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31795A - 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31795A
TW202331795A TW111146133A TW111146133A TW202331795A TW 202331795 A TW202331795 A TW 202331795A TW 111146133 A TW111146133 A TW 111146133A TW 111146133 A TW111146133 A TW 111146133A TW 202331795 A TW202331795 A TW 20233179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wafer
epitaxial
wafe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6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崎順也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信越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信越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信越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31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179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3/2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particular shape, e.g. curved or truncated substrate
    • H01L33/22Roughened surfaces, e.g.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epitaxial la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ed Devices (AREA)
  • Element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是一種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其具有以下步驟:在起始基板上生長蝕刻停止層之步驟;藉由在前述蝕刻停止層上生長具有化合物半導體功能層之磊晶層來製作磊晶晶圓之步驟;利用乾式蝕刻法在前述化合物半導體功能層上形成用以形成元件的隔離溝槽之步驟;藉由對於前述磊晶層的與前述起始基板相反側的表面實行粗面化蝕刻,來使表面粗糙度以算術平均粗糙度Ra計為0.1μm以上之步驟;將可見光透射性基板和前述磊晶晶圓的與前述起始基板相對的表面隔著可見光透射性熱硬化性接合材料來加以接合之步驟;及,將前述起始基板去除之步驟。藉此,提供一種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該接合型半導體晶圓在基板上製作微型LED裝置時,能夠製成一種輝度下降的發生得到抑制之微型LED。

Description

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有關一種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
僅將磊晶功能層等半導體功能層從起始基板分離並移置至另一基板的技術,是能夠緩和由起始基板的物性導致的限制,並對提升器件系統的設計自由度很重要的技術。
尤其在微型發光二極體(微型LED)裝置中,起始基板難以直接移置至驅動電路,而需要移置技術。為了製作能夠移置至適合於微型LED裝置的驅動電路之施體基板,需要一種技術,將磊晶功能層接合在永久基板上之後,去除起始基板,實現移置。
又,在微型LED裝置中,存在施體基板製作的問題,同時,存在因縮小微型LED尺寸而發生輝度下降之問題。
專利文獻1中揭示一種將半導體磊晶基板與暫時支撐基板隔著介電質層加以熱壓接合的技術、及一種利用溼式蝕刻來分離暫時支撐基板與磊晶功能層的技術。
專利文獻2中揭示一種技術,形成隔離溝槽來使犧牲層露出後,實行接合,實施犧牲層蝕刻來分離起始基板。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21-27301號公報 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第WO2014/020906號小冊子
[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技術是於磊晶晶圓表面形成氧化物層來實行暫時支撐處理後,實行犧牲層蝕刻來將起始基板剝離。然而,雖然能夠使用此技術來實現小尺寸化的微型LED,但是專利文獻1並未揭示對於輝度下降的改善對策。
又,專利文獻2是形成隔離溝槽,隔著隔離溝槽來實行犧牲層蝕刻。然而,雖然能夠使用此技術來實現小尺寸化的微型LED,但是專利文獻2並未揭示對於輝度下降的改善對策。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完成,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該接合型半導體晶圓在基板上製作小尺寸的發光元件時,能夠製成一種輝度下降的發生得到抑制之小尺寸的發光元件。 [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
本發明是為了達成上述目的而完成,本發明提供一種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具有以下步驟:在起始基板上磊晶生長蝕刻停止層之步驟;藉由在前述蝕刻停止層上磊晶生長具有化合物半導體功能層之磊晶層來製作磊晶晶圓之步驟;利用乾式蝕刻法在前述化合物半導體功能層上形成用以形成元件的隔離溝槽之步驟;藉由對於前述磊晶層的與前述起始基板相反側的表面實行粗面化蝕刻,來使前述磊晶層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以算術平均粗糙度Ra計為0.1μm以上之步驟;將與前述磊晶層不同材料的可見光透射性基板和前述磊晶晶圓的與前述起始基板相對的表面隔著可見光透射性熱硬化性接合材料來加以接合之步驟;及,將前述起始基板去除之步驟。
