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1549B - 通信系統、通信管理裝置、集線裝置、軟體發送方法及記錄媒體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統、通信管理裝置、集線裝置、軟體發送方法及記錄媒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1549B
TWI781549B TW110108599A TW110108599A TWI781549B TW I781549 B TWI781549 B TW I781549B TW 110108599 A TW110108599 A TW 110108599A TW 110108599 A TW110108599 A TW 110108599A TW I781549 B TWI781549 B TW I78154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communication
line
devices
application progra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8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26883A (zh
Inventor
平井肇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26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68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15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154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5/00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ultiplexing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a plurality of signals over a comm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1/00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通信系統,係具備:可構成無線多跳躍網路的集線裝置(3-1、3-2);及管理集線裝置(3-1、3-2)的HES(2)。用以使集線裝置(3-1、3-2)運作的程式係具備:進行通信控制及管理的通信控制程式及應用程式。HES(2)係將分別對應於集線裝置(3-1、3-2)的功能的應用程式,分別發送給集線裝置(3-1、3-2)。

Description

通信系統、通信管理裝置、集線裝置、軟體發送方法及記錄媒體
本發明係關於包含可進行多跳躍通信之通信裝置的通信系統、通信管理裝置、通信裝置、軟體發送方法及記錄媒體。
近年來,對於節能型社會的關心度提高,而持續推動藉由用電量的自動讀表使消耗電力可視化,以及可進行電力的供需控制之被稱為智慧電表(Smart Meter;SM)的自動讀表裝置的導入。
多數個智慧電表構成為多跳躍網路之情形時,各智慧電表係朝向多跳躍網路中成為主站的集線裝置(集線器(concentrator))傳送測量資料。用於用電量的自動讀表的網路係具備複數個集線裝置,而各集線裝置收集到的測量資料係由稱為頭端系統(HES:Head End System)的通信管理裝置所收集。此種多跳躍網路不限於收集用電量,也會有為了收集瓦斯的自動讀表資料、感測器的測量資料等而建構的情形。
專利文獻1揭示一種進行閘道間之負載分散的技術,該閘道係作為多跳躍網路中的集線裝置,而該多跳躍網路係使用於用電量等的自動讀表。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5518254號公報
上述專利文獻1記載的技術係複數個集線裝置全部具有相同的功能。藉由在全部具有相同的功能之以往的集線裝置之中執行韌體程式而實現作為集線裝置的功能,該韌體程式係完整地提供包含通信控制之作為集線裝置之全部的功能。
另一方面,近年來持續檢討將為了用電量的自動讀表而建構之此種網路(以下稱為SM(Smart Meter)網路)作為社會基礎建設來活用。例如檢討著使用智慧電表網路來收集測量用電量以外的各種儀表的資料,收集用於監視、控制、資料收集等的各種感測器等的資料等之服務。再者,近年來,亦檢討著對於收集用電量的測量資料之集線裝置,因應設置場所等而賦予不同任務,而將集線裝置利用作為邊緣處理裝置。
將集線裝置的任務多樣化而存在複數個不同任務的集線裝置時,要在製品出貨時,依各種任務安裝韌體程式,而造成韌體程式管理 上的負擔,並且,要依各種任務來管理生產台數,使得生產效率降低。例如,必須將無關於集線裝置的任務之共通的功能例如通信功能作為各別的韌體檔案的一部分而徒勞地重覆管理。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課題而完成者,目的在於獲得一種可抑制集線裝置之生產效率降低並且可使對應於任務的程式安裝於集線裝置的通信系統。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達成目的,本發明的通信系統係具備:複數個通信裝置,係可構成無線多跳躍網路;及通信管理裝置,係管理通信裝置。用以使通信裝置運作的程式係具備:通信控制程式,係進行通信控制及管理;及應用程式。通信管理裝置係將分別對應於複數個通信裝置的功能的應用程式,分別發送給複數個通信裝置。
本發明的通信系統可達成能夠抑制集線裝置之生產效率降低並且可使對應於任務的程式安裝於集線裝置之功效。
1:MDNS
2:HES
3-1,3-2:集線裝置
4:網路
5-1至5-9,5-11,5-12:智慧電表(SM)
6-1至6-3:感測器
7:配電線
8-1至8-3:變壓器
9:SVR
10-1,10-2:配電管理裝置
11:配電網路
12:配電控制系統
13-1,13-2,13-11,13-12:用戶設備
21,31,41:通信部
22:狀態資訊取得部
23:發送管理部
24,33,43:記憶部
32:測量資料收集部
34:感測器資料收集部
35:電壓管理部
36:表頭
42:控制部
44:儀表
101:通信裝置
102:控制裝置
103:記憶裝置
S1至S6,S8,S11至S19:步驟
△T:時差
圖1係顯示實施型態之通信系統之構成例的圖。
圖2係顯示SM網路之一例的圖。
圖3係顯示集線裝置之功能構成例的圖。
圖4係顯示也進行感測器資料之收集的集線裝置之功能構成例的圖。
圖5係顯示SM之功能構成例的圖。
圖6係顯示配電管理裝置之功能構成例的圖。
圖7係顯示集線裝置之硬體構成例的圖。
圖8係顯示集線裝置之程式構成例的圖。
圖9係顯示HES之功能構成例的圖。
圖10係顯示應用程式檔案之發送方法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11係顯示第一對應資訊之一例的圖。
圖12係顯示第二對應資訊之一例的圖。
圖13係顯示應用程式檔案之發送方法之另一例的流程圖。
圖14係顯示應用程式檔案之發送方法之又一例的流程圖。
圖15係顯示對集線裝置電信傳輸之應用程式之一例的示意圖。
