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36896B -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thin film forming method and thin film forming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thin film forming method and thin film forming apparatu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36896B
TW436896B TW088118234A TW88118234A TW436896B TW 436896 B TW436896 B TW 436896B TW 088118234 A TW088118234 A TW 088118234A TW 88118234 A TW88118234 A TW 88118234A TW 436896 B TW436896 B TW 43689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gas
forming
plasma
thin fil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8118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kinori Ebe
Naoto Kuratani
Eiji Takahashi
Original Assignee
Nissi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i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sin Electric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368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3689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18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31/1804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comprising only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 H01L31/182Special manufacturing methods for polycrystalline Si, e.g. Si ribbon, poly Si ingots, thin films of polycrystalline Si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29/00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by their shape
    • C30B29/02Elements
    • C30B29/06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22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posi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 other than metallic material
    • C23C16/24Deposition of silicon on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5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using electric discharges
    • C23C16/505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using electric discharges using radio frequency discharges
    • C23C16/509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using electric discharges using radio frequency discharges using internal electro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52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coating proces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367Substrates
    • H01L21/0237Materials
    • H01L21/02422Non-crystalline insulating materials, e.g. glass, polym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518Deposited layers
    • H01L21/02521Materials
    • H01L21/02524Group 14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 H01L21/02532Silicon, silicon germanium, germaniu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612Formation types
    • H01L21/02617Deposition types
    • H01L21/0262Reduction or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e.g. CV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6Polycrystalline silicon PV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tallur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 Plasma Technology (AREA)

Description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制衣 4 3 6 B 9 6 A7 B7 五、發明說明(1 )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於以等離子c VD法之多結晶矽薄膜之形 成方法,以及可使用於多結晶矽薄膜之形成之薄膜形成裝 置。 〔先前技術〕 以往做爲設於液晶顯示裝置上之畫素之TFT (薄膜 電晶體)開關之材料,或各種積體電路,太陽電池等之製 作上採用有矽薄膜。 矽薄膜在很多時係藉使用矽烷系反應氣體之等離子 C V D法所彤成,該時該薄膜大部份是非晶形薄膜。 由於非晶形矽薄膜乃可以使被成膜基板之溫度比較低 之下可以形成,以使用平行平板型之電極之高頻放電(頻 數1 3 . 5 6MH z )之下之材料氣體之等離子之下很容 易形成大面積,由此緣故該薄膜乃一向廣汎的使用於液晶 顯示裝置之畫素用開關設置,太陽電池等等。 惟在於利用矽膜之太陽電池之發電效率之進一步提高 ,利用矽膜之半導體裝置之回應速度等特性之進一步提向 係無法求助於非晶形矽膜。因此正被檢討結晶性矽薄膜( 例如多結晶形矽薄膜)之利用。 關於如多結晶矽薄膜之結晶性矽薄膜之形成方法已習 知之方法有:將被成膜基板之溫度維持於6 0 0°C〜 7 0 0°C以上之溫度而藉:低壓等離子CVD,熱CVD 等之CVD法,真空蒸著法,濺射蒸著法等之PVD法來 ^1 ϋ ϋ n I 1· n a— I ϋ I I a— IV^dJ_ n n n n n n It I 線 (請先w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 α 3 689 6 Α7 _ Β7 五、發明說明(2) 請 先 閲 讀 背 面 之 注 意 事 項 再 填 本 頁 形成膜之方法,或藉由各種CVD法或PVD法而在於比 較的低溫之下形成非晶形矽薄膜之後做爲後處理,而實施 在於8 0 0°C程度以上之熱處理,或在6 0 0°C程度而實 施長時間之熱處理等等方法。 再者’對於非晶形矽膜上施予雷射退火處理而將該膜 結晶化之方法亦習知也。 〔本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 惟在上述方法其中,須將基板曝露於高溫之方法時, 使用之基板需要可以耐受高溫之高價基板,例如在低廉之 低融點玻璃基板(耐熱溫度5 0 0 °C以下)形成結晶性矽 薄膜乃很困難,因此如欲製造多結晶矽薄膜時之製造成本 有變高之問題。 再者如採用雷射退火法時,雖然可以在低溫下可獲得 結晶性矽薄膜,惟須要雷射照射過程,及須照射非常高能 量密度之雷射光等等,此時也引起製造成本之提高。 於是本發明乃以提供一種,在比較的低溫之下,低廉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且生產性良好的可以形成多結晶矽膜之多結晶矽薄膜之 形成方法爲其課題之一。 又本發明乃提供一種在比較的低溫之下,低廉且生產 性良好的可以形成多結晶矽薄膜之薄膜形成裝置爲其課題 〔解決課題之手段〕 -5- 本纸張尺度遇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3689 6 a? _B7__ 五、發明說明(3 ) 爲了解決上述之問題,本發明等處心積慮硏究之結果 獲得了下述之學識及技術。 導入於成膜室內之有矽原子之材料氣體〔例如四氟化 矽(SiF4) ’四氯化矽(Si Cl4)等之氣體)與氫 氣體之混合氣體或矽烷系反應氣體〔例如甲矽烷(S i H4 )’二矽烷(Si2H6),三矽烷(Si3H6)等氣體〕 係由於形成等離子而被分解,形成多數之分解生成物(各 種基或離子),其中對於形成矽薄膜有貢獻基可舉出, S i H3’,S 1 H2*,S i H·。在矽薄膜之成長過程中決 定所形成之膜之構造者乃在基板上之表面反應,可推想爲 ,存在於基板表面之矽之未結合手與這些基反應而引起膜 之推疊。 