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40310A - 增程系統 - Google Patents

增程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40310A
TW202140310A TW110103618A TW110103618A TW202140310A TW 202140310 A TW202140310 A TW 202140310A TW 110103618 A TW110103618 A TW 110103618A TW 110103618 A TW110103618 A TW 110103618A TW 202140310 A TW202140310 A TW 20214031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fuel source
control device
storage device
actu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3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吳震洋
Original Assignee
吳震洋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吳震洋 filed Critical 吳震洋
Publication of TW202140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031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H01M8/04746Pressure; Flow
    • H01M8/04753Pressure; Flow of fuel cell reacta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1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by batteries charged by engine-driven generators, e.g. series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0/62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by batteries charged by engine-driven generators, e.g. series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charged by low-power generators primarily intended to support the batteries, e.g. range exte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7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fuel ce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7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fuel cells
    • B60L50/7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3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8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 H01M8/04089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of gaseous reactants
    • H01M8/04119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of gaseous reactants with simultaneous supply or evacuation of electrolyte; Humidifying or dehumidifying
    • H01M8/04126Humidify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8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 H01M8/04201Reactant storage and supply, e.g. means for feeding, pip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1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vari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38Pressure; Ambient pressure; Flow
    • H01M8/04388Pressure; Ambient pressure; Flow of anode reactants at the inlet or inside the fuel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50/00Fuel cell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Specific features of fuel cell system
    • H01M2250/20Fuel cell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H01M8/04955Shut-off or shut-down of fuel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40Application of hydrogen technology to transportation, e.g. using fuel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一種增程系統包括增程組件,增程組件具有第一燃料輸入部及第二燃料輸入部。第一燃料輸入部用以接收第一燃料源,第二燃料輸入部用以接收不同於第一燃料源的第二燃料源。第一燃料源與第二燃料源於增程組件內混合後產生電力輸出。

