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7675B - 紅外線遮蔽膜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紅外線遮蔽膜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7675B
TWI727675B TW109106145A TW109106145A TWI727675B TW I727675 B TWI727675 B TW I727675B TW 109106145 A TW109106145 A TW 109106145A TW 109106145 A TW109106145 A TW 109106145A TW I727675 B TWI727675 B TW I72767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layer
oxide particles
shielding film
titanium oxi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6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32116A (zh
Inventor
楊文政
廖德超
蕭嘉彥
曹俊哲
Original Assignee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061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27675B/zh
Priority to CN202010553723.XA priority patent/CN113311527B/zh
Priority to JP2020194551A priority patent/JP7065171B2/ja
Priority to US17/159,297 priority patent/US1156133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76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767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32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2116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32B27/2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using fillers, pigments, thixotroping ag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94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adapted to provide an additional optical effect, e.g. anti-reflection or filt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6Filters comprising particles embedded in a solid matrix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8Filters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e.g. for separating visible light from infrared and/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8Interference filters
    • G02B5/281Interference filters designed for the infrared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公開一種紅外線遮蔽膜及其製造方法,其中紅外線遮蔽膜包括一紅外線吸收層以及一設置於所述紅外線吸收層的一表面上的第一紅外線反射層。紅外線吸收層含有均勻分佈的多個複合氧化鎢粒子,且多個複合氧化鎢粒子佔紅外線吸收層總重量的0.1 wt%至10 wt%,第一紅外線反射層含有均勻分佈的多個氧化鈦粒子,且多個氧化鈦粒子佔第一紅外線反射層總重量的0.1 wt%至10 wt%。藉此,紅外線遮蔽膜可兼具優異的紅外線遮蔽能力和非常低的霧度。

Description

紅外線遮蔽膜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隔熱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紅外線遮蔽膜及其製造方法。
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隔熱節能的需求日漸增加。舉例來說,當太陽光穿透玻璃窗進入到室內時,太陽光中的紅外線會導致室內溫度升高,如此便需要利用通風或降溫裝置來減少高溫不適感;根據統計結果,在夏天經由玻璃窗進入室內的太陽輻射明顯增加了空調的能耗。由此可知,建築物的玻璃窗的隔熱性能對室內溫度的影響很大。類似地,車用玻璃的隔熱性能,也是影響車內溫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目前常見的隔熱方式,不外乎是在目標物上設置金屬紅外線反射層或染色層,金屬紅外線反射層雖然可以將紅外線和紫外線反射,但相關產品會產生光害;另外,染色層雖然可以吸收紅外線,但其隔熱效果不佳且容易褪色。此外,也有一種隔熱方式,是利用金屬鍍層(如銀鍍層)搭配介電層來形成多層薄膜結構,其可以通過光干涉作用達到選擇性讓可見光穿透並阻隔紅外線的效果;然而,此種方式的設備投資大、原料成本高且產品良率偏低。另外,現有的Low-E玻璃的隔熱效果仍有改善空間,且不具裝飾性;而玻璃製品本身易碎,無法重工,應用上有諸多不便。
