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2434B - 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 adjustment method for laminated capacitors and laminated capacitors - Google Patents

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 adjustment method for laminated capacitors and laminated capacitor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82434B
TWI382434B TW095107825A TW95107825A TWI382434B TW I382434 B TWI382434 B TW I382434B TW 095107825 A TW095107825 A TW 095107825A TW 95107825 A TW95107825 A TW 95107825A TW I382434 B TWI382434 B TW I38243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al electrodes
conducto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erminal
inter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07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03386A (en
Inventor
Masaaki Togashi
Original Assignee
Td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06813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35118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21026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23103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703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03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24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243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33/00Swimming equipment attachable to the head, e.g. swim caps or gogg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30Stacked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005Electro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8/00Characteristics or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user or player
    • A63B2208/03Characteristics or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user or player the user being in wat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9/00Characteristics of used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 Ceramic Capacitors (AREA)

Description

積層電容器及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積層電容器及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
關於此種積層電容器,眾所周知者具備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之積層體,及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之複數個端子導體。
數位電子設備中所搭載之中央處理單元(CPU)的供給用電源向低電壓化發展,而負載電流則不斷增大。因此,相對負載電流之急劇變化,將電源電壓之變動抑制於容許值之內變得相當困難,故而將稱為去耦電容器之積層電容器連接於電源。繼而,於負載電流過渡性變動時,由該積層電容器向CPU供給電流,以抑制電源電壓之變動。
近年來,伴隨CPU動作頻率之更加高頻率化,負載電流變得高速且更大,故而要求去耦電容器中所使用之積層電容器大容量化,並且增大等價串聯電阻(ESR,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因此,研究有如下積層電容器,其藉由使端子導體成為包含內部電阻層之複數層結構而增大等價串聯電阻。
然而,將具備包含內部電阻層之複數層結構之端子導體的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控制為期望值時,存在以下問題。即,為將具備包含內部電阻層之複數層結構之端子導體的積層電容器中等價串聯電阻控制為期望值,必須調整端子導體中所包含之內部電阻層的厚度或該內部電阻層之材料組成,則對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變得極為困難。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能夠容易且精確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的積層電容器,及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
然而,普通積層電容器中,所有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而連接相對應之端子導體。因此,引出導體僅存在內部電極之數量,而導致等價串聯電阻變小。若為實現積層電容器之大容量化而增加介電體層以及內部電極之積層數,則引出導體之數量亦增多。由於引出導體之電阻成分相對於端子導體並聯連接,因此隨著引出導體數量增多,會導致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進而變小。如此般,積層電容器之大容量化與所謂增大等價串聯電阻,係相反之要求。
因此,本發明人等對能夠滿足大容量化與增大等價串聯電阻之要求的積層電容器加以深入研究。其結果,本發明人等發現以下新的事實,即便使介電體層以及內部電極之積層數相同,若能夠藉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連接內部電極,且改變引出導體數量,則能夠將等價串聯電阻調整至期望值。又,本發明人等發現以下新的事實,若能夠藉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連接內部電極,且改變引出導體於積層體之積層方向上之位置,則能夠將等價串聯電阻調整至期望值。尤其,若使引出導體數量少於內部電極數量,則能夠將等價串聯電阻往增大方向調整。
根據該研究結果,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其特徵在於: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該積層電容器中,複數個內部電極包含交互配置之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與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複數個端子導體包含相互電性絕緣之第1以及第2端子導體;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該第1內部電極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導體;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該第2內部電極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導體;且調整第1內部電極數量以及第2內部電極數量至少其中之一的數量,而該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導體,該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導體,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另一方面,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其特徵在於:積層電容器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該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使複數個內部電極包含交互配置之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與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使複數個端子導體包含相互電性絕緣之第1以及第2端子導體;使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第1內部電極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導體;使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第2內部電極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導體;且調整第1內部電極數量以及第2內部電極數量至少其中之一的數量,而該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導體,該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導體,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分別根據此等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以及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調整第1內部電極數量以及第2內部電極數量至少其中之一的數量,而該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導體,該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導體,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其特徵在於: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該積層電容器中,複數個內部電極包含交互配置之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與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複數個端子導體包含相互電性絕緣之第1以及第2端子導體;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該第1內部電極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導體;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該第2內部電極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導體;且調整第1內部電極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以及第2內部電極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至少其中之一的位置,而該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導體,該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導體,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另一方面,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其特徵在於:積層電容器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該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使複數個內部電極包含交互配置之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與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使複數個端子導體包含相互電性絕緣之第1以及第2端子導體;使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該第1內部電極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導體;使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該第2內部電極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導體;且調整第1內部電極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以及第2內部電極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至少其中之一的位置,而該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導體,該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導體,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分別根據此等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以及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調整第1內部電極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以及第2內部電極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至少其中之一的位置,而該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導體,該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導體,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其特徵在於: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其該積層電容器中,複數個內部電極包含交互配置之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與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複數個端子導體至少包含3個端子導體;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中至少2個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至少3個端子導體中2個以上且比該端子導體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各自不同的端子導體;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中至少1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內部電極之端子導體以外的其餘端子導體;且調整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端子導體之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數量,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另一方面,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其特徵在於:積層電容器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該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使複數個內部電極包含交互配置之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與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使複數個端子導體至少包含3個端子導體;使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中至少2個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至少3個端子導體中2個以上且比該端子導體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各自不同的端子導體;使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中至少1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內部電極之端子導體以外的其餘端子導體;且調整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端子導體之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數量,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分別根據此等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以及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調整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端子導體之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數量,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其特徵在於: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該積層電容器中,複數個內部電極包含交互配置之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與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複數個端子導體至少包含3個端子導體;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中至少2個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至少3個端子導體中2個以上且比該端子導體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各自不同的端子導體;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中至少1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內部電極之端子導體以外的其餘端子導體;調整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端子導體之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另一方面,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其特徵在於:積層電容器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該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使複數個內部電極包含交互配置之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與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使複數個端子導體至少包含3個端子導體;使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中至少2個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至少3個端子導體中2個以上且比端子導體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各自不同的端子導體;使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中至少1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內部電極之該端子導體以外的其餘端子導體;調整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端子導體之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分別根據此等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以及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調整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端子導體之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其特徵在於: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於形成該積層體上,且該積層電容器中,複數個內部電極包含交互配置之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與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複數個端子導體至少包含3個端子導體;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中至少1個第1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至少3個端子導體中2個以上且比該端子導體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端子導體;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中至少1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內部電極之端子導體以外的其餘端子導體;且調整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端子導體之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數量,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另一方面,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其特徵在於:積層電容器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該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使複數個內部電極包含交互配置之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與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使複數個端子導體至少包含3個端子導體;使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中至少1個第1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至少3個端子導體中2個以上且比該端子導體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端子導體;使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中至少1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內部電極之端子導體以外的其餘端子導體;且調整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端子導體之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數量,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分別根據此等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與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之調整方法,調整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導體之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數量,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其特徵在於: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該積層電容器中,複數個內部電極包含交互配置之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與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複數個端子導體至少包含3個端子導體;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中至少1個第1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至少3個端子導體中2個以上且比該端子導體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端子導體;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中至少1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內部電極之端子導體以外的其餘端子導體;且調整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端子導體之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另一方面,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其特徵在於:積層電容器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該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使複數個內部電極包含交互配置之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與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使複數個端子導體至少包含3個端子導體;使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中至少1個第1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至少3個端子導體中2個以上且比該端子導體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端子導體;使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中至少1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內部電極之端子導體以外的其餘端子導體;且調整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端子導體之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分別根據此等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以及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調整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端子導體之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一的內部電極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又,較好的是複數個端子導體,包含2個以上第1端子導體與2個以上第2端子導體,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通過引出導體以及上述連接導體,電性連接2個以上第1端子導體,且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通過引出導體以及上述連接導體,電性連接2個以上第2端子導體。
又,較好的是進而分別調整電性連接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彼此之間的連接導體數量,與電性連接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彼此之間的連接導體數量,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於該情形時,能夠更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又,較好的是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彼此之間並聯連接,且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彼此之間並聯連接。於此種情形時,即使各第1內部電極或各第2內部電極之電阻值不均一,對積層電容器整體之等價串聯電阻的影響亦較少,故而可抑制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精度下降。
又,較好的是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內部電極中,至少一部分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上形成有狹縫,且狹縫形成為分別於形成有該狹縫之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中,使電流相互反向流過夾持該狹縫且相對向之區域。於此種情形時,因電流而產生之磁場相互抵消,故而可實現等價串聯電感之降低。
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其特徵在於: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該積層電容器,具有電容器部,其包含交互配置的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與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作為複數個內部電極;複數個端子導體包含相互電性絕緣之第1以及第2端子導體;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第1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導體;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第2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導體;且調整第1內部電極數量以及第2內部電極數量至少其中之一的數量,而該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導體,該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導體,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另一方面,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其特徵在於:積層電容器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該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使積層電容器具有電容器部,其包含交互配置的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與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作為複數個內部電極;使複數個端子導體包含相互電性絕緣之第1與第2端子導體;使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第1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導體;使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第2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導體;且調整第1內部電極數量以及第2內部電極數量至少其中之一的數量,而該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導體,該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導體,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分別根據此等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以及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調整第1內部電極數量以及第2內部電極數量至少其中之一的數量,而該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導體,該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導體,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其特徵在於: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該積層電容器,具有電容器部,包含交互配置之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與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作為複數個內部電極;複數個端子導體包含相互電性絕緣之第1以及第2端子導體;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第1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導體;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第2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導體;且調整第1內部電極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以及第2內部電極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其中任一位置,而該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導體,該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導體,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另一方面,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其特徵在於:積層電容器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該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使積層電容器具有電容器部,其包含交互配置的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與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作為複數個內部電極;使複數個端子導體包含相互電性絕緣之第1以及第2端子導體;使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隔以於積層體之表面形成之連接導體相互電性連接,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第1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導體;使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第2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導體;且調整第1內部電極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以及第2內部電極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至少其中之一,而該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導體,該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導體,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分別根據此等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以及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調整第1內部電極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以及第2內部電極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至少其中之一,而該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導體,該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導體,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其特徵在於: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該積層電容器,具有電容器部,其包含交互配置的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與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作為複數個內部電極;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第1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端子導體中各自不同之端子導體;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第2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內部電極之端子導體以外的其餘端子導體中各自不同之端子導體;調整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端子導體之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內部電極中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數量,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另一方面,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其特徵在於:積層電容器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該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使積層電容器具有電容器部,其包含交互配置的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與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作為複數個內部電極;使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第1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複數個端子導體中各自不同之端子導體;使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第2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內部電極之端子導體以之外的其餘端子導體中各自不同之端子導體;且調整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端子導體之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數量,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分別根據此等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以及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調整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端子導體之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數量,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其特徵在於: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該積層電容器,具有電容器部,其包含交互配置的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與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作為複數個內部電極;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第1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端子導體中各自不同之端子導體;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第2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內部電極之端子導體以外的其餘端子導體中分別各自不同之端子導體;且調整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端子導體之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另一方面,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其特徵在於:積層電容器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該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使積層電容器具有電容器部,其包含交互配置的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與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作為複數個內部電極;使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第1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複數個端子導體中各自不同之端子導體;使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第2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內部電極之端子導體以外的其餘端子導體中各自不同之端子導體;且調整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端子導體之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分別根據此等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以及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調整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端子導體之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其特徵在於: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該積層電容器,具有電容器部,其包含交互配置的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與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作為複數個內部電極;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第1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1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端子導體中至少1個端子導體;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第2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2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內部電極之端子導體以外的其餘端子導體中至少1個端子導體;且調整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端子導體之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數量,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另一方面,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其特徵在於:積層電容器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該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使積層電容器具有電容器部,其包含交互配置的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與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作為複數個內部電極;使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第1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1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複數個端子導體中至少1個端子導體;使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第2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2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內部電極之端子導體以外的其餘端子導體中至少1個端子導體;且調整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端子導體之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數量,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分別根據此等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與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調整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端子導體之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數量,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其特徵在於: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該積層電容器,具有電容器部,其包含交互配置的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與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作為複數個內部電極;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第1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1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複數個端子導體中至少1個端子導體;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第2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2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內部電極之端子導體以外的其餘端子導體中至少1個端子導體;且調整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端子導體之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另一方面,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其特徵在於:積層電容器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該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使積層電容器具有電容器部,其包含交互配置的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與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作為複數個內部電極;使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第1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1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複數個端子導體中至少1個端子導體;使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第2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2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內部電極之端子導體以外的其餘端子導體中至少1個端子導體;且調整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端子導體之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分別根據此等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以及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調整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端子導體之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又,較好的是進而分別調整電性連接複數個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彼此之間的連接導體數量,與電性連接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彼此之間的連接導體數量,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於此種情形時,能夠更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又,較好的是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彼此之間並聯連接,且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彼此之間並聯連接。於此種情形時,即使於各第1內部電極或第2內部電極之電阻值不均一,對積層電容器整體之等價串聯電阻的影響亦較小,故而能夠抑制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精度下降。