Description

增程系統
本發明關於一種綠色能源技術,特別是關於一種適用於交通工具的增程系統。
電動汽車是指採用電源供電給電動機,電動機再將電能轉換為動能而推動車輛的汽車,目前在市面上已具有一定的普及程度。電動車輛所採用的電能可以來自於普通蓄電池、鋰電池、固態電池、鎳氫電池或者將燃料電池與蓄電池、鋰電池、固態電池、鎳氫電池整合的複合式供電系統,而增程系統則包含上述以及其他可以增加車輛里程的裝置與設備,當然也包括用以對電池充電的增程方式。燃料電池是透過氫氣與氧氣之間的化學反應轉換成電能,此電能再傳送至汽車的電動機而再轉換成動能推動車輛。
在發明人所知的一種採用增程系統(例如採用燃料電池供電)的交通工具(例如純電動車或是複合動力車或是電動機車)中,無法根據使用者的駕駛狀況而即時調整燃料源的供應量,進而造成不必要的燃料及電能的耗損。 有鑑於此,在一實施例中,一種增程系統包括增程組件,增程組件具有第一燃料輸入部及第二燃料輸入部。第一燃料輸入部用以接收第一燃料源,第二燃料輸入部用以接收不同於第一燃料源的第二燃料源。第一燃料源與第二燃料源於增程組件內混合後產生電力輸出。 在一些實施例中,增程系統可更包括鼓風機,用以提供第一燃料源。 在一些實施例中,增程系統更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以及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第一燃料儲存裝置用以儲存第一燃料源並提供第一燃料源至第一燃料輸入部。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連接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包括第一作動單元以及第二作動單元。第一作動單元具有第一輸入端以及第一輸出端,第一作動單元藉由第一輸入端連通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而接收第一燃料源。第二作動單元可分離地連接第一作動單元且受第一作動單元作動。第二作動單元具有第二輸入端以及第二輸出端,第二作動單元藉由第二輸入端連通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而接收第一燃料源。於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中,當第一作動單元受第一作動力作用時,第一作動單元產生第一作動行程,若第一作動行程小於第一門檻值,則第一作動力帶動第一作動單元,使得第一燃料輸入部藉由第一輸出端,自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接收第一燃料源。若第一作動行程大於或等於第一門檻值,則第一作動力帶動第一作動單元連接並推動第二作動單元作動,使得第一燃料輸入部藉由第一輸出端及第二輸出端,自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接收第一燃料源。 進一步地,前述實施例的增程系統可更包括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連接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包括第一作動單元以及第二作動單元。第一作動單元具有第一輸入端以及第一輸出端,第一作動單元藉由第一輸入端連通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而接收第一燃料源。第二作動單元可分離地連接第一作動單元且受第一作動單元作動。第二作動單元具有第二輸入端以及第二輸出端,第二作動單元藉由第二輸入端連通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而接收第一燃料源。於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中,當第一作動單元受第一作動力作用時,第一作動單元產生第一作動行程,若第一作動行程小於第一門檻值,則第一作動力帶動第一作動單元,使得第一燃料輸入部藉由第一輸出端,自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接收第一燃料源。若第一作動行程大於或等於第一門檻值,則第一作動力帶動第一作動單元連接並推動第二作動單元作動,使得第一燃料輸入部藉由第一輸出端及第二輸出端,自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接收第一燃料源。 在一些實施例中,增程系統可更包括第二燃料儲存裝置以及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第二燃料儲存裝置用以儲存並提供第二燃料源至第二燃料輸入部。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連接第二燃料儲存裝置。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包括第三作動單元以及第四作動單元。第三作動單元具有第三輸入端以及第三輸出端,第三作動單元藉由第三輸入端連通第二燃料儲存裝置而接收第二燃料源。第四作動單元可分離地連接第三作動單元且受第三作動單元作動,第四作動單元具有第四輸入端以及第四輸出端,第四作動單元藉由第四輸入端連通第二燃料儲存裝置而接收第二燃料源。於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中,當第三作動單元受第二作動力作用時,第三作動單元產生第二作動行程,若第二作動行程小於第二門檻值,則第二作動力帶動第三作動單元,使得第二燃料輸入部藉由第三輸出端,自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接收第二燃料源;若第二作動行程大於或等於第二門檻值,則第二作動力帶動第三作動單元連接並推動第四作動單元作動,使得第二燃料輸入部藉由第三輸出端及第四輸出端,自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接收第二燃料源。 進一步地,該些實施例的增程系統可更包括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以及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連接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包括第一作動單元以及第二作動單元。第一作動單元具有第一輸入端以及第一輸出端,第一作動單元藉由第一輸入端連通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而接收第一燃料源。