此外,現有的紅外線遮蔽膜的製作,是先將隔熱粒子混入聚合原料並進行造粒,再將所形成的聚酯粒進行熔融押出成膜;此作法不論是聚合或是混煉造粒階段都是處於熱環境下,熱履歷時間較長。而且,現有的紅外線遮蔽膜為了提高隔熱效果通常會添加大量的隔熱粒子,而造成膜的外觀霧度太高。
隨著現代建築物大量採用玻璃窗和玻璃外觀(如玻璃帷幕),以及汽車使用率的快速成長,開發新的隔熱節能材料成為了一項十分重要且迫切的課題。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反射紅外線/吸收紅外線雙重功能的紅外線遮蔽膜。並且,提供一種可減少熱履歷的方法用以製造此紅外線遮蔽膜。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其中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紅外線遮蔽膜,其包括一紅外線吸收層以及一第一紅外線反射層。所述紅外線吸收層含有均勻分佈的多個複合氧化鎢粒子,其中多個所述複合氧化鎢粒子佔所述紅外線吸收層總重量的0.1 wt%至10 wt%,且具有以下通式:Cs xM yWO 3-zN c;Cs表示銫;M表示錫(Sn)、銻(Sb)或鉍(Bi);W表示鎢;O表示氧;N表示氟(F)、氯(Cl)或溴(Br);x、y、z、c均為正數,且符合以下條件:x≦1.0;y≦1.0;y/x≦1.0;z≦0.6;及c≦0.1。所述第一紅外線反射層設置於所述紅外線吸收層的一表面上,且含有均勻分佈的多個氧化鈦粒子,其中多個所述氧化鈦粒子佔所述第一紅外線反射層總重量的0.1 wt%至10 wt%。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紅外線吸收層中每一所述複合氧化鎢粒子的粒徑為1 nm至50 nm,且所述第一紅外線反射層中每一所述氧化鈦粒子的粒徑為30 nm至80 nm。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紅外線遮蔽膜的厚度為12 μm至50 μm,且所述第一紅外線反射層的厚度為所述紅外線遮蔽膜厚度的3%至20%。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紅外線遮蔽膜還包括一第二紅外線反射層,其設置於所述紅外線吸收層的相對另一表面上,且含有均勻分佈的多個氧化鈦粒子,其中多個所述氧化鈦粒子佔所述第二紅外線反射層總重量的0.1 wt%至10 wt%。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紅外線吸收層中每一所述複合氧化鎢粒子的粒徑為1 nm至50 nm,所述第一紅外線反射層中每一所述氧化鈦粒子的粒徑為30 nm至80 nm,且所述第二紅外線反射層中每一所述氧化鈦粒子的粒徑為30 nm至80 nm。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紅外線遮蔽膜的厚度為12 μm至50 μm,且所述第一紅外線反射層與所述第二紅外線反射層的厚度和為所述紅外線遮蔽膜厚度的6%至40%。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紅外線遮蔽膜依JIS R3106測試標準所測得的紅外線阻隔率為30%至99%,且所述紅外線遮蔽膜依JIS K7705測試標準所測得的霧度為0.05%至2%。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其中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紅外線遮蔽膜的製造方法,其包括:提供包含多個複合氧化鎢粒子的一第一隔熱漿料以及包含多個氧化鈦粒子的至少一第二隔熱漿料,其中多個所述複合氧化鎢粒子具有以下通式:Cs xM yWO 3-zN c;Cs表示銫;M表示錫(Sn)、銻(Sb)或鉍(Bi);W表示鎢;O表示氧;N表示氟(F)、氯(Cl)或溴(Br);x、y、z、c均為正數,且符合以下條件:x≦1.0;y≦1.0;y/x≦1.0;z≦0.6;及c≦0.1;以及通過多層共押出的方式將多個聚酯粒形成一多層結構,其中在押出過程中所述第一隔熱漿料被施加於所述多層結構的一內層,且至少一所述第二隔熱漿料被施加於所述多層結構的至少一外層,使所述多層結構至少包括一紅外線吸收層以及一形成於所述紅外線吸收層的一表面上的第一紅外線反射層。多個所述複合氧化鎢粒子佔所述紅外線吸收層總重量的0.1 wt%至10 wt%,且多個所述氧化鈦粒子佔所述第一紅外線反射層總重量的0.1 wt%至10 wt%。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在形成所述多層結構的步驟中,至少一所述第二隔熱漿料被施加於所述多層結構的另外一外層,使所述多層結構進一步包括一形成於所述紅外線吸收層的相對另一表面上的第二紅外線反射層,且多個所述氧化鈦粒子佔所述第二紅外線反射層總重量的0.1 wt%至10 wt%。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多個所述複合氧化鎢粒子在所述第一隔熱漿料中的存在量為0.01 wt%至30 wt%,且每一所述複合氧化鎢粒子的粒徑為1 nm至50 nm,多個所述氧化鈦粒子在至少一所述第二隔熱漿料中的存在量為0.01 wt%至30 wt%,且每一所述氧化鈦粒子的粒徑為30 nm至80 nm。
