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4004B - 電源轉換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源轉換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54004B TWI554004B TW104113155A TW104113155A TWI554004B TW I554004 B TWI554004 B TW I554004B TW 104113155 A TW104113155 A TW 104113155A TW 104113155 A TW104113155 A TW 104113155A TW I554004 B TWI554004 B TW I554004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input
- power
- voltage
- output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9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74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93 optoelectronic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10—Arrangements incorporating converting means for enabling loads to be operated at will from different kinds of power supplies, e.g. from AC or DC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Description
本案係關於一種電力電子裝置,且特別係關於一種電源轉換裝置。
近來,為了能在市電的交流電源異常時透過備用的直流電源對後端系統供電,各種電源轉換裝置須透過不同線路分別傳送高壓的交流電訊號和低壓的直流電訊號。
然而,現有的電源轉換裝置為了適應不同輸入訊號,並相應控制其中的電路操作,現有的線路設計相當複雜,同時也較容易產生安規上的顧慮。
因此,如何能簡化電源轉換裝置的設計,有效管理高壓的交流電訊號和低壓的直流電訊號以保障線路安全,實屬當前重要研發課題之一,亦成□當前相關領域極需改進的目標。
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本案的一種態樣為一種電源轉換裝置。電源轉換裝置包含交流直流轉換單元、開關單元以及支路電路。交流直流轉換單元用以透過電源輸入端接收交流輸入電壓,並根據交流輸入電壓輸出直流輸出電壓至電源輸出端。開關單元根據電源輸入端接收之交流輸入電壓關斷,且根據電源輸入端接收之直流輸入電壓導通。支路電路用以透過開關單元接收直流輸入電壓,並根據直流輸入電壓輸出直流輸出電壓至電源輸出端。
在本案一實施例中,支路電路包含過壓保護單元。過壓保護單元電性連接於開關單元,用以在開關單元輸出的電壓訊號大於預設值時關斷支路電路。
在本案一實施例中,過壓保護單元包含熔斷器、壓敏電阻以及瞬態抑制二極體。熔斷器的第一端電性連接於開關單元。壓敏電阻的第一端電性連接於熔斷器的第二端。瞬態抑制二極體的第一端電性連接於熔斷器的第二端,瞬態抑制二極體的第二端電性連接於壓敏電阻的第二端。
在本案一實施例中,支路電路更包含直流直流轉換單元。直流直流轉換單元用以接收直流輸入電壓並轉換為直流輸出電壓。
在本案一實施例中,支路電路包含阻流單元。阻流單元的第一端電性連接於開關單元,第二端電性連接於電源輸出端,用以阻隔反向電流自電源輸出端流入支路電路。
在本案一實施例中,支路電路更包含輸入訊號偵測單元,電性連接於阻流單元,當電源輸入端接收交流輸入電壓時,輸入訊號偵測單元用以輸出具有第一準位的偵測訊號至後端系統。當電源輸入端接收直流輸入電壓時,輸入訊號偵測單元用以輸出具有第二準位的偵測訊號至後端系統。
在本案一實施例中,輸入訊號偵測單元根據阻流單元的第一端的電壓準位決定電源輸入端接收交流輸入電壓或是接收直流輸入電壓。
在本案一實施例中,電源轉換裝置更包含濾波單元。濾波單元電性連接於交流直流轉換單元,用以對交流直流轉換單元輸出之直流電壓訊號進行濾波,以輸出直流輸出電壓。
本案的另一種態樣為一種電源轉換裝置。電源轉換裝置包含交流直流轉換單元、開關單元、輸入訊號偵測單元、阻流單元以及過壓保護單元。交流直流轉換單元電性連接於電源輸入端,用以透過電源輸入端接收交流輸入電壓,並根據交流輸入電壓輸出直流輸出電壓至電源輸出端。開關單元電性連接於電源輸入端,根據電源輸入端接收之該交流輸入電壓關斷,且根據電源輸入端接收之直流輸入電壓導通。輸入訊號偵測單元用以根據交流輸入電壓輸出具有第一準位的偵測訊號至後端系統,並根據直流輸入電壓輸出具有第二準位的偵測訊號至後端系統。阻流單元的第一端電性連接於輸入訊號偵測單元,第二端電性連接於電源輸出端,用以阻隔反向電流自電源輸出端流入輸入訊號偵測單元。過壓保護單元電性連接於開關單元與輸入訊號偵測單元之間,用以在開關單元輸出的電壓訊號大於預設值時斷開開關單元與輸入訊號偵測單元。
