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5544B - 畫素電路、顯示裝置及驅動方法 - Google Patents

畫素電路、顯示裝置及驅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5544B
TWI545544B TW100149180A TW100149180A TWI545544B TW I545544 B TWI545544 B TW I545544B TW 100149180 A TW100149180 A TW 100149180A TW 100149180 A TW100149180 A TW 100149180A TW I545544 B TWI545544 B TW I54554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stor
driving
electrically connected
voltage
sig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9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27526A (zh
Inventor
陳聯祥
郭拱辰
曾名駿
Original Assignee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01491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45544B/zh
Priority to US13/618,119 priority patent/US20130169516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327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75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55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554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25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pixel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voltage across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3Compensation electrodes or other additional electrodes in matrix displays related to distortions or compensation signals, e.g. for modifying TFT threshold voltage in column driv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09G2300/081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used for counteracting undesired variations, e.g. feedback or autozero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02Addressing of scan or signal lines
    • G09G2310/0216Interleaved control phases for different scan lines in the same sub-field, e.g. initialization, addressing and sustaining in plasma displays that are not simultaneous for all scan lin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43Details of the generation of driving signals
    • G09G2310/0251Precharge or discharge of pixel before applying new pixel voltag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2The addressing of the pixel, in a display other than an active matrix LCD, involving the control of two or more scan electrodes or two or more data electrodes, e.g. pixel voltage dependent on signals of two data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3Improving th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uniformity across the screen

Description

畫素電路、顯示裝置及驅動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畫素電路、顯示裝置及驅動方法,特別關於一種有機發光二極體的畫素電路、顯示裝置及驅動方法。
平面顯示裝置(flat display apparatus)以其耗電量低、發熱量少、重量輕以及非輻射性等優點,已經被使用於各式各樣的電子產品中,並且逐漸地取代傳統的陰極射線管(cathode ray tube,CRT)顯示裝置。平面顯示裝置依其驅動方式一般可區分為被動矩陣式(passive matrix)與主動矩陣式(active matrix)等兩種。被動矩陣式顯示裝置受限於驅動模式,因此有壽命較短與無法大面積化等缺點。而主動矩陣式顯示裝置雖然成本較昂貴及製程較複雜等缺點,但適用於大尺寸、高解析度之高資訊容量的全彩化顯示,因此,已成為平面顯示裝置的主流。其中,又以主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顯示裝置為近年來主要發展的產品之一。
然而,在習知技術中,應用於製作主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之薄膜電晶體中,因驅動有機發光二極體之驅動電晶體可能因為製程、材料…或元件特性不同等因素而造成電晶體的臨界電壓(threshold voltage,Vth)之偏移(shift),間接使得相同的資料電壓驅動下,每一個畫素之有機發光二極體的驅動電流會有些微差異而造成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之顯示畫面亮度不均勻的現象(例如Mura)。
為了改善上述現象,習知技術中亦提出一種畫素補償電路及其驅動方法,以補償驅動電晶體之臨界電壓Vth的偏移所造成的畫面亮度不均現象。
請參照圖1所示,其為習知一種畫素電路P的電路示意圖。畫素電路P可解決驅動電晶體之臨界電壓Vth偏移所造成的顯示畫面亮度不均現象。其中,畫素電路P係包括六個電晶體T1~T6、一個電容Cst以及一個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其中,電晶體T4即為驅動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之驅動電晶體,而畫素電路P即俗稱的6T1C畫素電路。由於畫素電路P係為一習知技術,其元件的連接關係可參照圖1所示。另外,畫素電路P的驅動過程亦為習知技術,有興趣者可參照相關技術資料,於此均不再贅述。