圖16係顯示應用程式之起動程序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17係顯示使應用程式狀態通知之傳送分散時的動作之一例的流程圖。
以下參照圖式詳細地說明實施型態之通信系統、通信管理裝置、通信裝置、軟體發送方法及記錄媒體。
圖1係顯示實施型態之通信系統之構成例的圖。本實施型態的通信系統係使用於用電量的自動讀表系統,並且使用於配電系統的管理控制。如圖1所示,本實施型態的通信系統係具備:屬於通信管理裝置的頭端系統(以下簡稱為HES)2;集線裝置3-1、3-2;智慧電表(以下簡稱為 SM)5-1、5-2、5-11、5-12;及配電管理裝置10-1、10-2。
SM5-1、5-2、5-11、5-12係傳送用電量的測量資料之終端裝置。SM5-1、5-2、5-11、5-12係為了用電量的自動讀表而分別測量用戶設備13-1、13-2、13-11、13-12的電力的使用量,並將測量資料傳送給對應的集線裝置3-1、3-2。用戶設備13-1、13-2、13-11、13-12係接受來自配電線7之電力供給的用戶的負載、發電裝置、蓄電設備等。負載係消耗電力的機器。在此,SM5-1、5-2、5-11、5-12中之至少一者也可測量發電量等來自用戶的反向電力潮流。圖1所示的例子中,高壓系統的配電線7係連接有變壓器8-1至8-3,藉由變壓器8-1至8-3轉換電壓的電力係供給至低壓系統的配電線。藉此,將電力從配電線7供給至各用戶設備。配電線7的電壓係藉由SVR(Step Voltage Regulator;分級調壓器)9等電壓控制機器所控制。變壓器8-1至8-3例如為桿上變壓器。用戶設備13-1、13-2連接於變壓器8-2,用戶設備13-11、13-12連接於變壓器8-3,雖省略圖示,但變壓器8-1也與用戶設備連接。
SM5-1、5-2、5-11、5-12係可構成無線多跳躍網路之通信裝置之一例。SM5-1、5-2係將顯示測量結果的測量資料傳送給集線裝置3-1。SM5-11、5-12係將顯示測量結果的測量資料傳送給集線裝置3-2。集線裝置3-1、3-2從對應的SM5-1、5-2、5-11、5-12收集測量資料,並將所收集的測量資料經由網路4傳送給HES2。網路4係例如光纖網路、行動電話網路,惟不限於此等網路。集線裝置3-1、3-2係可構成無線多跳躍網路之通信裝置之一例。集線裝置3-1、3-2係例如設置於電線桿等,惟設置位置不限於電線桿。圖1所示的例子中,集線裝置3-1係設置於供設置 變壓器8-2的電線桿,集線裝置3-2係設置於供設置變壓器8-3的電線桿。
HES2係從集線裝置3-1、3-2收集測量資料,並將所收集的測量資料傳送給儀表資料管理系統(MDMS(Meter Data Management System))1。MDMS1係管理從HES2接收到的測量資料。
配電管理裝置10-1、10-2係為了進行配電系統的監視及控制而取得變壓器的電壓、電流等測量結果,並將測量結果傳送給HES2。與集線裝置3-1、3-2同樣地,配電管理裝置10-1、10-2係經由網路4而與HES2連接。配電管理裝置10-1係取得變壓器8-1的電壓、電流等。再者,配電管理裝置10-2也取得省略圖示的變壓器的電壓、電流等。配電管理裝置10-1、10-2與集線裝置3-1、3-2係硬體為共通,依據安裝的軟體的不同而區分各別的功能,詳細說明容後敘述。再者,配電管理裝置10-1、10-2也可從未圖示的SM收集藉由SM具備的測量功能所測量的電壓、電流、有效電力及無效電力中之至少一者而作為測量資料。此等測量資料也使用於配電系統的監視及控制。HES2係從配電管理裝置10-1、10-2接收到用於配電系統的監視及控制的測量資料時,就經由用於配電系統之控制的通信網路之配電網路11,對管理並控制配電系統的配電控制系統12傳送測量資料。配電網路11例如為光纖網路,惟不限於此。配電控制系統12係使用所接收的測量資料來管理並控制配電線7等配電系統的各設備。
感測器6-1至6-3係為了監視、控制而設置的感測器,或是用於瓦斯、自來水等用電量以外的自動讀表的儀表,藉由感測器6-1至6-3所取得的感測器資料係經由SM5-11、5-12而由集線裝置3-2收集。集線裝置3-2係將感測器資料傳送給HES2。如此,對應於集線裝置3-2的區域 中,包含SM5-11、5-12與集線裝置3-2之無線多跳躍網路的SM網路可活用作為社會基礎建設,而使用於用電量以外的感測器6-1至6-3的感測器資料的收集。HES2係將接收到的感測器資料傳送給未圖示的收集裝置。收集裝置係實施利用感測器資料的處理。感測器資料例如為用於用電量以外的自動讀表的感測器資料,或是用於監視、控制的感測器資料。例如,感測器資料若為瓦斯的讀表資料,則收集裝置係實施用於瓦斯的自動讀表的處理,感測器資料若為監視、控制的資料,則收集裝置係實施使用感測器資料的監視、控制。
此外,圖1中圖示二台集線裝置、二台配電管理裝置,惟各裝置的數量不限於圖1所示的例子,一般而言係數量多輿圖1所示的例子。再者,圖1中為了圖的簡略化,連接於集線裝置3-1、3-2的SM分別圖示二台,惟實際上係連接更多數個SM,而藉由SM與集線裝置3-1、3-2建構成無線多跳躍網路。成為HES2之管理對象的配電線7一般為複數條,配電線7的數量也不限於圖1所示的例子。連接於配電線7之SVR9的數量也不限於圖1所示的例子。
接著說明SM網路。圖2係顯示SM網路之一例的圖。圖2中顯示了將集線裝置3-1設為主站的無線多跳躍網路,雖省略圖示,然而也建構有將集線裝置3-2設為主站的無線多跳躍網路。
圖2所示的例子中,集線裝置3-1及SM5-1至5-9係構成無線多跳躍網路,依照路徑控制協定,周期性地交換控制訊息,並保持路徑資訊,亦即無線多跳躍網路中的連接位置的相關資訊作為拓撲(Topological)資訊。路徑控制協定之一例為RPL(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Routing Protocol for Low power and Lossy Networks),惟路徑控制協定不限於此。SM5-1至5-9係依照路徑控制協定來決定通信路徑而與集線裝置3-1之間進行通信。圖2所示的虛線係顯示通信路徑,例如SM5-7係經由SM5-4及SM5-2而與集線裝置3-2進行通信。
接著說明集線裝置3-1、3-2、SM5-1、配電管理裝置10-1的功能構成例。圖3係顯示集線裝置3-1之功能構成例的圖。如圖3所示,集線裝置3-1係具備通信部31、測量資料收集部32及記憶部33。
通信部31係與SM之間進行無線通信,並且與HES2之間進行對應於與HES2之間的網路4的通信。網路4係如上所述例如為光纖網路、行動電話網路等。測量資料收集部32係實施從SM5-1至5-9收集測量資料的處理。通信部31係將從SM5-1至5-9接收到的測量資料儲存至記憶部33。來自SM5-1至5-9之測量資料的收集係例如定期性地進行。測量資料收集部32係經由通信部31而從HES2接收用於測量資料的收集的資訊,用於與SM5-1至5-9通信相關的控制的資訊、用於SM5-1至5-9之監視的資訊等,且根據所接收的資訊,經由通信部31而將控制信號傳送給SM5-1至5-9。
測量資料收集部32從HES2接收到測量資料的收集周期時,可依收集周期,對各SM5-1至5-9指示傳送測量資料,藉此收集測量資料,也可對各SM5-1至5-9通知收集周期,而接收SM5-1至5-9主動地依各周期傳送來的測量資料。再者,測量資料收集部32係讀出已儲存在記憶部33的測量資料,並經由通信部31傳送給HES2。集線裝置3-1係根據來自HES2的指示,實施來自SM5-1至5-9之測量資料的收集處理、用於監視 SM5-1至5-9的控制等。
