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6304B - 與球形光伏特電池彈性耦合的微型集中器 - Google Patents

與球形光伏特電池彈性耦合的微型集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66304B
TWI466304B TW096124657A TW96124657A TWI466304B TW I466304 B TWI466304 B TW I466304B TW 096124657 A TW096124657 A TW 096124657A TW 96124657 A TW96124657 A TW 96124657A TW I466304 B TWI466304 B TW I46630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miconductor
light
electrodes
electrical
photodi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24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24134A (en
Inventor
Robert G Hockaday
Original Assignee
Energy Related Devices Inc
Spherlar Pow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ergy Related Devices Inc, Spherlar Power Corp filed Critical Energy Related Device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824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241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63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630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5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48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1/0352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emiconductor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 H01L31/035272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emiconductor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31/035281Shape of the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54Optical elements directly associated or integrated with the PV cell, e.g. light-reflecting means or light-concentrating means
    • H01L31/0543Optical elements directly associated or integrated with the PV cell, e.g. light-reflecting means or light-concentrating means comprising light concentrating means of the refractive type, e.g. len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54Optical elements directly associated or integrated with the PV cell, e.g. light-reflecting means or light-concentrating means
    • H01L31/0547Optical elements directly associated or integrated with the PV cell, e.g. light-reflecting means or light-concentrating means comprising light concentrating means of the reflecting type, e.g. parabolic mirrors, concentrators using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54Optical elements directly associated or integrated with the PV cell, e.g. light-reflecting means or light-concentrating means
    • H01L31/055Optical elements directly associated or integrated with the PV cell, e.g. light-reflecting means or light-concentrating means where light is absorbed and re-emitted at a different wavelength by the optical element directly associated or integrated with the PV cell, e.g. by using luminescent material, fluorescent concentrators or up-conversion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2PV systems with concentra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與球形光伏特電池彈性耦合的微型集中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與球形光伏特電池彈性耦合的微型集中器。
在晴好的天氣時,太陽向每平方公尺的地球表面發射約1,000瓦特之能量。太陽能至電的轉換可能成為針對地球上逐步上升之能量需求之理想電源解決方案。太陽能之主要限制為系統之高成本。當前,最佳的光伏特電池系統已達成約每瓦特$2的成本,然而,為了與習知電源競爭,需要達成四倍之成本降低或達到每瓦特$0.5。
太陽能電池陣列的幾乎全部成本皆係由於當前太陽能電池裝置中所使用之大量昂貴的半導體。當前太陽能電池技術使得陣列昂貴、效率低,且有時為不可靠的。吾人之革新為一種大量生產具有彈性接觸件(其亦集中光以較好地利用昂貴之半導體)的電池陣列,藉由較小離散光伏特電池之有效熱移除之效應來不過度加熱及降低效率的方法。從而,可減少系統半導體成本部分。若每單位面積之集中光學器件成本顯著低於半導體的成本,光伏特電池之每單位面積的總成本,產生之電功率之成本降低。吾人估計由於相較於半導體之微光學集中系統之遠遠較低的成本,可達成當前光伏特電池成本之自四倍至數百倍範圍內之材料成本的降低。
形成數以千計之離散光二極體之光伏特陣列的實用態樣已導致在一範圍溫度內可靠且有效形成至數以千計之離散半導體之電連接及熱連接的挑戰。吾人已發現形成長串之安裝於塑膠基板上之聚矽氧光二極體的嘗試導致了由於產生於總成中的差異熱膨脹之應力及破裂故障。在此專利中,使用彈性電接觸件及熱接觸件來將半導體本體固持於適當位置中,且使組裝之系統可彎曲且經受廣泛範圍的溫度改變,而不損失具有一系列溫度係數之不同材料間的接觸或發生機械解體。亦可使用週期性改變基板上的電接觸件及電路之方向的幾何形狀來避免由於系統之差異熱膨脹或彎曲而在電接觸件中累積屈服應力。藉此,將電接觸件保持在彈性狀態中。可將電接觸件熔接或焊接在一起,同時仍維持焊接或熔接點上的彈性壓縮,防止電接觸件由於熱膨脹及機械振動而達成在焊接或熔接點中的屈服應力。彈性接觸件使得可能在組件之構造中以較寬的公差組裝陣列。
該微集中、高效及散熱之理念來自對較小光學器件的簡單觀測,諸如,樹葉上之雨滴可將陽光數百倍地集中至小點中而不引燃樹葉。藉由集中陽光,太陽能電池可較有效且較具成本效益地運作,其使用昂貴之半導體材料,以將太陽能電池轉變成一可生產為離散電池、電連接線且與微集中反射鏡及透鏡配合的實用設備光伏特陣列(美國專利5,482,568)。吾人已建立若干個測試該理念之集中器系統。太陽能集中器系統(其使用2 cm直徑圓柱形玻璃棒、鋁皮背反射器,及2 mm寬結晶光伏特電池)達成相較於無集中光學器件之光伏特電池之七倍的功率輸出增加。在具有光集中之光伏特電池中存在可忽略之有害溫度上升。在另一實驗中,吾人已觀測到在聚矽氧光伏特電池上具有18微米之光點尺寸之來自顯微接物鏡的焦點達成34,000 suns的光學集中,同時僅經歷2度之溫度上升。光伏特電池之效能僅經歷歸因於光伏特電池上至單點中的較高光集中度的3%的效能降低。從而,藉由小尺寸光學器件、小型光伏特電池,及熱量分布表面,可達成半導體之極高集中度及因而達成高利用度。此專利之發明著重於可靠且低成本地形成極大數目之光學集中器及個別電池以形成實用電力系統的實用態樣。電連接器可形成如吾人先前之美國專利5,482,568專利中之反射光學器件的部分。此電互連系統亦可形成一容許點故障的可靠網路。
先前技術專利及專利申請案之清單US 4,638,110、US 4,818,337、US 4,834,805、US 5,374,317、US 5,482,568、US 5,942,050、US 6,008,449、US 6,252,155、US 6,294,723 B2、US 6,366,411 B1、US 6,440,769 B2、US 6,653,551、US 5,785,768、US 6,198,037、US 6,204,545、US 6,294,822、US 6,744,073、US 6,706,959、US 6,881,893、US 6,897,085 B2、US 6,966,661 B2、美國專利申請案20020096206、美國專利申請案20020096207、美國專利申請案20020109957、美國專利申請案20040001259、美國專利申請案20040182432、美國專利申請案20040238833、美國專利申請案20050067622、美國專利申請案20050121683、美國專利申請案20050284515、美國專利申請案20050121813,及美國專利申請案20060000503。
本發明指導安裝,連接及使用小型光二極體,且將射線引導至光二極體,以提供電功率同時解決源自太陽射線之電功率生產中之效率及經濟性的問題。
藉由較小尺寸光學器件、較小光伏特電池、熱量分布表面,可達成半導體之極高集中度及(因此)高利用度。可將離散光二極體形成為具有高效能特性、精確尺寸及低成本之球形及其他幾何形狀的電池。本發明藉由使用離散光伏特電池之幾何形狀、彈性電座架來定位離散光伏特電池,將該等離散光伏特電池耦合至耐火及/或反射光學器件之較小光學集中器系統,且可靠地、針對熱膨脹進行調整,且以低成本形成至彼等光二極體的電網路連接,以形成低成本且可靠之電功率陣列。電連接器及網路可形成反射光學器件及熱移除系統之部分。電互連系統亦可形成一自校正且容許點故障的可靠網路。
在以下框架中說明了本發明之若干個典型具體實例。在此等圖式中,將展示組裝及配置的若干變化。在圖1中,在介電材料中切割一槽,或由諸如鹼石灰玻璃之材料來模製該槽。該玻璃槽形成為一側邊上之扁平部分3,且在另一側邊4上彎曲,以匹配在圖3中隨後所示之側邊開槽半圓形球體的曲度。槽2可在扁平部分3上具有一略微錐度,以適應半導體之較小安裝變化,且實現半導體球體至槽2之緊密楔入配合。其他介電材料的實例為:.聚芳醯胺塑膠(Asahi-Kasei Chemicals Corporation Co.Ltd.Aramica Division,1-3-1 Yakoh,Kawaski-Ku,Kawasaki市,Kanagwa 210-0863,日本)。
.聚醯亞胺塑膠,DuPont Films,HPF客戶服務,Wilmington,DE 19880。
.聚矽氧橡膠,Sylgard184聚矽氧光學耦合黏著劑DOw Corning,Dow Corning Corporation,Auburn工廠,5300 11 Mile路,Auburn MI 48611 USA。
.EVA Elvax(乙烯醋酸乙烯酯)DuPont Corporation,Wilmington,DE 19880。
在圖2中,展示了介電質11之橫截面圖,其中槽13被切割或模製至該介電質中。此圖2亦可用作穿過固持單個半導體珠之弧形半球形孔之橫截面的實例。在此圖2中,將諸如聚矽氧橡膠(Sylgard184聚矽氧光學耦合黏著劑)之彈性基板薄膜17沈積至介電玻璃基板材料11中之槽13中且允許其固化。將電傳導薄膜10、12、14、15(諸如,金、鉑、鈀、銀、錫、鋁、銻、鉛、銅、鋅、鈦、鉬、鉭、鎢、鋁、鎳、碳、矽、鐵、鉻、釩、鈮、鋯、銦、此等材料之合金,或傳導化合物,諸如,氧化錫、氧化鋅,或摻雜硼之鑽石)真空蒸鍍至彈性薄膜17上。將傳導薄膜12、14沈積至槽13中一半處。當半導體珠穩固處於適當位置中時,傳導薄膜與半導體珠接觸之接觸點12、14將接近槽之邊緣的頂部。電接觸薄膜12、14並不沈積於介電基板之底部(槽16)上。傳導薄膜12、14中的此間隙16在半導體座架中形成電斷開部分。孔13之扁平電極表面12及彎曲電極表面14與光二極體之各別扁平及彎曲電極的接觸將界定圖3中所示之半導體珠的運動座架(kinematic mount)。