若是這樣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則藉由對於磊晶層(磊晶生長層)的表面實行粗面化蝕刻,來使表面粗糙度以Ra計為0.1μm以上,因而能夠移置抑制了小尺寸的發光元件的輝度下降之元件。
又,在本發明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中,亦能夠在形成前述隔離溝槽之前實行前述粗面化蝕刻。又,亦能夠在形成前述隔離溝槽之後實行前述粗面化蝕刻。
如此一來,能夠在形成隔離溝槽之前或之後實行粗面化蝕刻。
又,能夠藉由在前述化合物半導體功能層上形成前述隔離溝槽,來將前述元件的其中一邊製成100μm以下。
這樣在化合物半導體功能層上形成隔離溝槽的結果,對於元件的其中一邊成為100μm以下之發光元件,本發明的輝度下降抑制效果變得特別顯著。
又,能夠將前述元件設為具有發光層和窗層之微型LED結構體。
本發明對於元件為具有發光層和窗層之微型LED結構體者特別有效。
又,在本發明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中,能夠使用將乙酸溶液、氫氟酸溶液、碘溶液之中的至少2種加以混合而得的溶液,來實行前述粗面化蝕刻。
藉由使用將這些溶液之中的至少2種加以混合而得的溶液,能夠更確實地使磊晶層的表面粗面化。
又,較佳是將前述可見光透射性基板設為藍寶石、石英、玻璃、SiC、LiTaO 3、LiNbO 3中的任一種。
能夠選擇這樣的可見光透射性基板,以提高尤其是對於雷射的透射性,適合作為本發明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被接合基板。
又,較佳是將前述可見光透射性熱硬化性接合材料設為苯并環丁烯(BCB)、矽氧樹脂、環氧樹脂、旋轉塗佈玻璃、聚醯亞胺、氟樹脂中的任一種以上的材料。
像該等這樣的可見光透射性熱硬化性接合材料能夠適合用來作為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中的接合材料。
又,能夠將前述可見光透射性熱硬化性接合材料的厚度設為0.01μm以上且0.6μm以下。
若是這樣的接合材料的厚度,則能夠使接合材料的厚度分佈相對較小,因而較佳。 [發明的功效]
若是本發明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則藉由對於磊晶層(磊晶生長層)的表面實行粗面化蝕刻,來使表面粗糙度以Ra計為0.1μm以上,因而能夠移置抑制了小尺寸的發光元件(尤其是微型LED裝置)的輝度下降之元件。
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不限定於這些說明。
本發明是一種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具有以下步驟:在起始基板上磊晶生長蝕刻停止層之步驟;藉由在前述蝕刻停止層上磊晶生長具有化合物半導體功能層之磊晶層來製作磊晶晶圓之步驟;利用乾式蝕刻法在前述化合物半導體功能層上形成用以形成元件的隔離溝槽之步驟;藉由對於前述磊晶層的與前述起始基板相反側的表面實行粗面化蝕刻,來使前述磊晶層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以算術平均粗糙度Ra計為0.1μm以上之步驟;將與前述磊晶層不同材料的可見光透射性基板和前述磊晶晶圓的與前述起始基板相對的表面隔著可見光透射性熱硬化性接合材料來加以接合之步驟;及,將前述起始基板去除之步驟。
以下,例示第一實施形態、第二實施形態來說明本發明的態樣。各實施形態中類似的構成要素是在圖式中標註相同的符號來進行說明。又,省略一部分的重複的說明。
[第一實施形態] 首先,說明第一實施形態。此實施形態是在形成隔離溝槽之前實行粗面化蝕刻之形態。
首先,如圖1所示,在起始基板11上依序實行磊晶生長,形成各層,而製作磊晶晶圓20。藉此,製作磊晶層,其具有蝕刻停止層12和化合物半導體功能層18。更具體而言,能夠用以下方式實行各層的磊晶生長。
如圖1所示,在第一導電型的由例如GaAs所構成之起始基板11上磊晶生長蝕刻停止層12。例如能夠藉由以下方式形成蝕刻停止層12:積層第一導電型的GaAs緩衝層後,生長例如0.3μm的第一導電型的Ga xIn 1 xP(0.4≦x≦0.6)第一蝕刻停止層、例如0.3μm的第一導電型的GaAs第二蝕刻停止層。進一步,準備磊晶晶圓20,其具有作為半導體功能層(磊晶功能層)18的發光元件結構,該發光元件結構是在蝕刻停止層12上依序生長例如下述層而成:例如1.0μm的第一導電型的(Al yGa 1 y) xIn 1 xP(0.4≦x≦0.6,0<y≦1)第一包覆層13、無摻雜的(Al yGa 1 y) xIn 1 xP(0.4≦x≦0.6,0≦y≦0.6)活性層14、例如1.0μm的第二導電型的(Al yGa 1 y) xIn 1 xP(0.4≦x≦0.6,0<y≦1)第二包覆層15、例如0.1μm的第二導電型的GaInP中間層(未圖示)、例如4μm的第二導電型的GaP窗層16。此處,將AlGaInP第一包覆層13至AlGaInP第二包覆層15稱為雙異質(DH)結構部(圖1)。再者,半導體功能層(磊晶功能層)18的材料不限定於這些材料,只要設為具有如上所述的發光元件結構即可。
繼而,如圖2所示,對於磊晶晶圓20的磊晶層的表面(與起始基板相反側的表面)實行粗面化蝕刻(磨砂(frost))處理,來在磊晶晶圓20的磊晶層的表面形成微小凹凸,使其表面粗糙度以算術平均粗糙度Ra計為0.1μm以上(圖2)。此處,使表面粗糙度以Ra計為0.1μm以上之理由是因為藉由使光萃取面粗糙,來增加在半導體表面/大氣界面的散射,從而能夠減少由折射率差引起在界面發生的全反射,提高外部量子效率。原因在於,雖然即使低於此Ra値,散射效果、換言之外部量子效率提升效果亦不會變為零,但是該效果會顯著變低。圖2中示出位於窗層16的晶圓表面部之粗面16a。此粗面化蝕刻處理較佳是使用將乙酸溶液、氫氟酸溶液、碘溶液之中的至少2種加以混合而得的混合溶液來實行。
繼而,如圖3所示,利用乾式蝕刻法在化合物半導體功能層18上形成用以形成元件的隔離溝槽21。更具體而言,實施元件隔離步驟,該步驟是利用光刻法形成阻劑遮罩或硬遮罩,藉由使用了氯系電漿的乾式蝕刻法從窗層16蝕刻至第一包覆層13,從而形成元件隔離溝槽21(圖3)。
本發明能夠抑制更小元件尺寸的輝度下降,因而形成此隔離溝槽21時能夠將元件的其中一邊製成100μm以下(亦即所製造的發光元件的大小亦為同等)。尤其,此元件的其中一邊亦能夠製成50μm以下。此處的元件的設計尺寸亦稱為晶粒設計尺寸。
繼而,如圖4、圖5所示,將與磊晶層不同材料的可見光透射性基板31和磊晶晶圓20的與起始基板11相對的表面隔著可見光透射性熱硬化性接合材料24來加以接合。更具體而言,例如如以下所述。首先,如圖4所示,在磊晶晶圓20上旋轉塗佈例如苯并環丁烯(BCB)作為具有可見光透射性的熱硬化型接合構件24(圖4),然後與例如作為具有可見光透射性的異種基板的藍寶石晶圓31以相對向的方式重疊,並加以熱壓接,藉此,製作接合基板30,該接合基板30是將磊晶晶圓20與藍寶石晶圓31隔著作為可見光透射性熱硬化性接合材料24的BCB來加以接合而得。利用旋轉塗佈來塗佈BCB時,膜厚例如能夠設為0.01μm以上且0.6μm以下(圖5)。
