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10225B - A zipper chain,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fastener tape - Google Patents

A zipper chain,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fastener tap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10225B
TWI410225B TW099128114A TW99128114A TWI410225B TW I410225 B TWI410225 B TW I410225B TW 099128114 A TW099128114 A TW 099128114A TW 99128114 A TW99128114 A TW 99128114A TW I410225 B TWI410225 B TW I41022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region
cloth
row
fabr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28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30442A (en
Inventor
Masahiro Ujihara
Ryuichi Murasaki
Tetsuya Yoshino
Akira Takano
Takayuki Hasegawa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130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04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02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022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4Stringer tapes; Flaps secured to stringers for covering the interlocking memb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40Connection of separate, or one-piece, interlocking members to stringer tapes; Reinforcing such connections, e.g. by stitching
    • A44B19/403Connection of separate interlocking member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Description

拉鏈鏈條、及鏈齒列之縫製方法以及拉鏈鏈帶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構成為由鏈布隱藏連續狀之鏈齒列使之難以自外側看見之鏈條、以及為獲得此種鏈條而將鏈齒列縫合於鏈布上之鏈齒列之縫製方法、及將藉由上述縫製方法而縫合有鏈齒列之鏈布彎折製造鏈帶之鏈帶之製造方法。
通常而言,拉鏈係大致分為兩種具代表性之種類:嚙合後之左右鏈齒列因配置於鏈布之鏈布表面側而露出之普通類型之拉鏈;及可使嚙合後之左右鏈齒列隱蔽而無法自外側看見之隱形類型的拉鏈(所謂之隱形拉鏈)。
其中,隱形拉鏈因其隱蔽性而具有不會妨礙製品設計性之優點,故較佳使用於各種衣類及鞋等製品,又,近年來,亦可使用於汽車或火車之座位用座套等。此種隱形拉鏈之一例係於例如日本專利特開2006-247279號公報(專利文獻1)中以一實施例而揭示。
另一方面,於實用新型註冊第3152100號公報(專利文獻2)中,揭示有一種藉由在左右之鏈齒列之表面安裝被覆體而將鏈齒列之一部分隱藏以便自外部無法看見之拉鏈。
如圖10所示,該專利文獻2記載之拉鏈70係包括:一對鏈帶71,其於左右一對鏈布72上安裝有螺旋狀之連續鏈齒列73;被覆體74,其安裝於左右之連續鏈齒列73之上表面側;及未圖示之滑件,其沿著左右之連續鏈齒列73以可滑動方式配置。
左右之鏈布72分別具有鏈布主體部72a、彎折成U字狀之鏈布彎折部72b、及降連續鏈齒列73縫合之鏈齒安裝部72c。連續鏈齒列73係使用固定線75,縫合於鏈布72之鏈齒安裝部72c。該連續鏈齒列73中之各鏈齒係具有嚙合頭部、自該嚙合頭部延伸之上下腳部、及將相互鄰接之鏈齒間連結之連結部。被覆體74係配置於連續鏈齒列73之上腳部之上表面側,且藉由固定線75而與連續鏈齒列73一併縫合於鏈齒安裝部72c。
於該拉鏈70安裝於座套等被著製品之情形時,於鏈布72之鏈布彎折部72b之內側,夾入彎折成U字狀之外表材料等之被著體76,將鏈布72與被著體76縫製。
此專利文獻2之拉鏈70係於使左右之連續鏈齒列73嚙合時,左右之鏈布72之鏈布彎折部72b彼此密接,從而將連續鏈齒列73相較該密接之左右之鏈布彎折部72b配置於外部側(表側)。
該情形時,於相較鏈布彎折部72b配置於外側之連續鏈齒列73上,被覆體74係安裝於連續鏈齒列73之上腳部。藉此,連續鏈齒73之上腳部側由被覆體74隱藏,故自上方側觀察拉鏈70時,可不易或無法看見連續鏈齒73。又,於該拉鏈70中,由於被覆體74係配置於高於被著體76之表面的位置處,故可對拉鏈被著製品進行富有立體感之裝飾。
進而,於上述專利文獻2中,作為其他實施例,揭示有如下拉鏈:藉由黏著劑而將被覆體固著於左右之連續鏈齒之上腳部及連結部之表面,使連續鏈齒之上腳部及連結部由被覆體所覆蓋。若為此種拉鏈,則使左右之連續鏈齒嚙合時,將藉由被覆體而於更廣範圍內覆蓋隱藏連續鏈齒,故可使連續鏈齒更難以自外部看見。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6-247279號公報
專利文獻2:實用新型註冊第3152100號公報
如上述專利文獻1記載之先前之隱形拉鏈中,當使左右之連續鏈齒列嚙合時,左右之鏈布之鏈布彎折部將彼此密接,使連續鏈齒列相較該密接之左右之鏈布彎折部配置於內部側(裏側)。因此,處於嚙合狀態之左右之連續鏈齒列係由彼此密接之左右之鏈布彎折部隱藏而自外部無法看見。
然而,於將如此之先前之隱形拉鏈適用於例如汽車用座套等被著製品之情形時,左右之鏈布因被座套等拉伸而受到相互背離方向之橫向拉力時,會於左右之鏈布彎折部間形成間隙。因此,存在通過上述間隙而使左右之連續鏈齒列暴露於外部之情形,於先前之隱形拉鏈中,左右之鏈布極難在受到橫向拉力後亦保持連續鏈齒列之隱蔽狀態。