在圖3中,展示置放於介電質21之槽31中的半導體之球形珠25、24、29、26的橫截面圖。將諸如,Sphelar矽光二極體(Sphelar,Kyosemi Corporation之商標,949-2 Ebisu-cho,Fushimi-ku Kyoto-shi 612-8201,日本)之光二極體珠32之扁平側對準至槽33或孔的扁平側。當正確對準珠時,其應滑動至槽31或孔31中,且能夠幾乎完全地配合而填充孔31。當具有扁平側之球形珠不與孔或槽31正確對準時,珠應不能夠一直滑動至孔或槽31中。此種類似鍵的特徵避免連接電池之相反極性,且使得能夠使用聲音來振動珠或振動基板21,以將珠25、24、29、23、26「搖動(shake)」至正確方位及對準方向中,同時將半導體珠置放於槽中(最佳電接觸件23、26與槽或孔31之薄膜接觸器32、27接觸)。藉由在孔或槽31之底部處具有一黏性、靜電的薄膜或能量吸收表面32(諸如,聚矽氧橡膠),當珠已正確配合槽且與槽之底部接觸時,該等珠將停留在孔或槽31中。槽可為一較大薄片框架之部分,其可在藉由珠填充期間被撬動打開,且當珠完全在適當位置中且可填塞於槽中時,可釋放較大薄片框架,藉此在珠上形成夾力且進行電接觸。
在操作中,光穿透形成電子電洞對之P/N接面摻雜層24、25區中之半導體珠24、25(P摻雜區在內部25,且N摻雜半導體24在外部)。電子對的分離形成珠33之扁平部分的正極性(珠26上之外部接觸件上的負極性)。可進行將電壓及電流供應至P/N接面之逆向過程,且光二極體可藉由電子電洞對之重組合來產生光。P材料25及電接觸件23或電極22可形成熱電偶的一接面。N材料24、電接觸件26及電極27可形成熱電偶之另一接面。若由光或紅外線輻射加熱半導體接面25、24,且該等接觸件經設計為具有足夠之熱阻,以允許半導體接面25、24相較於電極散熱片20、28上升溫度,且具有自半導體25、24、電極接觸點26、23,及電極20、28的溫度梯度,則席貝克(Seedbeck)效應將在電池上形成電壓。此等電池可串聯連接(正如光伏特電池)且產生電功率。若根據席貝克效應電流在逆向方向上通過此等電池,則接面24、25將移除來自電極20、28之熱,且藉由帕耳帖(Peltier)效應加熱半導體接面24、25。電接觸件26及23可經形成為具有低熱導率,諸如,將該等電接觸件形成為點接觸件及介電穿隧層。其他具有低熱傳輸的可能電接觸件為使接觸件26部分地具有一介電質,且具有緊密接近電極,該等電極使真空間隙穿隧可發生,將電子自N層24移動至電極27。來自基板21與半導體珠接觸件23、26上之兩個電極20、28之子層19、34的彈性壓縮維持此等組件間之接觸尺寸,同時系統可經受一系列溫度,且膨脹係數可在電極20、28,基板21,及半導體24、25間極為不同。槽或孔31中之半導體珠的總成接著為電池之較大陣列之部分,該等電池耦合至光學器件,且串聯及並列電連接28、20用於光伏特陣列、發光二極體、熱電偶,或帕耳帖製冷器或熱離子轉換器的電路。在槽31之底部中,使用膠30來將電池固定至槽中。膠30(諸如,Sylgard184)可為光學透明的,且用作基板材料21與半導體珠32間之光學耦合材料,若陽光經由基板21進入至半導體珠32中,則在操作中需要該光學耦合材料。膠30亦可連同珠之外部上的抗反射塗層29(抗反射碳氟化合物塗層,Mihama Corporation,1-2-8 Toranomon,Minato-kuTokyo 105-8437,日本)而用作一抗反射塗層。應注意半導體25之棒同樣可用於此槽幾何形狀中。
在圖4中,展示了配合珠之形狀之孔37及電連接線36的實例。孔具有一扁平區域(其中電接觸薄膜沈積35於該扁平區域上),介電質38(電斷開區域38)經遮蔽,且第二電接觸件經展示39塗覆孔37之圓形側40。
當將展示於圖3中之橫截面中的不對稱半導體珠置放於孔37中時,僅當珠之扁平表面36與球體平行時,才允許珠滑動至孔中。
在圖5中,展示了與至透明光學透鏡/反射鏡50之電接觸件54、51、53、55附接的半導體球體52之陣列的橫截面圖。藉由塗覆具有一彎曲透鏡外部區域(其中抗反射塗層在前表面58上)之成形玻璃件50來形成光二極體陣列。將玻璃50之背側成形為集中反射鏡。將反射鏡塗層及電傳導薄膜51、53、55塗覆於玻璃50的背表面上。玻璃或透明材料EVA 50之背側具有槽49,該槽49用於形成於其中之半導體珠,槽49經成形使得當成形半導體珠楔入至槽中時,其彈性固持珠。在珠與壁之金屬至金屬接觸點處之槽壁之約五度之斜面的錐度將確保珠將不能滑出槽(由於摩擦力大大高於滑動出楔狀物之力)。藉由角度控制真空蒸鍍、噴墨印刷,或角度控制電漿噴塗來沈積反射鏡塗層及電極54、51、53、55,以塗覆鏡面反射器區域,且並非在玻璃50中之槽49的底部中塗覆,以在電極間形成電斷開部分。此未塗覆區域49透光。藉由以錫塗覆玻璃來形成用於鏡面反射器電極54、51、53、55之適當薄膜,錫接著氧化成氧化錫以成為透明的。將半導體球體52插入及楔入至玻璃的槽中。成形背覆蓋板置放於光二極體之陣列上,且藉由聚矽氧橡膠密封劑而膠合至玻璃光學器件及二極體陣列。背板、反射器及散熱片56之置放可經由背板56之介電薄膜59將彈性壓力施加於半導體球體上。介電材料59可為聚矽氧橡膠或聚醯亞胺,且亦可為將背板附接至電極54、51、53、55,半導體珠52,及玻璃50的膠。膠亦可向上滲透至半導體52與玻璃50間之凹槽49中,且用作玻璃與半導體49間之折射率過渡材料。亦將密封劑置放於周邊或陣列處,以密封半導體防止灰塵及污垢。鋁背板可具有一面向太陽能電池的光亮拋光表面,或一白色散射表面。背板之外部表面可具有一塗層,諸如,黑色聚矽氧塗料,以幫助背表面輻射區域保持背平面涼爽。亦可使用聚矽氧橡膠密封劑來密封電池之背側,且確保電池與背平面間的優良熱接觸。可藉由在真空爐中加熱總成或藉由一電偏壓來進行閃光燈照明來形成較大電流以熔接所有接觸件而確保電極54、51、53、55與半導體珠52間的電接觸。其他可能的接觸確保方法為將熱引導至界面接觸件之經由玻璃或矽珠之至接觸件的能量超音波脈衝。可藉由超音波脈衝來附接至電路54、55之邊緣的焊接引線。
在圖6中,將矽半導體珠65置放於背表面66上之替代安裝配置。在此設計中,背表面66為擠製玻璃薄片、聚醯亞胺,或輥製或衝壓鋼或鋁薄片67,其以介電質(諸如,玻璃66)塗覆,且具有形成於其中之聚矽氧珠定位槽69。槽69具有一塗覆於其上之銀或錫真空蒸鍍表面的電傳導塗層64,及一藉由遮罩或藉由槽69之肩的遮蔽所形成之間隙69。反射材料(諸如,銀、錫,或白色散射材料)之外部表面塗層67可經塗覆於基板66的背側,若介電質為透明或半透明,則該塗層將用作穿經絕緣間隙69之光的反射器。在外部表面67上,可塗覆黑色輻射體塗層68。在某些情形中,可省略黑色輻射體68塗層及反射塗層67,且可使用穿過電池65之光照亮陣列下的空間。
在此設計中,光集中系統係在一擠製玻璃薄片60上。該光集中系統具有一上部透鏡61、反射鏡62之一下部陣列,及經形成以圍繞矽半導體光二極體65鬆散配合的槽63。為了形成完整陣列,沿周邊及可能地在光二極體65與玻璃60間,藉由諸如聚矽氧橡膠密封劑85之膠來將玻璃薄片60附接至光二極體區域。若聚矽氧橡膠密封劑85(諸如,Sylgard184)為光學透明的,則其可置放於陣列中,以用作一光學耦合介面。此陣列之電輸出穿經電傳導薄膜64,且經由陣列之邊緣傳出。
圖7:具有三維光學器件之光學集中的配置。在此圖式中,以六邊形型樣81來封裝透鏡70及反射鏡71。其他可能型樣為正方形及三角形。自玻璃72模製光學集中器70。上部表面70形成透鏡之陣列,且下部表面形成反射鏡71及散熱片。
藉由使用玻璃至空氣界面70之全內反射。將電子傳導薄膜(諸如,氧化錫)塗覆71、76至反射鏡區域77、80上的玻璃表面上,且塗覆至成形孔73、75中。
藉由玻璃反射器72上之間隙79將兩個電極77、80分離於玻璃反射器之任一側邊上。
在與兩個電極71、76接觸之玻璃反射鏡的末端處,將半導體球體74、78插入至成形孔73中。可藉由在玻璃反射鏡72之側邊上模製一通道且接著以電子導體材料77、80的定向源(其將不會填充間隙79之遮蔽區域)塗覆玻璃反射器來形成絕緣體間隙79。絕緣體間隙79可藉由在玻璃反射鏡之側邊上模製一通道來形成,且接著以定向源(其將不會塗覆間隙79的遮蔽區域)來塗覆至玻璃72中。在操作中,來自太陽之光經由透鏡70聚焦,且由反射鏡71、76、75、77、79、80反射至光二極體電池74、78上。透鏡70及反射鏡71、76之集中功率越高,陣列指向太陽之精確度需要越大。藉由低集中度,(約四倍)約1.5之折射率的玻璃72充分折射來自非垂直射線之光,使得集中器陣列有效集中來自太陽之光,而無需追蹤太陽。未直接聚焦至光二極體74之光(諸如,經由雲層的散射光)可在該等反射表面71、76上反射,且部分地到達光二極體74。可固定、安裝、傾斜集中光伏特陣列,以最大化在中午及緯度角之輸出。可將此等類型之低集中度集中器光伏特陣列的應用用於結構裝置及非太陽追蹤裝置。微反射鏡並非必須垂直於表面平面,且在某些設計中,在陣列中可傾斜反射鏡,以當外部表面需要在獨立於日射角之界定角處時,最大化功率輸出及效能。
在圖8中,展示了當將電池插入至一薄可撓性基板中時之光伏特電池及微型集中器的配置。在此配置中,藉由複製主要表面、固化及接著自主要表面移除來形成具有槽或孔108之基板介電隔膜90。接著,以定向或表面塗層91、97、105來塗覆介電複本90,以僅塗覆槽或孔108之外部表面及邊緣96、102、104。在孔108的情形中,可藉由基板90之溝槽或壓印區域103來提供一電間隙。其他可能技術為絲網印刷、噴墨印刷、電漿噴塗塗層、電鍍、金屬塗層91、96、97、102、104、105(諸如,銀粉或錫粉)、電導體薄膜的真空沈積。此等電傳導塗層91、96、97、102、104、105其中可具有粒子,或以其形成與半導體光二極體92、93、94、95、101、100、99、98之可靠導體接觸的方式固化。可將廣泛種類之紋理、凹坑、台座、纖維、冰蝕槽、切片及彈性多晶型表面模製至複本表面接觸件96、102、104中,以幫助達成具有微粒光二極體接觸件92、95、101、98上之接觸件的彈性電接觸表面。複本表面91、96、97、102、104、105亦可含有纖維,及/或具有置放於其中之電傳導纖維。形成電接觸件91、96、97、102、104、105之另一方法為將電傳導箔、導線、纖維、傳導網絲、傳導纖維基質,或粉末層壓至介電基板中。下一構造步驟為藉由背反射器106銀、錫或鈦白色散射薄膜來塗覆模製介電質90的背側。此可為載有二氧化鈦粒子之聚矽氧塗料。在背反射器106之外部表面上,沈積一保護性及熱輻射薄膜107,諸如,載有以紅外線輻射且將熱自陣列之背側輻射移除之碳黑或氧化鈦粒子的聚矽氧塗料。將具有摻雜99、94及電導體接觸點92、95、101、98之光二極體球體100、93置放於結構之槽或孔中。藉由適當形成介電基板90及電接觸件102、104,光二極體球體100將僅以一方式彈性配合於槽孔108中,且僅達成與陣列中之其他光二極體93的適當電接觸。藉由所連接之光二極體陣列,可將陣列置放於真空爐中,以退火接觸件91、96、102、104、92、95、101、98,且可能地將接觸件焊接於適當位置中。為了保護及將光二極體陣列組裝至一較大模組系統中,其可保存於諸如氯氟碳化物(需要名稱)之材料中,或塗覆有聚矽氧橡膠密封劑且層壓至諸如圖10A、10B、10C、10D、10E、10F中所示的玻璃薄片。可將電池定位及夾緊於玻璃透鏡與反射鏡間,其中溝槽或槽經定位以將光二極體球體固持於諸如圖9中所示之透鏡反射鏡總成的焦點或集中點處。
在圖9中,可將各種組件與微型集中器光伏特陣列組裝,以形成一電力系統。可將熱移除及熱儲存與光伏特陣列外之廢熱之光伏特陣列管理合併,且提供光伏特陣列的熱管理。微型集中器光伏特陣列以橫截面展示於圖9中,具有抗反射塗層117、模製玻璃透鏡110、介面內層126、反射器112、彈性下層及介電基板113、熱傳導基板114,及光伏特陣列之輻射塗層125及背表面之組件。輻射塗層125可經紋理化以具有纖維、散熱片、凸塊、脊或波紋,以增加對流傳熱。塗層將具有高紅外線發射率,諸如,載入聚矽氧橡膠塗料中的二氧化鈦及碳黑或石墨粒子。應注意模製玻璃110可具有一扁平外部表面,其可使保持清潔防止污垢較為容易。當將陣列組裝於玻璃與電池之反射鏡陣列間時,其在陣列之最大操作溫度或陣列的最大操作溫度以上藉由諸如Silgard(No)之膠在介面層中壓製在一起,且在此溫度被固化。由於相較於反射鏡陣列112、113、114、125及玻璃110之膠126的較高膨脹係數,膠126將在操作溫度下收縮且受到張力。此介面層中之此張力將繼續牽拉反射鏡112、介電背襯113,及熱傳導基板114,且維持對至半導體珠115之接觸件的壓縮。電流自115珠上之串聯連接接觸件112聚集,且遞送至陣列之側邊。自光伏特陣列的電輸出示意性地展示為正端116及負端111。可將封閉體120置放於光二極體陣列125之背部上。此封閉體120可很簡單,為引導對流氣流穿過光伏特陣列125之煙管道,或可為循環流體122(諸如,碳氟化合物、酒精,或水)。最小化光伏特陣列125上之腐蝕影響的典型配置為用風扇121、123將空氣122抽吸穿過光伏特陣列125,且將加熱空氣122用於結構加熱。當需要冷卻光伏特陣列125或將熱遞送至結構時,可使風扇或泵121、123運作。光伏特陣列之脊或凸起外部125達成比平坦光伏特陣列好的自光伏特陣列至流動流體122之加熱器傳遞耦合。可將相變材料119置放於陣列125之背部上或流動空間120中,以溫度穩定化吸收熱且將熱熱儲存於系統中。可將DC電輸出116、111連接至一電轉換系統118,該電轉換系統118最佳化光伏特陣列的效能,且將電輸出轉換成所要之電輸出(諸如,110伏特交流電)。可將電容器、可逆燃料電池,及/或電池組併入至電子裝置轉換系統118中,以在陣列125附近儲存電能量。可將熱管系統120、124併入光伏特陣列125的背部中,以將廢熱有效遞送至結構。熱管120、124可具有由工作流體124之雜質所設定之沸點,或彈性壁120以形成熱管的恆定加壓來設定熱管之沸點,以僅當陣列溫度適用於被遞送至結構時來移除熱。
