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8916B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8916B
TWI548916B TW103126931A TW103126931A TWI548916B TW I548916 B TWI548916 B TW I548916B TW 103126931 A TW103126931 A TW 103126931A TW 103126931 A TW103126931 A TW 103126931A TW I548916 B TWI548916 B TW I54891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s
light
curved
display device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6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06397A (zh
Inventor
謝尙瑋
郭漢斌
王忠蔚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269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48916B/zh
Priority to CN201410491922.7A priority patent/CN10436183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06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63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89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891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9/00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5/00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5/08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producing an asymmetric light distribution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顯示裝置。
隨著顯示器的多元化發展,曲面型顯示器亦逐漸盛行,其提供較廣角的影像資訊,適用於公眾廣告等用途。曲面型顯示器具有曲面的顯示面板,而一般背光光源是設計用於平面顯示器,於平面上產生均勻的光強度分佈,並不適用於曲面上產生均勻的光強度分佈,若將曲面型顯示器搭配一般的背光光源,往往會造成嚴重的光強度分佈不均。
本發明提供一種曲面型顯示裝置,其控制背光光源所輸出的光場,使光場之光強度具有一定分布,此分佈與曲面顯示面板的曲率相關,使得此光場經過曲面顯示面板後,能呈現均勻分布。
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一種顯示裝置,顯示裝置包含曲面顯示面板以及背光模組。背光模組對應曲面顯示面板設置,背光模組包含基板與多個光源,光源排列於基板上, 基板具有基準面,基準面與曲面顯示面板之間的垂直距離由中央至兩側遞減,其中光源用以產生一光場,其中光場之光強度分佈正比於(cos2θj)-1,θj等於sin-1(Pj/R),曲面顯示面板200中心點至背光模組300間的中垂線定義為一中心線,Pj為光場之一位置至中心線之間的垂直距離,Pj之範圍為零至L,L為背光模組長度的一半,R為曲面顯示面板之曲率半徑。
於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實施例中,顯示裝置包含曲面光學膜,設置於曲面顯示面板與背光模組之間。
於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實施例中,曲面光學膜之霧度大於90%。
於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實施例中,曲面顯示面板僅於一方向上具有曲面變化,光場的光強度變化方向與曲面顯示面板之曲面變化的方向一致。
於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實施例中,光源為多個長條光源,長條光源之延伸方向實質上垂直於曲面顯示面板之曲面變化的方向。
於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實施例中,長條光源互相平行排列,長條光源的排列間距由中間往兩側遞減。
於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實施例中,光源包含第一至第N個光源,N為正整數,第一至第N個光源從基板一側向中央排列,第i個光源至背光模組之中心的距離為Xi,其中i為1至N的整數,距離Xi隨cos2θi而變化,θi等於θmax×i/N,θmax等於sin-1(L/R)。