圖4係顯示也進行感測器資料之收集的集線裝置3-2之功能構成例的圖。與集線裝置3-1同樣地,集線裝置3-2係具備通信部31、測量資料收集部32及記憶部33。通信部31、測量資料收集部32及記憶部33的動作係與集線裝置3-1相同。集線裝置3-2更具備用以收集感測器6-1至6-3之感測器資料的感測器資料收集部34。感測器資料收集部34係進行經由SM5-11、5-12從感測器6-1至6-3收集感測器資料的處理。感測器資料收集部34係例如根據來自HES2的指示而經由通信部31對SM5-11、5-12指示收集感測器資料。通信部31係將經由SM5-11、5-12而從感測器6-1至6-3接收到的感測器資料儲存於記憶部33。在此,集線裝置3-2的記憶部33係如此地儲存測量資料及感測器資料,惟記憶資料的功能係與集合裝置3-1的記憶部33共通。再者,感測器資料收集部34係將儲存於記憶部33的感測器資料傳送給HES2。如此,集線裝置3-2係與集線裝置3-1同樣地具有測量資料的收集功能,並且也具有感測器資料的收集功能。
圖5係顯示SM之功能構成例的圖。SM5-1係具有通信部41、控制部42、記憶部43及儀表44。通信部41係與其他的SM及集線裝置3-1之間進行通信。控制部42係根據經由通信部41而從集線裝置3-1接收到的控制信號來控制SM5-1的動作。儀表44係測量用電量。藉由儀表44所測量的測量資料係藉由控制部42儲存於記憶部43。控制部42係將儲存於記憶部43的測量資料經由通信部41傳送給集線裝置3-1。儀表44除了測量資料之外,也可測量電壓、電流、有效電力及無效電力中之至 少一者。SM5-2至5-9、5-11、5-12的構成及動作係與SM5-1相同。惟,SM5-11、5-12的控制部42除了測量資料相關動作之外,也進行用以從感測器6-1至6-3收集資料的動作。
圖6係顯示配電管理裝置10-1之功能構成例的圖。配電管理裝置10-1係具備與集線裝置3-1同樣的通信部31及記憶部33、以及電壓管理部35。電壓管理部35係從測量變壓器8-1之電壓、電流等的表頭36取得電壓的測量資料,並將所取得的測量資料儲存至記憶部33。電壓管理部35係將儲存於記憶部33的測量資料經由通信部31傳送給HES2。HES2從配電管理裝置10-1接收到測量資料時,如上所述,經由配電網路11傳送給配電控制系統12。再者,HES2從配電控制系統12接收到用於控制配電管理裝置10-1的控制信號時,將該控制信號傳送給配電管理裝置10-1。如此,HES2係中繼配電控制系統12與配電管理裝置10-1之間的通信。配電管理裝置10-2的功能構成及動作係與配電管理裝置10-1相同。
圖7係顯示集線裝置3-1之硬體構成例的圖。如圖7所示,集線裝置3-1係藉由通信裝置101、控制裝置102及記憶裝置103而實現。通信裝置101係由通信處理電路、天線等構成。控制裝置102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MPU(micro processor unit;微處理單元)等處理器。記憶裝置103係包含例如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ROM(Read 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磁碟等。
圖3所示的通信部31係藉由通信裝置101與控制裝置102而實現。例如,藉由控制裝置102執行已儲存於記憶裝置103之用於通信 控制的程式,而以控制裝置102控制使用通信裝置101進行的通信。圖3所示的測量資料收集部32係藉由控制裝置102而實現。例如,藉由控制裝置102執行已儲存於記憶裝置103之用於資料收集的程式,而以控制裝置102發揮作為測量資料收集部32的功能。圖3所示的記憶部33係藉由記憶裝置103而實現。
如上所述,集線裝置3-1與集線裝置3-2由於任務不同,所以一部分的功能不同。今後,期待利用於SM網路之各式各樣的用途,而有集線裝置之任務多樣化的需求。考量到如此的功能多樣化的情形或可於之後追加功能的情形時,若依各種任務來製造專用的集線裝置之硬體,則生產效率降低。因此,期望能藉由硬體共通化而使程式亦即軟體不同來實現多樣化的功能。再者,集線裝置3-1與配電管理裝置10-1、10-2雖然功能構成不同,但也有共通的功能,因此也檢討使用與集線裝置3-1同樣的硬體來實現配電管理裝置10-1。
亦即,例如檢討使用圖7所示的硬體而變更安裝的程式來實現不同的功能。此情形下,圖4、圖6所示的集線裝置3-2、配電管理裝置10-1之各自的通信部31係與集線裝置3-1的通信部31同樣地,可藉由通信裝置101與控制裝置102而實現。圖4所示的集線裝置3-2的測量資料收集部32及感測器資料收集部34係與集線裝置3-1的測量資料收集部32同樣地,可藉由控制裝置102而實現。圖6所示的配電管理裝置10-1的電壓管理部35係與集線裝置3-1的測量資料收集部32同樣地,可藉由控制裝置102而實現。圖4、圖6所示的記憶部33可藉由記憶裝置103而實現。以下,將集線裝置3-1、3-2、配電管理裝置10-1、10-2等使用共通的 硬體之裝置也稱為集線裝置3。亦即,記載為集線裝置3時,係包含集線裝置3-1、3-2,並且也包含配電管理裝置10-1、10-2。
集線裝置3實現的任務(功能)除了上述測量資料的收集、感測器資料的收集、變壓器的電壓等的收集(電壓器的負載管理)之外,也可舉例以下功能。
(1)電壓等的管理:集線裝置3收集由SM5-1至5-9、5-11、5-12測量的電壓、電流、無效電力及有效電力中之至少一個測量資料,作為用於變壓器的監視之測量資料。測量資料係經由HES2傳送給例如配電控制系統12等。或者,取得並收集直接連接於配電線的感測器的電壓的測量值,而經由HES2傳送給例如配電控制系統12。
(2)分散電源控制:經由SM5-1至5-9、5-11、5-12控制用戶的發電裝置、蓄電裝置等分散電源。因必須於短時間內一起控制,故例如HES2係依照來自配電控制系統12的指示,對集線裝置3指示指定出控制對象的分散電源且對下游的SM群一起通知控制電信資料。
(3)在家/不在家判定:分析用電量的測量資料的時序資料而判定各用戶在家或不在家。判定結果可供用於宅配等的再配送的刪減、看護、守望服務等,而提供給各業者等。在家/不在家判定係例如藉由集線裝置3來進行。此判定可藉由某時間帶之用電量是否高於該用戶之其時間帶之平均值等來進行,也可使用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來進行。例如即使是某時間之使用用電量較高的情形,也有可能不在家,因此僅依據某時間的用電量來單純地判定在家/不在家時,也可能無法獲得充分的精確度。亦即,在家時的電力消耗的時序態樣與不在家時的時序態 樣會因用戶而不同。因此,藉由AI學習此等態樣並使用學習結果進行在家/不在家判定,能夠使判定精確度提高。
(4)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的可靠度判定:判定用戶對於需求回應的配合程度的回應狀況。例如,集線裝置3係記錄需求回應之發行時刻與各用戶之測量資料的履歷,並分析所記錄的資料,以分析用戶是否因應該需求回應而使消耗電力改變。例如,對於因應需求回應的發行而刪減用電量的用戶,標記需求回應的配合程度為較高的值,對於即使是發行需求回應也未改變用電量的用戶,則標記需求回應的配合程度為較低的值。再者,此配合程度的判定也可使用AI來進行。其結果可使用於例如需求回應的效果的預測。
如上所述,可期待集線裝置3的多樣化的功能。在此,上述功能僅為例示,集線裝置3實現的功能也可為上述以外者。