可將各種塗層117(諸如,鈦二極體薄膜之紅外線及紫外線吸收薄膜,諸如,TPX solTM 二氧化鈦塗層,Kon Corporation,91-115 Miyano Yamauchi-cho,Kishima-gun Saga轄區,日本)施加至玻璃的外部表面,以降低源自半導體之能帶隙下未利用之紅外線太陽輻射之光電池上的熱流通量。抗反射塗層117可為諸如二氧化鈦之材料,其吸收紫外光,且光催化性氧化玻璃之外部表面上的有機材料,以保持表面透明且降低對玻璃110及光伏特陣列1115、112、113、114、125之可能紫外損壞。
在圖10A、10B、10C、10D、10E、10F及10G中,可耦合至彈性接觸電池之各種替代光集中系統。
在圖10A中,展示了具有彈性接觸件133中之光二極體132之精確置放的透鏡陣列130。透鏡陣列間之氣隙109提供熱絕緣,其中此陣列可用作玻璃窗或天窗。電接觸薄膜可為透明氧化錫。接觸斷開部分展示於電池134間,且展示了彈性介電質,諸如,聚矽氧橡膠層128,及透明介電基板127,諸如,扁平模製玻璃薄片。在此配置中,光131將穿經透鏡陣列130,以聚焦於半導體132上,而不反射離開反射鏡電極133。此系統並不捕獲未到達焦點132之光,從而,若電接觸件133為反射或透明的,則與其他透鏡表面130具有低角度129之漫射光將反射或穿過陣列。光透射光學配置可適用於室內照明,諸如,天窗或窗,其中直射陽光被捕獲,同時與表面具有低角度129的光(諸如,清晨及夜晚光、自雲層散射的光,及大氣層的散射光)錯過光二極體132且穿至室內。在此實例中,半導體接觸件133展示為扁平基板127,但其可為成形基板127,該成形基板127幫助固持半導體且使用離開成形電極133、彈性層128、基板127之光反射,以將光聚集至半導體132。可能額外特徵為使彈性層組件128為磷光體或閃爍體,且將待轉換的在此層中所吸收的光轉換成磷光體或閃爍體的特性發射光。閃爍體材料之實例為蒽,其可溶解及分散至聚合物或橡膠(Pfaltz and Bauer,172 E.Aurora St.Waterbury CT 06708)中。磷光體之實例為以銅或銀之摻雜劑活化的硫化鋅(ZnS)。磷光體之另一實例為將藍光轉換成黃光的釔鋁石榴石晶體。在所有角度發射特性發射光,但由於材料128之彈性薄片之全內反射,及離開電極127的反射,及基板材料127內反射,將光傳遞至光二極體,其中彈性層128改變角度及厚度。相較於磷光體,使用閃爍體之優點為其並不吸收其自身的特性光及較低能量光子,從而,閃爍體可用於透射組件130、109及讓較低能量光子經由光學器件聚焦的彈性層128中。由於內反射及低特性光吸收之閃爍層可有效聚集來自大面積或容積之光學組件130、109、128的轉換光,且將其遞送至光二極體132。預期將磷光體及散射器用於非透射組件(諸如,電極133、彈性層228,或基板127)上,且亦可用以將非聚焦光129重定向至光二極體132。
在圖10B中,費涅或全像光集中器137經展示為光集中元件。此為可用以將光集中至離散光二極體之不同類型光學器件的實例。在此實例中,展示了費涅透鏡137之橫截面圖。光136穿經透明透鏡材料137,且接著自費涅透鏡之小面折射,且聚焦至半導體138。光學元件137亦可為全像透鏡,其可藉由透明材料137之內部表面中的繞射型樣(諸如,溝槽)而非具有寬範圍之至光二極體138之入射角的折射來將光集中至光二極體138。在此實例中,基板材料139為固持矽光二極體138之接觸電極126、140的成形彈性聚醯亞胺基板。如在圖10A中之先前實例中,彈性基板139可為一散射表面、閃爍體,或磷光體,且用作一轉換器,及最初並未聚焦至光二極體138的光之管道。
在圖10C中,展示了前表面上之背反射器及光二極體陣列的實例。在此實例中,入射光穿經143彈性基板及電導體。光143反射離開鋁反射器145,且集中至光二極體142上。藉由兩個透明電接觸件144、164(諸如,氧化錫或藉由諸如碳氟化合物之彈性基板材料固持於光二極體上之不透明銀電導體的較薄網路)來固持光二極體142。可將透明材料162(諸如,聚矽氧橡膠)置放於傳導電極144與反射鏡145間。成形透明彈性基板材料141(諸如,碳氟化合物塑膠),以形成圍繞半導體本體142之彈性夾具,且亦用作直接入射光之透鏡。
在圖10D中,展示了在背表面上具有光二極體150的Cassigranian光集中系統。在此配置中,光穿經透明玻璃覆蓋薄片146、穿經空氣或透明材料空腔153、反射離開成形反射鏡147、在安裝147於玻璃覆蓋薄片上之成形反射鏡上進行第二次反射,且聚焦至光二極體150。Cassigranian光學器件具有第二反射器阻擋直接射線到達半導體的光聚集缺點,但若存在屏蔽光二極體150以防止高能量輻射之需要,則此可為適用的。第二反射鏡147可併入有屏蔽材料。經由聚矽氧橡膠彈性子層151上之成形鋁反射鏡接觸件149進行至光二極體150的電連接,且將其組裝於聚醯亞胺介電基板152上。彈性子層151維持光二極體150上之接觸壓力,即使整個系統經歷組件152、151、149間之差異膨脹。可將光學透明材料(諸如,聚矽氧橡膠)置放於前表面146與反射器149間。
在圖10E中,展示了使用梯度折射率透鏡的光集中光學器件。在此配置中,光學材料為彈性基板,諸如,經摻雜之聚矽氧橡膠及碳氟聚合物,其經分層及成形於折射率增加之層155、156、157、161中,以將光聚焦至光二極體160。光射線折射158離開聚矽氧橡膠之成形層155、156、157、161,以聚焦於光二極體160上。將接觸電極159彈性壓製於光二極體上。折射材料之最後層經模製以當將光二極體壓入至空腔中時形成壓縮空腔161。空腔161經設計有電極,以進行至光二極體160的接面接觸。
在圖10F中,展示了一傾斜或離軸集中機制。此使陣列可並不垂直於來自太陽之射線165(因為可能之架構原因),或此使陣列相對於入射光165表面幾何形狀傾斜以利用色像差。可將相對於光譜的折射率展散用於傾斜之耐火表面,以將光譜之不同波長部分置放於針對太陽光譜之該部分所最佳化的不同光二極體中。通常,光以一角度穿經耐火材料會導致以最大角度折射之紅光171,及接著綠光172,及最後為具有最低光折射的藍光169。從而,可配置光二極體170、168、169之列以最佳截取光之光譜展散:第一列中的紅光光二極體170、第二列中之綠光光二極體168,及第三列光二極體169的藍光外部列,其在與具有傾斜幾何形狀的微型集中器玻璃166耦合之反射槽167中。將光二極體置放且藉由諸如圖3中所示之聚矽氧橡膠膠合至彈性透明耐火材料中之成形彈性空腔中;其中電接觸薄膜形成至電池堆疊170、168及169之兩側的壓縮接觸167。
在圖11中,以橫截面展示了具有不同能帶隙之層181、184、180的多層光二極體半球體。亦展示了光譜展散及聚焦透鏡176之部分切口。藍光子吸收高能量能帶隙光二極體層180為半球形光二極體之外部層。綠光吸收及中間能帶隙能量光二極體層184為半球體的下一層。紅光吸收及最低能帶隙層光二極體181為核心半球體。半導體之三個層181、184、180及分離電極被展示為半球形幾何形狀之可能分層式光二極體的實例。可使用較多或較少之光二極體層,且可藉由中心球體181之多個塗層來形成該等光二極體層。每一光二極體層181、184、180將具有形成光伏特光二極體之集中及電壓梯度的雜質摻雜或極間層。在光二極體之外部上,添加半球體之抗反射塗層174外部層。此抗反射塗層174可為梯度指數部分材料,或可為四分之一波長厚的透明材料塗層,其藉由相消干涉光之反射來達成抗反射。為了最佳化至光二極體181、184、180之光透射,可調整抗反射塗層174,以最大化光二極體半球體之頂部處的紅光178透射,且接著最佳化球體之側邊上之較短波長177、179之光的透射。由於球形形狀及球體之側邊上之光的入射角度,均勻厚度之四分之一波長抗反射塗層174將尖峰透射位移至較長波長。從而,對於光集中系統且當將光方向大體控制於光二極體球體上時,將在球體之側邊上薄化最佳四分之一波長抗反射塗層174,以補償入射角度改變。對於此特定實例,當光被光譜分布於光二極體球體上時,可在球體之側邊上甚至更多地薄化四分之一波長抗反射塗層174,以最佳化入射於該等側上之綠及藍光177的光透射。可藉由真空蒸鍍源及使用半球體上之入射角度的效應來完成此類型之厚度剖面變化的塗層,從而產生較薄塗層。
將分層式光二極體半球體181、184、180、174置放於接近紅光179之焦點的聚焦光學器件176後。入射白光175經光譜展散(具有色像差),其中折射率隨著光之波長而變化。通常,經由玻璃之紅光178具有比綠光199及藍光177高的折射率。將半球體光二極體181、184、180置放於透鏡176之紅光的焦點179後,使得其最佳化至分層式光二極體中之有色光譜的空間分布,以將紅光焦點179就置放於光二極體外部或中心紅光吸收光二極體181內部。相繼地,綠光199將形成一較大點,且被更有效地吸收至光二極體之綠光吸收能帶中(由於經由傾斜光二極體層184之較長路徑長度)。藍光177點將具有最大直徑,且最有效地吸收於針對藍光吸收及轉換所最佳化的外部光二極體層中。較長波長之紅光178大體上將以比綠光199及藍光177高的角度經由玻璃176折射。紅光178將以低吸收率穿經藍光光二極體180及綠光光二極體184,因為其處於此等兩個光二極體之激勵能帶隙下。光在分層式半球形光二極體181、184、180上的此種光譜、空間及角分布將趨向最佳化光二極體電池中之每一者的效能,而不必須實體分離光二極體電池。綠199及紅178光中之一部分將照射藍180及綠184最佳化之光二極體(其中此等光的光子在藍及綠光最佳化之光二極體之能帶隙能量下),且部分地穿過並到達綠184及紅181分層式光二極體。分層式球形光二極體的此分層式構造可比形成接著置放於一起之不同光電池便宜。此幾何形狀中之電極接觸件展示為附接的傳導金屬接觸件183、181。將內部層接觸件182附接至紅光二極體181之中心的暴露表面,且將外部接觸件183附接至外部藍光二極體層180之表面且經由抗反射塗層174。至此半球形珠之彈性接觸件幾何形狀之細節的實例展示於圖3、圖12B及圖14中。理想地,電接觸件182、183反射光,且並不阻擋至光二極體之光(諸如,在圖14的彈性接觸件實例中)以實現此圓形光點聚焦。機械接觸件將需要進行與中心點接觸件182之中心接觸,且使用聚矽氧球體與形成配合表面的對準,以僅允許適當電接觸及將分層式光二極體置放成中心中之紅光及周邊上之藍光之徑向光譜分散型樣。
應注意粗化或密度梯度抗反射塗層174可有利地用於此幾何形狀中,以避免如較早提及之典型四分之一波長抗反射塗層的光譜及角度選擇性。
若使用半導體固持空腔之槽型式,則中心接觸件可具有一凸起按鈕182及一介電周邊185塗層,諸如,延伸而覆蓋綠184及藍180光二極體之邊緣以防止短接至沿溝槽之電接觸件的抗反射塗層。
在圖12A中,藉由研磨兩側上之微粒珠分層式光二極體來形成光二極體的替代配置。藉由研磨兩側上之珠,內部摻雜層274及其他光二極體272可藉由兩個電接觸件273、275來近接。具有兩個扁平側而不是單一扁平側的此種珠的幾何形狀亦可有利地用以進行電接觸。作為分層式光二極體之實例,形成直徑為五百微米的InP珠274。InP珠274經摻雜為一n型半導體。接著,藉由金屬有機汽相磊晶而對InP珠塗覆約兩微米厚之n型InGaAs層272。接著,塗覆兩微米厚之p型InGaAs層271及濺鍍沈積的金鉻塗層270。接著,在兩側上研磨珠,且藉由真空沈積之沈積或將鎳/金接觸件272、275電鍍至中心來形成電接觸件。存在材料之許多變化,以產生分層式光二極體或光發射體。其他適當基板珠半導體為Ge、Si、SiC、GaAs、GaP、Ga、GaN、CdTe、AlGaP、AlGaP、AlGaAs、CuInSe2 、Cu(InGa)Se2 、GaSb、InAs、CuInSe2 、Cu(InGa)Se2 、CuInS、GaAs、InGaP、AlGaP及CdTe。
在圖12B中,展示了至具有邊緣281、292及中心接觸件286、287之光二極體珠的槽或空腔電接觸件。在此實例中,將如圖12A中所展示的藉由研磨分層式光二極體珠的兩側所構造之光二極體珠插入至具有兩個側接觸件280、287及一背襯接觸件289之介電質288中的彈性槽295中。自金屬箔基板289(諸如,錫)之頂部上之諸如聚醯亞胺或聚矽氧橡膠的彈性介電質288中模製出槽或空腔295。將光二極體珠281、282、283、284、290、291、292壓入至槽295中。兩個側接觸件280、287壓抵於光二極體珠之中心接觸件286、285。在來自將光二極體珠壓抵於背接觸件的覆蓋透鏡293或反射鏡之彈性壓縮下,光二極體珠之邊緣導體281、292與槽或空腔295之底部處的箔接觸件289接觸。模製覆蓋玻璃293由張力固持,且經由Silguard透明介面膠294而密封至接觸電極280、287,該介面膠294在玻璃293與電極基板288、289間之壓縮壓力下於高溫下固化。在比膠固化低的操作溫度下,介面膠294之熱收縮形成膠中之張力,其將覆蓋玻璃與電極向彼此拉動,且形成接觸壓縮壓力。其他機械彈性、重力或力機制可用以維持光二極體281、282、283、284、290、291、292上的彈性接觸壓力。
在圖13A中,展示了一半導體珠對準及調控系統。在此系統中,藉由來自聲音產生器185之聲音186或經由支撐板190之振動來振動具有一扁平側189的半導體珠188。珠188將自旋直到其到達最低能量為止,此時珠之扁平側安置於扁平鐵氟龍187表面上,同時重力使該等珠固定。聲音振動186之不同強度可用以調控珠,以將其移動到表面遠處,或使其輕輕地旋轉且休止於最低能量狀態,其中珠189的扁平側在鐵氟龍表面187上。鐵氟龍187具有靜電荷,從而吸引珠188,且充分增加能量而使珠的扁平側189安置於扁平鐵氟龍表面187上。可將高壓電極190置放於鐵氟龍187表面後,且自產生器191將高壓施加至電極190。至半導體珠188或鄰近電極193或周圍接地192傳導表面之銳點電暈放電可完成至電荷電極190的充電電路及電場線。所感應電場及半導體珠188上之電荷將該等珠188固持抵在鐵氟龍表面187上。