再者,如圖4、圖5所圖示,可見光透射性熱硬化性接合材料24有時亦被塗佈於隔離溝槽21的內部,對於可見光透射性基板31與磊晶晶圓20的黏著並無特別問題。
再者,作為可見光透射性熱硬化性接合材料24的BCB膜的厚度不限定於此厚度,當利用旋轉塗佈來形成BCB膜時,存在更佳範圍。可見光透射性熱硬化性接合材料24(尤其是BCB)的厚度在較佳範圍內,能夠使接合材料的厚度分佈相對較小,並且,接合處理後的面積產率有提升的傾向。若設為0.01μm以上的可見光透射性熱硬化性接合材料24(尤其是BCB)的厚度的設計,則例如能夠設為70%以上的接合面積產率。又,若將此厚度設為0.05μm以上,則例如能夠設為90%以上的面積產率。又,如上所述,此膜厚只要為0.6μm以下就足夠。
又,作為可見光透射性基板31的異種基板不限定於藍寶石,只要是能夠確保平坦性並且準分子雷射光的吸收率較低的材料,則能夠選擇任何材料。除了藍寶石以外,還能夠選擇:石英、玻璃、SiC、LiTaO 3、LiNbO 3
又,作為可見光透射性熱硬化型接合材料,不限定於BCB,只要具有熱硬化性,則能夠選擇任何材料。除了BCB以外,還能夠設為矽氧樹脂、環氧樹脂、旋轉塗佈玻璃(spin-on-glass,SOG)、聚醯亞胺(Polyimide,PI)、氟樹脂中的任一種以上的材料。作為氟樹脂,能夠使用Cytop(註冊商標)等非晶質氟系樹脂。
繼而,如圖6、圖7所示,將起始基板11去除。更具體而言,如以下所述。當如上述例子使用GaAs基板作為起始基板11時,如圖6所示,利用氨-過氧化氫(氨與過氧化氫之混合溶液)以溼式蝕刻來予以去除(圖6),使蝕刻停止層12之中的GaInP第一蝕刻停止層露出。繼而,如圖7所示,將蝕刻劑切換為鹽酸系來選擇性去除蝕刻停止層12之中的GaInP第一蝕刻停止層,使蝕刻停止層12之中的GaAs第二蝕刻停止層露出,繼而,將蝕刻劑切換為硫酸-過氧化氫(硫酸與過氧化氫之混合溶液)系來選擇性去除GaAs第二蝕刻停止層,使第一包覆層13露出。藉由實行以上處理,能夠製作一種僅保持有DH層和窗層之磊晶接合基板(圖7)。
能夠用以上方式製造接合型半導體晶圓。圖7所示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能夠用於具有發光層和窗層之微型LED結構體。又,能夠用以下方式接著形成各元件的電極等。
繼而,如圖8所示,利用光刻法形成阻劑遮罩或硬遮罩,藉由例如使用了氟系電漿的乾式蝕刻法來蝕刻存在於元件隔離溝槽21中的可見光透射性熱硬化性接合材料24(BCB部)的一部分,而形成島狀圖案(圖8)。
繼而,如圖9所示,能夠利用光刻法形成阻劑遮罩或硬遮罩,藉由使用了氯系電漿的乾式蝕刻法來從第一包覆層13蝕刻至第二包覆層15,使第二包覆層15的一部分露出(圖9)。
再者,圖9中圖示了蝕刻至第二包覆層15的中間部分後的狀態,但是不限定於此深度,只要蝕刻通過活性層14,可以是任意深度。例如活性層14完全消失的狀態、以及第二包覆層15幾乎未被蝕刻的狀態、第二包覆層15完全被蝕刻且窗層16露出的狀態皆能夠獲得同樣的效果。
繼而,如圖10所示,利用剝離(lift-off)等方法以物理的方式將呈釘狀的可見光透射性熱硬化性接合材料24(BCB硬化部)去除(圖10)。例如能夠以5kgf/cm 2左右的壓力的液流去除釘狀BCB硬化部,但是不限定於此方法,亦可使用灰化(ashing)法,亦可使用反應性離子蝕刻(RIE)法。在灰化法和反應性離子蝕刻(RIE)法中BCB硬化膜會被等向性地侵蝕,由於呈釘狀的BCB硬化部的侵蝕速度快於膜狀的BCB硬化部,因此只要調整時間條件,則能夠僅去除釘狀BCB硬化部。
繼而,如圖11所示,製作PSV圖案膜,其是在表面形成SiO 2等鈍化(PSV)膜42,以覆蓋元件隔離端部、露出的活性層的側面且第一包覆層和第二包覆層的一部分露出的方式進行加工而成(圖11)。
再者,鈍化膜42不限定於SiO 2膜,只要是具有絕緣性的材料,則能夠選擇任何材料。
例如能夠藉由使用了正矽酸乙酯(TEOS)和O 2的電漿化學氣相沉積(P-CVD)法來形成鈍化膜42。然而,不限定於此方法,只要能夠形成鈍化膜42,則能夠選擇任何方法。例如可利用濺鍍法、脈衝雷射沉積(Pulsed Laser Deposition,PLD)法、原子層沉積(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法、溶膠-凝膠法等方法來形成。
繼而,如圖12所示,在鈍化膜42的露出部形成電極44,加以實施熱處理來實現歐姆接觸(圖12)。
又,電極44能夠採用金(Au)系材料,當在P型層附近設置電極時,較佳是在半導體層附近(0.5μm以內)設置含鈹(Be)或鋅(Zn)之Au金屬層。當在N型層附近設置電極時,較佳是在半導體層附近(0.5μm以內)設置含鍺(Ge)或矽(Si)之Au金屬層。
又,此處例示了具有引線層之設計,該引線層與第二包覆層15接觸且設置有電極44至第一包覆層13的高度為止,但是不限定於具有引線結構之設計。設為下述結構亦能夠獲得同樣的效果:在不設置引線結構的情形下,將與第二包覆層15接觸的電極44的厚度設計成比第一包覆層13的電極更厚,來縮小高低差。
[第二實施形態] 繼而,說明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形態。此實施形態是在形成隔離溝槽之後實行粗面化蝕刻之形態。
首先,如圖13所示,與第一實施形態同樣地在起始基板11上依序實行磊晶生長,形成各層,而製作具有蝕刻停止層12和磊晶層之磊晶晶圓20,該磊晶層具有化合物半導體功能層18。更具體而言,能夠用以下方式實行各層的磊晶生長。
首先,如圖13所示,在第一導電型的例如GaAs起始基板11上磊晶生長蝕刻停止層12。例如能夠藉由以下方式形成蝕刻停止層12:積層第一導電型的GaAs緩衝層後,生長例如0.3μm的第一導電型的Ga xIn 1 xP(0.4≦x≦0.6)第一蝕刻停止層、例如0.3μm的第一導電型的GaAs第二蝕刻停止層。進一步,準備磊晶晶圓20,其具有作為半導體功能層(磊晶功能層)18的發光元件結構,該發光元件結構是在蝕刻停止層12上依序生長例如下述層而成:例如1.0μm的第一導電型的(Al yGa 1 y) xIn 1 xP(0.4≦x≦0.6,0<y≦1)第一包覆層13、無摻雜的(Al yGa 1 y) xIn 1 xP(0.4≦x≦0.6,0≦y≦0.6)活性層14、例如1.0μm的第二導電型的(Al yGa 1 y) xIn 1 xP(0.4≦x≦0.6,0<y≦1)第二包覆層15、例如0.1μm的第二導電型的GaInP中間層(未圖示)、例如4μm第二導電型的GaP窗層16。此處,將AlGaInP第一包覆層13至AlGaInP第二包覆層15稱為雙異質(DH)結構部(圖13)。再者,化合物半導體功能層(磊晶功能層)18的材料不限定於這些材料,只要設為具有如上所述的發光元件結構即可。