第二作動單元可分離地連接第一作動單元且受第一作動單元作動。第二作動單元具有第二輸入端以及第二輸出端,第二作動單元藉由第二輸入端連通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而接收第一燃料源。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連接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包括第三作動單元以及第四作動單元。第三作動單元具有第三輸入端以及第三輸出端,第三作動單元藉由第三輸入端連通第二燃料儲存裝置而接收第二燃料源。第四作動單元可分離地連接第三作動單元且受第三作動單元作動,第四作動單元具有第四輸入端以及第四輸出端,第四作動單元藉由第四輸入端連通第二燃料儲存裝置而接收第二燃料源。於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中,當第一作動單元受第一作動力作用時,第一作動單元產生第一作動行程,若第一作動行程小於第一門檻值,則第一作動力帶動第一作動單元,使得第一燃料輸入部藉由第一輸出端,自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接收第一燃料源。若第一作動行程大於或等於第一門檻值,則第一作動力帶動第一作動單元連接並推動第二作動單元作動,使得第一燃料輸入部藉由第一輸出端及第二輸出端,自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接收第一燃料源。於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中,當第三作動單元受第二作動力作用時,第三作動單元產生第二作動行程,若第二作動行程小於第二門檻值,則第二作動力帶動第三作動單元,使得第二燃料輸入部藉由第三輸出端,自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接收第二燃料源;若第二作動行程大於或等於第二門檻值,則第二作動力帶動第三作動單元連接並推動第四作動單元作動,使得第二燃料輸入部藉由第三輸出端及第四輸出端,自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接收第二燃料源。 進一步地,該些實施例的增程系統可更包括第一加濕器及第二加濕器,第一加濕器連通於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與第一燃料輸入部之間,第二加濕器連通於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與第二燃料輸入部之間。 進一步地,該些實施例的增程系統可更包括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以及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連通第一燃料儲存裝置,當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受第一輔助作動力作用時,第一輔助作動力帶動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使得第一燃料輸入部自第一燃料儲存裝置接收第一燃料源;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連通第二燃料儲存裝置,當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受第二輔助作動力作用時,第二輔助作動力帶動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使得第二燃料輸入部自第二燃料儲存裝置接收第二燃料源。 進一步地,該些實施例的增程系統可更包括第一壓力平衡閥以及第二壓力平衡閥,第一壓力平衡閥連通於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與第一燃料輸入部之間,而第二壓力平衡閥連通於第二燃料儲存裝置與第二燃料輸入部之間。 進一步地,該些實施例的增程系統可更包括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以及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連接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包括第一作動單元以及第二作動單元。第一作動單元具有第一輸入端以及第一輸出端,第一作動單元藉由第一輸入端連通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而接收第一燃料源。第二作動單元可分離地連接第一作動單元且受第一作動單元作動。第二作動單元具有第二輸入端以及第二輸出端,第二作動單元藉由第二輸入端連通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而接收第一燃料源。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連接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包括第三作動單元以及第四作動單元。第三作動單元具有第三輸入端以及第三輸出端,第三作動單元藉由第三輸入端連通第二燃料儲存裝置而接收第二燃料源。第四作動單元可分離地連接第三作動單元且受第三作動單元作動,第四作動單元具有第四輸入端以及第四輸出端,第四作動單元藉由第四輸入端連通第二燃料儲存裝置而接收第二燃料源。於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中,當第一作動單元受第一作動力作用時,第一作動單元產生第一作動行程,若第一作動行程小於第一門檻值,則第一作動力帶動第一作動單元,使得第一燃料輸入部藉由第一輸出端,自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接收第一燃料源。若第一作動行程大於或等於第一門檻值,則第一作動力帶動第一作動單元連接並推動第二作動單元作動,使得第一燃料輸入部藉由第一輸出端及第二輸出端,自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接收第一燃料源。於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中,當第三作動單元受第二作動力作用時,第三作動單元產生第二作動行程,若第二作動行程小於第二門檻值,則第二作動力帶動第三作動單元,使得第二燃料輸入部藉由第三輸出端,自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接收第二燃料源;若第二作動行程大於或等於第二門檻值,則第二作動力帶動第三作動單元連接並推動第四作動單元作動,使得第二燃料輸入部藉由第三輸出端及第四輸出端,自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接收第二燃料源。 