另一方面,於圖10所示之上述專利文獻2之拉鏈70之情形時,雖然由被覆體74隱藏連續鏈齒列73之上腳部,但連續鏈齒列73之連結部中被覆體74並未受到被覆。因此,上述拉鏈70存在如下問題:連續鏈齒列73局部暴露而易於自左右方向(拉鏈寬度方向)看見,導致安裝有拉鏈70之被著製品之美觀性及設計性降低。
又,於上述拉鏈70中,僅被覆體74之中央部藉由固定線75而縫合於連續鏈齒列73及鏈齒安裝部72c,故亦存在左右之被覆體74之外側之側緣部並未固定於連續鏈齒列73,導致被覆體74之側緣部易捲曲之問題。
於上述專利文獻2中作為其他實施例記載之拉鏈中,連續鏈齒之上腳部及連結部上黏著有被覆體,且上腳部及連結部由被覆體所覆蓋。然而,於製造此種拉鏈之情形時,在鏈布上縫合連續鏈齒之後,必須利用黏著劑將被覆體黏著於該連續鏈齒上,故拉鏈之製造步驟變得繁雜。
又,於上述拉鏈之情形時,由於連續鏈齒之上腳部及連結部黏著有被覆體,故被覆體相對連續鏈齒之位置得到固定。因此,若在被覆體黏著固定於連續鏈齒時被覆體之位置向左右方向偏移,則無法調整被覆體之位置,使得連續鏈齒無法完全由被覆體隱藏。
進而,於上述拉鏈中,鏈布與被覆體係分開單獨形成,故將被覆體黏著於連續鏈齒之上腳部及連結部之情形時,將導致鏈布與被覆體之間之交界處、或鏈布之鏈布側端緣可自外部看見,有損拉鏈之美觀性。
而且,使用黏著劑將被覆體黏著於連續鏈齒列時,難以調節塗佈於兩者之間之黏著劑之塗佈量,例如當黏著劑之塗佈量較多時,黏著劑會自被覆體突出,存在有損拉鏈之外觀之可能性。
另一方面,當黏著劑之塗佈量較少時,被覆體之端緣部無法穩定黏著於連續鏈齒之上腳部或連結部。因此,亦存在被覆體易於自例如以較大曲率彎曲之連結部中剝離而捲曲,導致連續鏈齒之一部分暴露於外部之可能性。
又,上述專利文獻2之拉鏈(即、圖10所示之拉鏈或作為其他實施例之拉鏈)係作為構成拉鏈之零件,不僅具有鏈布及連續鏈齒列,而且亦另外具有被覆體,故與先前之隱形拉鏈相比,零件件數變多。藉此,會導致製造成本增加、零件管理複雜化、製造步驟數增加等,故而亦期望減少拉鏈構成零件之件數。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先前之問題研究而成者,其具體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使連續狀之鏈齒列穩定隱蔽而無法自外部看見且美觀性提高而不會導致構成零件件數增加的拉鏈用鏈條,及為獲得該鏈條而將鏈齒列縫合於鏈布上之鏈齒列之縫製方法、以及使利用上述縫製方法縫合有鏈齒列之鏈布彎折從而製造鏈帶之鏈帶之製造方法。
為達成上述目的,由本發明提供之拉鏈鏈條,作為基本構成之最主要特徵在於,具備左右一對鏈布、及縫合於左右之上述鏈布之連續狀之鏈齒列,上述鏈布具有鏈布主體部、縫合有上述鏈齒列之鏈齒安裝部、及配置於上述鏈布主體部及上述鏈齒安裝部間且彎折成U字狀之鏈布彎折部,上述鏈齒列之鏈齒具有嚙合頭部、自上述嚙合頭部延伸之上下腳部、及連結相互鄰接之上述鏈齒間之連結部;且,上述鏈布彎折部係以上述鏈布之第1鏈布面為內側而彎折,上述鏈齒列係配置於上述鏈齒安裝部中之與上述鏈布之上述第1鏈布面為相反側的第2鏈布面側,上述鏈齒安裝部具有接觸於上述鏈齒列之上述下腳部之第1鏈布區域、及包覆上述鏈齒列之上述連結部及上述上腳部並且在上述鏈條使用時使上述第1鏈布面暴露於外側的第2鏈布區域,上述鏈齒列之上述上下腳部係藉由縫製線而縫合於上述鏈齒安裝部之上述第1鏈布區域與上述第2鏈布區域,當左右之上述鏈齒列嚙合時,左右之上述鏈齒安裝部之相對的鏈布側端緣彼此接觸。
於本發明之拉鏈鏈條中,較佳為上述鏈布係編織而成,且配置於上述鏈齒安裝部之上述第2鏈布區域之經線,使用較配置於上述鏈齒安裝部之上述第1鏈布區域之經線更細的線。
於該情形時,較佳為,將配置於上述第2鏈布區域之經線之粗度設定為30 dtex以上且150 dtex以下。又,較佳為,將配置於上述鏈齒安裝部之上述第1鏈布區域、上述鏈布彎折部、及上述鏈布主體部之經線之粗度設定為160 dtex以上且500 dtex以下。
又,較佳為,上述第2鏈布區域具有織入至交替穿行於至少1根緯線之表側與1根緯線之裏側之1/1組織的複數根經線。
於該情形時,較佳為,上述第2鏈布區域具有織入至交替穿行於2根緯線之表側與2根緯線之裏側之2/2組織的經線。進而,尤佳為,上述第2鏈布區域具有配置於上述第1鏈布區域側之第1編織組織區域、及配置於上述鏈布側端緣側之第2編織組織區域,且上述第1編織組織區域具有較上述第2編織組織區域更多之織入上述2/2組織之上述經線。
進而,於本發明之拉鏈鏈條中,較佳為上述鏈齒安裝部之上述鏈布側端緣在左右之上述鏈齒列分離時,配置成較上述鏈齒之上述嚙合頭部之內周面之位置更朝嚙合對象側突出。
其次,由本發明提供之鏈齒列之縫製方法,作為基本構成之最主要特徵在於,其係藉由縫紉機將具有嚙合頭部、自上述嚙合頭部延伸之上下腳部、及連結相互鄰接之鏈齒間之連結部的連續狀之鏈齒列縫合於鏈布之鏈齒列之縫製方法,且包含如下步驟:於上述縫紉機之縫製部,配置具有可穿過上述鏈布及上述鏈齒列之通徑之導引部,將上述鏈布之鏈齒安裝部以第1鏈布面朝向外側之方式,彎折成U字狀並導引至上述導引部之上述通徑內;以上述上下腳部及上述連結部接觸或朝向與上述鏈布之上述第1鏈布面相反之第2鏈布面的姿勢,將上述鏈齒列導引至彎折成U字狀且被導引至上述通徑內之上述鏈齒安裝部之內側;以及,一面使上述鏈齒安裝部與上述鏈齒列穿過上述通徑內,一面將上述鏈齒列之上述上下腳部同時縫合於上述下腳部所接觸之上述鏈齒安裝部之第1鏈布區域及上述上腳部所接觸之上述鏈齒安裝部之第2鏈布區域。
又,本發明提供之鏈帶之製造方法之特徵在於包含如下步驟:使藉由具有上述構成之鏈齒列之縫製方法而縫合上述鏈齒列之上述鏈布之一部分,以上述第1鏈布面朝向內側之方式彎折成U字狀,而形成鏈布彎折部;及對上述鏈布進行加熱,保持上述鏈布彎折之形態。
於本發明之拉鏈用鏈條中,鏈布之鏈布彎折部係以第1鏈布面為內側(換言之,將第2鏈布面作為外側)而彎折,又,連續狀鏈齒列係配置於鏈齒安裝部之第2鏈布面側。
又,上述鏈條之鏈布之鏈齒安裝部具有接觸於鏈齒列之下腳部之第1鏈布區域、及包覆鏈齒列之連結部及上腳部且在鏈條之使用時使第1鏈布面暴露於外側的第2鏈布區域,鏈齒列之上下腳部係藉由縫製線而縫合於鏈齒安裝部之第1鏈布區域及第2鏈布區域。進而,左右之鏈齒列嚙合時,左右之鏈齒安裝部相對之鏈布側端緣彼此接觸。
於具有此種構成之本發明之鏈條中,連續狀之鏈齒列係於由鏈布之鏈齒安裝部包覆之狀態下縫合於上述鏈齒安裝部,而且,左右之鏈齒安裝部相對之鏈布側端緣彼此在左右之鏈齒列嚙合時成為相互對接而接觸之狀態。藉此,左右之鏈齒列無需使用如例如上述專利文獻2之被覆體,便可藉由鏈布之鏈齒安裝部而穩定地隱蔽。
又,包覆鏈齒列之連結部及上腳部之鏈齒安裝部係自鏈布彎折部連續地延伸設置。因此,亦不會如例如上述專利文獻2般,產生被覆體於鏈齒列之以較大曲率彎曲之連結部之部位捲曲之類的不良狀況。再者,左右之鏈齒安裝部相對之鏈布側端緣係相互對接而接觸,故鏈布側端緣形成為不易捲曲。
因此,本發明之鏈條係與例如先前之隱形拉鏈相比,無需增加拉鏈構成零件之件數,便可整體上穩定地隱藏嚙合之鏈齒列,使其無法自外部看見,從而可提高鏈條之美觀性,進而可提高安裝有上述鏈條之被著製品之美觀性。
尤其,本發明之鏈條係將鏈齒列及覆蓋該鏈齒列之鏈齒安裝部配置於較鏈布之鏈布彎折部更外部側(表側),故於鏈條使用時可對鏈條賦予立體感,從而可呈現出與先前之隱形拉鏈不同的新外觀。