相對於此,由於以往的集線裝置3係所有的集線裝置的功能皆相同,所以通信控制、管理及資料收集的應用程式的功能皆以一個韌體檔案來提供。因而要變更功能時,必須更換整個韌體檔案。因此,功能因集線裝置而不同時,必須於製品出貨時依據功能來安裝不同的韌體檔案,且必須依據各功能來管理集線裝置並進行出貨,以致於出貨準備的作業勞力增加而使生產效率降低。再者,要將功能的一部分更新時,必須更換整個韌體檔案。因此,為了變更韌體檔案而從HES2傳送該韌體檔案時,會使通信頻帶擁塞。再者,功能的變更、更新時,會使集線裝置本身的動作全部停止。
對此,本實施型態係將用以實現集線裝置3-1、3-2之功能 的程式區分成:進行通信控制及管理的通信控制程式;成為用以實行應用程式之基礎的基礎程式;及用以實現各集線裝置3-1、3-2之個別的功能的應用程式。並且,藉由HES2將對應於集線裝置3-1、3-2之功能的應用程式發送到集線裝置3-1、3-2,而能夠抑制集線裝置3-1、3-2之生產效率的降低,並且能夠使對應於功能的程式安裝於集線裝置。
圖8係顯示集線裝置3-1、3-2之程式構成例的圖。圖8之左側的圖係顯示以往的集線裝置的程式構成,圖8之右側的圖係顯示本實施型態之集線裝置3-1、3-2的程式構成的例子。如圖8所示,以往係在OS(Operating System;作業系統)上運作通信控制(Communication Control)、管理(Management)及應用程式(Application)一體化的一個程式。相對於此,本實施型態係在OS上運作用以實現屬於共通處理之通信控制(Communication Control)及管理(Management)的通信控制程式、及成為用以執行應用程式的架構/平台(Framework/Platform)的基礎程式。並且,藉由基礎程式執行各應用程式。
基礎程式上,可運作複數個應用程式(即所謂的App)。測量資料之收集的功能、感測器資料之收集的功能等各功能可藉由一個應用程式實現,也可藉由複數個應用程式實現一個功能。如此,本實施型態中,藉由複數個程式實現集線裝置3-1、3-2的動作,而HES2係將應用程式的檔案發送給各集線裝置3-1、3-2。因此,於變更集線裝置3-1、3-2的功能時,HES2僅將必需的應用程式發送給各集線裝置3-1、3-2即可,所以能夠抑制通信頻帶的擁塞。再者,更新應用程式時,僅將對應的應用程式發送給集線裝置3-1、3-2即可,所以能夠抑制通信頻帶的擁塞。
再者,設置集線裝置3-1、3-2時,僅先安裝共通的通信控制程式及基礎程式,而於集線裝置3-1、3-2設置之後,再將用於實現因應集線裝置3-1、3-2之設置場所的需求的功能之應用程式的檔案發送至集線裝置3-1、3-2。藉此,設置集線裝置3-1、3-2時,不必管理集線裝置3-1、3-2內安裝的應用程式,且不必考量例如應設置集線裝置3-2的場所卻設置了與集線裝置3-1對應的應用程式之裝置等誤設置之情形,而能夠使設置作業效率化。此外,設置之後,在何處設置了哪個硬體,可藉由製品之固有識別編號進行管理。
同樣地,可藉由應用程式來實現配電管理裝置10-1、10-2的功能。藉由使用與集線裝置3-1、3-2共通的硬體,而從HES2發送該應用程式的檔案來實現配電管理裝置10-1、10-2。亦即,配電管理裝置10-1、10-2也為可構成無線多跳躍網路的通信裝置。
圖9係顯示HES2之功能構成例的圖。如圖9所示,HES2係具備通信部21、狀態資訊取得部22、發送管理部23及記憶部24。通信部21係分別與集線裝置3-1、3-2、配電管理裝置10-1、10-2、MDMS1及配電控制系統12之間進行通信。再者,雖省略圖示,然而通信部31也可與以收集感測器資料之收集裝置為首等之使用SM網路而實現服務之裝置進行通信。以下,將集線裝置3-1、3-2、配電管理裝置10-1、10-2等使用共通的硬體之裝置也記載成集線裝置3。亦即,記載為集線裝置3時,係包含集線裝置3-1、3-2且包含配電管理裝置10-1、10-2。
記憶部24係儲存有集線裝置3與該集線裝置3應有的功能之對應關係之第一對應資訊。第一對應資訊係顯示集線裝置3之識別編號 與該集線裝置3之功能之對應關係的功能對應資訊。再者,記憶部24也儲存有顯示功能與應用程式之對應關係的應用程式對應資訊之第二對應資訊。第一對應資訊、第二對應資訊可藉由操作者經由省略圖示的輸入裝置而輸入HES2,也可從其他的裝置傳送而儲存於記憶部24。再者,記憶部24係儲存有要發送給集線裝置3的應用程式的檔案之應用程式檔案。在此,圖9僅記載一個應用程式檔案,惟由於記憶部24儲存有與集線裝置3之各功能對應的應用程式檔案,所以實際的應用程式檔案為複數個。此外,應用程式檔案也可儲存於其他的裝置以取代記憶於HES2之記憶部24。此情形下,HES2係於要將應用程式檔案發送給集線裝置3時,從該其他的裝置取得對應的應用程式。
狀態資訊取得部22係從集線裝置3經由通信部21接收顯示該集線裝置3所安裝之應用程式的資訊,並使用所接收到的資訊、第一對應資訊及第二對應資訊而判定應發送給該集線裝置3的應用程式,再將所判定的應用程式經由通信部21通知集線裝置3。
發送管理部23係於從集線裝置3經由通信部21接收到應用程式的發送要求時,依照發送要求將應用程式檔案傳送給集線裝置3。
HES2係與集線裝置3同樣地具備通信裝置101、控制裝置102及記憶裝置103。在此,實現HES2的硬體與實現集線裝置3的硬體一般為不同硬體,HES2為電腦系統。因此,HES2除了通信裝置101、控制裝置102及記憶裝置103之外,一般更具備滑鼠、鍵盤等輸入部、以及顯示器、螢幕等顯示部。HES2的功能之中,與本實施型態之應用程式發送關聯的功能,亦即與軟體發送關聯的功能,可藉由執行軟體發送程式而實現。
接著說明成為可執行本實施型態的軟體發送程式的狀態的電腦系統的動作例。採用上述構成之電腦系統的HES2,係從置入未圖示的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光碟唯讀記憶體)驅動器或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數位多功能光碟)-ROM驅動器的CD-ROM或DVD-ROM,將軟體發送程式安裝於記憶裝置103。藉此,將要執行軟體發送程式時從記憶裝置103讀出軟體發送程式儲存於記憶裝置103。此狀態下,控制裝置102係依照儲存在記憶裝置103的程式,執行本實施型態之HES2的軟體發送處理。
在此,上述說明中,將CD-ROM或DVD-ROM作為記錄媒體來提供軟體發送程式,惟不限於此,也可對應於硬體構成、要提供的程式的容量等,例如經由通信部105而使用藉由網際網路等傳送媒體所提供的程式。
本實施型態的軟體發送程式係使HES2執行:從集線裝置3接收應用程式狀態資訊之步驟;以及使用應用程式狀態資訊而決定對應於複數個集線裝置3各別的功能之應用程式,並將所決定的應用程式分別發送給複數個集線裝置3之步驟。
接著說明HES2進行之對集線裝置3的軟體發送方法,亦即應用程式檔案的發送方法。圖10係顯示應用程式檔案之發送方法之一例的流程圖。圖10中顯示了將應用程式檔案發送至集線裝置3-1的例子,惟將應用程式檔案發送至集線裝置3-2、配電管理裝置10-1、10-2等的情形也與此例相同。圖10所示的集線裝置3的動作係藉由圖7所示的控制裝置102執行預先安裝的通信控制程式而實現。因此,即使是集線裝置3完全 未安裝應用程式檔案的狀態,集線裝置3也能夠進行圖10所示的動作。
集線裝置3-1於設置後初次起動時等情形,如圖10所示,將應用程式狀態通知的電信資料傳送給HES2(步驟S1)。應用程式狀態通知係用以將集線裝置3本身安裝的應用程式檔案傳達給HES2的通知,其顯示裝置識別編號(裝置ID(Identifier;識別碼))及記憶裝置103所記憶的應用程式檔案的應用程式狀態資訊。應用程式狀態資訊係顯示已安裝於集線裝置3的應用程式的資訊。詳細而言,步驟S1係圖7所示的控制裝置102參照記憶裝置103而判定集線裝置3本身安裝的應用程式檔案,並使用通信裝置101發送應用程式狀態通知的電信資料。