在一或多個本實施例中,增程組件為燃料電池。 總言之,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的增程系統可透過第一燃料輸入部與第二燃料輸入部分別接收第一燃料源與第二燃料源,進而將第一燃料源與第二燃料源於增程組件內混合以產生電力輸出。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可透過第一燃料儲存裝置及第二燃料儲存裝置分別作為第一燃料源與第二燃料源的供給來源。在一些實施例中,可透過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及/或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而依據使用者在不同的駕駛狀況即時適當地調整燃料源的供應量。在一些實施例中,增程系統還可以透過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及/或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而在使用者透過中控單元判斷電力不足而需要提供燃料時,直接連續地將燃料源自儲氣筒提供至增程組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當交通工具的載重較高時,可透過增程系統的第一壓力平衡閥及/或第二壓力平衡閥使儲氣筒額外再增加燃料至增程組件,進而提升增程組件的電能輸出。在一些實施例中,可透過配置有鼓風機而提供第一燃料源;或者,可透過配置有鼓風機與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而選擇性地自其中一者取得第一燃料源。
圖1繪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增程系統100A的簡要系統方塊圖。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中,一種增程系統100A包括增程組件60。增程組件60具有第一燃料輸入部61及第二燃料輸入部62。第一燃料輸入部61用以接收第一燃料源,第二燃料輸入部62用以接收不同於第一燃料源的第二燃料源。第一燃料源與第二燃料源於增程組件60內混合後產生電力輸出。 本實施例中,增程系統100A可安裝於一交通工具,所述交通工具可以是車輛、船舶、航空飛行器或者其他可以承載增程組件60的交通工具。交通工具至少使用增程組件60作為動力來源(例如交通工具可以是混合動力的電動車輛或是純電動車輛),其燃料是通過增程系統100A的燃料供應流路控制方式輸送至增程組件60,以進一步轉換成電能而提供給此交通工具使用作為主電源或是對交通工具的主電池充電而增加行駛里程作為增程系統之用。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是以燃料電池作為增程組件60,但並不以此為限;在一些實施例中,增程組件60也可以是固態鋰電池、固態鋅空氣電池、金屬燃料電池、鹼性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鋅空氣燃料電池、直接甲醇燃料電池。於一些實施例中,增程組件60是熱電式(Thermoelectric);或者,凡只要添加燃料後,藉由物理或化學或生物的反應立即產生電能者,且無須藉由外部充電使損耗的電能再回復者,均可視為增程組件60。 圖2繪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增程系統100B的簡要系統方塊圖。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增程系統100B除了增程組件60外,更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用以儲存第一燃料源並提供第一燃料源至第一燃料輸入部61。 圖3繪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增程系統100C的簡要系統方塊圖。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增程系統100C除了增程組件60及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以外,更包括第一加濕器78,連通於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與增程組件60的第一燃料輸入部61之間。由此,可以使提供至增程組件60的燃料源帶有部分水氣,補充增程組件60中的高分子電解質膜(例如離子交換膜)所含的水分,避免電壓下降以及降低電池損毀的機率。舉例來說,第一加濕器78可以採用文氏管結構以將水氣霧化並導入第一燃料源中,再輸送至增程組件60,但並不以此為限。前述第一加濕器78亦可以是其他可應用於燃料電池的增濕設備。 圖4繪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增程系統100D的管路示意圖。如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增程系統100D除了增程組件60外,更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以及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用以儲存第一燃料源並提供第一燃料源至第一燃料輸入部61。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連接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具體來說,各構件之間是通過可承受一定壓力的管路加以連接,在此不再贅述。 請參閱圖4,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包括儲氣筒21、22。第一燃料源舉例來說可以是氧氣或者空氣,但並不以此為限。對應使用不同類型燃料的增程組件60,第一燃料源也可以是其他燃料源。另外,儲氣筒21、22可以為市售耐高壓鋼瓶而可儲存高壓氣體,但並不以此為限,儲氣筒21、22也可以是其他氣體儲存設備。 請參閱圖4,前述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包括第一作動單元31以及可分離地連接第一作動單元31的第二作動單元32。