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74005B - 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及雙耳助聽器 - Google Patents

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及雙耳助聽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74005B
TWI674005B TW107122181A TW107122181A TWI674005B TW I674005 B TWI674005 B TW I674005B TW 107122181 A TW107122181 A TW 107122181A TW 107122181 A TW107122181 A TW 107122181A TW I674005 B TWI674005 B TW I67400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energy
hearing aid
left ear
right ea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21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2677A (zh
Inventor
高國維
趙冠力
吳柏叡
李建穎
王誠德
楊國屏
Original Assignee
塞席爾商元鼎音訊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塞席爾商元鼎音訊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塞席爾商元鼎音訊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221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74005B/zh
Priority to US16/135,044 priority patent/US20200007994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40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400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02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267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43Electronic input selection or mixing based on input signal analysis, e.g. mixing or selection between microphone and telecoil or between microphones with different directivity characterist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50Customised settings for obtaining desired overall acoustical characteristics
    • H04R25/505Customised settings for obtaining desired overall acoustical characteristics using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45Prevention of acoustic reaction, i.e. acoustic oscillatory feedback
    • H04R25/453Prevention of acoustic reaction, i.e. acoustic oscillatory feedback electronical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45Prevention of acoustic reaction, i.e. acoustic oscillatory feedback
    • H04R25/456Prevention of acoustic reaction, i.e. acoustic oscillatory feedback mechanical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25/00Details of deaf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25/41Detection or adaptation of hearing aid parameters or programs to listening situation, e.g. pub, fore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55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using an external connection, either wireless or wired
    • H04R25/552Binaura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一種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包括:取得左耳助聽器所接收之一左耳接收音,以及取得右耳助聽器所接收之一右耳接收音;比較左耳接收音及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差異是否超過一能量門檻值;若超過,則比較左耳接收音及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何者較大;若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較大,將右耳接收音取代左耳接收音,使得左耳助聽器及右耳助聽器皆輸出右耳接收音;若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較大,將左耳接收音取代右耳接收音,使得左耳助聽器及右耳助聽器皆輸出左耳接收音。

Description

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及雙耳助聽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及雙耳助聽器,特別是一種可以降低助聽器被接觸所產生的噪音,以防止噪音刺激使用者的耳朵之方法及雙耳助聽器。