藉由畫素電路P及其驅動方法,可補償驅動電晶體T4之臨界電壓Vth,進而可改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之驅動電晶體的元件特性變異所造成的亮度不均的問題。
然而,為了補償驅動電晶體T4之臨界電壓Vth,畫素電路P於布局(layout)時必須使用4條訊號線路(即圖1中的訊號INI、S1、S2及En)和六個電晶體T1~T6來達到臨界電壓Vth偏移的補償效果,如此,將可能導致顯示裝置的開口率降低。另外,開口率降低時,為了使顯示裝置具有相同的顯示效果(即顯示亮度),又必須讓每一畫素電路P之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發出較強的光線,如此,亦會造成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壽命降低。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畫素電路、顯示裝置及驅動方法,不僅可改善顯示裝置之驅動電晶體的元件特性變異所造成的亮度不均問題,更可提高顯示裝置的開口率,已成為重要課題之一。
有鑑於上述課題,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一種不僅可改善顯示裝置之驅動電晶體的元件特性變異所造成的亮度不均問題,更可提高顯示裝置的開口率之畫素電路、顯示裝置及驅動方法。
為達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一種畫素電路包括一儲能元件、一驅動電晶體、一第一電晶體以及一第二電晶體。驅動電晶體之閘極與儲能元件電性連接。第一電晶體之第一端分別與儲能元件及驅動電晶體之閘極電性連接,第一電晶體之第二端則與驅動電晶體之第一端電性連接。第二電晶體之第一端分別與驅動電晶體之第一端及第一電晶體之第二端電性連接,第二電晶體之第二端則與一資料電壓或一第一電壓連接,於一第一階段時,第一電晶體及第二電晶體之閘極分別接收一第一訊號及一第二訊號,資料電壓或第一電壓經由第一電晶體及第二電晶體對儲能元件充電。
為達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一種畫素電路包括一儲能元、一驅動電晶體、一第一電晶體以及一第二電晶體。驅動電晶體之閘極與儲能元件電性連接。第一電晶體之第一端分別與儲能元件及驅動電晶體之閘極電性連接,其第二端與一第一電壓連接。第二電晶體之第一端與驅動電晶體之第一端電性連接,其第二端分別與第一電晶體之第二端及第一電壓連接。其中於一第一階段時,第一電晶體之閘極接收一第一訊號,第一電壓經由第一電晶體對儲能元件充電。
為達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驅動電路以及至少一畫素電路。驅動電路具有至少一掃描線及至少一資料線,並至少輸出一資料電壓、一第一訊號及一第二訊號。畫素電路包含一儲能元件、一驅動電晶體、一第一電晶體以及一第二電晶體。驅動電晶體之閘極與儲能元件電性連接。第一電晶體之第一端分別與儲能元件及驅動電晶體之閘極電性連接,第一電晶體之第二端則與驅動電晶體之第一端電性連接。第二電晶體之第一端分別與驅動電晶體之第一端及第一電晶體之第二端電性連接,第二電晶體之第二端則與一資料電壓或一第一電壓連接,其中於一第一階段時,第一電晶體及第二電晶體之閘極分別接收一第一訊號及一第二訊號,資料電壓或第一電壓經由第一電晶體及第二電晶體對儲能元件充電。
為達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驅動電路以及至少一畫素電路。驅動電路具有至少一掃描線及至少一資料線,並至少輸出一資料電壓、一第一訊號及一第二訊號。畫素電路包含一儲能元件、一驅動電晶體、一第一電晶體以及一第二電晶體。驅動電晶體之閘極與儲能元件電性連接。第一電晶體之第一端分別與儲能元件及驅動電晶體之閘極電性連接,其第二端與一第一電壓連接。第二電晶體之第一端與驅動電晶體之第一端電性連接,其第二端分別與第一電晶體之第二端及第一電壓連接。其中於一第一階段時,第一電晶體之閘極接收一第一訊號,第一電壓經由第一電晶體對儲能元件充電。
為達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一種驅動方法係與一顯示裝置配合,顯示裝置包括一驅動電路及至少一畫素電路,驅動電路具有至少一掃描線及至少一資料線,並至少輸出一資料電壓、一第一訊號及一第二訊號,第一訊號及第二訊號分別為掃描線輸出之掃描訊號,畫素電路包含一儲能元件、一驅動電晶體、一第一電晶體及一第二電晶體,驅動電晶體之閘極與儲能元件之一端電性連接,第一電晶體之第一端分別與儲能元件之端及驅動電晶體之閘極電性連接,第一電晶體之第二端與驅動電晶體之第一端電性連接,第二電晶體之第一端分別與驅動電晶體之第一端及第一電晶體之第二端電性連接,第二電晶體之第二端與資料電壓或一第一電壓連接,驅動方法包括:於一第一階段時,藉由第一電晶體及第二電晶體之閘極分別接收第一訊號及第二訊號,使資料電壓或第一電壓經由第一電晶體及第二電晶體對儲能元件充電。
為達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一種驅動方法係與一顯顯示裝置配合,顯示裝置包括一驅動電路以及至少一畫素電路,驅動電路具有至少一掃描線及至少一資料線,並至少輸出一資料電壓、一第一訊號及一第二訊號,第一訊號及第二訊號分別為掃描線輸出之掃描訊號。畫素電路包含一儲能元件、一驅動電晶體、一第一電晶體及一第二電晶體,驅動電晶體之閘極與儲能元件之一端電性連接,第一電晶體之第一端分別與儲能元件之端及驅動電晶體之閘極電性連接,第一電晶體之第二端與一第一電壓連接,第二電晶體之第一端與驅動電晶體之第一端電性連接,第二電晶體之第二端分別與第一電晶體之第二端及第一電壓連接,驅動方法包括:於一第一階段時,藉由第一電晶體之閘極接收第一訊號,使第一電壓經由第一電晶體對儲能元件充電。
承上所述,因本發明之畫素電路、顯示裝置及驅動方法係於一第一階段時,第一電晶體及第二電晶體之閘極係分別接收一第一訊號及一第二訊號,且資料電壓或第一電壓係可經由第一電晶體及第二電晶體對儲能元件充電,或者於一第一階段時,第一電晶體之閘極係可接收一第一訊號,且第一電壓係可經由第一電晶體對儲能元件充電。藉此,可於顯示裝置之發光階段時(即顯示裝置之顯示階段時),使驅動畫素電路之有機發光二極體的驅動電流僅與資料電壓及第二電壓有關,而與驅動電晶體之臨界電壓無關。因此,可有效改善畫素電路的驅動電晶體可能因為製程、材料…或元件特性不同等因素而造成臨界電壓的偏移問題,並可改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之顯示畫面亮度不均勻的現象。另外,與習知技術之畫素電路相較,本發明的畫素電路可比習知技術少使用一條訊號線路,或少使用一個電晶體,故可有效提高顯示裝置之開口率,進一步可有效提升有機發光二極體的壽命。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畫素電路、顯示裝置及驅動方法,其中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參照符號加以說明。
第一實施例
請參照圖2A所示,其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一種畫素電路P1的電路示意圖。
本發明之畫素電路P1包括一儲能元件Cst、一驅動電晶體D、一第一電晶體T1及一第二電晶體T2。另外,畫素電路P1更包括一第三電晶體T3、一第四電晶體T4、一第五電晶體T5以及一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
驅動電晶體D之閘極G與儲能元件Cst電性連接。於此,儲能元件Cst係為一電容,且驅動電晶體D之閘極G係與儲能元件Cst之一端點C1電性連接,而儲能元件Cst的另一端點C2係與一第二電壓VSS端電性連接(亦可電性連接一第一電壓VDD端)。
第一電晶體T1的第一端P11分別與儲能元件Cst之端點C1及驅動電晶體D之閘極G電性連接,而第一電晶體T1的第二端P12則與驅動電晶體D之第一端D11電性連接。另外,第二電晶體T2之第一端P21分別與驅動電晶體D之第一端D11及第一電晶體T1之第二端P12電性連接,而第二電晶體T2之第二端P22則與一資料電壓Vd電性連接。其中,資料電壓Vd可來自於一資料驅動電路(圖未顯示)的輸出。