圖13B中所展示地,由於鐵氟龍表面204之低滑動摩擦係數,可藉由推動桿200使珠201(其中珠的扁平側對準至表面)在鐵氟龍表面204上滑動而不滾動。推動桿200可推動半導體201,以將半導體成列地對準,同時所有扁平側相抵於支撐板205上之鐵氟龍表面204。推桿可具有成形空腔202、203,以將個別半導體固持於離散位置中。若半導體具有錯誤位置或對於形成單一列而言存在過多的半導體,則此等珠將不配合至推桿200之成形空腔203中,且可與已配合至推桿之槽202或孔203中的珠201分離,且被彈出,隨聚矽氧橡膠表面接觸帶離,或被掃出鐵氟龍表面204及推桿200。
圖13C中展示用以將半導體珠213壓入至成形反射鏡或電接觸件及彈性基板210中之推桿216的橫截面圖。當珠213滑動至成形空腔212電接觸件211、219中時,可釋放或顛倒支撐板218上之電荷。推桿216亦可被加熱及/或可經由其施加聲音脈衝,以將珠213接觸件214、220焊接或熔接至電接觸件211、219(一旦其經插入且由電接觸件固持器210所夾緊)。可由光或磁場來加熱珠(一旦其經插入至固持器中)以達成接觸件214、220之焊接或熔接。半導體珠可具有由諸如鎳之磁性材料所製造的電接觸件214、220。從而,至磁化表面218之磁性吸引或磁場中之對準可用以在固持器218、217上對準及固持珠。可用以對準珠的其他性質為在電場中使用珠213之自極化電場,以對準珠213。應注意黏性及靜電性質聚矽氧橡膠塗覆表面215可用作珠固持器,以使珠可被固持而不滾動及傳遞。可實施半導體珠之插入,其中彈性背襯210上的成形孔隙212電接觸件211、219保持打開以供插入,且接著被釋放,以機械夾緊珠213,且使弧形珠接觸件214電接觸至弧形電接觸件211,且內部珠接觸件220接觸彈性固持器210之扁平表面接觸件219。固持器210的機械夾緊亦使珠213可被固持,以使推動器216可與珠213分離,且回縮推動器216。推動器216可在成形表面222內部具有一聚矽氧黏性表面215,以使對準之珠可黏著於空腔中,且未對準之珠可被搖落。
圖14。在橫截面圖式中展示了透鏡反射鏡電極壓縮配置。連接球形接地半導體光二極體或接地棒233的另一配置為形成具有反射鏡接觸件237、238、242之空腔,該等反射鏡接觸件將僅允許在一方位中連接電池。成形凹區或凹槽239、241具有一中心接觸件242及側接觸件239、238(如圖14中所示地)。可藉由將電傳導粉末油墨(諸如,銀、銅、鎳、石墨、鋁、錫及合金)噴墨噴塗至介電基板(諸如,模製或成形聚醯亞胺239、241)上來形成此等接觸件237、238、242及通道243。形成電接觸件及電路薄膜237、242、238、243之其他方法為將電傳導薄膜濺鍍沈積、電漿噴塗、電鍍、箔壓印至預成形(扁平薄片)或成形介電基板239、241上。其他選擇為塗覆或層壓一薄片金屬基板,以固持接觸件的形式,且用作另一保護性背表面244。側接觸件237、238具有一自電接觸件237、238及介電背襯基板239、241之扁平底部向上沈積到一部分處之介電塗層235、236,以使半球形珠233不可與側接觸電極237、238電接觸(若珠233的圓形表面正觸碰中心電接觸件)。介電塗層235、236(諸如,鐵氟龍或聚矽氧氟基聚合物)可具有一低摩擦係數,以允許半球形珠233可容易滑動及自旋,直到半導體光二極體珠233之扁平側定向為平行於凹槽或凹區239、241之扁平表面底部為止。隨著重力將鬆散之珠拉向凹槽或凹區239、241的底部,且隨著珠最深地配合至凹槽或凹區中(其中珠233之扁平側平行於底部),珠將到達最低能量狀態。若將振動能量或聲音能量強加於半球形珠上,則珠可旋轉及自旋,直到珠的扁平截面配合相抵於凹槽或凹區239、241之扁平底部為止。若在電極239、242、238與未展示之外部電極間強加電場,則可增強此重力效應。介電薄膜239、241、234、236通常為永久駐極體,或可用強加的電場極化且充電。藉由以鐵磁材料(諸如,鎳)在半球形珠233上形成中心接觸件240,及由鐵磁材料(諸如,鐵或鎳)製造中心接觸件242,且接著使接觸件242、240被磁化或置放於磁場中,珠將在磁場中優先定向,且將經由中心接觸件240、242來導向及集中磁場。此將充分增加與珠233之扁平表面之對準珠的能量,該珠233之扁平表面平行於反射鏡接觸件238、237之凹槽或凹區239、241。當正確對準珠時,側電極表面237、238與半球形珠233之側接觸。通常,將摻雜光二極體半導體珠233,以具有在內部上之正電荷載流子摻雜,及在外部上的負電荷載流子摻雜。從而,在珠240之扁平表面上的電接觸件與P內部層接觸242,且外部表面接觸件237、238與N層接觸。由於具有介電塗層235、236之珠233之側接觸件237、238與側接觸件237、238間之摩擦係數的差,珠233將趨向黏著至凹區239、241中(一旦其進行金屬接觸)。可構成凹槽或凹區239、241之形狀及彈性,使得其在珠之任一側上形成一楔入接觸件237、238,以固持珠(一旦其進行正確對準)。亦可適用的為使對準過程在升高之溫度下發生,接近該溫度,珠之側接觸件237、238將焊接或黏著至珠233的外部表面,從而,亦使側接觸件黏著於珠,且固持該等珠(一旦其已進行平行表面對準及電接觸)。其他可能固持機制為在凹槽或凹區之底部中之介電分離器239、241上具有膠、聚矽氧橡膠,或黏性液體的較小小液滴,使得當對準珠之扁平表面時,藉由與珠233的扁平表面接觸來減少表面張力能量。此將用作珠固持器,且充分增加能量,以將珠固持於平行於凹槽或凹區之扁平表面之珠的扁平表面中。為了移除過量或未對準之珠233,總成可經倒裝且讓重力拉出未固持於適當位置中之珠233。其他選擇為置放具有一黏性表面塗層(諸如,聚矽氧橡膠)的成形工具,使得當該成形工具下降於陣列之表面上時,其將僅與過量珠機械接觸。在不正確之位置中之珠233將在凹槽或凹區中比平行表面對準珠233位置更高。可藉由目視檢查或具有一精確工具來進行檢查所有珠233經對準之過程,該精確工具具有一真空或黏性表面,該真空或黏性表面配合至凹槽或凹區中,且僅進行接觸及移除未正確配合至凹槽或凹區239、241中之電池。一旦將珠233的扁平表面對準至凹槽或凹區239、241、237、238之扁平表面,則可藉由以閃光或至珠233之熱機械接觸而加熱半導體珠233來確保電接觸件239、240、242、238,其中加熱金屬本體使珠233觸碰且壓縮抵於電接觸件237、242、241。遞送能量以進行焊接、硬焊或熔接接觸的其他可能方法為將超音波聲音能量脈衝施加至半導體珠233及接觸件237、242、238中,以摩擦熔接或焊接接觸件。經由電路及電池237、238、233、240、242之電脈衝亦可用以形成至半導體光二極體珠233之電接觸件的電弧熔接。另一電接觸件熔接、硬焊、退火或焊接方法為使用來自半導體光二極體233之自產生電脈衝(若電路237、238、233、240、242短路、附接至電源或充電電容器),且接著在電池上光柵掃描雷射光之光束,或接近電池點燃閃光燈。形成一短電脈衝,以向熔接、硬焊、退火或焊接接觸件提供在機械接觸點處之短熱能量脈衝。可設計介電基板241之頂部上的中心接觸件242或側接觸金屬薄膜,使得其用作電保險絲,其熔化及汽化金屬242、237、238、243及擴展下伏介電質239、241,以使局部電路斷開(若過量電流流經該電路)。此可用以斷開可能錯誤連接或短接之電池。亦可在將耐火透鏡及反射鏡231下的總成置放於電池上且由耐火透鏡及反射鏡231將該等電池固持於適當位置中後,實施接觸件確保步驟。耐火覆蓋透鏡及反射鏡231可壓抵於半導體珠233,以進行電接觸且在太陽能電池陣列之使用壽命內維持電接觸。耐火覆蓋層231可被壓住且藉由膠232固持,且電接觸件材料237、239、238、241、242中之彈性張力及相抵於接觸件材料237、242、238安置於半導體233上之耐火材料的重力可在陣列之使用壽命內維持接觸。透鏡-反射鏡總成薄片231可在外部表面上具有一保護性或抗反射塗層230。適當薄膜為碳氟(Mihama)、二氧化鈦塗層,以製造外部表面光反應性及自清潔或硬式抗磨損塗層(諸如,反應性濺鍍鑽石薄膜)。諸如,藉由電池上之高壓擠製來分散光學透明膠或耦合凝膠234、232(諸如,Dow Corning Sylgard184或凝膠Q3-6575)。將玻璃或透明介電覆蓋透鏡-反射鏡231置放於光學耦合材料234、232上,且藉由滾動擠壓運動,將光學耦合材料234、232壓在半導體及反射鏡上,經由膠之型樣中的氣體通道,將氣泡壓出總成。可藉由高溫來固化整個總成。可在壓縮下固化總成,以將透鏡-反射鏡薄片231壓抵於半導體珠233,且維持電接觸件237、240、242、238上之壓縮。固化過程後或期間之膠或光學耦合材料234、232的收縮可進一步增加在固化過程期間及後透鏡-反射鏡薄片231對珠233及接觸件237、240、242、238之壓縮。在介電基板239及金屬接觸件242之背面上,輻射傳熱及保護性塗層244(諸如,載入碳黑之聚矽氧塗料或二氧化鈦聚矽氧塗料)。可測試組裝的系統,且利用光脈衝、光柵掃描之雷射束或電脈衝,藉由熔化或汽化電接觸件可自陣列並串聯電路移除短路電池或顛倒的電池。預期經由玻璃材料薄片231之邊緣處的電接觸襯墊來進行至外部電系統及電路之電連接。
圖15展示了串並聯電池之電路,其具有在光伏特電池253間的並聯及串聯連接中之薄膜電導體介電質、保險絲或壓敏電阻253、258及建置於輸出中的回流保護二極體254或壓敏電阻254。如在示意性圖式15中所指示地,亦可藉由具有至光二極體之逆向電子電洞梯度之在彈性成形電接觸件中置放摻雜半導體珠的相同方法來置放逆流保護組件254。逆流保護二極體254並未被照明,且因此可置放於反射鏡陣列或陣列之邊緣間之光集中區域的外部。可週期性地將逆流保護二極體254作為陣列中之列來置放,以能夠匹配保護二極體電壓及電流特性,且形成分布式逆流保護,避免任何單保護二極體或保護二極體之串的故障危害整個系統。在若干並聯連接電池中變為開路之單個電池的部分損耗效應為一除以連接在一起之電池的數目。串並聯電連接網路中之單點故障對整個系統之單點故障效應與列中之損耗部分除以列之數目成比例,此因為自其他列的電流將能夠圍繞單點故障流動。隨機單電池故障之數目與電路中之電池的總數目成比例。因此,在等電位及串聯連接處(其中任何單列中之電池的數目與陣列中之電池之總數目的平方根成比例)之許多並聯連接電池的較大陣列中,源自隨機單開路故障之可能部分損耗與陣列中之電池之總數目的反平方根成比例。此統計觀測具有實用含意:對於串並聯陣列,陣列中之個別電池之數目越高,歸因於隨機電池故障的部分損耗越低。電池之數目越高,此等光伏特陣列變得越可靠,此與以下典型直覺相反:電路中之電池越多,故障及輸出損耗的機率越大。在高壓陣列中,可在陣列中按列週期性地形成逆流保護電池254及旁路二極體257。在電流旁路繞過陣列中之單個電池(其由於製造瑕疵或被遮蔽而可能具有低效能)的情況下,電池間之並聯電連接253為有用的。旁路二極體257可引導電流繞過電池252之列,該等電池具有低效能或被遮蔽。用藉由在介電絕緣體基板或壓敏電阻上沈積的較薄傳導沈積物,並聯253及串聯258電連接線可形成有效保險絲,其中經選擇的電導體半導體具有隨電流、電壓或溫度上升而增加的特定電阻抗。特定實例:氧化鋅之薄膜將隨著施加之電壓而增加其電阻。該等沈積物可為類似於光二極體珠連接線之真空濺鍍沈積物、噴墨沈積物、電漿噴塗沈積物、箔壓印、個別半導體沈積物。大多數金屬具有在環境溫度下之低電阻且接著隨著溫度上升而增加電阻的所需特性。若過量電流(諸如,單個二極體之電流的若干倍)流經並聯或串聯電連接線,則金屬由於歐姆能量分散及材料而發熱。若電流及所產生之熱足夠高,則電路將熔化金屬及(可能地)介電基板,且永久斷開並聯電路連接。電池253間之開路熔斷可用以永久性斷開圍繞個別光電池252的電路(若該等電池被分路或逆向連接)。可在並聯電路連接線中形成諸如壓敏電阻253之設備,其經設計以具有隨著電流上升而增加的電阻。壓敏電阻253可經設計以對過量電流可逆向地快速回應,且有效地箝位並聯或串聯連接線中之最大電流。在選擇性地遮蔽照明光伏特陣列之情形中(諸如,自樹枝之遮蔽),此最大電流箝位對於保護光二極體免於過量電流及電壓可為非常重要的。可經由周邊匯流排連接線251、255來將示意性展示之此陣列連接250、256至其他陣列或電負載。其他可能電設備為DC至DC轉換器、DC-AC轉換器、電容器、電池組、電解池、飛輪、馬達、燈、泵及風扇,該等電設備亦可電連接於輸出連接線或匯流排連接線250、256上且與如圖9中所示之陣列整合。
儘管參看特定具體實例描述了本發明,但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疇(其界定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中)的情況下構造本發明之修改及變化。
基本特徵元件:
1.電接觸件維持彈性機械系統對半導體本體的壓縮。
2.使用光二極體本體之形狀或電極來定向半導體。
3.使用槽或孔來配合電池。
4.使用球體之扁平側來固持、定向及移動至電連接。
5.槽亦為電連接。
6.槽亦為反射鏡。
7.槽亦為光透射的。
8.球體上之電接觸件的位置及尺寸對於半導體操作可為有利的。
9.電接觸件具有提供保險絲及電路中斷之電性質的厚度。
10.電接觸件可為反射鏡。
11.電接觸件可為透明的。
12.電接觸件可為不同電導體或金屬。
13.電接觸件及半導體可基本上形成熱電接面。
14.電接觸件及半導體可形成光產生接面。
15.槽及電接觸件形成熱移除系統。
16.電接觸件及/或反射鏡為熱導體,以自光二極體移除熱。
17.陣列之背側上的塗層增強輻射發射及熱移除。
18.反射鏡/透鏡為熱移除系統。
19.反射鏡/透鏡為機械座架及保護系統。