於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實施例中,其中距離Xi=L-Di,Di=L(1-(cos2θi)-1)/(1-(cos2θmax)-1)。
於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實施例中,其中長條光源的排列間距一致,長條光源分別具有複數個驅動電流,且長條光源之驅動電流由中間往兩側增加。
於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實施例中,光源包含第一至第N個光源,N為正整數,第一至第N個光源從基板中央向一側排列,第i個光源之驅動電流的強度正比於(cos2θi)-1,其中i為1至N的整數,θi等於sin-1(Xi/R),Xi為第i個光源至光源之中心的距離。
100‧‧‧顯示裝置
200‧‧‧曲面顯示面板
300‧‧‧背光模組
310‧‧‧基板
312‧‧‧基準面
320‧‧‧光源
400‧‧‧曲面光學膜
Pj‧‧‧距離
Xi‧‧‧距離
Di‧‧‧距離
L‧‧‧長度
R‧‧‧曲率半徑
θi‧‧‧角度
θj‧‧‧角度
θmax‧‧‧最大角度
E1~E4‧‧‧公式
S100~S600‧‧‧步驟
第1圖為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立體示意圖。
第2圖為第1圖之實施例之側視圖。
第3圖為第1圖之實施例之光源設置方法之流程圖。
第4圖為第1圖之實施例之光源距離與角度之關係圖。
第5A圖為第1圖之實施例之背光模組之光強度模擬結果圖。
第5B圖為第1圖之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光強度模擬結果圖。
第6A圖為光源間距以等比方式排列之背光模組之光強度模擬結果圖。
第6B圖為光源間距以等比方式排列之顯示裝置之光強度模擬結果圖。
第7A圖為光源間距以等差方式排列之背光模組之光強度模擬結果圖。
第7B圖為光源間距以等差方式排列之顯示裝置之光強度模擬結果圖。
第8圖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側視圖。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之多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為之。
關於本文中所使用之「約」、「大約」或「大致」,一般是指數值之誤差或範圍於百分之二十以內,較好地是於百分之十以內,更佳地是於百分之五以內。文中若無明確說明,所提及的數值皆視為近似值,即具有如「約」、「大約」或「大致」所表示的誤差或範圍。
參照第1圖與第2圖,第1圖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100之立體示意圖。第2圖為第1圖之實施例之側視圖。顯示裝置100包含曲面顯示面板200以及背光模組300。背光模組300對應曲面顯示面板200設置,背光 模組300包含基板310與多個光源320,光源320排列於基板310上,基板310之上表面可以視為基準面312,基準面312與曲面顯示面板200之間的垂直距離由中央向兩側遞減。換言之,於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0是由曲面顯示面板200與平面背光模組300所組成。參照第2圖,光源320用以產生一光場,光場之光強度分佈正比於(cos2θj)-1,θj等於sin-1(Pj/R),曲面顯示面板200中心點至背光模組300間的中垂線定義為一中心線,Pj為光場之一位置至中心線之間的垂直距離,Pj之範圍為零至L,L為背光模組長度的一半,R為曲面顯示面板200之曲率半徑,如圖中以箭號表示光線方向之光場,其光場具有中間較小、兩側較大的光強度分布。
於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0包含曲面光學膜400,設置於曲面顯示面板200與背光模組300之間。曲面光學膜400可以是一個擴散膜或增亮膜,曲面光學膜400之曲率理想上是與曲面顯示面板200之曲率一致。理想上,曲面光學膜400之霧度大於90%。
再回到第1圖,於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實施例中,曲面顯示面板200僅於一方向上具有曲面變化,光源320產生的光場之光強度變化方向與曲面顯示面板200之曲面變化的方向一致。在本實施例中,光源320為多個長條光源320,長條光源320互相平行排列,長條光源320之延伸方向實質上垂直於曲面顯示面板200之曲面變化的方向,且長條光源320的排列間距由中間往兩側遞減。
在此,長條光源320之間距、位置具有特定的設置,以使背光模組300產生特定的光場,如前所述,理想上,此特定光場之光強度分佈理想上正比於(cos2θj)-1
參照第2圖,於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實施例中,光源320包含第一至第N個光源,第一至第N個光源從基板310一側向中央排列,光源320包含另一組之第一至第N個光源,從基板310另一側向中央排列,這兩組之第一至第N個光源以基板310之中央對稱排列。換言之,光源320的數量為2×N個,N為正整數。在此N=4,即光源320的總數量為8個,其中第一至第N個光源之間距並非固定,第一至第N個光源以一規則排列,此規則如下。