第三電晶體T3之第一端P31分別與儲能元件Cst之端點C1、驅動電晶體D之閘極G及第一電晶體T1之第一端P11電性連接,而第三電晶體T3之第二端P32則與驅動電晶體D之第二端D12電性連接。
第四電晶體T4之第一端P41與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之陽極電性連接,而第四電晶體T4之第二端P42分別與驅動電晶體D之第一端D11、第一電晶體T1之第二端P12及第二電晶體T2之第一端P21電性連接。
第五電晶體T5之第一端P51分別與驅動電晶體D之第二端D12及第三電晶體T3之第二端P32電性連接,第五電晶體T5之第二端P52則與第一電壓VDD端電性連接。此外,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之陰極則與一第二電壓VSS端電性連接。其中,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之陰極及儲能元件Cst之端點C2可為一直流偏壓(正負皆可),故第二電壓VSS可為一直流偏壓。
在本實施例中,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之陽極與第四電晶體T4之第一端P41電性連接,而其陰極與第二電壓VSS端電性連接,不過,在其它的實施態樣中,有機發光 二極體OLED之陽極也可與第一電壓VDD端電性連接,而其陰極可與第五電晶體T5之第二端P52電性連接。
以下,請參照圖2B至圖2E所示,以分別說明畫素電路P1之驅動過程。其中,圖2B至圖2D分別為不同階段時,驅動畫素電路P1的示意圖,而圖2E為驅動畫素電路P1之訊號示意圖。先說明的是,於圖2B至圖2D中,虛線部分的電晶體係表示該電晶體並未導通。
如圖2B及圖2E所示,於驅動畫素電路P1之一第一階段L1時,第一電晶體T1及第二電晶體T2之閘極G1、G2係分別接收一第一訊號S1及一第二訊號S2。於此,如圖2E所示,於第一階段L1時,第一訊號S1及第二訊號S2係分別為高準位,因此,第一電晶體T1及第二電晶體T2可分別導通,如圖2B之虛線箭頭方向所示,此時資料電壓Vd可為一高準位的初始電壓,且高準位的資料電壓Vd(即初始電壓)可經由第二電晶體T2及第一電晶體T1對儲能元件Cst之端點C1充電,使儲能元件Cst之端點C1充電至高準位的資料電壓Vd。其中,第一階段L1可稱為畫素電路P1之一重置(reset)階段,重置階段可使儲能元件Cst之端點C1的電壓被重置。另外,當儲能元件Cst之端點C1被充電,使得驅動電晶體D之閘極G之電壓上升到足以導通驅動電晶體D時,驅動電晶體D亦被導通。
另外,請參照圖2C及圖2E所示,於一第二階段L2時,第二電晶體T2及第三電晶體T3之閘極G2、G3分別 接收第二訊號S2。於此,如圖2E所示,第二階段L2時,第二訊號S2係為高準位,如圖2C之虛線箭頭方向所示,儲能元件Cst係可經由第三電晶體T3、驅動電晶體D及第二電晶體T2放電(此時資料電壓Vd之電壓準位可較低)。由於電晶體T2為導通,故驅動電晶體D的第一端D11之電壓可與資料電壓Vd相同,而驅動電晶體D之閘極G與驅動電晶體D的第二端D12之電壓差為臨界電壓Vth(threshold voltage),故儲能元件Cst之端點C1之電壓(即驅動電晶體D之閘極G的電壓)將被放電至Vd+Vth。其中,第二階段L2可稱為畫素電路P1之一補償(compensate)階段,於此,係補償而使驅動電晶體D之閘極G的電壓準位為Vd+Vth。
另外,如圖2D及圖2E所示,於驅動畫素電路P1之一第三階段L3時,第四電晶體T4及第五電晶體T5之閘極G4、G5分別接收一第三訊號S3,而第一電壓VDD可經由第五電晶體T5、驅動電晶體D及第四電晶體T4驅動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發光。於此,如圖2E所示,於第三階段L3時,第三訊號S3係為高準位,因此第四電晶體T4及第五電晶體T5可分別導通(由於驅動電晶體D之閘極G的電壓為Vd+Vth,故驅動電晶體D亦被導通),如圖2D之箭頭方向所示,第一電壓VDD可經由第五電晶體T5、驅動電晶體D及第四電晶體T4驅動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發光。於此,第三階段L3可稱為畫素電路P1之一發光(emitting)階段,亦可稱為顯示階段。由於電晶體 T4導通,故驅動電晶體D之第一端D11的電壓等於第二電壓VSS加上V_OLED1電壓(V_OLED1為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導通時的壓降),而驅動電晶體D之閘極G的電壓仍為第二階段之Vd+Vth,故驅動電晶體D之閘極G與源極(第一端D11)的電壓差VGS=Vd+Vth-△V,其中△V=(Vss+V_OLED1)。特別一提的是,第一訊號S1、第二訊號S2及第三訊號S3可為驅動顯示裝置之一掃描驅動電路輸出之一掃描訊號。
由於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驅動電流I正比於(VGS-Vth)2,故驅動電流I=K(VGS-Vth)2=K(Vd+Vth-△V-Vth)2=K(Vd-Vss-V_OLED1)2。因此可發現,於顯示階段時,驅動電流I僅與資料電壓Vd與第二電壓VSS有關,而與臨界電壓Vth無關。如此一來,即可改善畫素電路P1的驅動電晶體D可能因為製程、材料…或元件特性不同等因素而造成臨界電壓Vth的偏移問題,並可改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之顯示畫面亮度不均勻的現象。
另外,畫素電路P1不僅可改善顯示畫面亮度不均勻的問題,而且與習知技術之6T1C畫素電路P相較,習知技術之6T1C畫素電路P需使用4條訊號線路(即圖1中的INI、S1、S2及En),而本發明之畫素電路P1於布局時可比習知技術少使用一條訊號線路(只使用第一訊號S1、第二訊號S2及第三訊號S3等三條訊號線路),故可有效提高顯示裝置之開口率,且進一步可有效提升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壽命。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圖3A所示,其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一種畫素電路P2的電路示意圖。
畫素電路P2包括一儲能元件Cst、一驅動電晶體D、一第一電晶體T1以及一第二電晶體T2。另外,畫素電路P2更包括一第三電晶體T3、一第四電晶體T4以及一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
驅動電晶體D之閘極G與儲能元件Cst電性連接。於此,儲能元件Cst係為一電容,且驅動電晶體D的閘極G係與儲能元件Cst之一端點C1電性連接,而儲能元件Cst的另一端點C2係與一直流偏壓(正負皆可)連接。
第一電晶體T1的第一端P11分別與儲能元件Cst之端點C1及驅動電晶體D之閘極G電性連接,而第一電晶體T1的第二端P12則與驅動電晶體D之第一端D11電性連接。
另外,第二電晶體T2之第一端P21分別與驅動電晶體D之第一端D11及第一電晶體T1之第二端P12電性連接,而第二電晶體T2之第二端P22則與一第一電壓VDD連接。
另外,第三電晶體T3之第一端P31與驅動電晶體D之第二端D12電性連接,第三電晶體T3之第二端P32則與資料電壓Vd連接。
第四電晶體T4之第一端P41與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之陽極電性連接,第四電晶體T4之第二端P42則分別與驅動電晶體D之第二端D12及第三電晶體T3之第一端P31電性連接。此外,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之陰極與一第二電壓VSS連接。其中,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之陰極及儲能元件Cst之端點C2可分別為一直流偏壓(正負皆可),故第二電壓VSS為一直流偏壓。
在本實施例中,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之陽極與第四電晶體T4之第一端P41電性連接,而其陰極與第二電壓VSS連接,不過,在其它的實施態樣中,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之陽極可與第一電壓VDD連接,而其陰極可與第二電晶體T2之第二端P22電性連接。