又,較好的是於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中至少一部分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中至少一部分第2內部電極上,形成有狹縫,且狹縫形成為分別於形成有該狹縫之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內部電極中,使電流相互反向流過夾持該狹縫且相對向之區域。於此種情形時,因電流而產生之磁場相互抵消,故而可實現等價串聯電感之降低。
根據該研究結果,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其特徵在於: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外部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之側面上,且該積層電容器中,複數個內部電極包含交互配置之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與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複數個外部導體,具有包含複數個第1端子導體與偶數個第1連接導體之第1外部導體群,及包含複數個第2端子導體與偶數個第2連接導體之第2外部導體群;複數個第1以及第2端子導體相互電性絕緣;偶數個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相互電性絕緣;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形成於積層體側面之偶數個第1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形成於積層體側面之偶數個第2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中,複數個第1端子導體總數以上且比該第1內部電極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1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複數個第1端子導體,並且複數個第1端子導體,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導體之至少1個第1內部電極;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中,複數個第2端子導體總數以上且比第2內部電極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2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複數個第2端子導體,並且複數個第2端子導體,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至少1個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導體之第2內部電極;第1外部導體群所包含之各導體與第2外部導體群所包含之各導體,相鄰配置於沿著積層體側面環繞之方向,並且調整第1內部電極數量以及第2內部電極數量至少其中之一的數量,而該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導體,該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導體,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根據上述積層電容器,調整第1內部電極數量以及第2內部電極數量至少其中之一的數量,該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導體,該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導體,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又,根據如同上述積層電容器之外部導體之配置,於使第1外部導體群之極性與第2外部導體群之極性相反之情況時,自沿積層體側面環繞之方向觀察,相鄰配置有以相反極性連接之導體。因此,因流過端子導體或連接導體與內部電極之間的電流而產生之磁場相互抵消。其結果,該積層電容器中,等價串聯電感降低。進而,由於各連接導體數量為偶數,因此,即使對為降低等價串聯電感而配置有第1以及第2端子導體之結構進而增加連接導體,等價串聯電感仍然可降低。
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其特徵在於: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導體電極,其等形成於積層體之側面上,且該積層電容器中,複數個內部電極包含交互配置之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與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複數個外部導體,具有包含複數個第1端子導體與偶數個第1連接導體之第1外部導體群,及包含複數個第2端子導體與偶數個第2連接導體之第2外部導體群;複數個第1以及第2端子導體相互電性絕緣;偶數個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相互電性絕緣;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形成於積層體側面之偶數個第1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形成於積層體側面之偶數個第2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中,複數個第1端子導體總數以上且比第1內部電極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1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複數個第1端子導體,並且複數個第1端子導體,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導體之至少1個第1內部電極;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中,複數個第2端子導體總數以上且比第2內部電極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之第2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複數個第2端子導體,並且複數個第2端子導體,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電性連接於,至少1個連接於第2端子導體之第2內部電極;第1外部導體群所包含之各導體與第2外部導體群所包含之各導體,相鄰配置於沿著積層體側面環繞之方向,並且調整第1內部電極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以及第2內部電極於積層體積層方向至少其中之一的位置,該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導體,該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導體,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根據上述積層電容器,調整第1內部電極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以及第2內部電極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至少其中之一的位置,該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導體,該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導體,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又,根據如同上述積層電容器之外部導體之配置,於使第1外部導體群之極性與第2外部導體群之極性相反之情況時,自沿積層體側面環繞之方向上觀察,相鄰配置有以相反極性連接之導體。因此,因流過端子導體或連接導體與內部電極之間的電流而產生之磁場相互抵消。其結果,該積層電容器中等價串聯電感降低。進而,由於各連接導體數量為偶數,因此,即使對為降低等價串聯電感而配置有第1以及第2端子導體之結構進而增加連接導體,等價串聯電感仍然可降低。
例如,亦可於與積層體積層方向平行之側面中第1側面上,形成偶數個第1連接導體之一部分與偶數個第2連接導體之一部分,於與積層體積層方向平行且與第1側面相對向之第2側面上,形成第1側面上所形成之第1連接導體以外之其餘第1連接導體以及第1側面上所形成之第2連接導體以外的其餘第2連接導體,且第1側面上所形成之第1連接導體與第2連接導體之和,以及第2側面上所形成之第1連接導體與第2連接導體之和均為偶數。
例如,亦可為偶數個第1連接導體為2個,其中1個形成於第1側面上,另外1個形成於第2側面上,此等2個第1連接導體形成於相對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之中心軸呈軸對稱之位置,並且偶數個第2連接導體為2個,其中1個形成於第1側面上,另外1個形成於第2側面上,此等2個第2連接導體形成於相對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之中心軸呈軸對稱之位置。
較好的是複數個第1以及第2端子導體,形成於與平行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之側面中形成有第1連接導體或第2連接導體之側面不同的側面上。藉由如此使端子導體與連接導體形成於不同側面上,而可抑制產生第1端子導體與第2連接導體之間的短路,以及第2端子導體與第1連接導體之間的短路。
於此情形時,例如,於與平行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之側面中形成有第1連接導體或第2連接導體之側面不同之側面上,所形成之複數個第1以及第2端子導體之和亦可為偶數。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的積層電容器及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
本發明可藉由以下實施形態與附圖得到更完整之理解。但其等並非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本發明之進一步適用範圍可自以下實施形態中得到理解。但應該知道,實施形態並非限制發明之範圍,於不脫離其要旨之前提下,業者可進行各種變更。
以下參照附圖,就本發明較佳實施形態加以詳細說明。再者,於說明中設定同一要素或具有同一功能之要素使用相同符號,省略重複說明。又,於說明中,使用有「上」以及「下」等用語,其對應於各圖之上下方向。本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揭示為包含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
(第1實施形態)
參照圖1以及圖2,就第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1之結構加以說明。圖1係第1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之立體圖。圖2係第1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如圖1所示,積層電容器C1具有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以及第2端子導體3、5;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
第1端子電極(第1端子導體)3位於積層體1之側面1a側。第2端子電極(第2端子導體)5位於積層體1之側面1b側。第1端子電極3與第2端子電極5相互電性絕緣。
第1連接導體7,以位於積層體1之側面1c側之方式,形成於積層體1表面。第2連接導體9,以位於積層體1之側面1d側之方式,形成於積層體1表面。第1連接導體7與第2連接導體9相互電性絕緣。
亦如圖2所示,積層體1藉由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9層)介電體層11~18、35與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各4層)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41~44、61~64交互積層而構成。於實際之積層電容器C1中,介電體層11~18、35之間的邊界受到一體化而無法以目視識別。
各第1內部電極41~44大致呈矩形形狀。第1內部電極41~44分別形成於自平行於積層體1之介電體層11~18、35之積層方向(以下簡稱「積層方向」)的側面隔開特定間隔之位置。於各第1內部電極41~44上,形成有以引出至積層體1之側面1c的方式而延伸之引出導體81~84。
引出導體81與第1內部電極41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41延伸。引出導體82與第1內部電極4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42延伸。引出導體83與第1內部電極43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43延伸。引出導體84與第1內部電極44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44延伸。
第1內部電極41~44分別隔以引出導體81~84電性連接於第1連接導體7。藉此,第1內部電極41~44隔以第1連接導體7而相互電性連接。
於第1內部電極41上,引出導體53與第1內部電極41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自第1內部電極41延伸。第1內部電極41隔以引出導體53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由於第1內部電極41~44係隔以第1連接導體7而相互電性連接,因此第1內部電極42~44亦隔以第1連接導體7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且第1內部電極41~44為並聯連接。
各第2內部電極61~64大致呈矩形形狀。第2內部電極61~64分別形成於自平行於積層體1之積層方向的側面隔開特定間隔之位置。於各第2內部電極61~64上,形成有以引出至積層體1之側面1d的方式而延伸之引出導體101~104。
引出導體101與第2內部電極61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61延伸。引出導體102與第2內部電極6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62延伸。引出導體103與第2內部電極63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63延伸。引出導體104與第2內部電極64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64延伸。
第2內部電極61~64分別隔以引出導體101~104電性連接於第2連接導體9。藉此,第2內部電極61~64隔以第2連接導體9而相互電性連接。
於第2內部電極64上,引出導體73與第2內部電極64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自第2內部電極64延伸。第2內部電極64隔以引出導體73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由於第2內部電極61~64隔以第2連接導體9而相互電性連接,因此第2內部電極61~63亦隔以第2連接導體9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且第2內部電極61~64為並聯連接。
於積層電容器C1中,設置隔以引出導體53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之第1內部電極41的數量為1個,少於第1內部電極41~44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4個)。又,設置隔以引出導體73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之第2內部電極64的數量為1個,少於第2內部電極61~64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4個)。又,著眼於第1端子電極3時,第1連接導體7之電阻成分相對於第1端子電極3為串聯連接。而且,著眼於第2端子電極5時,第2連接導體9之電阻成分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為串聯連接。藉此,積層電容器C1與先前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先前積層電容器係全部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而連接於相對應之端子電極。又,因等價串聯電阻增大,故而能夠防止阻抗於共振頻率下急劇下降,使得寬頻帶化成為可能。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分別調整第1內部電極41數量及第2內部電極64數量,第1內部電極41隔以引出導體53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第2內部電極64隔以引出導體73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藉此將積層電容器C1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第1內部電極41~44彼此之間並聯連接,第2內部電極61~64彼此之間並聯連接。藉此,即使各第1內部電極41~44或各第2內部電極61~64之電阻值不均一,對積層電容器C1整體之等價串聯電阻的影響亦較少,故而能夠抑制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精度下降。
(第2實施形態)
參照圖3,就第2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加以說明。第2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第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1相比,其不同之處在於隔以引出導體73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的第2內部電極61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圖3係第2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2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1相同,具備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之第2端子電極5;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
如圖3所示,於第2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4個第2內部電極61~64中自上而下第1個第2內部電極61,隔以引出導體73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藉此,第2內部電極62~64亦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且第2內部電極61~64為並聯連接。引出導體73與第2內部電極61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自第2內部電極61延伸。
於第2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設置隔以引出導體53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之第1內部電極41的數量為1個,少於第1內部電極41~44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4個)。又,設置隔以引出導體73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之第2內部電極61的數量為1個,少於第2內部電極61~64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4個)。藉此,第2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先前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先前積層電容器係全部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而連接於相對應之端子電極。
然而,著眼於第1端子電極3時,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相對於第1端子電極3為串聯連接。又,著眼於第2端子電極5時,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以第2內部電極61為界限,分為位於由該第2內部電極61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與位於由第2內部電極61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為並聯連接。
因此,因第2連接導體9之電阻成分之差異,第2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第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1相比,等價串聯電阻減小。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藉由調整隔以引出導體73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之第2內部電極61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而將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第3實施形態)
參照圖4,就第3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3之結構加以說明。第3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1,其不同之處在於隔以引出導體53、73而電性連接於端子電極3、5的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43、62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圖4係第3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3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1相同,具備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之第2端子電極5;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
如圖4所示,於第3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4個第1內部電極41~44中自第1內部電極41向下數第3個第1內部電極43,隔以引出導體53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由於第1內部電極41~44隔以第1連接導體7而相互電性連接,因此第1內部電極41、42、44亦隔以第1連接導體7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且第1內部電極41~44為並聯連接。引出導體53與第1內部電極43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自第1內部電極43延伸。
4個第2內部電極61~64中自第2內部電極61向下數第2個第2內部電極62,隔以引出導體73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由於第2內部電極61~64隔以第2連接導體9而相互電性連接,因此第2內部電極61、63、64亦隔以第2連接導體9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且第2內部電極61~64為並聯連接。引出導體73與第2內部電極6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自第2內部電極62延伸。
於第3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設置隔以引出導體53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之第1內部電極43的數量為1個,少於第1內部電極41~44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4個)。又,設置隔以引出導體73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之第2內部電極62的數量為1個,少於第2內部電極61~64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4個)。藉此,第3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先前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先前積層電容器係全部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而連接於相對應之端子電極。
然而,著眼於第1端子電極3時,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以第1內部電極43為界限,分為位於第1內部電極43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與位於第1內部電極43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1端子電極3為並聯連接。又,著眼於第2端子電極5時,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以第2內部電極62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62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與位於第2內部電極62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為並聯連接。
因此,因第1連接導體7之電阻成分以及第2連接導體9之電阻成分的差異,第3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第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1相比,等價串聯電阻減小。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分別調整第1內部電極43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與第2內部電極62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第1內部電極43隔以引出導體53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第2內部電極62隔以引出導體73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藉此將第3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第4實施形態)
參照圖5,就第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藉以說明。第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1,其不同之處在於隔以引出導體53、73而電性連接於端子電極3、5的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44、62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圖5係第4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1相同,具備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之第2之端子電極5;第1以及第2之連接導體7、9。
如圖5所示,於第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4個第1內部電極41~44中,自第1內部電極41向下數第4個第1內部電極44,隔以引出導體53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由於第1內部電極41~44隔以第1連接導體7而相互電性連接,因此第1內部電極41~43亦隔以第1連接導體7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且第1內部電極41~44為並聯連接。引出導體53與第1內部電極44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自第1內部電極44延伸。
4個第2內部電極61~64中,自第2內部電極61向下數第2個第2內部電極62,隔以引出導體73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由於第2內部電極61~64隔以第2連接導體9而相互電性連接,因此第2內部電極61、63、64亦隔以第2連接導體9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且第2內部電極61~64為並聯連接。引出導體73與第2內部電極6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自第2內部電極62延伸。
於第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設置隔以引出導體53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之第1內部電極44的數量為1個,少於第1內部電極41~44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4個)。又,設置隔以引出導體73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之第2內部電極62的數量為1個,少於第2內部電極61~64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4個)。藉此,第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先前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先前積層電容器係全部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連接於相對應之端子電極。
然而,著眼於第1端子電極3時,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以第1內部電極44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1內部電極44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與位於第1內部電極44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1端子電極3為並聯連接。又,著眼於第2端子電極5時,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以第2內部電極62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62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與位於第2內部電極62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為並聯連接。
因此,因第1連接導體7之電阻成分以及第2連接導體9之電阻成分的差異,第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第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1相比,等價串聯電阻減小。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分別調整第1內部電極44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與第2內部電極62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第1內部電極44隔以引出導體53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第2內部電極62隔以引出導體73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藉此將第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第5實施形態)
參照圖6,就第5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加以說明。第5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1,其不同之處在於隔以引出導體53、73而電性連接於端子電極3、5的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41、44、61、64之數量。圖6係第5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5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1相同,具備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之第2端子電極5;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
如圖6所示,於第5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4個第1內部電極41~44中2個第1內部電極41、44,隔以引出導體53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由於第1內部電極41~44隔以第1連接導體7相互電性連接,因此第1內部電極42、43亦隔以第1連接導體7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且第1內部電極41~44為並聯連接。引出導體53與第1內部電極41、44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分別自第1內部電極41、44延伸。
4個第2內部電極61~64中2個第2內部電極61、64,隔以引出導體73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由於第2內部電極61~64隔以第2連接導體9而相互電性連接,因此第2內部電極62、63亦隔以第2連接導體9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且第2內部電極61~64為並聯連接。引出導體73與第2內部電極61、64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分別自第2內部電極61、64延伸。
於第5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設置隔以引出導體53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之第1內部電極41、44的數量為2個,少於第1內部電極41~44總數。又,設置隔以引出導體73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之第2內部電極61、64的數量為2個,少於第2內部電極61~64總數。因此,第5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先前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先前積層電容器係全部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連接於相對應之端子電極。
第5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第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1相比,隔以引出導體53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之第1內部電極41、44的數量多,此等引出導體53相對於第1端子電極3而並聯連接。又,隔以引出導體73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之第2內部電極61、64的數量多,此等引出導體73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而並聯連接。因此,第5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積層電容器C1相比,等價串聯電阻減小。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分別調整第1內部電極41、44之數量與第2內部電極61、64之數量,第1內部電極41、44隔以引出導體53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第2內部電極61、64隔以引出導體73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藉此將第5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第6實施形態)
參照圖7,就第6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加以說明。第6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2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其不同之處在於隔以引出導體53、73而電性連接於端子電極3、5的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41、43、61、63之數量。圖7係第6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6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1相同,具備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之第2端子電極5;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
如圖7所示,於第6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4個第1內部電極41~44中2個第1內部電極41、43,隔以引出導體53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由於第1內部電極41~44隔以第1連接導體7而相互電性連接,因此第1內部電極42、44亦隔以第1連接導體7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且第1內部電極41~44為並聯連接。引出導體53與第1內部電極41、43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分別自第1內部電極41、43延伸。
4個第2內部電極61~64中2個第2內部電極61、63,隔以引出導體73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由於第2內部電極61~64隔以第2連接導體9而相互電性連接,因此第2內部電極62、64亦隔以第2連接導體9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且第2內部電極61~64為並聯連接。引出導體73與第2內部電極61、63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分別自第2內部電極61、63延伸。
於第6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設置隔以引出導體53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之第1內部電極41、43的數量為2個,少於第1內部電極41~44總數。又,設置隔以引出導體73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之第2內部電極61、63的數量為2個,少於第2內部電極61~64總數。因此,第6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先前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先前積層電容器係全部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連接於相對應之端子電極。
第6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第2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隔以引出導體53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之第1內部電極41、43的數量多,此等引出導體53相對於第1端子電極3而並聯連接。又,隔以引出導體73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之第2內部電極61、63的數量多,此等引出導體73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而並聯連接。因此,第6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第2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減小。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分別調整第1內部電極41、43之數量與第2內部電極61、63之數量,第1內部電極41、43隔以引出導體53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第2內部電極61、63隔以引出導體73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藉此將第6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第7實施形態)
參照圖8,就第7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加以說明。第7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3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其不同之處在於隔以引出導體53、73而電性連接於端子電極3、5的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42、43、61、62之數量。圖8係第7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7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1相同,具備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之第2端子電極5;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