本發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的紅外線遮蔽膜,其能通過“紅外線吸收層含有均勻分佈的多個複合氧化鎢粒子,至少一紅外線反射層設置於紅外線吸收層的表面上,且含有均勻分佈的多個氧化鈦粒子”的技術方案,以具有反射紅外線/吸收紅外線雙重功能,並兼具高透光率和低霧度等光學特性,進而滿足隔熱產品對於高隔熱性和足夠的可視性的應用需求。由測試結果可知,紅外線遮蔽膜的可見光穿透率可達88%;紅外線遮蔽膜的霧度至少低於2%,且可以低到0.05%;紅外線阻隔率至少為90%,且可達99%。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圖式,然而所提供的圖式僅用於提供參考與說明,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以下是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所公開有關“紅外線遮蔽膜及其製造方法”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瞭解本發明的優點與效果。本發明可通過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悖離本發明的構思下進行各種修改與變更。另外,本發明的附圖僅為簡單示意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的描繪,事先聲明。以下的實施方式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相關技術內容,但所公開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應當可以理解的是,雖然本文中可能會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術語來描述各種元件或者信號,但這些元件或者信號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主要是用以區分一元件與另一元件,或者一信號與另一信號。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或”,應視實際情況可能包括相關聯的列出項目中的任一個或者多個的組合。
除非另外定義,否則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技術及科學術語,都具有與本領域技術人員通常所理解含義相同的含義。當術語以單數形式出現時,涵蓋此術語的複數形式。
除非另有指示,否則本文中提到的所有百分比都為重量百分比。當提供一系列上、下限範圍時,涵蓋所提到的範圍的所有組合,如同明確列出各組合。
[第一實施例]
參閱圖1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紅外線遮蔽膜Z,其具有反射紅外線/吸收紅外線雙重功能;紅外線遮蔽膜Z為一多層結構,且主要包括一紅外線吸收層1及一紅外線反射層2。紅外線吸收層1作為紅外線遮蔽膜Z的內層,其含有均勻分佈的多個複合氧化鎢粒子P1;紅外線反射層2作為紅外線遮蔽膜Z的外層,其設置於紅外線吸收層1的一表面(如上表面)上,且含有均勻分佈的多個氧化鈦(TiO 2)粒子P2。
使用時,可將紅外線遮蔽膜Z貼附於一需兼顧透明可視與隔熱效果的目標物(未顯示)上,以分別藉由紅外線吸收層1與紅外線反射層2吸收和反射太陽光中的紅外線;並且,紅外線吸收層1與紅外線反射層2都可以讓可見光穿透;目標物例如為建築物的玻璃窗和玻璃外觀、汽車的前、後擋風玻璃和左右兩側車窗玻璃。藉此,可實現在不影響自然光傳導的情況下,降低日照對室內環境造成的升溫影響,進而有效降低空調的能耗。
進一步而言,紅外線吸收層1與紅外線反射層2的材質為聚酯,如此紅外線吸收層1與紅外線反射層2本身即具有高透明性和良好的挺性。聚酯的具體例包括: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P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脂(PEN)、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PBN)、聚對苯二甲酸環己烷二甲醇酯(PCT)、聚碳酸酯(PC)及聚芳酯;優選的聚酯為PET。在本實施例中,紅外線吸收層1與紅外線反射層2經過雙軸延伸處理而具有良好的柔軟延展性,如此可提高紅外線遮蔽膜Z的使用靈活性,例如紅外線遮蔽膜Z可適應目標物的不同立體造型,即可平整地貼附在目標物的表面上。
為了兼顧紅外線吸收能力和透光性,紅外線吸收層1中複合氧化鎢粒子P1的存在量,基於紅外線吸收層1總重量,為0.1 wt%至10 wt%,且複合氧化鎢粒子P1的粒徑為1 nm至50 nm。另外,為了兼顧紅外線反射能力和透光性,氧化鈦粒子P2的存在量,基於紅外線反射層2總重量,為0.1 wt%至10 wt%,且氧化鈦粒子P2的粒徑為30 nm至80 nm。然而,這些細節只是本實施例所提供可行的實施方式,而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在本實施例中,紅外線反射層2的厚度為紅外線遮蔽膜Z厚度的3%至20%,紅外線遮蔽膜Z的厚度可為12 μm至50 μm,但不限於此。
在一些實施例中,複合氧化鎢粒子P1的存在量可為1 wt%、2 wt%、3 wt%、4 wt%、5 wt%、6 wt%、7 wt%、8 wt%或9 wt%;複合氧化鎢粒子P1的粒徑可為5 nm、10 nm、15 nm、20 nm、25 nm、30 nm、35 nm、40 nm或45 nm;氧化鈦粒子P2的存在量可為1 wt%、2 wt%、3 wt%、4 wt%、5 wt%、6 wt%、7 wt%、8 wt%或9 wt%;氧化鈦粒子P2的粒徑可為30 nm、40 nm、50 nm、60 nm、70 nm或80 nm。