再者,在矽薄膜之結晶化中須要儘量抑制將具有未結 合手之矽原子或與矽原子結合之氫原子被取入於膜中爲要 _,爲了此,而在被形成之膜表面上設法增加氫原子之被覆 率,雖然1該被覆基板表面以及被覆在被形成之膜表面之 氫原子之能減低該與具有未結合手之_矽原子所結合之氫原 子等之被取入之膜中之詳細的原理機構,惟可能推想爲矽 原子之未結合手與氫之充分結合而可以使它氣化所致。反 正如增加了在基板表面之氫原子之被覆率,就可減少具有 未結合手之矽原子,或與矽原子結合之氫原子之被取入於 膜中之情形。爲了使基板表面之氫原子之被覆率之增加率 起見,經常由等離子中對於基板有氫原子基之飛來才行。 於是設法提高等離子中之氫原子基之密度係很重要之事情 n n I IV n ki ϋ H· ϋ _ n m t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5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6-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4 3θβ95 Α7 _____Β7____ 五、發明說明(4 ) ,依本發明之硏究,提高等離子中之氫原子基之密度之程 度如果設法使,等離子中之S i 基之發光強度對氫原子 基(H/3)之發光強度比爲1以上,換言之 (氫原子基(H/3)之發光強度)/(SiH_基之發光強度)>1 地提高氫原子基之密度就可以形成良質之多結晶矽薄膜也 本發明乃依據上述之硏究所得者,由而提供(1 )多 結晶矽薄膜形成方法,及(2 )薄膜形成裝置=> (1 )多結晶矽薄膜形成方法 由具有矽原子之材料氣體與氫原子之混合氣體,或由 矽烷系反應氣體而形成等離子,以該等離子狀態控制爲, 該等離子中之S i H’基之發光強度對於氫原子基(H召) 之發光強度比爲1以上,而在該等離子狀態之下,在於基 板上形成多結晶矽薄膜爲其特徵之多結晶矽薄膜形成方法 〇 依本發明之多結晶矽薄膜形成方法,即不需要以往之 後續之後熱處理或雷射退火處理之下,生產性良好的可獲 得良質之多結晶矽薄膜也。 再者,依本發明之多結晶矽薄膜形成方法時,得於在 4 0 0 °C以下之低溫而在基板上形成多結晶矽薄膜,所以 得採用耐熱性低之低廉之基板做爲基板,例如可以採用價 本紙張尺度適用尹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II----1ΪΙ· 1^—!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帝爹項再填寫本頁) 436896 A7 B7__ 五、發明說明(5 ) (諳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廉之低融點玻璃基板(耐熱溫度5 0 0 °C以下)|該份量 也可以形成低廉之多結晶矽薄膜,引至該份量可降低,利 用矽薄膜之液晶顯示裝置,太陽電池,各種半導體設備等 等之價格而提供。 上述之具有矽原子之材料氣體乃可以例示,四氟化矽 (S i F 4 ),四氯化矽(SiCl4)等之氣體,又矽烷 系反應氣體即可以例示甲矽烷(Si H4),二矽烷( S i 2 Η 6 ),三矽烷(Si3H8)等之氣體。 等離子中之S i 基之發光強度對於氫原子基(Η泠 )之發光強度比〔即(氫原子基(H;S)之發光強度)/ (S 1 基之發光強度)〕(下面略稱爲「HyS/S i 」)係1以上地控制該等離子狀態乃,以發光分光法計測 氣體之解離狀態,而設法控制等離子狀態成爲,該對形成 矽薄膜之基之一之S i H’( 4 1 4 nm之出現)之發光強 度對於氣原子基Η /3 ( 4 8 6 n m之出現之發光強度比爲 1以上。 關於Hy3/S i H·之上限即在多結晶矽薄膜之形成上 不會有妨礙之範圍地可以採用大値*雖不做特別之限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惟爲了不致於招到後述之不合宜之離子之增加起見,雖然 不限定惟以2 0以下程度爲宜。 等離子狀態之控制乃,具體的說,由下述之:爲了形 成等離子用之投入電力之大小;導入於成膜室之氣體之流 量;成膜室內之成膜氣體壓力等;中之一或二以上之控制 而可以實施。 -8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43 S8 9 6 -V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6) 例如’使投入電力(瓦特數)加大時即氣體分解較容 易’惟投入電力太大時,即離子會增至無法忽略之程度, 如果減低成膜氣體壓力時離子會減少,惟同時氫原子基也 會減少。例如採用具有矽原子之材料氣體與氫氣體之混合 氣體時,如果增加氫氣體導入量時,就可以一面抑制離子 之增加一面可以增加氫原子基。考量上述之各條件之下, 適當的控制投入電力之小,導入於成膜室之氣體之流量, 成膜室內之成膜氣體壓力等之一種或二..種以上由而以能獲 得所欲之等離子狀態地控制等離子就可以。 依本發明方法來形成多結晶矽薄膜時,對於基板表面 ,進一步即被形成之膜表面就會有與「基」一齊等離子中 之離子也會飛過來,惟如果離子入射太多時,被形成之膜 會受損傷同時也會妨礙矽之結晶化。 等離子中之離子之朝基板表面之入射能乃等離子電位 所影響,由等離子電位與基板表面電位之差而獲得。 依本發明人等之硏究,如果將等離子之電位設定於 6 Ο V以下時,相當的可以抑制離子朝基板之入射,再者 如果可以使產生於等離子中之離子之密度予以減少地控制 等離子也可以減少離子之入射數。 於是有關於本發明之多結晶矽薄膜形成方法中,在於 控制等離子時,可以將等離子電位控制於6 Ο V以下|或 替代於它或同時,在於等離子狀態之控制時,使等離子中 之離子密度控制爲5xl01() (Cm—3)以下地實施等離 子狀態之控制亦可以。 . . 一 (讀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ί Τ ί 本紙張尺度適用t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9-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3 689 6 ^ A7 __ B7 五、發明說明(7 ) 關於等離子電位之下限乃,只要能形成多結晶矽薄膜 時即不做特別之限定,惟以例如等離子之能安定地持續之 狀態等觀點,雖不做限定,例如採用1 0 V程度以上。 又關於在等離子中所產生之離子之密度乃,對於形成 多結晶矽薄膜上不.妨礙之範圍內愈低愈好,惟以等離子之 安定持續之觀點,雖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採用1 X 1 0 8 ( c m - 3 )程度以上。 本發明方法中,等離子之形成(產生)乃代表的可以 在放電之狀態下形成。此時以往所用之平行平板型之電極 構造之形成等離子相比較時,採用圓筒形電極爲放電用電 極之形成等離子時,更能有效率的進行氣體之分解。因爲 _爲了使發光強度比(H0/ SiH·)爲1以上起見提 高等離子中之原子狀氫基之密度起見須要有效率的分解所 導入之氣體,而氣體之分解乃由等離子中之高速電子與氣 體分子之衝突而會引起。並且等離子中之電子乃隨應於賦 加電壓之變動而在電極間移動(運動),在此間與氣體分 子碰衝。所以在以往所使用之平行平板型之電極構造時由 於電極間距離短,所以在電極間之電子之移動中電子之碰 衝於氣體分子之次數少,所以氣體之分解不容易進行。這 一點,在於圓筒形放電電極時,即做爲該相向之電極而可 採用成膜室內壁或與它同電位之基板保持器等等,由而可 以使電極間距離加長,以資增加電子之移動中之電子與氣 體分子相碰衝之次數而有效率地可以分解氣體。再者在採 用圓筒形放電電極時即通常以該圓筒形放電電極之圓筒形 — — — — — — — — — — — — — 1111111 — — — — — — I— 1 -* C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1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3S39 64, a? Β7 五、發明說明(8 > 中心軸線之能對於基板面成垂直或略垂直的予以設置就可 以。 再者在本發明之方法中等離子之產生乃代表性的乃在 放電狀態下可以形成,此時使用於發生等離子之放電之放 電用電源係,以往一般所使用之1 3 · 5 6MH z之高頻 電源也可以,惟,由於增加頻數即可以使每單位時間之電 子之電極間移動次數,更有效率的引起氣體分解,所以使 用例如6 Ο Μ Η z以上之高頻電源就容·易使發光強度比( Η泠/ S 1 Η ’)加大。 於是有關本發明之多結晶矽薄膜形成方法乃,使上述 等離子在於放電狀態下產生,而使用於該放電之放電電極 即使用圓筒形電極亦可以。再者,與它同時或替化它的將 頻數6 ΟΜΗ ζ以上之高頻電源做爲使用於放電之放電用 電源也可以。 使用頻數6 ΟΜΗ ζ以上之高頻電源時,關於頻數之 上限乃只要可以形成多結晶矽薄膜者即不需要特別的限定 ,惟如頻數太高時,即等離子產生領域有被限制之趨向, 所以可以使之限於例如微波級之頻數(代表的以2 . 4 5 G Η ζ )程度也。 再者,由氣體分解所發生之氫原子基之壽命很短,其 一部份會到達於基板上,惟大部份即與近鄰之氫原子基或 S iH3‘基,S iH2·,S ιΗ·等之基再結合,所以應使 氫原子基之到達於基板之間*盡量不會碰到其他之基令成 膜時之氣體壓力較低爲宜,所以與以往之等離子C VD法 — — I I I I------I I - I - I J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1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35^96? 五、發明說明(9 ) 之一般的成膜壓力之數百mTo r r〜數To r Γ而以 2 OmT o r r以下,更合宜時,即1 〇mT〇 r r以下 之成膜壓力乃更能使所產生之氫原子基有效率的到達於基 板上。 所以有關於本發明之多結晶矽薄膜形成方法,成膜胃 體壓力係可以維持於2 OmTo r r以下,甚至]_ 〇 m T 〇 r r以下。 關於成膜氣體壓之下限乃只要可以形成多結晶砂薄膜 者不做特別之限定,惟爲了順暢的形成等離子等起見以 ◦ . lmTo r r程度爲宜。 成膜時之基板溫度乃只要可以維持於4 0 〇 °C以下, 至於成膜時之基板溫度之下限乃,只要可以形成多結晶砂 薄膜即不特別的限定,惟通常爲室溫或膜形成裝置之週邊 溫度程度。 在這裏梢回過頭來討論,以當在於上述基板上形成多 結晶矽薄膜時,首先將該基板設置於成膜室內,將該成膜 室內予以排氣減壓而設定成膜氣體壓、’同時對於導入於該 成膜室內之上述具有矽原子之材料氣體與氫氣體之混合氣 體或矽烷系反應氣體之成膜原料氣體賦加高頻電力來形成 等離子之情形來硏討。即在此種多結晶矽薄膜成形中,爲 了使,例如發光強度比(Ηθ/S iiT)爲1以上,且等 離子電位V p爲6 0 V以下即如下述的實施就可以。 詳述之,當上述發光強度比小於1 ,等離子電位爲 6 0 V以下時,即增加上述高頻電力。