如圖8所示,於第7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4個第1內部電極41~44中2個第1內部電極42、43,隔以引出導體53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由於第1內部電極41~44隔以第1連接導體7而相互電性連接,因此第1內部電極41、44亦隔以第1連接導體7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且第1內部電極41~44為並聯連接。引出導體53與第1內部電極42、43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分別自第1內部電極42、43延伸。
4個第2內部電極61~64中2個第2內部電極61、62,隔以引出導體73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由於第2內部電極61~64隔以第2連接導體9而相互電性連接,因此第2內部電極63、64亦隔以第2連接導體9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且第2內部電極61~64為並聯連接。引出導體73與各第2內部電極61、6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分別自第2內部電極61、62延伸。
於第7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設置隔以引出導體53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之第1內部電極42、43的數量為2個,少於第1內部電極41~44總數。又,設置隔以引出導體73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之第2內部電極61、62的數量為2個,少於第2內部電極61~64總數。因此,第7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先前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先前積層電容器係全部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連接於相對應之端子電極。
第7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第3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隔以引出導體53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的第1內部電極42、43之數量多,此等引出導體53相對於第1端子電極3而並聯連接。又,隔以引出導體73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的第2內部電極61、62之數量多,此等引出導體73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而並聯連接。因此,第7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第3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減小。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分別調整第1內部電極42、43之數量與第2內部電極61、62之數量,第1內部電極42、43隔以引出導體53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第2內部電極61、62隔以引出導體73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藉此將第7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第8實施形態)
參照圖9,就第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加以說明。第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其不同之處在於隔以引出導體53、73而電性連接於端子電極3、5的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41、44、62、64之數量。圖9係第8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1相同,具有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之第2端子電極5;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
如圖9所示,於第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4個第1內部電極41~44中2個第1內部電極41、44隔以引出導體53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由於第1內部電極41~44隔以第1連接導體7而相互電性連接,因此第1內部電極42、43亦隔以第1連接導體7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且第1內部電極41~44為並聯連接。引出導體53與各第1內部電極41、44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分別自第1內部電極41、44延伸。
4個第2內部電極61~64中2個第2內部電極62、64,隔以引出導體73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由於第2內部電極61~64隔以第2連接導體9而相互電性連接,因此第2內部電極61、63亦隔以第2連接導體9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且第2內部電極61~64為並聯連接。引出導體73與第2內部電極62、64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分別自第2內部電極62、64延伸。
於第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設置隔以引出導體53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之第1內部電極41、44的數量為2個,少於第1內部電極41~44總數。又,設置隔以引出導體73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之第2內部電極62、64的數量為2個,少於第2內部電極61~64總數。因此,第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先前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先前積層電容器係全部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連接於相對應之端子電極。
第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第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隔以引出導體53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的第1內部電極41、44之數量多,此等引出導體53相對於第1端子電極3而並聯連接。又,隔以引出導體73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的第2內部電極62、64之數量多,此等引出導體73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而並聯連接。因此,第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第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減小。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分別調整第1內部電極41、44之數量與第2內部電極62、64之數量,第1內部電極41、44隔以引出導體53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第2內部電極62、64隔以引出導體73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藉此將第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第9實施形態)
參照圖10,就第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加以說明。第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其不同之處在於隔以引出導體53、73而電性連接於端子電極3、5的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42、44、61、62、64之數量。圖10係第9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1相同,具備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同樣形成於積層體l上之第2端子電極5;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如圖10所示,於第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4個第1內部電極41~44中2個第1內部電極42、44,隔以引出導體53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由於第1內部電極41~44隔以第1連接導體7而相互電性連接,因此第1內部電極41、43亦隔以第1連接導體7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且第1內部電極41~44為並聯連接。引出導體53與第1內部電極42、44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分別自第1內部電極42、44延伸。4個第2內部電極61~64中3個第2內部電極61、62、64,隔以引出導體73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由於第2內部電極61~64隔以第2連接導體9而相互電性連接,因此第2內部電極63亦隔以第2連接導體9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且第2內部電極61~64為並聯連接。引出導體73與各第2內部電極61、62、64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分別自第2內部電極61、62、64延伸。於第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設置隔以引出導體53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之第1內部電極42、44的數量為2個,少於第1內部電極41~44總數。又,設置隔以引出導體73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之第2內部電極61、62、64的數量為3個,少於第2內部電極61~64總數。因此,第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先前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先前積層電容器係全部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連接於相對應之端子電極。第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第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隔以引出導體53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的第1內部電極42、44之數量多,此等引出導體53相對於第1端子電極3而並聯連接。又,隔以引出導體73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的第2內部電極61、62、64之數量多,此等引出導體73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而並聯連接。因此,第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第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減小。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分別調整第1內部電極42、44之數量與第2內部電極61、62、64之數量,第1內部電極42、44隔以引出導體53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第2內部電極61、62、64隔以引出導體73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藉此將第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第10實施形態)
參照圖11,就第1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加以說明。第1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1,其不同之處在於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42~44、61~63上形成有狹縫。圖11係第10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1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1相同,具備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之第2端子電極5;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
於第1內部電極42~44中形成有狹縫S11~S13,該等狹縫自引出導體82~84與第1內部電極42~44之連接部分的旁邊,向第1內部電極42~44之長度方向延伸。因此,狹縫S11~S13形成為,使得於各第1內部電極42~44中,電流相互反向流過分別夾持狹縫S11~S13且相對向之區域。
於第2內部電極61~63中形成有狹縫S21~S23,該等狹縫自引出導體101~103與第2內部電極61~63之連接部分的旁邊,向第2內部電極61~63之長度方向延伸。因此,狹縫S21~S23形成為,使得於各第2內部電極61~63中,電流相互反向流過分別夾持狹縫S21~S23且相對向之區域。
由於形成有狹縫S11~S13、S21~S23之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42~44、61~63中,於分別夾持狹縫S11~S13、S21~S23且相對向之區域內,電流相互反向流過,故而因電流而產生之磁場相互抵消。又,自形成有狹縫之第1內部電極42~44與第2內部電極61~63的積層方向觀察,電流流向相反。因此,因流過第1內部電極42~44之電流而產生之磁場,與因流過第2內部電極61~63之電流而產生之磁場相互抵消。因此,於該第1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可實現等價串聯電感之降低。
又,於第1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設置隔以引出導體53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之第1內部電極41的數量為1個,少於第1內部電極41~44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4個)。又,設置隔以引出導體73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之第2內部電極64的數量為1個,少於第2內部電極61~64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4個)。藉此,第1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先前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先前積層電容器係全部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連接於相對應之端子電極。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分別調整第1內部電極41之數量與第2內部電極64之數量,第1內部電極41隔以引出導體53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第2內部電極64隔以引出導體73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藉此將第1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第11實施形態)
參照圖12,就第1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加以說明。圖12係第11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1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而其與第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1相同,具備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之第2端子電極5;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
如圖12所示,積層體1包含第1~第3電容器部121、131、141。第1電容器部121位於第2電容器部131與第3電容器部141之間。
首先,就第1電容器部121之結構加以說明。除介電體層35之外,第1電容器部121與第5實施形態之積層體1具有相同結構。即,第1電容器部121藉由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8層)介電體層11~18與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各4層)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41~44、61~64交互積層而構成。於第1電容器部121中,4個第1內部電極41~44中2個第1內部電極41、44,隔以引出導體53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又,4個第2內部電極61~64中2個第2內部電極61、64,隔以引出導體73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
其次,就第2電容器部131之結構加以說明。第2電容器部131藉由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5層)介電體層133與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各2層)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135、137交互積層而構成。各第1內部電極135隔以引出導體136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引出導體136與各第1內部電極135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分別自第1內部電極135延伸。各第2內部電極137隔以引出導體138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引出導體138與各第2內部電極137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分別自第2內部電極137延伸。
繼而,就第3電容器部141之結構進加以說明。第3電容器部141藉由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4層)介電體層143與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各2層)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145、147交互積層而構成。各第1內部電極145隔以引出導體146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引出導體146與各第1內部電極145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分別自第1內部電極145延伸。各第2內部電極147隔以引出導體148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引出導體148與各第2內部電極147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分別自第2內部電極147延伸。
於第1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介電體層11~18、133、143之間的邊界受到一體化而無法以目視識別。第1電容器部121之第1內部電極41,通過端子電極3,而與第2電容器部131之第1內部電極135以及第3電容器部141之第1內部電極145電性連接。第1電容器部121之第1內部電極44,通過端子電極3,而與第2電容器部131之第1內部電極135以及第3電容器部141之第1內部電極145電性連接。第1電容器部121之第2內部電極61,通過端子電極5,而與第2電容器部131之第2內部電極137以及第3電容器部141之第2內部電極147電性連接。第1電容器部121之第2內部電極64,通過端子電極5,而與第2電容器部131之第2內部電極137以及第3電容器部141之第2內部電極147電性連接。
如上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具有第1電容器部121,而如第5實施形態中所述,將第1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第12實施形態)
參照圖13,就第12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加以說明。第12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1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其不同之處在於第1電容器部121之結構。圖13係第12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關於第12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1相同,具備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之第2端子電極5;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
除介電體層35之外,第1電容器部121與第7實施形態之積層體1具有相同結構。即,第1電容器部121藉由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8層)介電體層11~18,與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各4層)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41~44、61~64交互積層而構成。於第1電容器部121中,4個第1內部電極41~44中2個第1內部電極42、43,隔以引出導體53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又,4個第2內部電極61~64中2個第2內部電極61、62,隔以引出導體73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
如上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具有第1電容器部121,而如第7實施形態中所述,將第12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第13實施形態)
參照圖14,就第13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加以說明。第13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1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其不同之處在於第1電容器部121之結構。圖14係第13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13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1相同,具有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之第2端子電極5;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
除介電體層35之外,第1電容器部121與第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積層體1具有相同結構。即,第1電容器部121,藉由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8層)介電體層11~18,與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各4層)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41~44、61~64交互積層而構成。於第1電容器部121中,4個第1內部電極41~44中1個第1內部電極44,隔以引出導體53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又,4個第2內部電極61~64中1個第2內部電極62,隔以引出導體73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
如上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具有第1電容器部121,而如第4實施形態中所述,將第13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作為第1電容器部121之結構,亦可採用與第1~第3、第6、第8~第10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之積層體1相同之結構(其中,介電體層35除外)。
(第14實施形態)
參照圖15~圖16,就第1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2之結構加以說明。圖15係第14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之立體圖。圖16係第14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如圖15所示,第1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2,具備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複數個(本實施形態中為各4個)第1以及第2端子電極(第1以及第2端子導體)3A~3D、5A~5D;第1與以及第2連接導體7、9。
第1端子電極3A位於積層體1之側面1a側。第1端子電極3B位於積層體1之側面1a側。第1端子電極3C位於積層體1之側面1b側。第1端子電極3D位於積層體1之側面1b側。
第2端子電極5A位於積層體1之側面1a側。第2端子電極5B位於積層體1之側面1a側。第2端子電極5C位於積層體1之側面1b側。第2端子電極5D位於積層體1之側面1b側。
因此,於側面1a上,自側面1c向著側面1d依次形成有第1端子電極3A、第2端子電極5A、第1端子電極3B、第2端子電極5B。於側面1b上,自側面1d向著側面1c依次形成有第1端子電極3C、第2端子電極5C、第1端子電極3D、第2端子電極5D。第1端子電極3A~3D與第2端子電極5A~5D相互電性絕緣。
第1連接導體7位於積層體1之側面1c側。第2連接導體9位於積層體1之側面1d側。第1連接導體7與第2連接導體9相互電性絕緣。
如圖16所示,積層體1亦藉由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25層)介電體層11~35,與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各12層)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41~52、61~72交互積層而構成。於實際之積層電容器C2中,介電體層11~35之間的邊界受到一體化而無法以目視識別。
各第1內部電極41~52呈大致矩形形狀。第1內部電極41~52分別形成於,自平行於積層體1中介電體層11~35之積層方向(以下簡稱為「積層方向」)之側面隔開特定間隔之位置。於各第1內部電極41~52中,分別形成有以引出至積層體1之側面1c的方式而延伸之引出導體81~92。
引出導體81與第1內部電極41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41延伸。引出導體82與第1內部電極4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42延伸。引出導體83與第1內部電極43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43延伸。引出導體84與第1內部電極44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44延伸。引出導體85與第1內部電極45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45延伸。引出導體86與第1內部電極46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46延伸。引出導體87與第1內部電極47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47延伸。引出導體88與第1內部電極48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48延伸。引出導體89與第1內部電極49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49延伸。引出導體90與第1內部電極50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50延伸。引出導體91與第1內部電極51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51延伸。引出導體92與第1內部電極5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52延伸。
第1內部電極41~52,分別隔以引出導體81~92而電性連接於第1連接導體7。藉此,第1內部電極41~52隔以第1連接導體7而相互電性連接。
第1內部電極41隔以引出導體53A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第1內部電極42隔以引出導體53B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B。第1內部電極43隔以引出導體53C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C。第1內部電極44隔以引出導體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D。藉此,第1內部電極45~52亦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且第1內部電極41~52為並聯連接。
各引出導體53A、53B與相對應之第1內部電極41、4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自各第1內部電極41、42延伸。各引出導體53C、53D與相對應之第1內部電極43、44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自各第1內部電極43、44延伸。
各第2內部電極61~72呈大致矩形形狀。第2內部電極61~72分別形成於,自平行於積層體1積層方向之側面隔開特定間隔之位置。各第2內部電極61~72上,分別形成有以引出至積層體1之側面1d的方式而延伸之引出導體101~112。
引出導體101與第2內部電極61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61延伸。引出導體102與第2內部電極6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62延伸。引出導體103與第2內部電極63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63延伸。引出導體104與第2內部電極64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64延伸。引出導體105與第2內部電極65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65延伸。引出導體106與第2內部電極66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66延伸。引出導體107與第2內部電極67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67延伸。引出導體108與第2內部電極68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68延伸。引出導體109與第2內部電極69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69延伸。引出導體110與第2內部電極70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70延伸。引出導體111與第2內部電極71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71延伸。引出導體112與第2內部電極7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72延伸。
第2內部電極61~72,分別隔以引出導體101~112電性連接於第2連接導體9。藉此,第2內部電極61~72隔以第2連接導體9相互電性連接。
第2內部電極61隔以引出導體73A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第2內部電極62隔以引出導體73B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B。第2內部電極63隔以引出導體73C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C。第2內部電極64隔以引出導體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D。藉此,第2內部電極65~72亦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且第2內部電極61~72為並聯連接。
各引出電極73A、73B與相對應之第2內部電極61、6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自各第2內部電極61、62延伸。各引出電極73C、73D與相對應之第2內部電極63、64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自各第2內部電極63、64延伸。
於積層電容器C2中,設置隔以引出導體53A~53D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之第1內部電極41~44的數量為4個,少於第1內部電極41~52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12個)。又,設置隔以引出導體73A~73D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之第2內部電極61~64的數量為4個,少於第2內部電極61~72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12個)。
著眼於第1端子電極3A時,第1連接導體7之電阻成分相對於第1端子電極3A為串聯連接。
著眼於第1端子電極3B時,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以第1內部電極42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1內部電極42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與位於第1內部電極42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1端子電極3B為並聯連接。
著眼於第1端子電極3C時,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以第1內部電極43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1內部電極43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與位於第1內部電極43朝積層方向另一側之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1端子電極3C為並聯連接。
著眼於第1端子電極3D,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以第1內部電極44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1內部電極44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與位於第1內部電極44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1端子電極3D為並聯連接。
另一方面,著眼於第2端子電極5A時,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以第2內部電極61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61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與位於第2內部電極61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A為並聯連接。
著眼於第2端子電極5B時,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以第2內部電極62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62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與位於第2內部電極62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B為並聯連接。
著眼於第2端子電極5C,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以第2內部電極63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63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與位於第2內部電極63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C為並聯連接。
著眼於第2端子電極5D時,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以第2內部電極64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64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與位於第2內部電極64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D為並聯連接。
藉此,積層電容器C2與先前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先前積層電容器係全部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連接於相對應之端子電極。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分別調整第1內部電極41~44之數量與第2內部電極61~64之數量,第1內部電極41~44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第2內部電極61~64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藉此將積層電容器C2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之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第1內部電極41~52彼此之間並聯連接,第2內部電極61~72彼此之間並聯連接。藉此,即使各第1內部電極41~52或各第2內部電極61~72之電阻值不均一,對積層電容器C2整體之等價串聯電阻的影響亦較少,故而能夠抑制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精度下降。
(第15實施形態)
參照圖17,就第15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加以說明。第15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1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2,其不同之處在於第1內部電極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與第2內部電極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而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圖17係第15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15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1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2相同,具備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A~3D;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之第2端子電極5A~5D;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
如圖17所示,於第15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第1內部電極51隔以引出導體53C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C。第1內部電極52隔以引出導體53D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D。藉此,第1內部電極43~50亦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且第1內部電極41~52為並聯連接。各引出導體53C、53D與相對應之第1內部電極51、5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自第1內部電極51、52延伸。
第2內部電極71隔以引出導體73C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C。第2內部電極72隔以引出導體73D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D。藉此,第2內部電極63~70亦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且第2內部電極61~72為並聯連接。各引出導體73C、73D與相對應之第2內部電極71、7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自第2內部電極71、72延伸。
於第15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設置隔以引出導體53A~53D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之第1內部電極41、42、51、52的數量為4個,少於第1內部電極41~52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12個)。又,設置隔以引出導體73A~73D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之第2內部電極61、62、71、72的數量為4個,少於第2內部電極61~72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12個)。藉此,第15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先前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先前積層電容器係全部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連接於相對應之端子電極。
然而,著眼於第1端子電極3A時,第1連接導體7之電阻成分相對於第1端子電極3A為串聯連接。
著眼於第1端子電極3B時,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以第1內部電極42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1內部電極42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與位於第1內部電極42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1端子電極3B為並聯連接。
著眼於第1端子電極3C時,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以第1內部電極51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1內部電極51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與位於第1內部電極51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1端子電極3C為並聯連接。
著眼於第1端子電極3D時,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以第1內部電極52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1內部電極52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與位於第1內部電極52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1端子電極3D為並聯連接。
另一方面,著眼於第2端子電極5A時,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以第2內部電極61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61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與位於第2內部電極61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A為並聯連接。
著眼於第2端子電極5B時,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以第2內部電極62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62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與位於第2內部電極62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B為並聯連接。