在本實施例中,複合氧化鎢粒子P1具有以下通式:Cs xM yWO 3-zN c;Cs表示銫;M表示錫(Sn)、銻(Sb)或鉍(Bi);W表示鎢;O表示氧;N表示氟(F)、氯(Cl)或溴(Br),優選N表示氟(F)或溴(Br);x、y、z、c均為正數,且符合以下條件:x≦1.0;y≦1.0;y/x≦1.0;z≦0.6;及c≦0.1。值得一提的是,複合氧化鎢粒子P1中摻雜有特定的金屬元素與特定的非金屬元素,其中所摻雜的金屬元素可以彌補氧化鎢分子吸收紅外線能力的不足,例如可提高波長範圍在850奈米至2500奈米的紅外線的吸收能力,而所摻雜的非金屬元素可提高紅外線吸收層1的耐候性。
由測試結果可知,紅外線遮蔽膜Z的可見光穿透率可達88%;紅外線遮蔽膜Z的霧度至少低於2%,且可以低到0.05%;紅外線阻隔率至少為90%,且可達99%。
可見光穿透率及霧度測試:採用日商Tokyo Denshoku的測試裝置(型號為TC-HIII DPK),依JIS K7705測試標準,測試紅外線遮蔽膜Z的可見光穿透率及霧度;可見光穿透率越高、霧度值越低,代表紅外線遮蔽膜Z的透明性越佳。
紅外線(IR cut%)阻隔率測試:採用日商HOYA的測試裝置(型號為LT-3000),依JIS R3106測試標準,測試紅外線遮蔽膜Z的紅外線通過率,再以100%減去所測得的紅外線通過率,即得到紅外線遮蔽膜Z的紅外線阻隔率;紅外線阻隔率愈高,代表測試紅外線遮蔽膜Z的隔熱效果越佳。
參閱圖2所示,根據實際需要,紅外線遮蔽膜Z可進一步包括一承載層3、一接合層4及一暫時性覆蓋層5,承載層3與接合層4依序設置於紅外線吸收層1的相對另一表面(如下表面)上,且暫時性覆蓋層5覆蓋在接合層4的表面上。承載層3可對紅外線吸收層1與紅外線反射層2提供良好的支撐,以使它們發揮預期的作用;接合層4可通過貼附的方式將紅外線吸收層1與紅外線反射層2配置在目標物表面的特定區域上;暫時性覆蓋層5可在進行貼附之前,防止接合層4的表面接觸到髒污導致接合力下降。
在本實施例中,承載層3的材質也可為聚酯,其具體例如前所述,優選的聚酯為PET;承載層3的厚度可為20 μm至125 μm。接合層4的材質可為聚氨酯、壓克力、聚酯、聚乙烯醇、乙烯醋酸乙烯酯或其任意組合;接合層4的厚度可為10 μm至50 μm。暫時性覆蓋層5的材質和厚度沒有特別的限制,只要能穩定地附著於接合層4的表面上即可。然而,這些細節只是本實施例所提供可行的實施方式,而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
[第二實施例]
參閱圖3所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一種紅外線遮蔽膜Z,其主要包括一紅外線吸收層1、一第一紅外線反射層2a及一第二紅外線反射層2b。紅外線吸收層1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11及一第二表面12,第一表面11例如為紅外線吸收層1的上表面,第二表面12例如為紅外線吸收層1的下表面,其中紅外線吸收層1含有均勻分佈的多個複合氧化鎢粒子P1。第一紅外線反射層2a設置於紅外線吸收層1的第一表面11上,第二紅外線反射層2b設置於紅外線吸收層1的第二表面12上,其中第一紅外線反射層2a與第二紅外線反射層2b都含有均勻分佈的多個氧化鈦粒子P2。
在本實施例中,紅外線吸收層1中複合氧化鎢粒子P1的存在量,基於紅外線吸收層1總重量,為0.1 wt%至10 wt%,且複合氧化鎢粒子P1的粒徑為1 nm至50 nm。第一紅外線反射層2a中氧化鈦粒子P2的存在量,基於第一紅外線反射層2a總重量,為0.1 wt%至10 wt%,且第一紅外線反射層2a中氧化鈦粒子P2的粒徑為1 nm至50 nm。第二紅外線反射層2b中氧化鈦粒子P2的存在量,基於第二紅外線反射層2b總重量,為0.1 wt%至10 wt%,且第二紅外線反射層2b中氧化鈦粒子P2的粒徑為30 nm至80 nm。此外,第一紅外線反射層2a與第二紅外線反射層2b的厚度和為紅外線遮蔽膜Z厚度的6%至40%,紅外線遮蔽膜Z的厚度可為12 μm至50 μm。
參閱圖4所示,紅外線遮蔽膜Z也可進一步包括一承載層3、一接合層4及一暫時性覆蓋層5,承載層3的位置對應紅外線吸收層1的第二表面12,且與第二紅外線反射層2b相連,接合層4設置於承載層3上,且暫時性覆蓋層5覆蓋在接合層4的表面上。在一未繪示的實施例中,承載層3的位置可對應紅外線吸收層1的第二表面12,且與第一紅外線反射層2a相連。關於本實施例的紅外線遮蔽膜Z的其他實施細節,可參考第一實施例所述,在此不再加以贅述。
[第三實施例]
參閱圖5所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一種紅外線遮蔽膜的製造方法,其主要包括:步驟S100,提供包含多個複合氧化鎢粒子的一第一隔熱漿料及包含多個氧化鈦粒子的至少一第二隔熱漿料;以及步驟S102,通過多層共押出(co-extrusion)的方式將多個聚酯粒形成一多層結構,其中在押出過程中第一隔熱漿料與第二隔熱漿料分別被施加於相互層疊的一第一熱熔融層和至少一第二熱熔融層中。根據實際需要,此製造方法可進一步包括步驟S104,對多層結構進行雙軸延伸處理。
配合圖1及圖3所示,步驟S102完成後可以得到一紅外線遮蔽膜Z,其包括一紅外線吸收層1及一形成於紅外線吸收層1的一表面上的紅外線反射層2,如圖1所示;或者,紅外線遮蔽膜Z可包括一紅外線吸收層1、一形成於紅外線吸收層1的一表面上的第一紅外線反射層2a及一形成於紅外線吸收層1的相對另一表面上的第二紅外線反射層2b,如圖3所示。關於紅外線遮蔽膜Z與紅外線遮蔽膜Z(第一和第二紅外線反射層)的技術細節,可參考第一和第二實施例所述,在此不再加以贅述。