不僅如此,上述鏈條中,在鏈齒列之嚙合狀態下當例如左右之鏈布受到相互背離方向之橫向拉力的情形時,即便左右之鏈布彎折部於相互背離之方向移動,但由於左右之鏈布之鏈齒安裝部牢固地縫合著嚙合狀態下之鏈齒列,故可保持其位置。因此,可維持鏈齒安裝部之相對之鏈布側端緣彼此接觸之狀態,從而可藉由左右之鏈齒安裝部而穩定地隱藏鏈齒列。
再者,所謂鏈齒安裝部之相對之鏈布側端緣彼此接觸之狀態,較佳為左右之鏈布側端緣遍及整個鏈布長度方向而相互完全抵接之狀態,但本發明中亦包含例如左右之鏈布側端緣之至少一部分相互抵接之狀態,以及即便因鏈條之使用形態等而導致左右之鏈布側端緣間形成微小間隙、但自外側觀察上述鏈條時自左右之鏈布側端緣之間不易或無法看見鏈齒列的狀態。
於如此之本發明之鏈條中,鏈布係經編織而成,又,對於配置於鏈齒安裝部之第2鏈布區域之經線,使用較配置於上述鏈齒安裝部之第1鏈布區域之經線更細之線。藉此,可使鏈齒安裝部之第2鏈布區域之布厚薄於第1鏈布區域。因此,在上述鏈條中安裝滑件時,即便鏈齒安裝部與滑件內壁面滑動接觸,亦可減小鏈齒安裝部與滑件內壁面之間產生的摩擦力,從而使滑件容易滑動。
進而,可藉由較細地形成鏈齒安裝部之第2鏈布區域之經線,而易於彎曲地形成該第2鏈布區域,因此,可易於使第2鏈布區域沿著鏈齒列之連結部及上腳部之外周面彎曲。
於該情形時,可藉由將配置於第2鏈布區域之經線之粗度設定為30 dtex以上且150 dtex以下、尤其設定為50 dtex以上且100 dtex以下,而有效地減小第2鏈布區域之布厚,並且可使第2鏈布區域彎曲,從而確實地貼合於鏈齒列之連結部及上腳部。
又,配置於鏈齒安裝部之第1鏈布區域、鏈布彎折部、及鏈布主體部之經線之粗度係設定為160 dtex以上且500 dtex以下。可藉由將鏈齒安裝部之第1鏈布區域之經線之粗度設定於上述範圍內,而提高第1鏈布區域之於鏈布長度方向上之剛性,故可於第1鏈布區域穩定地縫合鏈齒列。
又,可藉由將鏈布彎折部及鏈布主體部之經線之粗度設定於上述範圍內,而提高鏈布彎折部及鏈布主體部之於鏈布長度方向上之剛性。例如將鏈條之鏈布縫合於作為被著製品之汽車用座套等之情形時,將相對較厚地製成上述座套。因此,若鏈布之鏈布主體部形成為較柔軟,則將鏈布縫合於座套時,存在鏈布無法承受縫合線之張力而於鏈布上產生波狀收縮,從而導致縫製收縮等不良狀況之虞。相對於此,可藉由如上述般提高鏈布彎折部及鏈布主體部之於鏈布長度方向上之剛性,而於即便鏈布縫合於較厚之製品時亦可防止縫製收縮等不良狀況之產生。
又,鏈齒安裝部之第2鏈布區域係具有織入至交替穿行於至少1根緯線之表側與1根緯線之裏側之1/1組織的複數根經線。藉此,便可提高第2鏈布區域之線密度,從而提高與滑件之內壁面滑動接觸之第2鏈布區域之強度及耐久性。
進而,於該情形時,鏈齒安裝部之第2鏈布區域具有織入於2根緯線之表側與2根緯線之裏側交替穿行之2/2組織的經線,故可對第2鏈布區域賦予適度之柔軟性,使得第2鏈布區域易彎曲地形成。又,第2鏈布區域具有2/2組織之經線,故將鏈齒列縫製於鏈齒安裝部時,縫紉機針易於刺穿鏈齒安裝部之第2鏈布區域。
尤其於此情形時,鏈齒安裝部之第2鏈布區域具有配置於第1鏈布區域側之第1編織組織區域、及配置於鏈布側端緣側之第2編織組織區域,第1編織組織區域相較第2編織組織區域具有更多之織入至2/2組織之經線。藉此,可使第2鏈布區域之配置於第1鏈布區域側之第1編織組織區域形成為較第2編織組織區域更柔軟,因此,該第1編織組織區域可穩定地沿著鏈齒列之以較大曲率彎曲之連結部之外周面覆蓋該連結部。
進而,於本發明之鏈條中,鏈齒安裝部之鏈布側端緣係配置成於左右之鏈齒列分離時,相較鏈齒之嚙合頭部之內周面之位置而朝向嚙合對象側突出。藉此,當使左右之鏈齒列嚙合時,可使左右之鏈齒安裝部相對之鏈布側端緣彼此確實地對接接觸。因此,可更確實地防止處於嚙合狀態之鏈齒列自左右之鏈齒安裝部之間暴露於外部之情形。
藉由縫紉機而將本發明提供之鏈齒列縫合於鏈布之縫製方法係於縫紉機之縫製部,配置有包括可穿過鏈布及鏈齒列之通徑之導引部,首先使鏈布之鏈齒安裝部以第1鏈布面朝向外側之方式彎折成U字狀並導引至該導引部之通徑內。
其次,將鏈齒列以其上下腳部及連結部接觸或朝向鏈布之第2鏈布面之姿勢,導引至彎折成U字狀且被導引至通徑內之鏈齒安裝部之內側,其後一面使鏈齒安裝部與鏈齒列穿過通徑內,一面將鏈齒列之上下腳部同時縫合於鏈齒安裝部之第1鏈布區域及第2鏈布區域。
可藉由以此方式利用縫紉機將鏈齒列縫合於鏈布之鏈齒安裝部,而於由鏈齒安裝部包覆鏈齒列之連結部及上腳部之狀態下,將鏈齒列之上下腳部縫合於鏈齒安裝部之第1鏈布區域及第2鏈布區域。
進而,本發明提供之鏈帶之製造方法係使利用上述鏈齒列之縫製方法而縫合有鏈齒列之鏈布之一部分,以其第1鏈布面朝向內側之方式彎折成U字狀而形成鏈布彎折部,其後,藉由加熱鏈布而進行鏈布之熱固化,保持鏈布彎折形態。藉此,便可穩定地製造上述之本發明之鏈條中所用之鏈帶。
以下,一面列舉實施例並參照圖式,一面詳細說明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再者,本發明並不受以下說明之各實施例任何限定,只要具有與本發明實質相同之構成,且實現同樣之作用效果,便可實施多種變更。
例如,以下之實施例係對將螺旋狀之鏈齒縫合於鏈布,作為連續狀之鏈齒列之情形進行說明。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亦可取代螺旋狀之鏈齒,而將鋸齒狀之鏈齒縫合於鏈布,形成鏈齒列。
實施例1
圖1係表示具有本實施例1之鏈條之拉鏈之正面圖,圖2係上述鏈條之剖面圖。
再者,於以下之說明中,係將鏈條之鏈布之鏈布長度方向規定為前後方向。又,於上述鏈條中,係將鏈布之鏈布主體部之布寬方向(鏈條之鏈條寬度方向)規定為左右方向。進而,於上述鏈條中,係將鏈布之鏈布主體部之與第1及第2鏈布面正交之方向規定為上下方向。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1之鏈條1係藉由沿上述鏈條1之連續狀之鏈齒列30安裝滑件4而構成拉鏈3。以此方式構成之拉鏈3係如下所述可安裝於汽車用座椅6之座套7(參照圖6)等上進行使用。
如圖2所示,構成此種拉鏈3之本實施例1之鏈條1具有左右一對之鏈帶10。又,左右之各鏈帶10具備經編製而成之帶狀之鏈布20、縫合於鏈布20上之連續狀之鏈齒列30。
左右之鏈布20具有第1鏈布面及第2鏈布面,且於經線之開口內使導紗桿往復移動,織入地緯線,藉此編織而成。又,各鏈布20係分別具有縫合於例如座套7等被著製品之鏈布主體部21、自鏈布主體部21之一側緣延伸設置且彎折成U字狀之鏈布彎折部22、自鏈布彎折部22進一步延伸設置且縫合有鏈齒列30之鏈齒安裝部23。
於該情形時,將朝向鏈布彎折部22之內側之面(內周面)設為第1鏈布面,將朝向鏈布彎折部22之外側之面、及鏈齒安裝部23之配置有鏈齒列30一側之面設為第2鏈布面。再者,本實施例1係對鏈布20為織物之情形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中亦可由針織物構成鏈布。