首先,在此定義第i個光源至整體光源320之中心的距離為Xi,其中i為1至N的整數,Xi的範圍為零至L。在此,因為光源320本身佔有一定的體積,實際操作上Xi並不會等於L。
如前所述,光源320用以產生光場,此光場具有連續的光強度分佈,任一位置Pj之光強度正比於(cos2θj)-1。在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實施例中,實際設計光源320之距離Xi時,為方便設計,光強度正比於(cos2θj)-1被設計成光強度正比於(cos2θi)-1,如上所述,i為1至N的整數。在此設定下,光源320設定於特定且不連續的距離Xi,並使光源320產生之光場,其光強度正比於(cos2θi)-1;如此可用以模擬光場之不特定且連續的位置Pj,其光強度正比於(cos2θj)-1之關係。
如前所述,由於整體背光模組300之光強度須符合(cos2θi)-1,因此在此設計光源320之距離Xi隨cos2θi而變化,其中θimax×i/N(公式E1),θmax=sin-1(L/R)(公式E2)。此種設定方式主要是先計算出若將光源320設置於整體光源320之末端所對應的角度,並以此角度為最大角度θmax,藉由平均分割此最大角度θmax,再於最大角度θmax至零之間之多個θi之對應距離Xi,設置光源。
於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實施例中,光源的排列方式較佳為Xi=L-Di(公式E3),其中Di為第i個光源至整體光源320之一側的距離,在此Di=L(1-(cos2θi)-1)/(1-(cos2θmax)-1)(公式E4),此種排列方式可以提供光強度分佈正比於(cos2θi)-1的光場,以達到較佳的均勻度。須注意的是,此公式在操作上,雖然在求取此最大角度θmax時,是以背光光源之末端之位置來計算最大角度θmax,但在設置光源320之位置時,是將此最大角度θmax對應至光源320之中央,而將零度設置對應之光源320之末端。例如,若假設θimax代入以上公式中,則可以得到Xi為零,若將θi=0代入,代入以上公式中,則可以得到Xi=L。再藉由均分θmax得到多個角度,再由這些角度計算得到X。
此種配置方式主要是基於設置長條光源320的距離Di理想上是與(cos2θi)-1呈負相關,即距離Di愈小,光強度愈大,因此先將(cos2θi)-1乘上(-1),再藉由1-(cos2θi)-1,先將此值位移一定量後,最後再藉由除上(1-(cos2θmax)-1)進行歸一化,使長條光源320的距離Di可以分配於長度L上, 並藉由長度L減去距離Di而得到距離Xi
參照第3圖,第3圖為第1圖之實施例之光源設置方法之流程圖。以下具體描述如何設置光源320於理想的位置上。
如步驟S100所示,當得到一曲面顯示裝置100之零件時,先確定光源320的數量、曲面顯示面板200之曲率半徑R以及背光模組300的長度L。
接著,如步驟S200所示,根據前述之公式E2:θmax=sin-1(L/R),以曲面顯示面板200之曲率半徑R以及背光模組300的長度L計算出最大角度θmax
再來,如步驟S300所示,根據前述之公式E1:θimax×i/N,以光源320的數量以及最大角度θmax計算出各個光源所對應的角度θi
之後,如步驟S400所示,根據前述之公式E4:Di=L(1-(cos2θi)-1)/(1-(cos2θmax)-1),以各個光源所對應的角度θi、最大角度θmax、背光模組300的長度L代入計算,得到各光源所對應的距離Di
然後,如步驟S500所示,根據前述之公式E3:Xi=L-Di,以距離Di、背光模組300的長度L代入計算,得到各光源所對應的距離Xi
最後,如步驟S600所示,依照光源320距離基板310之中央之距離Xi,設置光源320。
Xi與(cos2θi)-1之實際關係大致如以上所呈現之關係,而理想上,此種關係能提供較佳的光強度分布,如上 所述,此理想光強度正比於(cos2θi)-1
舉例而言,以21.5吋的曲面顯示裝置為例,其長度L為125毫米(mm),最大角度θmax等於44°,按照這些數據並根據以上公式E4:Di=L(1-(cos2θi)-1)/(1-(cos2θmax)-1)、Xi=L-Di,可以得到距離Xi與角度θi之關係,如第4圖所示,第4圖為第1圖之實施例之光源320距離與角度之關係圖,其橫軸為角度θi,單位為度,其縱軸為距離Xi,單位為毫米(mm)。第4圖僅為示範說明而示,不應以其限制本發明之範圍。
按照第3圖之步驟S100需先確定光源的數量,假設於基板310一側設置有四個長條光源,此四個長條光源的距離由遠離基板310之一側至基板310之中心分別為X1、X2、X3、X4。由於已知最大角度θmax,因此省略步驟S200。接著,按照第3圖之步驟S300,可以計算得到各個光源對應的角度θi,分別為11°、22°、33°、44°,且根據這些角度參照第4圖可以得知X1、X2、X3、X4,如第3圖之步驟S400、S500,分別為大約為120毫米(mm)、105毫米(mm)、70毫米(mm)、10毫米(mm),即第3圖之步驟S400、S500,如此,即可依照光源320理想上的擺放距離X1、X2、X3、X4,如第3圖之步驟S600設置光源320。