HES2係於接收到應用程式狀態通知的電信資料時,判定要電信傳輸的應用程式(步驟S2)。亦即,HES2係使用應用程式狀態資訊而決定要對集線裝置3-1發送的應用程式。詳細而言,首先,狀態資訊取得部22使用從集線裝置3-1接收到的應用程式狀態通知所包含的裝置ID與第一對應資訊,而判定對應於集線裝置3-1的功能。
圖11係顯示第一對應資訊之一例的圖。如圖11所示,第一對應資訊中,裝置ID與屬於功能之識別資訊的功能ID係具有關聯性。狀態資訊取得部22係參照此第一對應資訊而求得與記錄於應用程式狀態通知之裝置ID對應的功能ID。接著,狀態資訊取得部22係使用第二對應資訊而求得與功能ID對應之應用程式的識別資訊之應用程式ID。圖12係顯示第二對應資訊之一例的圖。如圖12所示,第二對應資訊中,功能ID裝置ID與該功能對應的應用程式ID係具有關聯性。在此,屬於應用程式ID之App10、App21等下標字的右側的數值係表示應用程式的版本。例如, App21係表示將App20版本更新後的版本。狀態資訊取得部22係參照此第二對應資訊而求得對應於使用第一對應資訊所求得之功能ID的應用程式ID。狀態資訊取得部22係在從集線裝置3-1接收到的應用程式狀態資訊的應用程式中存在有未包含於與所求得之應用程式ID對應的應用程式時,判定為該應用程式係應要電信傳輸給集線裝置3-1的應用程式(電信傳輸應用程式)。
回到圖10的說明。HES2係將通知表示電信傳輸應用程式之應用程式ID的資訊之電信資料傳送給集線裝置3-1(步驟S3)。詳細而言,狀態資訊取得部22經由通信部21而將通知應用程式資訊的電信資料傳送給集線裝置3-1。
集線裝置3-1係在接收到應用程式資訊通知時,根據所通知的應用程式資訊而將應用程式取得要求的電信資料傳送給HES2(步驟S4)。集線裝置3-1係指定所通知的應用程式資訊所包含的應用程式ID,並將要求取得對應的應用程式之電信資料傳送給HES2。
HES2係在從集線裝置3-1接收到應用程式取得要求時,將與應用程式取得要求對應的應用程式檔案傳送給集線裝置3-1(步驟S5)。詳細而言,發送管理部23係在經由通信部21接收到應用程式取得要求時,從記憶部24讀出與記錄在應用程式取得要求之應用程式ID對應的應用程式檔案,並經由通信部21傳送給集線裝置3-1。
集線裝置3-1係在從HES2接收到應用程式取得要求時,保存該檔案(步驟S6)。詳細而言,控制裝置102經由通信裝置101接收到應用程式檔案時,將該檔案儲存至記憶裝置103。
藉由以上的動作,集線裝置3-1能夠取得與本身的功能對應的應用程式檔案。由於之後也有應用程式的更新、集線裝置3-1之功能變更等的可能,所以例如集線裝置3-1係定期地進行步驟S1之應用程式狀態通知的傳送。再者,傳送此應用程式狀態通知的周期可為全部的集線裝置3共通,也可對於各集線裝置3分配不同的複數個周期而使傳送應用程式狀態通知的周期分散。
再者,圖10中,在集線裝置3-1傳送應用程式狀態通知,且HES2將應用程式資訊通知集線裝置3-1之後,從集線裝置3-1傳送應用程式取得要求,集線裝置3-1係藉此取得應用程式檔案,惟應用程式檔案的發送方法不限於此例。
圖13係顯示應用程式檔案之發送方法之另一例的流程圖。圖13所示的例中,集線裝置3-1與圖11所示的例子同樣地傳送應用程式狀態通知時,HES2就將應用程式檔案傳送給集線裝置3-1(步驟S5)。如此,集線裝置3-1可不等待應用程式檔案的取得要求,HES即傳送應用程式檔案。
圖14係顯示應用程式檔案之發送方法之又一例的流程圖。圖14所示的例中,HES2係將要求傳送應用程式狀態通知之狀態取得要求的電信資料傳送給集線裝置3-1(步驟S8)。集線裝置3-1係在接收到狀態取得要求時,與圖10所示的例子同樣地,傳送應用程式狀態通知(步驟S1)。步驟S1以後的動作係與圖10所示的例子相同。如此,集線裝置3-1可在有來自HES2的指示時傳送應用程式狀態通知。再者,也可將在有來自HES2的指示時之應用程式狀態通知之傳送與如圖10所示之集線裝置3-1 之自發性的應用程式狀態通知之傳送組合來實施。此外,步驟S8、步驟S1之後,也可與圖13所示的例子同樣地實施步驟S5。
HES2及集線裝置3可藉由實施如上所述的動作而發送用以實現各集線裝置3之功能的應用程式檔案。亦即,本實施型態中,用以使通信裝置運作的程式係具備進行通信控制及管理的通信控制程式、及應用程式,HES2係將分別對應於複數個集線裝置3的功能的應用程式分別發送到複數個集線裝置3。藉此,能夠進行用以實現集線裝置3之功能之初次的應用程式檔案的發送,並且能夠以同樣的動作實施功能的變更、程式的更新、功能的追加,而能夠靈活地應付功能的變更、程式的更新、功能的追加。再者,因為選擇地發送要實現各集線裝置3之功能所必需的應用程式檔案,故相較於傳送經一體化的檔案的情形,能夠壓低檔案容量,能夠抑制通信頻帶的擁塞。圖15係顯示對集線裝置3-1、3-2電信傳輸之應用程式之一例的示意圖。圖15所示的例中,集線裝置3-1係剛設置之後的狀態,且為一個應用程式也未安裝的狀態,集線裝置3-2係於安裝有應用程式ID為App20、App30之二個應用程式的狀態。此狀態下,集線裝置3-1將應用程式狀態通知傳送給HES2時,應用程式狀態通知係記錄顯示未安裝應用程式之資訊。相對於此,集線裝置3-2將應用程式狀態通知傳送給HES2時,應用程式狀態通知係記錄顯示App20、App30二者之資訊。
在此,分別以圖11、圖12所示者作為第一對應資訊、第二對應資訊,且分別以圖11的X1、X2作為與集線裝置3-1、3-2對應的裝置ID。HES2係根據第一對應資訊、第二對應資訊及應用程式狀態通知,判定集線裝置3-1的電信傳輸應用程式為應用程式IDApp10的應用程式,並將 App10記錄於應用程式狀態通知而傳送給集線裝置3-1。再者,HES2係根據第一對應資訊、第二對應資訊及應用程式狀態通知,判定集線裝置3-2的電信傳輸應用程式為應用程式IDApp21、App31的應用程式,並將App21、App31記錄於應用程式狀態通知而傳送給集線裝置3-1。
藉此,集線裝置3-1、3-2係以圖10所示的程序,分別要求取得所需的應用程式檔案,能夠取得應用程式檔案。在此,集線裝置3-2係保持有與應用程式狀態通知App21、App31分別對應之更新前的App20、App30。因此,集線裝置3-2也可於取得App21、App31之後刪除App20、App30
接著說明取得應用程式檔案之後的應用程式的起動程序。圖16係顯示應用程式之起動程序之一例的流程圖。首先,HES2傳送要求起動應用程式之應用程式起動要求(步驟S11)時,集線裝置3-1係回覆起動回應(步驟S12)。如圖16所示,集線裝置3-1的控制裝置102係依據各程式而動作。圖16的通信控制/管理係表示藉由通信控制程式而實現的功能部。OS係表示藉由OS而實現的功能部,PF係表示藉由基礎程式而實現的功能部,應用程式係表示藉由應用程式而實現的功能部。
回覆應用程式起動回應後,通信控制/管理係對OS指示軟體容器(container)起動(步驟S13)。在此,軟體容器係指將硬體的資源抽象化的單位。在此係表示使用於應用程式之執行的軟體容器。OS係對PF指示軟體容器起動(步驟S14)。PF係依照指示而讀出檔案(步驟S15),而起動軟體容器(步驟S16),藉此,可根據應用程式檔案來執行應用程式。一旦開始執行應用程式時,藉由應用程式而實現的功能部係將完成通知傳達給 PF(步驟S17)。PF係在接受到完成通知時,將完成通知傳達給OS(步驟S18)。OS係在接受到完成通知時,將完成通知傳達給通信控制/管理(步驟S19)。藉由以上的處理,完成應用程式的起動。其後,藉由應用程式實現的集線裝置3的各功能部進行運作。