本案的又一種態樣為一種電源轉換裝置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含:當電源輸入端接收交流輸入電壓時,開關單元關斷支路電路,交流直流轉換單元根據交流輸入電壓輸出直流輸出電壓;當電源輸入端接收直流輸入電壓時,開關單元導通支路電路,支路電路根據直流輸入電壓輸出直流輸出電壓。
在本案一實施例中,控制方法更包含:當電源輸入端接收交流輸入電壓時,輸入訊號偵測單元輸出具有第一準位的偵測訊號至後端系統;以及當電源輸入端接收直流輸入電壓時,輸入訊號偵測單元輸出具有第二準位的偵測訊號至後端系統。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藉由上述技術方案,可達到相當的技術進步,並具有□業上的廣泛利用價值,本案透過應用上述實施例,透過設置開關單元相應操作,不論電源轉換裝置接收到高壓交流電或是低壓直流電,電源轉換裝置皆可自動進行切換,維持輸出穩定的輸出電壓至後級系統當中,簡化了現有技術中複雜的電路設計和控制方法,可以有效管理電源,也使得電源轉換裝置更為安全。
下文係舉實施例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以更好地理解本案的態樣,但所提供之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揭露所涵蓋的範圍,而結構操作之描述非用以限制其執行之順序,任何由元件重新組合之結構,所產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裝置,皆為本揭露所涵蓋的範圍。此外,根據業界的標準及慣常做法,圖式僅以輔助說明為目的,並未依照原尺寸作圖,實際上各種特徵的尺寸可任意地增加或減少以便於說明。下述說明中相同元件將以相同之符號標示來進行說明以便於理解。
在全篇說明書與申請專利範圍所使用之用詞(terms),除有特別註明外,通常具有每個用詞使用在此領域中、在此揭露之內容中與特殊內容中的平常意義。某些用以描述本揭露之用詞將於下或在此說明書的別處討論,以提供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有關本揭露之描述上額外的引導。
此外,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詞『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為開放性的用語,即意指『包含但不限於』。此外,本文中所使用之『及/或』,包含相關列舉項目中一或多個項目的任意一個以及其所有組合。
於本文中,當一元件被稱為『連接』或『耦接』時,可指『電性連接』或『電性耦接』。『連接』或『耦接』亦可用以表示二或多個元件間相互搭配操作或互動。此外,雖然本文中使用『第一』、『第二』、…等用語描述不同元件,該用語僅是用以區別以相同技術用語描述的元件或操作。除非上下文清楚指明,否則該用語並非特別指稱或暗示次序或順位,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
請參考第1圖。第1圖為根據本案一實施例所繪示電源轉換裝置100的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電源轉換裝置100包含電源輸入端110、交流直流轉換單元120、開關單元140以及支路電路160。在結構上,交流直流轉換單元120的第一端122電性連接至電源輸入端110,交流直流轉換單元120的第二端124電性連接至電源輸出端190。開關單元140的第一端142電性連接至電源輸入端110,開關單元140的第二端144電性連接至支路電路160的第一端。支路電路160的第二端電性連接至電源輸出端190。
在本實施例中,電源輸入端110用以選擇性地接收交流輸入電壓Vin_ac或直流輸入電壓Vin_dc。舉例來說,當市電正常供電時,前級電路可輸出正常的交流輸入電壓Vin_ac(如:90~264伏特的交流電壓)至電源輸入端110。相對地,當前級電路偵測到市電異常時,可切換至備用電池模組(backup battery unit,BBU)等備用電源(如:12~48伏特的直流電壓源),以輸出直流輸入電壓Vin_dc(如:12~48伏特的直流電壓)。
交流直流轉換單元120用以在電源輸入端110接收到交流輸入電壓Vin_ac時,根據交流輸入電壓Vin_ac輸出直流輸出電壓Vout至電源輸出端190。具體來說,交流直流轉換單元120可由各種形式的交流直流轉換器(AC-DC converter),如降壓型轉換器(Buck converter)、返馳式轉換器(Flyback Converter)等實作。
透過交流直流轉換單元120,電源轉換裝置100便可將交流輸入電壓Vin_ac轉換為直流輸出電壓Vout,並根據實際需求調整直流輸出電壓Vout的電壓準位。舉例來說,交流直流轉換單元120可將90~264伏特的交流電整流並降壓,調整為12伏特的直流電,作為直流輸出電壓Vout輸出。