而上述發光強度比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2 · ------------ I 1111111 · - -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36S96 五、發明說明(1〇) 爲1以上|而等離子電位大於6 Ο V時,即調整從上述成 膜室內之排氣量,以資增加上述成膜氣體壓力,而上述發 光強度比小於1 ,等離子電位大於6 Ο V時,就可以藉對 於上述成膜室內之減少上述原料氣體導入量而設定發光強 度比1以上,且等離子電位6 Ο V以下之條件就可以。而 這些操作乃視其必要將複數依序實施亦可以 當上述發光強度比係小於1,等離子電位爲6 Ο V以 下時,增加高頻電力時,即可以使等離子之解離度增加, 發光強度比會上昇,所以等離子電位在維持6 Ο V以下之 狀態地可以使發光強度比朝1以上變化。 又,當上述發光強度比爲1以上,且等離子電位大於 6 Ο V時,即調整從上述成膜室內之排氣量由而增加上述 成膜氣體壓力時,即由於平均自由行程之減少所致之來自 各離子之電場之能量之授與之減少,所以可以維持發光強 度比1以上之狀態下,等離子電位會朝6 Ο V以下變化。 又,當發光強度比小於1 ,等離子電位大於60V時 ,如果減少對於上述成膜室內之上述原料氣體導入量時, 即可以改善由於氣體供給所致之對於氣體分子之能量之供 給不足,發光強度比乃朝1以上地變化,而後如果等離子 電位大於6 Ο V時即增加成膜氣體就可以。 又在於上述等離子狀態之控制時,將等離子狀態控制 成爲等離子中之離子密度之成爲5X101。(cm_3)以 下來形成多結晶矽薄膜也可以。 又在對上述成膜原料氣體賦加上述高頻電力時,採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_ 13 - n .^1 .^1 .^1 tt n ί n t n I— I n 1 1 n l n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 3 68 9 6 A7 __ B7 五、發明說明(11 ) 蓮接於高頻電源之圓筒形放電電極也可以。 -H I ϋ ^ I n n I I I I H I * I 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ί項再填寫本頁) 當對於上述成膜原料氣體賦加上述高頻電力時,使用 頻數60MHz以上之高頻電力做爲該高頻電力亦可以。-成膜氣體壓力可以維持於2〇mT〇 r r以下。 成膜時之基板溫度可以維持於4 0 0°C以下。 (2 )薄膜形成裝置 .線1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主要係具有,可設置被成膜基板之成膜室,設置於該 成膜室內,連接於放電用電源之等離子之形成用之放電用 電極,爲了供給於該成膜室內用於成膜之氣體之氣體供給 裝置,以及由該成膜室予以排氣之排氣裝置之藉由等離子 C V D之薄膜形成裝置中,具備有,用於實施等離子狀態 之計測之用之發光分光計測裝置及探頭測定裝置,以及依 據該發光分光計測裝置以及探頭測定裝置之檢測資料而將 等離子狀態維持於規定之狀態地至少控制由上述放電用電 力供給(代表的爲投入電力之大小),由氣體供給裝置之 氣體之供給(代表的爲供給氣體流量),以及由上述排氣 裝置之排氣中之至少一項用之控制部而構成爲其特徵之薄 膜形成裝置。 依此薄膜形成裝置時,即在成膜室內之規定位置設置 被成膜基板,而運轉排氣裝置,從成膜室內施予排氣,另 一方面爲了從氣體供給裝置導入成膜用之氣體至成膜室內 ,從放電用電極實施放電而可以將該氣體予以等離子化, 在該等離子之下,在基板上可以實施對於基板上成膜,此 -14 - 本紙張尺度通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A7 436896 ___B7_____ 五、發明說明(12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窵本頁) 時依據發光分光計測裝置及探頭測定裝置之檢出之資訊, 由控制將等離子狀態維持於規定之狀態地,控制:從上述 放電用電源之電力供給,從氣體供給裝置之氣體之供給, 以及由上述排氣裝置之排氣等,其中之至少一個,(又從 氣體供給裝置之氣體供給及由排氣裝置之排氣之控制乃也 對於成膜氣體壓之控制有關連)由而可以形成所欲之薄膜 〇 例如將上述氣體供給裝置設爲可以供給:具有矽原子 之材料氣體(例如四氟化矽(Si F4),四氯化矽( S i C 1 4)等之氣體與氫氣體之混合氣體,或矽烷系反應 氣體(例如甲矽烷(S i Η 4 )、二矽烷(S i 2 Η 6 ), 三矽烷(Si 3Hs)等之氣體。 而上述控制部乃設疋爲可以控制成:由上述發光分光 計測裝置所求得之成膜室內等離子中之S i Η ’基之發光強 度對於氫原子基(Η /3)之發光強度比之能成爲規定之値 ,或及又由探頭測定裝置所檢出之等離子電位之能呈顯規 定之値地,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具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控制:上述從放電用電源之電力供給,從氣體供給裝 置之氣體供給及由上述排氣裝置之排氣等得控制其中之至 少一者,以資在上述基板上形成規定之(規定之結晶性等 等)矽膜薄膜也。 又再例示時,即在於基板上可以形成多結晶矽薄膜地 ,使上述氣體換給裝置設爲可以供給:具有矽原子之材料 氣體與氫氣體,或矽烷系反應氣體,而令上述控制部設爲 1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36896 > 五、發明說明(13)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能使由上述發光分光計測裝置所求得之成膜室內之等離 子中之S i 基之發光強度對於氫原子基(ΗΘ)之發光 強度比爲1以上地控制。從上述放電用電源之電力供給, 從上述氣體供給裝置之氣體之供給,以及由上述排氣裝置 之排氣等,其中之至少一個地予以構成亦可以。 或,在於基板上可以形成多結·晶矽薄膜地,設上述氣 體供給裝置爲可以供給具有矽原子之材料氣體與氫原子, 或可以供給矽烷系反應氣體者。又上述控制部即設爲*由 上述發光分光計測裝置所求得之成膜室內等離子中之 5 i 基之發光強度對於氫原子基(ΗΘ)之發光強度比 爲1以上•且以上述探頭測定裝置所求之等離子電位爲 6 Ο V以下地,可以控制:從上述放電用電源之電力供給 ,從氣體供給裝置之氣體供給,以及由上述排氣裝置之排 氣等,至少其中之一者地予以構成亦可以。此裝置中等離 子電位之下限乃只要可以形成多結晶矽薄膜時即不做特別 的限制,惟例如雖不做限定惟從可以安定的持續等離子之 觀點而例如設爲1 0 V程度以上就可以。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再者,如後者地,使發光強度比控制爲1以上,且等 離子電位爲6 Ο V以下地予以控制時,即亦可以使上述放 電用電源係高頻電源,上述控制部乃,令當對於上述被成 膜基板上形成多結晶矽薄膜時,爲了可以將上述發光強度 比設定爲1以上,且等離子電位設定爲6 Ο V以下之條件 地,
當上述發光強度比係小於1而等離子之電位爲6 0 V -16 - 本紙張尺度適用t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蹵) 五、發明說明(14) 以下時,增加由上述高頻電源所供給之電力, 當上述發光強度比爲1以上而等離子電位大於6 Ο V 時,即調整由上述排氣裝置所實施之從成膜室之排氣量以 資增加成膜室內之成膜氣體壓, 當上述發光強度比小於1而等離子電位大於6 0V時 ,即減少由上述氣體供給裝置之對於成膜室內之氣體供給 量也。 在上述任一個爲了形成多結晶矽薄膜用之薄膜形成裝 置時,均如上述方法中所述,關於H/S/S i 之上限乃 ,在於對於形成多結晶矽薄膜上沒有妨礙之範圍地可以採 用大的値不做特別的限定,惟爲了不會招致後面所說明之 不合宜之離子之增加雖不做限定,惟以2 0以下程度爲宜 〇 依如上述爲了形成多結晶薄膜之薄膜形成裝置時不需 要以往之後熱處理或雷射退火之處理之下以良好之生產性 的可以獲得良質之多結晶矽薄膜。 再者’以4 0 0 °C以下之低溫地在基板上得於形成多 結晶矽膜板’所以該基板乃可採用耐熱性低之低廉之基板 ,例如可採用廉價之低融點玻璃基板(耐熱溫度5 0 0°C 以下)該份量地可以以低廉地形成多結晶矽薄膜,甚至由 而該份量地以低廉的價格而提供矽薄膜之液晶顯示裝置, 太陽電池,各種半導體裝置。 將有關於本發明之薄膜形成裝置使用於這種爲了形成 多結晶矽薄膜形成之薄膜形成裝置時,以如上述之有關本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太--- t請先M·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la.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7- Α7 Λ3δ89β ^ _____J7____ 五、發明說明(15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買) 發明之多結晶矽薄膜形成方法所述之理由而做成爲下述之 薄膜形成裝置亦可以。又將下述之①〜④所述之同樣之理 由而做成如下述之薄膜形成裝置亦可以。或將下述之①〜 ④所述之特徵在不構成妨礙之範圍地適宜的予以組合採用 之薄膜形成裝置也可以。_ ① 上述控制部乃,再令由上述探頭測定裝置所求得之 等離子中之離子密度之成爲5 X 1 01G ( cm — 3)以下地 施予控制,從上述放電用電源之電力供給,從氣體供給裝 置之氣體供給以及由上述排氣裝置之排氣等至少其中之一 者。 產生於等離子之離子之密度乃在形成多結晶矽薄膜上 不妨礙之範圍內愈低愈好,惟從使等離子之安定地持續等 觀點,雖不限於它,可採用例如1 X 1 〇 8 ( c m — 3 )程 度以上。 ② 上述放電用電極爲圓筒形電極之形成多結晶矽薄膜 用之薄膜形成裝置。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③ 供給上述放電用電源係頻數6.0 ΜΗ z以上之電力 之電源之多結晶矽薄膜形成用之薄膜形成裝置。 關於該放電用電源之頻數之上限乃,只要是可以形成 多結晶矽薄膜者均可不做特別限制,惟由於頻數太高時會 有限制等離子之產生領域之趨勢,因此例如可採用微波級 之頻數(代表的2.45GHz)程度也。 ④ 上述控制部乃使成膜氣體壓力可維持於2 0 mT 〇 r r以下或1 OmT 〇 r r以下地控制從上述氣體 -1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貝工消費合作社"製 Α7 Β7 五、發明說明(16 ) 供給裝置之氣體供給裝置,及由上述排氣裝置之排氣中之 至少一方之爲了形成多結晶矽薄膜用之薄膜形成裝置。 關於成膜氣體壓力之下限,即只要可以形成多結晶矽 薄膜時就不做特別的限定,惟爲了順暢的產生等離子等理 由以0 _ lmTo r r程度以上爲宜。 (發明之實施形態) 下面參照圖面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第1圖所示之薄膜形成裝置乃包含有:成膜室(等離 子形成室)1 ,設置於該室內之基板保持器2 ,在該室內 設置於基板保持器2上方之圓筒形放電電極3,介著匹配 箱4 1而連接於放電電極3之放電用高頻電源4,對於成 膜室導入爲了成膜用之氣體之氣體供給裝置5,爲了從成 膜室內排氣而連接於成膜室之排氣裝置6,用於計測形成 於成膜室內之等離子狀態用之發光分光計測裝置7及探頭 測定裝置8,以及依據發光分光計測裝置7及探頭測定裝 置8之檢出資料而控制:由電源4之投入電力,從氣體供 給裝置之氣體供給及成膜室內之成膜壓力中之至少一項, 以資獲得規定之等離子狀態的予以控制之控制部9也。又 這些全體乃依據主電腦1 〇 0之指示來動作。圖中標號 11係實施訊號之送受訊整理之中間之傳遞裝置。 基板保持器2係具備有基板加熱用加熱器2 Η。 圓筒形放電電極3乃使其圓筒中心軸線略垂直地交叉 於設置於基板保持器2之被成膜基板S之中心部地被設置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固0家標準(CNS>A4規格(210x 297公釐) .19- — I — — — — — —— — — — ^-----!| 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貧本頁) 五、發明說明(17 ) 〇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電源4乃依控制部9之指示而可變其輸出之電源,將 可供給頻數60MHz之高頻電力。 成膜室1及基板保持器2乃一齊被接地。 氣體供給裝置5乃在本例中可以供給單矽烷(S i H4 )氣體者,除了 S i 氣體源之外包含有省略了圖示之閥 ,依控制部9之指示而實施流量調整之質量流量控制器 5 1 等。 > 排氣裝置6乃除了排氣栗之外包含有依控制部9之指 示實施排氣流量調整之閥(本例中係電導閥(conductance Valve ) 6 1 等。 發光分光計測裝置7乃檢測出,由氣體分解之產生物 之發光分光光譜,以資求出S i 基之發光強度對於氫原 子基(ΗΘ)之發光強度比(H/5/S i ΗΓ)者。 Η召/S i Η ’乃考慮了裝置之感度之校正而由下式求 之。 發光強度比(H 卢 / S i H ‘)= (Ib X a b)/(Ia X a a)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I a : S iH‘(414nm)之發光強度,aa :裝 置上之4 1 4 nm之補正係數 lb :H/3 (486nm)之發光強度,ab :裝置 上之在4 8 6 nm之補正係數。 探頭測定裝置8乃藉蘭米爾測定儀(Lang muu prove -2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 3 S8 9 6 - Α7 ______ Β7 五、發明說明(18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落本頁) )來測定等離子狀態之裝置’ 一方面可檢測出等離子之電 壓電流特性,同時由該特性而可算出等離子電位,離子密 度,電子密度,以及電子溫度者。 第2圖係表示依本發明之薄膜形成裝置之其他例之槪 略構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第2圖所示之薄膜形成裝置乃平行平板型電極構造之 等離子CVD裝置,包含有成膜室(等離子形成室)1〇 ,設置於該室內之接地電位之備有加熱器2 Η之基板保持 器2,在該室內而設置於基板保持器2之上方之平板形之 放電電極3 1 ,介著匹配箱4 1而連接於放電電極3 1之 放電用高頻電源4,對於成膜室內導入爲了成膜用之氣體 之氣體供給裝置5,爲了從成膜室內施予排氣而連接於成 膜室之排氣裝置6,用於計測形成於成膜室內之等離子狀 態之發光分光計測裝置7及探頭測定裝置8,依據發光分 光計測裝置7及探頭測定裝置8之檢測資料而控制:由電 源4之投入電力,從氣體供給裝置5之氣體供給,以及成 膜室內之成膜壓力等其中之至少一項以資獲得規定之等離 子狀態地予以控制之控制部9者。又這些全體均依照主電 腦1 0 0之指示來動作。又圖中之標號1 1乃實施訊號之 送受訊整理之中間之傳遞裝置。 本裝置係除了成膜室(等離子形成室)1 0及放電電 極3 1之各形態之點外與第1圖所示之裝置同樣者。 在第1圖及第2圖所示之任一薄膜形成裝置中,均在 於成膜室內之基板保持器2上設置被成膜基板S,視必要 -2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 3〇896 a? ___ B7 五、發明說明(19 ) 而加熱爲規定之溫度,運轉排氣裝置6從成膜室內排氣, 另一面從氣體供給裝置5供給甲矽烷氣體至成膜室內,由 放電用電極3 (31)放電,由而將該氣體等離子化,在 該等離子之下對於基板S可形成薄膜也。此時控制部9乃 ,以使藉發光分光.計測裝置7所求得之成膜室內等離子中 之S i H’基之發光強度,對於氫原子基(H^S)之發光強 度比(H/3/S i IT)之能成爲規定之値,或/及由探頭 測定裝置8所檢出之等離子電位之可顯示規定之値地,控 制:從上述放電用電源4之投入電力之大小,從氣體供給 裝置5之氣體供給量,再由該氣體供給量及(或)藉由上 述排氣裝置6之排氣量之調整之成膜壓力等之至少一項, 由而在基板S上可以形成規定之(規定之結晶性等)之矽 薄膜也。 特別是,將上述控制部9設定爲可控制成爲:由發光 分光計測裝置7所求得之成膜室內等離子中之S i H'基之 發光強度對於氫原子基ίΗ/3)之發光強度比爲1以上’ 或再由探頭測定裝置8所求得之等離子電位可成爲6 Ο V 以下地,將由放電用電源4所投入之電力之大小,由氣體 供給裝置5之氣體供給量’再藉由該氣體供給量及(或) 由排氣裝置6之排氣量之調整所致之成膜壓力等,其中至 少控制一項,由而在基板S上,以4 0 0 °C以下之基板溫 度而生產性良好的可以形成多結晶矽薄膜也。 爲了順暢的形成良質之多結晶矽薄膜起見,再如下述 的實施也可以。 I I--—I— illlln ^·ϋ--—線 锖先閲t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2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 3 6896 a? B7 玉、發明說明(20 ) ①以等離子中之離子密度能成爲5 X 1 01° ( cm-3 )以下地以控制部9來控制,由放電用電源4之投入電力 之大小 > 由氣體供給裝置5之氣體供給量,再由藉該氣體 供給量及(或)由上述排氣裝置6之排氣量之調整所致之 成膜壓力等其中之一項也可以。 0爲了使成膜氣體壓爲2 OmT 〇 r r以下,最好是 1 OmT 〇 r r以下起見,以控制部9來控制由氣體裝置 5之氣體供給量及(或)由排氣裝置6:之排氣量也可以。 下面說明形成矽薄膜之實驗例。 (實驗例1 ) 對於使用第1圖所示之圓筒形電極3之裝置之基板保 持台2上設定了玻璃基板之後,以排氣裝置6從成膜室1 內真空排氣至2 X 1 0 — 6 T 〇 r r。此後維持原狀的做排 氣,另一方由氣體供給裝置5而一面導入甲矽烷(s i H4 )5 s c cm,由電源4而對於圓筒電極3賦加6 0 ΜΗ z,2 0 0W之高頻電力,在成膜室1內引起放電, 將導入氣體予以等離子化,於是在玻璃基板上形成了砂薄 膜500A,在此間成膜氣體壓力係2 . OmTo r r以 下,基板溫度係維持於4 0 0 °C。 以雷射拉曼分光法來評鑑了所獲得矽薄膜之結晶性, 結果確認爲多結晶较薄膜。 再者,拉曼分光法乃,對於以往之等離子C VD法所 形成之非結晶形之構造(拉曼移位=4 8 0 cm — 1)而檢 本紙張尺度適用令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23 - --------— In -----I ^ - I I I I — I 11^. (請先w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 3ΒΒ96 Α7 — Β7 五、發明說明(21 ) --------------農— itit·先W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s'本頁) 出結晶化砂之(拉曼移位=5 1 5〜5 2 0 cm_1)峰値 ,於是確認了結晶性。又關於依拉曼分光法之結晶性之評 鑑法在下述之例中也同樣者。 第3圖表示,S i H4導入量5 C cm,放電電力 2 0 0W時之S i 等離子之發光分光光譜。在同圖中可 見隨應於由氣體分解所產生之形成物之發光光譜,可以看 出:對於矽之推疊有貢獻之S i 之發光在於4 1 4 nm,氫原子基(ΗΘ )之發光在4 8·6 nm中可觀測出 ,由而可知在等離子中有多數之S i H·或氫原子基。 而,發光分光計測裝置7所求得之S i IT基(4 1 4 nm)之發光強度對於氫原子基(H/3)之發光強度之比 (H 点 /SiH,)爲 1.10(aa:0.0145, ab:0.0167)也。 -線. 再者第4圖乃,在實施上述實驗例1之形成膜時,將 •氣體導入量及放電電力做種種變化時之等離子之狀態〔發 光強度比(Η /3 / S i H J與離子密度〕與矽結晶性之關 係。 _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如第4圖中以(黑大點)所示可獲得多結晶矽薄膜乃 在任何之離子密度均處於該發光強度比(H^S/S i Η’) 爲1 · 0以上之狀態。發光強度比(Η /3 / S i tT)小於 1.0時,即如第4圖中以□(空白方塊)所示,被形成 爲非結晶矽薄膜。又如離子密度增加時,即會妨礙結晶化 ,在結晶化時需很高之發光強度比(Η ^ / S i Η _)所以 可知爲了有效的獲得多結晶矽薄膜應將離子密度抑制在5 -2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36896 A7 B7 五、發明說明(22) xl〇1Q/cm3以下爲宜。 (實驗例2及實驗例3 ) 做爲實驗例2,以第1圖所示之薄膜形成裝置來形成 矽薄膜,做爲實驗例3,以第2圖所示之薄膜形成裝置來 形成矽薄膜。 實驗例2之成膜條件 > 基板 玻璃基板 SiH4導入量 5 s c c m
放電電力 60MHz ,300W 基板溫度 4 0 0 t
