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2525B - 關聯終端的方法及系統、終端及電腦可讀取儲存介質 - Google Patents
關聯終端的方法及系統、終端及電腦可讀取儲存介質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12525B TWI512525B TW103128983A TW103128983A TWI512525B TW I512525 B TWI512525 B TW I512525B TW 103128983 A TW103128983 A TW 103128983A TW 103128983 A TW103128983 A TW 103128983A TW I512525 B TWI512525 B TW I512525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server
- identifier
- barcode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0—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 H04W4/21—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for social networking appl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關於電腦技術領域,特別是關於一種關聯終端的方法及系統和終端。
習知技術中,不同終端之間有兩種共用資訊的方式:一種是先在第一終端使用帳號資訊登錄並上傳資訊到伺服器,再從第二終端使用同一帳號資訊登錄並下載資訊;另一種是建立不同帳號資訊之間的關聯,例如“加好友”、“加入群組”等,然後可以憑藉關聯的帳號資訊在不同終端登錄,使得不同終端之間建立根據帳號資訊的關聯,進而實現資訊同步。
然而,發明人發現習知技術中至少存在以下問題:根據帳號資訊而關聯終端的方法中,由於需要由使用者輸入帳號資訊進行登錄,基於安全性考慮,帳號資訊一般較為複雜,使得關聯終端的操作繁瑣,會增加使用者操作終端的時間,進而增加終端的耗電量,特別是對於電量有限的移動終端來說,會縮短其續航時間。
基於上述問題,有必要針對上述根據帳號資訊關聯終端時操作繁瑣、增加終端耗電量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關聯終端的方法及系統和終端。
本發明之一種關聯終端的方法包括:一第一終端將一第一終
端標識上傳至一伺服器;所述第一終端獲取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之一條碼;一第二終端掃描所述條碼以獲取一條碼資訊,所述條碼資訊對應至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以及所述第二終端將所述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上傳到所述伺服器,使所述第一終端標識關聯所述第二終端標識。
上述關聯終端的方法中,由第二終端掃描第一終端之條碼以獲取條碼資訊,再將掃描後得到的條碼資訊和第二終端標識上傳到伺服器,由於條碼資訊在伺服器上也對應至第一終端標識,因此透過相同的條碼資訊即可在伺服器將第一終端標識關聯第二終端標識,進而實現第一終端與第二終端之間的關聯。整個關聯過程無需輸入複雜的帳號資訊,僅需第二終端掃描第一終端上的條碼,減少使用者為關聯終端進行操作的時間,節省終端的耗電量。
本發明之一種關聯終端的方法包括:一第一終端生成一條碼;所述第一終端獲取對應所述條碼之一條碼資訊,並將所述條碼資訊和一第一終端標識上傳至一伺服器;以及一第二終端掃描所述條碼以獲取所述條碼資訊,並將所述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二終端之一第二終端標識上傳至所述伺服器,使所述第一終端標識關聯所述第二終端標識。
上述關聯終端的方法中,由第一終端生成條碼,並將條碼對應的條碼資訊和第一終端標識上傳至伺服器,再由第二終端掃描第一終端上的條碼,將得到的條碼資訊和第二終端標識上傳至伺服器,因此透過第一終端上生成的條碼,即可在伺服器上將第一終端標識關聯第二終端標識,進而實現第一終端與第二終端之間的關聯。整個關聯過程無需輸入複雜的帳號資訊,僅需第二終端掃描第一終端上的條碼,減少使用者為關聯終端進行操作的時間,節省終端的耗電量。
本發明之一種關聯終端的方法包括:一第一終端根據一第一終端標識生成一條碼;以及一第二終端掃描所述條碼以獲取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並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和所述第二終端之一第二終端標識上傳至一
伺服器,使所述第一終端標識關聯所述第二終端標識。
上述關聯終端的方法中,第一終端根據第一終端標識生成條碼,再由第二終端掃描第一終端上的條碼即可獲得第一終端標識,並將第一終端標識和第二終端標識上傳至伺服器,因此即可在伺服器上將第一終端標識關聯第二終端標識,進而實現第一終端與第二終端之間的關聯。整個關聯過程無需輸入複雜的帳號資訊,僅需第二終端掃描第一終端上生成的條碼,減少使用者為關聯終端進行操作的時間,節省終端的耗電量。
本發明之一種關聯終端的方法包括:一第一終端根據一第一終端標識生成一條碼;一第二終端掃描所述條碼以獲取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並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和所述第二終端之一第二終端標識上傳至一伺服器;以及所述伺服器儲存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和所述第二終端標識的對應關係。
上述關聯終端的方法中,第一終端根據第一終端標識生成條碼,再由第二終端掃描第一終端上的條碼即可獲得第一終端標識,並將第一終端標識和第二終端標識上傳至伺服器,伺服器儲存第一終端標識和第二終端標識的對應關係,因此即可在伺服器上將第一終端標識關聯第二終端標識,進而實現第一終端與第二終端之間的關聯。整個關聯過程無需輸入複雜的帳號資訊,僅需第二終端掃描第一終端上生成的條碼,減少使用者為關聯終端進行操作的時間,節省終端的耗電量。
本發明之一種終端包括:一掃描模組,用於掃描另一終端上之一第一條碼以獲取一第一條碼資訊,所述第一條碼資訊對應至所述另一終端之一第一終端標識;以及一上傳模組,用於將所述第一條碼資訊和所述終端之一第二終端標識上傳至所述伺服器,使所述第二終端標識關聯所述另一終端之所述第一終端標識。
上述終端透過掃描另一終端上的第一條碼獲得第一條碼資訊,由於第一條碼資訊在伺服器上對應至另一終端的第一終端標識,終端
將得到的第一條碼資訊和終端之一第二終端標識上傳至伺服器,使第二終端標識關聯另一終端之第一終端標識,因此在伺服器上,第二終端標識與另一終端之第一終端標識都與相同的第一條碼資訊對應,使得在伺服器上第二終端標識能夠關聯另一終端之第一終端標識,進而實現該終端與另一終端之間的關聯。由於無需輸入複雜的帳號資訊,僅需掃描第一條碼即可實現兩個終端之間的關聯,減少使用者為關聯終端進行操作的時間,節省終端的耗電量。
本發明之一種關聯終端的系統包括:一第一終端,具有一第一條碼以及一第一終端標識;一伺服器;以及一第二終端,包括:一掃描模組,用於掃描所述第一條碼以獲取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之一第一條碼資訊;以及一上傳模組,用於將所述第一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二終端之一第二終端標識上傳至所述伺服器,使所述第二終端標識關聯所述第一終端之所述第一終端標識。
600、700、800、900、1000‧‧‧終端
602‧‧‧掃描模組
604‧‧‧上傳模組
606‧‧‧查詢模組
608‧‧‧條碼獲取模組
610‧‧‧條碼生成模組
612‧‧‧另一條碼生成模組
1110‧‧‧射頻電路
1120‧‧‧記憶體
1130‧‧‧輸入單元
1131‧‧‧觸控面板
1132‧‧‧其他輸入裝置
1140‧‧‧顯示單元
1141‧‧‧顯示面板
1150‧‧‧感測器
1160‧‧‧音訊電路
1161‧‧‧揚聲器
1162‧‧‧傳聲器
1170‧‧‧無線通訊模組
1180‧‧‧處理器
1190‧‧‧電源
S102-S108、S302-S306、S402-S404、S502-S506‧‧‧步驟
第1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關聯終端的方法流程圖。
第2圖為一具體應用場景中關聯終端的方法時序圖。
第3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關聯終端的方法流程圖。
第4圖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關聯終端的方法流程圖。
第5圖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關聯終端的方法流程圖。
第6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終端方塊圖。
第7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終端方塊圖。
第8圖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終端方塊圖。
第9圖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終端方塊圖。
第10圖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終端方塊圖。
第11圖為本發明提供的終端為手機的部分結構方塊圖。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如第1圖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之關聯終端的方法包括:步驟S102,一第一終端將一第一終端標識上傳至一伺服器。
所述第一終端可以是具有一顯示螢幕且可連接網路的終端,包括但不限於智慧手機、平板電腦、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電子書閱讀器、動態影像專家壓縮標準音頻層面3(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MP3)播放機、動態影像專家壓縮標準音頻層面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MP4)播放機、銷售時點管理系統(Point Of Sale;POS)終端、膝上型可攜式電腦和桌上型電腦等等。
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可以是所述第一終端之一設備識別碼,例如當所述第一終端為手機時,第一終端標識可以是國際移動設備識別碼(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所述第一終端還可以向一服務平台發送一標識請求,進而接收服務平台根據所述標識請求所回傳之第一終端標識。此外,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也可以是全球唯一識別碼(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GUID),其又稱為通用唯一識別碼(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UUID),全球唯一識別碼是一種由演算法所生成二進位長度為128位元的數位識別碼,所述第一終端可以透過向服務平台發送標識請求獲得該全球唯一識別碼。