接著說明應用程式檔案之電信傳輸時機的分散。如上所述,本實施型態中,HES2由於僅將必要的應用程式檔案電信傳輸給集線裝置3,所以能夠抑制電信傳輸之檔案的容量,惟,例如集線裝置3定期地取得應用程式檔案時,若對複數個集線裝置3同時電信傳輸應用程式檔案時,通信電路會有暫時地擁塞的可能性。因此,可建構成使應用程式檔案之電信傳輸的時機分散。就分散的方法而言,可使用任何的方法,惟能夠使用例如以下所述的固定分散、隨機分散、局部分散等方法。
固定分散係依據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體存取控制)位址等對各集線裝置3特定地分配的識別編號而將集線裝置3分組,集線裝置3係依各組被分配到的對於該組的時機來取得應用程式檔案。亦即,使各組之間的應用程式的發送時機不同。例如,如圖10所示,集線裝置3傳送應用程式狀態通知而開始取得應用程式檔案時,依各組指定傳送應用程式狀態通知的時機。例如,各集線裝置3每天傳送一次應用程式狀態通知時,第一組的集線裝置3於0時傳送應用程式狀態通知,第二組的集線裝置3於0時30分傳送應用程式狀態通知,第三組的集線裝置3於1時傳送應用程式狀態通知…,錯開傳送應用程式狀態通知的時間。或者,各集線裝置3能夠以任意的時刻傳送應用程式狀態通知,而如上所述,使各組的應用程式取得要求的傳送時刻不同。再者,如圖14所示,HES2傳送應 用程式狀態通知時,同樣地可使各組的狀態取得要求的傳送時刻不同。且可如上所述,使各組的應用程式取得要求的傳送時刻不同。
圖17係顯示使應用程式狀態通知之傳送分散時的動作之一例的流程圖。圖17所示的例中,集線裝置3-1與集線裝置3-2係屬於不同的組。集線裝置3-1及HES2係與圖10所示的例子同樣地實施步驟S1至S5的處理。此時,集線裝置3-2以與集線裝置3-1相同的時機傳送應用程式狀態通知時,會有應用程式檔案之取得的時機重疊的可能性。因此,集線裝置3-2係於集線裝置3-1之應用程式狀態通知的傳送時機起經過達時差△T之後,與集線裝置3-1同樣地傳送應用程式狀態通知。△T係依各組而定為不同的值。
隨機分散係各集線裝置3產生個別的亂數,而從定期的傳送時機起,待機達對應於亂數的時間之後,決定應用程式狀態通知或應用程式取得要求的時機。亦即,隨機分散係依各集線裝置使應用程式之發送時機無規則地相異。再者,如圖13所示,HES2不接收應用程式取得要求而傳送應用程式檔案時,HES2可於每次取得應用程式狀態通知時,使亂數產生,而於待機達對應於亂數的待機時間之後,傳送應用程式檔案。隨機分散中,圖17所示的時差△T係隨機決定。
局部分散係各集線裝置3相互合作以使應用程式檔案的取得時機不重疊。例如,各集線裝置3係於應用程式檔案之取得要求的一定時間前,對周邊的集線裝置3通知應用程式檔案的取得。然後,各集線裝置3係根據從其他的集線裝置3所接收的通知,避開其他的集線裝置3要求應用程式檔案之取得的時機而要求應用程式檔案的取得。
在此,上述例子係以HES2保持第一對應資訊而掌握與各集線裝置3對應的功能,惟不限於此,已確定各集線裝置3的功能時,集線裝置3也可將表示與本身對應的功能之功能ID包含於應用程式狀態通知而傳送。此時,HES2可不使用第一對應資訊而使用所接收的應用程式狀態通知與第二對應資訊,求取要發送至集線裝置3之應用程式的應用程式ID。
再者,也可將顯示設置有各集線裝置3之設置場所的位置資訊追加至應用程式狀態通知。此時,HES2可保持顯示所設定之場所與功能ID之對應關係的位置對應資訊之第三應用資訊,並使用應用程式狀態通知所包含之位置資訊與第三對應資訊而求取與集線裝置3對應的功能ID。再者,被定為在特定的地區使用的應用程式檔案時,HES2可使用應用程式狀態通知所包含的位置資訊,將該應用程式檔案電信傳輸給設置特定的地區的集線裝置3。再者,應用程式使用的參數檔案因地區而不同時,HES2也可先保持地區與參數檔案的對應關係,而根據所保持的對應關係與位置資訊,將參數檔案傳送至集線裝置3。
再者,各集線裝置3也可將用以識別連接於下游之SM5-1至5-9、5-11、5-12、蓄電設備等機器的識別資訊包含於應用程式狀態通知來傳送,HES2也可保持此等機器之識別資訊與對應的應用程式ID的對應關係作為機器對應資訊,並使用此對應關係與記錄於應用程式狀態通知的識別資訊,決定要發送於集線裝置3的應用程式。
此外,也可將以上所說明的集線裝置3之應用程式的發送方法應用於SM5-1至5-9、5-11、5-12之程式的發送。如上所述,SM5-1至5-9、5-11、5-12除了收集測量資料的功能之外,也會有具有收集感測器資 料的功能、控制分散電源的功能等情形。由於SM5-1至5-9、5-11、5-12的功能係藉由韌體程式而實現,故能夠由HES2以同樣的程序來發送與各SM5-1至5-9、5-11、5-12對應的韌體程式。或者,SM5-1至5-9、5-11、5-12的程式也與集線裝置3同樣地,以圖8之右側所示的構成,與集線裝置3同樣地從HES2發送應用程式。如此,本實施型態之軟體發送方法的應用對象若為可構成無線多跳躍網路的通信裝置即可而不限於集線裝置3。再者,集線裝置3若能夠構成無線多跳躍網路即可,也可於實際設置而運用時未構成無線多跳躍網路。亦即,依據集線裝置3的功能,亦可運用於下游不存在SM的狀態。
如上所述,本實施型態係建構成將集線裝置3的程式區分為進行屬於共通功能之通信控制及管理的程式、及應用程式,且HES2將對應於集線裝置3之功能的應用程式發送至集線裝置3。藉此,能夠抑制集線裝置3的生產效率的降低,並且能夠使與任務對應的程式安裝於集線裝置。再者,由於不必發送集線裝置3的程式整體,而是發送與各集線裝置3之任務對應的應用程式,所以能夠抑制通信頻帶的擁塞。
以上的實施型態所示的構成僅為顯示一例者,其能夠與其他公知的技術組合,也能夠將各實施型態彼此組合,也能夠在不脫離本發明的要旨的範圍內省略、變更構成的一部分。
2:HES
3-1:集線裝置
S1至S6:步驟

Claims (19)

  1. 一種通信系統,係具備:複數個通信裝置,係可構成無線多跳躍網路;及通信管理裝置,係管理前述通信裝置;前述複數個通信裝置係包含在前述無線多跳躍網路中成為主站的複數個集線裝置;用以使前述集線裝置運作的程式係具備:通信控制程式,係共通於複數個前述集線裝置之間,用以進行通信控制及管理;及應用程式,係對應於前述集線裝置的功能;於設置前述集線裝置時,前述通信控制程式已被安裝,而於設置前述集線裝置時,前述應用程式尚未安裝;前述通信管理裝置係將分別對應於複數個前述集線裝置的功能的前述應用程式,分別發送給複數個前述集線裝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通信系統,其中,前述集線裝置係將顯示前述集線裝置已安裝的前述應用程式的資訊之應用程式狀態資訊傳送給前述通信管理裝置;前述通信管理裝置係使用前述應用程式狀態資訊而決定要發送給前述集線裝置的前述應用程式。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通信系統,其中,前述集線裝置係將前述應用程式狀態資訊與前述集線裝置之識別編號傳送給前述通信管理裝置;前述通信管理裝置係保持顯示前述集線裝置之識別編號與該集線裝置之功能之對應關係的功能對應資訊、及顯示前述集線裝置之功能與前述應 用程式之對應關係的應用程式對應資訊,並使用所接收之前述識別編號與前述應用程式狀態資訊、前述功能對應資訊、以及前述應用程式對應資訊,而決定要對前述集線裝置發送的前述應用程式。