進一步而言,第一隔熱漿料可由以下步驟製成:首先,將具有前述通式的複合氧化鎢粒子加入一醇溶劑(如乙二醇)中,經充分攪拌後靜置一段時間,得到一第一隔熱粒子分散液;為了使分散液中複合氧化鎢粒子的分散性更好,可於第一隔熱粒子分散液中加入適量的一分散劑。此後,對第一隔熱粒子分散液進行濕式研磨,直到第一隔熱粒子分散液具有適當的黏度,且複合氧化鎢粒子具有介於1 nm至50 nm之間的粒徑。類似地,第二隔熱漿料可由以下步驟製成:首先,將氧化鈦粒子加入一醇溶劑(如乙二醇)中,經充分攪拌後靜置一段時間,得到一第二隔熱粒子分散液;為了使分散液中氧化鈦粒子的分散性更好,可於第二隔熱粒子分散液中加入適量的一分散劑。此後,對第二隔熱粒子分散液進行濕式研磨,直到第二隔熱粒子分散液具有適當的黏度,且氧化鈦粒子具有介於30 nm至80 nm之間的粒徑。
作為分散劑,可舉出陰離子型分散劑、非離子型分散劑及高分子分散劑。陰離子型分散劑可為丙烯酸類陰離子型分散劑,其聚體例包括聚丙烯酸銨(共)聚合物、聚丙烯酸鈉(共)聚合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合物及羧酸鈉鹽共聚合物;非離子型分散劑的聚體例包括脂肪醇乙氧基化合物及聚氧乙烯烷基醚;高分子分散劑可為具有多個錨固基團的共聚合物,其聚體例包括聚羧酸酯、磺酸型聚酯多元醇、聚磷酸酯、聚胺酯及改性聚丙烯酸酯類聚合物。
上述雙軸延伸處理可以是在延伸溫度50 oC至150 oC下對未經延伸的紅外線遮蔽膜Z進行預熱,再依照不同的延伸比例對未經延伸的紅外線遮蔽膜Z的寬度方向(或稱,橫向方向,TD)施予2.0倍至5.0倍的延伸加工、且優選為施予3.0倍至4.0倍的延伸加工,然後對紅外線遮蔽膜Z的長度方向(或稱,縱向方向,MD)施予1.0倍至2.5倍的延伸加工、且優選為施予1.0倍至1.5倍的延伸加工。
[實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的紅外線遮蔽膜,其能通過“紅外線吸收層含有均勻分佈的多個複合氧化鎢粒子,至少一紅外線反射層設置於紅外線吸收層的表面上,且含有均勻分佈的多個氧化鈦粒子”的技術方案,以具有反射紅外線/吸收紅外線雙重功能,並兼具高透光率和低霧度等光學特性,進而滿足隔熱產品對於高隔熱性和足夠的可視性的應用需求。由測試結果可知,紅外線遮蔽膜的可見光穿透率可達88%;紅外線遮蔽膜的霧度至少低於2%,且可以低到0.05%;紅外線阻隔率至少為90%,且可達99%。
有別於傳統的工藝,是先將複合氧化鎢粒子/氧化鈦粒子混入聚合原料(如二羧酸與二元醇)並進行造粒,再將所形成的聚酯粒進行熔融押出成膜;本發明的紅外線遮蔽膜的製造方法是在熔融押出階段,才將複合氧化鎢粒子/氧化鈦粒子以漿料的形式施加並分散於熱熔融層中,如此能有效減少熱履歷。
本發明的紅外線遮蔽膜可在強烈太陽光的照射下,減少外界環境對室內溫度的影響,對節能減碳的有很大的貢獻。此外,本發明的紅外線遮蔽膜更兼具容易施工及好重工的優點。
以上所公開的內容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侷限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所以凡是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Z:紅外線遮蔽膜 1:紅外線吸收層 11:第一表面 12:第二表面 2、2a、2b:紅外線反射層 3:承載層 4:接合層 5:暫時性覆蓋層 P1:複合氧化鎢粒子 P2:氧化鈦粒子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紅外線遮蔽膜的其中一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紅外線遮蔽膜的另外一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紅外線遮蔽膜的其中一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紅外線遮蔽膜的另外一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紅外線遮蔽膜的製造方法的流程圖。
Z:紅外線遮蔽膜
1:紅外線吸收層
2:紅外線反射層
P1:複合氧化鎢粒子
P2:氧化鈦粒子

Claims (10)

  1. 一種紅外線遮蔽膜,包括:一紅外線吸收層,含有均勻分佈的多個複合氧化鎢粒子,其中多個所述複合氧化鎢粒子佔所述紅外線吸收層總重量的0.1wt%至10wt%,且具有以下通式:CsxMyWO3-zNc;Cs表示銫;M表示錫(Sn)、銻(Sb)或鉍(Bi);W表示鎢;O表示氧;N表示氟(F)或溴(Br);x、y、z、c均為正數,且符合以下條件:x≦1.0;y≦1.0;y/x≦1.0;z≦0.6;及c≦0.1;以及一第一紅外線反射層,設置於所述紅外線吸收層的一表面上,且含有均勻分佈的多個氧化鈦粒子,其中多個所述氧化鈦粒子佔所述第一紅外線反射層總重量的0.1wt%至10wt%。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紅外線遮蔽膜,其中,所述紅外線吸收層中每一所述複合氧化鎢粒子的粒徑為1nm至50nm,且所述第一紅外線反射層中每一所述氧化鈦粒子的粒徑為30nm至80nm。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紅外線遮蔽膜,其中,所述紅外線遮蔽膜的厚度為12μm至50μm,且所述第一紅外線反射層的厚度為所述紅外線遮蔽膜厚度的3%至20%。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紅外線遮蔽膜,還包括一第二紅外線反射層,其設置於所述紅外線吸收層的相對另一表面上,且含有均勻分佈的多個氧化鈦粒子,其中多個所述氧化鈦粒子佔所述第二紅外線反射層總重量的0.1wt%至10wt%。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紅外線遮蔽膜,其中,所述紅外線吸收層 中每一所述複合氧化鎢粒子的粒徑為1nm至50nm,所述第一紅外線反射層中每一所述氧化鈦粒子的粒徑為30nm至80nm,且所述第二紅外線反射層中每一所述氧化鈦粒子的粒徑為30nm至80nm。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紅外線遮蔽膜,其中,所述紅外線遮蔽膜的厚度為12μm至50μm,且所述第一紅外線反射層與所述第二紅外線反射層的厚度和為所述紅外線遮蔽膜厚度的6%至40%。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紅外線遮蔽膜,其中,所述紅外線遮蔽膜依JIS R3106測試標準所測得的紅外線阻隔率為30%至99%,且所述紅外線遮蔽膜依JIS K7705測試標準所測得的霧度為0.05%至2%。