著眼於第2端子電極5C時,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以第2內部電極71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71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與位於第2內部電極71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C為並聯連接。
著眼於第2端子電極5D時,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D為並聯連接。
因上述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之電阻成分之差異,第15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第1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2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分別調整第1內部電極41、42、51、52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與第2內部電極61、62、71、72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第1內部電極41、42、51、52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第2內部電極61、62、71、72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藉此將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第16實施形態)
參照圖18,就第16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加以說明。第16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1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2,其不同之處在於第1內部電極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與第2內部電極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該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該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圖18係第16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16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1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2相同,具備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A~3D;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之第2端子電極5A~5D;第1以及第2之連接導體7、9。
如圖18所示,於第16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第1內部電極44隔以引出導體53B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B。第1內部電極47隔以引出導體53C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C。第1內部電極50隔以引出導體53D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D。藉此,第1內部電極42、43、45、46、48、49、51、52亦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且第1內部電極41~52為並聯連接。引出導體53B與第1內部電極44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自第1內部電極44延伸。各引出導體53C、53D與相對應之第1內部電極47、50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自第1內部電極47、50延伸。
第2內部電極64隔以引出導體73B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B。第2內部電極67隔以引出導體73C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C。第2內部電極70隔以引出導體73D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D。藉此,第2內部電極62、63、65、66、68、69、71、72亦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且第2內部電極61~72為並聯連接。引出導體73B與第2內部電極64形成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自第2內部電極64延伸。各引出導體73C、73D與相對應之第2內部電極67、70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自第2內部電極67、70延伸。
於第16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設置隔以引出導體53A~53D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之第1內部電極41、44、47、50的數量為4個,少於第1內部電極41~52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12個)。又,設置隔以引出導體73A~73D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之第2內部電極61、64、67、70的數量為4個,少於第2內部電極61~72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12個)。藉此,第16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先前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先前積層電容器係全部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連接於相對應之端子電極。
然而,著眼於第1端子電極3A時,第1連接導體7之電阻成分相對於第1端子電極3A為串聯連接。
著眼於第1端子電極3B時,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以第1內部電極44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1內部電極44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與位於第1內部電極44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1端子電極3B為並聯連接。
著眼於第1端子電極3C時,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以第1內部電極47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1內部電極47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與位於第1內部電極47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1端子電極3C為並聯連接。
著眼於第1端子電極3D時,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以第1內部電極50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1內部電極50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與位於第1內部電極50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1連接電極7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1端子電極3D為並聯連接。
另一方面,著眼於第2端子電極5A時,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以第2內部電極61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61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與位於第2內部電極61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A為並聯連接。
著眼於第2端子電極5B時,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以第2內部電極64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64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與位於第2內部電極64朝積層方向另一側之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B為並聯連接。
著眼於第2端子電極5C時,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以第2內部電極67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67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與位於第2內部電極67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C為並聯連接。
著眼於第2端子電極5D時,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以第2內部電極70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70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與位於第2內部電極70朝積層方向另一側之第2連接電極9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D為並聯連接。
因上述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之電阻成分之差異,第16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第1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2相比,等價串聯電阻減小。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分別調整第1內部電極41、44、47、50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與第2內部電極61、64、67、70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第1內部電極41、44、47、50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第2內部電極61、64、67、70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藉此將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第17實施形態)
參照圖19,就第17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加以說明。第17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16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其不同之處在於隔以引出導體73A~73D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之第2內部電極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圖19係第17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17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1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2相同,具備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A~3D;同樣形成於積層體l上之第2端子電極5A~5D;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
如圖19所示,於第17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第2內部電極62隔以引出導體73A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第2內部電極65隔以引出導體73B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B。第2內部電極68隔以引出導體73C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C。第2內部電極71隔以引出導體73D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D。藉此,第2內部電極61、63、64、66、67、69、70、72亦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且第2內部電極61~72為並聯連接。各引出導體73A、73B與相對應之第2內部電極62、64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自各第2內部電極62、64延伸。各引出導體73C、73D與相對應之第2內部電極67、70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自各第2內部電極67、70延伸。
於第17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設置隔以引出導體53A~53D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之第1內部電極41、44、47、50的數量為4個,少於第1內部電極41~52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12個)。又,設置隔以引出導體73A~73D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之第2內部電極62、65、68、71的數量為4個,少於第2內部電極61~72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12個)。藉此,第17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先前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先前積層電容器係全部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連接於相對應之端子電極。
然而,著眼於第2端子電極5A時,第2連接導體9之電阻成分以第2內部電極62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62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2連接導體9之電阻成分,與位於第2內部電極62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2連接導體9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A為並聯連接。
著眼於第2端子電極5B時,第2連接導體9之電阻成分以第2內部電極65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65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2連接導體9之電阻成分,與位於第2內部電極65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2連接導體9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B為並聯連接。
著眼於第2端子電極5C時,第2連接導體9之電阻成分以第2內部電極68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68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2連接導體9之電阻成分,與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68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2連接導體9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C為並聯連接。
著眼於第2端子電極5D時,第2連接導體9之電阻成分以第2內部電極71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71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2連接導體9之電阻成分,與位於第2內部電極71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2連接導體9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D為並聯連接。
因上述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之電阻成分之差異,第17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第1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2相比,等價串聯電阻減小。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分別調整第1內部電極41、44、47、50之數量與第2內部電極62、65、68、71之數量,第1內部電極41、44、47、50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第2內部電極62、65、68、71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藉此將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第18實施形態)
參照圖20,就第1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加以說明。第1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第1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2,其不同之處於於第1內部電極之數量與第2內部電極之數量,該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該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圖20係第18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1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1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2相同,具有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A~3D;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之第2端子電極5A~5D;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
如圖20所示,於第1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第1內部電極49隔以引出導體53A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第1內部電極50隔以引出導體53B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B。第1內部電極51隔以引出導體53C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C。第1內部電極52隔以引出導體53D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D。藉此,第1內部電極45~48亦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且第1內部電極41~52為並聯連接。各引出導體53A、53B與相對應之第1內部電極49、50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自各第1內部電極49、50延伸。各引出導體53C、53D與相對應之第1內部電極51、5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自各第1內部電極51、52延伸。
第2內部電極69隔以引出導體73A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第2內部電極70隔以引出導體73B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B。第2內部電極71隔以引出導體73C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C。第2內部電極72隔以引出導體73D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D。藉此,第2內部電極65~68亦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第2內部電極61~72為並聯連接。各引出導體73A、73B與相對應之第2內部電極69、70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自各第2內部電極69、70延伸。各引出導體73C、73D與相對應之第2內部電極71、7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自各第2內部電極71、72延伸。
於第1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設置隔以引出導體53A~53D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之第1內部電極41~44、49~52的數量為8個,少於第1內部電極41~52總數。又,設置隔以引出導體73A~73D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之第2內部電極61~64、69~72的數量為8個,少於第2內部電極61~72總數。藉此,第1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先前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先前積層電容器係全部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連接於對應之端子電極。
第1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積層電容器C2相比,隔以引出導體53A~53D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的第1內部電極41~44、49~52之數量多,此等引出導體53A~53D相對於所對應之第1端子電極3A~3D為並聯連接。又,隔以引出導體73A~73D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之第2內部電極61~64、69~72的數量多,此等引出導體73A~73D相對於所對應之第2端子電極5A~5D為並聯連接。因此,第1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積層電容器C2相比,等價串聯電阻減小。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分別調整第1內部電極41~44、49~52之數量與第2內部電極61~64、69~72之數量,第1內部電極41~44、49~52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第2內部電極61~64、69~72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B,藉此將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第19實施形態)
參照圖21,就第1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加以說明。第1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1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2,其不同之處在於第1內部電極之數量與第2內部電極之數量,該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該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又,第1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1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其不同之處在於第1內部電極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與第2內部電極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該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該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圖21係第19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1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1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2相同,具有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A~3D;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之第2端子電極5A~5D;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
如圖21所示,於第1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各第1內部電極43、47隔以引出導體53A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各第1內部電極44、48隔以引出導體53B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B。各第1內部電極45、49隔以引出導體53C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C。各第1內部電極46、50隔以引出導體53D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D。藉此,第1內部電極41、42、51、52亦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且第1內部電極41~52為並聯連接。各引出導體53A、53B與相對應之第1內部電極43、44、47、48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自各第1內部電極43、44、47、48延伸。各引出導體53C、53D與相對應之第1內部電極45、46、49、50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自第1內部電極45、46、49、50延伸。
各第2內部電極63、67隔以引出導體73A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各第2內部電極64、68隔以引出導體73B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B。各第2內部電極65、69隔以引出導體73C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C。各第2內部電極66、70隔以引出導體73D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D。藉此,第2內部電極61、62、71、72亦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且第2內部電極61~72為並聯連接。各引出導體73A、73B與相對應之第2內部電極63、64、67、68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自各第2內部電極63、64、67、68延伸。各引出導體73C、73D與相對應之第2內部電極65、66、69、70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自各第2內部電極65、66、69、70延伸。
於第1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設置隔以引出導體53A~53D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之第1內部電極43~50的數量為8個,少於第1內部電極41~52總數。又,設置隔以引出導體73A~73D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之第2內部電極63~70的數量為8個,少於第2內部電極61~72總數。因此,第1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先前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先前積層電容器係全部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連接於相對應之端子電極。
第1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積層電容器C2相比,隔以引出導體53A~53D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的第1內部電極43~50之數量多,此等引出導體53A~53D相對於所對應之第1端子電極3A~3D為並聯連接。又,隔以引出導體73A~73D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的第2內部電極63~70之數量多,此等引出導體73A~73D相對於所對應之第2端子電極5A~5D為並聯連接。因此,第1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積層電容器C2相比,等價串聯電阻減小。
又,第1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第15~第17實施形態相同,因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之電阻成分之差異,而相比第1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等價串聯電阻減小。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分別調整第1內部電極43~50之數量以及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與第2內部電極63~70之數量以及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第1內部電極43~50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第2內部電極63~70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藉此將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第20實施形態)
參照圖22,就第2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進加以說明。第2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1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2,其不同之處在於第1內部電極之數量與第2內部電極之數量,該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又,第2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1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其不同之處在於第1內部電極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與第2內部電極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該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該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圖22係第20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2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1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2相同,具有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A~3D;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之第2端子電極5A~5D;第1以及第2之連接導體7、9。
於第2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設置隔以引出導體53A~53D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之第1內部電極41~44、47~50的數量為8個,少於第1內部電極41~52總數。又,設置隔以引出導體73A~73D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之第2內部電極61~64、67~70的數量為8個,少於第2內部電極61~72總數。因此,第2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先前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先前積層電容器係全部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連接於相對應之端子電極。
第2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積層電容器C2相比,隔以引出導體53A~53D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的第1內部電極41~44、47~50之數量多,此等引出導體53A~53D相對於所對應之第1端子電極3A~3D為並聯連接。又,隔以引出導體73A~73D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的第2內部電極61~64、67~70之數量多,此等引出導體73A~73D相對於所對應之第2端子電極5A~5D為並聯連接。因此,第2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積層電容器C2相比,等價串聯電阻減小。
又,第2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第15~第17實施形態相同,因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之電阻成分之差異,而相比第1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等價串聯電阻減小。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分別調整第1內部電極41~44、47~50之數量以及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與第2內部電極61~64、67~70之數量以及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第1內部電極41~44、47~50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第2內部電極61~64、67~70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藉此將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第21實施形態)
參照圖23,就第2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加以說明。第2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1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2,其不同之處在於第1內部電極之數量與第2內部電極之數量,該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該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又,第2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1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其不同之處在於第1內部電極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與第2內部電極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該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該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圖23係第21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2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1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2相同,具有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A~3D;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之第2端子電極5A~5D;第1以及第2之連接導體7、9。
於第2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設置隔以引出導體53A~53D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之第1內部電極41、42、44、45、47、48、50、51的數量為8個,少於第1內部電極41~52總數。又,設置隔以引出導體73A~73D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之第2內部電極61、62、64、65、67、68、70、71的數量為8個,少於第2內部電極61~72總數。因此,第2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先前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先前積層電容器係全部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連接於相對應之端子電極。
第2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積層電容器C2相比,隔以引出導體53A~53D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的第1內部電極41、42、44、45、47、48、50、51之數量多,此等引出導體53A~53D相對於所對應之第1端子電極3A~3D為並聯連接。又,隔以引出導體73A~73D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的第2內部電極61、62、64、65、67、68、70、71之數量多,此等引出導體73A~73D相對於所對應之第2端子電極5A~5D為並聯連接。因此,第2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積層電容器C2相比,等價串聯電阻減小。
又,第2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第15~第17實施形態相同,因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之電阻成分之差異,而相比第1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等價串聯電阻減小。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分別調整第1內部電極41、42、44、45、47、48、50、51之數量以及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與第2內部電極61、62、64、65、67、68、70、71之數量以及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第1內部電極41、42、44、45、47、48、50、51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第2內部電極61、62、64、65、67、68、70、71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藉此將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第22實施形態)
參照圖24,就第22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加以說明。圖24係第22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22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1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2相同,具有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A~3D;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之第2端子電極5A~5D;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
如圖24所示,積層體1亦藉由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39層)介電體層11~35、235~248與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各19層)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41~52、253~259、61~72、273~279交互積層而構成。於實際之積層電容器中,介電體層11~35、235~248之間的邊界受到一體化而無法以目視識別。
各第1內部電極41~52、253~259大致呈矩形形狀。第1內部電極41~52、253~259分別形成於自平行於積層體1之介電體層11~35、235~248之積層方向(以下簡稱「積層方向」)的側面隔開特定間隔之位置。於各第1內部電極41~52、253~259上,分別形成有以引出至積層體1之側面1c的方式而延伸之引出導體81~92、293~299。
引出導體81與第1內部電極41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41延伸。引出導體82與第1內部電極4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42延伸。引出導體83與第1內部電極43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43延伸。引出導體84與第1內部電極44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44延伸。引出導體85與第1內部電極45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45延伸。引出導體86與第1內部電極46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46延伸。引出導體87與第1內部電極47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47延伸。引出導體88與第1內部電極48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48延伸。引出導體89與第1內部電極49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49延伸。引出導體90與第1內部電極50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50延伸。引出導體91與第1內部電極51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51延伸。引出導體92與第1內部電極5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52延伸。引出導體293與第1內部電極253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253延伸。引出導體294與第1內部電極254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254延伸。引出導體295與第1內部電極255一體形成,並自第1內部電極255延伸到面臨積層體1之側面1c。引出導體296與第1內部電極256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256延伸。引出導體297與第1內部電極257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257延伸。引出導體298與第1內部電極258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258延伸。引出導體299與第1內部電極259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259延伸。
第1內部電極41~52、253~259分別隔以引出導體81~92、293~299電性連接於第1連接導體7。藉此,第1內部電極41~52、253~259隔以第1連接導體7而相互電性連接。
第1內部電極41隔以引出導體53A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第1內部電極42隔以引出導體53B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B。第1內部電極43隔以引出導體53C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C。第1內部電極44隔以引出導體53D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D。第1內部電極45隔以引出導體53A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第1內部電極46隔以引出導體53B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B。第1內部電極49隔以引出導體53C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C。第1內部電極51隔以引出導體53D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D。第1內部電極255隔以引出導體53A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第1內部電極256隔以引出導體53B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B。第1內部電極257隔以引出導體53C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C。藉此,第1內部電極47、48、50、52、253、254、258、259亦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且第1內部電極41~52、253~259為並聯連接。