以下,請參照圖3B至圖3E所示,以分別說明畫素電路P2之驅動過程。其中,圖3B至圖3D分別為不同階段時,驅動畫素電路P2的示意圖,而圖3E為驅動畫素電路P2之訊號示意圖。先說明的是,於圖3B至圖3D中,虛線部分的電晶體係表示該電晶體並未被導通。
如圖3B及圖3E所示,於驅動畫素電路P2之一第一階段L1時,第一電晶體T1及第二電晶體T2之閘極G1、G2係分別接收一第一訊號S1及一第二訊號S2。於此,如圖3E所示,於第一階段L1時,第一訊號S1及第二訊號S2係分別為高準位,因此,第一電晶體T1及第二電晶體T2可分別導通,如圖3B之虛線箭頭方向所示,第一電壓VDD(初始電壓)可為高準位,而高準位的第一電壓VDD可經由第二電晶體T2及第一電晶體T1對儲能元件Cst之端點C1充電,使儲能元件Cst之端點C1充電至高準位的第一電壓VDD。其中,第一階段L1可稱為畫素電路P2之重置階段,重置階段可使儲能元件Cst之端點C1的電壓被重置。另外,當儲能元件Cst之端點C1被充電,使得驅動電晶體D之閘極G之電壓上升到足以導通驅動電晶體D時,驅動電晶體D亦被導通。
另外,請參照圖3C及圖3E所示,於一第二階段L2時,第一電晶體T1及第三電晶體T3之閘極G1、G2分別接收第一訊號S1及一第三訊號S3。於此,如圖3E所示,於第二階段L2時,第一訊號S1及第三訊S3係分別為高準位,如圖3C之虛線箭頭方向所示,儲能元件Cst係可經由第一電晶體T1及第三電晶體T3放電。由於電晶體T3及驅動電晶體D為導通,故驅動電晶體D的第二端D12之電壓與資料電壓Vd相同,而驅動電晶體D之閘極G與驅動電晶體D的第二端D12之電壓差為臨界電壓Vth,故儲能元件Cst之端點C1之電壓(即驅動電晶體的閘極G的電壓)將放電至Vd+Vth。其中,第二階段L2稱為畫素電路P2之補償階段,於此,係使驅動電晶體D之閘極G的電壓放電至Vd+Vth。特別一提的是,第一訊號S1、第二訊號S2、第三訊號S3及第四訊號S4可為驅動顯示裝置之掃描驅動電路輸出之掃描訊號。
另外,如圖3D及圖3E所示,於驅動畫素電路P2之一第三階段L3時,第二電晶體T2及第四電晶體T4之閘極G2、G4分別接收第二訊號S2及一第四訊號S4,而第一電壓VDD可經由第二電晶體T2、驅動電晶體D及第四電晶體T4驅動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發光。於此,如圖3E所示,於第三階段L3時,第二訊號S2及第四訊號S4分別為高準位,因此,第二電晶體T2及第四電晶體T4可分別被導通(由於驅動電晶體D之閘極G的電壓為Vd+Vth,故驅動電晶體D亦導通),如圖3D之虛線箭頭方向所示,第一電壓VDD可經由第二電晶體T2、驅動電晶體D及第四電晶體T4驅動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發光。於此,第三階段L3可稱為畫素電路P2之發光階段,亦可稱為顯示階段。由於電晶體T4導通,故驅動電晶體D之第二端D12的電壓等於第二電壓Vss加上V_OLED1電壓(V_OLED1為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導通時的壓降),而驅動電晶體D之閘極G的電壓仍為第二階段之Vd+Vth,故驅動電晶體D之閘極與源極(第二端D12)的電壓差VGS=Vd+Vth-ΔV,其中ΔV=(Vss+V_OLED1)。
由於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驅動電流I正比於(VGS-Vth)2,故驅動電流I=K(VGS-Vth)2=K(Vd+Vth-ΔV-Vth)2=K(Vd-Vss-V_OLED1)2。因此可發現,於顯示階段時,驅動電流I僅與資料電壓Vd與第二電壓VSS有關,而與臨界電壓Vth無關。如此一來,即可改善畫素電路P2之驅動電晶體D可能因為製程、材料…或元件特性不同等因素而造成臨界電壓Vth的偏移問題,並可改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之顯示畫面亮度不均勻的現象。
此外,驅動畫素電路P2之第一訊號S1與第三訊號S3可合併使用同一組驅動訊號(圖3E中的第一訊號S1),如此可以將原有訊號線合併而減少一條,亦可降低開口率損失。
另外,畫素電路P2不僅可改善顯示畫面亮度不均勻的問題,而且與習知技術之6T1C畫素電路P相較,習知技術之6T1C畫素電路P需使用6個電晶體,而本發明之畫素電路P2於布局時可比習知技術少使用一個電晶體(只使用驅動電晶體D及電晶體T1~T4等共5個電晶體),故可有效提高顯示裝置之開口率,且進一步可提升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壽命。
第三實施例
請參照圖4A所示,其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一種畫素電路P3的電路示意圖。
畫素電路P3包括一儲能元件Cst、一驅動電晶體D、一第一電晶體T1以及一第二電晶體T2。另外,畫素電路P3更包括一第三電晶體T3、一第四電晶體T4、一第五電晶體T5以及一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
驅動電晶體D之閘極G與儲能元件Cst電性連接。於此,儲能元件Cst係為一電容,且驅動電晶體D的閘極G係與儲能元件Cst之一端點C1電性連接,而儲能元件Cst的另一端點C2係與一直流偏壓(正負皆可)連接。
第一電晶體T1之第一端P11分別與儲能元件Cst之端點C1及驅動電晶體D之閘極G電性連接,而第一電晶體T1之第二端P12與一第一電壓VDD電性連接。
另外,第二電晶體T2之第一端P21與驅動電晶體D 之第一端D11電性連接,而第二電晶體T2第二端P22分別與第一電晶體T1之第二端P12及第一電壓VDD端電性連接。
第三電晶體T3之第一端P31分別與儲能元件Cst之端點C1、驅動電晶體D之閘極G及第一電晶體T1之第一端P11電性連接,而第三電晶體T3之第二端P32分別與驅動電晶體D之第一端D11及第二電晶體T2之第一端P21電性連接。
第四電晶體T4之第一端P41與驅動電晶體D之第二端D12電性連接,第四電晶體T4之第二端P42與一資料電壓Vd端電性連接。
另外,第五電晶體T5之第一端P51與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之陽極電性連接,而第五電晶體T5之第二端P52分別與驅動電晶體D之第二端D12及第四電晶體T4之第一端P41電性連接。此外,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之陰極則與一第二電壓VSS端電性連接。其中,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之陰極及儲能元件Cst之端點C2可為一直流偏壓(正負皆可),故第二電壓VSS為一直流偏壓。
以下,請參照圖4B至圖4E所示,以分別說明畫素電路P3之驅動過程。其中,圖4B至圖4D分別為不同階段時,驅動畫素電路P3的示意圖,而圖4E為驅動畫素電路P3之訊號示意圖。先說明的是,於圖4B至圖4D中,虛線部分的電晶體係表示該電晶體並未被導通。
如圖4B及圖4E所示,於驅動畫素電路P3之一第一 階段L1時,第一電晶體T1之閘極G1係接收一第一訊號S1,而第一電壓VDD可經由第一電晶體T1對儲能元件Cst充電。於此,如圖4E所示,於第一階段L1時,第一訊號S1係為高準位,因此第一電晶體T1被導通,如圖4B之虛線箭頭方向所示,第一電壓VDD(初始電壓)可為高準位,而第一電壓VDD可經由第一電晶體T1對儲能元件Cst之端點C1充電,使儲能元件Cst之端點C1充電至高準位的第一電壓VDD。其中,第一階段L1可稱為畫素電路P3之重置階段,重置階段可使儲能元件Cst之端點C1的電壓被重置。另外,當儲能元件Cst之端點C1被充電,使得驅動電晶體D之閘極G之電壓上升到足以導通驅動電晶體D時,驅動電晶體D亦被導通。