步驟S104,所述第一終端獲取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之一條碼。
所述條碼是用以儲存資訊的圖形識別符,可以是條形碼、二維條碼如QR碼(Quick Response Code)、以及彩色條碼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實施例中,步驟S104包括:所述第一終端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之一條碼資訊,並根據所述條碼資訊生成所述條碼。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終端上傳所述第一終端標識至所述伺服器後,所述伺服器可生成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之條碼資訊,並儲存所述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一終端標識的對應關係,並將生成的條碼資訊回傳至所述第一終端。具體的,所述伺服器可根據所述第一終端標識生成所述條碼資訊,即所述條碼資訊中包含所述第一終端標識,當然,所述條碼資訊中也可不包含所述第一終端標識,而僅儲存所述條碼資訊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的對應關係。
具體的,所述第一終端接收到所述條碼資訊後,根據所述條碼資訊生成所述條碼的步驟可透過傳統的條碼生成方法生成所述條碼。本實施例中,由於所述第一終端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之條碼資訊,使得網路傳輸的資訊量小,佔用網路資源少,即使在網路狀況不佳的情況下也可以生成條碼,因此受網路狀況的影響較小。
在另一實施例中,步驟S104包括:所述第一終端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之條碼。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終端上傳所述第一終端標識至所述伺服器後,所述伺服器生成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之條碼資訊,儲存所述條碼資訊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的對應關係,並根據所述條碼資訊生成所述條碼,然後將所述條碼回傳至所述第一終端,簡而言之,由所述伺服器生成所述條碼,然後所述第一終端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的條碼,由於所述第一終端無需在本地生成條碼,能夠節省本地資源,而且對所述第一終端硬體要求低,相容性強。
步驟S106,一第二終端掃描所述條碼以獲取條碼資訊,所
述條碼資訊在所述伺服器上對應至所述第一終端標識。
所述第二終端配置有一圖像擷取裝置,且能夠掃描並解析條碼。所述第二終端包括但不限於智慧手機、平板電腦、PDA、電子書閱讀器、MP3播放機、MP4播放機、POS終端、膝上型可攜式電腦和桌上型電腦等等。所述第二終端掃描條碼並透過擷取圖像資訊以得到含有條碼的圖像,之後再經過條碼定位、分割和解碼實現條碼的解析,進而獲得與條碼對應的條碼資訊。
步驟S108,所述第二終端將所述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二終端之一第二終端標識上傳到所述伺服器,以使所述第一終端標識關聯所述第二終端標識。
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可以是所述第二終端之一設備識別碼,例如當第二終端為手機時,第二終端標識可以是國際移動設備識別碼。所述第二終端還可以向服務平台發送一標識請求,進而接收服務平台根據所述標識請求所回傳之第二終端標識。此外,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也可以是全球唯一識別碼,所述第二終端可以透過向服務平台請求獲得全球唯一識別碼。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終端將所述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上傳到伺服器,由於在伺服器上所述條碼資訊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使得所述第一終端標識能夠透過相同的條碼資訊關聯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實現所述第一終端與所述第二終端的關聯,也就是將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進行綁定。
上述關聯終端的方法中,整個關聯過程無需輸入複雜的帳號資訊,僅需由所述第二終端掃描所述第一終端上的條碼,減少使用者為關聯所述第一及第二終端進行操作的時間,節省所述第一及第二終端的耗電量。若由多個第二終端掃描第一終端上的條碼還能快速實現多個終端的關聯。
應當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係泛
指兩個不同的終端,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終端也可掃描第二終端獲取到的條碼,實現兩個終端的關聯,具體過程在此則不再贅述。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關聯終端的方法還包括:所述第一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之一查詢請求,並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條碼資訊對應之第二終端標識。
本實施例中,在將所述第一終端關聯所述第二終端後,所述第一終端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查詢請求,所述查詢請求中具有所述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一終端標識,所述伺服器接收到所述查詢請求後,可判斷所述伺服器上是否存在所述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一終端標識的對應關係的記錄,若是,則通過驗證,所述伺服器向所述第一終端回傳與所述條碼資訊對應之第二終端標識;若否則不回傳資訊或者回傳查詢失敗的資訊。當在所述伺服器上查詢到與所述條碼資訊對應有多個第二終端標識時,則將查詢到所有與所述條碼資訊對應之第二終端標識都回傳至所述第一終端。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查詢請求並獲取與所述條碼資訊對應之第二終端標識後,進而可以根據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向所述第二終端傳遞資訊,實現資訊同步。例如所述第一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第一終端標識、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和資訊內容之一資訊請求,然後所述伺服器向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對應的第二終端發送具有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和資訊內容,使所述第二終端能收到資訊內容。同樣的,所述第二終端也可根據收到的第一終端標識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資訊內容。
進一步的,在一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之查詢請求的步驟之後還包括:所述第一終端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二終端屬性資訊,第二終端屬性資訊可以為所述第二終端上儲存的資訊。
所述第二終端屬性資訊可以包括終端名稱、終端使用的操作平台(例如Android、iOS或Windows等作業系統)、終端類型(例如智慧型
手機、桌上型式電腦、可擕式電腦)等。所述第二終端可以預先將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和所述第二終端屬性資訊上傳到所述伺服器。所述伺服器向所述第一終端回傳與條碼資訊對應之第二終端標識時,還可將與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二終端屬性資訊同時回傳至所述第一終端,使得所述第一終端可直接地展示所述第二終端屬性資訊,便於使用者獲知所關聯的終端的屬性資訊。
在另一實施例中,所述關聯終端的方法還包括:所述第二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之一查詢請求,並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條碼資訊對應之第一終端標識和/或與所述第一終端關聯的其他第二終端標識。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終端可向所述伺服器請求查詢關聯的第一終端和/或與第一終端關聯的其他第二終端。具體的,所述第二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查詢請求,該查詢請求中具有所述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二終端標識,所述伺服器接收到所述查詢請求後,進一步查詢與所述條碼資訊對應之第一終端標識,若所述條碼資訊對應多個第二終端標識,則還可查詢到與所述條碼資訊對應之其他第二終端標識(即不包含發送查詢請求之第二終端之第二終端標識)。因此,所述第二終端可接收到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條碼資訊對應之第一終端標識和/或與所述條碼資訊對應之其他第二終端標識。
本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終端既可顯示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也可以顯示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關聯的其他第二終端標識,使得第二終端除了可以與所述第一終端進行資訊同步外,還能夠和與所述第一終端關聯的其他第二終端進行資訊同步,減少多次掃描條碼的操作及使用者在操作的時間,進一步節省終端的耗電量。
進一步的,在一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之查詢請求的步驟之後還包括:
所述第二終端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一終端屬性資訊和/或與第一終端關聯的其他第二終端之第二終端屬性資訊,第一終端屬性資訊和其他第二終端之第二終端屬性資訊分別為所述第一終端上儲存的資訊和其他第二終端上儲存的資訊。
所述第一終端屬性資訊和其他第二終端之第二終端屬性資訊可以包括終端名稱、終端使用的操作平台(例如Android、iOS或Windows等作業系統)、終端類型(比如智慧手機、桌上型式電腦、可擕式電腦)等。所述第一終端可以預先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和所述第一終端屬性資訊上傳到伺服器,其他第二終端可以預先將其他第二終端標識和其他第二終端屬性資訊上傳到伺服器。所述伺服器向所述第二終端回傳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和/或其他第二終端標識時,還可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一終端屬性資訊和/或其他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二終端屬性資訊一併回傳,使得所述第二終端上可直接地展示所述第一終端屬性資訊和/或其他第二終端標識之第二終端屬性資訊,便於使用者獲知與第二終端關聯的第一終端屬性資訊和/或與第一終端關聯的其他第二終端屬性資訊。
下面以一具體應用場景來說明上述關聯終端的方法,如第2圖所示,關聯終端的系統之具體過程如下:
(1)第一終端將第一終端標識上傳至伺服器,伺服器根據第一終端標識生成條碼資訊,並儲存條碼資訊和第一終端標識的對應關係。第一終端接收伺服器所回傳與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之條碼資訊,進而根據回傳的條碼資訊生成條碼,並將該條碼顯示在第一終端的顯示螢幕上。第二終端掃描該條碼以獲取條碼資訊,進而將該條碼資訊和第二終端標識上傳至伺服器,而伺服器儲存條碼資訊和第二終端標識的對應關係以使條碼資訊與第一終端標識和第二終端標識對應,進而使得第一終端關聯第二終端。
(2)當第二終端欲向第一終端發送資訊時,先向伺服器發
送具有經由掃描獲取的條碼資訊和第二終端標識之一查詢請求,伺服器收到該查詢請求後,對該查詢請求進行有效性驗證,即查詢伺服器上是否存在條碼資訊和第二終端標識的對應關係,若存在則驗證成功,伺服器向第二終端回傳第一終端標識和與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一終端屬性資訊,若不存在則回傳驗證失敗的資訊,第二終端收到第一終端屬性資訊並予以展示,並可接收使用者輸入針對該第一終端屬性資訊的選擇指令,進而可向所選擇的第一終端屬性資訊對應之第一終端發送資訊。
(3)第二終端向資訊中心發送具有第一終端標識、第二終端標識、條碼資訊和資訊內容之一資訊請求。資訊中心收到該資訊請求後,將第一終端標識、第二終端標識和條碼資訊發送至伺服器進行驗證,由伺服器判斷第一終端是否關聯第二終端。具體地,檢測伺服器上是否存在條碼資訊與第一終端標識以及第二終端標識的對應關係,若存在則代表第一終端關聯第二終端,向資訊中心回傳驗證成功的資訊,驗證成功後,資訊中心向第一終端發送第二終端標識和資訊內容,進而實現將資訊內容從第二終端傳遞到第一終端。同樣的,第一終端也可以根據收到的第二終端標識,透過資訊中心向第二終端發送資訊內容。
如第3圖所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關聯終端的方法包括:步驟S302,一第一終端生成一條碼。
所述第一終端可以根據一第一終端標識生成條碼,也可以透過產生亂數來生成條碼,還可以根據使用者輸入的資訊生成條碼。
步驟S304,所述第一終端獲取對應所述條碼之一條碼資訊,並將所述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上傳至一伺服器。
當所述第一終端根據所述第一終端標識生成條碼時,所述條碼資訊可以包括所述第一終端標識。當透過產生亂數生成條碼時,所述條碼資訊可以包括生成的亂數。當根據使用者輸入的資訊生成條碼時,所述條碼資訊可以包括使用者輸入的資訊。所述伺服器接收到所述第一終端上
傳的條碼資訊和第一終端標識後,儲存條碼資訊和第一終端標識的對應關係。
步驟306,一第二終端掃描所述條碼以獲取所述條碼資訊,將所述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二終端之一第二終端標識上傳至所述伺服器,使所述第一終端標識關聯所述第二終端標識。
所述第二終端將所述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上傳至所述伺服器後,由於在伺服器上所述條碼資訊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使得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和所述第二終端標識能夠透過相同的條碼資訊關聯起來,實現第一終端與第二終端的關聯,也就是將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進行了綁定。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關聯終端的方法還包括:所述第一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之一查詢請求,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條碼資訊對應之第二終端標識。本實施例中,將所述第一終端關聯所述第二終端後,所述第一終端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查詢請求,獲取與所述條碼資訊對應之第二終端標識,進而可以根據獲取的第二終端標識,向第二終端傳遞資訊,實現資訊同步。
在一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之查詢請求的步驟之後還包括:所述第一終端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二終端屬性資訊。本實施例中,所述伺服器向所述第一終端回傳與所述條碼資訊對應之第二終端標識時,還可將與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二終端屬性資訊一併回傳至所述第一終端,因此在所述第一終端可直接地展示所述第二終端屬性資訊,便於使用者獲知關聯的終端屬性資訊。
在另一實施例中,所述關聯終端的方法還包括:所述第二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之查詢請求,接收所述伺服器回傳與所述條碼資訊對應之第一終端標識和/或其他第二終
端標識。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終端可向所述伺服器請求查詢所關聯的第一終端和/或與所述第一終端關聯的其他第二終端,所述伺服器回傳具有所述條碼資訊所對應之第一終端標識和/或與所述條碼資訊對應之其他第二終端標識(即不包含發送查詢請求之第二終端之第二終端標識)。所述第二終端既可顯示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也可顯示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關聯的其他第二終端標識,使得所述第二終端除了可以與所述第一終端進行資訊同步外,還能夠和與所述第一終端關聯的其他終端進行資訊同步,減少多次掃描條碼的操作及使用者操作的時間,進一步節省終端的耗電量。
在一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之查詢請求的步驟之後還包括:所述第二終端接收所述伺服器回傳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之第一終端屬性資訊和/或其他第二終端標識之第二終端屬性資訊。本實施例中,所述伺服器向所述第二終端回傳第一終端標識和/或其他第二終端標識時,還可將第一終端標識之第一終端屬性資訊和/或其他第二終端標識之第二終端屬性資訊一併回傳,使得所述第二終端上可直接地展示第一終端屬性資訊和/或其他第二終端屬性資訊,便於使用者獲知與所述第二終端關聯的第一終端的屬性資訊和/或與第一終端關聯的其他第二終端屬性資訊。
上述關聯終端的方法中,整個關聯過程無需輸入複雜的帳號資訊,僅需由所述第二終端掃描所述第一終端上的條碼,減少使用者為關聯所述第一及第二終端進行操作的時間,節省所述第一及第二終端進行的耗電量。此外,由於所述第一終端可以自行生成條碼,在生成條碼的過程中無需與伺服器連線,因此能夠節省網路資源。
如第4圖所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關聯終端的方法包括:步驟S402,一第一終端根據一第一終端標識生成一條碼。
所述第一終端根據所述第一終端標識生成所述條碼,所述條
碼對應之一條碼資訊包含所述第一終端標識。
步驟S404,一第二終端掃描所述條碼以獲取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並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和所述第二終端之一第二終端標識上傳至一伺服器,使所述第一終端標識關聯所述第二終端標識。
所述第二終端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和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上傳至所述伺服器,因此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和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可在所述伺服器上有對應關係,使所述第一終端標識關聯所述第二終端標識,進而實現所述第一終端和所述第二終端的關聯。若由多個第二終端掃描所述第一終端上的條碼還能快速實現多個終端的關聯。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關聯終端的方法還包括:所述第一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之一查詢請求,並接收所述伺服器回傳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二終端標識。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查詢請求,獲取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二終端標識,進而可以根據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向所述第二終端傳遞資訊,實現資訊同步。