  8. 一種紅外線遮蔽膜的製造方法,包括:提供包含多個複合氧化鎢粒子的一第一隔熱漿料以及包含多個氧化鈦粒子的至少一第二隔熱漿料,其中多個所述複合氧化鎢粒子具有以下通式:CsxMyWO3-zNc;Cs表示銫;M表示錫(Sn)、銻(Sb)或鉍(Bi);W表示鎢;O表示氧;N表示氟(F)或溴(Br);x、y、z、c均為正數,且符合以下條件:x≦1.0;y≦1.0;y/x≦1.0;z≦0.6;及c≦0.1;以及通過多層共押出的方式將多個聚酯粒形成一多層結構,其中在押出過程中所述第一隔熱漿料與至少一所述第二隔熱漿料分別被施加於相互層疊的一第一熱熔融層和至少一第二熱熔融層,使所述多層結構至少包括一紅外線吸收層以及一形成於所述紅外線吸收層的一表面上的第一紅外線反射層; 其中,多個所述複合氧化鎢粒子佔所述紅外線吸收層總重量的0.1wt%至10wt%,且多個所述氧化鈦粒子佔所述第一紅外線反射層總重量的0.1wt%至10wt%。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紅外線遮蔽膜的製造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多層結構的步驟中,至少一所述第二隔熱漿料被施加於所述多層結構的另外一外層,使所述多層結構進一步包括一形成於所述紅外線吸收層的相對另一表面上的第二紅外線反射層,且多個所述氧化鈦粒子佔所述第二紅外線反射層總重量的0.1wt%至10wt%。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紅外線遮蔽膜的製造方法,其中,多個所述複合氧化鎢粒子在所述第一隔熱漿料中的存在量為0.01wt%至30wt%,且每一所述複合氧化鎢粒子的粒徑為1nm至50nm,多個所述氧化鈦粒子在至少一所述第二隔熱漿料中的存在量為0.01wt%至30wt%,且每一所述氧化鈦粒子的粒徑為30nm至80nm。
TW109106145A 2020-02-26 2020-02-26 紅外線遮蔽膜及其製造方法 TWI7276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6145A TWI727675B (zh) 2020-02-26 2020-02-26 紅外線遮蔽膜及其製造方法
CN202010553723.XA CN113311527B (zh) 2020-02-26 2020-06-17 红外线遮蔽膜及其制造方法
JP2020194551A JP7065171B2 (ja) 2020-02-26 2020-11-24 赤外線遮蔽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7/159,297 US11561332B2 (en) 2020-02-26 2021-01-27 Infrared shielding fil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6145A TWI727675B (zh) 2020-02-26 2020-02-26 紅外線遮蔽膜及其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27675B true TWI727675B (zh) 2021-05-11
TW202132116A TW202132116A (zh) 2021-09-01

Family

ID=77036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6145A TWI727675B (zh) 2020-02-26 2020-02-26 紅外線遮蔽膜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61332B2 (zh)
JP (1) JP7065171B2 (zh)
CN (1) CN113311527B (zh)
TW (1) TWI7276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1026A (zh) * 2022-04-27 2022-09-20 嘉兴高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高阻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1306A (zh) * 2013-06-18 2014-12-24 台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板
CN104428699A (zh) * 2012-07-13 2015-03-1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红外屏蔽膜