各引出導體53A、53B與相對應之第1內部電極41、42、45、46、255、256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自各第1內部電極41、42、45、46、255、256延伸。各引出導體53C、53D與相對應之第1內部電極43、44、49、51、257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自各第1內部電極43、44、49、51、257延伸。
各第2內部電極61~72、273~279大致呈矩形形狀。第2內部電極61~72、273~279分別形成於,自平行於積層體1之積層方向的側面隔開特定間隔之位置。於各第2內部電極61~72、273~279上,分別形成有以引出至積層體1之側面1d的方式而延伸之引出導體101~112,313~319。
引出導體101與第2內部電極61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61延伸。引出導體102與第2內部電極6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62延伸。引出導體103與第2內部電極63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63延伸。引出導體104與第2內部電極64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64延伸。引出導體105與第2內部電極65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65延伸。引出導體106與第2內部電極66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66延伸。引出導體107與第2內部電極67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67延伸。引出導體108與第2內部電極68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68延伸。引出導體109與第2內部電極69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69延伸。引出導體110與第2內部電極70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70延伸。引出導體111與第2內部電極71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71延伸。引出導體112與第2內部電極7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72延伸。引出導體313與第2內部電極273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273延伸。引出導體314與第2內部電極274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274延伸。引出導體315與第2內部電極275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275延伸。引出導體316與第2內部電極276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276延伸。引出導體317與第2內部電極277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277延伸。引出導體318與第2內部電極278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278延伸。引出導體319與第2內部電極279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d,自第2內部電極279延伸。
第2內部電極61~72、273~279分別隔以引出導體101~112、313~319電性連接於第2連接導體9。藉此,第2內部電極61~72、273~279隔以第2連接導體9而相互電性連接。
第2內部電極61隔以引出導體73A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第2內部電極62隔以引出導體73B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B。第2內部電極63隔以引出導體73C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C。第2內部電極64隔以引出導體73D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D。第2內部電極65隔以引出導體73A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第2內部電極66隔以引出導體73B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B。第2內部電極69隔以引出導體73C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C。第2內部電極71隔以引出導體73D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D。第2內部電極275隔以引出導體73A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第2內部電極276隔以引出導體73B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B。藉此,第2內部電極67、68、70、72、273、274、278、279亦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且第2內部電極61~72、273~279為並聯連接。
各引出電極73A、73B與相對應之第2內部電極61、62、65、66、275、276形成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自各第2內部電極61、62、65、66、275、276延伸。各引出電極73C、73D與相對應之第2內部電極63、64、69、71、277形成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自各第2內部電極63、64、69、71、277延伸。
於第22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設置隔以引出導體53A~53D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之第1內部電極41~46、49、51、255~257的數量為11個,少於第1內部電極41~52、253~259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19個)。又,設置隔以引出導體73A~73D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之第2內部電極61~66、69、71、275~277的數量為11個,少於第2內部電極61~72、273~279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19個)。藉此,第22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先前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先前積層電容器係全部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連接於相對應之端子電極。
又,第22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第15~第17實施形態相同,因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之電阻成分之差異,相比以下積層電容器,等價串聯電阻減小,該積層電容器係於積層方向上相鄰配置有,隔以引出導體53A~53D、73A~73D直接連接於端子電極3A~3D、5A~5D之內部電極41~46、49、51、255~257、61~66、69、71、275~277。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分別調整第1內部電極41~46、49、51、255~257之數量以及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與第2內部電極61~66、69、71、275~277之數量以及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第1內部電極41~46、49、51、255~257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第2內部電極61~66、69、71、275~277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藉此將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第23實施形態)
參照圖25,就第23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加以說明。第23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1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2,其不同之處在於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45~52、65~72上形成有狹縫。圖25係第23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23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1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2相同,具有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A~3D;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之第2端子電極5A~5D;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
於第1內部電極45~52中,形成有狹縫S11~S18,其等自引出導體85~92與第1內部電極45~52之連接部分的旁邊,向第1內部電極45~52之長度方向延伸。因此,狹縫S11~S18形成為,使得於各第1內部電極45~52中,電流相互反向流過分別夾持狹縫S11~S18且相對向之區域。
於第2內部電極65~72中,形成有狹縫S21~S28,其等自引出導體105~112與第2內部電極65~72之連接部分的旁邊,向第2內部電極61~72之長度方向延伸。因此,狹縫S21~S28形成為,使得於各第2內部電極65~72中,電流相互相反流過分別夾持狹縫S21~S28且相對向之區域。
由於形成有狹縫S11~S18、S21~S28之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45~52、65~72中,於分別夾持狹縫S11~S18、S21~S28且相對向之區域內,電流相互反向流過,故而因電流而產生之磁場相互抵消。又,自形成有狹縫之第1內部電極45~52與第2內部電極65~72之積層方向觀察,電流流向相反。因此,因流過第1內部電極45~52之電流而產生之磁場與因流過第2內部電極65~72之電流而產生的磁場相互抵消。因此,於第23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可實現等價串聯電感之降低。
又,於第23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設置隔以引出導體53A~53D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之第1內部電極41~44的數量為4個,少於第1內部電極45~52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12個)。又,設置隔以引出導體73A~73D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之第2內部電極61~64的數量為4個,少於第2內部電極61~72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12個)。藉此,第23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先前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先前積層電容器係全部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連接於相對應之端子電極。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分別調整第1內部電極41~44之數量與第2內部電極61~64之數量,第1內部電極41~44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第2內部電極61~64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藉此將第23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第24實施形態)
參照圖26,就第2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進加以說明。圖26係第24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2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1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2相同,具有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A~3D;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之第2端子電極5A~5D;第1以及第2之連接導體7、9。
如圖26所示,積層體1亦包含第1~第3電容器部121、131、141。第1電容器部121位於第2電容器部131與第3電容器部141之間。
首先,就第1電容器部121之結構加以說明。除介電體層35之外,第1電容器部121與第1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2之積層體1具有相同結構。即,第1電容器部121,藉由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24層)介電體層11~34,與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各12層)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41~52、61~72交互積層而構成。於第1電容器部121中,12個第1內部電極41~52中4個第1內部電極41~44,隔以引出導體53A~53D而電性連接於相對應之第1端子電極3A~3D。又,12個第2內部電極61~72中4個第2內部電極61~64,隔以引出導體73A~73D而電性連接於相對應之第2端子電極5A~5D。
其次,就第2電容器部131之結構加以說明。第2電容器部131,藉由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5層)介電體層133,與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各2層)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135、137交互積層而構成。各第1內部電極135隔以引出導體136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B。引出導體136與各第1內部電極135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分別自第1內部電極135延伸。各第2內部電極137隔以引出導體138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B。引出導體138與各第2內部電極137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分別自第2內部電極137延伸。
繼而,就第3電容器部141之結構加以說明。第3電容器部141,藉由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4層)介電體層143,與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各2層)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145、147交互積層而構成。各第1內部電極145隔以引出導體146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C、3D。引出導體146與各第1內部電極145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分別自第1內部電極145延伸。各第2內部電極147隔以引出導體148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C、5D。引出導體148與各第2內部電極147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分別自第2內部電極147延伸。
於第2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介電體層11~35、133、143之間的邊界受到一體化而無法以目視識別。第1電容器部121之第1內部電極41,通過端子電極3A與第2電容器部131之第1內部電極135電性連接。第1電容器部121之第1內部電極42,通過端子電極3B與第2電容器部131之第1內部電極135電性連接。第1電容器部121之第1內部電極43,通過端子電極3C與第3電容器部141之第1內部電極145電性連接。第1電容器部121之第1內部電極44,通過端子電極3D與第3電容器部141之第1內部電極145電性連接。第1電容器部121之第2內部電極61,通過端子電極5A與第2電容器部131之第2內部電極137電性連接。第1電容器部121之第2內部電極62,通過端子電極5B與第2電容器部131之第2內部電極137電性連接。第1電容器部121之第2內部電極63,通過端子電極5C與第3電容器部141之第2內部電極147電性連接。第1電容器部121之第2內部電極64,通過端子電極5D與第3電容器部141之第2內部電極147電性連接。
如上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具有第1電容器部121,而如第14實施形態中所述,將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第25實施形態)
參照圖27,就第25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加以說明。第25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2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其不同之處在於第1電容器部121之結構。圖27係第25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25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1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2相同,具有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A~3D;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之第2端子電極5A~5D;第1以及第2之連接導體7、9。
除介電體層35之外,第1電容器部121與第15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積層體1具有相同結構。即,第1電容器部121,藉由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24層)介電體層11~34,與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各12層)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41~52、61~72交互積層而構成。於第1電容器部121中,12個第1內部電極41~52中4個第1內部電極41、42、51、52隔以引出導體53A~53D而電性連接於相對應之第1端子電極3A~3D。又,12個第2內部電極61~72中4個第2內部電極61、62、71、72隔以引出導體73A~73D而電性連接於相對應之第2端子電極5A~5D。
如上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具有第1電容器部121,而如第15實施形態中所述,將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第26實施形態)
參照圖28,就第26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加以說明。第26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2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其不同之處在於第1電容器部121之結構。圖28係第26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26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1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2相同,具有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A~3D;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之第2端子電極5A~5D;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
除介電體層35之外,第1電容器部121與第1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積層體1具有相同結構。即,第1電容器部121,藉由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24層)介電體層11~34,與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各12層)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41~52、61~72交互積層而構成。於第1電容器部121中,12個第1內部電極41~52中8個第1內部電極41~44、49~52,隔以引出導體53A~53D而電性連接於相對應之第1端子電極3A~3D。又,12個第2內部電極61~72中8個第2內部電極61~64、69~72,隔以引出導體73A~73D而電性連接於相對應之第2端子電極5A~5D。
如上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具有第1電容器部121,而如第18實施形態中所述,將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第27實施形態)
參照圖29,就第27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進加以說明。第27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25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其不同之處在於第1電容器部121之結構。圖29係第27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27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1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2相同,具有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A~3D;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之第2端子電極5A~5D;第1以及第2之連接導體7、9。
除介電體層35之外,第1電容器部121與第1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積層體1具有相同結構。即,第1電容器部121,藉由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24層)介電體層11~34,與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各12層)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41~52、61~72交互積層而構成。於第1電容器部121中,12個第1內部電極41~52中8個第1內部電極43~50,隔以引出導體53A~53D而電性連接於相對應之第1端子電極3A~3D。又,12個第2內部電極61~72中8個第2內部電極63~70,隔以引出導體73A~73D而電性連接於相對應之第2端子電極5A~5D。
如上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具有第1電容器部121,而如第19實施形態中所述,將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作為第1電容器部121之結構,亦可採用與第16、第17以及第20~第23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之積層體1相同之結構(其中,介電體層35除外)。
(第28實施形態)
參照圖30以及圖31,就第2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3之結構加以說明。圖30係第28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之立體圖。圖31係第28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如圖30所示,積層電容器C3具有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以及第2端子電極3A~3D、5A~5D;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
第1端子電極3A位於積層體1之側面1a側。第1端子電極3B位於積層體1之側面1a側。第1端子電極3C位於積層體1之側面1b側。第1端子電極3D位於積層體1之側面1b側。
第2端子電極5A位於積層體1之側面1a側。第2端子電極5B位於積層體1之側面1a側。第2端子電極5C位於積層體1之側面1b側。第2端子電極5D位於積層體1之側面1b側。
因此,於側面1a上,自側面1c側向著側面1d側,依次形成有第1端子電極3A、第2端子電極5A、第1端子電極3B、第2端子電極5B。於側面1b上,自側面1d側向著側面1c側,依次形成有第1端子電極3C、第2端子電極5C、第1端子電極3D、第2端子電極5D。第1端子電極3A~3D與第2端子電極5A~5D相互電性絕緣。
第1連接導體7位於積層體1之側面1c側。第2連接導體9位於積層體1之側面1d側。第1連接導體7與第2連接導體9相互電性絕緣。
如圖31所示,積層體1亦藉由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11層)介電體層11~20、35,與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5層)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41~45、61~65交互積層而構成。於實際之積層電容器C3中,介電體層11~20、35之間的邊界受到一體化而無法以目視識別。
各第1內部電極41~45大致呈矩形形狀。第1內部電極41~45分別形成於,自平行於積層體1之介電體層11~20、35之積層方向(以下簡稱「積層方向」)的側面隔開特定間隔之位置。於各第1內部電極41~45上,分別形成有以引出至積層體1之側面1c的方式而延伸之引出導體81~85。
引出導體81與第1內部電極41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41延伸。引出導體82與第1內部電極4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42延伸。引出導體83與第1內部電極43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43延伸。引出導體84與第1內部電極44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44延伸。引出導體85與第1內部電極45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c,自第1內部電極45延伸。
第1內部電極41~45分別隔以引出導體81~85電性連接於第1連接導體7。藉此,第1內部電極41~45隔以第1連接導體7而相互電性連接。
第1內部電極41、45隔以引出導體53A~53D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藉此,第1內部電極42~44亦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且第1內部電極41~45為並聯連接。各引出導體53A、53B與第1內部電極41、45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自各第1內部電極41、45延伸。各引出導體53C、53D與第1內部電極41、45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自各第1內部電極41、45延伸。
第2內部電極61、65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藉此,第2內部電極62~64亦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且第2內部電極61~65為並聯連接。各引出導體73A、73B與第2內部電極61、65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自各第2內部電極61、65延伸。各引出導體73C、73D亦與第2內部電極61、65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自各第2內部電極71、75延伸。
於第2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設置隔以引出導體53A~53D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之第1內部電極41、45的數量為2個,少於第1內部電極41~45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5個)。又,設置隔以引出導體73A~73D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之第2內部電極61、65的數量為2個,少於第2內部電極61~65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5個)。藉此,第2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先前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先前積層電容器係全部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連接於相對應之端子電極。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分別調整第1內部電極41、45之數量與第2內部電極61、65之數量,第1內部電極41、45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第2內部電極61、65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藉此將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第1內部電極41~45彼此之間並聯連接,第2內部電極61~65彼此之間並聯連接。藉此,即使各第1內部電極41~45或各第2內部電極61~65之電阻值不均一,對積層電容器整體之等價串聯電阻的影響亦較少,故而能夠抑制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精度下降。
(第29實施形態)
參照圖32,就第2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加以說明。第2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2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其不同之處在於第1內部電極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與第2內部電極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該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該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圖32係第29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2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2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3相同,具有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A~3D;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之第2端子電極5A~5D;第1以及第2之連接導體7、9。
第1內部電極42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藉此,第1內部電極43~45亦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且第1內部電極41~45為並聯連接。各引出導體53A、53B與第1內部電極4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自第1內部電極42延伸。各引出導體53C、53D亦與第1內部電極4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自第1內部電極42延伸。
第2內部電極62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藉此,第2內部電極63~65亦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且第2內部電極61~65為並聯連接。各引出導體73A、73B與第2內部電極6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自第2內部電極62延伸。各引出導體73C、73D亦與第2內部電極6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自第2內部電極62延伸。
於第2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設置隔以引出導體53A~53D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之第1內部電極41、42的數量為2個,少於第1內部電極41~45總數(於本實施形態中為5個)。又,設置隔以引出導體73A~73D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之第2內部電極61、62的數量為2個,少於第2內部電極61~65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5個)。藉此,第2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先前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先前積層電容器係全部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連接於相對應之端子電極。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分別調整第1內部電極41、42之數量與第2內部電極61、62之數量,第1內部電極41、42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第2內部電極61、62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藉此將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第30實施形態)
參照圖33,就第3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加以說明。第3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2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其不同之處在於第1內部電極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與第2內部電極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該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該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圖33係第30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3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2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3相同,具有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A~3D;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之第2端子電極5A~5D;第1以及第2之連接導體7、9。
第1內部電極43、44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藉此,第1內部電極41、42、45亦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且第1內部電極41~45為並聯連接。各引出專體53A、53B與第1內部電極43、44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自第1內部電極43、44延伸。各引出導體53C、53D亦與第1內部電極43、44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自第1內部電極43、44延伸。
第2內部電極63、64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藉此,第2內部電極61、62、65亦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且第2內部電極61~65為並聯連接。各引出導體73A、73B與第2內部電極63、64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自第2內部電極63、64延伸。各引出導體73C、73D亦與第2內部電極63、64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自第2內部電極63、64延伸。
於第3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設置隔以引出導體53A~53D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之第1內部電極43、44的數量為2個,少於第1內部電極41~45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5個)。又,設置隔以引出導體73A~73D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之第2內部電極63、64的數量為2個,比第2內部電極61~65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5個)。藉此,第3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先前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先前積層電容器係全部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連接於對應之端子電極。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分別調整第1內部電極43、44之數量與第2內部電極63、64之數量,第1內部電極43、44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第2內部電極63、64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藉此將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第31實施形態)
參照圖34,就第3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加以說明。第3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2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其不同之處在於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之第2內部電極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圖34係第31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3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2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3相同,具備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A~3D;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之第2端子電極5A~5D;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
第2內部電極62隔以引出導體73A~73D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藉此,第2內部電極61、63、64亦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且第2內部電極61~65為並聯連接。各引出導體73A、73B與第2內部電極6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自第2內部電極62延伸。各引出導體73C、73D亦與第2內部電極6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b,自第2內部電極62延伸。
於第3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設置隔以引出導體53A~53D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之第1內部電極41、45的數量為2個,少於第1內部電極41~45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5個)。又,設置隔以引出導體73A~73D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之第2內部電極62、65的數量為2個,少於第2內部電極61~65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5個)。藉此,第3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先前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先前積層電容器係全部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連接於相對應之端子電極。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分別調整第1內部電極41、45之數量與第2內部電極62、65之數量,第1內部電極41、45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第2內部電極62、65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藉此將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第32實施形態)
參照圖35,就第32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加以說明。第32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2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其不同之處在於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之第1內部電極的數量,與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之第2內部電極的數量。圖35係第32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32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2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3相同,具備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A~3D;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第2端子電極5A~5D;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
於第32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設置隔以引出導體53A~53D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之第1內部電極41的數量為1個,少於第1內部電極41~45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5個)。又,設置隔以引出導體73A~73D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之第2內部電極65的數量為1個,少於第2內部電極61~65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5個)。藉此,第32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先前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先前積層電容器係全部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連接於相對應之端子電極。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分別調整第1內部電極41之數量與第2內部電極65之數量,第1內部電極41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第2內部電極65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藉此將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第33實施形態)