如圖4C及圖4E所示,於驅動畫素電路P3之一第二階段L2時,第三電晶體T3與第四電晶體T4之閘極G3、G4可分別接收一第二訊號S2。於此,如圖4E所示,於第二階段L2時,第二訊號S2係為高準位,如圖4C之虛線箭頭方向所示,儲能元件Cst係經由第三電晶體T3、驅動電晶體D及第四電晶體T4放電。由於電晶體T4為導通,故驅動電晶體D的第二端D12之電壓與資料電壓Vd相同,而驅動電晶體D之閘極G與驅動電晶體D的第二端D12之電壓差為臨界電壓Vth,故儲能元件Cst之端點C1之電壓(即驅動電晶體的閘極G的電壓)將被放電至Vd+Vth。其中,第二階段L2可稱為畫素電路P1之補償階段,於此,係使驅動電晶體D之閘極G的電壓被放電至 Vd+Vth。
另外,如圖4D及圖4E所示,於驅動畫素電路P3之一第三階段L3時,第二電晶體T2及第五電晶體T5之閘極G2、G5分別接收一第三訊號S3,而第一電壓VDD可經由第二電晶體T2、驅動電晶體D及第五電晶體T5驅動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發光。於此,如圖4E所示,於第三階段L3時,第三訊號S3為高準位,因此,第二電晶體T2及第五電晶體T5可分別被導通(由於驅動電晶體D之閘極G的電壓為Vd+Vth,故驅動電晶體D亦導通),如圖4D之箭頭方向所示,第一電壓VDD可經由第二電晶體T2、驅動電晶體D及第五電晶體T5驅動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發光。於此,第三階段L3可稱為畫素電路P3之發光階段,亦可稱為顯示階段。由於電晶體T5導通,故驅動電晶體D之第二端D12的電壓等於第二電壓Vss加上V_OLED1電壓(V_OLED1為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導通時的壓降),而驅動電晶體D之閘極G的電壓仍為第二階段之Vd+Vth,故驅動電晶體D之閘極G與源極(D12)的電壓差VGS=Vd+Vth-△V,其中△V=(Vss+V_OLED1)。
由於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驅動電流I正比於(VGS-Vth)2,故驅動電流I=K×(VGS-Vth)2=K×(Vd+Vth-△V-Vth)2=K×(Vd-Vss-V_OLED1)2。因此可發現,於顯示階段時,驅動電流I僅與資料電壓Vd與第二電壓VSS有關,與臨界電壓Vth無關。如此一來,即可改善畫素電路P3之驅動電晶體D可能因為製程、材料…或元件特性不同等因素而造成臨界電壓Vth的偏移問題,並可改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之顯示畫面亮度不均勻的現象。
另外,畫素電路P3不僅可改善顯示畫面亮度不均勻的問題,而且與習知技術之6T1C畫素電路P相較,習知技術之6T1C畫素電路P需使用4條訊號線路,而本發明之畫素電路P1於布局時可比習知技術少使用一條訊號線路(只使用第一訊號S1、第二訊號S2及第三訊號S3等三條訊號線路),故可有效提高顯示裝置之開口率,且進一步可提升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壽命。
此外,再一提的是,上述之畫素電路P1~P3之驅動電晶體D及第一電晶體T1~第五電晶體T5係分別為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N-type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NMOS),在其它的實施例中,畫素電路P1~P3之驅動電晶體D及第一電晶體T1~第五電晶體T5也可分別使用P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P-type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PMOS),只要將及第一電晶體T1~第五電晶體T5的源極及汲極互換,且第一訊號S1、第二訊號S2、第三訊號S2及第四訊號S4的電壓準位互換即可(即高準位變成與低準位,而低準位變成高準位)。
另外,請參照圖5所示,其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顯示裝置1的示意圖。
顯示裝置1包括一驅動電路11以及至少一畫素電路P1。於此,顯示裝置1具有複數畫素P1(圖未顯示)。
驅動電路11可具有至少一掃描線及至少一資料線,並可至少輸出一資料電壓Vd、一第一訊號S1、一第二訊號S2及一第三訊號S3。其中,驅動電路11可具有一掃描驅動電路111及一資料驅動電路112,掃描驅動電路111可輸出第一訊號S1、第二訊號S2及第三訊號S3,而第一訊號S1、第二訊號S2及第三訊號S3可為驅動畫素電路P1之掃描訊號。另外,資料驅動電路112係可輸出資料電壓Vd,而資料電壓Vd可為驅動畫素電路P1的灰階電壓。
畫素電路P1包含一儲能元件Cst、一驅動電晶體D、一第一電晶體T1、一第二電晶體T2。另外,畫素電路P1更可包括一第三電晶體T3、一第四電晶體T4、一第五電晶體T5以及一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其中,畫素電路P1之元件、連接關係及其驅動過程已於上述之第一實施例中詳述,於此不再贅述。
因此,於顯示裝置1之顯示階段(即第三階段L3、發光階段)時,驅動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驅動電流I僅與資料電壓Vd與第二電壓VSS有關,而與臨界電壓Vth無關。如此一來,即可改善畫素電路P1之驅動電晶體D可能因為製程、材料…或元件特性不同等因素而造成臨界電壓Vth的偏移問題,並可改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1之顯示畫面亮度不均勻的現象。
特別提醒的是,上述之畫素電路P1也可以第二實施例之畫素電路P2及第三實施例之畫素電路P3來取代,一樣可有效提高顯示裝置之開口率,而且可提升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壽命。而第二實施例之畫素電路P2及第三實施例之畫素電路P3也於上述中詳述,於此不再贅述。
另外,請參照圖6所示,其中,圖6為本發明之一種驅動方法的流程示意圖。本發明之驅動方法係與上述之顯示裝置1及其畫素電路P1配合,而顯示裝置1及其畫素電路P1已於上述中詳述,於此不再贅述。
驅動方法可包括步驟P01:於一第一階段L1時,係藉由第一電晶體T1及第二電晶體T2之閘極G1、G2分別接收第一訊號S1及第二訊號S2,使資料電壓Vd可經由第一電晶體T1及第二電晶體T2對儲能元件Cst充電。
另外,驅動方法更可包括步驟P02:於一第二階段L2時,係藉由第二電晶體T2及第三電晶體T3之閘極G2、G3分別接收第二訊號S2,使儲能元件Cst經由第三電晶體T3及第二電晶體T2放電。
另外,驅動方法更可包括步驟P03:於一第三階段L3時,藉由第四電晶體T4及第五電晶體T5之閘極G4、G5分別接收一第三訊號S3,使第一電壓VDD經由第五電晶體T5、驅動電晶體D及第四電晶體T4驅動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發光。此外,上述之驅動方法的其它技術特徵已於第一實施例中詳述,於此不再贅述。
另外,請參照圖7所示,其中,圖7為本發明另一種驅動方法的流程示意圖。本發明之另一種驅動方法係與上述之顯示裝置1及其畫素電路P2配合,而顯示裝置1及其畫素電路P2已於上述中詳述,於此不再贅述。
驅動方法可包括步驟Q01:於一第一階段L1時,係藉由第一電晶體T1及第二電晶體T2之閘極G1、G2分別接收第一訊號S1及第二訊號S2,使第一電壓VDD可經由第一電晶體T1及第二電晶體T2對儲能元件Cst充電。
另外,驅動方法更可包括步驟Q02:於一第二階段L2時,藉由第一電晶體T1及第三電晶體T3之閘極G1、G3分別接收第一訊號S1及一第三訊號S3,使儲能元件Cst經由第一電晶體T1及第三電晶體T3放電。
另外,驅動方法更可包括步驟Q03:於一第三階段L3時,藉由第二電晶體T2及第四電晶體T4之閘極G2、G4分別接收第二訊號S2及一第四訊號S3,使第一電壓VDD經由第二電晶體T2、驅動電晶體D及第四電晶體T4驅動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發光。此外,本發明另一種驅動方法的其它技術特徵已於上述第二實施例中詳述,於此不再贅述。
另外,請同時參照圖4A及圖8所示,其中,圖8為本發明又一種驅動方法的流程示意圖。本發明又一驅動方法係與上述之顯示裝置1及其畫素電路P3配合,而顯示裝置1及其畫素電路P3已於上述中詳述,於此不再贅述。