JP2016184052A (ja) * 2015-03-26 2016-10-20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赤外線反射層と赤外線吸収層を有する熱線遮蔽部材、それを用いた熱線遮蔽フィルム、ガラス、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35C (zh) * 1999-07-28 2004-01-07 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聚丙烯珠光合成纸的改良制法
JP4573671B2 (ja) * 2005-02-28 2010-11-04 アキレス株式会社 熱線遮蔽シート
US20100062242A1 (en) 2006-12-14 2010-03-11 Nv Bekaert Sa Solar control film
CN101644788A (zh) * 2008-08-07 2010-02-10 颖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膜片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75215B (zh) * 2009-01-06 2011-02-09 重庆科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二氧化钛及其制备方法
US20130251954A1 (en) * 2010-10-26 2013-09-26 Styron Europe Gmbh Multilayered carbonate sheets
CN102582094B (zh) * 2011-01-14 2017-08-22 新科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TWI422552B (zh) * 2012-02-08 2014-01-11 Nanya Plastics Corp 一種透明隔熱材料及其製法
JP5942466B2 (ja) * 2012-02-22 2016-06-29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複合タングステン酸化物微粒子分散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熱線遮蔽成形体並びに熱線遮蔽積層体
JP5961498B2 (ja) * 2012-09-18 2016-08-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熱線カット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合わせガラス並びに熱線カット部材
JP2015011271A (ja) * 2013-07-01 2015-01-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反射フィルム、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光反射体および光反射装置
CN104553215B (zh) * 2013-10-16 2017-05-24 北京化工大学 透明阻燃隔热防紫外高分子复合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JP6479549B2 (ja) * 2014-04-21 2019-03-06 日鉄ケミカル&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アルカリ可溶性樹脂、それを含む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硬化物、並びにその硬化物を構成成分として含む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ー
TWI503346B (zh) * 2014-06-11 2015-10-11 Zirco Applied Materials Co Ltd 近紅外光屏蔽膜及近紅外光屏蔽膜之製造方法
WO2016208548A1 (ja) * 2015-06-25 2016-12-2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れを含む光学積層体
CN108779000B (zh) * 2015-12-18 2021-03-09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复合钨氧化物超微粒子及其分散液
WO2017104854A1 (ja) * 2015-12-18 2017-06-22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近赤外線遮蔽超微粒子分散体、日射遮蔽用中間膜、赤外線遮蔽合わせ構造体、および近赤外線遮蔽超微粒子分散体の製造方法
JP6654515B2 (ja) * 2016-06-15 2020-02-26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赤外線遮蔽シート、赤外線遮蔽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並びに赤外線遮蔽合わせガラ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8124363A (ja) * 2017-01-31 2018-08-09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赤外線遮蔽材料微粒子分散液及びこれを含んだ赤外線遮蔽接着液、並びにこれらを用いて作製した赤外線遮蔽層付き基材、赤外線遮蔽接着層付き基材、及び赤外線遮蔽光学部材