第一作動單元31具有第一輸入端311以及第一輸出端312,第一作動單元31藉由第一輸入端311連通儲氣筒21而接收第一燃料源。第二作動單元32具有第二輸入端321以及第二輸出端322,第二作動單元32藉由第二輸入端321連通儲氣筒22而接收第一燃料源。 當第一作動單元31受第一作動力作用時,第一作動單元31產生第一作動行程,若第一作動行程小於第一門檻值,則第一作動力帶動第一作動單元31,使得增程組件60的第一燃料輸入部61藉由第一輸出端312,自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接收第一燃料源。具體來說,舉例而言,於一實施例中,第一作動單元31具有作動部313,其作動的方式可以是機械式、電動式、磁力式、電磁式、油壓式、氣壓式等方式,而所述作動部313配置於交通工作駕駛座(駕駛艙)的操作位置,在此,作動部313可以是但不限於連接於腳踏板。當使用者以較小的作動力操作(例如踩踏)第一作動單元31的作動部313時,此作動力僅帶動第一作動單元31開啟第一輸入端311與第一輸出端312之間的分隔閥,使得第一輸入端311與第一輸出端312達成連通,但此作動力並不足以使第一作動單元31連接並推動第二作動單元32開啟第二輸入端321與第二輸出端322之間的分隔閥,使得第二輸入端321與第二輸出端322仍不連通,因此第一燃料源僅藉由第一作動單元31的第一輸出端312被輸送至增程組件60的第一燃料輸入部61。 另一方面,若前述第一作動行程大於或等於第一門檻值,則第一作動力帶動第一作動單元31連接並推動第二作動單元32,使得增程組件60的第一燃料輸入部61藉由第一輸出端312及第二輸出端322,自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接收第一燃料源。也就是說,當使用者以較大的作動力操作第一作動單元31的作動部313時,此作動力不僅帶動第一作動單元31開啟第一輸入端311與第一輸出端312之間的分隔閥,使得第一輸入端311與第一輸出端312達成連通,也連帶帶動第二作動單元32開啟第二輸入端321與第二輸出端322之間的分隔閥,使得第二輸入端321與第二輸出端322也達成連通,因此第一燃料源同時藉由第一作動單元31的第一輸出端312以及第二作動單元32的第二輸出端322被輸送至增程組件60。 在一實施例中,增程系統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增程組件60以及第一加濕器78。本實施例中,第一加濕器78連通於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與增程組件60的第一燃料輸入部61之間。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以及各部件的功能已於前述,此不再贅述。 圖5繪示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增程系統100E的簡要系統方塊圖。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增程系統100E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增程組件60、第一加濕器78以及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1。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1連通於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與增程組件60的第一燃料輸入部61之間(本實施例中,直接連通於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與第一加濕器78之間)。當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1受輔助作動力作用時,輔助作動力帶動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1,使得第一燃料輸入部61自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接收第一燃料源。 由此,當交通工具的中控設備檢測電力不足時,駕駛者可以通過操控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1而快速地自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取得第一燃料源並於增程組件60中與第二燃料源發生化學反應而補充電力。 圖6繪示本發明的第六實施例的增程系統100F的簡要系統方塊圖。如圖6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增程系統100F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增程組件60、第一加濕器78、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1以及第一壓力平衡閥76。第一壓力平衡閥76可以設置於交通工具的底盤下方,且隨交通工具的承載而致動,並連通於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與增程組件60的第一燃料輸入部61之間(本實施例中,直接連通於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與第一加濕器78之間)。 由此,隨著交通工具的載重提高時,可帶動第一壓力平衡閥76開啟而使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也通過第一壓力平衡閥76內的管路而輸送至增程組件60的第一燃料輸入部61,進而提升增程組件60的電能輸出。 圖7繪示本發明的第七實施例的增程系統100G的管路示意圖。如圖7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增程系統100G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增程組件60、第一加濕器78、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1、第一壓力平衡閥76、空壓機71、壓力調節閥72、空氣乾燥器73、多迴路保護閥75以及排放閥74。 如圖7所示,於本實施例中,空壓機71連通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前述空壓機71更連通大氣而用以將空氣壓縮成第一燃料源。由此,可以通過空壓機71不斷地將空氣壓縮成壓縮空氣而儲存於儲氣筒21、22內。