雙耳式助聽器是一種專門為聽障者設計的聽力輔助工具,其具有一左耳助聽器和一右耳助聽器。左耳助聽器和右耳助聽器皆具有一麥克風、一處理器、一播放器和一殼體。麥克風設置在殼體上並用以接收聲音。處理器設置在殼體內,用以調整麥克風收到的聲音(調整方式例如增加音量), 以將聲音處理成聽障者可以聽到的強化音。播放器設置在殼體上,用以將強化音播放給聽障者聆聽,如此一來,聽障者即可清楚得聽見聲音。
然而,若是任一助聽器的殼體受到外物碰觸(例如使用者不小心用手指敲到殼體,或是戴安全帽時帽子敲到殼體),則外物會在殼體上產生龐大的敲擊能量;該敲擊能量會形成敲擊聲並被殼體上的麥克風接收,且處理器會將敲擊聲處理成音量更大的強化音;藉此,受到外物碰觸的助聽器的播放器便會播放出音量巨大的敲擊噪音,使得使用者單側的耳朵聽到該敲擊噪音,而造成使用者的耳朵不適,並且容易使耳朵過度刺激和左右失衡而讓聽力惡化。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的噪音之方法,遂成為一值得探討的課題。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可以降低助聽器被接觸所產生的噪音,以防止噪音刺激使用者的耳朵之方法和雙耳助聽器。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之一種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係用於一雙耳助聽器,雙耳助聽器包括一左耳助聽器和一右耳助聽器。降低觸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包括: 取得左耳助聽器所接收之一左耳接收音,以及取得右耳助聽器所接收之一右耳接收音;比較左耳接收音及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差異是否超過一能量門檻值;若超過能量門檻值,則比較左耳接收音及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何者較大;若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大於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將右耳接收音取代左耳接收音,使得左耳助聽器及右耳助聽器皆輸出右耳接收音;若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大於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將左耳接收音取代右耳接收音,使得左耳助聽器及右耳助聽器皆輸出左耳接收音。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能量門檻值為左耳接收音及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差異超過10%。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比較左耳接收音及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差異是否超過一能量門檻值之步驟更包括:比較左耳接收音及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差異除以左耳接收音及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和之一數值的絕對值,是否超過能量門檻值,其中能量門檻值之範圍介於0至1之間。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更包括:判斷在一單位時間內,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 與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是否皆超過一特定能量值;若皆超過,則對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和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進行修正。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對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進行修正的方程式為:修正後的左耳接收音之能量=N x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x(單位時間的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總和+單位時間的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總和)/單位時間的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總和;對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進行修正的方程式為:修正後的右耳接收音之能量=N x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x(單位時間的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總和+單位時間的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總和)/單位時間的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總和;其中N介於0.4至0.6之間。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與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的一採樣時間是介於0.02秒~0.2秒之間。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比較左耳接收音及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差異是否超過一能量門檻值之步驟更包括: 比較左耳接收音及右耳接收音在一特定頻段之聲音能量大小差異是否超過該能量門檻值。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更包括:判斷該左耳接收音及該右耳接收音是否皆非語音;若皆非語音,則進行比較該左耳接收音及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差異是否超過一能量門檻值之該步驟。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特定頻段的範圍在8000赫茲以下和14000至15000赫茲之間。
1‧‧‧雙耳助聽器
10‧‧‧左耳助聽器
11‧‧‧左耳麥克風
12‧‧‧左耳聲音播放器
13‧‧‧左耳聲音處理器
15‧‧‧左耳接收音
20‧‧‧右耳助聽器
21‧‧‧右耳麥克風
22‧‧‧右耳聲音播放器
23‧‧‧右耳聲音處理器
25‧‧‧右耳接收音
40‧‧‧控制模組
圖1係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雙耳助聽器之系統架構圖。