在一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第一終端標識之查詢請求的步驟之後還包括:所述第一終端接收所述伺服器回傳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之第二終端屬性資訊。所述伺服器向所述第一終端回傳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之第二終端標識時,還可將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之第二終端屬性資訊一併回傳至所述第一終端,使得第一終端可直接地展示第二終端屬性資訊,便於使用者獲知關聯的終端的屬性資訊。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關聯終端的方法還包括:所述第二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之一查詢請求,並接收所述伺服器回傳與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一終端標識。所述第二終端可根據獲取的第一終端標識向所述第一終端傳遞資訊,實現資訊同步。
在一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
第二終端標識之查詢請求的步驟之後還包括:所述第二終端接收所述伺服器回傳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之第一終端屬性資訊。所述伺服器向所述第二終端回傳與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一終端標識時,還可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之第一終端屬性資訊一併回傳至所述第二終端,因此所述第二終端可直接地展示第一終端屬性資訊,便於使用者獲知關聯的終端的屬性資訊。
上述關聯終端的方法中,由所述第一終端根據所述第一終端標識生成條碼,再由所述第二終端掃描所述第一終端上的條碼即可獲得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並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和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上傳至所述伺服器。因此在伺服器上第一終端標識關聯第二終端標識,進而實現第一終端關聯第二終端之間的關聯。整個關聯過程無需輸入複雜的帳號資訊,僅需由所述第二終端掃描所述第一終端上生成的條碼,減少使用者為關聯所述第一及第二終端進行操作的時間,節省所述第一及第二終端的耗電量。此外,由於所述第一終端根據第一終端標識來生成條碼,無需所述第一終端再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和所述條碼資訊上傳至所述伺服器,可節省網路資源。
如第5圖所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關聯終端的方法包括:步驟S502,一第一終端根據一第一終端標識生成一條碼。
所述第一終端根據所述第一終端標識生成條碼,所述條碼對應之一條碼資訊包含所述第一終端標識。
步驟S504,一第二終端掃描所述條碼以獲取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並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和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上傳至一伺服器。
所述第二終端透過掃描所述第一終端上的條碼以獲得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可以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和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對應後再上傳至所述伺服器,也可以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和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上傳至伺服器後,由所述伺服器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和第二終端標識對應起來。
步驟S506,所述伺服器儲存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和所述第二
終端標識的對應關係。
所述伺服器接收到所述第二終端上傳的第一終端標識和第二終端標識,儲存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和所述第二終端標識的對應關係,使所述第一終端標識關聯所述第二終端標識。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關聯終端的方法還包括:所述第一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之一查詢請求,所述伺服器向所述第一終端回傳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二終端標識。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查詢請求,獲取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二終端標識,進而可以根據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向所述第二終端傳遞資訊,實現資訊同步。
在一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之查詢請求的步驟之後還包括:所述伺服器向所述第一終端回傳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之第二終端屬性資訊,所述伺服器向所述第一終端回傳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二終端標識時,還可將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之第二終端屬性資訊一併回傳至所述第一終端,因此所述第一終端可直接地展示第二終端屬性資訊,便於使用者獲知關聯的終端的屬性資訊。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關聯終端的方法還包括:所述第二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第二終端標識之一查詢請求,所述伺服器向所述第二終端回傳與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一終端標識,所述第二終端根據獲取的第一終端標識可向所述第一終端傳遞資訊,實現資訊同步。
在一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之查詢請求的步驟之後還包括:所述伺服器向所述第二終端回傳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之第一終端屬性資訊。所述伺服器向所述第二終端回傳與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一終端標識時,還可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之第一終端屬性資訊一併回傳至所述第二終端,因此第二終端可直接地展示第一終端屬性資訊,便於使用者獲知關聯的終端的屬性資訊。
上述關聯終端的方法中,所述第一終端根據所述第一終端標識生成條碼,再由所述第二終端掃描所述第一終端上的條碼即可獲得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並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和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上傳至所述伺服器,所述伺服器儲存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和所述第二終端標識的對應關係,使所述第一終端標識關聯所述第二終端標識,進而實現所述第一終端與所述第二終端之間的關聯。整個關聯過程無需輸入複雜的帳號資訊,僅需所述第二終端掃描所述第一終端上生成的條碼,減少使用者為關聯終端進行操作的時間,並節省終端的耗電量。此外,由於所述第一終端根據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來生成條碼,無需所述第一終端再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和所述條碼資訊上傳至所述伺服器,可節省網路資源。
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理解實現上述實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透過電腦程式來指令相關的硬體完成,所述程式包括指令集合並可以儲存於一電腦可讀取儲存介質中,於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程式儲存於終端的儲存介質中,並被終端中之至少一處理器執行,以實現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流程。所述電腦可讀取儲存介質可為磁碟、光碟、唯讀記憶體(Read Only Memory;ROM)或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如第6圖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之終端600對應至第2圖之關聯終端的系統的第二終端,該終端600可以包括但不限於智慧手機、平板電腦、PDA、電子書閱讀器、MP3播放機、MP4播放機、POS終端、膝上型可攜式電腦和桌上型電腦等等,該終端600包括一掃描模組602以及一上傳模組604。
所述掃描模組602用於掃描另一終端上之一第一條碼以獲取所述第一條碼之一第一條碼資訊,所述第一條碼資訊在一伺服器上對應所述另一終端之一第一終端標識。
所述條碼是用以儲存資訊的圖形識別符,可以是條形碼、二
維條碼如QR碼(Quick Response Code)、以及彩色條碼等,在此不做限定。
第一終端標識可以是所述另一終端之一設備識別碼,例如當所述另一終端為手機時,第一終端標識可以是國際移動設備識別碼。所述另一終端還可以向服務平台發送一標識請求,進而接收服務平台根據該標識請求所回傳的第一終端標識。此外,第一終端標識也可以是全球唯一識別碼,全球唯一識別碼是一種由演算法所生成二進位長度為128位元的數位識別碼,所述另一終端可以透過向服務平台發送標識請求獲得全球唯一識別碼。
所述上傳模組604用於將所述第一條碼資訊和所述終端600之一第二終端標識上傳至伺服器,使所述第二終端標識關聯另一終端之第一終端標識。
由於所述第一條碼資訊在伺服器上對應至另一終端之第一終端標識,終端600將所述第一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上傳至伺服器後,透過相同的第一條碼資訊可在伺服器將第二終端標識和另一終端之第一終端標識對應起來,進而實現所述終端600與另一終端之間的關聯。整個關聯過程無需輸入複雜的帳號資訊,僅需由終端600掃描另一終端上的第一條碼,減少使用者為關聯終端進行操作的時間,節省終端600的耗電量。