成膜氣體壓力 安定的可以維持放電之2mTo r r 成膜膜厚 5 0 0 A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客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實 驗 例 3 之成膜 條 件 基 板 玻 璃基板 S i Η 4導入量 5 s c c m 放 電 電 力 6 0 Μ Η z 1 3 0 0 W 基 板 溫 度 4 0 0 °C 成 膜 壓 力 安定 的 可維持放電 之 1 5 0 m Τ ο 成 膜 膜 厚 5 0 0 A 將以拉曼分光法來評鑑藉實驗例2、3所獲得之矽薄 - ·· I i ί i 3 \ w » - * V / 3 A7 B7 436896 五、發明說明(23) {锖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膜之結晶性’結果,在實驗例2認了已形成多結晶砂膜, 惟在實驗例3即確定爲非結晶形矽薄膜。按等離子中之發 光強度比(H/S/S i H·)乃實驗例2爲1以上,而實驗 例3乃小於1。 (實驗例4及實驗例5 ) 實驗例4,5乃由高頻電力之頻數之觀點之實驗例。 實驗例4係以第1圖所示之薄膜彤成裝置來形成矽薄 膜,實驗例5乃在第1圖所示之薄膜形成裝置中,該放電 電源4用13 . 56MHz ,300W之電源來替代以資 形成矽薄膜。。 實驗例4之成膜條件 基板 玻璃基板 SiH.i 導入量 5sccm
放電電力 60MHz,300W
基板溫度 400 °C 成膜氣體壓力 2mTorr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成膜膜厚 5 0 0 A 實驗例5之成膜條件 基板 玻璃基板
SiH4導入量 5sccm
放電電力 13 . 56MHz ,300W -2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3 6896 A7 _____B7 五、發明說明(24)
基板溫度 40CTC 成膜壓力 2mT〇rr 成膜膜厚 5 0 0 A 以拉曼分光法來評鑑了以實驗例4,5所獲得之矽薄 膜之結晶性’結果實驗例4係確認形成了多結晶矽薄膜, 實驗例5即確認爲非結晶形矽薄膜。按等離子中之發光強 度比(Η石/ S i Η ·)乃實驗例4爲;!以上,而實驗例中 由於放電頻數係1 3 · 5 6 Μ Η ζ太小所以小於1。 (實驗例6及實驗例7 ) 實驗例6 ,7均由成膜氣體壓之觀點之實驗例。 對於實驗例6,7之任一例,均以第1圖所示之薄膜 形成裝置來形成矽薄膜。 實驗例6之成膜條件 基板 玻璃基板 SiH4導入量 5sccm
放電電力 60MHz,300W 基板溫度 4 0 0 t 成膜氣體壓力 2mTorr
成膜膜厚 5 0 0 A 實驗例7之成膜條件 本紙張尺度遶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農— ί請先閱1*·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扣6’ I i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27- 4 3S896 ^ A7 _ B7 五、發明說明(25 )
基板 玻璃基板 SiHi導入量 5sccm 放電電力 60MHz ,300W 基板溫度 4 0 0 °C 成膜壓力 5〇m_Torr 成膜膜厚 5 0 0 A 以拉曼分光法評鑑了以實驗例6、> 7所獲得之矽薄膜 之結晶性,結果實驗例6乃確認形成了多結晶矽薄膜,惟 實驗7即確認形成了非結晶形矽薄膜:等離子中之發光強 度比(H jS / S i ίΤ )乃實驗例爲1以上,而實驗例7即 由於成膜壓力爲50mTo r r之高,所以小於1,又等 離子中之離子密度即實驗例7者高於實驗例6。 請 先 閲 讀. 背 面 之 注 意 事 項 再 I 本 頁 (實驗例8 ) 使用第2圖所示之裝置而形成矽薄膜。 成膜條件如下。 被成膜基板 無鹼玻璃基板及Si-Wafer<10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S i Η 4導入量 放電電力 Η " S 1 Η · 等離子電位 電子溫度 成膜氣體壓力
3 0 s c c m 60MHz ,800W
4 5V
V 1x10— 3Torr -28- 本紙張尺度適用尹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A7 B7 43 6896 五、發明說明(26 )
基板溫度 400 °C
成膜膜厚 500A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以 FT — I R (傳利葉變換(Fourier transfor mation )紅外分光法)、雷射拉曼分光法來做氫濃度評鑑,結晶 性評鑑。
關於FT— IR,即定量了 2000cm-1之S i — H ( Stretching-band )吸收峰値積分強度,而顯示了 5 X 1 0 2 ° c m - 3以下獲得對於以往之試料(非結晶形矽膜) 2 X 1 0 2 2 c m — 3有很大的減少之結果。 第5圖係表示由實驗例8所獲得之矽薄膜及以往之非 結晶形矽薄膜之以擂射拉曼分光法所測之拉曼移位及拉曼 散亂強度之關係。 依拉曼分光法之結晶性評鑑之結果,對於以往之試料 (非結晶形構造’拉曼移位=4 8 0 cm ^而檢出結晶 化矽(拉曼移位=5 1 5〜5 2 0 cm_1)峰値,確認了 矽薄膜之結晶性。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結晶尺寸即確認了有1 0 0 A〜2 0 0 0 A之結晶粒 〇 又除了上述實驗例8之外,對於該實驗例8而對於放 電電力,導入氣體流量,成膜氣體壓力之等離子控制參數 等等做種種之變化,惟關於H/S/S i 爲1以上及等離 子電位即維持6 0 V以下,而形成了矽薄膜,結果任一實 驗均對於F T - I R即對於以往例之試料(非結晶形矽膜 -2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 3S89 6 · Α7 Β7 五、發明說明(27 ) )2xl〇22cm_3有很大的減少之改善之結果。又以拉 曼分光法確認形成了多結晶矽薄膜。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f項再填寫衣頁) 下面參照第6圖,說明有關本發明之又一其他例。 第2圖所示之薄膜形成裝置乃實質上與第2圖所示之 薄膜形成裝置相同構成之平行平板型電極構造之等離子C V D裝置。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包含有,成膜室(等離子產成室)1 0,設置於該室 內之接地電位之備有加熱器2 Η之基板保持器2,在該室 內而設置於基板保持器2之上方之平方形之放電電極31 ,介著匹配箱41連接於放電電極31之放電用高頻電源 4,對於成膜室內導入成膜用氣體之氣體供給裝置5,爲 了從成膜室排氣而連接於成膜室之排氣裝置6,用於計測 形成於成膜室內之等離子狀態用之分光分光計測裝置7及 探頭測定裝置8,依據發光分光計測裝置7及探頭測定裝 _置8之檢出資料來控制:由電源4之投入電力,由氣體供 給裝置5之氣體之供給,或成膜室內之成膜壓力(成膜氣 體壓力)使之可獲得規定之等離子狀^態地予以控制之控制 部9 ’而成。 再者,本裝置係備有基板開啓器S Τ,該開啓器ST 乃藉由驅動部D之驅動而往復移動於設置於保持器2上之 覆罩基板2之位置及露出該基板S之退避位置之間。又這 些全體均依照主電腦1 0 0之指示來動作。 圖中標號11係實施訊號之送受訊整理之中間傳遞裝 置° -3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圉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χ 297公芨〉 A7 B7 五、發明說明(28) 電源4係依來自控制部9’之指示而可變輸出之電源 ’可以供給頻數6 OMH z之高頻電力。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氣體供給裝置5在本例中乃供給甲矽烷(S i Η 4 )氣. 體者,除了 S 1 Η4氣體源之外包含有省略了圖示之閥,及 依控制部9 ’之指示來實施流量控制以資調節成膜室1 0 ’ 之氣體供給量之質量流量控制器51等。 排氣裝置6乃除了排氣泵之外也包含有依控制部9’ 之指示來實施排氣量調整,由而調節成膜室1 內之成 膜壓力(成膜氣體壓)之閥(本例中爲電導閥)6 1等。 開啓器驅動部D係依控制部9 ’之指示之下移動開啓 器。 發光分光計測器7乃與第1圖或第2圖所示之發光分 光計測器相同者,檢測出由氣體分解之形成物之發光分光 光譜,且備有:記憶所檢測出之S i Η基及氫原子基( Η卢)之各發光強度之記億器,以及而由記憶於該記憶器 之各發光強度而求出發光強度比(H^/S 1 Η’)之計算 部等。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又本例中H y9/S i Η*乃考慮了裝置之感度之校正而 如上述,以發光強度比(HA/S i tr) = ( I bxab )/(Iaxaa)求得。 探頭測定裝置乃與第1圖及第2圖所示之探頭測定裝 置一樣,依蘭米爾測定儀來測定等離子狀態之裝置’備有 依探頭測定資料以計算求出等離子電位之計算部等等。 第6圖所示之薄膜形成裝置乃’在成膜室1 〇’內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 297公釐) -31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BBSS:»' A7 __ B7 五、發明說明(29) 基板保持器2上,設置被成膜基板S,起初即以開閉器 S T來覆罩該基板,並視其必要加熱至規定溫度,運轉了 排氣裝置6而從成膜室內實施排氣,另一方面,從氣體供 給裝置5而將甲矽烷氣體導入於成膜室內,由放電用電極 3 1放電,於是將該氣體予以等離子化。另一方面控制部 9’即實施下述之控制。 詳述之,控制部9 ’係如第7圖之流程圖所示,讀取 以發光分光計測裝置7所求得之發光強度比(Η办/ S i 同時讀取以探頭測定裝置8所檢測出之等離子電 位V p (步驟s 1 )。 控制部9'乃再實施,這些是否能滿足(ΗΘ/ S ιΗ·) ,且VpS60V之條件之判斷(步驟S2 )0 如果滿足時就指示於驅動部D移動開啓器S T,露出 基板S開始成膜(步驟S 3 )。 惟如果未能滿足上述條件時即以下述之順序做動作。 首先判斷是否(H/5/S iH·) <1 ’且VpS6〇 V (步驟S 4 )。 「是」時,將電源4之輸出(W)增加規定量(步驟 S 5 ) ° 「否」時,即判斷,是否(Ηθ/S iH·) 且