以上計算過程中,將第3圖之步驟S400、S500合併進行,而先取得固定最大角度θmax和長度L後的角度θi對距離Xi關係圖(如第4圖),再以角度θi為變因得到距離Xi。實際操作上,只需以符合此公式的計算方法進行,不 應有先後順序的限制。
須注意的是,在此雖以單方向的曲面變化作為實施例,本發明不以單方向的曲面變化為限,曲面顯示面板200可以於兩互相垂直的方向上都具有曲面變化,而背光模組300亦可於兩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產生具有相應的光強度變化的光場。
由於一均勻光經過此具有高霧度(霧度大於90%)之曲面光學膜400後,其光場之光強度會傾向以cosθj的方式分布。而一均勻光經過曲面顯示面板200後,其光場之光強度會傾向以cosθj的方式分布,因此當一均勻光,先經過曲面光學膜400、再經過曲面顯示面板200後,其光場大致以cos2θj的方式分布。
在此,須注意的是,倘若所使用之曲面光學膜400之霧度並非90%以上,則光場之光強度並非以cosθj的方式分布。事實上,經過曲面光學膜400之光場之光強度可以表示如下:cos(θj-f),其中f為縮減角度,縮減角度f與霧度為負相關的關係。當霧度愈高時,理論上縮減角度f愈小,cos(θj-f)愈接近cosθj
因此,當一均勻光,先經過霧度大於90%以上的曲面光學膜400、再經過曲面顯示面板200後,其光場大致以cos2θj的方式分布。而當一均勻光,先經過霧度並非90%以上的曲面光學膜400、再經過曲面顯示面板200後,其光場大致以cosθjcos(θj-f)的方式分布。
於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實施例中,是假設曲面光學膜 400之霧度大於90%,即曲面光學膜400是理想的擴散模,來進行這些配置與公式演算。倘若替換曲面光學膜400之霧度,將會造成公式上的改變,然而曲面光學膜400之霧度的替換,仍可以本發明之精神與概念進行公式上的計算,不應以曲面光學膜之霧度替換,造成公式上的改變而限制本發明之範圍。
如前所述,若欲使先經過霧度並非90%以上的曲面光學膜400、再經過曲面顯示面板200後之光場為均勻分布,則需調整背光模組300所輸出的初始光場,使初始光場之光強度分佈正比於(cosθjcos(θj-f))-1
於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實施例中,設計調整長條光源320的間距,使光強度分佈大致正比於(cos2θi)-1,而(cos2θi)-1設計成與(cos2θj)-1大致相等,差別在於(cos2θi)-1是藉由不連續的第一至N個光源所組成的光場之光強度份佈,而(cos2θj)-1則是連續的光強度分佈,在此以(cos2θi)-1模擬理想的光強度分佈(cos2θj)-1的,若光源320的數量趨近於無限大,則兩者相等。
如此一來,此初始光場之光強度分佈經過曲面光學膜400與曲面顯示面板200後,其光強度分布正比於[(cos2θj)-1×cos2θj],即光強度與θj互相獨立,而不再受光場之一位置至光場之中心的距離Pj、曲面顯示面板200之曲率半徑R的影響,應呈現較為均勻之光強度分布。
參照第5A圖與第5B圖,第5A圖與第5B圖分別為第1圖之實施例之背光模組300與顯示裝置100之光強 度模擬結果圖。模擬圖之橫軸為距離Xi,單位為毫米(mm),縱軸為光強度,單位為每平方米瓦,其中以距離為零表示顯示裝置100之中心,以距離為正與負表示顯示裝置100之兩側。當長條光源320依照上述方式配置時,可以產生一不均勻光強度分布的光場,此光場理想上以(cos2θi)-1的光強度分布,如第5A圖所示,此光強度不均勻的光場經過曲面光學膜400與曲面顯示面板200後,可以轉變為光強度均勻之光場,如第5B圖所示,其中若曲面顯示面板200提供顯示影像資訊,則此光強度均勻之光場將帶有影像資訊,可作為顯示影像。
在此,針對第5B圖中,通過曲面光學膜400與曲面顯示面板200後的均勻光場,若以距離Xi為0、+80、-80毫米處之光強度中,最小值的光強度除以最大值的光強度作為均勻度計算,則顯示裝置100均勻度大約為90%。換句話說,以此種方式配置長條光源位置之顯示裝置100,其均勻度大約90%。
相較之下,長條光源320的位置若僅以等比方式或等差方式配置,雖然也會產生一不均勻的背光光場,而能改善經過曲面光學膜400與曲面顯示面板200後的光場之均勻度,然而其效果並不會優於以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方式配置長條光源320之效果。
參照第6A圖與第6B圖,第6A圖與第6B圖分別為光源320間距以等比方式排列之背光模組300與顯示裝置100之光強度模擬結果圖。如前所述,模擬圖之橫軸為 距離Xi,縱軸為光強度。在此,第6A圖與第6B圖之數據僅用以與本發明之第5A圖與第5B圖之實施例相比較,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之範圍。
須注意的是,第6A圖與第6B圖之模擬中,長條光源320的數量與第5A圖與第5B圖之實施例中的長條光源數量相同。此外,第6A圖與第6B圖之模擬中,除了長條光源320之位置以外的配置皆與與第5A圖與第5B圖之實施例相同。