本實施例1之左右之鏈布20係形成為於左右之鏈齒列30嚙合時,鏈布彎折部22彼此接觸,且鏈齒安裝部23側之鏈布側端緣20a彼此接觸。再者,於本發明中,當左右之鏈齒列30嚙合時,左右之鏈布20之鏈齒安裝部23側之鏈布側端緣20a彼此至少接觸即可,亦可為左右之鏈布彎折部22互不接觸的情形。
又,本實施例1之鏈布20之鏈布主體部21及鏈布彎折部22係由2根單線以拉齊狀態構成1根之地緯線、及經線編織而成,如圖3所示,其之編織組織係主要由織入至經線於2根地緯線之表側及2根地緯線之裏側交替穿行之2/2組織的斜紋織物構成。可藉由以此方式主要由斜紋織物構成鏈布主體部21及鏈布彎折部22,而適度柔軟地形成鏈布主體部21及鏈布彎折部22。
再者,鏈布主體部21之與鏈布彎折部22側相反之鏈布側端緣部20b係藉由利用織入至經線於1根地緯線之表側、及1根地緯線之裏側交替穿行之1/1組織的平織構成而被封閉。此處,鏈布主體部21之除鏈布側端緣部20b以外之部分、鏈布彎折部22、及鏈齒安裝部23之下述第1鏈布區域24之編織組織係由相同斜紋織物構成,故圖3中對鏈布主體部21之一部分、鏈布彎折部22、及鏈齒安裝部23之第1鏈布區域24之一部分編織組織省略圖示。
於該情形時,配置為地緯線之各單線、及配置於鏈布主體部21及鏈布彎折部22之經線,係使用160 dtex以上且500 dtex以下之聚酯纖維、較佳為300 dtex以上且400 dtex以下之聚酯纖維。再者,於本實施例1中,作為地緯線配置於鏈布主體部21及鏈布彎折部22之各單線及經線係實際使用330 dtex之聚酯纖維。
於本實施例1中,鏈布主體部21及鏈布彎折部22係使用具有如上所述之粗度之經線而構成,藉此便可提高鏈布主體部21及鏈布彎折部22之於鏈布長度方向上的剛性。
此處,例如將鏈條用於汽車用座椅6之座套7之情形時,座套7有時形成為相對較厚。於該情形時,藉由固定線而將鏈條之鏈布縫合於上述座套7時,若鏈布之鏈布長度方向之剛性不充分,則存在鏈布無法承受固定線之張力而於鏈布上產生波狀收縮之情形。
相對於此,由於本實施例1之鏈條1如上所述可提高鏈布主體部21及鏈布彎折部22之於鏈布長度方向上的剛性,故即便藉由固定線將鏈布20之鏈布主體部21縫合於相對較厚之座套7上,於鏈布20上亦不會產生波狀收縮,從而可防止縫製收縮等不良狀況之產生。
再者,於本發明中,配置於鏈布20之鏈布主體部21、鏈布彎折部22、及下述鏈齒安裝部23之地緯線及經線之材質及粗度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如上所述之地緯線及經線中可任意選擇使用聚酯纖維以外之合成纖維或天然纖維,又,可視需要任意變更線之粗度。
另一方面,本實施例1之鏈布20之鏈齒安裝部23係具有配置於鏈布彎折部22側之第1鏈布區域24、配置於鏈布20之鏈布側端緣20a側之第2鏈布區域25。
鏈齒安裝部23之第1鏈布區域24係配置為自鏈布20之鏈布彎折部22連續延伸設置,從而接觸到鏈齒列30之下述下腳部34之外周面。又,鏈齒安裝部23之第2鏈布區域25係自上述鏈齒安裝部23之第1鏈布區域24形成至鏈布側端緣20a。該第2鏈布區域25係以包覆鏈齒列30之連結部35及上腳部33之方式,覆蓋連結部35及上腳部33之外周面,又,配置成當左右之鏈齒列30嚙合時第2鏈布區域25之第1鏈布面暴露於外側。
於本實施例1中,鏈齒安裝部23之第1鏈布區域24係由與鏈布彎折部22、及除鏈布側端緣部20b之外之鏈布主體部21相同的編織組織構成。即,第1鏈布區域24係由2根單線以拉齊狀態構成為1根之地緯線、及經線編織而成,其之編織組織係由織入至經線於2根地緯線之表側、及2根地緯線之裏側交替穿行之2/2組織的斜紋織物所構成。
於該情形時,配置於上述第1鏈布區域24之經線係與鏈布主體部21及鏈布彎折部22相同,使用160 dtex以上且500 dtex以下之聚酯纖維,較佳為使用300 dtex以上且400 dtex以下之聚酯纖維。再者,於本實施例1中,330 dtex之聚酯纖維實際上係用作第1鏈布區域24之經線。
相對於此,鏈齒安裝部23之第2鏈布區域25係織入有相較第1鏈布區域24更細之經線而構成。又,於本實施例1中,第2鏈布區域25係具有沿鏈齒列30之連結部35配置之第1編織組織區域25a、及沿鏈齒列30之上腳部33配置的第2編織組織區域25b。
該第2鏈布區域25之第1及第2編織組織區域25a、25b中,配置有織入至交替穿行於1根地緯線之表側、及1根地緯線之裏側之1/1組織的複數根經線(以下簡稱為1/1組織之經線)、以及織入至交替穿行於2根地緯線之表側、及2根地緯線之裏側之2/2組織的複數根經線(以下簡稱為2/2組織之經線)。
可藉由以此方式於第2鏈布區域25之第1及第2編織組織區域25a、25b中配置1/1組織之經線,而提高第1及第2編織組織區域25a、25b之強度及耐磨損性。又,可藉由於第1及第2編織組織區域25a、25b中配置2/2組織之經線,而確保第1及第2編織組織區域25a、25b之適當的柔軟性,並且防止上述區域產生起毛。
進而,當將鏈齒列30縫製於鏈齒安裝部23上時,若2/2組織之經線配置於第2編織組織區域25b,則可防止第2編織組織區域25b之線密度變得過高,故可使縫紉機針41順利刺穿該第2編織組織區域25b。
尤其於本實施例1之鏈條1中,配置於第2鏈布區域25之第1編織組織區域25a之2/2組織之經線之根數比例設定為大於第2編織組織區域25b。具體而言,本實施例1之第1編織組織區域25a內,1/1組織之經線、及2/2組織之經線係以相同根數配置。相對於此,本實施例1之第2編織組織區域25b內,2/2組織之經線則以少於1/1組織之經線之根數配置。
如此般,可藉由使配置於第1編織組織區域25a之2/2組織之經線之根數比例大於第2編織組織區域25b,而使第1編織組織區域25a之柔軟性高於第2編織組織區域25b。因此,可一面使第1編織組織區域25a沿著鏈齒列30以較大曲率彎曲之連結部35進行彎曲,一面易於藉由上述第1編織組織區域25a覆蓋連結部35。
另一方面,可藉由使配置於第2編織組織區域25b之1/1組織之經線之根數比例大於第1編織組織區域25a,而使第2編織組織區域25b之線密度變得大於第1編織組織區域25a,從而提高第2編織組織區域25b之強度。因此,可穩定地維持將鏈齒列30縫合於鏈齒安裝部23之第1鏈布區域24、及第2鏈布區域25之第2編織組織區域25b的狀態。
於該情形時,配置於第2鏈布區域25之第1及第2編織組織區域25a、25b之經線係使用30 dtex以上且150 dtex以下之聚酯纖維,較佳為50 dtex以上且100 dtex以下之聚酯纖維。再者,於本實施例1中,84 dtex之聚酯纖維實際係用作第1編織組織區域25a之經線,而50 dtex之聚酯纖維係用作第2編織組織區域25b之經線。
如此般,藉由使配置於第2鏈布區域25之經線細於配置於第1鏈布區域24之經線,可使第2鏈布區域25之鏈布厚度薄於第1鏈布區域24,並且使第2鏈布區域25易彎曲而形成。因此,可使鏈齒安裝部23之第2鏈布區域25易於沿著鏈齒列30之連結部35及上腳部33之外周面彎曲。
本實施例1之鏈條1之鏈齒列30係藉由使聚酯等合成樹脂製之單絲成形為螺旋狀而形成為連續狀。構成該鏈齒列30之各鏈齒31係具有嚙合頭部32、自上述嚙合頭部32沿鏈條寬度方向延伸設置之上下腳部33、34、及使上腳部33或下腳部34之端部與鄰接於前後方向之鏈齒31之下腳部34或上腳部33連結的連結部35。