參照圖36,就第33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加以說明。第33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2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其不同之處在於第1內部電極之數量及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與第2內部電極之數量及積層方向上之位置,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圖36係第33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33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2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3相同,具備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A~3D;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之第2端子電極5A~5D;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
於第33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設置隔以引出導體53A~53D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之第1內部電極44的數量為1個,少於第1內部電極41~45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5個)。又,設置隔以引出導體73A~73D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之第2內部電極62的數量為1個,少於第2內部電極61~65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5個)。藉此,第33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先前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先前積層電容器係全部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連接於相對應之端子電極。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分別調整第1內部電極44之數量與第2內部電極62之數量,第1內部電極44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第2內部電極62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藉此將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第34實施形態)
參照圖37,就第3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加以說明。第3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2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其不同之處在於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42~44、62~64上形成有狹縫。圖36係第33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3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2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3相同,具備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A~3D;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形成之第2端子電極5A~5D;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
於第1內部電極42~44中,形成有狹縫S11~S13,其等自引出導體82~84與第1內部電極42~44之連接部分的旁邊,向第1內部電極42~44之長度方向延伸。因此,狹縫S11~S13形成為,使得於各第1內部電極42~44中,電流相互相反流過分別夾持狹縫S11~S13且相對向之區域。
於第2內部電極62~64中,形成有狹縫S21~S23,其等自引出導體102~104與第2內部電極62~64之連接部分的旁邊,向第2內部電極62~64之長度方向延伸。因此,狹縫S21~S23形成為,使得各第2內部電極62~64中,電流相互相反流過分別夾持狹縫S21~S23且相對向之區域。
由於形成有狹縫S11~S13、S21~S23之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42~44、62~64中,於分別夾持狹縫S11~S13、S21~S23且相對向之區域內,電流相互反向流過,故而因電流而產生之磁場相互抵消。又,自形成有狹縫之第1內部電極42~44與第2內部電極62~64之積層方向觀察,電流流向相反。因此,因流過第1內部電極42~44之電流而產生之磁場與因流過第2內部電極62~64之電流而產生之磁場相互抵消。因此,於第3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可實現等價串聯電感之降低。
又,於第3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設置隔以引出導體53A~53D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之第1內部電極41、45的數量為2個,少於第1內部電極41~45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5個)。又,設置隔以引出導體73A~73D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之第2內部電極61、65的數量為2個,少於第2內部電極61~65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5個)。藉此,第3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先前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先前積層電容器係全部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連接於相對應之端子電極。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分別調整第1內部電極41、45之數量與第2內部電極61、65之數量,第1內部電極41、45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第2內部電極61、65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藉此將第34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第35實施形態)
參照圖38,就第35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加以說明。第35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2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3,其不同之處在於積層體1之結構。圖38係第35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35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2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3相同,具備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A~3D;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之第2端子電極5A~5D;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
如圖38所示,積層體1亦包含第1~第3電容器部121、131、141。第1電容器部121位於第2電容器部131與第3電容器部141之間。
首先,就第1電容器部121之結構加以說明。除介電體層35之外,第1電容器部121與第28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之積層體1具有相同結構。即,第1電容器部121,藉由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10層)介電體層11~20,與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各5層)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41~45、61~65交互積層而構成。於第1電容器部121中,5個第1內部電極41~45中2個第1內部電極41、45,隔以引出導體53A~53D而電性連接於相對應之第1端子電極3A~3D。又,5個第2內部電極61~65中2個第2內部電極61、65,隔以引出導體73A~73D而電性連接於相對應之第2端子電極5A~5D。
其次,就第2電容器部131之結構加以說明。第2電容器部131,藉由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5層)介電體層133,與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各2層)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135、137交互積層而構成。各第1內部電極135隔以引出導體136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引出導體136與各第1內部電極135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1b,分別自第1內部電極135延伸。各第2內部電極137隔以引出導體138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引出導體138與各第2內部電極137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1b,分別自第2內部電極137延伸。
繼而,就第3電容器部141之結構加以說明。第3電容器部141,藉由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4層)介電體層143,與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各2層)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145、147交互積層而構成。各第1內部電極145隔以引出導體146而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引出導體146與各第1內部電極145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1b,分別自第1內部電極145延伸。各第2內部電極147隔以引出導體148而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引出導體148與各第2內部電極147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1之側面1a、1b,分別自第2內部電極147延伸。
第1電容器部121之第1內部電極41、45,通過端子電極3A~3D與第2電容器部131之第1內部電極135以及第3電容器部141之第1內部電極145電性連接。第1電容器部121之第2內部電極61、65,通過端子電極5A~5D與第2電容器部131之第2內部電極137以及第3電容器部141之第2內部電極147電性連接。
如上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具有第1電容器部121,而如第28實施形態中所述,將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第36實施形態)
參照圖39,就第36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加以說明。第36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35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其不同之處在於第1電容器部121之結構。圖39係第36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36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2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3相同,具備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A~3D;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之第2端子電極5A~5D;第1以及第2之連接導體7、9。
除介電體層35之外,第1電容器部121與第29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之積層體1具有相同結構。即,第1電容器部121,藉由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10層)介電體層11~20,與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各5層)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41~45、61~65交互積層而構成。於第1電容器部l21中,5個第1內部電極41~45中2個第1內部電極41、42,隔以引出導體53A~53D而電性連接於相對應之第1端子電極3A~3D。又,5個第2內部電極61~65中2個第2內部電極61、62,隔以引出導體73A~73D而電性連接於相對應之第2端子電極5A~5D。
如上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具有第1電容器部121,而如第29實施形態中所述,將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第37實施形態)
參照圖40,就第37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加以說明。第37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35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其不同之處在於第1電容器部121之結構。圖40係第37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37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2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3相同,具備積層體1;形成於該積層體1上之第1端子電極3A~3D;同樣形成於積層體1上之第2端子電極5A~5D;第1以及第2之連接導體7、9。
除介電體層35之外,第1電容器部121與第32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之積層體1具有相同結構。即,第1電容器部121,藉由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10層)介電體層11~20,與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各5層)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41~45、61~65交互積層而構成。於第1電容器部121中,5個第1內部電極41~45中1個第1內部電極41,隔以引出導體53A~53D而電性連接於相對應之第1端子電極3A~3D。又,5個第2內部電極61~65中1個第2內部電極65隔以引出導體73A~73D而電性連接於相對應之第2端子電極5A~5D。
如上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具有第1電容器部121,而如第32實施形態中所述,將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作為第1電容器部121之結構,亦可採用與第30、第31、第33以及第34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之積層體1相同之結構(其中,介電體層35除外)。又,亦可增加端子電極數量,採用與第22~第24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之積層體1相同之結構(其中,介電體層35除外),作為第1電容器部121之結構。
於第1~第37實施形態中,調整隔以引出導體53、53A~53D、73、73A~73D直接連接於端子電極3、3A~3D、5、5A~5D的內部電極之數量及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至少任意其中之一,藉此將各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其結果,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對等價串聯電阻加以控制。
上述第1內部電極41~52、253~259之數量的調整,可於1個以上且比第1內部電極41~52、253~259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範圍內進行。上述第2內部電極61~72、273~279之數量的調整,可於1個以上且比第2內部電極61~72、273~279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範圍內進行。隔以引出導體53、53A~53D直接連接於端子電極3、3A~3D之第1內部電極的數量,亦可不同於隔以引出導體73、73A~73D直接連接於端子電極5、5A~5D之第2內部電極的數量。
進而,亦可調整連接導體之數量,將各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於該情形下,可更高精度地進行各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將調整連接導體之數量之一例表示於圖41以及圖42中。於圖41以及圖42所示之積層電容器中,藉由將第15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之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的數量分別設定為2個,而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圖41係第15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之變形例之立體圖。圖42係第15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之變形例中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如圖41所示,第15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之變形例分別具備2個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9。如圖42所示,第1內部電極41~62分別具有連接於連接導體之2個引出導體81~92、101~112。因此,第1內部電極41~62彼此之間,通過2個通電路徑而電性連接,第2內部電極61~82彼此之間,亦通過2個通電路徑而電性連接。亦可將第15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以外之第1~第14、以及第16~第37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的連接導體7、9,分別設置為複數個。
(第38實施形態)
參照圖43以及圖44,就第3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4之結構加以說明。圖43係第38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之立體圖。圖44係第38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如圖43所示,第3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4具備大致呈長方體形狀之積層體2,與形成於積層體2上之複數個外部導體。複數個外部導體具有第1外部導體群與第2外部導體群。第1外部導體群包含複數個(本實施形態中為各4個)第1端子電極(第1端子導體)3A~3D,與偶數個(本實施形態中為各2個)第1連接導體7A、7B。第2外部導體群包含複數個(本實施形態中為各4個)第2端子電極(第2端子導體)5A~5D,與偶數個(本實施形態中為各2個)第2連接導體9A、9B。
第1連接導體7A以及第2連接導體9A,位於平行於下文將要敍述之積層體2之積層方向的第1~第4側面2a~2d中第1側面2a上,且自第4側面2d側向著第3側面2c側,依次形成有第1連接導體7A、第2連接導體9A。如此般,2個第1連接導體7A、7B中一部分(本實施形態中為1個)第1連接導體7A,與2個第2連接導體9A、9B中一部分(本實施形態中為1個)第2連接導體9A,形成於第1側面2a上,其等之和為偶數(2個)。
第1連接導體7B以及第2連接導體9B,位於平行於下文將要敍述之積層體2之積層方向的側面2a~2d中與第1側面2a相對向之第2側面2b上,且自第3側面2c側向著第4側面2d側,依次形成有第1連接導體7B、第2連接導體9B。如此般,形成於第1側面2a上之第1連接導體7A以外其餘(本實施形態中為1個)之第1連接導體7B,與形成於第一側面2a上之第2連接導體9A以外其餘(本實施形態中為1個)之第2連接導體9B,形成於第2側面2b上,其等之和為偶數(2個)。
又,第1連接導體7A與第1連接導體7B,形成於相對積層體2積層方向之中心軸呈軸對稱之位置上。第2連接導體9A與第2連接導體9B,形成於相對積層體2積層方向之中心軸呈軸對稱之位置上。再者,第1連接導體7A、7B與第2連接導體9A、9B相互電性絕緣。
第1端子電極3A、3B以及第2端子電極5A、5B,位於積層體2之第3側面2c側,且自第1側面2a側向著第2側面2b側,依次形成有第1端子電極3A、第2端子電極5A、第1端子電極3B、第2端子電極5B。
第1端子電極3C、3D以及第2端子電極5C、5D,位於積層體2之第4側面2d側,且自第2側面2b側向著第1側面2a側,依次形成有第1端子電極3C、第2端子電極5C、第1端子電極3D、第2端子電極5D。
如此般,於積層體2之第1~第4側面2a~2d上,以與積層方向交叉之方式沿著與積層體2積層方向平行的積層體2之側面(第1、第3、第2以及第4側面2a、2c、2b、2d)環繞之方向上,相鄰交互配置有第1外部導體群中所包含之各導體(第1端子電極3A~3D以及第1連接導體7A、7B),與第2外部導體群中所包含之各導體(第2端子電極5A~5D以及第2連接導體9A、9B)。
又,若除去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A、7B、9A、9B,僅著眼於第1以及第2端子電極3A~3D、5A~5D,則第1以及第2端子電極3A~3D、5A~5D,以與積層方向交叉之方式沿著與積層體2積層方向平行的積層體2之側面(第1、第3、第2以及第4側面2a、2c、2b、2d)環繞之方向上,交互配置有第1端子電極與第2端子電極。
第1以及第2端子電極3A~3D、5A~5D形成於第3以及第4側面2c、2d上,第3以及第4側面2c、2d不同於與平行於積層體2積層方向之側面中形成有第1連接導體7A、7B或第2連接導體9A、9B的第1以及第2側面。又,形成於第3側面2c上之第1端子電極3A、3B與第2端子電極5A、5B之和為偶數4。形成於第4側面2d上之第1端子電極3C、3D與第2端子電極5C、5D之和為偶數4。
第1端子電極3A~3D與第2端子電極5A~5D相互電性絕緣。
如圖44所示,積層體2亦藉由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25層)介電體層11~35,與複數層(本實施形態中為各12層)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41~52、61~72交互積層而構成。於實際之積層電容器C4中,介電體層11~35之間的邊界受到一體化而無法以目視識別。
各第1內部電極41~52大致呈矩形形狀。第1內部電極41~52分別形成於,自平行於積層體2之介電體層11~35之積層方向(以下簡稱「積層方向」)的側面隔開特定間隔之位置。於各第1內部電極41~52上,分別形成有以引出至積層體2之第1側面2a的方式而延伸之引出導體81A~92A,以引出至積層體2之第2側面2b的方式而延伸之引出導體81B~92B。
各引出導體81A~92A與相對應之第1內部電極41~5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2之第1側面2a,自各第1內部電極41~52延伸。各引出導體81B~92B與相對應之第1內部電極41~5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2之第2側面2b,自各第1內部電極41~52延伸。
第1內部電極41~52分別隔以引出導體81A~92A電性連接於第1連接導體7A。第1內部電極41~52分別隔以引出導體81B~92B電性連接於第1連接導體7B。藉此,第1內部電極41~52隔以第1連接導體7A、7B相互電性連接。
於各第1內部電極41、42上,形成有以引出至積層體2之第3側面2c的方式而延伸之各引出導體53A、53B。於各第1內部電極43、44上,形成有以引出至積層體2之第4側面2d的方式而延伸之各引出導體53C、53D。
引出導體53A與第1內部電極41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2之第3側面2c,自第1內部電極41延伸。引出導體53B與第1內部電極4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2之第3側面2c,自第1內部電極42延伸。引出導體53C與第1內部電極43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2之第4側面2c,自第1內部電極43延伸。引出導體53D與第1內部電極44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2之第4側面2d,自第1內部電極44延伸。
第1內部電極41隔以引出導體53A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第1內部電極42隔以引出導體53B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B。第1內部電極43隔以引出導體53C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C。第1內部電極44隔以引出導體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D。
由於第1內部電極41~52隔以第1連接導體7A、7B相互電性連接,因此第1內部電極45~52亦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且第1內部電極41~52為並聯連接。
各第2內部電極61~72大致呈矩形形狀。第2內部電極61~72分別形成於,自平行於積層體2積層方向之側面隔開特定間隔之位置上。於各第2內部電極61~72上,分別形成有以引出至積層體2之第一側面2a的方式而延伸之引出導體101A~112A,與以引出至積層體2之第2側面2b的方式而延伸之引出導體101B~112B。
各引出導體101A~112A與相對應之第2內部電極61~7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2之第1側面2a,自各第2內部電極61~72延伸。各引出導體101B~112B與相對應之第1內部電極61~7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2之第2側面2b,自各第2內部電極61~72延伸。
第2內部電極61~72分別隔以引出導體101A~112A電性連接於第2連接導體9A。第2內部電極61~72分別隔以引出導體101B~112B電性連接於第2連接導體9B。藉此,第2內部電極61~72隔以第2連接導體9A、9B相互電性連接。
於各第2內部電極61、62上形成有,以引出至積層體2之第3側面2c的方式而延伸之各引出導體73A、73B。於各第2內部電極63、64上形成有,以引出至積層體2之第4側面2d的方式而延伸之各引出導體73C、73D。
引出導體73A與第2內部電極61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2之第3側面2c,自第2內部電極61延伸。引出導體73B與第2內部電極6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2之第3側面2c,自第2內部電極62延伸。引出導體73C與第2內部電極63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2之第4側面2d,自第2內部電極63延伸。引出導體73D與第2內部電極64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2之第4側面2d,自第2內部電極64延伸。
第2內部電極61隔以引出導體73A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第2內部電極62隔以引出導體73B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B。第2內部電極63隔以引出導體73C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C。第2內部電極64隔以引出導體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D。
由於第2內部電極61~72隔以第2連接導體9A、9B相互電性連接,因此第2內部電極65~72亦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且第2內部電極61~72為並聯連接。
於積層電容器C4中,設置隔以引出導體53A~53D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之第1內部電極41~44的數量為4個,少於第1內部電極41~52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12個)。又,設置隔以引出導體73A~73D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之第2內部電極61~64的數量為4個,少於第2內部電極61~72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12個)。
著眼於第1端子電極3A時,第1連接導體7A、7B之電阻成分,分別相對於第1端子電極3A為串聯連接。
著眼於第1端子電極3B時,第1連接導體7A、7B之電阻成分,分別以第1內部電極42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1內部電極42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1連接導體7A、7B之電阻成分,與位於該第1內部電極42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1連接導體7A、7B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1端子電極3B為並聯連接。
著眼於第1端子電極3C時,第1連接導體7A、7B之電阻成分,分別以第1內部電極43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1內部電極43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1連接導體7A、7B之電阻成分,與位於該第1內部電極43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1連接導體7A、7B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1端子電極3C為並聯連接。
著眼於第1端子電極3D時,第1連接導體7A、7B之電阻成分,分別以第1內部電極44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1內部電極44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1連接導體7A、7B之電阻成分,與位於該第1內部電極44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1連接導體7A、7B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1端子電極3D為並聯連接。
另一方面,著眼於第2端子電極5A時,第2連接電極9A、9B之電阻成分,分別以第2內部電極61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61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A、9B之電阻成分,與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61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A、9B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A為並聯連接。
著眼於第2端子電極5B時,第2連接電極9A、9B之電阻成分,分別以第2內部電極62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62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A、9B之電阻成分,與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62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A、9B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B為並聯連接。
著眼於第2端子電極5C時,第2連接電極9A、9B之電阻成分,分別以第2內部電極73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73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A、9B之電阻成分,與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73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A、9B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C為並聯連接。
著眼於第2端子電極5D時,第2連接電極9A、9B之電阻成分,分別以第2內部電極64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64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A、9B之電阻成分,與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64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2連接電極9A、9B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D為並聯連接。
藉此,積層電容器C4與先前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先前積層電容器係全部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連接於相對應之端子電極。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分別調整第1內部電極41~44之數量與第2內部電極61~64之數量,第1內部電極41~44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第2內部電極61~64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藉此將積層電容器C4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又,於積層體2之第1~第4側面2a~2d上,以與積層方向交叉之方式沿著與積層體2積層方向平行的側面環繞之方向上,相鄰交互配置有第1外部導體群中所包含之各導體(第1端子電極3A~3D以及第1連接導體7A、7B),與第2外部導體群中所包含之各導體(第2端子電極5A~5D以及第2連接導體9A、9B)。
即,於第1側面2a上,自第4側面2d向著第3側面2c之方向上,依次交互配置有第1連接導體7A、第2連接導體9A。於第2側面2b上,自第3側面2c向著第4側面2d之方向上,依次交互配置有第1連接導體7B、第2連接導體9B。於第3側面2c上,自第一側面2a向著第2側面2b之方向上,依次交互配置有第1端子電極3A、第2端子電極5A、第1端子電極3B以及第2端子電極5B。於第4側面2d上,自第2側面2b向著第一側面2a之方向上,依次交互配置有第1端子電極3C、第2端子電極5C、第1端子電極3D以及第2端子電極5D。
因此,第1外部導體群(第1端子電極3A~3D以及第1連接導體7A、7B)之極性與第2外部導體群(第2端子電極5A~5D以及第2連接導體9A、9B)之極性相反連接之情況下,自沿著積層體2之側面環繞之方向觀察,以相反極性而連接之端子電極或連接導體相鄰。藉此,於沿著積層體2之側面環繞之方向,相鄰引出導體53A~53D、81A~92A、81B~92B、73A~73D、101A~112A、101B~112B中,流過相互反向之電流。其結果,因此等電流而產生之磁場相互抵消,故而該積層電容器C4中之等價串聯電感降低。
又,除去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A、7B、9A、9B,僅著眼於第1以及第2端子電極3A~3D、5A~5D之情況下,第1以及第2端子電極3A~3D、5A~5D,以與積層方向交叉之方式沿著與積層體2之積層方向平行的積層體2之側面(第1、第3、第2以及第4側面2a、2c、2b、2d)環繞之方向上,相鄰交互配置有第1端子電極與第2端子電極。因此,第1以及第2端子電極3A~3D、5A~5D配置為,使得由流過與各端子電極相連接之引出導體的電流而產生之磁場相互抵消,以降低等價串聯電感。由於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A、7B、9A、9B分別為偶數,因此即使對為降低等價串聯電感而配置有第1以及第2端子電極3A~3D、5A~5D之積層電容器C4進而增加連接導體,等價串聯電感仍然可降低。
又,第1以及第2端子電極3A~3D、5A~5D形成於第3以及第4側面2c、2d上,第3以及第4側面2c、2d不同於形成有第1連接導體7A、7B或第2連接導體9A、9B之第1以及第2側面2a、2b。如此般於積層電容器C4中,端子電極3A~3D、5A~5D與連接導體7A、7B、9A、9B形成於不同之側面上,因此可抑制第1端子電極3A~3D與第2連接導體9A、9B之間的短路,以及第2端子電極5A~5D與第1連接導體7A、7B之間的短路。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第1內部電極41~52彼此之間為並聯連接,且第2內部電極61~72彼此之間為並聯連接。藉此,即使各第1內部電極41~52或各第2內部電極61~72之電阻值不均一,對積層電容器C4整體之等價串聯電阻的影響亦較少,故而能夠抑制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精度下降。
(第39實施形態)
參照圖45,就第3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加以說明。第3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3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其不同之處在於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的第1內部電極之數量,與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的第2內部電極之數量。圖45係第39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3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3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4相同,具被積層體2;形成於該積層體2上之第1端子電極3A~3D;同樣形成於積層體2上之第2端子電極5A~5D;同樣形成於積層體2上之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A、7B、9A、9B。
如圖45所示,於第3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相對於各第1內部電極49、50,形成有以引出至積層體2之第3側面2c的方式而延伸之引出導體53A、53B。相對於各第1內部電極51、52,形成有以引出至積層體2之第4側面2d的方式而延伸之引出導體53C、53D。
引出導體53A與第1內部電極49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2之第3側面2c,自第1內部電極49延伸。引出導體53B與第1內部電極50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2之第3側面2c,自第1內部電極50延伸。引出導體53C與第1內部電極51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2之第4側面2d,自第1內部電極51延伸。引出導體53D與第1內部電極5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2之第4側面2d,自第1內部電極52延伸。
第1內部電極49隔以引出導體53A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第1內部電極50隔以引出導體53B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B。第1內部電極51隔以引出導體53C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C。第1內部電極52隔以引出導體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D。
相對於各第2內部電極69、70,形成有以引出至積層體2之第3側面2c的方式而延伸之各引出導體73A、73B。相對於各第2內部電極71、72,形成有以引出至積層體2之第4側面2d的方式而延伸之各引出導體73C、73D。
引出導體73A與第2內部電極69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2之第3側面2c,自第2內部電極69延伸。引出導體73B與第2內部電極70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2之第3側面2c,自第2內部電極70延伸。引出導體73C與第2內部電極71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2之第4側面2d,自第2內部電極71延伸。引出導體73D與第2內部電極7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2之第4側面2d,自第2內部電極72延伸。
第2內部電極69隔以引出導體73A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第2內部電極70隔以引出導體73B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B。第2內部電極71隔以引出導體73C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C。第2內部電極72隔以引出導體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D。
於第3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設置隔以引出導體53A~53D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之第l內部電極41~44、49~52的數量為8個,少於第1內部電極41~52總數。又,設置隔以引出導體73A~73D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之第2內部電極61~64、69~72的數量為8個,少於第2內部電極61~72總數。因此,第3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先前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先前積層電容器係全部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連接於相對應之端子電極。
第3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積層電容器C4,隔以引出導體53A~53D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之第1內部電極41~44、49~52的數量多,且此等引出導體53A~53D相對於所對應之第1端子電極3A~3D為並聯連接。又,隔以引出導體73A~73D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之第2內部電極61~64、69~72的數量多,且此等引出導體73A~73D相對於所對應之第2端子電極5A~5D為並聯連接。因此,第3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積層電容器C4相比,等價串聯電阻減小。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分別調整第1內部電極41~44、49~52之數量與第2內部電極61~64、69~72之數量,第1內部電極41~44、49~52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第2內部電極61~64、69~72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B,藉此將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又,於積層體2之第1~第4側面2a~2d上,以與積層方向交叉之方式沿著平行於積層體2之積層方向的側面環繞之方向上,相鄰配置有第1外部導體群中所包含之各導體(第1端子電極3A~3D以及第1連接導體7A、7B),與第2外部導體群中所包含之各導體(第2端子電極5A~5D以及第2連接導體9A、9B)。因此,第1外部導體群(第1端子電極3A~3D以及第1連接導體7A、7B)之極性與第2外部導體群(第2端子電極5A~5D以及第2連接導體9A、9B)之極性相反之情況下,自沿著積層體2之側面環繞之方向觀察,以相反極性而連接之端子電極或連接導體相鄰交互配置。藉此,沿著積層體2之側面環繞之方向上,相鄰引出導體中流過相互反向之電流。其結果,因此等電流而產生之磁場相互抵消,故而可降低第3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之等價串聯電感。
又,於第3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由於端子電極3A~3D、5A~5D與連接導體7A、7B、9A、9B形成於不同之側面上,因此可抑制第1端子電極3A~3D與第2連接導體9A、9B之間的短路,以及第2端子電極5A~5D與第1連接導體7A、7B之間的短路。
(第40實施形態)
參照圖46,就第4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結構加以說明。第4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3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4,其不同之處在於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的第1內部電極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與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的第2內部電極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圖46係第40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關於第4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省略圖示,而其與第3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4相同,具備積層體2;形成於該積層體2上之第1端子電極3A~3D;同樣形成於積層體2上之第2端子電極5A~5D;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A、7B、9A、9B。