圖2係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之步驟流程圖。
圖3係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之步驟流程圖。
為能讓 貴審查委員能更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特舉較佳具體實施例說明如下。
以下請一併參考圖1至圖2關於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雙耳助聽器和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圖1係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雙耳助聽器之系統架構圖;圖2係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之步驟流程圖。
如圖1和圖2所示,在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中,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是被編程為一電腦程式,並應用於一雙耳助聽器1。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用以降低雙耳助聽器1被接觸所產生的噪音,以防止噪音刺激使用者的耳朵。雙耳助聽器1是為聽障者設計的聽力輔助工具,用以讓聽障者清楚得聽見周圍聲音。雙耳助聽器1包括一左耳助聽器10、一右耳助聽器20和一控制模組40。
在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中,左耳助聽器10包括一左耳麥克風11、一左耳聲音播放器12和一左耳聲音處理器13。左耳麥克風11用以接收一左耳接收音15,左耳接收音15即為左耳麥克風11所朝向的外部環境所產生的外部聲音;然而,左耳接收音15也可以是左耳助聽器10受到觸擊(例如手指摸到左耳助聽器10)所產生的噪音。左耳聲音處理器13電性連接左耳麥克風11、左耳聲音播放器12和控制模組40。左耳聲音處理器13用以調整左耳接收 音15,例如增加音量、改變頻率、降低噪音等等,以將左耳接收音15處理成聽障者可以聽到的強化音。左耳聲音播放器12用以配戴在聽障者的左耳上,以播放調整後的聲音給聽障者的左耳聽。
在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中,右耳助聽器20包括一右耳麥克風21、一右耳聲音播放器22和一右耳聲音處理器23。右耳麥克風21用以接收一右耳接收音25,右耳接收音25即為右耳麥克風21所朝向的外部環境所產生的外部聲音;然而,右耳接收音25也可以是右耳助聽器20受到觸擊所產生的噪音。右耳聲音處理器23電性連接右耳麥克風21、右耳聲音播放器22和控制模組40。右耳聲音處理器23用以調整右耳接收音25,例如增加音量、改變頻率、降低噪音等等,以將右耳接收音25處理成聽障者可以聽到的強化音。右耳聲音播放器22用以配戴在聽障者的右耳上,以播放調整後的聲音給聽障者的右耳聽。
在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中,控制模組40例如為一晶片,其電性連接左耳助聽器10和右耳助聽器20,並控制左耳助聽器10和右耳助聽器20。控制模組40用以取得左耳接收音15和右耳接收音25,以判斷左耳接收音15及右耳接收音16是否皆非語音和比較左耳接收音15及右耳接收音25之聲音能量大小差異是否超 過一能量門檻值;控制模組40也用以比較左耳接收音15及右耳接收音25之聲音能量大小,何者較大,並且可根據比較結果來調整左耳助聽器10和右耳助聽器20所播出的聲音。
本發明之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所編程的電腦程式例如為一韌體,其嵌入在控制模組40的晶片中。當左耳助聽器10或右耳助聽器20接收到聲音時,接收到聲音的左耳聲音處理器13或右耳聲音處理器23會傳輸電子訊號給控制模組40,此時,嵌入在控制模組40內的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即會自動啟動。首先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會進行步驟101:取得左耳助聽器所接收之一左耳接收音,以及取得右耳助聽器所接收之一右耳接收音。
控制模組40會要求左耳助聽器10或右耳助聽器20,把左耳助聽器10接收之左耳接收音15和右耳助聽器20所接收之右耳接收音25,皆傳給控制模組40,使得控制模組40取得左耳接收音15和右耳接收音25。
接著,會進行步驟102:判斷左耳接收音及右耳接收音是否皆非語音。
控制模組40取得左耳接收音15和右耳接收音25之後,會判斷左耳接收音15和右耳接收音25是否皆非語音。若是其中至少一者是語音,則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不會再執行後續的處理,以避免語音被誤判為助聽器被敲擊所產生的噪音,而被後續的處理不當消除。控制模組40是使用交叉相關函數(cross correlation function,CCF)作為判別語音和助聽器被敲擊所產生的噪音之條件;分析聲音訊息的交叉相關函數是被廣泛運用於判斷語音之技術,其可用以分析一聲音訊息之時間規律性。當交叉相關函數之數值趨近於1時,則表示該聲音訊息有極佳的聲音規律性,符合語音的特徵;反之,交叉相關函數之數值越小時,則代表該聲音訊息具有較多的隨機性(例如聲音忽大忽小),其為非語音的特徵。因此,在本實施例中,當接收音之交叉相關函數小於一個設定值時(比方說0.5),才將該接收音視為助聽器被敲擊所產生的噪音;反之,若接收音之交叉相關函數大於設定值時,則會被視為是語音。然而,交叉相關函數並非本案之重點,且其已被廣泛運用於判斷語音之技術領域中,故不多做贅述。
若是控制模組40判斷左耳接收音15和右耳接收音25皆非語音,會進行步驟103:比較左耳接收音及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差異是否超過一能量門檻值。
控制模組40判斷左耳接收音15和右耳接收音25皆非語音之後,控制模組40會在一採樣時間內對左耳接收音15和右耳接收音25採樣,如此一來,可以將類比訊號形式的聲音轉換成方便用電子元件處理的離散訊號。本發明的採樣時間是介於0.02秒~0.2秒之間,但採樣時間的範圍不以此為限。
當控制模組40採樣後,控制模組40會分析離散訊號形式的左耳接收音15的能量大小和右耳接收音25的能量大小;在本發明中,左耳接收音15和右耳接收音25的能量大小是指聲音音波的能量大小,也就是音波振動時的振幅,也就是說控制模組40會分析離散訊號形式的左耳接收音15和右耳接收音25的聲波振幅大小。接著,控制模組40會比較左耳接收音及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差異是否超過一能量門檻值;在第一實施例的能量門檻值是10%,但能量門檻值之數值並不以此為限,能量門檻值可視為抗敲擊之噪音功能之啟動靈敏度,其可隨使用者自訂或者系統自動偵測環境噪音而調整為0至1之間的任意數值;能量門檻值越小,則越容易啟動抗敲擊之噪音功能。