驅動方法可包括步驟R01:於一第一階段L1時,藉由第一電晶體T1之閘極G1接收第一訊號S1,使第一電壓VDD經由第一電晶體T1對儲能元件Cst充電。
另外,驅動方法更可包括步驟R02:於一第二階段L2時,藉由第三電晶體T3與第四電晶體T4之閘極G3、G4分別接收第二訊號S2,使儲能元件Cst經由第三電晶體T3及第四電晶體T4放電。
另外,驅動方法更可包括步驟R03:於一第三階段L3時,藉由第二電晶體T2及第五電晶體T5之閘極G2、G5分別接收一第三訊號S3,使第一電壓VDD經由第二電晶體T2、驅動電晶體D及第五電晶體T5驅動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發光。此外,本於發明又一驅動方法的其它技術特徵已於上述第三實施例中詳述,於此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因本發明之畫素電路、顯示裝置及驅動方法係於一第一階段時,第一電晶體及第二電晶體之閘極係分別接收一第一訊號及一第二訊號,且資料電壓或第一電壓係可經由第一電晶體及第二電晶體對儲能元件充電,或者於一第一階段時,第一電晶體之閘極係可接收一第一訊號,且第一電壓係可經由第一電晶體對儲能元件充電。藉此,可於顯示裝置之發光階段時(即顯示裝置之顯示階段時),使驅動畫素電路之有機發光二極體的驅動電流僅與資料電壓及第二電壓有關,而與驅動電晶體之臨界電壓無關。因此,可有效改善畫素電路的驅動電晶體可能因為製程、材料…或元件特性不同等因素而造成臨界電壓的偏移問題,並可改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之顯示畫面亮度不均勻的現象。另外,與習知技術之畫素電路相較,本發明的畫素電路可比習知技術少使用一條訊號線路,或可少使用一個電晶體,故可有效提高顯示裝置之開口率,進一步可有效提升有機發光二極體的壽命。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顯示裝置
11...驅動電路
111...掃描驅動電路
112...資料驅動電路
C1、C2...端點
Cst...儲能元件
D、T1~T6...電晶體
D11、D12、P11、P12、P21、P22、P31、P32、P41、P42、P51、P52...端
En、INI...訊號
G、G1~G5...閘極
L1...第一階段
L2...第二階段
L3...第三階段
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
P、P1~P3...畫素電路
P01~P03、Q01~Q03、R01~R03...步驟
S1...第一訊號
S2...第二訊號
S3...第三訊號
S4...第四訊號
Vd...資料電壓
VDD...第一電壓
VSS...第二電壓
圖1為習知一種畫素電路的示意圖;
圖2A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一種畫素電路的電路示意圖;
圖2B至圖2D分別為不同階段時,驅動第一實施例之畫素電路的示意圖;
圖2E為驅動第一實施例之畫素電路的訊號示意圖;
圖3A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一種畫素電路的電路示意圖;
圖3B至圖3D分別為不同階段時,驅動第二實施例之畫素電路的示意圖;
圖3E為驅動第二實施例之畫素電路的訊號示意圖;
圖4A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一種畫素電路的電路示意圖;
圖4B至圖4D分別為不同階段時,驅動第二實施例之畫素電路的示意圖;
圖4E為驅動第二實施例之畫素電路的訊號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顯示裝置的示意圖;以及
圖6至圖8分別為本發明不同的驅動方法之流程示意圖。
C1、C2...端點
Cst...儲能元件
D、T1~T5...電晶體
D11、D12、P11、P12、P21、P22、P31、P32、P41、P42...端
G、G1~G5...閘極
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
P1...畫素電路
S1...第一訊號
S2...第二訊號
S3...第三訊號
Vd...資料電壓
VDD...第一電壓
VSS...第二電壓

Claims (15)

  1. 一種畫素電路,包括:一儲能元件;一驅動電晶體,其閘極與該儲能元件電性連接;一有機發光二極體,其陰極與一第二電壓連接,其陽極與該驅動電晶體電性連接;一第一電晶體,其第一端分別與該儲能元件及該驅動電晶體之閘極電性連接,其第二端則與該驅動電晶體之第一端電性連接;一第二電晶體,其第一端分別與該驅動電晶體之第一端及該第一電晶體之第二端電性連接,其第二端則與一資料電壓連接;以及一第三電晶體,其第一端分別與該儲能元件、該驅動電晶體之閘極及該第一電晶體之第一端電性連接,其第二端則與該驅動電晶體之第二端電性連接,其中於一第一階段時,該第一電晶體及該第二電晶體之閘極分別接收一第一訊號及一第二訊號,該資料電壓經由該第一電晶體及該第二電晶體對該儲能元件充電,於一第二階段時,該第二電晶體及該第三電晶體之閘極分別接收該第二訊號,該儲能元件經由該第三電晶體及該第二電晶體放電,於一第三階段時,一第一電壓驅動該有機發光二極體發光。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畫素電路,更包括:一第四電晶體,其第一端與該有機發光二極體之陽極 電性連接,其第二端分別與該驅動電晶體之第一端、該第一電晶體之第二端及該第二電晶體之第一端電性連接;及一第五電晶體,其第一端分別與該驅動電晶體之第二端及該第三電晶體之第二端電性連接,其第二端與該第一電壓連接。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畫素電路,其中於該第三階段時,該第四電晶體及該第五電晶體之閘極分別接收一第三訊號,該第一電壓經由該第五電晶體、該驅動電晶體及該第四電晶體驅動該有機發光二極體發光。
  4. 一種畫素電路,包括:一儲能元件;一驅動電晶體,其閘極與該儲能元件電性連接;一有機發光二極體,其陰極與一第二電壓連接,其陽極與該驅動電晶體電性連接;一第一電晶體,其第一端分別與該儲能元件及該驅動電晶體之閘極電性連接,其第二端則與該驅動電晶體之第一端電性連接;一第二電晶體,其第一端分別與該驅動電晶體之第一端及該第一電晶體之第二端電性連接,其第二端則與一第一電壓連接;以及一第三電晶體,其第一端與該驅動電晶體之第二端電性連接,其第二端與一資料電壓連接,其中於一第一階段時,該第一電晶體及該第二電晶體 之閘極分別接收一第一訊號及一第二訊號,該第一電壓經由該第一電晶體及該第二電晶體對該儲能元件充電,於一第二階段時,該第一電晶體及該第三電晶體之閘極分別接收該第一訊號及一第三訊號,該儲能元件經由該第一電晶體及該第三電晶體放電,於一第三階段時,該第一電壓驅動該有機發光二極體發光。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畫素電路,更包括:一第四電晶體,其第一端與該有機發光二極體之陽極電性連接,其第二端分別與該驅動電晶體之第二端及該第三電晶體之第一端電性連接。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畫素電路,其中於該第三階段時,該第二電晶體及該第四電晶體之閘極分別接收該第二訊號及一第四訊號,該第一電壓經由該第二電晶體、該驅動電晶體及該第四電晶體驅動該有機發光二極體發光。