如圖46所示,於第4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第1內部電極43、44隔以連接導體並未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於第4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相對於各第1內部電極51、52,形成有以引出至積層體2之第4側面2d的方式而延伸之各引出導體53C、53D。
引出導體53C與第1內部電極51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2之第4側面2d,自第1內部電極51延伸。引出導體53D與第1內部電極5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2之第4側面2d,自第1內部電極52延伸。
第1內部電極51隔以引出導體53C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C。第1內部電極52隔以引出導體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D。
於第4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第2內部電極63、64隔以引出導體並未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於第4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相對於各第2內部電極71、72,形成有以引出至積層體2之第4側面2d的方式而延伸之各引出導體73C、73D。
引出導體73C與第2內部電極71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2之第4側面2d,自第2內部電極71延伸。引出導體73D與第2內部電極7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2之第4側面2d,自第2內部電極72延伸。
第2內部電極71隔以引出導體73C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C。第2內部電極72隔以引出導體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D。
於第4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設置隔以引出導體53A~53D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之第1內部電極41、42、51、52的數量為4個,少於第1內部電極41~52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12個)。又,設置隔以引出導體73A~73D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之第2內部電極61、62、71、72的數量為4個,少於第2內部電極61~72總數(本實施形態中為12個)。藉此,第4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先前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先前積層電容器係全部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連接於相對應之端子電極。
然而,著眼於第1端子電極3A時,第1連接導體7A、7B之電阻成分,分別相對於第1端子電極3A為串聯連接。
著眼於第1端子電極3B時,第1連接導體7A、7B之電阻成分,分別以第1內部電極42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1內部電極42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1連接導體7A、7B之電阻成分,與位於該第1內部電極42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1連接導體7A、7B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1端子電極3B為並聯連接。
著眼於第1端子電極3C時,第1連接導體7A、7B之電阻成分,分別以第1內部電極51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1內部電極51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1連接導體7A、7B之電阻成分,與位於該第1內部電極51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1連接導體7A、7B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1端子電極3C為並聯連接。
著眼於第1端子電極3D時,第1連接導體7A、7B之電阻成分,分別以第1內部電極52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1內部電極52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1連接導體7A、7B之電阻成分,與位於該第1內部電極52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1連接導體7A、7B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1端子電極3D為並聯連接。
另一方面,著眼於第2端子電極5A時,第2連接導體9A、9B之電阻成分,分別以第2內部電極61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61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2連接導體9A、9B之電阻成分,與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61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2連接導體9A、9B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A為並聯連接。
著眼於第2端子電極5B時,第2連接導體9A、9B之電阻成分,分別以第2內部電極62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62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2連接導體9A、9B之電阻成分,與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62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2連接導體9A、9B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B為並聯連接。
著眼於第2端子電極5C時,第2連接導體9A、9B之電阻成分,分別以第2內部電極71為界限,分為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71朝積層方向其中之一側的第2連接導體9A、9B之電阻成分,與位於該第2內部電極71朝積層方向另一側的第2連接導體9A、9B之電阻成分。此等電阻成分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C為並聯連接。
著眼於第2端子電極5D時,第2連接導體9A、9B之電阻成分,分別相對於第2端子電極5D為並聯連接。
由於上述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A、7B、9A、9B之電阻成分之差異,第4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第3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4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分別調整第1內部電極41、42、51、52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與第2內部電極61、62、71、72於積層方向上之位置,第1內部電極41、42、51、52隔以引出導體53A~53D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第2內部電極61、62、71、72隔以引出導體73A~73D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藉此將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又,於積層體2之第1~第4側面2a~2d上,以與積層方向交叉之方式沿著平行於積層體2積層方向的側面環繞之方向上,交互配置有第1外部導體群中所包含之各導體(第1端子電極3A~3D以及第1連接導體7A、7B),與第2外部導體群中所包含之各導體(第2端子電極5A~5D以及第2連接導體9A、9B)。因此,第1外部導體群(第1端子電極3A~3D以及第1連接導體7A、7B)之極性與第2外部導體群(第2端子電極5A~5D以及第2連接導體9A、9B)之極性相反之情況下,自沿著積層體2之側面環繞之方向觀察,以相反極性而連接之端子電極或連接導體相鄰交互配置。藉此,沿著積層體2之側面環繞之方向上相鄰之引出導體中,流過相互反向之電流。其結果,因此等電流而產生之磁場相互抵消,故而於第4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等價串聯電感降低。
又,於第40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端子電極3A~3D、5A~5D與連接導體7A、7B、9A、9B形成於不同之側面上,因此可抑制第1端子電極3A~3D與第2連接導體9A、9B之間的短路,以及第2端子電極5A~5D與第1連接導體7A、7B之間的短路。
(第41實施形態)
參照圖47以及圖48,就第4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5之結構加以說明。第4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相比第3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4,其不同之處在於第1以及第2端子電極之數量。圖47係第41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之立體圖。圖48係第41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如圖47所示,第4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第3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C4同樣,具備積層體2;形成於該積層體2上之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A、7B、9A、9B。其中,第1連接導體7B以及第2連接導體9B係於第2側面2b上,自第4側面2d側向著第3側面2c側,按第1連接導體7B、第2連接導體9B之順序而形成。
又,如圖47所示,第4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具備,形成於積層體2之第1端子電極3A~3C與第2端子電極5A~5C。第1端子電極3A、3B以及第2端子電極5A位於積層體2之第3側面2c側,且自第1側面2a側向著第2側面2b側,按第1端子電極3A、第2端子電極5A、第1端子電極3B之順序而形成。
第1端子電極3C以及第2端子電極5B、5C位於積層體2之第4側面2d側,且自第2側面2b側向著第1側面2a側,按第2端子電極5B、第1端子電極3C、第2端子電極5C之順序而形成。
因此,於積層體2之第1~第4側面2a~2d上,以與積層方向交叉之方式沿著平行於積層體2積層方向之積層體2的側面(第1、第3、第2以及第4側面2a、2c、2b、2d)環繞之方向上,相鄰交互配置有第1外部導體群中所包含之各導體(第1端子電極3A~3C以及第1連接導體7A、7B),與第2外部導體群中所包含之各導體(第2端子電極5A~5C以及第2連接導體9A、9B)。
第1以及第2端子電極3A~3C、5A~5C形成於第3以及第4側面2c、2d上,第3以及第4側面2c、2d不同於與積層體2積層方向平行之側面中形成有第1連接導體7A、7B或第2連接導體9A、9B的第1以及第2側面2a、2b。又,第1端子電極3A~3C與第2端子電極5A~5C相互電性絕緣。
又,除去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A、7B、9A、9B,僅著眼於第1以及第2端子電極3A~3C、5A~5C時,第1以及第2端子電極3A~3C、5A~5C,以與積層方向交叉之方式沿著平行於積層體2積層方向之積層體2的側面(第1、第3、第2以及第4側面2a、2c、2b、2d)環繞之方向上,交互配置有第1端子電極與第2端子電極。
如圖48所示,於第4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相對於各第1內部電極41、42,形成有以引出至積層體2之第3側面2c的方式而延伸之引出導體53A、53B。相對於第1內部電極43,形成有以引出至積層體2之第4側面2d的方式而延伸之引出導體53C。
引出導體53A與第1內部電極41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2之第3側面2c,自第1內部電極41延伸。引出導體53B與第1內部電極4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2之第3側面2c,自第1內部電極42延伸。引出導體53C與第1內部電極43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2之第4側面2d,自第1內部電極43延伸。
第1內部電極41隔以引出導體53A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第1內部電極42隔以引出導體53B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B。第1內部電極43隔以引出導體53C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C。
由於第1內部電極41~52隔以第1連接導體7A、7B相互電性連接,因此第1內部電極45~52亦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且第1內部電極41~52為並聯連接。
於第2內部電極61上,形成有以引出至積層體2之第3側面2c的方式而延伸之引出導體73A。於各第2內部電極62、63上,形成有以引出至積層體2之第4側面2d的方式而延伸之引出導體73B、73C。
引出導體73A與第2內部電極61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2之第3側面2c,自第2內部電極61延伸。引出導體73B與第2內部電極62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2之第4側面2d,自第2內部電極62延伸。引出導體73C與第2內部電極63形成為一體,並面朝積層體2之第4側面2d,自第2內部電極63延伸。
第2內部電極61隔以引出導體73A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第2內部電極62隔以引出導體73B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B。第2內部電極63隔以引出導體73C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C。
由於第2內部電極61~72隔以第2連接導體9A、9B相互電性連接,因此第2內部電極65~72亦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C,且第2內部電極61~72為並聯連接。
於第4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設置隔以引出導體53A~53C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C之第1內部電極41~43的數量為3個,少於第1內部電極41~52總數。又,設置隔以引出導體73A~73C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C之第2內部電極61~63的數量為3個,少於第2內部電極61~72總數。因此,第4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與先前積層電容器相比,等價串聯電阻增大,先前積層電容器係全部內部電極均隔以引出導體連接於相對應之端子電極。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分別調整第1內部電極41~43之數量與第2內部電極61~63之數量,第1內部電極41~43隔以引出導體53A~53C電性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C,第2內部電極61~63隔以引出導體73A~73C電性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C,藉此將第4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因此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又,於積層體2之第1~第4側面2a~2d上,以與積層方向交叉之方式沿著平行於積層體2積層方向的側面環繞之方向上,相鄰配置有第1外部導體群中所包含之各導體(第1端子電極3A~3C以及第1連接導體7A、7B)與第2外部導體群中所包含之各導體(第2端子電極5A~5C以及第2連接導體9A、9B)。因此,第1外部導體群(第1端子電極3A~3C以及第1連接導體7A、7B)之極性與第2外部導體群(第2端子電極5A~5C以及第2連接導體9A、9B)之極性相反之情況下,自沿著積層體2之側面環繞之方向觀察,以相反極性而連接之端子電極或連接導體相鄰交互配置。藉此,沿著積層體2之側面環繞之方向上相鄰之引出導體中,流過相互反向之電流。其結果,因此等電流而產生之磁場相互抵消,故而於第4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等價串聯電感降低。
又,除去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A、7B、9A、9B,僅著眼於第1以及第2端子電極3A~3C、5A~5C之情況下,以與積層方向交叉之方式沿著平行於積層體2積層方向之積層體2的側面(第1、第3、第2以及第4側面2a、2C、2b、2d)環繞之方向上,交互配置有第1端子電極與第2端子電極。因此,第1以及第2端子電極3A~3C、5A~5C配置為,使得藉由流過連接於各端子電極之引出導體的電流而產生之磁場相互抵消,以降低等價串聯電感。由於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7A、7B、9A、9B分別為偶數,因此即使對為降低等價串聯電感而配置有第1以及第2端子電極3A~3C、5A~5C之積層電容器C5進而增加連接導體,等價串聯電感仍然可降低。
又,於第4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中,由於端子電極3A~3C、5A~5C與連接導體7A、7B、9A、9B形成於不同之側面上,因此可抑制第1端子電極3A~3C與第2連接導體9A、9B之間的短路,以及第2端子電極5A~5C與第1連接導體7A、7B之間的短路。
再者,對於第41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調整隔以引出導體53A~53C、73A~73C直接連接於端子電極3A~3C、5A~5C的內部電極之數量及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至少任意其中之一,藉此可將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於第38~第41實施形態中,調整隔以引出導體53A~53D、73A~73D直接連接於端子電極3A~3D、5A~5D的內部電極之數量及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至少任意其中之一,藉此可將各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其結果,能夠容易且高精度地進行等價串聯電阻之控制。
如上所述,直接連接於第1端子電極3A~3D之第1內部電極41~52之數量的調整,可於1個以上且比第1內部電極41~52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範圍內進行。如此直接連接於第2端子電極5A~5D之第2內部電極61~72之數量的調整,可於1個以上且比第2內部電極61~72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範圍內進行。隔以引出導體53A~53D直接連接於端子電極3A~3D之第1內部電極的數量,可不同於隔以引出導體73A~73D直接連接於端子電極5A~5D之第2內部電極的數量。
以上,就本發明較佳實施形態加以詳細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以及變形例。例如,介電體層11~35、235~248、133、143之積層數,與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41~52、253~259、135、145、61~72、273~279、137、147之積層數,並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所記述之數量。又,端子電極3、3A~3D、5、5A~5D之數量,亦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所記述之數量。又,連接導體7、7A、7B、9、9A、9B之數量,亦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所記述之數量。又,隔以引出導體53、53A~53D、73、73A~73D直接連接於端子電極3A~3D、5A~5D的內部電極之數量及積層方向上之位置,亦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所記述之數量以及位置。又,第1電容器部121之數量及積層方向上之位置,亦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所記述之數量以及位置。又,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亦可並不隔以端子導體,而是直接連接於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
又,狹縫亦可以形成於,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第1以及第2端子電極之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圖49表示第23實施形態之變形例,作為該情形之例。於隔以引出導體53A~53D、73A~73D電性連接於第1以及第2端子電極3A~3D、5A~5D的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41~44、61~64上,形成狹縫,藉此使此等內部電極41~44、61~64中因電流而產生之磁場亦相互抵消。因此,可實現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感的進一步降低。
又,形成於積層體2之各側面2a、2b的第1連接導體與第2連接導體之和各自亦可不為偶數。又,端子電極3A~3C、5A~5C與連接導體7A、7B、9A、9B亦可並不形成於不同之側面上。
又,對於本發明之積層電容器之積層體,既可進而積層介電體層,或者亦可交互積層介電體層與內部電極。
自以上敍述可知,本發明可有多種變化方式。當然,此等變化均不應該離開本發明之宗旨。業者應該於申請專利範圍中去理解本發明之範圍。
1,2...積層體
1a,1b,1c,1d...積層體1之側面
2a~2d...積層體2之第1側面~第4側面
3,3A~3D...第1端子電極
5,5A,5B,5C,5D...第2端子電極
7,7A,7B...第1連接導體
9,9A,9B...第2連接導體
11~35,133,143,235~248...介電體層
41~52,135,145,253~259...第1內部電極
53,53A~53D,73,73A~73D,81~92,81A~92A,81B~92B,101~112,101A~112A,101B~112B,136,138,146,148,293~299,313~319...引出導體
61~72,137,147,273~279...第2內部電極
121...第1電容器部
131...第2電容器部
141...第3電容器部
C1,C2,C3,C4,C5...積層電容器
S11~S13,S21~S28...狹縫
圖1係第1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之立體圖。
圖2係第1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3係第2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4係第3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5係第4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6係第5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7係第6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8係第7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9係第8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10係第9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11係第10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12係第11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13係第12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14係第13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15係第14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之立體圖。
圖16係第14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17係第15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18係第16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19係第17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20係第18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21係第19實施形態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22係第20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23係第21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24係第22實施形態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25係第23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26係第24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27係第25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28係第26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29係第27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30係第28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之立體圖。
圖31係第28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32係第29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33係第30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34是第31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35係第32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36係第33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37係第34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38係第35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39係第36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40係第37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41係第15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變形例之立體圖。
圖42係第15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變形例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43係第38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之立體圖。
圖44係第38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45係第39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46係第40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47係第41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之立體圖。
圖48係第41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49係第23實施形態積層電容器變形例所包含之積層體之分解立體圖。
1...積層體
11~18,35...介電體層
41~44...第1內部電極
61~64...第2內部電極
53,73,81~84,101~104...引出導體

Claims (41)

  1. 一種積層電容器,其特徵在於: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上述複數個內部電極包含交互配置之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與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上述複數個端子導體包含相互電性絕緣之第1以及第2端子導體,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係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係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上述第1內部電極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1內部電極,係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端子導體,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上述第2內部電極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2內部電極,係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2端子導體,調整上述第1內部電極之數量與上述第2內部電極之數量至少其中之一的數量,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而上述第1內部電極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端子導體,上述第2內部電極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2端子導體。
  2. 一種積層電容器,其特徵在於: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上述複數個內部電極包含交互配置之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與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上述複數個端子導體包含相互電性絕緣之第1以及第2端子導體,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係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係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該第1內部電極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1內部電極,係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端子導體,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該第2內部電極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2內部電極,係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2端子導體,調整上述第1內部電極於上述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與上述第2內部電極於上述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至少其中之一的位置,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而上述第1內部電極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端子導體,上述第2內部電極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2端子導體。
  3. 一種積層電容器,其特徵在於: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上述複數個內部電極包含交互配置之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與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上述複數個端子導體至少包含3個端子導體,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係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係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中至少2個第1內部電極,係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至少3個端子導體中2個以上且比該端子導體總數至少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各自不同之端子導體,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中至少1個第2內部電極,係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內部電極之上述端子導體以外的其餘端子導體,調整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端子導體之上述第1內部電極以及上述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之數量,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4. 一種積層電容器,其特徵在於: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上述複數個內部電極包含交互配置之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與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上述複數個端子導體至少包含3個端子導體,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係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係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中至少2個第1內部電極,係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至少3個端子導體中2個以上且比該端子導體總數至少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各自不同之端子導體,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中至少1個第2內部電極,係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內部電極之上述端子導體以外的其餘端子導體,調整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端子導體之上述第1內部電極以及上述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於上述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5. 一種積層電容器,其特徵在於: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上述複數個內部電極包含交互配置之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與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上述複數個端子導體至少包含3個端子導體,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中至少1個第1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至少3個端子導體中2個以上且比該端子導體總數至少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端子導體,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中至少1個第2內部電極,係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內部電極之上述端子導體以外的其餘端子導體,調整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端子導體之上述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之數量,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6. 一種積層電容器,其特徵在於: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上述複數個內部電極包含交互配置之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與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上述複數個端子導體至少包含3個端子導體,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中至少1個第1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至少3個端子導體中2個以上且比上述端子導體總數至少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端子導體,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中至少1個第2內部電極,係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內部電極之上述端子導體以外的其餘端子導體,調整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端子導體之上述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於上述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7. 如請求項3至6中任一項之積層電容器,其中上述複數個端子導體含有2個以上第1端子導體與2個以上第2端子導體,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通過上述引出電極以及上述連接導體,電性連接於2個以上第1端子導體,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通過上述引出電極以及上述連接導體,電性連接於2個以上第2端子導體。
  8.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積層電容器,其中進而分別調整電性連接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彼此之間的上述連接導體之數量,與電性連接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彼此之間的上述連接導體之數量,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9.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積層電容器,其中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彼此之間為並聯連接,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彼此之間為並聯連接。
  10.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積層電容器,其中於上述複數個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中至少一部分上述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上,形成有狹縫,上述狹縫形成為,使得分別於形成有該狹縫之上述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中,電流相互反向流過夾著該狹縫而相對向之區域。
  11. 一種積層電容器,其特徵在於: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具有電容器部,其包含交互配置的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與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作為上述複數個內部電極,上述複數個端子導體包含相互電性絕緣之第1以及第2端子導體,上述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係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上述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係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上述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上述第1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1內部電極,係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端子導體,上述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上述第2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2內部電極,係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2端子導體,調整上述第1內部電極之數量以及上述第2內部電極之數量至少其中之一的數量,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上述第1內部電極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端子導體,上述第2內部電極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2端子導體。
  12. 一種積層電容器,其特徵在於: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具有電容器部,其包含交互配置之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與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作為上述複數個內部電極,上述複數個端子導體包含相互電性絕緣之第1以及第2端子導體,上述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係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上述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係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上述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上述第1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1內部電極,係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端子導體,上述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上述第2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2內部電極,係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2端子導體,調整上述第1內部電極於上述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以及上述第2內部電極於上述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至少其中之一的位置,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上述第1內部電極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端子導體,上述第2內部電極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2端子導體。