Vp>60V(步驟S6)。 如「是」時,操作排氣裝置6之排氣調整閥6 1,將 成膜室1 0'內之氣體壓力增加規定量(步驟S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111111 (請先Μ·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貧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32- 五、發明說明(3〇 ) 如「否」時,(1"1泠/3111*)<1,且卩?>6〇 (請先Μ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V,而操作氣體供給裝置5之質量流量控制器5 1,而將 氣體供給量減少規定量(步驟S8)。 在步驟S5,S7,或S8而令電源輸出增加規定量 ,令成膜室內氣體壓增加規定量或減少氣體供給量之規定 量後,再度回至步驟S 1 ,由裝置7,8讀取檢測出之資 料,判斷這些是否合乎(η沒/ siir) si ,且vps 6 0 v之條件,而必要要反複同樣之歩驟。 如上所述滿足了(H/9/S i ίΤ) ,且Vpg 6 Ο V之條件時,即指示驅動部D移動開啓器,露出基板 S開始成膜。 於是在基板S上以4 0 0°C以下之基板溫度,而生產 性良好的可形成多結晶矽薄膜。 爲了順暢的形成良質之多結晶矽薄膜起見,在第6圖 之裝置上再如下述的實施也可以。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①爲了使等離子中之離子密度爲5xl〇1() (cm-)以下起見以控制部9’來實施:由放電用電源4之投入 電力之大小,由氣體供給量,進一步藉由該氣體供給量及 (或)由上述排氣裝置6之排氣量之調整之成膜壓力等之 至少一項之控制也可以。 0爲了使成膜氣體壓力成爲2 0mTo r r以下,更 合宜爲1 0 m T 〇 r r以下地,以控制部9來控制由氣體 供給裝置5之氣體供給量及(或)由排氣裝置6之排氣量 也可以。 3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36896 i A7 •------ B7 五、發明說明(31 ) 使用第6圖所示之薄膜形成裝置而例如與上述實驗例 8相同之基板上,設定與實驗例8相同之條件,而可形成 了良好的多結晶矽薄膜也。 〔發明之效果〕 如上述說明,依本發明時,即可以提供在比較的低溫 下,以低廉且生產性良好的可形成多結晶矽薄膜之多結晶 矽薄膜形成方法也。 > 又依本發明時,可以提供,在比較的低溫之下,以低 廉價格、生產性良好的形成多結晶矽薄膜之外,廣汎的可 以利用於,所欲之薄膜之形成之薄膜形成裝置也 圖式之簡單說明 第1圖表示本發明之薄膜形成裝置之一例之槪略構成 圖。 第2圖表示本發明之薄膜形成裝置之其他例之槪略構 成圖。 第3圖表示依第1圖所示之裝置之實驗例1之S i H4 導入量1 0 c cm,放電電力200W時之S i Η!等離子 之發光分子向量之圖。 第4圖係在實施實施例1之膜之形成時,而將氣體導 入量及放電電力種種的改變時之表示等離子之狀態〔發光 強度比(H jS / S i Η ’)與等離子密度〕與矽結晶性之關 係之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34-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 1----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說明(32 ) 第5圖表示在實驗例8所獲得之矽薄膜及以往之非晶 形矽薄膜之以射拉曼分光法之拉曼移位與拉曼散亂強度之 關係之圖。 第6圖係表示本發明之薄膜形成裝置之其他例之槪略 構成圖。 第7圖係表示第6圖所示薄膜形成裝置之控制部之動 作之流程圖。 > 〔標號說明〕 1,1〇,1〇’ 成膜室(等離子形成室) 2 基板保持器 2 Η 加熱器 3 圓 筒 形放電 電 極 3 1 平 板形放 電 電 極 4 放 電 用電源 4 1 匹 配箱 5 氣 體 供給裝 置 5 1 質 量流量 控制 器 6 排 氣 裝置 6 1 排 氣量調 整 閥 7 發 光 分光計 測 裝 置 8 探 頭 測定裝 置 9 9 ’ 控制部 1 0 0 主電腦 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 297公釐〉 -35- A7 8 9 6 - __B7 五、發明說明(33 ) 11 傳遞裝置 S T 開閉器 D 開閉器驅動部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I本頁) •SJ·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36-

Claims (1)

  1. it告β a vpt 公A 11 A.av·.'' A8B8C8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 — — — — — — — II — — I— · ί I <♦請先閲1*-背面之泫意^•項再填筲本頁) 1 . 一種多結晶矽薄膜形成方法,由具有矽原子之材 料氣體與氫氣體之混合氣體或由矽烷系反應氣體來形成等 離子,而將該等離子狀態控制爲,對於該等離子中之 S i 基之發光強度之氫原子基(Ηθ )之發光強度比〔 (氫原子基(ΗΘ)之發光強度)/ ( S i 基之發光強 度)〕爲1以上,而在該等離子之下對於基板上形成多結 晶砂薄膜爲其特徵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結晶矽薄膜之形 成方法,其中在於上述等離子之控制時,將等離子電位控 制爲6 Ο V以下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2項所述之多結晶矽薄 膜之形成方法,其中在上述等離子狀態之控制時,將等離 子中之離子密度控制成爲: -線. 5 X 1 0 1 ^ ( c m _ 3 )以下地實施控制等離子狀態以 資形成多結晶矽薄膜者。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2項所述之多結晶矽薄 膜之形成方法,其中令上述等離子以在放電之下形成,而 該放電所用之放電電極而使用圓筒形電極者。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2項所述之多結晶矽薄 膜之形成方法,其中令上述等離子以在放電之下形成,而 該放電所用之放電用電源係使用頻數6 OMH z以上之高 頻電源者。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2項所述之多結晶矽薄 膜之形成方法,其中將成膜氣體壓力維持於2 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37 - 鐘08 43 689 6 * 六、申請專利範圍 m T 〇 r r以下者。 (·請先Μ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ft本頁)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2項所述之多結晶矽薄 膜之形成方法,其中將成膜時之基板溫度維持於4 0 0°C 似下者。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多結晶矽薄膜形成 方法,其中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JR 當在於對於上述基板上形成多結晶矽薄膜時,將該基 板設置於成膜室內,而將該成膜室內施予排氣減壓由而設 定爲成膜氣體壓力,同時對於導入於該成膜室內之上述具 有矽原子之材料氣體與氫氣體之混合氣體或該矽系反應氣 體之成膜原料氣體賦加高頻電力以資形成上述等離子,而 當時,如果上述發光強度比係少於1 ,等離子電位爲6 0 V以下時,增加上述高頻電力,而當上述發光強度比爲1 以上,等離子電位大於6 Ο V以上時,即調整由上述成膜 室內之排氣量,以資增加上述成膜氣體壓力,而當上述發 光強度比係小於1 ,等離子電位大於6 Ο V時,即減少對 於上述成膜室內之上述原料氣體之導入量,由而設成成爲 ,發光強度比係1以上,等離子電位爲6 Ο V以下之條件 者。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多結晶矽薄膜形成 方法,其中 在於上述等離子狀態之控制時,將等離子狀態控制爲 ,等離子中之離子密度爲5 X 1 01° ( cm — 3)以下以資 形成多結晶矽薄膜者。 -3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6 9 8 6 A8B8C8D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或第9項所述之多結晶 矽薄膜形成方法’其中當對於上述成膜原料賦加上述高頻 電力時’採用連接於高頻電源之圓筒形放電電極者。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或第9項所述之多結晶 矽薄膜形成方法,其中當對於上述成膜原料氣體賦加上述 高頻電力時’使用頻數6 ΟΜΗ z以上之高頻電力做爲該 尚頻電力者。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或第9項所述之多結晶 矽薄膜形成方法’其中將上述成膜氣體壓力維持於2 0 m T 〇 r r以下者。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或第9項所述之多結晶 矽薄膜形成方法,其中將上述成膜時之基板溫度維持於 4 0 ◦ °C以下者。 1 4 . 一種薄膜形成裝置,主要係具備:可以設置被 成膜基板之成膜室,設置於該成膜室內,連接於放電用電 源之等離子形成用之放電用電極,對於該成膜室內供給成 膜用氣體之氣體供給裝置,由該成膜室予以排氣之排氣裝 置之藉由等離子CVD之薄膜形成裝置,其特徵爲具備有 用於實施等離子狀態之計測用之發光分光計測裝置及 探頭測定裝置,以及依據該發光分光計測裝置及探頭測定 裝置之檢出資料而將等離子狀態維持於規定之狀態地,至 少控制•由上述放電用電源之電力供給;來自氣體供給裝 置之氣體之供給:以及由上述排氣裝置之排氣;等其中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柊<210x 297公釐) -39- ------ - - - · I — ! I I I 訂— — — — — 翁 ,7'請先£^背面之注意事項再1^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36896 六、申請專利範圍 一之控制部者。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所述之薄膜形成裝置 ,其中 上述氣體供給裝置係,用於供給具有矽原子之材料氣 體與氫氣體,或甩於供給矽烷系反應氣體者, 上述控制部乃令由上述發光分光計測裝置所求得之對 於成膜室內等離子中之S i H'基之發光強度之氫原子基( Η沒)之發光強度比〔(氫原子基(Η /3 )之發光強度) / (Si Η '基之發光強度)〕之能成爲1地*控制由來自 上述放電用電源之電力供給,來自氣體供給裝置之氣體供 給,以及由上述排氣裝置之排氣中之至少一個,以資在上 述基板上形成多結晶矽薄膜者。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所述之薄膜形成裝置 ,其中 上述氣體供給裝置乃用於供給:具有矽原子之材料氣 體與氫氣體,或用於供給矽烷系反應氣體者, 上述控制裝置乃,令對於,以上述發光分光計測裝置 所求之成膜室內等離子中之S i Η’基之發光強度之氫原子 基(H/3)之發光強度比〔(氫原子基(Η/S)之發光強 度)/(sifr基之發光強度)〕成爲1以上,且由上述 探頭測定裝置所求之等離子電位會成爲6 〇 v以上地,得 控制:由上述放電用電源來之電力供給,由氣體供給裝置 之氣體供給,以及由上述排氣裝置之排氣等,其中之一者 ,以資得在上述基板上,形成多結晶矽之薄膜者。 -------------* 裳! II 訂!---線 f諫先閱货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本頁} 本纸張疋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芨> -4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 3 6 8 9 6 - as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所述之薄膜形成裝置 ,其中 上述放電用電源係高頻電源, 上述控制部乃,令當對於上述被成膜基板上形成多結 晶矽薄膜時,爲了可以將上述發光強度比設定爲1以上, 且等離子電位設定爲6 Ο V以下之條件地, 當上述發光強度比係小於1而等離子之電位爲6 Ο V 以下時,增加由上述高頻電源所供給之電力, 當上述發光強度比爲1以上而等離子電位大於6 0V 時,即調整由上述排氣裝置所實施之從成膜室之排氣量以 資增加成膜室內之成膜氣體壓, 當上述發光強度比小於1.而等離子電位大於6 Ο V時 ,即減少由上述氣體供給裝置之對於成膜室內之氣體供給 量者。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或1 6,1 7項所述 之薄膜形成裝置,其中 上述控制部乃,再令由上述探頭測定裝置所求得之等 離子中之離子密度之成爲5 X 1 01Q ( cm — 3)以下地施 予控制,從上述放電用電源之電力供給,從氣體供給裝置 之氣體供給,以及由上述排氣裝置之排氣等,至少其中之 一者。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或16,17項所述 之薄膜形成裝置,其中 上述放電用電極爲圓筒形電極者。 本紙張尺度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发) -41 - -----裝— I — II —訂 i I------線 (請先"讀背面之注t事項再本頁》 Mi 436896 - 六、申請專利範圍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或16,17項所述 之薄膜形成裝置,其中 上述放電用電源乃用於供給頻數6 〇MH z以上之電 力之電源者。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或16,17項所述 之薄膜形成裝置,其中 上述控制部係爲了將成膜氣體壓力維持於2 0 mTo r r以下起見至少控制,由上述氣體供給裝置之氣 體之供給或由上述排氣控制裝置之排氣等’其中之一方者 0 2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多結晶砍薄膜形 成方法,其中 令上述等離子在放電之下形成’而使用於該放電之放 電電極係採用圓筒形電極者。 2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7項所述之薄膜形成裝置 •其中 上述放電用電極係圓筒形電極者 — — — — — — — 111! · ! I 1 I I 訂------If— ('請先Μ.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ft.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2- 本紙張尺度適用令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TW088118234A 1998-10-23 1999-10-21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thin film forming method and thin film forming apparatus TW43689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0298698 1998-10-23
JP22738899A JP3812232B2 (ja) 1998-10-23 1999-08-11 多結晶シリコン薄膜形成方法及び薄膜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36896B true TW436896B (en) 2001-05-28

Family

ID=26527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8118234A TW436896B (en) 1998-10-23 1999-10-21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thin film forming method and thin film forming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6447850B1 (zh)
EP (1) EP1043762B1 (zh)
JP (1) JP3812232B2 (zh)
KR (1) KR100481785B1 (zh)
DE (1) DE69941285D1 (zh)
TW (1) TW436896B (zh)
WO (1) WO20000253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16818A (ja) * 2000-02-29 2001-11-16 Canon Inc 膜形成方法及び形成装置、並びにシリコン系膜、起電力素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センサー及び撮像素子
US6803080B2 (en) * 2000-02-29 2004-10-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of forming crystalline silicon film by CVD
US6620520B2 (en) * 2000-12-29 2003-09-16 Lam Research Corporation Zirconia toughened ceramic components and coatings in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US7094614B2 (en) * 2001-01-16 2006-08-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situ monitoring of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process by mass spectrometry
JP4433131B2 (ja) * 2001-03-22 2010-03-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リコン系薄膜の形成方法
JP4258549B2 (ja) * 2004-03-26 2009-04-30 日新電機株式会社 結晶性シリコン薄膜の形成方法及び装置
KR100814454B1 (ko) * 2004-03-26 2008-03-17 닛신덴키 가부시키 가이샤 실리콘 도트 형성방법 및 실리콘 도트 형성장치
US20070007244A1 (en) * 2005-07-05 2007-01-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etection of loss of plasma confinement
JP4497066B2 (ja) * 2005-09-13 2010-07-07 日新電機株式会社 シリコンドットの形成方法及び装置
JP4497068B2 (ja) * 2005-09-26 2010-07-07 日新電機株式会社 シリコンドット形成方法及びシリコンドット形成装置
JP4529855B2 (ja) * 2005-09-26 2010-08-25 日新電機株式会社 シリコン物体形成方法及び装置
JP4434115B2 (ja) 2005-09-26 2010-03-17 日新電機株式会社 結晶性シリコン薄膜の形成方法及び装置
FR2892652B1 (fr) * 2005-10-28 2009-06-05 Sidel Sas Machine rotative de traitement de recipients
KR100773123B1 (ko) * 2005-11-28 2007-11-02 주식회사 에이이티 2단계 증착에 의한 다결정 실리콘 박막의 형성 방법
JP4674177B2 (ja) * 2006-03-15 2011-04-20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EP1905867A1 (en) 2006-09-28 2008-04-02 Fujifilm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forming a film, piezoelectric film, and piezoelectric device
US20080095975A1 (en) * 2006-10-23 2008-04-24 Jin Jang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thin film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JP4997925B2 (ja) * 2006-11-08 2012-08-15 日新電機株式会社 シリコンドット形成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シリコンドット及び絶縁膜付き基板の形成方法及び装置
JP5435188B2 (ja) * 2006-11-14 2014-03-05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多結晶シリコン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多結晶シリコン製造設備
US7839499B2 (en) * 2008-02-13 2010-11-23 Los Alamos National Security, Llc Hydrogen sensor