  7. 一種畫素電路,包括:一儲能元件;一驅動電晶體,其閘極與該儲能元件電性連接;一有機發光二極體,其陰極與一第二電壓連接,其陽極與該驅動電晶體電性連接;一第一電晶體,其第一端分別與該儲能元件及該驅動電晶體之閘極電性連接,其第二端與一第一電壓連接; 一第二電晶體,其第一端與該驅動電晶體之第一端電性連接,其第二端分別與該第一電晶體之第二端及該第一電壓連接;一第三電晶體,其第一端分別與該儲能元件之該端、該驅動電晶體之閘極及該第一電晶體之第一端電性連接,其第二端分別與該驅動電晶體之第一端及該第二電晶體之第一端電性連接;以及一第四電晶體,其第一端與該驅動電晶體之第二端電性連接,其第二端與一資料電壓連接,其中於一第一階段時,該第一電晶體之閘極接收一第一訊號,該第一電壓經由該第一電晶體對該儲能元件充電,於一第二階段時,該第三電晶體與該第四電晶體之閘極分別接收一第二訊號,該儲能元件經由該第三電晶體及該第四電晶體放電,於一第三階段時,該第一電壓驅動該有機發光二極體發光。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畫素電路,更包括:一第五電晶體,其第一端與該有機發光二極體之陽極電性連接,其第二端分別與該驅動電晶體之第二端及該第四電晶體之第一端電性連接。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畫素電路,其中於該第三階段時,該第二電晶體及該第五電晶體之閘極分別接收一第三訊號,該第一電壓經由該第二電晶體、該驅動電晶體及該第五電晶體驅動該有機發光二極體發光。
  10. 一種驅動方法,與一顯示裝置配合,該顯示裝置包括一驅動電路及至少一畫素電路,該驅動電路具有至少一掃描線及至少一資料線,並至少輸出一資料電壓、一第一訊號及一第二訊號,該第一訊號及該第二訊號分別為該掃描線輸出之掃描訊號,該畫素電路具有一儲能元件、一驅動電晶體、一有機發光二極體、一第一電晶體、一第二電晶體及一第三電晶體,該驅動電晶體之閘極與該儲能元件之一端電性連接,該有機發光二極體之陰極與一第二電壓連接,該有機發光二極體之陽極與該驅動電晶體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晶體之第一端分別與該儲能元件之該端及該驅動電晶體之閘極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晶體之第二端與該驅動電晶體之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二電晶體之第一端分別與該驅動電晶體之第一端及該第一電晶體之第二端電性連接,該第二電晶體之第二端與該資料電壓連接,該第三電晶體之第一端分別與該儲能元件之該端、該驅動電晶體之閘極及該第一電晶體之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三電晶體之第二端與該驅動電晶體之第二端電性連接,該驅動方法包括:於一第一階段時,藉由該第一電晶體及該第二電晶體之閘極分別接收該第一訊號及該第二訊號,使該資料電壓經由該第一電晶體及該第二電晶體對該儲能元件充電;於一第二階段時,藉由該第二電晶體及該第三電晶體 之閘極分別接收該第二訊號,使該儲能元件經由該第三電晶體及該第二電晶體放電;以及於一第三階段時,一第一電壓驅動該有機發光二極體發光。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畫素電路更包括一第四電晶體及一第五電晶體,該第四電晶體之第一端與該有機發光二極體之陽極電性連接,該第四電晶體之第二端分別與該驅動電晶體之第一端、該第一電晶體之第二端及該第二電晶體之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五電晶體之第一端分別與該驅動電晶體之第二端及該第三電晶體之第二端電性連接,該第五電晶體之第二端與該第一電壓連接,且於該第三階段時,藉由該第四電晶體及該第五電晶體之閘極分別接收一第三訊號,使該第一電壓經由該第五電晶體、該驅動電晶體及該第四電晶體驅動該有機發光二極體發光。
  12. 一種驅動方法,與一顯示裝置配合,該顯示裝置包括一驅動電路及至少一畫素電路,該驅動電路具有至少一掃描線及至少一資料線,並至少輸出一資料電壓、一第一訊號及一第二訊號,該第一訊號及該第二訊號分別為該掃描線輸出之掃描訊號,該畫素電路具有一儲能元件、一驅動電晶體、一有機發光二極體、一第一電晶體、一第二電晶體及一第三電晶體,該驅動電晶體之閘極與該儲能元件之一端電性連接,該有機發 光二極體之陰極與一第二電壓連接,該有機發光二極體之陽極與該驅動電晶體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晶體之第一端分別與該儲能元件之該端及該驅動電晶體之閘極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晶體之第二端與該驅動電晶體之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二電晶體之第一端分別與該驅動電晶體之第一端及該第一電晶體之第二端電性連接,該第二電晶體之第二端與一第一電壓連接,該第三電晶體之第一端與該驅動電晶體之第二端電性連接,該第三電晶體之第二端與該資料電壓連接,該驅動方法包括:於一第一階段時,藉由該第一電晶體及該第二電晶體之閘極分別接收該第一訊號及該第二訊號,使該第一電壓經由該第一電晶體及該第二電晶體對該儲能元件充電;於一第二階段時,藉由該第一電晶體及該第三電晶體之閘極分別接收該第一訊號及一第三訊號,使該儲能元件經由該第一電晶體及該第三電晶體放電;以及於一第三階段時,該第一電壓驅動該有機發光二極體發光。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畫素電路更包括一第四電晶體,該第四電晶體之第一端與該有機發光二極體之陽極電性連接,該第四電晶體之第二端分別與該驅動電晶體之第二端及該第三電 晶體之第一端電性連接,且於該第三階段時,藉由該第二電晶體及該第四電晶體之閘極分別接收該第二訊號及一第四訊號,使該第一電壓經由該第二電晶體、該驅動電晶體及該第四電晶體驅動該有機發光二極體發光。
  14. 一種驅動方法,與一顯示裝置配合,該顯示裝置包括一驅動電路以及至少一畫素電路,該驅動電路具有至少一掃描線及至少一資料線,並至少輸出一資料電壓、一第一訊號及一第二訊號,該第一訊號及該第二訊號分別為該掃描線輸出之掃描訊號,該畫素電路具有一儲能元件、一驅動電晶體、一有機發光二極體、一第一電晶體、一第二電晶體、一第三電晶體及一第四電晶體,該驅動電晶體之閘極與該儲能元件之一端電性連接,該有機發光二極體之陰極與一第二電壓連接,該有機發光二極體之陽極與該驅動電晶體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晶體之第一端分別與該儲能元件之該端及該驅動電晶體之閘極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晶體之第二端與一第一電壓連接,該第二電晶體之第一端與該驅動電晶體之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二電晶體之第二端分別與該第一電晶體之第二端及該第一電壓連接,該第三電晶體之第一端分別與該儲能元件之該端、該驅動電晶體之閘極及該第一電晶體之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三電晶體之第二端分別與該驅動電晶體之第一端及該第二電晶體之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四電晶 體之第一端與該驅動電晶體之第二端電性連接,該第四電晶體之第二端與該資料電壓連接,該驅動方法包括:於一第一階段時,藉由該第一電晶體之閘極接收該第一訊號,使該第一電壓經由該第一電晶體對該儲能元件充電;於一第二階段時,藉由該第三電晶體與該第四電晶體之閘極分別接收該第二訊號,使該儲能元件經由該第三電晶體及該第四電晶體放電;以及於一第三階段時,該第一電壓驅動該有機發光二極體發光。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畫素電路更包括一第五電晶體,該第五電晶體之第一端與該有機發光二極體之陽極電性連接,該第五電晶體之第二端分別與該驅動電晶體之第二端及該第四電晶體之第一端電性連接,且於該第三階段時,藉由該第二電晶體及該第五電晶體之閘極分別接收一第三訊號,使該第一電壓經由該第二電晶體、該驅動電晶體及該第五電晶體驅動該有機發光二極體發光。
TW100149180A 2011-12-28 2011-12-28 畫素電路、顯示裝置及驅動方法 TWI5455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9180A TWI545544B (zh) 2011-12-28 2011-12-28 畫素電路、顯示裝置及驅動方法