  13. 一種積層電容器,其特徵在於: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具有電容器部,其包含交互配置之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與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作為上述複數個內部電極,上述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係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上述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係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上述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上述第1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1內部電極,係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端子導體中各自不同之端子導體,上述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上述第2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2內部電極,係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內部電極之上述端子導體以外的其餘端子導體中各自不同之端子導體,調整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端子導體之上述第1內部電極以及上述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之數量,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14. 一種積層電容器,其特徵在於: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具有電容器部,其包含交互配置之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與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作為上述複數個內部電極,上述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係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上述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係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上述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上述第1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1內部電極,係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複數個端子導體中各自不同之端子導體,上述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上述第2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2內部電極,係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內部電極之上述端子導體以外的其餘端子導體中各自不同之端子導體,調整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端子導體之上述第1內部電極以及上述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於上述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15. 一種積層電容器,其特徵在於: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具有電容器部,其包含交互配置之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與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作為上述複數個內部電極,上述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係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上述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係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上述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上述第1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1內部電極,係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複數端子導體中至少1個端子導體,上述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上述第2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2內部電極,係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內部電極之上述端子導體以外的其餘端子導體中至少1個端子導體,調整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端子導體之上述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之數量,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16. 一種積層電容器,其特徵在於:具備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之積層體;及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之複數個端子導體,且具有電容器部,其包含交互配置之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與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作為上述複數個內部電極,上述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係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上述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係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上述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上述第1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1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複數個端子導體中至少1個端子導體,上述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上述第2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2內部電極,係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內部電極之上述端子導體以外的其餘端子導體中至少1個端子導體,調整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端子導體之上述第1內部電極以及上述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於上述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17. 如請求項11至16中任一項之積層電容器,其中進而分別調整電性連接上述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彼此之間的上述連接導體之數量,與電性連接上述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彼此之間的上述連接導體之數量,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18. 如請求項11至16中任一項之積層電容器,其中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彼此之間為並聯連接,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彼此之間為並聯連接。
  19. 如請求項11至16中任一項之積層電容器,其中於上述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中至少一部分上述第1內部電極,以及上述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中至少一部分上述第2內部電極上,形成有狹縫,上述狹縫形成為,使得分別於形成有該狹縫之上述第1以及第2內部電極中,電流相互反向流過夾著該狹縫而相對向之區域。
  20. 一種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積層電容器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上述複數個內部電極包含交互配置之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與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上述複數個端子導體包含相互電性絕緣之第1以及第2端子導體,使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該第1內部電極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端子導體,使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該第2內部電極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2端子導體,調整上述第1內部電極之數量以及上述第2內部電極之數量至少其中之一的數量,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上述第1內部電極係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端子導體,上述第2內部電極係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2端子導體。
  21. 一種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積層電容器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上述複數個內部電極包含交互配置之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與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上述複數個端子導體包含相互電性絕緣之第1以及第2端子導體,使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該第1內部電極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端子導體,使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該述第2內部電極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2端子導體,調整上述第1內部電極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以及上述第2內部電極於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至少其中之一的位置,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上述第1內部電極係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端子導體,上述第2內部電極係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2端子導體。
  22. 一種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積層電容器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上述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上述複數個內部電極包含交互配置之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與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上述複數個端子導體至少包含3個端子導體,使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中至少2個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至少3個端子導體中2個以上且比該端子導體總數至少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各自不同之端子導體,使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中至少1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內部電極之上述端子導體以外的其餘端子導體,調整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端子導體之上述第1內部電極以及上述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之數量,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23. 一種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積層電容器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上述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上述複數個內部電極包含交互配置之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與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上述複數個端子導體至少包含3個端子導體,使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中至少2個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至少3個端子導體中2個以上且比該端子導體總數至少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各自不同之端子導體,使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中至少1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內部電極之上述端子導體以外的其餘端子導體,調整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端子導體之上述第1內部電極以及上述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於上述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24. 一種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積層電容器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上述複數個內部電極包含交互配置之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與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上述複數個端子導體至少包含3個端子導體,使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中至少1個第1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至少3個端子導體中2個以上且比上述端子導體總數至少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端子導體,使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中至少1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內部電極之上述端子導體以外的其餘端子導體,調整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端子導體之上述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之數量,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25. 一種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積層電容器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上述複數個內部電極包含交互配置之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與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上述複數個端子導體至少包含3個端子導體,使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中至少1個第1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至少3個端子導體中2個以上且比上述端子導體總數至少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端子導體,使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中至少1個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內部電極之上述端子導體以外的其餘端子導體,調整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端子導體之上述第1內部電極以及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於上述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26. 一種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積層電容器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具有電容器部,其包含交互配置之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與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作為上述複數個內部電極,上述複數個端子導體包含相互電性絕緣之第1以及第2端子導體,使上述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上述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上述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上述第1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端子導體,使上述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上述第2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2端子導體,調整上述第1內部電極之數量與上述第2內部電極之數量至少其中之一的數量,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上述第1內部電極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端子導體,上述第2內部電極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2端子導體。
  27. 一種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積層電容器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具有電容器部,其包含交互配置的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與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作為上述複數個內部電極,上述複數個端子導體包含相互電性絕緣之第1以及第2端子導體,使上述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上述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上述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上述第1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端子導體,使上述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上述第2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2端子導體,調整上述第1內部電極於上述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以及上述第2內部電極於上述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至少其中之一的位置,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上述第1內部電極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端子導體,上述第2內部電極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2端子導體。
  28. 一種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積層電容器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具有電容器部,其包含交互配置的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與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作為上述複數個內部電極,使上述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上述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上述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上述第1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複數個端子導體中各自不同之端子導體,使上述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上述第2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內部電極之上述端子導體以外的其餘端子導體中各自不同之端子導體,調整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端子導體之上述第1內部電極以及上述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之數量,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29. 一種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積層電容器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具有電容器部,其包含交互配置的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與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作為上述複數個內部電極,使上述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上述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上述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上述第1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1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複數個端子導體中各自不同之端子導體,使上述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上述第2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2內部電極,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內部電極之上述端子導體以外的其餘端子導體中各自不同之端子導體,調整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端子導體之上述第1內部電極以及上述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於上述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30. 一種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其特徵在於:積層電容器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具有電容器部,其包含交互配置的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與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作為上述複數個內部電極,使上述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上述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上述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上述第1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1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複數個端子導體中至少1個端子導體,使上述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上述第2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2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內部電極之上述端子導體以外的其餘端子導體中至少1個端子導體,調整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端子導體之上述第1內部電極以及上述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之數量,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31. 一種積層電容器之等價串聯電阻調整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積層電容器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端子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上,且具有電容器部,其包含交互配置的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與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作為上述複數個內部電極,使上述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上述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表面之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使上述第1數量之第1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上述第1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1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複數個端子導體中至少1個端子導體,使上述第2數量之第2內部電極中,1個以上且比上述第2數量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2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內部電極之上述端子導體以外的其餘端子導體中至少1個端子導體,調整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端子導體之上述第1內部電極以及上述第2內部電極至少其中之一的內部電極於上述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
  32. 一種積層電容器,其特徵在於: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外部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之側面上,且上述複數個內部電極包含交互配置之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與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上述複數個外部導體具有第1外部導體群,其包含複數個第1端子導體與偶數個第1連接導體;及第2外部導體群,其包含複數個第2端子導體與偶數個第2連接導體,上述複數個第1以及第2端子導體相互電性絕緣,上述偶數個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相互電性絕緣,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側面之上述偶數個第1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側面之上述偶數個第2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中,上述複數個第1端子導體總數以上且比該第1內部電極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1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複數個第1端子導體,並且上述複數個第1端子導體分別電性連接於,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端子導體之上述第1內部電極至少1個,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中,上述複數個第2端子導體總數以上且比該第2內部電極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2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複數個第2端子導體,並且上述複數個第2端子導體分別電性連接於,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2端子導體之上述第2內部電極至少1個,上述第1電極群中所包含之上述各導體與上述第2電極群中所包含之上述各導體,相鄰配置於沿著上述積層體側面環繞之方向,並且調整上述第1內部電極之數量與上述第2內部電極之數量至少其中之一的數量,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上述第1內部電極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端子導體,上述第2內部電極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2端子導體。
  33. 如請求項32之積層電容器,其中於與上述積層體積層方向平行之上述側面中第1側面上,形成有上述偶數個第1連接導體之一部分與上述偶數個第2連接導體之一部分,於與上述積層體積層方向平行且與上述第1側面相對向之第2側面上,形成有形成於上述第1側面上之上述第1連接導體以外的其餘第1連接導體,與形成於上述第1側面上之上述第2連接導體以外的其餘第2連接導體,形成於上述第1側面之上述第1連接導體與上述第2連接導體之和,以及形成於上述第2側面之上述第1連接導體與上述第2連接導體之和均為偶數。
  34. 如請求項33之積層電容器,其中上述偶數個第1連接導體為2個,其中1個形成於上述第1側面上,另外1個形成於上述第2側面上,此等2個上述第1連接導體係形成於相對上述積層體積層方向之中心軸呈線對稱之位置,並且上述偶數個第2連接導體為2個,其中1個形成於上述第1側面上,另外1個形成於上述第2側面上,此等2個上述第2連接導體係形成於相對上述積層體積層方向之中心軸呈線對稱之位置。
  35. 如請求項32之積層電容器,其中上述複數個第1以及第2端子導體形成於,平行於上述積層體積層方向之上述側面中,與形成有上述第1連接導體或上述第2連接導體之側面不同的側面上。
  36. 如請求項35之積層電容器,其中與上述積層體積層方向平行之上述側面中,與形成有上述第1連接導體或上述第2連接導體之側面不同的上述側面上所形成之上述複數個第1以及第2端子導體之和為偶數。
  37. 一種積層電容器,其特徵在於:具備積層體,其交互積層有複數層介電體層與複數個內部電極;及複數個外部導體,其等形成於該積層體之側面上,且上述複數個內部電極包含交互配置之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與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上述複數個外部導體具有第1外部導體群,其包含複數個第1端子導體與偶數個第1連接導體;及第2外部導體群,其包含複數個第2端子導體與偶數個第2連接導體,上述複數個第1以及第2端子導體相互電性絕緣,上述偶數個第1以及第2連接導體相互電性絕緣,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側面之上述偶數個第1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形成於上述積層體側面之上述偶數個第2連接導體而相互電性連接,上述複數個第1內部電極中,上述複數個第1端子導體總數以上且比該第1內部電極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1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複數個第1端子導體,並且上述複數個第1端子導體分別電性連接於,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端子導體之上述第1內部電極至少1個,上述複數個第2內部電極中,上述複數個第2端子導體總數以上且比該第2內部電極總數少1個之數量以下的第2內部電極,分別隔以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複數個第2端子導體,並且上述複數個第2端子導體分別電性連接於,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2端子導體之上述第2內部電極中至少1個,上述第1電極群中所包含之上述各導體與上述第2電極群中所包含之上述各導體,就沿著上述積層體側面環繞之方向係相鄰配置,並且調整上述第1內部電極於上述積層體積層方向上之位置,以及上述第2內部電極於上述積層體積層方向至少其中之一的位置,藉此將等價串聯電阻設定為期望值;上述第1內部電極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端子導體,上述第2內部電極隔以上述引出導體電性連接於上述第2端子導體。
  38. 如請求項37之積層電容器,其中於與上述積層體積層方向平行之上述側面中第1側面上,形成有上述偶數個第1連接導體之一部分與上述偶數個第2連接導體之一部分,於與上述積層體積層方向平行且與上述第1側面相對向之第2側面上,形成有形成於上述第1側面上之上述第1連接導體以外的其餘第1連接導體,與形成於上述第1側面上之上述第2連接導體以外的其餘第2連接導體,形成於上述第1側面之上述第1連接導體與上述第2連接導體之和,以及形成於上述第2側面之上述第1連接導體與上述第2連接導體之和均為偶數。
  39. 如請求項38之積層電容器,其中上述偶數個第1連接導體為2個,其中1個形成於上述第1側面上,另外1個形成於上述第2側面上,此等2個上述第1連接導體係形成於相對上述積層體積層方向之中心軸呈線對稱之位置,並且上述偶數個第2連接導體為2個,其中1個形成於上述第1側面上,另外1個形成於上述第2側面上,此等2個上述第2連接導體係形成於相對上述積層體積層方向之中心軸呈線對稱之位置。
  40. 如請求項37之積層電容器,其中上述複數個第1以及第2端子導體,形成於與上述積層體積層方向平行之上述側面中,與形成有上述第1連接導體或上述第2連接導體之側面不同的側面上。
  41. 如請求項40之積層電容器,其中於與上述積層體積層方向平行之上述側面中,與形成有上述第1連接導體或上述第2連接導體之側面不同的側面上所形成之上述複數個第1以及第2端子導體之和為偶數。
TW095107825A 2005-03-10 2006-03-08 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 adjustment method for laminated capacitors and laminated capacitors TWI3824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68139A JP4351181B2 (ja) 2005-03-10 2005-03-10 積層コンデンサ、及び、積層コンデンサの等価直列抵抗調整方法
JP2005210263A JP4231036B2 (ja) 2005-07-20 2005-07-20 積層コンデン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03386A TW200703386A (en) 2007-01-16
TWI382434B true TWI382434B (zh) 2013-01-11

Family

ID=36970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07825A TWI382434B (zh) 2005-03-10 2006-03-08 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 adjustment method for laminated capacitors and laminated capacitors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433172B2 (zh)
KR (1) KR101148893B1 (zh)
TW (1) TWI3824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97262B2 (en) 2005-10-31 2010-04-13 Avx Corporation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 with internal current cancellation and bottom terminals
JP4049182B2 (ja) * 2005-11-22 2008-02-2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コンデンサ
JP4049181B2 (ja) * 2005-11-22 2008-02-2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コンデンサ
JP5268276B2 (ja) * 2006-05-22 2013-08-2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およびその実装構造
US20080186650A1 (en) * 2007-02-03 2008-08-07 Benjamin Beker Decoupling Capacitor with Controlled 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
US8238116B2 (en) 2007-04-13 2012-08-07 Avx Corporation Land grid feedthrough low ESL technology
KR100887108B1 (ko) * 2007-06-14 2009-03-0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저esl을 갖는 제어된 esr 적층형 칩 커패시터의구현방법
KR100905879B1 (ko) * 2007-09-28 2009-07-0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형 캐패시터
JP4502006B2 (ja) * 2007-12-28 2010-07-14 Tdk株式会社 貫通型積層コンデンサアレイ
JP4502007B2 (ja) * 2007-12-28 2010-07-14 Tdk株式会社 貫通型積層コンデンサアレイ
KR100935994B1 (ko) * 2008-04-01 2010-01-0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형 칩 커패시터
KR100983121B1 (ko) * 2008-08-07 2010-09-1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형 칩 커패시터
US8446705B2 (en) * 2008-08-18 2013-05-21 Avx Corporation Ultra broadband capacitor
KR100992286B1 (ko) * 2008-10-10 2010-11-0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형 칩 커패시터
US20100188799A1 (en) * 2009-01-28 2010-07-29 Avx Corporation Controlled esr low inductance capacitor
US20100237462A1 (en) * 2009-03-18 2010-09-23 Benjamin Beker Package Level Tuning Techniques for Propagation Channels of High-Speed Signals
JP5218545B2 (ja) 2010-12-24 2013-06-26 Tdk株式会社 積層コンデンサ
JP5201223B2 (ja) * 2011-01-28 2013-06-0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及び基板モジュール
KR101548770B1 (ko) 2011-06-23 2015-09-0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칩 타입 적층 커패시터
USD680545S1 (en) * 2011-11-15 2013-04-23 Connectblue Ab Module
USD680119S1 (en) * 2011-11-15 2013-04-16 Connectblue Ab Module
USD692896S1 (en) * 2011-11-15 2013-11-05 Connectblue Ab Module
USD689053S1 (en) * 2011-11-15 2013-09-03 Connectblue Ab Module
USD668659S1 (en) * 2011-11-15 2012-10-09 Connectblue Ab Module
USD668658S1 (en) * 2011-11-15 2012-10-09 Connectblue Ab Module
US20180190431A1 (en) * 2015-08-26 2018-07-05 Tdk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93206B (en) * 2000-03-31 2004-06-21 Tdk Corp Multilayer ceramic chip capacito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US20050047059A1 (en) * 2003-08-29 2005-03-03 Tdk Corporation Multilayer capaci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27575B2 (ja) * 2001-12-03 2005-12-14 Tdk株式会社 積層コンデンサ
US7054136B2 (en) 2002-06-06 2006-05-30 Avx Corporation Controlled ESR low inductance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
US6606237B1 (en) * 2002-06-27 2003-08-12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Multilayer capacitor, wiring board, decoupling circuit, and high frequency circuit incorporating the same
JP3832505B2 (ja) 2004-12-24 2006-10-1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コンデンサおよびその実装構造
US7149071B2 (en) * 2005-03-17 2006-12-12 Intel Corporation Controlled resistance capacitors
US7283348B2 (en) * 2005-12-22 2007-10-16 Tdk Corporation Multilayer capacito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93206B (en) * 2000-03-31 2004-06-21 Tdk Corp Multilayer ceramic chip capacito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US20050047059A1 (en) * 2003-08-29 2005-03-03 Tdk Corporation Multilayer capaci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148893B1 (ko) 2012-05-29
US7433172B2 (en) 2008-10-07
TW200703386A (en) 2007-01-16
KR20060099460A (ko) 2006-09-19
US20060203422A1 (en) 2006-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2434B (zh) 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 adjustment method for laminated capacitors and laminated capacitors
TWI253090B (en) Multilayer capacitor
JP4351181B2 (ja) 積層コンデンサ、及び、積層コンデンサの等価直列抵抗調整方法
JP4230469B2 (ja) 積層コンデンサ
TWI291186B (en) Multi-layer capacitor
US20030102502A1 (en) Multilayer capacitor
US7164184B2 (en) Multilayer capacitor
CN102737840B (zh) 贯通型层叠电容器
TW201145322A (en) Stacked dual inductor structure
KR20080030501A (ko) 적층 콘덴서
JP5817925B2 (ja)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
JP2006261584A (ja) 積層コンデンサ
KR20090117686A (ko) 적층형 칩 캐패시터
US8213155B2 (en) Multilayer chip capacitor
US7567425B1 (en) Multilayer chip capacitor
KR20080027736A (ko) 적층 콘덴서
WO2015037374A1 (ja) インダクタおよび帯域除去フィルタ
KR101020530B1 (ko) 적층 콘덴서 어레이
JP5708245B2 (ja) 貫通型積層コンデンサ
JP2008021861A (ja) 貫通型積層コンデンサ
JP4720840B2 (ja) 積層コンデンサの実装構造
JP5726609B2 (ja) 容量素子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KR101027308B1 (ko) 적층 콘덴서 어레이
JP4351287B2 (ja) 積層コンデンサ、及び、積層コンデンサの等価直列抵抗調整方法
JP3847234B2 (ja) 積層コンデン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