如第6A圖中所見,當長條光源320之間距從中央至兩端等比排列,其背光模組300亦具有中央低兩側高之光強度分佈,如第6B圖中所見,若以距離Xi為0、+80、-80毫米處之光強度中,最小值的光強度除以最大值的光強度作為均勻度計算,則顯示裝置100均勻度大約為65%,低於依照本發明之第1圖之實施例所配置的結果。
參照第7A圖與第7B圖,第7A圖與第7B圖分別為光源320間距以等差方式排列之背光模組300與顯示裝置100之光強度模擬結果圖。如前所述,模擬圖之橫軸為距離Xi,縱軸為光強度。在此,第7A圖與第7B圖之數據僅用以與本發明之第5A圖與第5B圖之實施例相比較,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之範圍。
須注意的是,第7A圖與第7B圖之模擬中,長條光源320的數量與第5A圖與第5B圖之實施例中的長條光源數量相同,除了長條光源320之位置以外的配置皆與第5A圖與第5B圖之實施例相同。
如第7A圖中所見,當長條光源320之間距從中央至兩端等差排列,其背光模組300之光強度分佈亦為中央低兩側高,如第7B圖中所見,若以距離Xi為0、+80、-80毫米處之光強度中,最小值的光強度除以最大值的光強度作為均勻度計算,則顯示裝置100的均勻度大約為82%,低於依照本發明之第1圖之實施例所配置的結果。
根據第5B圖、第6B圖、第7B圖的模擬結果可知,藉由預先了解背光模組300之光強度分布,再針對此光強度分布設計光源320之位置配置,可以得到均勻度優於以等比方式之配置光源320或等差方式之配置光源320的顯示裝置100。
參照第8圖,第8圖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100之側視圖。於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實施例中,其中長條光源320的排列間距一致,長條光源320分別具有複數個驅動電流,且長條光源320之驅動電流由中間往兩側增加。
於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實施例中,光源320包含第一至第N個光源,N為正整數。第i個光源之驅動電流的強度正比於(cos2θi)-1,其中i為1至N的整數,θi等於sin-1(Xi/R),Xi為第i個光源至整體光源320之中心的距離,其中第i-1個光源與第i個光源之間距、第i個光源與第i+1個光源之間距一樣,換句話說,光源320之間距一致。
此種設定方式主要是先將多個光源320的位置以平均方式分配,接著計算出各位置的光源320所對應的光 強度之角度θi,再將此角度代入電流公式,以得到此位置之光源320之驅動電流強度。
如此一來,由於光源320所發出的光強度,理想上與驅動電流的強度成正比,而第i個光源之驅動電流的強度正比於(cos2θi)-1,因此背光模組300所輸出的光強度大致上可正比於(cos2θi)-1
如前所述,若欲使先經過曲面光學膜400、再經過曲面顯示面板200後之光場為均勻分布,則需調整背光模組300所輸出的初始光場,使初始光場之光強度分佈正比於(cos2θj)-1。於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實施例中,藉由調整長條光源320的驅動電流,使光強度分佈大致正比於(cos2θi)-1,而(cos2θi)-1與(cos2θj)-1大致相等,因此可以產生光強度分佈正比於(cos2θj)-1的初始光場。
此初始光場之光強度分佈經過曲面光學膜400與曲面顯示面板200後,其光強度分布正比於[(cos2θj)-1×cos2θj],即光強度與θj互相獨立,而不再受光場之一位置至光場之中心的距離Pj、曲面顯示面板200之曲率半徑R的控制,應呈現較為均勻之光強度分布。
本發明中,利用控制光源之電流強度分佈或光源之位置分佈,致使平面背光模組所輸出的光場具有理想的光強度分布,此光場經過曲面光學膜與曲面顯示面板後,其光強度理想上不再因位置而變化,因此,可以呈現較為均勻之光強度分布。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 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顯示裝置
200‧‧‧曲面顯示面板
300‧‧‧背光模組
310‧‧‧基板
312‧‧‧基準面
320‧‧‧光源
400‧‧‧曲面光學膜
Xi‧‧‧距離
Di‧‧‧距離
L‧‧‧長度
R‧‧‧曲率半徑
θmax‧‧‧角度

Claims (10)

  1.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曲面顯示面板;以及一背光模組,對應該曲面顯示面板設置,該背光模組包含一基板與複數個光源,該些光源排列於該基板上,該基板具有一基準面,該基準面與該曲面顯示面板之間的垂直距離由中央至兩側遞減,其中該些光源用以產生一光場,該光場之光強度分佈正比於(cos2θj)-1,θj等於sin-1(Pj/R),該曲面顯示面板中心點至該背光模組間的中垂線定義為一中心線,Pj為該光場之一位置至該中心線之間的垂直距離,Pj之範圍為零至L,L為該背光模組之長度的一半,R為該曲面顯示面板之曲率半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含一曲面光學膜,設置於該曲面顯示面板與該背光模組之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曲面光學膜之霧度大於90%。