如第7圖所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終端700還包括一查詢模組606,用於向伺服器發送具有第一條碼資訊和第二終端標識之一查詢請求,接收伺服器所回傳與第一條碼資訊對應之另一終端之第一終端標識。終端700可以根據所接收的另一終端之第一終端標識向另一終端發送資訊,實現資訊同步。
在一實施例中,查詢模組606還用於接收伺服器所回傳另一終端之第一終端標識之第一終端屬性資訊。第一終端屬性資訊可以包括終端名稱、另一終端使用的操作平台(例如Android、iOS或Windows等作業系統)、終端類型(例如智慧型手機、桌上型式電腦、可擕式電腦)等。伺服
器向終端700回傳與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之另一終端之第一終端標識時,還可將另一終端之第一終端標識之第一終端屬性資訊一併回傳至終端700,因此終端700可直接地展示另一終端之第一終端屬性資訊,便於使用者獲知關聯的終端的屬性資訊。
如第8圖所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終端800還包括一條碼獲取模組608,用於獲取與終端800之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之一第二條碼。獲取與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二條碼可以供另一終端掃描該第二條碼並獲取與該第二條碼對應之一第二條碼資訊,進而從另一終端發起關聯終端的操作,因此終端800與另一終端都可以發起關聯終端的操作,進一步減少使用者為關聯終端進行操作的時間,節省終端800與另一終端的耗電量。
在一實施例中,條碼獲取模組608還用於接收伺服器所回傳與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二條碼資訊,根據第二條碼資訊生成第二條碼。本實施例中,伺服器向終端800回傳與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二條碼資訊,並根據第二條碼資訊生成第二條碼,可供另一終端掃描該第二條碼獲取第二條碼資訊,進而從另一終端發起關聯終端的操作。而且由於終端800接收的是伺服器所回傳與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二條碼資訊,使得網路傳遞的資訊量小,佔用網路資源少,即使在網路狀況不佳的情況下也可以生成第二條碼,因此受網路狀況的影響較小。
在一實施例中,條碼獲取模組608還用於接收伺服器所回傳與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二條碼。本實施例中,由伺服器生成第二條碼,終端800接收伺服器所回傳的第二條碼,由於終端800無需在本地生成第二條碼,能夠節省本地資源。
如第9圖所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終端900還包括一條碼生成模組610,用於生成一第二條碼。終端900可以根據第二終端標識生成第二條碼,也可以透過產生亂數來生成第二條碼,還可以根據使用者輸入的資訊生成第二條碼。
上傳模組604還用於獲取生成的第二條碼所對應之第二條碼資訊,將獲取的第二條碼資訊和第二終端標識上傳至伺服器。當終端900根據第二終端標識生成第二條碼時,第二條碼資訊可以包括第二終端標識;當透過產生亂數來生成第二條碼時,第二條碼資訊可以包括生成的亂數;當根據使用者輸入的資訊生成第二條碼時,第二條碼資訊可以包括使用者輸入的資訊。
本實施例中,終端900生成第二條碼並將第二條碼資訊和第二終端標識上傳至伺服器,另一終端可以透過掃描第二條碼而獲取第二條碼資訊,並將第二條碼資訊和另一終端之第一終端標識上傳至伺服器,透過相同的第二條碼資訊可在伺服器上將第二終端標識與另一終端之第一終端標識關聯起來,進而實現終端900與另一終端的關聯。
如第10圖所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終端1000還包括另一條碼生成模組612,用於根據第二終端標識生成第二條碼。本實施例中,根據第二終端標識生成第二條碼,且該第二條碼對應之第二條碼資訊包含第二終端標識,可以供另一終端掃描第二條碼獲取第二條碼資訊,獲取第二條碼資訊中的第二終端標識可使另一終端發起與該終端1000關聯的操作。
如第11圖所示,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另一種終端,為了便於說明,僅示出與本發明實施例相關的部分,未揭示的具體技術細節可參照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部分。該終端可以包括手機、平板電腦、PDA、POS終端、車載電腦等任意終端設備,下列以終端為手機說明:第11圖示出與本發明提供的終端為手機的部分結構方塊圖。手機包括一射頻(Radio Frequency;RF)電路1110、一記憶體1120、一輸入單元1130、一顯示單元1140、一感測器1150、一音訊電路1160、一無線通訊模組1170、一處理器1180以及一電源1190。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理解第11圖所示之手機結構並不構成對手機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圖示更多或更少的元件,或者組合某些元件,或者具有不同的元
件配置。下面結合第11圖對手機的各個構成元件進行具體的介紹:射頻電路1110可用於收發資訊或通話過程中信號的接收和發送,特別地,接收從基站下載的資訊後供處理器1180處理。此外,將上傳的資料發送給基站。射頻電路1110通常包括但不限於天線、至少一放大器、收發信機、耦合器、低雜訊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雙工器等。此外,射頻電路1110還可以透過無線通訊與網路和其他設備通信。所述無線通訊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標準或協定,包括但不限於: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封包無線服務技術(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分碼多工存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寬頻分碼多工存取(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長期演進技術(Long Term Evolution;LTE)、電子郵件、簡訊服務(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記憶體1120可用於儲存軟體程式以及模組,處理器1180透過操作儲存在記憶體1120內的軟體程式以及模組,進而執行各種功能應用以及資料處理。記憶體1120主要包括儲存程式區和儲存資料區,儲存程式區可儲存作業系統、至少一功能所需的應用程式(例如聲音播放功能、圖像播放功能等),儲存資料區可儲存根據手機的使用所創建的資料(例如音訊資料、電話簿等)。此外,記憶體1120可以包括高速隨機存取記憶體,還可包括非揮發性記憶體,例如至少一磁性記憶體、快閃記憶體或其他揮發性固態記憶體。
輸入單元1130可用於接收輸入的數位或字元資訊,以及產生與手機的使用者設置以及功能控制有關的信號輸入。具體地,輸入單元1130可包括觸控面板1131以及其他輸入裝置1132。觸控面板1131也稱為觸控式螢幕,可收集使用者在其上或附近的觸摸操作(例如使用者使用手指、觸控筆等任何適合的物體或附件在觸控面板1131上或在觸控面板1131附近的操作),並根據預先設定的程式驅動相應的連接裝置。可選的,觸控面板1131
可包括觸碰檢測裝置和觸碰控制器兩個部分。觸碰檢測裝置檢測使用者的觸碰方位,並檢測觸碰操作產生的信號,將信號傳送給觸碰控制器,觸碰控制器從觸碰檢測裝置上接收觸碰資訊,將觸碰資訊轉換成觸碰座標並傳送給處理器1180,並能接收處理器1180發來的命令並加以執行。此外,可以採用電阻式、電容式、紅外線以及表面聲波等多種類型實現觸控面板1131。除了觸控面板1131,輸入單元1130還可以包括其他輸入裝置1132。具體地,其他輸入裝置1132可以包括但不限於實體鍵盤、功能鍵(例如音量控制按鍵、開關按鍵等)、軌跡球、滑鼠、操作桿中的一種或多種。
顯示單元1140可用於顯示由使用者輸入的資訊或提供給使用者的資訊以及手機的各種功能表。顯示單元1140可包括一顯示面板1141,可選的,可以採用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顯示器等形式配置顯示面板1141。進一步地,觸控面板1131可覆蓋顯示面板1141,當觸控面板1131檢測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觸碰操作後,傳送給處理器1180以確定觸碰事件的類型,隨後處理器1180根據觸碰事件的類型在顯示面板1141上提供相應的視覺輸出。雖然在第11圖中觸控面板1131與顯示面板1141是作為兩個獨立的元件來實現輸入和輸出功能,但是在另一實施例中,可以將觸控面板1131與顯示面板1141整合來實現輸入和輸出功能。
手機還可包括至少一感測器1150,例如光感測器、運動感測器以及其他感測器。具體地,光感測器可包括環境光感測器及接近感測器,環境光感測器可根據環境光線的明暗來調節顯示面板1141的亮度,接近感測器可在手機移動到耳邊時,關閉顯示面板1141和/或背光。作為運動感測器的一種,重力加速度感測器可檢測各個方向上(一般為三軸)加速度的大小,靜止時可檢測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於識別手機姿態的應用(比如橫豎螢幕切換、相關遊戲、磁力計姿態校準)、振動識別相關功能(例如計步器、敲擊)等。此外,手機還可配置陀螺儀、氣壓計、濕度計、溫度
計、紅外線感測器等其他感測器,在此不再贅述。
音訊電路1160、揚聲器1161以及傳聲器1162可提供使用者與手機之間的音訊介面。音訊電路1160可將接收到的音訊資料轉換成電信號後再傳輸到揚聲器1161,由揚聲器1161轉換為聲音信號輸出;另一方面,傳聲器1162將收集的聲音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由音訊電路1160接收後轉換為音訊資料,再將音訊資料輸出至處理器1180處理後,經射頻電路1110以發送給另一手機,或者將音訊資料輸出至記憶體1120以便進一步處理。
無線通訊模組1170包括但不限於無線保真(Wreless Fidelity;WiFi)模組、藍牙模組、紅外線通信模組等。手機透過無線通訊模組1170可以幫助使用者收發電子郵件、流覽網頁和訪問流式媒體等,並為使用者提供無線寬頻的網際網路訪問。雖然第11圖示出無線通訊模組11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並不屬於手機的必須構成,完全可以根據需要在不改變發明的本質的範圍內而省略。