該鏈齒列30係於芯線37穿過上下腳部33、34間之狀態、且下腳部34接觸於鏈齒安裝部23之第1鏈布區域24並且連結部35及上腳部33由鏈齒安裝部23之第2鏈布區域25覆蓋的狀態下,縫合於鏈齒安裝部23。尤其於該情形時,鏈齒列30之上下腳部33、34係藉由包含上線及下線之縫合線38之多線鎖鏈針步而縫合於鏈齒安裝部23之第1鏈布區域24、及第2鏈布區域25之第2編織組織區域25b。
其次,對製造具有如上所述之構成之本實施例1之鏈條1的方法進行說明。
本實施例1之鏈條1係以如下方式製造:分別製作左右之鏈帶10,其後使左右之鏈帶10之鏈齒列30嚙合。
首先,為製作鏈帶10,而使用縫紉機將連續狀之鏈齒列30縫製於鏈布20上。
此處,如圖4所示,用於縫製之縫紉機之縫製部係具有使用2行之縫紉機針41,將鏈齒列30縫製於鏈布20之導引部40。於該縫紉機之縫製部,2行之縫紉機針41係相互錯開配置於鏈布20及鏈齒列30之搬送方向上。又,於導引部40中,配置有可使鏈布20及鏈齒列30穿過之通徑42、及可使2行之縫紉機針41沿上下方向穿過之穿針孔43。
於該情形時,上述導引部40之通徑42具有可使鏈布20之彎折成U字狀之鏈齒安裝部23及鏈齒列30穿過的第1通徑42a、以及使相當於鏈布20之布本體部及鏈布彎折部22之部分穿過的第2通徑42b。
又,穿針孔43係以2行之縫紉機針41可貫通導引部40之第2通徑42b之方式,沿與鏈布20及鏈齒安裝部23之搬送方向正交之方向配置於第1通徑42a之上方及下方。
進而,相較該導引部40而於上述搬送方向之上游側,配置有未圖示之導向部,其將鏈布20之鏈齒安裝部23一面彎折成U字狀一面朝向導引部40之通徑42進行導引。
於使用具有此種導引部40之縫紉機,將鏈齒列30縫製於鏈布20之情形時,首先,將鏈布20及鏈齒列30導引導入至導引部40之通徑42內。此時,於鏈布20導入至導引部40之通徑42內之前,藉由配置於上述導引部40之上游側之未圖示的導向部,使鏈布20之鏈齒安裝部23以其第2鏈布面朝向內側(第1鏈布面朝向外側)之方式彎折成U字狀。
此處,於本實施例1之鏈布20中,如上所述配置於鏈齒安裝部23之第2鏈布區域25之經線中,使用細於第1鏈布區域24之線。又,配置於第2鏈布區域25之第1編織組織區域25a之2/2組織之經線之比例設定為高於上述第2鏈布區域25之第2編織組織區域25b。
藉此,鏈齒安裝部23之第2鏈布區域25、尤其第2鏈布區域25之第2編織組織區域25b形成為易於彎折成U字狀,故當鏈布20穿過未圖示之導向部時,可易於將鏈齒安裝部23彎折成沿著鏈齒列30之上下腳部33、34及連結部35之外周面之形態。
繼而,鏈齒安裝部23呈U字狀彎折之鏈布20以維持該彎折形態之狀態,導入至導引部40之通徑42內。又,螺旋狀之鏈齒列30係於芯線37插入至上下腳部33、34間之後,配置於鏈布20之彎折成U字狀之鏈齒安裝部23之內側(內周側),並與鏈布20一併導入至導引部40之第1通徑42a內。
此時,鏈齒列30係下腳部34接觸於(或朝向)鏈齒安裝部23之第1鏈布區域24之第2鏈布面,且,上腳部33及連結部35接觸於(或朝向)鏈齒安裝部23之第2鏈布區域25之第2鏈布面,並且嚙合頭部32以朝向彎折成U字狀之鏈齒安裝部23之開口側的姿勢導引至鏈齒安裝部23之內側。
其次,將導入至導引部40之通徑42內之鏈布20及鏈齒列30一面保持特定之彎折形態及位置關係,一面沿通徑42搬送至下游側。與此同時,經由配置於導引部40之穿針孔43,使2行縫紉機針41沿上下方向往復運動,藉此將鏈齒列30之上下腳部33、34及芯線37縫合於鏈布20之鏈齒安裝部23。
此時,鏈齒列30之上下腳部33、34係藉由包含上線及下線之縫合線38之多線鎖鏈針步,而同時縫合於下腳部34所接觸之鏈齒安裝部23之第1鏈布區域24、及上腳部33所接觸之鏈齒安裝部23之第2鏈布區域25中的第2編織組織區域25b。
尤其於本實施例1中,鏈齒安裝部23之第1鏈布區域24係如上所述由斜紋織物構成,又,鏈齒安裝部23之第2鏈布區域25之第2編織組織區域25b之經線中,不僅使用1/1組織之經線,而且亦以特定比例使用2/2組織之經線。
因此,可使縫紉機針41順利刺穿鏈齒安裝部23之第1鏈布區域24及第2鏈布區域25中之第2編織組織區域25b,藉此,便可將鏈齒列30之上下腳部33、34穩定地縫合於第1鏈布區域24及第2鏈布區域25之第2編織組織區域25b。
而且,藉由縫紉機針41而縫合有鏈齒列30之鏈布20係藉由配置於縫紉機之未圖示之搬送機構而搬送至下游側後加以回收。
可藉由進行如上所述之縫製步驟,而獲得於上下腳部33、34及連結部35由鏈布20之鏈齒安裝部23覆蓋,且嚙合頭部32配置於U字狀之鏈齒安裝部23之開口側的狀態下將鏈齒列30縫合於鏈布20之鏈帶10。
當上述縫製步驟結束之後,如圖5所示,進行使縫合有鏈齒列30之鏈布20之一部分彎折,形成鏈布彎折部22之步驟。
具體說明之,於該步驟中,首先將鏈布20中之相較縫合鏈齒列30時所形成之縫製線(即,藉由縫合線38而形成之縫製線)更靠嚙合頭部32側的布部分彎折。
此時,該鏈布部分係以其第1鏈布面朝向內側且鏈布剖面呈現U字狀之方式進行彎折。藉此,於鏈布20上形成U字狀彎折之鏈布彎折部22。再者,於該情形時,鏈布20於形成鏈布彎折部22時,以鏈齒列30之嚙合頭部32之至少一部分相較鏈布彎折部22之外周面之位置而朝向鏈條寬度方向之鏈布外側突出的方式進行彎折。
繼而,以上述方式將鏈布20彎折,形成鏈布彎折部22之後,加熱該鏈布20,進行用以保持鏈布20之彎折形態的熱固化。藉此,製造鏈齒列30之嚙合頭部32之至少一部分自鏈布20之鏈布彎折部22起向外側突出之狀態得到維持的鏈帶10。
接著,使以上述方式獲得之鏈帶10以兩個為一組進行組合,並使各鏈齒列30之自鏈布彎折部22突出之嚙合頭部32彼此嚙合。藉此,獲得圖2所示之本實施例1之鏈條1。
以此方式獲得之本實施例1之鏈條1中,鏈齒列30之連結部35及上腳部33係由鏈布20之鏈齒安裝部23之第2鏈布區域25完全包覆。並且,左右之鏈布20之鏈齒安裝部23相對之鏈布側端緣20a彼此接觸。
藉此,於本實施例1之鏈條1中,可無需使用例如上述專利文獻2之被覆體,而藉由鏈布20之鏈齒安裝部23確實地隱藏左右之鏈齒列30,且可使鏈齒安裝部23之第1鏈布面暴露於外側。
尤其於上述鏈條1中,鏈布20之鏈齒安裝部23係自鏈齒列30之下腳部34起經由連結部35直至上腳部33之嚙合頭部32側為止,連續地包覆鏈齒列30。因此,亦不會如上述專利文獻2般產生鏈齒列30局部暴露之問題。
因此,根據本實施例1之鏈條1,與例如先前之隱形拉鏈相比,亦不會增加拉鏈構成零件之件數,且可整體性地穩定覆蓋嚙合狀態下之鏈齒列30,使其無法自外部看見,從而可提高鏈條1之美觀性。
進而,上述鏈條1中,鏈齒列30及覆蓋該鏈齒列30之鏈齒安裝部23係相較左右之鏈布20之相互對接的鏈布彎折部22,配置於外部側(表側)。藉此,鏈條1可使鏈齒安裝部23如鑲邊般呈現立體感,故呈現出與先前之隱形拉鏈不同的新外觀。
再者,於本實施例1之鏈條1中,例如亦可於鏈布20之鏈齒安裝部23有目的地形成設計為如圓形或菱形等所需形狀之孔部。藉此,可經由鏈齒安裝部23之孔部而局部看見由鏈齒安裝部23包覆之鏈齒列30,故可增加鏈條1之設計變化。