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燃料源為空氣;更精確地的說,本實施例中,增程組件60是通過氫氣與空氣中的氧氣混合的化學反應產生電能。 如圖7所示,於本實施例中,壓力調節閥72設置於空壓機71與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之間而可用以調整第一燃料源的壓力。由此,可以避免連接於各元件間的管路壓力過大而導致管路破裂,進而造成氣源外洩產生危險。 如圖7所示,於本實施例中,空氣乾燥器73連通於空壓機71與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之間,而可用以除去空壓機71所壓縮的壓縮空氣中的水氣。須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還可進一步包括儲氣筒24以吹乾受潮的空氣乾燥器73,而空氣乾燥器73連通於儲氣筒24與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之間。 如圖7所示,於本實施例中,增程系統100G包括多個排放閥74,而各排放閥74分別於連通大氣以及儲氣筒21、22。由此,可以將儲氣筒21、22中的凝結水透過排放閥74排出至大氣,而保持儲氣筒21、22的壓力。 如圖7所示,於本實施例中,多迴路保護閥75連通於空壓機71與儲氣筒21、22之間,多迴路保護閥75依據壓力門檻值控制儲氣筒21藉由第一輸入端311連通第一作動單元31以及依據壓力門檻值控制儲氣筒22藉由第二輸入端321連通第二作動單元32。具體來說,壓力門檻值為多迴路保護閥75本身的參數,當實際壓力值低於壓力門檻值時,則閥組件751為關閉;當實際壓力值大於或等於壓力門檻值時,則閥組件751為開啟。 換句話說,當對應儲氣筒21的多迴路保護閥75中的閥組件751達到設定的開啟壓力時,閥組件751打開,使得第一燃料源可以通過多迴路保護閥75而被輸送至儲氣筒21而不導致逆向反壓,之後再被輸送至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另一方面,當多迴路保護閥75處於不正常的洩壓情況下,對應的閥組件751可以被關閉。 類似地,當對應儲氣筒22的多迴路保護閥75中的閥組件752達到設定的開啟壓力時,閥組件752打開,使得第一燃料源可以通過多迴路保護閥75而被輸送至儲氣筒22而不導致逆向反壓,之後再被輸送至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另一方面,當多迴路保護閥75處於不正常的洩壓情況下,對應的閥組件752可以被關閉。 如同前述,多迴路保護閥75在其中某一迴路失效時,其他迴路仍能夠正常運作,並可立即關閉前述失效迴路。在本實施例中,多迴路保護閥75為四迴路保護閥而具有四個閥組件751、752、753、754,但並不以此為限,多迴路保護閥75的閥組件的數量系可對應儲氣筒的數量;具體而言,在此,多迴路保護閥75的閥組件751對應儲氣筒21,而閥組件752對應儲氣筒22。 在一些實施例中,增程系統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增程組件60、第一加濕器78、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1、第一壓力平衡閥76、空壓機71、壓力調節閥72以及空氣乾燥器73。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以及各部件的功能已於前述,此不再贅述。 圖8繪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增程系統100H簡要系統方塊圖。如圖8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增程系統100H除了前述增程組件60外,更包括鼓風機95。鼓風機95系用以提供第一燃料源至增程組件60的第一燃料輸入部61。換句話說,於本實施例中,第一燃料源為空氣。 在一些實施例中,增程系統包括增程組件60、鼓風機95以及第一加濕器78。在這些實施例中,第一加濕器78連通於鼓風機95與增程組件60的第一燃料輸入部61之間。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以及各部件的功能已於前述,此不再贅述。 在一些實施例中,增程系統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增程組件60、鼓風機95以及第一加濕器78。在這些實施例中,第一燃料源輸入部61選擇性地自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或鼓風機95接收第一燃料源。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以及各部件的功能已於前述,此不再贅述。 在一些實施例中,增程系統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增程組件60以及鼓風機95。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以及各部件的功能已於前述,此不再贅述。需要說明的是,在增程系統同時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與鼓風機95的實施例中,增程系統可於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與鼓風機95的至少一者配置第一加濕器78;或者,可配置第一加濕器78於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與鼓風機95之間,此不再贅述。 在一些實施例中,增程系統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增程組件60以及鼓風機95。具體來說,在這些實施例中,增程系統可具有氣源切換的機制而可於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無法正常作動時,透過鼓風機95維持增程系統的正常運作。換句話說,於本實施例中,第一燃料源輸入部61選擇性地自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經由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或鼓風機接收第一燃料源。 在一些實施例中,增程系統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增程組件60、鼓風機95以及第一加濕器78。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以及各部件的功能已於前述,此不再贅述。 