270度,仍然可以維持中距離周邊視覺,近距離中央視覺的低散光誤差視力。
當該等屈光度差中最大者超過6.75D時,該飄移函數41的指數會略大於二次,使該等頂點差中最大者,會達到0.65毫米甚至到1毫米。不過,隨著該等屈光度差愈來愈大,外觀上容易有扭曲的現象;因此,本創作最常應用的規格,係該等屈光度差中最大者落在1.0D到3.75D以及該最負球面度落在-2.0D到-6.0D;其對應的該等頂點差中最遠者則落在0.1毫米至0.45毫米間。
請參照「第7圖」,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整體屈光度視角分布圖,其係以後頂距15mm預估視角分布。從該光軸205處至視角79.6°,整體屈光度從-3.5D緩慢增加至-2.1D(搭配球面度+1.5D的該第一折射面),以間隔0.17D的屈光度等高線(實心)表示。在此實施例中,柱面度並不為零,而是在0度方位角(箭頭),補上0.5D到1.5D不等的柱面度,供修正人眼軸距不對稱的問題;因此,最後的整體屈光度分布是呈現上下拉長的分布曲線。在上下拉長的分布曲線中,矢狀跨距看起來似乎會橫跨更多等高線,更容易造成散光誤差;但,這樣的等高線分布,實際上是配合病患不對稱的眼軸距,所以並不會增加病患的散光誤差。
請參照「第8圖」,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柱面度變化圖。最接近該第一折射面之該假想球柱面之柱面度為最低柱面度,其他該等假想球柱面之柱面度相較於該最低柱面度的柱面度差,即圖中的縱軸;而該等屈光度差,為圖中的橫軸。當該屈光度差之間差異不大時,該等柱面度差 與該等屈光度差大致成正比,也就是圖中的一階函數42;當該屈光度差之間差異來到3.0D以上時,該等柱面度差與該等屈光度差就可能需要作非線性的高階修正。
製作時,可以選擇中間球面度的母片來作削磨,並依據本創作提供的該飄移函數41調整機台的深度與刀片角度;鄰近該光軸205的部分,使用該第一假想球柱面221的曲率,慢慢切削進該原點的位置,也就是該第一假想球柱面之頂點51;接著,再拉到最外側的該頂點差,調整刀片為最外側的曲率,一圈一圈切削到與該第一部分22a的外緣。本創作獨特的該飄移函數41係配合加工機台的貼心設計,機台操作者可以無痛接軌本創作的加工步驟,方便本創作漸進式鏡片之推廣與發行銷售。
前述實施例係以近視眼聚焦物距短於閱讀物距示範,故該等假想球柱面之球面度絕對值皆大於該第一折射面之球面度,令整體屈光度皆為負值。當近視眼聚焦物距長於閱讀物距,可以簡單調整該第一折射面21的球面度,例如:從前述的+1.5D調高至+3.0D,應用到第二實施例的該第二折射面22的球面度上,就能令整體屈光度最負變成-2.0D近用處則變成+0.5D。
儘管本創作已在附圖和前述描述中進行了詳細說明和描述,但應將其視為說明性而非限制性特徵,僅顯示和描述了較佳實施例。如根據本說明書所載內容所有變化和修改,應落入本創作的精神和權利要求範圍內。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和權利要求的範圍的情況下,規定的權力可以變化。
40:屈光度差變化曲線
41:飄移函數

Claims (8)

  1. 一種漸進式鏡片,由已知折射率之透明材料製成,用以配戴於人眼前方且不與人眼接觸,其係包含:
    一第一折射面,其係一凸曲面(convex curve),具有球面度(sphere power)在0.1D至8D的範圍;
    一第二折射面,其係一連續曲面(continuous-surface),由複數個假想球柱面各貢獻一部分所組成,其中,該等假想球柱面具有球面度(sphere power)在-0.001D至-10D的範圍以及柱面度(cylinder power)在0.00001D至5D的範圍;以及
    一固定面,其寬度至少有1.8毫米,供連接該第一折射面以及該第二折射面,且所述透明材料充斥於該等面所圍之空間,
    其中,該等假想球柱面係與該第一折射面同心(concentric)在一光軸上,隨其球面度增加而漸遠離該第一折射面;最接近該第一折射面之該假想球柱面之頂點(vertex)為原點,而其他該等假想球柱面之頂點距該原點的頂點差中最遠者,係落在0.025-1毫米;最接近該第一折射面之該假想球柱面之球面度為最負球面度,而其他該等假想球柱面之球面度相較於該最負球面度的屈光度差中最大者,係落在0.25D至10D;以及愈負球面度的該等假想球柱面係貢獻離其頂點愈近的部分,並依球面度高低順序,接續組合出該第二折射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漸進式鏡片,其中,該等頂點差與該等屈光度差,係大致成二次正比例關係。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漸進式鏡片,其中,該等頂點差中最遠者與 該等屈光度差中最大者,係大致成正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漸進式鏡片,其中,該等頂點差中最遠者,係介於0.1毫米至0.45毫米。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漸進式鏡片,其中,該等頂點差中最遠者,係介於0.65毫米至1毫米。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漸進式鏡片,其中,最接近該第一折射面之該假想球柱面之柱面度為最低柱面度,而其他該等假想球柱面之柱面度相較於該最低柱面度的柱面度差,係大致正比於該等屈光度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漸進式鏡片,其中,該等假想球柱面之球面度絕對值係皆大於等於該第一折射面之球面度。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漸進式鏡片,其中,部分至全部該等假想球柱面之球面度絕對值係小於該第一折射面之球面度。
TW112112787A 2023-04-06 2023-04-06 漸進式鏡片 TWI8535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112787A TWI853519B (zh) 2023-04-06 2023-04-06 漸進式鏡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112787A TWI853519B (zh) 2023-04-06 2023-04-06 漸進式鏡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53519B true TWI853519B (zh) 2024-08-21
TW202441255A TW202441255A (zh) 2024-10-16

Family

ID=93284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12787A TWI853519B (zh) 2023-04-06 2023-04-06 漸進式鏡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5351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6410A (zh) * 2002-05-28 2005-08-17 Hoya株式会社 两面非球面型光焦度递增透镜
US7784937B2 (en) * 2007-06-05 2010-08-31 Digital Vision,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surfacing a lens, such as a lens for use with eyeglasses
TWI767863B (zh) * 2021-02-09 2022-06-11 晶碩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多焦點散光鏡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6410A (zh) * 2002-05-28 2005-08-17 Hoya株式会社 两面非球面型光焦度递增透镜
US7784937B2 (en) * 2007-06-05 2010-08-31 Digital Vision,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surfacing a lens, such as a lens for use with eyeglasses
TWI767863B (zh) * 2021-02-09 2022-06-11 晶碩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多焦點散光鏡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41255A (zh) 2024-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22475U (zh) 眼镜光学镜片、未切割光学镜片、镜片元件
US11782295B2 (en) Friction stabilized contact lenses
WO2015106375A1 (zh) 一种宽视场近视周边离焦眼镜片
JP2019045883A (ja) フィット特性が改善された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TWI636296B (zh) 視力矯正用光學鏡片
JP2021092820A (ja) 非回転対称の眼の収差のための快適性が最適化された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システム
WO2019109862A2 (zh) 角膜塑形镜以及用于制造角膜塑形镜的方法
CN108008544A (zh) 用于制造角膜塑形镜的方法
CN208756305U (zh) 用于老花矫正的角膜塑形镜
TWI853519B (zh) 漸進式鏡片
CN110221454A (zh) 镜片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