20.使用並串聯連接,以提供可靠電路連接。
21.可使用膠。
22.可使用光學介面橋接器或膠。
23.可使用光固化膠。
24.可使用黏性材料來將電池固定於槽中。
25.可將球體壓縮於槽中,以進行接觸。
26.可使用焊接來完成接觸件。
27.可使用熔接來達成電接觸件固定。
28.可使用閃光燈來達成電接觸件固定(其中光二極體產生電流以熔接及/或熱加熱電池),。
29.可使用超音波能量來完成焊接或熔接。
30.可以薄膜來塗覆光學器件,作為反射器或電路。
31.珠在凹槽或孔中,在任一側上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接觸件。
32.未必使用形狀(僅在進入槽中前定向)。
33.陣列為透鏡/反射鏡離散半導體牽引電接觸件及背覆蓋層或反射鏡之組件的總成。
34.可在介電質中形成槽或孔。
35.可在具有介電塗層之金屬中形成槽或孔。
36.可在具有介電及電子傳導塗層之金屬中形成槽或孔。
37.成形空腔的壁可具有改良電接觸件彈性之結構。
38.成形空腔之壁具有流槽、縫、溝槽、凸塊、台座、用於電接觸件彈性的纖維。
39.空腔接觸表面上之電塗層具有用於電接觸件彈性的纖維、粉末。
40.成形空腔上之接觸件為彈性多晶型表面。
41.可以許多方式來沈積或形成塗層。真空沈積、噴墨印刷、粉末噴塗、絲網印刷、箔壓印、焊接、衝壓或層壓。
42.使用聚矽氧橡膠。
43.使用氟化烴。
44.使用玻璃、鋁、銀、錫、氧化錫、鋼、銅、合金、矽球體、Sphelar矽、上面具有電接觸件之球體、焊錫膏、載入碳的塗料、TiO2、光催化劑,或白色塗層。
45.使用玻璃或折射率材料之外部表面的光催化劑浸漬,清潔外部表面,且阻擋高頻率光到達光二極體。
46.使用槽之遮蔽來優先定位沈積物或電路之自遮罩。
47.電連接線及基板可形成至光二極體之光聚集系統。
48.可將光二極體陣列耦合至光集中光學器件。
49.電連接系統亦可為光學組件。
50.背保護器薄片亦可在光學光聚集器上。
51.亦可在光學器件中使用光散射。
52.可使用光閃爍或轉換。
53.電接觸的半導體棒及夾緊槽亦用作有效光伏特電池。
54.內建的逆流保護。
55.至電池組反相器及電功率柵格之轉換
56.用於太陽追蹤系統。
57.使用光譜分裂或過濾。
58.可將煙管道或流體流動通道置放於陣列之背部上且使用流體或空氣的流動來冷卻光二極體陣列。
59.可將相變材料熱耦合至光二極體陣列之背部,以吸收及儲存來自光伏特陣列的熱。
60.可附接電子裝置,以調控光伏特陣列之電輸出。
61.可將電池組附接至光伏特陣列,以儲存電能量。
62.在電接觸件下使用彈性層,以確保電接觸,且作為熱膨脹及收縮補償器。
63.將光伏特陣列附接至太陽對準或追蹤系統。
64.夾具為彈性的,且可打開以接受半導體及關閉以進行接觸。
65.使用靜電元件來移動及固持半導體。
66.使用磁性元件來移動及固持半導體。
67.使用重力來移動及固持半導體。
68.使用黏性表面來固持半導體。
69.使用黏性表面來在凹座之底部處固持半導體。
70.使用光滑表面,以允許半導體之非滾動接觸運動。
71.可使用重力來將玻璃覆蓋層及透鏡反射鏡壓入至電池及電極中,以維持半導體與接觸件間的壓縮。
1...介電材料
2...槽
3...扁平側/扁平部分
4...弧形側
10...外部表面上的電子導體/電傳導薄膜
11...介電基板/介電質
12...在扁平部分上之第一電子導體塗層/電傳導薄膜/扁平電極表面/接觸點
13...槽/孔
14...在槽之弧形空間側上的第二電子導體/電傳導薄膜/接觸點/彎曲電極表面
15...在材料之外部扁平部分上的電子導體/電傳導薄膜
16...成形孔之底部/間隙
17...彈性基板薄膜/彈性薄膜
19...子層
20...第一外部電導體/電極/電連接/電極散熱片
21...介電基板/基板材料
22...槽中之第一電導體/電極
23...球體之內部摻雜區上的接觸件/珠/電接觸件/電極接觸點/半導體珠接觸件
24...外部摻雜層/半導體珠/P/N接面摻雜層/半導體接面/半導體/N層
25...球體之摻雜內部部分/半導體珠/P/N接面摻雜層/半導體接面/半導體/內部/P材料
26...球體上之外部摻雜區上的電接觸件/珠/電極接觸點/半導體珠接觸件
27...槽之外部彎曲截面上的電接觸件/薄膜接觸器/電極
28...介電基板之外部表面上的電接觸件/電極/電連接/電極散熱片
29...球形半導體之抗反射塗層/珠
30...槽之膠或聚矽氧塗層的底部
31...槽或孔
33...槽之扁平側
34...子層
35...導體塗層
36...孔之扁平點上的導體塗層/電連接線/扁平表面
37...介電基板中之孔
38...電截斷部分/介電質/電截斷區域
39...外部表面上之電導體
40...孔之球形側上的電連接器導體/圓形側
49...透明介電密封劑/槽
50...透明透鏡/反射鏡光學器件/反射鏡/成形玻璃件
51...反射鏡位置上之電導體/電接觸件/電極
52...半導體/半導體球體/半導體珠
53...半導體上之第二接觸件/電接觸件/電極
54...電導體及外部串聯陣列接觸件/電接觸件/電極/電路
55...在相反側電接觸件上的電導體/電接觸件/電極/電路
56...保護性背板/散熱片
57...介電密封劑
58...抗反射塗層及玻璃保護劑/前表面
59...介電密封劑/介電薄膜/介電材料
60...折射器材料/玻璃薄片
61...上部透鏡
62...下部反射鏡
63...光二極體罩蓋/槽
64...外部電導體/電傳導薄膜/電傳導塗層
65...半導體/矽半導體光二極體/矽半導體珠/電池
66...介電基板/背表面/玻璃
67...背板或塗層可為反射器或散射器/薄片/外部表面塗層/反射塗層
68...背塗層反射器或散射器/黑色輻射體塗層
69...成形槽/間隙
70...在上部透鏡處之橫截面/透鏡/光學集中器/上部表面/空中介面
71...電接觸器及反射鏡之橫截面/反射鏡/電極/反射表面
72...透明材料的橫截面/玻璃/玻璃反射器/玻璃反射鏡
73...至半導體球體之電接觸件/成形孔
74...半導體球體/光二極體電池
75...至球體之弧形側電接觸件/成形孔
76...至球體之若干個電接觸件的橫截面/反射表面/電極
77...電接觸件塗層/反射鏡區域/電子導體材料/反射鏡
78...具有PN接面及電接觸件之半導體球體/光二極體電池
79...電截斷部分/間隙/反射鏡
80...第二電接觸件/反射鏡區域/電極/電子導體材料/反射鏡
81...電池間之六邊形分離/六邊形型樣
85...聚矽氧橡膠密封劑
90...模製介電基板/基板介電隔膜/介電複本
91...電傳導薄膜/電傳導塗層/複本表面/接觸件
92...在扁平側及內部材料上之電接觸件/半導體光二極體/微粒光二極體接觸件
93...內部摻雜半導體/半導體光二極體
94...外部摻雜層/半導體光二極體
95...外部摻雜表面上之接觸件/半導體光二極體/微粒光二極體接觸件
96...弧形側接觸件/電傳導塗層/複本表面接觸件/複本表面
97...接觸電極/電傳導塗層/複本表面
98...將不配合孔上之銳正方形側的逆向半導體/半導體光二極體/微粒光二極體接觸件
99...外部表面摻雜層/半導體光二極體
100...內部摻雜層/半導體光二極體
101...扁平側電接觸件/半導體光二極體/微粒光二極體接觸件
102...扁平側接觸件/電傳導塗層/複本表面接觸件/複本表面
103...溝槽或壓印區域
104...弧形側電接觸件/電傳導塗層/複本表面接觸件/複本表面
105...靜電傳導薄膜/電傳導塗層/複本表面
106...具有變黑之外部表面的背反射器或散射器
107...變黑之外部表面/保護性及熱輻射薄膜
108...模製槽或孔
109...氣隙/光學組件
110...形成之透明透鏡及反射鏡/模製玻璃透鏡
111...電連接耳片/負端
112...電子傳導塗層/反射鏡陣列/反射器
113...介電基板/反射鏡陣列/介電背襯
114...背金屬板/反射鏡陣列
115...半導體球體/半導體珠
116...電輸出連接線/正端
117...抗反射塗層或TiO2及/或抗擦傷或抗磨損或其他最佳集中機制或紫外光濾光器
118...電子裝置或電池組/電轉換系統
119...熱相變材料
120...絕緣容器或盒狀物/封閉體/熱管系統/彈性壁
121...風扇馬達或致動器/風扇
122...氣流/流動流體
123...風扇或閥門
124...熱管或熱循環系統/工作流體
125...變黑之背表面/反射鏡陣列/光伏特陣列/光二極體陣列
126...光學耦合及密封材料/接觸電極/第二電極及光反射器
127...介電基板層/電極/基板材料/基板
128...彈性層/光學組件
129...具有與透鏡表面之低角度的光射線
130...透鏡/光學組件
131...光射線/光
132...光二極體/半導體/焦點
133...光二極體基板表面及電極/電接觸件
134...電截斷部分/電池
136...光射線/光
137...費涅透鏡/光學元件/透明透鏡材料
138...光二極體/半導體
139...介電基板/基板材料
140...第一電接觸件及反射器/接觸電極
141...透明介電窗/透明彈性基板材料
142...光二極體/半導體本體
143...光射線/光
144...電接觸件/傳導電極
145...抛物線反射器/鋁反射器
146...透明窗/透明玻璃覆蓋薄片
147...第二反射器/成形反射鏡
148...光射線
149...第一反射器/成形鋁反射鏡接觸件/組件
150...光二極體
151...電導體/組件/彈性子層
152...介電基板/組件
153...空氣或透明介質/空氣或透明材料空腔
155...高折射率層/折射率層/聚矽氧橡膠之成形層
156...下一最高折射率層/折射率層/聚矽氧橡膠之成形層
157...第三最高折射率層/折射率層/聚矽氧橡膠之成形層
158...光射線
159...電導體/接觸電極
160...光二極體
161...最低折射率/折射率層/聚矽氧橡膠之成形層/壓縮空腔
162...空氣或透明介質/透明材料
164...透明電極/透明電接觸件
165...光射線
166...具有高色像差(或干涉光柵)之折射率材料/微型集中器玻璃
167...電接觸件及反射器/反射槽
168...綠光二極體
169...藍光二極體
170...紅光二極體
171...紅光射線
172...綠光射線
173...藍光射線
174...抗反射塗層/分層式光二極體半球體
175...光射線
176...透鏡
177...藍射線
178...紅射線
179...紅光之焦點
180...藍光二極體層上的藍光點或區/光二極體/分層式光二極體半球體/分層式半球形光二極體
181...紅光光二極體層/光二極體/分層式光二極體半球體/傳導金屬接觸件/分層式半球形光二極體
182...中心電接觸件
183...外部層接觸件/傳導金屬接觸件
184...綠光吸收層/光二極體/分層式光二極體半球體/分層式半球形光二極體
185...聲源
186...聲波
187...鐵氟龍表面
188...成形半導體珠
189...珠之扁平側
190...背電表面/電極
191...高壓源/產生器
192...電接地
193...推板或柵格之上部接地表面/電極
199...綠光光子
200...推板/推桿
201...板上之對準的球體/珠
202...推板上之成形槽/成形空腔/槽
203...推板上之半球形成形凹座/成形空腔/孔
204...鐵氟龍表面介電質
205...金屬板/支撐板
210...介電基板夾具/彈性基板
211...電接觸件及反射鏡
212...成形空腔/成形開口
213...不對稱光二極體珠
214...電接觸件
215...在成形推動器之底部處的聚矽氧橡膠接觸表面襯墊
216...推板/推動器
217...鐵氟龍薄膜
218...背板
219...在介電成形基板及反射鏡上之第二電極/電接觸件
220...在珠之扁平側上的第二接觸件/內部珠接觸件
221...珠之扁平側
222...推板上之成形空腔
230...外部透明抗反射及保護性塗層
231...耐火介電材料透鏡-反射鏡
232...介電光學透明膠或光學耦合材料
233...半導體光二極體
234...光學透明膠或光學耦合材料
235...可具有低摩擦係數之介電塗層
236...可具有低摩擦係數之介電塗層
237...邊緣接觸電極/接觸件/電接觸件材料
238...邊緣接觸電極/接觸件/電接觸件材料
239...背介電基板及電接觸分離器/聚醯亞胺/電接觸件材料
240...中心電傳導中心接觸件/珠
241...背介電基板/聚醯亞胺/電接觸件材料
242...至光二極體中心接觸件之電接觸件及電路/電接觸件材料
243...在光二極體中心接觸件與鄰近光二極體之邊緣接觸件間的通道電連接線/通道
244...輻射傳熱及保護性塗層
250...輸出連接操作性正極性/連接線
251...匯流排電連接線
252...光二極體/電池
253...介電絕緣體熱敏電阻或壓敏電阻上的薄導線或金屬薄膜
254...逆向電流核對二極體/回流保護二極體/壓敏電阻
255...匯流排電連接線
256...電連接操作性負極性/連接線
257...旁路二極體
258...介電質或壓敏電阻上的薄膜電導體
270...外部邊緣接觸件/金鉻塗層
271...外部光二極體層
272...中間光二極體層/光二極體
273...中心電接觸件
274...中心光二極體層/內部摻雜層
275...中心電接觸件
280...電接觸件/側接觸件/接觸電極
281...邊緣電接觸件/光二極體珠/邊緣邊緣導體/光二極體
282...外部光二極體層/光二極體珠/光二極體
283...中間光二極體層/光二極體珠/光二極體
284...中心光二極體/光二極體珠/光二極體
285...中心電接觸件
286...中心電接觸件
287...電接觸件/中心接觸件/側接觸件/接觸電極
288...介電基板/電極基板/介電質
289...背電接觸件/箔接觸件/電極基板/金屬箔基板/背襯接觸件
290...中間光二極體層/光二極體珠/光二極體
291...外部光二極體層/光二極體珠/光二極體