繼而,如圖14所示,利用乾式蝕刻法在化合物半導體功能層上形成用以形成元件的隔離溝槽。更具體而言,實施元件隔離步驟,該步驟是利用光刻法形成阻劑遮罩或硬遮罩,藉由使用了氯系電漿的乾式蝕刻法從窗層16蝕刻至第一包覆層13,從而形成元件隔離溝槽21(圖14)。
本發明能夠抑制更小元件尺寸的輝度下降,因而形成此隔離溝槽21時能夠將元件的其中一邊製成100μm以下(亦即所製造的發光元件的大小亦為同等)。尤其,此元件的其中一邊亦能夠製成50μm以下。
繼而,如圖15所示,藉由對於形成有元件隔離溝槽21之磊晶層的表面(元件隔離晶粒的表面)實行粗面化蝕刻(磨砂)處理,來在磊晶晶圓20的磊晶層的表面(晶粒的窗層16表面)形成以算術平均粗糙度Ra計為0.1μm以上的微小凹凸(圖15)。圖15中示出位於窗層16的晶圓表面部之粗面16a、位於窗層16的側面之粗面16b。此粗面化蝕刻處理較佳是使用將乙酸溶液、氫氟酸溶液、碘溶液之中的至少2種加以混合而得的混合溶液來實行。
繼而,如圖16、圖17所示,將與磊晶層不同材料的可見光透射性基板31和磊晶晶圓20的與起始基板11相對的表面隔著可見光透射性熱硬化性接合材料24來加以接合。更具體而言,例如如以下所述。首先,如圖16所示,在具有實施粗面化處理後的晶粒之磊晶晶圓20上旋轉塗佈例如苯并環丁烯(BCB)作為具有可見光透射性的熱硬化型接合構件24(圖16),然後與例如作為具有可見光透射性的異種基板的藍寶石晶圓31以相對向的方式重疊,並加以熱壓接,藉此,製作接合基板30,該接合基板30是將磊晶晶圓20與藍寶石晶圓31隔著BCB來加以接合而得。利用旋轉塗佈來塗佈BCB時,膜厚能夠設為0.6μm(圖17)。
又,作為可見光透射性基板31的異種基板不限定於藍寶石,只要是能夠確保平坦性並且準分子雷射光的吸收率較低的材料,則能夠選擇任何材料。除了藍寶石以外,還能夠選擇:石英、玻璃、SiC、LiTaO 3、LiNbO 3
又,作為可見光透射性熱硬化型接合材料,不限定於BCB,只要具有熱硬化性,則能夠選擇任何材料。除了BCB以外,還能夠設為矽氧樹脂、環氧樹脂、旋轉塗佈玻璃(spin-on-glass,SOG)、聚醯亞胺(Polyimide,PI)、氟樹脂中的任一種以上的材料。作為氟樹脂,能夠使用Cytop(註冊商標)等非晶質氟系樹脂。
繼而,如圖18、圖19所示,將起始基板11去除。更具體而言,如以下所述。當如上述例子使用GaAs基板作為起始基板11時,如圖18所示,利用氨-過氧化氫(氨與過氧化氫之混合溶液)以溼式蝕刻來予以去除(圖18),使蝕刻停止層12之中的GaInP第一蝕刻停止層露出。繼而,如圖19所示,將蝕刻劑切換為鹽酸系來選擇性去除蝕刻停止層12之中的GaInP第一蝕刻停止層,使蝕刻停止層12之中的GaAs第二蝕刻停止層露出,繼而,將蝕刻劑切換為硫酸-過氧化氫(硫酸與過氧化氫之混合溶液)系來選擇性去除GaAs第二蝕刻停止層,使第一包覆層13露出。藉由實行以上處理,能夠製作一種僅保持有DH層和窗層之磊晶接合基板(圖19)。
能夠用以上方式製造接合型半導體晶圓。圖19所示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能夠用於具有發光層和窗層之微型LED結構體。又,能夠用以下方式接著形成各元件的電極等。
繼而,如圖20所示,利用光刻法形成阻劑遮罩或硬遮罩,藉由例如使用了氟系電漿的乾式蝕刻法來蝕刻存在於元件隔離溝槽21中的可見光透射性熱硬化性接合材料24(BCB部)的一部分,而形成島狀圖案(圖20)。
繼而,如圖21所示,利用光刻法形成阻劑遮罩或硬遮罩,藉由使用了氯系電漿的乾式蝕刻法來從第一包覆層13蝕刻至第二包覆層15,使第二包覆層15的一部分露出(圖21)。
再者,圖21中圖示了蝕刻至第二包覆層15的中間部分後的狀態,但是不限定於此深度,只要蝕刻通過活性層14,任意深度皆能夠獲得同樣的效果。例如活性層14完全消失的狀態、以及第二包覆層15幾乎未被蝕刻的狀態、第二包覆層15完全被蝕刻且窗層16露出的狀態皆能夠獲得同樣的效果。
繼而,如圖22所示,利用剝離(lift-off)等方法以物理的方式將呈釘狀的可見光透射性熱硬化性接合材料24(BCB硬化部)去除(圖22)。例如能夠以5kgf/cm 2左右的壓力的液流去除釘狀BCB硬化部,但是不限定於此方法,亦可使用灰化法,亦可使用RIE法。在灰化法和RIE法中BCB硬化膜會被等向性地侵蝕,由於呈釘狀的BCB硬化部的侵蝕速度快於膜狀的BCB硬化部,因此只要調整時間條件,則能夠僅去除釘狀BCB硬化部。
繼而,如圖23所示,製作PSV圖案膜,其是在表面形成SiO 2等鈍化(PSV)膜42,以覆蓋元件隔離端部、露出的活性層的側面且第一包覆層和第二包覆層的一部分露出的方式進行加工而成(圖23)。
再者,鈍化膜42不限定於SiO 2膜,只要是具有絕緣性的材料,則能夠選擇任何材料。
例如能夠藉由使用了TEOS和O 2的P-CVD法來形成鈍化膜42。然而,不限定於此方法,只要能夠形成鈍化膜42,則能夠選擇任何方法。例如利用濺鍍法、PLD法、ALD法、溶膠-凝膠法等方法來形成亦能夠獲得同樣的效果。
繼而,如圖24所示,在鈍化膜42的露出部形成電極44,加以實施熱處理來實現歐姆接觸(圖24)。
又,電極44能夠採用Au系材料,當在P型層附近設置電極44時,較佳是在半導體層附近(0.5μm以內)設置含Be或Zn之Au金屬層。當在N型層附近設置電極44時,較佳是在半導體層附近(0.5μm以內)設置含Ge或Si之Au金屬層。
又,雖然例示了具有引線層之設計,該引線層與第二包覆層15接觸且設置有電極44至第一包覆層13的高度為止,但是不限定於具有引線結構之設計。設為下述結構亦能夠獲得同樣的效果:在不設置引線結構的情形下,將與第二包覆層15接觸的電極44的厚度設計成比第一包覆層13的電極44更厚,來縮小高低差。 [實施例]
以下,列舉實施例及比較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但是這些例子並非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1) 按照第一實施形態來製造接合型半導體晶圓。
首先,如圖1所示,在第一導電型的GaAs起始基板11上積層第一導電型的GaAs緩衝層後,磊晶生長0.3μm的第一導電型的Ga xIn 1 xP(0.4≦x≦0.6)第一蝕刻停止層、0.3μm的第一導電型的GaAs第二蝕刻停止層,而製成蝕刻停止層12。進一步,依序生長1.0μm的第一導電型的(Al yGa 1 y) xIn 1 xP(0.4≦x≦0.6,0<y≦1)第一包覆層13、無摻雜的(Al yGa 1 y) xIn 1 xP(0.4≦x≦0.6,0≦y≦0.6)活性層14、1.0μm的第二導電型的(Al yGa 1 y) xIn 1 xP(0.4≦x≦0.6,0<y≦1)第二包覆層15、0.1μm的第二導電型的GaInP中間層(未圖示)、4μm的第二導電型的GaP窗層16,而準備具有作為化合物半導體功能層(磊晶功能層)18的發光元件結構之磊晶晶圓20(圖1)。
繼而,如圖2所示,在磊晶晶圓20上實施粗面化蝕刻(磨砂處理),而在磊晶層的表面形成以算術平均粗糙度計Ra=1.12μm的微小凹凸(圖2)。此粗面化蝕刻(磨砂處理)使用了包含乙酸/氫氟酸/硝酸/碘之混合酸。