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曲面顯示面板僅於一方向上具有曲面變化,該光場的光強度變化方向與該曲面顯示面板之曲面變化的方向一致。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些光 源為複數個長條光源,該些長條光源之延伸方向實質上垂直於該曲面顯示面板之曲面變化的方向。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些長條光源互相平行排列,該些長條光源的排列間距由中間往兩側遞減。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顯示裝置,該些光源包含一第一至第N個光源,N為正整數,該第一至第N個光源從該基板一側向中央排列,該第i個光源至該些光源之中心的距離為Xi,其中i為1至N的整數,距離Xi隨cos2θi而變化,θi等於θmax×i/N,θmax等於sin-1(L/R)。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距離Xi=L-Di,Di=L(1-(cos2θi)-1)/(1-(cos2θmax)-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些長條光源的排列間距一致,該些長條光源分別具有複數個驅動電流,且該些長條光源之驅動電流由中間往兩側增加。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顯示裝置,該些光源包含一第一至第N個光源,N為正整數,該第一至第N個光源從該基板中央向一側排列,該第i個光源之驅動電流的強度正比於(cos2θi)-1,其中i為1至N的整數,θi等於 sin-1(Xi/R),Xi為第i個光源至該些光源之中心的距離。
TW103126931A 2014-08-06 2014-08-06 顯示裝置 TWI5489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6931A TWI548916B (zh) 2014-08-06 2014-08-06 顯示裝置
CN201410491922.7A CN104361830B (zh) 2014-08-06 2014-09-23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6931A TWI548916B (zh) 2014-08-06 2014-08-06 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6397A TW201606397A (zh) 2016-02-16
TWI548916B true TWI548916B (zh) 2016-09-11

Family

ID=52529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6931A TWI548916B (zh) 2014-08-06 2014-08-06 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61830B (zh)
TW (1) TWI5489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2144B (zh) * 2015-06-30 2018-03-16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液晶显示装置
CN109215510A (zh) * 2018-10-09 2019-01-1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15827A1 (fr) * 2006-08-04 2008-02-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ositif d'affichage et son procédé de conception
US20090059126A1 (en) * 2007-09-05 2009-03-05 Hitachi Displays, Ltd. Display device
JP2010002486A (ja) * 2008-06-18 2010-01-07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TW201243450A (en) * 2007-05-15 2012-11-01 Samsung Led Co Ltd Plane light sour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34096A (ja) * 2004-02-18 2005-09-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表示装置
CN202432359U (zh) * 2011-12-27 2012-09-12 Tcl光电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Lcd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模组