進而,於本實施例1之鏈條1中,例如於鏈齒列30之嚙合狀態下,左右之鏈布20受到相互背離之方向之橫向拉力時,存在左右之鏈布彎折部22沿相互背離之方向移動的可能性。
然而,上述鏈條1之左右之鏈齒列30將受到因上述橫向拉力而使嚙合頭部32側之部分(即,左右之鏈齒列30之中央部分)向下方下沉方向之力,故鏈齒安裝部23相對之鏈布側端緣20a不會沿背離方向移動。
因此,上述鏈條1即便左右之鏈布20受到橫向拉力,亦可穩定地維持鏈齒安裝部23相對之鏈布側端緣20a彼此之接觸狀態,從而可確實地防止嚙合狀態下之左右之鏈齒列30暴露於外部的情形。
而且,可藉由將能夠沿左右之鏈齒列30滑動之滑件4安裝於以上之本實施例1之鏈條1,而製造圖1所示之拉鏈3。
又,以此方式獲得之本實施例1之拉鏈3(或鏈條1)可較佳用於例如圖6所示之汽車用座椅6之座套7。
圖6所示之汽車用座套7構成為覆蓋安裝於汽車用座椅6之座墊之表面,且具有覆蓋座墊之複數個座椅狀之外表材料、及將彼等外表材料間連結之作為連結構件的本實施例1之拉鏈3。
尤其於該座套7中,於汽車用座椅6之作為脊線部6a之部位配置有拉鏈3,且沿配置有該拉鏈3之脊線部6a包覆鏈齒列30之鏈布20之鏈齒安裝部23暴露於外部。
當本實施例1之拉鏈3用於上述之座套7時,鏈布20之鏈布主體部21或鏈布彎折部22係縫合於座套7之外表材料。於該情形時,拉鏈3可以鏈布20之鏈布主體部21之第1鏈布面對向於座套7之外表材料的方式,縫合於外表材料上,或者亦可以鏈布主體部21之第2鏈布面對向於座套7之外表材料的方式,縫合於外表材料上。
例如,於以鏈布主體部21之第1鏈布面對向於座套7之外表材料的方式,將拉鏈3縫合於外表材料之情形時,如上述專利文獻2(實用新型註冊第3152100號公報)之0018段落中所記載,使外表材料之端部藏入收納於鏈布20之鏈布彎折部22之內側(內周側),並將鏈布20之鏈布主體部21或鏈布彎折部22縫合於外表材料。
另一方面,於以鏈布主體部21之第2鏈布面對向於座套7之外表材料的方式,將拉鏈3縫合於外表材料之情形時,則以鏈布20之鏈布主體部21之第2鏈布面與外表材料之外表面(暴露於外部一側之面)對向的方式,以重疊之狀態縫製鏈布主體部21與外表材料。
如此般,本實施例1之拉鏈3安裝於外表材料之座套7於左右之鏈齒列30處於嚙合之狀態時,鏈齒列30由鏈布20之鏈齒安裝部23包覆隱蔽,並且包覆鏈齒列30之鏈齒安裝部23於汽車用座椅6之脊線部6a處視覺上宛如鑲邊。因此,上述座套7不會因鏈齒列30暴露而引起美觀性降低,且可呈現與先前之隱形拉鏈不同的新外觀。
實施例2
圖7係表示於本實施例2之鏈條中左右之鏈齒列分離之狀態的剖面圖。圖8係對上述鏈條之鏈帶中,鏈齒列相對於鏈布之鏈齒安裝部移動至內側之情形進行模式性說明的說明圖。圖9係表示上述鏈條之左右之鏈齒嚙合之狀態的剖面圖。
本實施例2之鏈條2係於左右之鏈齒列30分離時,以鏈布20'之鏈齒安裝部23'側之鏈布側端緣20a'於鏈條寬度方向上相較鏈齒列30之嚙合頭部32之內周面的位置,朝向嚙合對象側突出之方式,設定鏈齒列30與鏈布20'之位置關係。
再者,本實施例2之鏈條2係除了以上述方式設定該鏈布側端緣20a'與鏈齒列30之嚙合頭部32之內周面的位置關係以外,以與上述實施例1之鏈條1實質相同之方式構成。因此,於本實施例2之鏈條2中,對具有與上述實施例1中說明之構件及部位相同之構成者,使用相同符號進行表示,藉此省略其說明。
本實施例2之鏈條2之鏈齒列30與上述實施例1相同,縫合於鏈齒安裝部23'上。即,本實施例2之鏈齒列30係於芯線37穿過上下腳部33、34間之狀態,且下腳部34接觸於鏈齒安裝部23'之第1鏈布區域24,並且連結部35及上腳部33由鏈齒安裝部23'之第2鏈布區域25所覆蓋的狀態下進行縫製。尤其,上述鏈齒列30之上下腳部33、34係藉由縫合線38之多線鎖鏈針步,而同時縫合於鏈齒安裝部23'之第1鏈布區域24、及第2鏈布區域25之第2編織組織區域25b。
於該情形時,鏈齒列30藉由縫合線38而一面得到較強緊固,一面縫合於鏈齒安裝部23',但縫合線38自身可略微進行伸縮。因此,縫合於鏈齒安裝部23'之鏈齒列30可藉由利用縫合線38之拉伸,而如圖8所示,相對於彎折成U字狀之鏈齒安裝部23',朝向鏈齒安裝部23'之開口側沿鏈條寬度方向(左右方向)進行相對移動。
因此,於本實施例2之鏈條2中,如上所述,鏈齒安裝部23'側之鏈布側端緣20a'係配置成於鏈條寬度方向上,相較嚙合頭部32之內周面之位置,朝向嚙合對象側突出,因此,當使左右之鏈齒列30嚙合時,首先左右之鏈布側端緣20a'將相互對接而接觸。
繼而,左右之鏈齒列30利用縫合線38之拉伸而朝向鏈齒安裝部23'之開口側進行相對移動,藉此,各鏈齒列30之嚙合頭部32相較鏈齒安裝部23'側之鏈布側端緣20a'而朝向嚙合對象側突出(參照圖8),故可使左右之鏈齒列30之嚙合頭部32相互嚙合。於該情形時,鏈齒列30即便由鏈布20'之鏈齒安裝部23'所覆蓋,鏈齒列30之連結部35與鏈齒安裝部23'之第2鏈布區域25之間有時亦會形成較小之間隙。
因此,於本實施例2之鏈條2中,可於左右之鏈齒列30嚙合之前,使左右之鏈布20'之鏈齒安裝部23'側之鏈布側端緣20a'相互對接而確實地接觸。
因此,當使左右之鏈齒列30嚙合時,可藉由鏈布20'之鏈齒安裝部23'而穩定地隱蔽,並且可進一步確實地防止處於嚙合狀態之鏈齒列30自左右之鏈布側端緣20a'之間露出。故而,本實施例2之鏈條2可進而提高美觀性。
1、2...鏈條
3、70...拉鏈
4...滑件
6...汽車用座椅
6a...脊線部
7...座套
10、71...鏈帶
20、20'、72...鏈布
20a、20a'...鏈布側端緣
20b...鏈布側端緣部
21、72a...鏈布主體部
22、72b...鏈布彎折部
23、23'、72c...鏈齒安裝部
24...第1鏈布區域
25...第2鏈布區域
25a...第1編織組織區域
25b...第2編織組織區域
30、73...鏈齒列
31...鏈齒
32...嚙合頭部
33...上腳部
34...下腳部
35...連結部
37...芯線
38...縫合線
40...導引部
41...縫紉機針
42...通徑
42a...第1通徑
42b...第2通徑
43...穿針孔
74...被覆體
75...固定線
76...被著體
圖1係表示具有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鏈條之拉鏈的正面圖。
圖2係上述鏈條之剖面圖。
圖3係表示上述鏈條之鏈布之編織組織之編織組織圖。
圖4係對將上述鏈條之鏈齒列縫合於鏈布上之方法進行說明之說明圖。
圖5係對上述鏈條中使鏈布之一部分彎折,形成鏈布彎折部之方法進行說明的說明圖。
圖6係表示作為具備上述鏈條之拉鏈之使用形態之一的汽車用座套的立體圖。
圖7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2之鏈條中左右之鏈齒列分離之狀態的剖面圖。
圖8係對上述鏈條之鏈帶中,鏈齒列相對於鏈布之鏈齒安裝部移動至內側之情形進行模式性說明的說明圖。
圖9係表示上述鏈條之左右之鏈齒嚙合狀態的剖面圖。
圖10係表示安裝有被覆體之先前之拉鏈之剖面立體圖。
3...拉鏈
4...滑件
10...鏈帶
20...鏈布
21...鏈布主體部