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通信系統,其中,前述集線裝置係將前述應用程式狀態資訊與顯示前述集線裝置之設置場所的位置資訊傳送給前述通信管理裝置;前述通信管理裝置係保持顯示前述集線裝置之設置場所與該集線裝置之功能之對應關係的位置對應資訊、及顯示前述集線裝置之功能與前述應用程式之對應關係的應用程式對應資訊,並使用所接收之前述位置資訊與前述應用程式狀態資訊、以及前述應用程式對應資訊,而決定要對前述集線裝置發送的前述應用程式。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通信系統,其中,前述集線裝置係將前述應用程式狀態資訊與連接於前述集線裝置之機器的識別資訊傳送給前述通信管理裝置;前述通信管理裝置係保持顯示連接於前述集線裝置之機器的識別資訊與前述應用程式之對應關係的機器對應資訊,並使用所接收之前述識別資訊與前述應用程式狀態資訊、以及前述機器對應資訊,而決定要對前述集線裝置發送的前述應用程式。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通信系統,係使用前述集線裝置的識別編號而將前述集線裝置分組,且使各組之間的前述應用程式的發送時機不同。
  7.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通信系統,係依各個前述集線裝置使前述應用程式的發送時機無規則地相異。
  8.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通信系統,其中,可構成前述無線多跳躍網路的前述複數個通信裝置係包含傳送用電量之測量資料的終端裝置;複數個前述集線裝置之中,至少一集線裝置從前述終端裝置收集前述測量資料。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通信系統,其中,前述功能係包含收集用電量以外的用於自動讀表的感測器資料或用於監視、控制的感測器資料的功能。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通信系統,其中,前述功能係包含收集用於變壓器之監視之測量資料的功能。
  11. 如請求項8所述之通信系統,其中,前述功能係包含進行用戶的蓄電裝置之控制的功能。
  12. 如請求項8所述之通信系統,其中,前述功能係包含分析前述測量資料而判定用戶在家或不在家的功能。
  13. 如請求項8所述之通信系統,其中,前述功能係包含用前述測量資料來分析用戶是否因應需求回應而使消耗電力改變的功能。
  14.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通信系統,係具備配電管理裝置,該配電管理裝置係測量變壓器的電壓或電流;實現前述集線裝置之硬體的機器可用以作為前述配電管理裝置; 前述配電管理裝置係於設置時安裝有前述通信控制程式,而對應於前述配電管理裝置的功能的應用程式係於前述配電管理裝置設置時尚未安裝;前述通信管理裝置係將對應於前述配電管理裝置的功能的應用程式,發送給前述配電管理裝置。
  15. 一種通信管理裝置,係管理可構成無線多跳躍網路之複數個通信裝置者;前述複數個通信裝置係包含在前述無線多跳躍網路中成為主站的複數個集線裝置;用以使前述集線裝置運作的程式係具備:通信控制程式,係共通於複數個前述集線裝置之間,用以進行通信控制及管理;及應用程式,係對應於前述集線裝置的功能;於設置前述集線裝置時,前述通信控制程式已被安裝,而於設置前述集線裝置時,前述應用程式尚未安裝;前述通信管理裝置係將分別對應於複數個前述集線裝置的功能的前述應用程式,分別發送給複數個前述集線裝置。
  16. 一種集線裝置,係具備複數個通信裝置的通信系統中的複數個集線裝置之中之一者,該複數個通信裝置係可構成無線多跳躍網路;複數個前述集線裝置係前述無線多跳躍網路中的主站;用以使前述集線裝置運作的程式係具備:通信控制程式,係共通於複數個前述集線裝置之間,用以進行通信控制及管理;及 應用程式,係對應於前述集線裝置的功能;並且從管理前述集線裝置的通信管理裝置接收前述應用程式。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集線裝置,係將顯示前述集線裝置已安裝的前述應用程式的資訊之應用程式狀態資訊傳送給前述通信管理裝置。
  18. 一種軟體發送方法,係於具備通信管理裝置及複數個通信裝置的通信系統中發送軟體,該複數個通信裝置係可構成無線多跳躍網路,該通信管理裝置係管理前述通信裝置;前述複數個通信裝置係包含在前述無線多跳躍網路中成為主站的複數個集線裝置;用以使前述集線裝置運作的程式係具備:通信控制程式,係進行通信控制及管理;及應用程式;於設置前述集線裝置時,前述通信控制程式已被安裝,而於設置前述集線裝置時,前述應用程式尚未安裝;前述集線裝置係將顯示前述集線裝置已安裝的前述應用程式的資訊之應用程式狀態資訊傳送給前述通信管理裝置;前述通信管理裝置係使用前述應用程式狀態資訊而決定分別對應於複數個前述集線裝置的功能的前述應用程式,且將所決定的前述應用程式分別發送給複數個前述集線裝置。
  19. 一種記錄媒體,係記錄有使通信系統的通信管理裝置執行下列步驟的軟體發送程式者,該通信系統係具備該通信管理裝置及複數個通信裝置,該複數個通信裝置係可構成無線多跳躍網路,該通信管理裝置 係管理前述通信裝置,前述複數個通信裝置係包含在前述無線多跳躍網路中成為主站的複數個集線裝置,用以使前述集線裝置運作的程式係具備通信控制程式及應用程式,該通信控制程式係共通於複數個前述集線裝置之間,用以進行通信控制及管理,該應用程式係對應於前述集線裝置的功能;該軟體發送程式係使該通信管理裝置執行:從前述集線裝置接收顯示前述集線裝置已安裝的前述應用程式的資訊之應用程式狀態資訊之步驟;及使用前述應用程式狀態資訊而決定分別對應於複數個前述集線裝置的功能的前述應用程式,且將所決定的前述應用程式分別發送給複數個前述集線裝置之步驟;於設置前述集線裝置時,前述通信控制程式已被安裝,而於設置前述集線裝置時,前述應用程式尚未安裝。
TW110108599A 2020-12-22 2021-03-11 通信系統、通信管理裝置、集線裝置、軟體發送方法及記錄媒體 TWI7815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48047 WO2022137365A1 (ja) 2020-12-22 2020-12-22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管理装置、通信装置、ソフトウェア配布方法およびソフトウェア配布プログラム
WOPCT/JP2020/048047 2020-12-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6883A TW202226883A (zh) 2022-07-01
TWI781549B true TWI781549B (zh) 2022-10-21

Family

ID=81259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8599A TWI781549B (zh) 2020-12-22 2021-03-11 通信系統、通信管理裝置、集線裝置、軟體發送方法及記錄媒體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51017B1 (zh)
TW (1) TWI781549B (zh)