292...外部邊緣電接觸件/光二極體珠/邊緣/邊緣導體/光二極體
293...模製玻璃覆蓋透鏡或反射鏡/玻璃
294...彈性透明介面材料/透明介面膠
295...介電材料中之槽或空腔/彈性槽
圖1:介電材料中之槽
圖2:成形接觸槽或孔之橫截面圖
圖3:固持一球形光二極體之成形接觸槽或孔的橫截面圖
圖4:具有固持一球形光二極體之扁平側的半球形成形孔
圖5:玻璃模製透鏡/反射鏡光學器件上之系統的實例
圖6:陣列之背反射器電池附接型式
圖7:球形光學器件
圖8:當將球體封裝至一薄膜陣列中時的電佈線
圖9:夾持於透鏡/反射鏡間的摺疊薄片
圖10A:透鏡及背集中平面系統
圖10B:費涅透鏡及背集中平面系統
圖10C:單抛物線及前表面集中平面系統
圖10D:Cassigranian光學器件及背集中表面平面系統
圖10E:指數折射梯度集中透鏡(GRIN透鏡)及背集中系統。
圖10F:光譜展散紅-綠及傾斜光學系統。
註釋:應指出且可能說明光柵及全像光譜展散亦可在此傾斜光學配置中使用。
圖11:耦合至半球形分層式光二極體堆疊之色像差。
圖12A:兩側接地分層式球形光二極體堆疊。
圖12B:展示用於兩側接地電池或單側接地電池之側至側及邊緣接觸夾具的圖式。
圖13A:低摩擦係數表面上之對準的不對稱半球體。
圖13B:低摩擦係數表面上之推動器及對準的半球體。
圖13C:將一對準之半球體注入至一電接觸夾具中的推動器。
圖14:至成形透鏡鏡電路夾具中之光二極體之中心扁平點接觸及側接觸的橫截面圖。
圖15:光伏特陣列之等效電路的示意圖
70...在上部透鏡處之橫截面/透鏡/光學集中器/上部表面/空氣界面
71...電接觸器及反射鏡之橫截面/反射鏡/電極/反射表面
72...透明材料的橫截面/玻璃/玻璃反射器/玻璃反射鏡
73...至半導體球體之電接觸件/成形孔
74...半導體球體/光二極體電池
75...至球體之弧形側電接觸件/成形孔
76...至球體之若干個電接觸件的橫截面/反射表面/電極
77...電接觸件塗層/反射鏡區域/電子導體材料/反射鏡
78...具有PN接面及電接觸件之半導體球體/光二極體電池
79...電截斷部分/間隙/反射鏡
80...第二電接觸件/反射鏡區域/電極/電子導體材料/反射鏡
81...電池間之六邊形分離/六邊形型樣,此電池亦可為正方形封裝

Claims (80)

  1. 一種裝置,其包含直接或間接的光子轉換器或產生器,以及電連接裝置,該電連接裝置包含:重複成形之粒狀半導體本體,每一個半導體本體具有扁平表面;介電層,該介電層具有一或更多半球形或圓柱形的槽或孔,該槽或孔具有由一介電材料或一塗覆電傳導材料之介電材料所形成的互補扁平表面,以固持該等半導體本體;至該等半導體本體的光管道;以及至少兩個為該槽或孔之部分之電極,其藉由位於該槽或孔的相反側上的接觸點之處的介電材料之彈性壓縮觸碰每一半導體本體的相反側。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光管道進一步包含反射鏡、透鏡、透明材料、閃爍體、磷光體、散射表面、繞射或干涉結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光管道包含反射鏡、折射器、透鏡、閃爍體、磷光體、散射表面,或干涉結構,其將光集中至該等光子轉換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非扁平光透明折射覆蓋層,該非扁平光透明折射覆蓋層經成形以配合於該等成形半導體本體上,且將光集中至該等半導體本體,且其中經電連接之該等本體形成光伏特電池的一陣列。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孔、槽、多個孔或多個槽經成形以配合該等半導體本體之形狀。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每一半導體本體 具有一形狀,且每一槽或孔具有一形狀,該等形狀將不允許導致不正確電連接的任何方向中的組裝。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每一半導體本體具有一形狀及結構,且每一槽或孔具有一形狀及結構,此導致該半導體本體上的一彈性壓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每一半導體本體具有一形狀及結構,且每一槽或孔具有一形狀及結構,此導致該等半導體本體中之每一者的兩個不同區域上之該至少兩個電極的一彈性壓縮,以形成一光二極體或熱電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每一半導體本體具有配合每一槽或孔形狀及結構的特定重複形狀結構,且其進一步包含置放於該等半導體本體上的光透射覆蓋層,當該半導體本體置放於該槽或孔與該光透射覆蓋層之間時,該光透射覆蓋層導致每一半導體本體之兩個不同區域上之該至少兩個電極的一彈性壓縮或彈性圍阻,以形成一光二極體。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每一半導體本體具有光透射介電覆蓋層之形狀及結構,且其中每一槽或孔具有一形狀及結構,此導致每一半導體本體之兩個不同區域上之該至少兩個電極的一彈性壓縮或彈性圍阻,以形成一光二極體。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每一半導體本體具有光透射介電覆蓋層之形狀及結構,且其中每一槽或孔具有一形狀及結構,此導致該半導體之兩個不同區域上 之該至少兩個電極的一彈性壓縮或彈性圍阻,以形成一光二極體,其中自光之光集中經由該光透射介電覆蓋層折射、繞射、散射、干涉、發螢光或反射,或/及自該等電極反射、折射、散射、繞射、干涉,或發螢光。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每一成形半導體本體係藉由使用每一槽或孔來電連接,該槽或孔具有該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電極,作為該孔或槽之部分,且每一槽或孔具有一形狀及結構,該形狀及結構導致每一半導體本體之兩個不同區域上之兩個電極的一彈性壓縮或彈性圍阻,以進行電接觸且形成一光二極體;其進一步包含成形光透射介電覆蓋層,其中自光之光集中經由該光透射介電覆蓋層折射、繞射、散射、干涉、發螢光或反射,或/及自該等電極反射、折射、散射、繞射、干涉,或發螢光。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每一成形半導體本體係藉由使用每一槽或孔來電連接,該槽或孔具有該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電極,作為該孔或槽之部分,每一槽或孔具有一形狀及結構,該形狀及結構導致該半導體本體之兩個不同區域上之該至少兩個電極的一彈性壓縮或彈性圍阻,以進行電接觸且形成一光二極體;其進一步包含一成形光透射介電覆蓋層,其中自光之光集中經由該光透射介電覆蓋層折射、繞射、散射、干涉、發螢光或反射,或/及自該等電極反射、折射、散射、繞射、干涉,或發螢光,及一在該等電極與一外部彈性覆蓋層間之彈性介電材料,及一在該光透射介電覆蓋層與該半導體本體及/或該外部彈 性覆蓋層間之光透射介電材料。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每一孔或槽為一彈性結構,該彈性結構可被彈性撬動打開以接受該半導體且接著撬動力經釋放,或該半導體本體經推動楔入至該孔或槽中,且該半導體本體保持受到來自該彈性結構的壓縮力。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每一半導體本體具有一形狀及結構,其進一步包含一光透射覆蓋層,且其中每一槽或孔具有一形狀及結構,此導致該半導體之兩個不同區域上之兩個電極的一彈性壓縮,以形成一光二極體,且該等電極經熔接、漫射、焊接、硬焊在一起,且該光透射覆蓋層及該等槽或孔結構係相互附著。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由該光子轉換器所轉換之光為陽光、自一電光源之熱輻射、放射性光發射、化學光發射,或雷射光。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裝置,其中光管道及該槽或孔結構藉由膠、焊接、熔接、夾具、緊固件,或聯鎖組件相互附著。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等電極藉由真空沈積、粉末沈積、噴墨印刷、層壓、箔壓印、電漿噴塗、電鍍、膠合或合併而附著至該槽、該等槽、該孔或該等孔。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每一成形半導體本體具有用以在該槽或孔中定向該半導體本體的扁平區 域。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至少一半導體本體經摻雜,以形成剩餘電子之一區域,及剩餘電洞的一區域,以形成一密數梯度,且其中該至少兩個電極包含一接觸該剩餘電子區域的電導體,及一接觸該剩餘電洞區域之電導體,及一外部電壓梯度,以形成一光二極體。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至少一使用兩個不同材料電子傳導之半導體本體接觸至該半導體本體,且形成一熱電接面、多個熱電接面、一電子穿隧接面、多個電子穿隧接面、一熱離子接面,或多個熱離子接面。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用作一光伏特電池、光發射器、熱能量至電轉換器或製冷器。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系統,其進一步包含一電連接線,該電連接線亦為一光反射器、折射反射器、散射器、閃爍體或磷光體的一光聚集系統。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光管道為一耦合至該等形成之光二極體的光集中光學器件。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形成之槽或孔或該等形成之槽或孔為該光管道之部分。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形成之槽或孔或該等形成之槽或孔具有亦用作光聚集組件的電載體。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電連接線,該等電連接線藉由具有在介電材料上或由介電材料所圍繞之少量電導體而亦用作保險絲。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等電極係由表面上的電傳導箔、薄膜、纖維、基質、台座、金屬細絲、織品、網絲、粉末、彈性多晶型表面,或膜所製造。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等電極係藉由濺鍍、真空蒸鍍、電漿噴塗、粉末噴塗、噴墨印刷、絲網印刷、電鍍或箔層壓之技術沈積於一介電基板上。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等電極藉由一在另一彈性電子傳導材料之頂部上的彈性介電材料所支撐。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等電極的該彈性壓縮彈性地橋接或緩衝差異熱膨脹尺寸分量差。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等電極具有電接觸件,且其中該光管道之結構及光學組件,及該等電接觸件及介面材料形成於褶皺、波紋、多晶型表面、曲線,及彎頭中,以重定向或分散材料間的熱膨脹應力。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之裝置,其中該等光學組件及該等電接觸件及該等介面材料形成於褶皺、波紋、多晶型表面、曲線及彎頭中,以修改輻射傳熱及至鄰近於該彈性圍阻之流體的傳熱。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輻射發射或對流增強傳熱結構或材料,其塗覆於該等接觸件之一外部表面上。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等成形半導體在置放於該等孔或槽中之前經定向及移動及固持於一低 摩擦表面上。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等槽或孔具有一塗覆於該等電極之部分上的介電薄膜。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等槽或孔具有作為沈積至該孔之部分中的碳氟化合物或聚矽氧潤滑劑的一低摩擦係數介電質。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可在該等半導體上用以定向或固持該等半導體的重力、靜電荷、電場或磁場。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定位於該形成之槽或孔內且用以將該等成形半導體固持於該等成形槽或孔內或作為一臨時固持表面的黏性表面。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成形半導體本體為一光二極體,且為在一或多個側邊上經研磨、切割、模製或平整化之球體,且該等電極中的至少一者附接至該扁平側。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成形半導體本體自半導體之一球體或粒狀本體形成一光二極體,該球體或粒狀本體在一或多個側邊上經研磨、切割、模製或平整化,且該等電極中的至少一者附接至該研磨側邊,且該等電極中之另一者附接至該成形半導體本體之另一區域,以使該等電極並不相互接觸。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成形半導體形成有摻雜劑或材料之層以形成多個光二極體。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光管道分裂光譜且將該分裂之光譜最佳置放至該成形半導體本體的不同區域中。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等電極自該半導體移除熱。