US13/618,119 US20130169516A1 (en) 2011-12-28 2012-09-14 Pixel circuit, display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9180A TWI545544B (zh) 2011-12-28 2011-12-28 畫素電路、顯示裝置及驅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7526A TW201327526A (zh) 2013-07-01
TWI545544B true TWI545544B (zh) 2016-08-11

Family

ID=48694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9180A TWI545544B (zh) 2011-12-28 2011-12-28 畫素電路、顯示裝置及驅動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69516A1 (zh)
TW (1) TWI5455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7975B (zh) * 2013-12-30 2016-02-1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像素补偿电路及方法
KR102185361B1 (ko) * 2014-04-04 2020-12-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화소 및 상기 화소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CN103996379B (zh) * 2014-06-16 2016-05-0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像素驱动电路及像素驱动方法
KR101789602B1 (ko) 2014-12-31 2017-10-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US20170186782A1 (en) * 2015-12-24 2017-06-29 Innolux Corporation Pixel circuit of active-matrix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display panel having the same
CN112530341B (zh) * 2020-06-04 2023-05-2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
TWI743920B (zh) * 2020-06-04 2021-10-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畫素電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42994B1 (ko) * 2004-05-20 2012-05-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TW200707385A (en) * 2005-07-15 2007-02-16 Seiko Epson Corp Electronic device,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WI321768B (en) * 2006-01-19 2010-03-11 Chi Mei El Corp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for pixel thereof
KR101058115B1 (ko) * 2009-11-16 2011-08-24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화소 회로,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 장치
TWI433111B (zh) * 2010-12-22 2014-04-01 Univ Nat Taiwan Science Tech 有機發光二極體的畫素單元及具有其之顯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169516A1 (en) 2013-07-04
TW201327526A (zh) 2013-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5544B (zh) 畫素電路、顯示裝置及驅動方法
US9812082B2 (en) Pixel circuit, driving metho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424570B (zh) 像素单元电路、像素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TWI579818B (zh)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US11410600B2 (en) Pixel driving circuit and method, display apparatus
JP7084314B2 (ja) 画素回路に用いる駆動方法
US20210217362A1 (en) Pixel circuit,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11257427B2 (en) Pixel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3187024B (zh) 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02760404B (zh) 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WO2020001027A1 (zh) 像素驱动电路及方法、显示装置
US7187133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WO2016165529A1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4751804A (zh) 一种像素电路、其驱动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4867442A (zh) 一种像素电路及显示装置
US7911423B2 (en) Organic electro luminescence device
CN102956185B (zh) 一种像素电路及显示装置
US20180174512A1 (en) Pixel circuit and method for driving pixel circuit
CN110176214B (zh) 像素驱动电路以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WO2019206164A1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097965A (zh) 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US11195454B2 (en) Pixel driving circuit, driv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3021328B (zh) 一种驱动发光器件发光的像素电路及显示装置
WO2020177258A1 (zh) 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US10223967B1 (en) OLED pixel driving circuit and pixel driv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