若是左耳接收音15及右耳接收音25之聲音能量大小差異並未超過能量門檻值,則表示左耳接收音15及右耳接收音25之聲音能量相近,也就是說左耳助聽器10或右耳助聽器20皆接收到相近的環境聲音,左耳助聽器10或右耳助聽器20都沒有受到外物敲擊而產生噪音,因此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不須再執行後續的處理。然而,若是左耳接收音15及右耳接收音25之聲音能量大小差異超過能量門檻值,則表示左耳接收音15及右耳接收音25中的其中一者之聲音能量異常性得大於另一者之聲音能量,也就是說左耳助聽器10或右耳助聽器20中的其中一者遭受到外物敲擊,故受到敲擊的該助聽器會接收到敲擊所產生的噪音;因此,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會再繼續進行步驟104:比較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及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何者較大。
在控制模組40判斷左耳接收音15及右耳接收音25之聲音能量大小差異超過能量門檻值之後,控制模組40會判斷左耳接收音15之聲音能量及右耳接收音25之聲音能量,何者較大,其中聲音能量較大的一者即表示該側的助聽器受到外物敲擊而接收到噪音。因此,若是控制模組40判斷左耳接收音15之聲音能量大小大於右耳接收音25之聲音能量大小,則會進行步驟105:將右耳接收音 取代左耳接收音,使得左耳助聽器及右耳助聽器皆輸出右耳接收音。
若控制模組40判斷左耳接收音15之聲音能量大小大於右耳接收音25之聲音能量大小,即表示左耳助聽器10受到外物敲擊而接收到噪音,故左耳接收音15是具有噪音的異常音,而右耳接收音25是沒有噪音的正常音。因此控制模組40會將右耳接收音25傳送到左耳聲音處理器13,並控制左耳助聽器10之左耳聲音處理器13,將右耳接收音25取代左耳接收音15,使得左耳聲音播放器12也播放右耳接收音25。如此一來,左耳助聽器10及右耳助聽器20皆會輸出沒有噪音的右耳接收音25,故使用者不會被敲擊產生的噪音影響。
請再回到步驟104,若是在步驟104中,控制模組40判斷右耳接收音25之聲音能量大小大於左耳接收音15之聲音能量大小,則會進行步驟106:將左耳接收音取代右耳接收音,使得左耳助聽器及右耳助聽器皆輸出左耳接收音。
若控制模組40判斷右耳接收音25之聲音能量大小大於左耳接收音15之聲音能量大小,即表示右耳助聽器20受到外物敲擊而接收到噪音,故右耳接收音25是具有噪音的異常音,而左耳 接收音15是沒有噪音的正常音。因此控制模組40會將左耳接收音15傳送到右耳聲音處理器23,並控制右耳助聽器20之右耳聲音處理器23,將左耳接收音15取代右耳接收音25,使得右耳聲音播放器22也播放左耳接收音15。如此一來,左耳助聽器10及右耳助聽器20皆會輸出沒有噪音的左耳接收音15,故使用者不會被敲擊產生的噪音影響。
以下請參考圖3關於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雙耳助聽器和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圖3係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之步驟流程圖。
如圖1和圖3所示,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差別在於,在第二實施例之中,若是使用雙耳助聽器1的聽障者身處在高噪音且左右兩側的音量不均勻的環境時(例如身處於飛機機艙且其中一耳對著引擎),則左耳接收音15及右耳接收音25可能會接收到不對等的音量;因此,第二實施例之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及雙耳助聽器1係設計成會根據周圍環境的音量來對左耳接收音15及右耳接收音25修正,以避免誤判環境音為觸擊助聽器的噪音;且第二實施例的方法並不包括判斷左耳接收音15及右耳接收音16是否皆非語音之步驟。在第二實施例中,會先 執行步驟201,步驟201和第一實施例之步驟101一樣,故不重覆贅述。接著,會進行步驟202:判斷在一單位時間內,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與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是否皆超過一特定能量值。
控制模組40會判斷在一單位時間內,左耳接收音15之聲音能量大小與右耳接收音25之聲音能量大小是否皆超過一特定能量值;若皆超過,則表示配戴雙耳助聽器1的聽障者此刻正處在高噪音的環境裡。在第二實施例裡,單位時間範圍例如為0.05至1秒內,但單位時間範圍不以此為限;特定能量值例如為100分貝以上(100分貝的音量相當於火車在鐵軌上前進所產生的聲音音量),但特定能量值之範圍也不以此為限。若左耳接收音15之聲音能量大小與右耳接收音25之聲音能量大小皆未超過特定能量值,則表示聽障者此時在相對安靜的環境下,因此不需進行步驟203的修正環境音的程序,可以直接進行步驟204。然而,若左耳接收音15之聲音能量大小與右耳接收音25之聲音能量大小皆超過,則會進行步驟203:對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和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進行修正。
控制模組40會控制左耳助聽器10之左耳聲音處理器13及右耳助聽器20之右耳聲音處理器23,以分別對左耳接收音15之聲音能量大小和右耳接收音25之聲音能量大小進行修正。左耳聲音處理器13對左耳接收音15之聲音能量大小進行修正的方程式為:修正後的左耳接收音15之能量=N x左耳接收音15之聲音能量大小x(單位時間的左耳接收音15之聲音能量總和+單位時間的右耳接收音25之聲音能量總和)/單位時間的左耳接收音15之聲音能量總和。其中N介於0.4至0.6之間。右耳聲音處理器23對右耳接收音25之聲音能量大小進行修正的方程式為:修正後的右耳接收音25之能量=N x右耳接收音25之聲音能量大小x(單位時間的該左耳接收音15之聲音能量總和+單位時間的右耳接收音25之聲音能量總和)/單位時間的右耳接收音25之聲音能量總和。其中N介於0.4至0.6之間。
經由發明人的實際實驗,藉由上述的對左耳接收音15和右耳接收音25之能量修正的方程式,可以初步消除高噪音且左右兩側的音量不均勻的環境對兩耳接收音的干擾,以避免控制模組 40誤判不均勻的環境音為觸擊助聽器的噪音。接著,會進行步驟204:比較左耳接收音及右耳接收音在特定頻段之聲音能量大小差異除以左耳接收音及右耳接收音在特定頻段之聲音能量和之一數值的絕對值,是否超過能量門檻值。
第二實施例的步驟204類似第一實施例的步驟103,皆為判斷左耳助聽器10或右耳助聽器20是否受到外物敲擊而產生噪音的關鍵步驟。然而,在第二實施例的步驟204中,還會讓控制模組40更進一步消除外部環境噪音對左耳接收音15及右耳接收音25產生的影響。首先,控制模組40會先比較左耳接收音15及右耳接收音25在特定頻段之聲音能量大小差異;接著,控制模組40會再將該聲音能量大小差異除以左耳接收音15及右耳接收音25在特定頻段之聲音能量和;控制模組40最後會再將計算出的數值取其絕對值。透過上述之運算和調整,控制模組40可以使聲音能量大小差異對環境總音量平均化,以便更進一步消除高噪音且左右兩側的音量不均勻的環境對聲音能量的影響,如此一來可以獲得更為精確的判斷數值。