在本實施例中,開關單元140根據電源輸入端110所接收為交流輸入電壓Vin_ac或直流輸入電壓Vin_dc選擇性地關斷或導通。具體來說,當電源輸入端110所接收為交流輸入電壓Vin_ac時,開關單元140自動關閉並關斷支路電路160,使得交流直流轉換單元120根據交流輸入電壓Vin_ac輸出直流輸出電壓Vout。
相對地,當電源輸入端110所接收為直流輸入電壓Vin_dc時,由於直流輸入電壓Vin_dc的電壓準位低於交流直流轉換單元120的工作電壓準位,在交流直流轉換單元120具備低電壓偵測(Brown out detection)的功能時,交流直流轉換單元120不會啟動。
在此情況下,開關單元140自動開啟並導通支路電路160,支路電路160根據直流輸入電壓Vin_dc輸出直流輸出電壓Vout。如第1圖所示,開關單元140可由繼電器(Relay)實現。繼電器可根據兩端電壓準位的變化,透過電磁感應的方式自動導通或斷開電路。以達到根據電源輸入端110所接收為交流輸入電壓Vin_ac或直流輸入電壓Vin_dc選擇性地關斷或導通。舉例來說,當電源輸入端110接收交流輸入電壓Vin_ac時,由於交流輸入電壓Vin_ac大於繼電器的吸合電壓,繼電器作動並斷開電路。相對地,當電源輸入端110接收直流輸入電壓Vin_dc時,由於直流輸入電壓Vin_dc小於繼電器的釋放電壓,繼電器作動並導通電路。
在第1圖所示的實施例中,由於直流輸入電壓Vin_dc與直流輸出電壓Vout具有相同的電壓準位(如:12伏特),因此支路電路160可直接把直流輸入電壓Vin_dc作為直流輸出電壓Vout輸出。
值得注意的是,支路電路160可包含阻流單元162,用以阻隔反向電流自電源輸出端190流入支路電路160中,避免反向電流導致支路電路160中的電子器件損壞。在本實施例中,阻流單元162為阻流二極體(Blocking diode),然而本案並不以此為限。
如此一來,不論電源輸入端110所接收的電壓為交流輸入電壓Vin_ac(如:120伏特交流電)或是直流輸入電壓Vin_dc(如:12伏特直流電),電源轉換裝置100皆可輸出直流輸出電壓Vout(如:12伏特直流電),作為對後級系統供電之用。
請參考第2圖。第2圖為根據本案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電源轉換裝置200的示意圖。如第2圖所示,電源轉換裝置200更包含濾波單元130、輸入訊號偵測單元180。支路電路160中更包含過壓保護單元164。
過壓保護單元164電性連接於開關單元140的第二端144,用以在開關單元140輸出的電壓訊號大於預設值時關斷支路電路160。由於開關單元140可能會因為環境溫度、長期使用、不正常動作等等因素導致性能下降,導致開關單元140錯誤作動,在電源輸入端110接收交流輸入電壓Vin_ac時並未斷開電路,導致高壓的交流輸入電壓Vin_ac流入支路電路160中。在此情況下,過壓保護單元164可透過偵測開關單元140輸出的電壓訊號大於預設值時關斷支路電路160,以保護後級電路中的電子零件不會因高電壓或大電流損毀。
具體來說,如第2圖所示,過壓保護單元164可透過熔斷器F1、壓敏電阻VR1、和瞬態抑制二極體(Transient-Voltage-Suppression Diode)TVS達到抑制暫態或突波電壓,並在開關單元140沒有正常作動的情形下關斷支路電路160以保護電子零件。
在本實施例中,熔斷器F1的第一端電性連接於開關單元140的第二端144。壓敏電阻VR1的第一端電性連接於熔斷器F1的第二端,壓敏電阻VR1的第二端電性連接至接地端。瞬態抑制二極體TVS與壓敏電阻VR1並聯,其第一端電性連接於熔斷器F1的第二端,其第二端電性連接於壓敏電阻VR1的第二端。
如此一來,瞬態抑制二極體TVS與壓敏電阻VR1便可用以吸收突波電壓抑制暫態,熔斷器F1可在接收到大於預設值的電壓訊號時熔斷,以關斷支路電路160。
值得注意的是,第2圖中所示的過壓保護單元164的具體電路僅為示例,並非用以限制本案。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當可作各種更動與潤飾,以實現過壓保護單元164的功能。
在本案部份實施例中,電源轉換裝置200包含輸入訊號偵測單元180。在結構上,輸入訊號偵測單元180的第一端182電性連接於阻流單元162的第一端(如:正極端),輸入訊號偵測單元180的第二端184電性連接於電源輸出端190,輸入訊號偵測單元180的輸出端186用以輸出偵測訊號Sig_in。
輸入訊號偵測單元180可根據阻流單元162的第一端(如:正極端)的電壓準位,偵測電源輸入端110所接收的為交流輸入電壓Vin_ac或是直流輸入電壓Vin_dc。當電源輸入端110接收交流輸入電壓Vin_ac時,輸入訊號偵測單元180輸出具有第一準位(如:高準位)的偵測訊號Sig_in至後端系統,當電源輸入端110接收直流輸入電壓Vin_dc時,輸入訊號偵測單元180用以輸出具有第二準位(如:低準位)的偵測訊號Sig_in至後端系統。
具體來說,輸入訊號偵測單元180可包含電阻R1、電阻R2、電阻R3以及電晶體Q1。在結構上,電阻R1的第一端電性連接於輸入訊號偵測單元180的第一端182,電阻R1的第二端電性連接於電晶體Q1的控制端(如:基極端)。電阻R2的第一端電性連接於電阻R1的第二端,電阻R2的第二端電性連接於接地端。電阻R3的第一端電性連接於電源輸出端190,電阻R3的第二端電性連接於輸入訊號偵測單元180的輸出端186以及電晶體Q1的第一端(如:集極端)。電晶體Q1的第二端(如:射極端)電性連接於接地端。