處理器1180是手機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種介面和線路連接至手機的各個部分,透過運行或執行儲存在記憶體1120內的軟體程式及/或模組,以及呼叫儲存在記憶體1120內的資料,執行手機的各種功能和處理資料,進而對手機進行整體監控。處理器1180可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單元,較佳而言,處理器1180可整合應用處理器和調變解調變處理器,應用處理器主要處理作業系統、使用者介面和應用程式,調變解調變處理器主要處理無線通訊。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調變解調變處理器也可以不整合至處理器1180中。
手機還包括給各個元件供電的電源1190(例如電池),較佳而言,電源可以透過電源管理系統與處理器1180邏輯相連,進而透過電源管理系統實現管理充電、放電、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儘管未示出,手機還可以包括攝像頭、藍牙模組等,在此不再贅述。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終端所包括的處理器1180還具有以下功能:掃描另一終端上之一第一條碼以獲取一第一條碼資訊,所述第一條碼資訊在一伺服器上對應另一終端之一第一終端標識;以及將所述第一條碼資訊和所述終端之一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上傳至所述伺服器,使所述第二終端標識關聯另一終端之第一終端標識。
在一實施例中,處理器1180還具有以下功能: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第一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之一查詢請求,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第一條碼資訊對應之另一終端之第一終端標識。
在一實施例中,處理器1180還具有以下功能: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第一條碼資訊對應之其他終端之終端標識。
在一實施例中,處理器1180還具有以下功能: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另一終端之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一終端屬性資訊。
在一實施例中,處理器1180還具有以下功能:獲取與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之一第二條碼。
在一實施例中,處理器1180還具有以下功能: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之一第二條碼資訊,根據所述第二條碼資訊生成所述第二條碼,或者用於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二條碼。
在一實施例中,處理器1180還具有以下功能:生成所述第二條碼,獲取生成的第二條碼所對應之第二條碼資訊,將獲取的第二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上傳至所述伺服器。
在一實施例中,處理器1180還具有以下功能:根據所述第二終端標識生成所述第二條碼。
雖然本發明已用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
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S102-S108‧‧‧步驟
Claims (31)
- 一種關聯終端的方法,包括:一第一終端將一第一終端標識上傳至一伺服器;所述第一終端獲取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之一條碼;一第二終端掃描所述條碼以獲取一條碼資訊,所述條碼資訊對應至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以及所述第二終端將所述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二終端之一第二終端標識上傳到所述伺服器,使所述第一終端標識關聯所述第二終端標識。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關聯終端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終端獲取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之所述條碼的步驟包括:所述第一終端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之條碼資訊,並根據所述條碼資訊生成所述條碼;或者所述第一終端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之所述條碼。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關聯終端的方法,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一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之一查詢請求,並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條碼資訊對應之所述第二終端標識;或者所述第一終端標識進一步關聯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以外的其他終端標識,所述第二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之一查詢請求,並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條碼資訊對應之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和/或所述其他終端標識。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關聯終端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之所述查詢請求的步驟之後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一終端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二 終端屬性資訊,所述第二終端屬性資訊為所述第二終端上儲存的資訊;或者在所述第二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之所述查詢請求的步驟之後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二終端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一終端屬性資訊和/或與所述其他終端標識對應之終端屬性資訊,所述第一終端屬性資訊和與所述其他終端標識對應之終端屬性資訊分別為所述第一終端上儲存的資訊和其他終端上儲存的資訊。
- 一種關聯終端的方法,包括:一第一終端生成一條碼;所述第一終端獲取對應所述條碼之一條碼資訊,並將所述條碼資訊和一第一終端標識上傳至一伺服器;以及一第二終端掃描所述條碼以獲取所述條碼資訊,並將所述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二終端之一第二終端標識上傳至所述伺服器,使所述第一終端標識關聯所述第二終端標識。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關聯終端的方法,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一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之一查詢請求,並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條碼資訊對應之所述第二終端標識;或者所述第一終端標識進一步關聯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以外的其他終端標識,所述第二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之一查詢請求,並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條碼資訊對應之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和/或所述其他終端標識。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關聯終端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之所述查詢請求的步驟之後進一步包括: 所述第一終端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二終端屬性資訊,所述第二終端屬性資訊為所述第二終端上儲存的資訊;或者在所述第二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之所述查詢請求的步驟之後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二終端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一終端屬性資訊和/或與所述其他終端標識對應之終端屬性資訊,所述第一終端屬性資訊和與所述其他終端標識對應之終端屬性資訊分別為所述第一終端上儲存的資訊和其他終端上儲存的資訊。
- 一種關聯終端的方法,包括:一第一終端根據一第一終端標識生成一條碼;以及一第二終端掃描所述條碼以獲取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並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和所述第二終端之一第二終端標識上傳至一伺服器,使所述第一終端標識關聯所述第二終端標識。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關聯終端的方法,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一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之一查詢請求,並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之所述第二終端標識;或者所述第二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之一查詢請求,並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之所述第一終端標識。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關聯終端的方法,在所述第一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之所述查詢請求的步驟之後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一終端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二終端屬性資訊,所述第二終端屬性資訊為所述第二終端上儲存的資訊;或 者在所述第二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之所述查詢請求的步驟之後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二終端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一終端屬性資訊,所述第一終端屬性資訊為所述第一終端上儲存的資訊。