另外,第二實施例之控制模組40只會擷取特定頻段的範圍內的左耳接收音15及右耳接收音25之聲音能量大小,並忽 略其他頻段的左耳接收音15及右耳接收音25之聲音能量大小。根據發明人之實際實驗,左耳助聽器10及右耳助聽器20受到敲擊所產生的噪音之頻率範圍在8000赫茲以下和14000至15000赫茲之間,因此發明人將8000赫茲以下和14000至15000赫茲之間的範圍設定為特定頻段;在特定頻段之外的頻率皆非左耳助聽器10及右耳助聽器20受到敲擊所產生的噪音,故可忽略特定頻段之外的頻率;如此一來,可以更加消除高噪音且左右兩側的音量不均勻的環境對聲音能量的影響,以獲得更為精確的判斷數值。
藉由上述之運算和僅擷取特定頻段的範圍內的聲音能量之處理後,控制模組40可以徹底消除高噪音環境之影響,而得到精確的一數值的絕對值。因此,控制模組40會比較該數值之絕對值是否超過能量門檻值,以確認左耳助聽器10或右耳助聽器20是否受到外物敲擊而產生噪音。若是該數值之絕對值超過能量門檻值,則代表認左耳助聽器10或右耳助聽器20中的其中一者遭受到外物敲擊,因此需要再進行後續的步驟205至步驟206或步驟207;然而,步驟205至步驟207和於第一實施例的步驟104至步驟106一樣,因此不須多做贅述。
藉由本發明之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以及應用此方法的雙耳助聽器1,可以降低雙耳助聽器1被接觸所產生的噪音,以防止噪音刺激使用者的耳朵。另外,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還可以修正周圍環境噪音對於左耳接收音15及右耳接收音25所造成的干擾,以避免誤判環境音為觸擊助聽器的噪音。
需注意的是,上述僅為實施例,而非限制於實施例。譬如此不脫離本發明基本架構者,皆應為本專利所主張之權利範圍,而應以專利申請範圍為準。

Claims (18)

  1. 一種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係用於一雙耳助聽器,該雙耳助聽器包括一左耳助聽器和一右耳助聽器,該降低觸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包括: 取得該左耳助聽器所接收之一左耳接收音,以及取得該右耳助聽器所接收之一右耳接收音; 比較該左耳接收音及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差異是否超過一能量門檻值; 若超過該能量門檻值,則比較該左耳接收音及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何者較大; 若該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大於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將該右耳接收音取代該左耳接收音,使得該左耳助聽器及該右耳助聽器皆輸出該右耳接收音;以及 若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大於該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將該左耳接收音取代該右耳接收音,使得該左耳助聽器及該右耳助聽器皆輸出該左耳接收音。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其中該能量門檻值為該左耳接收音及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差異超過10%。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其中比較該左耳接收音及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差異是否超過一能量門檻值之步驟更包括: 比較該左耳接收音及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差異除以該左耳接收音及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和之一數值的絕對值,是否超過該能量門檻值,其中該能量門檻值之範圍介於0至1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更包括: 判斷在一單位時間內,該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與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是否皆超過一特定能量值; 若皆超過,則對該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和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進行修正。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其中對該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進行修正的方程式為: 修正後的該左耳接收音之能量 = N x 該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 x (該單位時間的該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總和+該單位時間的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總和)/該單位時間的該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總和; 對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進行修正的方程式為: 修正後的該右耳接收音之能量= N x 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 x (該單位時間的該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總和+該單位時間的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總和)/該單位時間的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總和; 其中N介於0.4至0.6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5項所述之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其中該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與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的一採樣時間是介於0.02秒~0.2秒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其中比較該左耳接收音及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差異是否超過一能量門檻值之步驟更包括: 比較該左耳接收音及該右耳接收音在一特定頻段之聲音能量大小差異是否超過該能量門檻值。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更包括: 判斷該左耳接收音及該右耳接收音是否皆非語音; 若皆非語音,則進行比較該左耳接收音及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差異是否超過一能量門檻值之該步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其中該特定頻段的範圍在8000赫茲以下和14000至15000赫茲之間。