CN109037460A (zh) * 2017-06-08 2018-12-18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衬底及其制备方法
US20190127599A1 (en) * 2017-11-01 2019-05-02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Dispersion of ir absorption particles, inkjet ink, and method of 3d printing
JP7079053B2 (ja) * 2017-12-26 2022-06-01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遠赤外線反射フィルム
CN114637066A (zh) * 2018-02-05 2022-06-17 Agc株式会社 滤光片以及成像装置
JP6618233B1 (ja) * 2018-02-27 2019-12-11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熱線遮蔽構造体およびそれを含む合わせガラスなら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TW202116543A (zh) * 2019-10-15 2021-05-01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隔熱節能膜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8699A (zh) * 2012-07-13 2015-03-1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红外屏蔽膜
CN104231306A (zh) * 2013-06-18 2014-12-24 台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隔热可塑剂组合物、透明隔热中间膜及透明隔热夹层板
JP2016184052A (ja) * 2015-03-26 2016-10-20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赤外線反射層と赤外線吸収層を有する熱線遮蔽部材、それを用いた熱線遮蔽フィルム、ガラス、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11527A (zh) 2021-08-27
US20210263202A1 (en) 2021-08-26
CN113311527B (zh) 2023-09-08
JP7065171B2 (ja) 2022-05-11
TW202132116A (zh) 2021-09-01
US11561332B2 (en) 2023-01-24
JP2021135484A (ja) 2021-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1868A (zh) 热射线屏蔽多层玻璃
JP2004059875A (ja) 熱線遮蔽成分含有マスターバッチとこのマスターバッチが適用された熱線遮蔽透明樹脂成形体並びに熱線遮蔽透明積層体
CN112175537B (zh) 一种汽车防晒遮阳膜及制备方法
CN1625468A (zh) 压花反射层压板
TW201410613A (zh) 可塑化隔熱組成物、透明隔熱中間膜及包含其之透明隔熱夾層板
TWI727675B (zh) 紅外線遮蔽膜及其製造方法
CN109913071B (zh) 一种温控复合节能材料
US20210109263A1 (en) Heat-insulating and energy-saving film
US6635342B1 (en) Solar control pigmented thermoplastic polymer sheet
CN204566817U (zh) 节能玻璃及节能玻璃用的基板结构
CN111909574A (zh) 节能膜结构
CN103350534A (zh) 一种纳米角度变色太阳能控制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13723B (zh) 高红外阻隔率的节能透明膜的精制方法
CN206623483U (zh) 多功能玻璃膜
KR20070107690A (ko) Ir 반사성을 갖는 반투명 uv 투과성 패널
JP2001171060A (ja) 窓貼り用二軸配向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TW202100366A (zh) 隔熱結構
KR102287502B1 (ko) 블라인드용 필름 원단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3057209B (zh) 高隔热节能防爆膜
CN221607973U (zh) 一种自清洁减反增透高清亮节能膜
TWI685603B (zh) 隔熱玻璃結構
US20230286249A1 (en) Laminates with optical layers or materials
WO2020107464A1 (zh) 隔热玻璃结构
JP2023072756A (ja) 積層体
AU2002328911B2 (en) Plastic body having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high light transmission and a capacity for absorption in the near-infrared re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