  4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自該光源遮蔽之在該轉換器之一表面上的塗層,其中該塗層增強自此表面之輻射熱發射或對流,該塗層進一步包含凸塊、纖維、散熱片波紋,或脊,或載入有二氧化鈦粒子、石墨粒子,或碳黑粒子的聚合物或橡膠薄膜。
  4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光管道係熱耦合至該半導體。
  4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光管道亦形成一部分或全部圍繞該半導體的覆蓋層。
  4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至該半導體之該等電連接線形成並聯及串聯電路的一陣列。
  4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至該半導體之該等電連接線為鄰近於較大量之絕緣體的電導體,其用以在該電導體過熱、熔化或汽化的情況下斷開該電路。
  5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至該半導體之該等電連接線形成並聯及串聯電路的一陣列,其中半導體間之該等並聯電連接線為隨著電流流動而具有一增加之電阻率的電導體。
  5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半導體或該 等電極係藉由膠來固持。
  5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等光管道藉由膠而固持至該等光二極體。
  5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半導體或該等電極係藉由膠來固持,該膠亦降低該光管道與該半導體間的光學反射。
  5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一外部與該半導體間之界面處的光管道具有表面處理,該等表面處理藉由相消干涉塗層或折射率梯度來降低光反射。
  5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半導體或該等電極可藉由膠來固持,該膠具有一由光、熱、溫度改變、濕度、化學接觸、化學擴散、振動,或輻射所起始的固化。
  5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半導體可藉由黏性材料來固持,以將該半導體固定於該等槽或孔中。
  5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半導體及該等電極藉由利用自熱傳導、熱氣接觸、閃光吸收、雷射光吸收、振動能量或電流之加熱的焊接、熔接、漫射、硬焊或熔合來固定電接觸件。
  5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等電極為薄膜電路。
  5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等電極為沈積於耐火光學器件上的薄膜電路。
  6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等電極為沈積於亦將光反射至該半導體之耐火光學器件上的薄膜電 路。
  6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一第二成形槽、孔或多個孔用以固持及定位該等半導體,以將該等半導體置放至該形成之槽、孔、該等槽或該等孔中。
  6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半導體本體的一剩餘部分及孔及槽經形成至具有一電路網路之陣列中。
  6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半導體本體的一剩餘部分及孔及槽經形成至一陣列中,該陣列具有至每一半導體之光集中光學器件且具有與該等半導體電接觸的電路網路。
  6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半導體本體的一剩餘部分及孔及槽形成光轉換電路,其中多個半導體電並聯連接且該等電並聯連接之半導體串聯連接至其他電並聯連接的半導體,以形成一電矩陣。
  6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半導體本體的一剩餘部分及孔及槽可形成光轉換電路,其中多個半導體電並聯連接且此等電並聯連接之半導體串聯連接至其他電並聯連接的半導體,以形成一電矩陣,該電矩陣具有置放於一槽、並聯電連接之多個孔或槽中的半導體本體,該等半導體本體用作圍繞並聯連接之光子轉換半導體的高壓條件旁路二極體。
  6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半導體本體的一剩餘部分及孔及槽形成光轉換電路,其中多個半導體電並聯連接且此等電並聯連接之半導體串聯連接至其他電並 聯連接的半導體,以形成一電矩陣,該電矩陣具有置放於一槽、多個孔或多個槽中的半導體本體,該等半導體本體用作逆向電流流動條件阻隔二極體。
  6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等槽、孔或電極具有紋理、凸塊、微粒、脊、流槽、散熱片、金屬細絲或彈性多晶型表面。
  6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等半導體本體由半導體或其層所製造,諸如,摻雜砷之矽、摻雜磷之矽、SiC、InAs、CuInSe2、Cu(InGa)Se2、CuInS、GaAs、InGaP、CdTe、AlGaAs、AlGaP、Ge。
  6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等槽或孔製造於一介電質中,諸如,該玻璃、聚醯亞胺塑膠、聚芳醯胺塑膠、聚酯、氟化烴、陶瓷、塗覆聚矽氧橡膠之鋼,或鋁、塗覆聚矽氧碳氟化合物之鋼或鋁、塗覆玻璃的鋼、銅、黃銅,或鋁、塗覆陶瓷之鋼,或塗覆塑膠之鋼或鋁。
  7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等電極由電導體所製造,諸如,金、鉑、鈀、銀、錫、鋁、銻、鉛、銅、鋅、鈦、鉬、鉭、鎢、鋁、鎳、碳、矽、鐵、鉻、釩、鈮、鋯、銦、含有此等材料中之一者的合金,或傳導化合物,諸如,氧化錫、氧化鋅,或摻雜硼之鑽石。
  7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由玻璃、光透射塑膠、碳氟化合物塑膠,及聚矽氧碳氟化合物所製造的介電覆蓋層。
  7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裝置,其中該散射器由二 氧化鈦之粒子所製造。
  7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裝置,其中該閃爍體由摻雜蒽之塑膠或橡膠所製造。
  7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裝置,其中該磷光體由摻雜有銅或銀或釔鋁石榴石的硫酸鋅所製造。
  7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半導體由具有至少一扁平側之經摻雜的矽球體所製造。
  7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半導體由一經摻雜之矽球體所製造,其中一載體摻雜於該球體的內部上,且另一載體摻雜於該球體之表面層上,其中至少一切割或研磨側邊足夠的扁平,以暴露該內部摻雜之區域,一電導體材料點附接至該內部摻雜區域的暴露之扁平區域。
  7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等半導體本體電並聯連接至其他類似半導體的一陣列,且串聯連接至類似半導體,且連接至電組件,諸如,導線、二極體、開關、保險絲、電容器、電池組、燃料電池、飛輪、DC-DC轉換器、DC至AC轉換器。
  7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裝置,其中該等光集中光學器件經指向及追蹤至太陽的一圓盤,以將光集中至該等光二極體中。
  7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裝置,其中該陣列在朝向避開光源之陣列的表面上具有一封閉體,其使流體通過該表面,以諸如藉由對流、抽吸之流體流動及汽化來移除熱。
  8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裝置,其中該陣列在朝向 避開該光源之該陣列的該表面上具有一封閉體,其固持一經受一熱相變的材料,以自該等光二極體吸收熱。
TW096124657A 2006-07-07 2007-07-06 與球形光伏特電池彈性耦合的微型集中器 TWI4663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1927306P 2006-07-07 2006-07-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24134A TW200824134A (en) 2008-06-01
TWI466304B true TWI466304B (zh) 2014-12-21

Family

ID=38895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24657A TWI466304B (zh) 2006-07-07 2007-07-06 與球形光伏特電池彈性耦合的微型集中器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EP (1) EP2038936A2 (zh)
JP (1) JP2009543376A (zh)
KR (1) KR101443043B1 (zh)
CN (1) CN101501979A (zh)
AU (1) AU2007269559A1 (zh)
CA (1) CA2657099C (zh)
MX (1) MX2009000045A (zh)
TW (1) TWI466304B (zh)
WO (1) WO2008005557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25789A1 (en) 2007-02-02 2009-01-29 Hing Wah Chan Alignment of optical element and solar cell
BRPI0913131A2 (pt) * 2008-05-26 2016-01-05 Impel Microchip Ltd painel solar fotovoltaico monolítico de baixa concentração baseado em células fotovoltaicas conectadas a polímeros e concentradores parabólicos de compostos cruzados
DE102008064313A1 (de) * 2008-12-20 2010-07-08 Schott Solar Gmbh Modulkühlung mittels Lüfter
FR2942058B1 (fr) * 2009-02-06 2011-03-11 Univ Sud Toulon Var Procede de calcul optimise d'un dispositif de concentration de rayons, notamment de rayons solaires, et concentrateur de rayons ainsi obtenu
CN101764167B (zh) * 2009-12-25 2011-08-24 赵耀华 太阳能光伏电池高效散热装置及热电联供系统
US8884156B2 (en) 2010-11-29 2014-11-11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Solar energy harvesting device using stimuli-responsive material
US9279551B2 (en) 2011-12-05 2016-03-08 Koninklijke Philips N.V. Lighting system