- 一種關聯終端的方法,包括:一第一終端根據一第一終端標識生成一條碼;一第二終端掃描所述條碼以獲取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並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和所述第二終端之一第二終端標識上傳至一伺服器;以及所述伺服器儲存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和所述第二終端標識的對應關係。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關聯終端的方法,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一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之一查詢請求,所述伺服器向所述第一終端回傳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之所述第二終端標識;或者所述第二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之一查詢請求,所述伺服器向所述第二終端回傳與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之所述第一終端標識。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關聯終端的方法,在所述第一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第一終端標識之所述查詢請求的步驟之後進一步包括:所述伺服器向所述第一終端回傳與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二終端屬性資訊,所述第二終端屬性資訊為所述第二終端上儲存的資訊;或者在所述第二終端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之所述查詢請求的步驟之後進一步包括:所述伺服器向所述第二終端回傳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一終端屬性資訊,所述第一終端屬性資訊為所述第一終端上儲存的資訊。
- 一種終端,包括:一掃描模組,用於掃描另一終端上之一第一條碼以獲取一第一條碼資訊,所述第一條碼資訊對應至所述另一終端之一第一終端標識;以及一上傳模組,用於將所述第一條碼資訊和所述終端之一第二終端標識上傳至所述伺服器,使所述第二終端標識關聯所述另一終端之所述第一終端標識。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終端,進一步包括:一查詢模組,用於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第一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之一查詢請求,並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第一條碼資訊對應之所述另一終端之所述第一終端標識。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終端,其中所述查詢模組進一步用於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另一終端之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一終端屬性資訊,所述第一終端屬性資訊為所述第一終端上儲存的資訊。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終端,進一步包括:一條碼獲取模組,用於獲取與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之一第二條碼。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終端,其中所述條碼獲取模組進一步用於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之一第二條碼資訊,並根據所述第二條碼資訊生成所述第二條碼;或者所述條碼獲取模組進一步用於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之所述第二條碼。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終端,進一步包括:一條碼生成模組,用於生成一第二條碼;而所述上傳模組進一步用於獲取所述第二條碼所對應之一第二條碼資訊,並將所述第二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上傳至所述伺服器。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終端,進一步包括:一條碼生成模組,用於根據所述第二終端標識生成一第二條碼。
- 一種關聯終端的系統,包括:一第一終端,具有一第一條碼以及與所述第一條碼對應之一第一終端標識;一伺服器;以及一第二終端,包括:一掃描模組,用於掃描所述第一條碼以獲取與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之一第一條碼資訊;以及一上傳模組,用於將所述第一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二終端之一第二終端標識上傳至所述伺服器,使所述第二終端標識關聯所述第一終端之所述第一終端標識。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關聯終端的系統,其中所述第二終端進一步包括:一查詢模組,用於向所述伺服器發送具有所述第一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之一查詢請求,並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第一條碼資訊對應之所述第一終端之所述第一終端標識。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關聯終端的系統,其中所述查詢模組進一步用於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第一終端之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對應之第一終端屬性資訊,所述第一終端屬性資訊為所述第一終端上儲存的資訊。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關聯終端的系統,進一步包括:一條碼獲取模組,用於獲取與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之一第二條碼。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關聯終端的系統,其中所述條碼獲取模組進一步用於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之一第二條碼資訊,並根據所述第二條碼資訊生成所述第二條碼;或者所述條碼獲取模組進一步用於接收所述伺服器所回傳與所述第二終端標識對應之所述第二條碼。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關聯終端的系統,進一步包括:一條碼生成模組,用於生成一第二條碼;而所述上傳模組進一步用於獲取所述第二條碼所對應之一第二條碼資訊,並將所述第二條碼資訊和所述第二終端標識上傳至所述伺服器。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關聯終端的系統,進一步包括:一條碼生成模組,用於根據所述第二終端標識生成一第二條碼。
- 一種電腦可讀取儲存介質,其上儲存有指令集合,當該指令集合被執行時,使得該電腦可執行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任一項所述之關聯終端的方法。
- 一種電腦可讀取儲存介質,其上儲存有指令集合,當該指令集合被執行時,使得該電腦可執行申請專利範圍第5至7項任一項所述之關聯終端的方法。
- 一種電腦可讀取儲存介質,其上儲存有指令集合,當該指令集合被執行時,使得該電腦可執行申請專利範圍第8至10項任一項所述之關聯終端的方法。
- 一種電腦可讀取儲存介質,其上儲存有指令集合,當該指令集合被執行時,使得該電腦可執行申請專利範圍第11至13項任一項所述之關聯終端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86165.2A CN104426963B (zh) | 2013-08-29 | 2013-08-29 | 关联终端的方法和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08533A TW201508533A (zh) | 2015-03-01 |
TWI512525B true TWI512525B (zh) | 2015-12-11 |
Family
ID=52585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28983A TWI512525B (zh) | 2013-08-29 | 2014-08-22 | 關聯終端的方法及系統、終端及電腦可讀取儲存介質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426963B (zh) |
HK (1) | HK1203249A1 (zh) |
TW (1) | TWI512525B (zh) |
WO (1) | WO201502784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28274A (zh) * | 2015-09-18 | 2016-08-0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的连接方法、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 |
CN106934615B (zh) * | 2015-12-29 | 2020-08-04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终端条码的支付以及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5634887B (zh) * | 2016-01-14 | 2020-04-10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厨房家电设备的网络控制方法 |