WO2010008021A1 (ja) * 2008-07-15 2010-01-21 キヤノンアネルバ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処理方法及び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JP5324966B2 (ja) * 2009-03-06 2013-10-2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光電変換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製膜装置
WO2011047455A1 (en) * 2009-10-23 2011-04-28 Aris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Controlled low temperature growth of epitaxial silicon films for photovoltaic applications
JP5625624B2 (ja) 2010-08-27 2014-11-19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成膜装置、成膜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KR101155605B1 (ko) * 2010-10-05 2012-06-13 주식회사 엔씰텍 다결정 실리콘 박막 제조장치
JP6008611B2 (ja) * 2012-06-27 2016-10-19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処理方法及び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JP6388491B2 (ja) * 2014-05-02 2018-09-12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計測装置を備えたプラズマ発生装置及びプラズマ推進器
KR102516885B1 (ko) * 2018-05-10 2023-03-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증착 장비 및 이를 이용한 반도체 장치 제조 방법
RU2769751C1 (ru) * 2021-05-25 2022-04-05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точного машинострое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нанесения сверхтолстых слоев поликристаллического кремния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25822A (ja) * 1982-01-22 1983-07-27 Toshiba Corp 非晶質半導体薄膜の製造装置
JPS58172218A (ja) * 1982-03-31 1983-10-11 Minolta Camera Co Ltd アモルフアスシリコン光導電層の製造方法
JPS58190811A (ja) * 1982-04-26 1983-11-07 Fujitsu Ltd アモルフアス水素化シリコン光導電膜の製造法
JPS5994810A (ja) * 1982-11-22 1984-05-31 Agency Of Ind Science & Technol アモルファスシリコン膜の製造法
JPH03158470A (ja) * 1989-11-15 1991-07-08 Hitachi Ltd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製造装置
KR100247823B1 (en) * 1990-09-26 2000-03-15 Hitachi Ltd Microwave plasm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3201495B2 (ja) 1992-09-16 2001-08-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非晶質シリコンの製造方法
JPH06177043A (ja) * 1992-12-10 1994-06-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誘電体薄膜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H0831747A (ja) * 1994-07-13 1996-02-02 Hitachi Ltd プラズマプロセス運転支援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プラズマプロセス装置
JPH10265212A (ja) * 1997-03-26 1998-10-06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微結晶および多結晶シリコン薄膜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20192394A1 (en) 2002-12-19
JP2000195810A (ja) 2000-07-14
US6620247B2 (en) 2003-09-16
KR20000029249A (ko) 2000-05-25
US6447850B1 (en) 2002-09-10
EP1043762A1 (en) 2000-10-11
JP3812232B2 (ja) 2006-08-23
KR100481785B1 (ko) 2005-04-11
DE69941285D1 (de) 2009-10-01
EP1043762A4 (en) 2004-09-15
EP1043762B1 (en) 2009-08-19
WO2000025354A1 (fr) 2000-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36896B (en)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thin film forming method and thin film forming apparatus
TW539762B (en) Thin film forming method and thin film forming apparatus
TW438901B (en) Apparatus for depositing a film with a four-corners grounded susceptor
AU2011350427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gas barrier plastic molded body
JP2007070669A (ja) 窒化硼素炭素および窒化硼素の成膜方法並びに前記方法で得られた膜、基板、デバイス
JP2007046080A (ja) 製膜装置、製膜方法、パターニング方法、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装置の製造方法
US20100012032A1 (en) Apparatus for high-rat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US20100081260A1 (en) Method for forming a semiconductor film
JP2012143996A (ja) 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manatides et al. Deposition rate optimization in SiH4/H2 PECVD of hydrogenated microcrystalline silicon
Nakamura et al. Hydrophilic properties of hydro-oxygenated TiOx films prepared by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JP3807127B2 (ja) シリコン系薄膜の形成方法
JP2001214277A (ja) 堆積膜形成装置および堆積膜形成方法
KR100824171B1 (ko) 새로운 박막 특성을 획득하기 위한 pecvd 방전 소스의전력 및 전력 관련 함수의 변조 방법 및 시스템
JP5918631B2 (ja) ZnO膜形成方法及びZnO膜形成装置
Takeuchi et al. Ionization of hexamethyldisilane for SiC deposition
WO2012026464A1 (ja) 封止膜材料、封止膜及びその用途
Kawamura et al. Development of large-area a-Si: H films deposition using controlled VHF plasma
Hwang et al. Dual comb-type electrodes as a plasma source for very high frequency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Gu et al. Low-temperature fabrication of silicon films by large-area microwave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Hamanaka et al. The effect of pretreatment for SiH4 gas by microwave plasma on Si film formation behavior by thermal CVD
JP2510488B2 (ja) 堆積膜形成法
JP4966083B2 (ja) 成膜装置
Sharma et al. Hot filament-dissociation of (CH3) 3SiH and (CH3) 4Si, probed by vacuum ultra violet laser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scopy
JP2002030437A (ja) 薄膜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