23...鏈齒安裝部
30...鏈齒列

Claims (10)

  1. 一種鏈條,其特徵在於:其係拉鏈鏈條(1、2),其具備左右一對鏈布(20、20')、及縫合於左右之上述鏈布(20、20')之連續狀之鏈齒列(30),上述鏈布(20、20')具有鏈布主體部(21)、縫合有上述鏈齒列(30)之鏈齒安裝部(23、23')、及配置於上述鏈布主體部(21)及上述鏈齒安裝部(23、23')間且彎折成U字狀之鏈布彎折部(22),上述鏈齒列(30)之鏈齒(31)具有嚙合頭部(32)、自上述嚙合頭部(32)延伸之上下腳部(33、34)、及連結相互鄰接之上述鏈齒(31)間的連結部(35);且上述鏈布彎折部(22)係以上述鏈布(20、20')之第1鏈布面為內側而彎折,上述鏈齒列(30)係配置於上述鏈齒安裝部(23、23')之與上述鏈布(20、20')之上述第1鏈布面相反之第2鏈布面側,上述鏈齒安裝部(23、23')具有接觸於上述鏈齒列(30)之上述下腳部(34)之第1鏈布區域(24)、及包覆上述鏈齒列(30)之上述連結部(35)及上述上腳部(33)並且在上述鏈條使用時使上述第1鏈布面暴露於外側之第2鏈布區域(25),上述鏈齒列(30)之上述上下腳部(33、34)係藉由縫合線(38)而縫合於上述鏈齒安裝部(23、23')之上述第1鏈布區域(24)及上述第2鏈布區域(25),當左右之上述鏈齒列(30)嚙合時,左右之上述鏈齒安裝部(23、23')之相對之鏈布側端緣(20a、20a')彼此接觸。
  2. 如請求項1之鏈條,其中上述鏈布(20、20')係經編織而成,且配置於上述鏈齒安裝部(23、23')之上述第2鏈布區域(25)之經線,使用較配置於上述鏈齒安裝部(23、23')之上述第1鏈布區域(24)之經線更細的線。
  3. 如請求項2之鏈條,其中配置於上述第2鏈布區域(25)之經線之粗度係設定為30 dtex以上且150 dtex以下。
  4. 如請求項2之鏈條,其中配置於上述鏈齒安裝部(23、23')之上述第1鏈布區域(24)、上述鏈布彎折部(22)、及上述鏈布主體部(21)之經線之粗度係設定為160 dtex以上且500 dtex以下。
  5. 如請求項2之鏈條,其中上述第2鏈布區域(25)具有織入至交替穿行於至少1根緯線之表側與1根緯線之裏側之1/1組織的複數根經線。
  6. 如請求項5之鏈條,其中上述第2鏈布區域(25)具有織入至交替穿行於2根緯線之表側與2根緯線之裏側之2/2組織的經線。
  7. 如請求項6之鏈條,其中上述第2鏈布區域(25)具有配置於上述第1鏈布區域(24)側之第1編織組織區域(25a)、及配置於上述鏈布側端緣(20a、20a')側之第2編織組織區域(25b),且上述第1編織組織區域(25a)具有較上述第2編織組織區域(25b)更多之織入至上述2/2組織之上述經線。
  8. 如請求項1之鏈條,其中上述鏈齒安裝部(23')之上述鏈布側端緣(20a')在左右之上述鏈齒列(30)分離時,配置成較上述鏈齒(31)之上述嚙合頭部(32)之內周面之位置更朝嚙合對象側突出。
  9. 一種鏈齒列之縫製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係將連續狀之鏈齒列(30)藉由縫紉機縫合於鏈布(20、20')之鏈齒列(30)之縫製方法,該鏈齒列(30)具有嚙合頭部(32)、自上述嚙合頭部(32)延伸之上下腳部(33、34)、及連結相互鄰接之鏈齒(31)間之連結部(35);其包含如下步驟:於上述縫紉機之縫製部,配置具有可穿過上述鏈布(20、20')及上述鏈齒列(30)之通徑(42)之導引部(40),將上述鏈布(20、20')之鏈齒安裝部(23、23')以第1鏈布面朝向外側之方式,彎折成U字狀並導引至上述導引部(40)之上述通徑(42)內;以上述上下腳部(33、34)及上述連結部(35)接觸或朝向與上述鏈布(20、20')之上述第1鏈布面相反之第2鏈布面的姿勢,將上述鏈齒列(30)導引至彎折成U字狀且被導引至上述通徑(42)內之上述鏈齒安裝部(23、23')之內側;以及一面使上述鏈齒安裝部(23、23')及上述鏈齒列(30)穿過上述通徑(42)內,一面將上述鏈齒列(30)之上述上下腳部(33、34)同時縫合於上述下腳部(34)所接觸之上述鏈齒安裝部(23、23')之第1鏈布區域(24)及上述上腳部(33)所接觸之上述鏈齒安裝部(23、23')之第2鏈布區域(25)。
  10. 一種鏈帶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包含如下步驟:將藉由如請求項9之鏈齒列之縫製方法而縫合上述鏈齒列(30)之上述鏈布(20、20')之一部分,以上述第1鏈布面朝向內側之方式彎折成U字狀而形成鏈布彎折部(22);及對上述鏈布(20、20')進行加熱,保持上述鏈布(20、20')彎折之形態。
TW099128114A 2010-03-08 2010-08-23 A zipper chain,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fastener tape TWI4102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53801 WO2011111154A1 (ja) 2010-03-08 2010-03-08 ファスナーチェーン、並びにエレメント列の縫製方法及び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0442A TW201130442A (en) 2011-09-16
TWI410225B true TWI410225B (zh) 2013-10-01

Family

ID=44563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28114A TWI410225B (zh) 2010-03-08 2010-08-23 A zipper chain,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fastener tap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19883U (zh)
TW (1) TWI410225B (zh)