在本案部份實施例中,電源轉換裝置200包含濾波單元130。濾波單元130的第一端132電性連接於交流直流轉換單元120的第二端124,濾波單元130的第二端134電性連接於電源輸出端190。濾波單元130用以進行濾波,將雜訊成份濾除,使得直流輸出電壓Vout穩定,滿足後端系統的供電需求。
為方便起見,以下段落中將配合第3A圖與第3B圖,分別針對電源輸入端110接收交流輸入電壓Vin_ac和直流輸入電壓Vin_dc兩種情況時電源轉換裝置200的操作加以說明。
請參考第3A圖和第3B圖。第3A圖和第3B圖分別為根據本案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電源轉換裝置300a的操作示意圖。如第3A圖所示,當電源輸入端110接收交流輸入電壓Vin_ac時,由於開關單元140以及過壓保護單元164的操作,支路電路160關斷,交流直流轉換單元120根據交流輸入電壓Vin_ac輸出直流電壓訊號V1_dc。濾波單元130對交流直流轉換單元120輸出的直流電壓訊號V1_dc進行濾波,將直流電壓訊號V1_dc中的雜訊成份濾除,以輸出直流輸出電壓Vout,使得直流輸出電壓Vout穩定,滿足後端系統的供電需求。
此外,由於支路電路160關斷使得阻流單元162的第一端(如:正極端)處於低電壓準位,因此電晶體Q1的控制端(如:基極端)接收到經過電阻R1、R2分壓之後的控制訊號亦處於低電壓準位,使得電晶體Q1關閉。如此一來,電晶體Q1的第一端(如:集極端)便維持在高電壓準位,輸出具有第一準位(如:高準位)的偵測訊號Sig_in至後端系統。
相對地,如第3B圖所示,當電源輸入端110接收直流輸入電壓Vin_dc時,交流直流轉換單元120因為低電壓偵測的保護功能不會啟動。開關單元140導通支路電路160,使得支路電路160根據直流輸入電壓Vin_dc輸出直流電壓訊號V2_dc。濾波單元130對直流電壓訊號V2_dc進行濾波,將雜訊成份濾除,以輸出直流輸出電壓Vout,使得直流輸出電壓Vout穩定,滿足後端系統的供電需求。
由於支路電路160導通,輸入訊號偵測單元180的第一端182亦接收到直流輸入電壓Vin_dc而處於高電壓準位(如:12伏特)。直流輸入電壓Vin_dc經過電阻R1、R2分壓之後,電晶體Q1的控制端(如:基極端)接收到高電壓準位的控制訊號,使得電晶體Q1開啟,電晶體Q1的第一端(如:集極端)與接地端形成通路,進而維持在低電壓準位並輸出具有第二準位(如:低準位)的偵測訊號Sig_in至後端系統。
如此一來,輸入訊號偵測單元180透過上述操作,便可偵測電源輸入端110所接收到的訊號類型並相應地輸出偵測訊號Sig_in至後端系統,以便讓後端系統可據此調整操作。舉例來說,當市電異常使得電源輸入端110接收備用電源所提供的直流輸入電壓Vin_dc時,後端系統可根據相應的偵測訊號Sig_in調整進入省電模式或進行資料備份等相應操作。
請參考第4圖。第4圖為根據本案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電源轉換裝置400的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支路電路160可更包含直流直流轉換單元166。直流直流轉換單元166的第一端電性連接於過壓保護單元164,第二端電性連接於阻流單元162。直流直流轉換單元166用以調整直流輸入電壓Vin_dc的電壓準位以輸出直流輸出電壓Vout。舉例來說,直流輸入電壓Vin_dc可為24伏特的直流電,直流直流轉換單元166可對直流輸入電壓Vin_dc進行降壓,以輸出12伏特的直流輸出電壓Vout。如此一來,直流輸入電壓Vin_dc和直流輸出電壓Vout的電壓準位便可根據實際需求設計調整。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當明瞭,直流直流轉換單元166可由各種形式的直流直流轉換器(DC-DC converter)實現其功能,在此不加贅述。
請參考第5圖。第5圖為根據本案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電源轉換裝置的控制方法500。為方便起見,第5圖所述的控制方法500可搭配第3A圖和第3B圖所繪示實施例的電源轉換裝置300a、300b進行說明。但本案並不以此為限。
控制方法500包含步驟S510以及S520。在部份實施例中,控制方法500可更包含步驟S530以及S540。
在步驟S510中,當電源輸入端110接收交流輸入電壓Vin_ac時,開關單元140關斷支路電路160,交流直流轉換單元120根據交流輸入電壓Vin_ac輸出直流輸出電壓Vout。
在步驟S520中,當電源輸入端110接收直流輸入電壓Vin_dc時,開關單元140導通支路電路160,支路電路160根據直流輸入電壓Vin_dc輸出直流輸出電壓Vout。
在步驟S530中,當電源輸入端110接收交流輸入電壓Vin_ac時,輸入訊號偵測單元180輸出具有第一準位(如:高準位)的偵測訊號Sig_in至後端系統。