CN105791566B (zh) * | 2016-02-29 | 2019-05-3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TWI592876B (zh) | 2016-07-25 | 2017-07-21 | 國立成功大學 | 行動裝置、驗證裝置及其驗證方法 |
KR102257646B1 (ko) * | 2016-11-22 | 2021-06-09 | 광저우 바이구오얀 인포메이션 테크놀로지 컴퍼니 엘티디 | 생방송방 비디오 스트림 전송 제어방법, 해당 서버 및 이동단말 |
CN108347453A (zh) * | 2017-01-23 | 2018-07-31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血糖仪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8165830A1 (zh) * | 2017-03-13 | 2018-09-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验证终端的支付方法和装置 |
CN108021954B (zh) | 2017-11-01 | 2020-06-05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业务过程的启动方法和装置 |
CN108401037B (zh) * | 2018-01-23 | 2021-07-06 |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 用户终端和设备的绑定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12202908B (zh) * | 2018-01-30 | 2023-06-30 |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与账号的关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系统 |
CN109587113A (zh) * | 2018-10-30 | 2019-04-05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关联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21157A (zh) * | 2011-10-28 | 2012-12-12 | 徐蔚 | 采用条形码图像进行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868696A (zh) * | 2012-09-18 | 2013-01-09 | 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 多设备间通讯和信息同步方法及系统 |
CN103020687A (zh) * | 2012-12-14 | 2013-04-03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二维码分享方法和系统 |
TW201324415A (zh) * | 2011-12-09 | 2013-06-16 |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 透過圖形編碼訪問網路資訊的方法,用戶端裝置及伺服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256664B1 (en) * | 2010-04-09 | 2012-09-04 | Google Inc. | Out-of band authentication of browser sessions |
CN103220205B (zh) * | 2012-01-19 | 2018-09-18 | 上海果壳电子有限公司 | 好友添加方法及系统 |
CN103152399B (zh) * | 2013-02-07 | 2016-05-25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登录方法、系统和云端服务器 |
-
2013
- 2013-08-29 CN CN201310386165.2A patent/CN104426963B/zh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8-21 WO PCT/CN2014/084875 patent/WO2015027849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8-22 TW TW103128983A patent/TWI512525B/zh active
-
2015
- 2015-04-15 HK HK15103670.4A patent/HK1203249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21157A (zh) * | 2011-10-28 | 2012-12-12 | 徐蔚 | 采用条形码图像进行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TW201324415A (zh) * | 2011-12-09 | 2013-06-16 |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 透過圖形編碼訪問網路資訊的方法,用戶端裝置及伺服器 |
CN102868696A (zh) * | 2012-09-18 | 2013-01-09 | 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 多设备间通讯和信息同步方法及系统 |
CN103020687A (zh) * | 2012-12-14 | 2013-04-03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二维码分享方法和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08533A (zh) | 2015-03-01 |
CN104426963B (zh) | 2018-06-15 |
HK1203249A1 (zh) | 2015-10-23 |
WO2015027849A1 (en) | 2015-03-05 |
CN104426963A (zh) | 2015-03-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12525B (zh) | 關聯終端的方法及系統、終端及電腦可讀取儲存介質 | |
US11057376B2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intelligent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US11237724B2 (en) |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split screen control thereof,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CN104852885B (zh) | 一种进行验证码验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WO2015043361A1 (en) |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comple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rminals | |
US20170316781A1 (en) | Remote electronic service requesting and processing method, server, and terminal | |
CN104571979B (zh) | 一种实现分屏视图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18196588A1 (zh) | 一种信息分享方法、装置和系统 | |
WO2018161353A1 (zh) | 一种分享照片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8834132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和相关介质产品 | |
WO2018006841A1 (zh) | 二维码信息传输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 |
WO2015027823A1 (en) | Method, binding server, terminal, and system for binding multiple terminals | |
WO2018049971A1 (zh) | 热点网络切换方法及终端 | |
US20190275428A1 (en) | Control method of scene sound effect and related products | |
WO2019128179A1 (zh) | 移动终端间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WO2018049894A1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 |
WO2017215661A1 (zh) | 一种场景音效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
WO2021078215A1 (zh) | 一种云游戏跨终端切换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 |
WO2019076377A1 (zh) | 图像的查看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6791916B (zh) | 一种推荐音频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WO2015117554A1 (en) |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device | |
CN104660769B (zh) | 一种添加联系人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WO2019034054A1 (zh) | 基于移动终端的nfc压力测试方法、系统及存储装置 | |
CN107423050A (zh) | 一种穿透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703808A (zh) |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