US8752380B2 (en) 2012-05-22 2014-06-17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Collapsible solar-thermal concentrator for renewable, sustainable expeditionary power generator system
JP6024529B2 (ja) * 2013-03-11 2016-11-16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JP5983471B2 (ja) * 2013-03-11 2016-08-3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4175538A (ja) * 2013-03-11 2014-09-22 Toyota Industries Corp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ES2527969B1 (es) * 2013-08-01 2015-11-23 Instituto Holográfico Andaluz, S.L. Panel solar tridimensional térmico o fotovoltaico con holografía incorporada
EP2916151B1 (en) 2014-03-05 2020-01-01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Method of forming a fiber coupling device
CN104852677B (zh) * 2015-03-19 2017-04-1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微透镜吸光和微球硅聚光组合的太阳能电池
KR101961834B1 (ko) * 2017-11-06 2019-03-26 전북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Led 디스플레이 장치 제조방법
CN108306610A (zh) * 2018-02-12 2018-07-20 张明永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TWI661456B (zh) * 2018-07-31 2019-06-01 聚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保護元件
CN110828254B (zh) * 2018-08-07 2022-11-25 聚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元件
CN109541668B (zh) * 2018-12-03 2020-05-2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无电源辐射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10390863B (zh) * 2019-07-22 2021-08-20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采用电极组件整体焊接工艺的热离子发电实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14580A (en) * 1983-12-02 1985-04-30 Sri International Particulate silicon photovoltaic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US4697041A (en) * 1985-02-15 1987-09-29 Teijin Limited Integrated solar cells
US20020096206A1 (en) * 2000-11-24 2002-07-25 Clean Venture 21 Corporation Photovoltaic apparatus and mass-producing apparatus for mass-producing spherical semiconductor particles
US6528717B2 (en) * 1999-11-17 2003-03-04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Photovoltaic panel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US20060043390A1 (en) * 2002-05-02 2006-03-02 Josuke Nakata Light-receiving panel or light-emitting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54684A (ja) * 1981-09-08 1983-03-31 テキサス・インスツルメンツ・インコ−ポレイテツド 太陽エネルギ−変換装置
WO1998031054A1 (fr) * 1997-01-13 1998-07-16 Hitachi, Ltd. Transducteur photoelectrique et dispositif l'utilisant
JPH1131837A (ja) * 1997-07-14 1999-02-02 Hitachi Ltd 集光型太陽光発電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モジュール
JP2000022184A (ja) * 1998-07-03 2000-01-21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球状または棒状結晶太陽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355873B1 (en) * 2000-06-21 2002-03-12 Ball Semiconductor, Inc. Spherical shaped solar cell fabrication and panel assembly
JP3490969B2 (ja) * 2000-11-24 2004-01-26 圭弘 浜川 光発電装置
EP2587552A1 (en) * 2004-03-12 2013-05-01 Kyosemi Corporation Laminated solar batter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14580A (en) * 1983-12-02 1985-04-30 Sri International Particulate silicon photovoltaic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US4697041A (en) * 1985-02-15 1987-09-29 Teijin Limited Integrated solar cells
US6528717B2 (en) * 1999-11-17 2003-03-04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Photovoltaic panel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US20020096206A1 (en) * 2000-11-24 2002-07-25 Clean Venture 21 Corporation Photovoltaic apparatus and mass-producing apparatus for mass-producing spherical semiconductor particles
US20060043390A1 (en) * 2002-05-02 2006-03-02 Josuke Nakata Light-receiving panel or light-emitting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543376A (ja) 2009-12-03
TW200824134A (en) 2008-06-01
CN101501979A (zh) 2009-08-05
CA2657099C (en) 2016-03-29
WO2008005557A9 (en) 2008-02-21
WO2008005557A2 (en) 2008-01-10
AU2007269559A1 (en) 2008-01-10
KR101443043B1 (ko) 2014-10-02
WO2008005557A3 (en) 2009-04-02
KR20090042229A (ko) 2009-04-29
EP2038936A2 (en) 2009-03-25
CA2657099A1 (en) 2008-01-10
MX2009000045A (es) 2009-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66304B (zh) 與球形光伏特電池彈性耦合的微型集中器
US8013238B2 (en) Micro concentrators elastically coupled with spherical photovoltaic cells
JP3174549B2 (ja) 太陽光発電装置及び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並びに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の設置方法
US5482568A (en) Micro mirror photovoltaic cells
JP5424889B2 (ja) 太陽光熱電変換
US8759138B2 (en) Concentrated photovoltaic system modules using III-V semiconductor solar cells
US20080185034A1 (en) Fly&#39;s Eye Lens Short Focal Length Solar Concentrator
US9732938B2 (en) Illumination panel
JP2009543376A5 (zh)
US20040112424A1 (en) Solar cell assembly, and photovoltaic solar electric generator of concentrator type
WO2006130520A2 (en) Concentrator solar photovoltaic array with compact tailored imaging power units
US20090293934A1 (en)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Device
ES2400634B2 (es) Módulos de sistema fotovoltaico de concentración usando células solares de semiconductores iii-v.
JP2009543362A (ja) 光起電素子を形成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US9960303B2 (en) Sunlight concentrating and harvesting device
WO2008058245A2 (en) Parallel aperture prismatic light concentrator
JP2008543111A (ja) 複数の光発電領域を用いた集積太陽電池に関す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7868244B2 (en) Solar CPV cell module and method of safely assembling, installing, and/or maintaining the same
RU2354005C1 (ru) Фот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модуль
WO2020027730A1 (en) Improved solar panel
TWI467785B (zh) 太陽能電池基座
US20190353882A1 (en) Solar concentrator apparatus and solar collector array
EP2221881A1 (en) System for irradiating photovoltaic cells with a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and photovoltaic module
WO2008097806A9 (en) Direct attachment of optically-active device to optical element
TW201032338A (en) Solar cel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