在步驟S540中,當電源輸入端110接收直流輸入電壓Vin_dc時,輸入訊號偵測單元180輸出具有第二準位(如:低準位)的偵測訊號Sig_in至後端系統。
控制方法500的具體操作及功能已於先前段落中詳細揭露。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直接瞭解控制方法500如何基於上述多個實施例中的電源轉換裝置300a、300b以執行該等操作及功能,故不再於此贅述。
於上述之內容中,包含示例性的步驟。然而此些步驟並不必需依序執行。在本實施方式中所提及的步驟,除特別敘明其順序者外,均可依實際需要調整其前後順序,甚至可同時或部分同時執行。
本案透過應用上述實施例,透過設置開關單元相應操作,不論電源轉換裝置接收到高壓交流電或是低壓直流電,電源轉換裝置皆可自動進行切換,維持輸出穩定的輸出電壓至後級系統當中,簡化了現有技術中複雜的電路設計和控制方法。將電源轉換裝置應用在電源轉換裝置中,可以有效管理電源,也使得電源轉換裝置更為安全。
雖然本案內容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案,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案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更動與潤飾,例如使用不同類型的交流直流轉換器、直流直流轉換器、或是以各種本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所熟知的電力電子設備應用在上述實施例中以實現本案的電源轉換裝置。因此,本案內容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電源轉換裝置
110‧‧‧電源輸入端
120‧‧‧交流直流轉換單元
122‧‧‧第一端
124‧‧‧第二端
130‧‧‧濾波單元
132‧‧‧第一端
134‧‧‧第二端
140‧‧‧開關單元
142‧‧‧第一端
144‧‧‧第二端
160‧‧‧支路電路
162‧‧‧阻流單元
164‧‧‧過壓保護單元
166‧‧‧直流直流轉換單元
180‧‧‧輸入訊號偵測單元
182‧‧‧第一端
184‧‧‧第二端
186‧‧‧輸出端
190‧‧‧電源輸出端
200‧‧‧電源轉換裝置
300a、300b‧‧‧電源轉換裝置
400‧‧‧電源轉換裝置
Sig_in‧‧‧偵測訊號
Vin_ac‧‧‧交流輸入電壓
Vin_dc‧‧‧直流輸入電壓
Vout‧‧‧直流輸出電壓
V1_dc、V2_dc‧‧‧直流電壓訊號
F1‧‧‧熔斷器
VR1‧‧‧壓敏電阻
TVS‧‧‧瞬態抑制二極體
R1、R2、R3‧‧‧電阻
Q1‧‧‧電晶體
500‧‧‧控制方法
S510~S540‧‧‧步驟
110‧‧‧電源輸入端
120‧‧‧交流直流轉換單元
122‧‧‧第一端
124‧‧‧第二端
130‧‧‧濾波單元
132‧‧‧第一端
134‧‧‧第二端
140‧‧‧開關單元
142‧‧‧第一端
144‧‧‧第二端
160‧‧‧支路電路
162‧‧‧阻流單元
164‧‧‧過壓保護單元
166‧‧‧直流直流轉換單元
180‧‧‧輸入訊號偵測單元
182‧‧‧第一端
184‧‧‧第二端
186‧‧‧輸出端
190‧‧‧電源輸出端
200‧‧‧電源轉換裝置
300a、300b‧‧‧電源轉換裝置
400‧‧‧電源轉換裝置
Sig_in‧‧‧偵測訊號
Vin_ac‧‧‧交流輸入電壓
Vin_dc‧‧‧直流輸入電壓
Vout‧‧‧直流輸出電壓
V1_dc、V2_dc‧‧‧直流電壓訊號
F1‧‧‧熔斷器
VR1‧‧‧壓敏電阻
TVS‧‧‧瞬態抑制二極體
R1、R2、R3‧‧‧電阻
Q1‧‧‧電晶體
500‧‧‧控制方法
S510~S540‧‧‧步驟
第1圖為根據本案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電源轉換裝置示意圖; 第2圖為根據本案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電源轉換裝置示意圖; 第3A圖和第3B圖分別為根據本案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電源轉換裝置的操作示意圖; 第4圖為根據本案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電源轉換裝置示意圖;以及 第5圖為根據本案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電源轉換裝置的控制方法。
100‧‧‧電源轉換裝置
110‧‧‧電源輸入端
120‧‧‧交流直流轉換單元
122‧‧‧第一端
124‧‧‧第二端
140‧‧‧開關單元
142‧‧‧第一端
144‧‧‧第二端
160‧‧‧支路電路
162‧‧‧阻流單元
190‧‧‧電源輸出端
Vin_ac‧‧‧交流輸入電壓
Vin_dc‧‧‧直流輸入電壓
Vout‧‧‧直流輸出電壓
Claims (14)