WO (1) WO201111115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7002B (zh) * 2014-06-03 2018-06-21 Ykk Corp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zipper fastener, manufacturing device thereof, and manufactured product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18949A1 (ja) 2013-01-31 2014-08-07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付き物品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付き物品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WO2016016952A1 (ja) * 2014-07-29 2016-02-04 Ykk株式会社 ファスナーテープ無しストリンガー、ファスナーテープ無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付き物品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78511B (de) * 1958-07-26 1960-03-31 Ruhrmann Fa Dr Ing Josef Reissverschluss
US3098460A (en) * 1961-08-18 1963-07-23 Yoshida Tadao Sewing machine presser foot
JPS4836001Y1 (zh) * 1970-12-29 1973-10-29
US6851162B2 (en) * 2002-01-25 2005-02-08 Ykk Corporation Concealed type slide fastener with separable bottom end stop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07047C (zh) * 1956-02-16
US2978770A (en) * 1958-12-09 1961-04-11 Little Inc A Fluid-tight fastener and closure
BE755058A (fr) * 1969-08-22 1971-02-22 Textron Inc Methode de fabrication d'un dispositif de fermeture a glissierea partird'une ganse filamenteuse et fermeture a glissiere ainsi produite
DE2151001C3 (de) * 1971-10-13 1975-08-28 Opti-Holding Ag, Glarus (Schweiz) Reißverschlu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78511B (de) * 1958-07-26 1960-03-31 Ruhrmann Fa Dr Ing Josef Reissverschluss
US3098460A (en) * 1961-08-18 1963-07-23 Yoshida Tadao Sewing machine presser foot
JPS4836001Y1 (zh) * 1970-12-29 1973-10-29
US6851162B2 (en) * 2002-01-25 2005-02-08 Ykk Corporation Concealed type slide fastener with separable bottom end stop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7002B (zh) * 2014-06-03 2018-06-21 Ykk Corp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zipper fastener, manufacturing device thereof, and manufactured produc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11154A1 (ja) 2011-09-15
TW201130442A (en) 2011-09-16
CN202819883U (zh) 2013-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9651B (zh) Invisible zipper with the chain
JP4387124B2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テープと同テープを使った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トリンガー
TWI389652B (zh) Invisible zipper with the chain
TWI250860B (en) Knitted slide fastener
US10258114B2 (en) Stringers without fastener tape and article with slide fastener
JP4312200B2 (ja) 編織込み隠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3552947B2 (ja) 編込み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TWI430760B (zh) Chain and zipper
TWI403284B (zh) Woven into the chain
TWI620528B (zh) 織入鏈帶及縫製品
TWI410225B (zh) A zipper chain,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fastener tape
TWI411409B (zh) Zipper chain and zipper chain
TW201304703A (zh) 織入鏈帶
TWI400046B (zh) Woven into the zipper
WO2009128140A1 (ja) 編込み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
CN114554902B (zh) 编织拉链牙链带、拉链链条及编织拉链牙链带的制造方法
WO2022168239A1 (ja)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及び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の製造方法
JP2008154615A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トリンガー
TWI576063B (zh) Chains without zipper chains and items with zippers
KR100761572B1 (ko) 편직입 숨김 슬라이드 고정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