KR101969713B1 (ko) * 2012-10-23 2019-04-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휘어진 표시 장치
TWI510841B (zh) * 2013-07-23 2015-12-0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裝置
CN103824518B (zh) * 2014-03-14 2016-06-01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15827A1 (fr) * 2006-08-04 2008-02-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ositif d'affichage et son procédé de conception
TW201243450A (en) * 2007-05-15 2012-11-01 Samsung Led Co Ltd Plane light source
US20090059126A1 (en) * 2007-09-05 2009-03-05 Hitachi Displays, Ltd. Display device
JP2010002486A (ja) * 2008-06-18 2010-01-07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61830B (zh) 2017-05-03
TW201606397A (zh) 2016-02-16
CN104361830A (zh) 2015-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01639B2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US20160334563A1 (en) Light guide plate with multi-directional structures
JP4440788B2 (ja) 光制御フィルム
CN102654259B (zh) 背光装置和显示设备
WO2016188002A1 (zh) 背光模组、曲面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的光源调整方法
CN104864278B (zh) Led自由曲面照明系统
CN108345107B (zh) 自由曲面照明系统的设计方法
TWI548916B (zh) 顯示裝置
CN104566217B (zh) 用于超薄直下式led背光系统的双自由曲面光学透镜
JP2018511148A (ja) 出力の指向性制御を有する表示装置、およびこのような表示装置用の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光指向方法
JP2020504846A (ja) 水平面の視野向上のための転向フィルム及びレンズ状ディフューザを有する光制御フィルム
WO2021185299A1 (zh) 显示设备
US8031405B2 (en) Optical adjusting apparatus with composite pattern structure
TW201939134A (zh) 具有光調控裝置的背光模組
JP2022019243A (ja)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及び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の製造方法
Kuo et al. Design of direct LED backlighting based on an analytical method of uniform illumination
TWI522665B (zh) 導光板及背光模組
JP3206208U (ja) 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及び表示装置
CN110716349B (zh) 背光模组及其亮度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N211086865U (zh) 光源模块与使用此光源模块的背光模块和显示设备
TWI465778B (zh) A light control panel, a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a transmission type image display device
WO2021138845A1 (zh) 光源模块及其制造方法与使用此光源模块的背光模块和显示设备
CN112162433A (zh) 背光模组及其发光二极管的布局方法
US10955701B2 (en) Freeform optical structures for direct-lit applications
WO2019080027A1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