- 一種電源轉換裝置,包含:一交流直流轉換單元,用以透過一電源輸入端接收一交流輸入電壓,並根據該交流輸入電壓輸出一直流輸出電壓至一電源輸出端;一開關單元,該開關單元根據該電源輸入端接收之該交流輸入電壓關斷,且根據該電源輸入端接收之一直流輸入電壓導通;以及一支路電路,用以透過該開關單元接收該直流輸入電壓,並根據該直流輸入電壓輸出該直流輸出電壓至該電源輸出端,其中該支路電路包含:一過壓保護單元,電性連接於該開關單元,用以在該開關單元輸出的一電壓訊號大於一預設值時關斷該支路電路。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源轉換裝置,其中該過壓保護單元包含:一熔斷器,電性連接於該開關單元,用以在收到大於該預設值的該電壓訊號時熔斷,以關斷該支路電路。
- 如請求項2所述的電源轉換裝置,其中該熔斷器包含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該熔斷器之該第一端電性連接於該開關單元;其中該過壓保護單元更包含:一壓敏電阻,包含一第一端電性連接於該熔斷器的該第二端,以及一第二端;以及 一瞬態抑制二極體,包含一第一端電性連接於該熔斷器的該第二端,以及一第二端電性連接於該壓敏電阻的該第二端。
- 如請求項2所述的電源轉換裝置,其中該支路電路更包含:一直流直流轉換單元,用以接收該直流輸入電壓並轉換為該直流輸出電壓。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源轉換裝置,其中該支路電路包含:一阻流單元,包含一第一端電性連接於該開關單元,一第二端電性連接於該電源輸出端,用以阻隔一反向電流自該電源輸出端流入該支路電路。
- 如請求項5所述的電源轉換裝置,其中該支路電路更包含:一輸入訊號偵測單元,電性連接於該阻流單元,當該電源輸入端接收該交流輸入電壓時,該輸入訊號偵測單元用以輸出具有一第一準位的一偵測訊號至一後端系統,當該電源輸入端接收該直流輸入電壓時,該輸入訊號偵測單元用以輸出具有一第二準位的該偵測訊號至該後端系統。
- 如請求項6所述的電源轉換裝置,其中該輸入訊號偵測單元根據該阻流單元的該第一端的電壓準位決定 該電源輸入端接收該交流輸入電壓或是接收該直流輸入電壓。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源轉換裝置,更包含:一濾波單元,電性連接於該交流直流轉換單元,用以對該交流直流轉換單元輸出之一直流電壓訊號進行濾波,以輸出該直流輸出電壓。
- 一種電源轉換裝置,包含:一交流直流轉換單元,電性連接於一電源輸入端,用以透過該電源輸入端接收一交流輸入電壓,並根據該交流輸入電壓輸出一直流輸出電壓至一電源輸出端;一開關單元,電性連接於該電源輸入端,根據該電源輸入端接收之該交流輸入電壓關斷,且根據該電源輸入端接收之一直流輸入電壓導通;一輸入訊號偵測單元,用以根據該交流輸入電壓輸出具有一第一準位的一偵測訊號至一後端系統,並根據該直流輸入電壓輸出具有一第二準位的該偵測訊號至該後端系統;一阻流單元,包含一第一端電性連接於該輸入訊號偵測單元,一第二端電性連接於該電源輸出端,用以阻隔一反向電流自該電源輸出端流入該輸入訊號偵測單元;以及一過壓保護單元,電性連接於該開關單元與該輸入訊號偵測單元之間,用以在該開關單元輸出的一電壓訊號大於一預設值時斷開該開關單元與該輸入訊號偵測單元。
- 如第9項所述的電源轉換裝置,更包含:一直流直流轉換單元,電性連接於該過壓保護單元與該阻流單元之間,用以接收該直流輸入電壓並轉換為該直流輸出電壓。
- 如第9項所述的電源轉換裝置,更包含:一濾波單元,電性連接於該交流直流轉換單元,用以對該交流直流轉換單元輸出的一直流電壓訊號進行濾波,以輸出該直流輸出電壓。
- 如請求項9所述的電源轉換裝置,其中該過壓保護單元包含:一熔斷器,包含一第一端電性連接於該開關單元,以及一第二端;一壓敏電阻,包含一第一端電性連接於該熔斷器的該第二端,以及一第二端;以及一瞬態抑制二極體,包含一第一端電性連接於該熔斷器的該第二端,以及一第二端電性連接於該壓敏電阻的該第二端。
- 一種電源轉換裝置的控制方法,其中該電源轉換裝置包含一電源輸入端、一交流直流轉換單元、一開關單元以及一支路電路,該控制方法包含:當該電源輸入端接收一交流輸入電壓時,該開關單元關斷該支路電路,該交流直流轉換單元根據該交流輸入電壓輸 出一直流輸出電壓;以及當該電源輸入端接收一直流輸入電壓時,該開關單元導通該支路電路,該支路電路根據該直流輸入電壓輸出該直流輸出電壓。
- 如第13項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該電源轉換裝置更包含一輸入訊號偵測單元,該控制方法更包含:當該電源輸入端接收該交流輸入電壓時,該輸入訊號偵測單元輸出具有一第一準位的一偵測訊號至一後端系統;以及當該電源輸入端接收該直流輸入電壓時,該輸入訊號偵測單元輸出具有一第二準位的該偵測訊號至該後端系統。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4113155A TWI554004B (zh) | 2015-04-24 | 2015-04-24 | 電源轉換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