繼而,如圖3所示,實施元件隔離步驟,該步驟是利用光刻法形成阻劑遮罩,藉由使用了氯系電漿的乾式蝕刻法從第一包覆層13蝕刻至GaP窗層16,從而形成元件隔離溝槽21(圖3)。
繼而,如圖4、5所示,在磊晶晶圓20上旋轉塗佈苯并環丁烯(BCB)作為可見光透射性熱硬化型接合構件24(圖4),然後與作為具有可見光透射性基板31的藍寶石晶圓(被接合晶圓)以相對向的方式重疊,並加以熱壓接,藉此,製作磊晶接合基板,該磊晶接合基板是將磊晶晶圓20與藍寶石晶圓31隔著BCB24來加以接合而得(圖5)。利用旋轉塗佈來塗佈BCB24時,膜厚設為0.6μm。
繼而,如圖6所示,利用氨-過氧化氫(氨與過氧化氫之混合溶液)以溼式蝕刻來將GaAs起始基板11去除(圖6),使蝕刻停止層12之中的GaInP第一蝕刻停止層露出。繼而,如圖7所示,將蝕刻劑切換為鹽酸系來選擇性去除蝕刻停止層12之中的GaInP第一蝕刻停止層,使GaAs第二蝕刻停止層露出,然後將蝕刻劑切換為硫酸-過氧化氫(硫酸與過氧化氫之混合溶液)系來選擇性去除GaAs第二蝕刻停止層,從而去除蝕刻停止層12,並且使第一包覆層13露出(圖7)。
繼而,如圖8所示,利用光刻法形成阻劑遮罩,藉由使用了氟系電漿的乾式蝕刻法來蝕刻存在於元件隔離溝槽21中的BCB部24的一部分,而形成島狀圖案(圖8)。
繼而,如圖9所示,利用光刻法形成阻劑遮罩,藉由使用了氯系電漿的乾式蝕刻法來從第一包覆層13蝕刻至第二包覆層15,使第二包覆層15的一部分露出(圖9)。
繼而,如圖10所示,以5kgf/cm 2的壓力的液流去除釘狀BCB硬化部(圖10)。繼而,如圖11所示,製作PSV圖案膜,其是在表面形成由SiO 2所構成之鈍化(PSV)膜42,以覆蓋元件隔離端部、露出的活性層14的側面且第一包覆層13和第二包覆層15的一部分露出的方式進行加工而成(圖11)。鈍化膜42是藉由使用了TEOS和O 2之P-CVD法來形成。
繼而,如圖12所示,在鈍化膜42的露出部形成Au系的電極44,加以實施熱處理來使其進行歐姆接觸(圖12)。
(實施例2) 按照第二實施形態來製造接合型半導體晶圓。
首先,如圖13所示,在第一導電型的GaAs起始基板11上積層第一導電型的GaAs緩衝層後,磊晶生長0.3μm的第一導電型的Ga xIn 1 xP(0.4≦x≦0.6)第一蝕刻停止層、0.3μm的第一導電型的GaAs第二蝕刻停止層,而製成蝕刻停止層12。進一步,依序生長1.0μm的第一導電型的(Al yGa 1 y) xIn 1 xP(0.4≦x≦0.6,0<y≦1)第一包覆層13、無摻雜的(Al yGa 1 y) xIn 1 xP(0.4≦x≦0.6,0≦y≦0.6)活性層14、1.0μm的第二導電型的(Al yGa 1 y) xIn 1 xP(0.4≦x≦0.6,0<y≦1)第二包覆層15、0.1μm的第二導電型的GaInP中間層(未圖示)、4μm的第二導電型的GaP窗層16,而準備具有作為化合物半導體功能層(磊晶功能層)18的發光元件結構之磊晶晶圓20(圖13)。
繼而,如圖14所示,實施元件隔離步驟,該步驟是利用光刻法形成阻劑遮罩,藉由使用了氯系電漿的乾式蝕刻法從第一包覆層13蝕刻至GaP窗層16,從而形成元件隔離溝槽21(圖14)。
繼而,如圖15所示,對於磊晶晶圓20的磊晶層的表面實行粗面化蝕刻。具體而言,對於形成有元件隔離溝槽21之元件隔離晶粒實行粗面化蝕刻(磨砂處理),來在晶粒的GaP窗層16表面形成Ra=1.08μm的微小凹凸,並在側面形成Ra=0.87μm的微小凹凸(圖15)。此時的粗面化蝕刻(磨砂處理)使用了包含乙酸/氫氟酸/硝酸/碘之混合酸。
繼而,如圖16所示,在具有實施粗面化蝕刻(磨砂處理)後的晶粒之磊晶晶圓20上旋轉塗佈苯并環丁烯(BCB)作為可見光透射性熱硬化型接合構件24(圖16)。繼而,如圖17所示,與作為具有可見光透射性基板31的藍寶石晶圓(被接合晶圓)以相對向的方式重疊,並加以熱壓接,藉此,製作磊晶接合基板,該磊晶接合基板是將磊晶晶圓20與藍寶石晶圓31隔著BCB24來加以接合而得(圖17)。利用旋轉塗佈來塗佈BCB24時,膜厚設為0.6μm。
繼而,如圖18、圖19所示,利用氨-過氧化氫(氨與過氧化氫之混合溶液)以溼式蝕刻來將GaAs起始基板11去除(圖18),使蝕刻停止層12之中的第一蝕刻停止層露出,切換蝕刻劑來去除蝕刻停止層12之中的第二蝕刻停止層,從而去除蝕刻停止層12,並且使第一包覆層13露出(圖19)。
繼而,如圖20所示,利用光刻法形成阻劑遮罩,藉由使用了氟系電漿的乾式蝕刻法來蝕刻存在於元件隔離溝槽21中的BCB部24的一部分,而形成島狀圖案(圖20)。
繼而,如圖21所示,利用光刻法形成阻劑遮罩,藉由使用了氯系電漿的乾式蝕刻法來從第一包覆層13蝕刻至第二包覆層15,使第二包覆層15的一部分露出(圖21)。
繼而,如圖22所示,以5kgf/cm 2左右的壓力的液流去除釘狀BCB硬化部(圖22)。繼而,如圖23所示,製作PSV圖案膜,其是在表面形成由SiO 2所構成之鈍化(PSV)膜42,以覆蓋元件隔離端部、露出的活性層14的側面且第一包覆層13和第二包覆層15的一部分露出的方式進行加工而成(圖23)。
繼而,如圖24所示,在鈍化膜42的露出部形成Au系的電極44,加以實施熱處理來使其進行歐姆接觸(圖24)。
(比較例) 作為比較例,示出未對於磊晶層的表面實施粗面化蝕刻之例子。
首先,如圖25所示,在第一導電型的GaAs起始基板111上積層第一導電型的GaAs緩衝層後,磊晶生長0.3μm的第一導電型的Ga xIn 1 xP(0.4≦x≦0.6)第一蝕刻停止層、0.3μm的第一導電型的GaAs第二蝕刻停止層,而製成蝕刻停止層112。進一步,依序生長1.0μm的第一導電型的(Al yGa 1 y) xIn 1 xP(0.4≦x≦0.6,0<y≦1)第一包覆層113、無摻雜的(Al yGa 1 y) xIn 1 xP(0.4≦x≦0.6,0≦y≦0.6)活性層114、1.0μm的第二導電型的(Al yGa 1 y) xIn 1 xP(0.4≦x≦0.6,0<y≦1)第二包覆層115、0.1μm的第二導電型的GaInP中間層(未圖示)、4μm的第二導電型的GaP窗層116,而準備具有作為化合物半導體功能層(磊晶功能層)118的發光元件結構之磊晶晶圓120(圖25)。
繼而,如圖26、27所示,在磊晶晶圓120上旋轉塗佈苯并環丁烯(BCB)作為可見光透射性熱硬化型接合構件124(圖26),然後與作為被接合晶圓的藍寶石晶圓(可見光透射性基板131)以相對向的方式重疊,並加以熱壓接,藉此,製作磊晶接合基板,該磊晶接合基板是將磊晶晶圓120與藍寶石晶圓131隔著BCB124來加以接合而得(圖27)。利用旋轉塗佈來塗佈BCB124時,膜厚設為0.6μm。
繼而,如圖28所示,利用溼式蝕刻去除GaAs起始基板111(圖28)。繼而,如圖29所示,使第一蝕刻停止層露出,切換蝕刻劑來去除第二蝕刻停止層,從而使第一包覆層露出,藉此,去除蝕刻停止層112(圖29),而製作僅保持DH層和窗層之磊晶接合基板。