  10. 一種雙耳助聽器,包括: 一左耳助聽器,用以接收一左耳接收音; 一右耳助聽器,用以接收一右耳接收音;以及 一控制模組,電性連接該左耳助聽器和該右耳助聽器,該控制模組用以取得該左耳接收音和該右耳接收音,以比較該左耳接收音及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差異是否超過一能量門檻值;若超過該能量門檻值,則該控制模組比較該左耳接收音及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何者較大;若該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大於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則該控制模組控制該左耳助聽器將該右耳接收音取代該左耳接收音,使得該左耳助聽器及該右耳助聽器皆輸出該右耳接收音;若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大於該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則該控制模組控制該右耳助聽器將該左耳接收音取代該右耳接收音,使得該左耳助聽器及該右耳助聽器皆輸出該左耳接收音。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雙耳助聽器,其中該能量門檻值為該左耳接收音及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差異超過10%。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雙耳助聽器,其中該控制模組更用以比較該左耳接收音及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差異除以該左耳接收音及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和之一數值的絕對值,是否超過該能量門檻值,其中該能量門檻值之範圍介於0至1之間。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雙耳助聽器,其中該控制模組更用以判斷在一單位時間內,該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與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是否皆超過一特定能量值;若皆超過,則該控制模組控制該左耳助聽器及該右耳助聽器分別對該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和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進行修正。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雙耳助聽器,其中該左耳助聽器對該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進行修正的方程式為: 修正後的該左耳接收音之能量 = N x 該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 x (該單位時間的該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總和+該單位時間的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總和)/該單位時間的該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總和; 該右耳助聽器對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進行修正的方程式為: 修正後的該右耳接收音之能量= N x 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 x (該單位時間的該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總和+該單位時間的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總和)/該單位時間的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總和; 其中N介於0.4至0.6之間。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或第14項所述之雙耳助聽器,其中該左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與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的一採樣時間是介於0.02秒~0.2秒之間。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雙耳助聽器,其中該控制模組更用以比較該左耳接收音及該右耳接收音在一特定頻段之聲音能量大小差異是否超過該能量門檻值。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雙耳助聽器,該控制模組更用以判斷該左耳接收音及該右耳接收音是否皆非語音;若皆非語音,則該控制模組比較該左耳接收音及該右耳接收音之聲音能量大小差異是否超過該能量門檻值。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雙耳助聽器,其中該特定頻段的範圍在8000赫茲以下和14000至15000赫茲之間。
TW107122181A 2018-06-27 2018-06-27 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及雙耳助聽器 TWI6740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22181A TWI674005B (zh) 2018-06-27 2018-06-27 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及雙耳助聽器