US14/925,998 US9654022B2 (en) | 2015-04-24 | 2015-10-29 |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4113155A TWI554004B (zh) | 2015-04-24 | 2015-04-24 | 電源轉換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554004B true TWI554004B (zh) | 2016-10-11 |
TW201639268A TW201639268A (zh) | 2016-11-01 |
Family
ID=57148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4113155A TWI554004B (zh) | 2015-04-24 | 2015-04-24 | 電源轉換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654022B2 (zh) |
TW (1) | TWI55400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56723B (zh) * | 2017-08-16 | 2019-04-11 | 大銀微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
TWI759836B (zh) * | 2020-08-28 | 2022-04-01 | 大陸商宸展光電(廈門)股份有限公司 | 電壓輸入裝置及供電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99187A (en) * | 1995-04-03 | 1996-03-12 | Arinc Research Corporation | Voltage sensing, autoselecting aircraft power supply interface |
US7190091B1 (en) * | 2003-12-19 | 2007-03-13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electable source input power supply |
US20120001599A1 (en) * | 2010-06-30 | 2012-01-05 | Masayasu Tanaka | Power Supply Circuit Capable of Handling Direct Current and Alternating Current and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
TWI358189B (en) * | 2008-04-08 | 2012-02-11 | Delta Electronics Inc | Power conversion circuit for reducing power loss a |
US20120119581A1 (en) * | 2010-11-12 | 2012-05-17 | Kristian Silberbauer | Static bypass switch with built in transfer switch capabilities |
TWI399007B (zh) * | 2009-12-01 | 2013-06-11 | Delta Electronics Inc | 具交直流電壓偵測之電源供應單元及其電源供應系統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41217A (en) * | 1991-11-07 | 1993-08-31 | Premier Power, Inc. | UPS with input commutation between AC and DC sources of power |
US5982652A (en) * | 1998-07-14 | 1999-11-09 | American Power Convers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uninterruptible power using a power controller and a redundant power controller |
US8492928B2 (en) * | 2010-03-18 | 2013-07-23 | American Power Conversion Corporation | AC-to-DC conversion |
US9024476B2 (en) * | 2011-07-28 | 2015-05-05 | Schneider Electric It Corporation | Single-battery power topologies for online UPS systems |
-
2015
- 2015-04-24 TW TW104113155A patent/TWI554004B/zh active