繼而,如圖30所示,實施以下步驟:元件隔離步驟,利用光刻法形成遮罩,並從第一包覆層113蝕刻至GaP窗層116為止,而形成元件隔離溝槽;及,蝕刻步驟,使第二包覆層115的一部分露出(圖30)。
繼而,如圖31所示,製作PSV圖案膜,其是在表面形成由SiO 2所構成之鈍化(PSV)膜142,以覆蓋元件隔離端部、露出的活性層114的側面且第一包覆層113和第二包覆層115的一部分露出的方式進行加工而成(圖31)。
繼而,如圖32所示,在鈍化膜142的露出部形成Au系的電極144,加以實施熱處理來使其進行歐姆接觸(圖32)。
再者,晶粒表面的粗糙度為Ra=0.017。關於鈍化膜114、電極144,與實施例相同。
(實施例與比較例之比較) 圖33中示出電流密度為8[A/cm 2]時的微型LED尺寸(以元件的其中一邊的大小表示)與外部量子效率(發光效率)的關係。可知在比較例中,隨著微型LED尺寸變小,發光效率急遽下降,但在實施例1、2中,下降的程度較平緩。
尤其,可知當元件的其中一邊為100μm以下、進一步為50μm以下時,藉由本發明而得的輝度下降防止效果顯著。
再者,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上述實施形態為例示,任何具有實質上與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的技術思想相同的構成且發揮相同功效者,皆包含在本發明的技術範圍內。
11,111:起始基板 12,112:蝕刻停止層 13,113:第一包覆層 14,114:活性層 15,115:第二包覆層 16,116:窗層 16a,16b:粗面 18:半導體功能層(磊晶功能層) 20,120:磊晶晶圓 21:隔離溝槽 24,124:可見光透射性熱硬化性接合構件 30:接合基板 31,131:可見光透射性基板 42,142:鈍化膜 44,144:電極
圖1是繪示本發明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第一實施形態的一部分的概略剖面圖。 圖2是繪示本發明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第一實施形態的另一部分的概略剖面圖。 圖3是繪示本發明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第一實施形態的另一部分的概略剖面圖。 圖4是繪示本發明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第一實施形態的另一部分的概略剖面圖。 圖5是繪示本發明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第一實施形態的另一部分的概略剖面圖。 圖6是繪示本發明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第一實施形態的另一部分的概略剖面圖。 圖7是繪示本發明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第一實施形態的另一部分的概略剖面圖。 圖8是繪示本發明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第一實施形態的另一部分的概略剖面圖。 圖9是繪示本發明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第一實施形態的另一部分的概略剖面圖。 圖10是繪示本發明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第一實施形態的另一部分的概略剖面圖。 圖11是繪示本發明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第一實施形態的另一部分的概略剖面圖。 圖12是利用本發明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第一實施形態來獲得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一例的概略剖面圖。 圖13是繪示本發明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第二實施形態的另一部分的概略剖面圖。 圖14是繪示本發明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第二實施形態的另一部分的概略剖面圖。 圖15是繪示本發明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第二實施形態的另一部分的概略剖面圖。 圖16是繪示本發明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第二實施形態的另一部分的概略剖面圖。 圖17是繪示本發明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第二實施形態的另一部分的概略剖面圖。 圖18是繪示本發明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第二實施形態的另一部分的概略剖面圖。 圖19是繪示本發明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第二實施形態的另一部分的概略剖面圖。 圖20是繪示本發明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第二實施形態的另一部分的概略剖面圖。 圖21是繪示本發明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第二實施形態的另一部分的概略剖面圖。。 圖22是繪示本發明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第二實施形態的另一部分的概略剖面圖。 圖23是繪示本發明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第二實施形態的另一部分的概略剖面圖。 圖24是利用本發明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第二實施形態來獲得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一例的概略剖面圖。 圖25是繪示比較例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一部分的概略剖面圖。 圖26是繪示比較例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另一部分的概略剖面圖。 圖27是繪示比較例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另一部分的概略剖面圖。 