US16/135,044 US20200007994A1 (en) 2018-06-27 2018-09-19 Binaural hearing aid and method of reducing noise generated by touching hearing ai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22181A TWI674005B (zh) 2018-06-27 2018-06-27 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及雙耳助聽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74005B true TWI674005B (zh) 2019-10-01
TW202002677A TW202002677A (zh) 2020-01-01

Family

ID=69023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2181A TWI674005B (zh) 2018-06-27 2018-06-27 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及雙耳助聽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007994A1 (zh)
TW (1) TWI67400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5879A (zh) * 2021-03-02 2021-06-18 佛山博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出声音可变频的助听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7189A (zh) * 2007-11-13 2009-05-20 美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助听功能的无线耳机
CN103313654A (zh) * 2011-10-18 2013-09-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不适声压推测系统、不适声压推测装置、不适声压推测方法及其计算机程序
CN103686575A (zh) * 2013-11-28 2014-03-26 清华大学 助听装置
CN105051814A (zh) * 2013-03-12 2015-11-11 希尔Ip有限公司 降噪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7189A (zh) * 2007-11-13 2009-05-20 美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助听功能的无线耳机
CN103313654A (zh) * 2011-10-18 2013-09-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不适声压推测系统、不适声压推测装置、不适声压推测方法及其计算机程序
CN105051814A (zh) * 2013-03-12 2015-11-11 希尔Ip有限公司 降噪方法及系统
CN103686575A (zh) * 2013-11-28 2014-03-26 清华大学 助听装置
CN103686575B (zh) 2013-11-28 2016-08-17 清华大学 助听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5879A (zh) * 2021-03-02 2021-06-18 佛山博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出声音可变频的助听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2677A (zh) 2020-01-01
US20200007994A1 (en) 2020-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85808B (zh) 具有唤醒字检测的音频设备
US1012962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voice operated control
US9124984B2 (en) Hearing ai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8358797B2 (en) Switch for a hearing aid
WO2012071650A1 (en) Advanced communication earpiece device and method
US8488825B2 (en) Hearing aid and hearing aid system
US10204637B2 (en) Noise reduction methodology for wearable devices employing multitude of sensors
US1224932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voice operated control
WO2021103260A1 (zh) 耳机的控制方法以及耳机
WO200812817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voice operated control
TWI692253B (zh) 耳機組控制方法和耳機組
US20200304904A1 (en) Headphones
US1034304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oring shooting events using hearing protection devices
TWI674005B (zh) 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及雙耳助聽器
CN110691312B (zh) 降低接触助听器所产生噪音的方法及双耳助听器
US11516600B2 (en) Feedback control using a correlation measure
WO202215115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eadphone with anc
US11153692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hearing system and hearing system
CN113994423B (zh) 用于耳戴式播放设备的语音活动检测的音频系统和信号处理方法
WO2021103262A1 (zh) 耳机的控制方法、耳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127986A1 (ja) 音声処理システム、音声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246326A (zh) 耳机组控制方法和耳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