WO (1) WO2022137365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6511A (zh) * 2008-05-09 2011-04-13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公用电网的智能监测
CN103597707A (zh) * 2011-05-31 2014-02-19 思科技术公司 具有动态反向/正向云化的分布式智能架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23596B2 (ja) * 2006-07-26 2012-09-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配布装置
JP2008310499A (ja) * 2007-06-13 2008-12-25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サービス提供位置情報管理方法および装置、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2013183622A (ja) * 2012-03-05 2013-09-12 Toshiba Corp 分散電源システム及び電圧調整方法
JP5951399B2 (ja) * 2012-08-06 2016-07-13 株式会社東芝 監視制御方法および監視制御装置
WO2016039039A1 (ja) * 2014-09-10 2016-03-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403556B2 (ja) * 2014-12-03 2018-10-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スマートメータおよび無線メッシュネットワーク
JP6437862B2 (ja) * 2015-03-23 2018-12-12 東京瓦斯株式会社 在宅状況判定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618368B2 (ja) * 2016-01-19 2019-12-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配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配信方法
JP2020052496A (ja) * 2018-09-25 2020-04-02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自動販売機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6511A (zh) * 2008-05-09 2011-04-13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公用电网的智能监测
CN103597707A (zh) * 2011-05-31 2014-02-19 思科技术公司 具有动态反向/正向云化的分布式智能架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6883A (zh) 2022-07-01
WO2022137365A1 (ja) 2022-06-30
JPWO2022137365A1 (zh) 2022-06-30
JP7051017B1 (ja) 2022-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67060B2 (en) Data collection from utility meters over 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
KR101277398B1 (ko) 능동적 전력 부하 관리를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2821414B (zh) 基于gui图形交互界面的cwsn通讯数据管理系统和方法
JP2013013049A (ja) センサデータ収集システム
CN110519660B (zh) 通信过程、设备和系统
WO2012105802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power of smart appliance
CN102986168A (zh) 网络管理系统的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JP6102024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装置
EP3785466B1 (en) Dynamically distributing processing among nodes in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CN104506462A (zh) 一种分布式交换机中mac地址管理方法及设备
CN112672418A (zh) 一种电表和主站之间通过载波集中器自注册的方法
CN114978922B (zh) 一种动态拓扑数据采集方法
TWI781549B (zh) 通信系統、通信管理裝置、集線裝置、軟體發送方法及記錄媒體
JP6531938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参入方法、親機、上位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693318B1 (en) Multi-protocol load control
JP6029064B2 (ja) 通信システム、親機、サーバ
WO2013133191A1 (ja)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輻輳回避方法、並びにこの通信システムを用いた検針システム
CN109450686B (zh) 一种基于普适网络的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及方法
KR101917616B1 (ko) 로라 네트워크를 활용한 사물 제어시스템
WO2014208166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端末装置
CN113728239A (zh) 检测配电服务中的能耗欺诈
JP7345103B1 (ja) 無線機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14068286A (ja)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通信媒体の切替え方法、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構築支援方法
KR20180043755A (ko) 무선 자가 구성 망 지원 시스템
WO2023032880A1 (ja) データ収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