圖28是繪示比較例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另一部分的概略剖面圖。 圖29是繪示比較例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另一部分的概略剖面圖。 圖30是繪示比較例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另一部分的概略剖面圖。 圖31是繪示比較例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的另一部分的概略剖面圖。 圖32是利用比較例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來獲得的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一例的概略剖面圖。 圖33是示出實施例2及比較例中的晶粒設計尺寸與發光效率的關係的圖表。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11:起始基板
12:蝕刻停止層
13:第一包覆層
14:活性層
15:第二包覆層
16:窗層
18:半導體功能層(磊晶功能層)
20:磊晶晶圓

Claims (10)

  1. 一種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具有以下步驟: 在起始基板上磊晶生長蝕刻停止層之步驟; 藉由在前述蝕刻停止層上磊晶生長具有化合物半導體功能層之磊晶層來製作磊晶晶圓之步驟; 利用乾式蝕刻法在前述化合物半導體功能層上形成用以形成元件的隔離溝槽之步驟; 藉由對於前述磊晶層的與前述起始基板相反側的表面實行粗面化蝕刻,來使前述磊晶層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以算術平均粗糙度Ra計為0.1μm以上之步驟; 將與前述磊晶層不同材料的可見光透射性基板和前述磊晶晶圓的與前述起始基板相對的表面隔著可見光透射性熱硬化性接合材料來加以接合之步驟;及, 將前述起始基板去除之步驟。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其中,在形成前述隔離溝槽之前實行前述粗面化蝕刻。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其中,在形成前述隔離溝槽之後實行前述粗面化蝕刻。
  4.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所述之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其中,藉由在前述化合物半導體功能層上形成前述隔離溝槽,來將前述元件的其中一邊製成100μm以下。
  5.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所述之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其中,將前述元件設為具有發光層和窗層之微型LED結構體。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其中,將前述元件設為具有發光層和窗層之微型LED結構體。
  7.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所述之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其中,使用將乙酸溶液、氫氟酸溶液、碘溶液之中的至少2種加以混合而得的溶液,來實行前述粗面化蝕刻。
  8.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所述之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其中,將前述可見光透射性基板設為藍寶石、石英、玻璃、SiC、LiTaO 3、LiNbO 3中的任一種。
  9.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所述之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其中,將前述可見光透射性熱硬化性接合材料設為苯并環丁烯、矽氧樹脂、環氧樹脂、旋轉塗佈玻璃、聚醯亞胺、氟樹脂中的任一種以上的材料。
  10.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所述之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其中,將前述可見光透射性熱硬化性接合材料的厚度設為0.01μm以上且0.6μm以下。
TW111146133A 2021-12-03 2022-12-01 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 TW2023317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97075A JP7136311B1 (ja) 2021-12-03 2021-12-03 接合型半導体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
JP2021-197075 2021-12-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1795A true TW202331795A (zh) 2023-08-01

Family

ID=83271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6133A TW202331795A (zh) 2021-12-03 2022-12-01 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136311B1 (zh)
CN (1) CN118339663A (zh)
TW (1) TW202331795A (zh)
WO (1) WO20231009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0013A1 (ja) * 2022-10-12 2024-04-18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接合ウェーハの接合不良部除去方法及び接合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