在一些實施例中,增程系統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增程組件60、鼓風機95、第一加濕器78以及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1。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以及各部件的功能已於前述,此不再贅述。 在一些實施例中,增程系統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增程組件60、鼓風機95、第一加濕器78、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1以及第一壓力平衡閥76。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以及各部件的功能已於前述,此不再贅述。 圖9繪示本發明的第九實施例的增程系統100I的管路示意圖。如圖9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增程系統100I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增程組件60、第一加濕器78、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1、第一壓力平衡閥76、空壓機71、壓力調節閥72、空氣乾燥器73、多迴路保護閥75、排放閥74、鼓風機95以及鼓風機控制器96。請參閱圖9,鼓風機控制器96控制鼓風機95提供第一燃料源。換句話說,本實施例中,增程系統100I可具有氣源切換的機制而可於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無法正常作動時,通過鼓風機控制器96控制鼓風機95提供第一燃料源至增程組件60,進而維持增程系統100I的正常運作。其餘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以及各部件的功能已於前述,此不再贅述。 在一些實施例中,增程系統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增程組件60、第一加濕器78、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1、第一壓力平衡閥76、空壓機71、壓力調節閥72、空氣乾燥器73以及鼓風機控制器96。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以及各部件的功能已於前述,此不再贅述。 圖10繪示本發明的第十實施例的增程系統100J的簡要系統方塊圖。如圖10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增程系統100J除了增程組件60外,更包括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用以儲存第二燃料源並提供第二燃料源至第二燃料輸入部62。 圖11繪示本發明的第十一實施例的增程系統100K的簡要系統方塊圖。如圖11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增程系統100K除了增程組件60及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以外,更包括第二加濕器79,連通於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與增程組件60的第二燃料輸入部62之間。由此,可以使提供至增程組件60的燃料源帶有部分水氣,補充增程組件60中的高分子電解質膜(例如離子交換膜)所含的水分,避免電壓下降以及降低電池損毀的機率。類似地,第二加濕器79也可以採用文氏管結構以將水氣霧化並導入第二燃料源中,再輸送至增程組件60,但並不以此為限。前述第二加濕器79亦可以是其他可應用於燃料電池的增濕設備。 圖12繪示本發明的第十二實施例的增程系統100L的管路示意圖。如圖1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增程系統100L除了增程組件60外,更包括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以及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50。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用以儲存並提供第二燃料源至第二燃料輸入部62。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50連接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 請參閱圖12,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包括儲氣筒41以及儲氣筒42。第二燃料源不同於第一燃料源,第二燃料源舉例來說可以是氫氣,但並不以此為限。另外,儲氣筒41、42系可以為市售耐高壓鋼瓶而可儲存高壓氣體,但並不以此為限,儲氣筒41、42也可以是其他氣體儲存設備,例如低壓儲氫罐。 舉例來說,上述儲氣筒也可以是低壓儲氣筒而可儲存低壓氣體;具體來說,低壓儲氣筒可以採用金屬氧化物、奈米材料、稀土材料或金屬合金的儲氫材料,透過吸附氫氣於材料上的方式儲氫。另外,對於低壓儲氣筒而言,可以更包括快速接頭而便於使用者操作。 請參閱圖12,前述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50包括第三作動單元51以及可分離地連接第三作動單元51的第四作動單元52。第三作動單元51具有第三輸入端511以及第三輸出端512,第三作動單元51藉由第三輸入端511連通儲氣筒41而接收第二燃料源。第四作動單元52具有第四輸入端521以及第四輸出端522,第四作動單元52藉由第四輸入端521連通儲氣筒42而接收第二燃料源。 類似地,當第三作動單元51受第二作動力作用時,第三作動單元51產生第二作動行程,若第二作動行程小於第二門檻值,則第二作動力帶動第三作動單元51,使得增程組件60的第二燃料輸入部62藉由第三輸出端512,自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50接收第二燃料源。具體來說,舉例來說,第三作動單元51具有作動部513,其作動的方式可以是機械式、電動式、磁力式、電磁式、油壓式、氣壓式等方式,而所述作動部513系配置於交通工作駕駛座(駕駛艙)的操作位置,在此,作動部513可以是但不限於連接於腳踏板。