- 2015-10-29 US US14/925,998 patent/US9654022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99187A (en) * | 1995-04-03 | 1996-03-12 | Arinc Research Corporation | Voltage sensing, autoselecting aircraft power supply interface |
US7190091B1 (en) * | 2003-12-19 | 2007-03-13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electable source input power supply |
TWI358189B (en) * | 2008-04-08 | 2012-02-11 | Delta Electronics Inc | Power conversion circuit for reducing power loss a |
TWI399007B (zh) * | 2009-12-01 | 2013-06-11 | Delta Electronics Inc | 具交直流電壓偵測之電源供應單元及其電源供應系統 |
US20120001599A1 (en) * | 2010-06-30 | 2012-01-05 | Masayasu Tanaka | Power Supply Circuit Capable of Handling Direct Current and Alternating Current and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
US20120119581A1 (en) * | 2010-11-12 | 2012-05-17 | Kristian Silberbauer | Static bypass switch with built in transfer switch capabilitie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654022B2 (en) | 2017-05-16 |
TW201639268A (zh) | 2016-11-01 |
US20160315550A1 (en) | 2016-10-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51910B (zh) | 一种欠压保护电路、欠压保护方法及开关电源 | |
TWI523359B (zh) | 過電壓保護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 |
CN206272219U (zh) | 一种过压和反接保护电路及其设备 | |
CN105322810B (zh) | 电源转换装置及其电流反馈信号异常时的保护方法 | |
US20110110121A1 (en) | Power supply circuit | |
CN111193317A (zh) | 一种终端设备掉电保护电路 | |
CN102761095A (zh) | 欠压-过压保护装置及方法 | |
TWI554004B (zh) | 電源轉換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6294067U (zh) | 一种应用于bms上的防呆隔离电源电路 | |
KR101611010B1 (ko) | 인버터의 초기충전회로 | |
CN109980690B (zh) | 一种组件关断器的控制方法及组件关断器 | |
AU2012101415A4 (en) | Overvoltage Protection Circuit | |
CN105720554B (zh) | 过电压保护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
CN204243731U (zh) | 开关电源输出短路保护电路 | |
CN207652028U (zh) |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及其保护电路 | |
CN106786357B (zh) | 航天器用母线欠压保护可控恢复电路 | |
CN205724876U (zh) | 一种非隔离供电pse设备端口浪涌防护电路 | |
KR20150068310A (ko) | 배터리 상태 감시 회로 및 배터리 장치 | |
CN106160431B (zh) | 电源转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3683207B (zh) | 用于电源电路的欠压过压保护电路 | |
CN202712083U (zh) | 一种智能脱扣器 | |
CN203397430U (zh) | 一种用于预付费电表的断路器 | |
CN110867845A (zh) | 一种防单相电设备误接入三相电的保护电路 | |
CN105449643B (zh) | 一种保护电路及电子设备 | |
CN219740201U (zh) | 一种软启动、防反接和浪涌电流抑制三合一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