JP2024076252A (ja) * 2022-11-24 2024-06-05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led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4077799A (ja) * 2022-11-29 2024-06-10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led素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62231A (ja) 2001-11-26 2003-06-06 Sony Corp 素子の製造方法、素子の配列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092658B2 (ja) 2004-04-27 2008-05-28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0483754C (zh) 2004-11-11 2009-04-29 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覆晶式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JP2013211443A (ja) 2012-03-30 2013-10-10 Toyohashi Univ Of Technology 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JPWO2014020906A1 (ja) 2012-07-30 2016-07-2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複合基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半導体結晶層形成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21027301A (ja) 2019-08-08 2021-02-22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半導体基板の仮接合方法
CN110571318B (zh) 2019-08-29 2021-04-16 天津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倒装发光元件
KR102560008B1 (ko) 2019-11-26 2023-07-25 티엔진 산안 옵토일렉트로닉스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적외선 발광다이오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339663A (zh) 2024-07-12
JP2023083004A (ja) 2023-06-15
JP7136311B1 (ja) 2022-09-13
WO2023100952A1 (ja) 2023-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331795A (zh) 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
CN118160065A (zh) 接合型半导体晶圆的制造方法
CN105185883B (zh) 侧壁粗化的AlGaInP基LED及其制造方法
JP6221926B2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44669B2 (ja) 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TW201725604A (zh) 工程基板上晶片尺寸封裝之固態裝置的剝離方法
US20200161290A1 (en) Self-aligned vertical solid state devices fabrication and integration methods
US20240063209A1 (en) Self-aligned vertical solid state devices fabrication and integration methods
US8809085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nitride semiconductor device
US11393945B2 (en) Optical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ptical semiconductor device
US20130049015A1 (en) Led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7334719A (zh) 一种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US8659040B2 (en)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JP2009283762A (ja) 窒化物系化合物半導体ledの製造方法
CN105514226A (zh) 一种具有电流阻挡层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TW202326806A (zh) 接合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方法
JP7272412B1 (ja) 接合型半導体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
KR100629210B1 (ko) 수직형 발광 다이오드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10532563A (ja) 半導体デバイスの分離
TW202425370A (zh) 微型led結構體及其製造方法
JP7174247B2 (ja) 半導体素子の製造方法
WO2024111396A1 (ja) マイクロled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50104994A (ko) 수직전극형 발광 다이오드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7298757B1 (ja) 接合型発光素子ウェーハ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428890B2 (ja) 半導体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