當使用者以較小的作動力操作(例如踩踏)第三作動單元51的作動部513時,此作動力僅帶動第三作動單元51開啟第三輸入端511與第三輸出端512之間的分隔閥,使得第三輸入端511與第三輸出端512達成連通,但此作動力並不足以使第三作動單元51連接並推動第四作動單元52開啟第四輸入端521與第四輸出端522之間的分隔閥,使得第四輸入端521與第四輸出端522仍不連通,因此第二燃料源僅藉由第三作動單元51的第三輸出端512被輸送至增程組件60的第二燃料輸入部62。 另一方面,若前述第二作動行程大於或等於第二門檻值,則第二作動力帶動第三作動單元51連接並推動第四作動單元52,使得增程組件60的第二燃料輸入部62藉由第三輸出端512及第四輸出端522,自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50接收第二燃料源。也就是說,當使用者以較大的作動力操作第三作動單元51的作動部513時,此作動力不僅帶動第三作動單元51開啟第三輸入端511與第三輸出端512之間的分隔閥,使得第三輸入端511與第三輸出端512達成連通,也連帶帶動第四作動單元52開啟第四輸入端521與第四輸出端522之間的分隔閥,使得第四輸入端521與第四輸出端522也達成連通,因此第二燃料源同時藉由第三作動單元51的第三輸出端512以及第四作動單元52的第四輸出端522被輸送至增程組件60的第二燃料輸入部62。 在一實施例中,增程系統包括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50、增程組件60以及第二加濕器79。本實施例中,第二加濕器79連通於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與增程組件60的第二燃料輸入部62之間。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以及各部件的功能已於前述,此不再贅述。 圖13繪示本發明的第十三實施例的增程系統100M的簡要系統方塊圖。如圖1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增程系統100M包括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50、增程組件60、第二加濕器79以及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2。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2連通於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與增程組件60的第二燃料輸入部62之間(本實施例中,直接連通於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與第二加濕器79之間)。當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2受輔助作動力作用時,輔助作動力帶動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2,使得第二燃料輸入部62自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接收第二燃料源。 由此,當交通工具的中控設備檢測電力不足時,駕駛者可以通過操控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2而快速地自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取得第二燃料源並於增程組件60中與第一燃料源發生化學反應而補充電力。 圖14繪示本發明的第十四實施例的增程系統100N的簡要系統方塊圖。如圖1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增程系統100N包括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50、增程組件60、第二加濕器79、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2以及第二壓力平衡閥77。類似地,第二壓力平衡閥77可以設置於交通工具的底盤下方,且隨交通工具的承載而致動,並連通於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與增程組件60的第二燃料輸入部62之間(本實施例中,直接連通於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與第二加濕器79之間)。 由此,隨著交通工具的載重提高時,可帶動第二壓力平衡閥77開啟而使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也通過第二壓力平衡閥77內的管路而輸送至增程組件60的第二燃料輸入部62,進而提升增程組件60的電能輸出。 圖15繪示本發明的第十五實施例的增程系統100O的管路示意圖。如圖1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增程系統100O包括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50、增程組件60、第二加濕器79、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2、第二壓力平衡閥77、燃料調節器81以及流量計82。 如圖1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燃料調節器81與流量計82連通於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的儲氣筒41、42與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50之間。進一步言,燃料調節器81包括篩檢程式、調壓器以及潤滑器。由此,儲存於儲氣筒41、42內的氣體在被提供至增程組件60使用前,會先經過篩檢程式過濾氣體雜質及水氣,再以調壓器控制其壓力。流量計82用以測量燃料源通過該段管路的流量。 在一些實施例中,增程系統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以及增程組件60。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以及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以及各部件的功能已於前述,此不再贅述。 在一些實施例中,增程系統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增程組件60、第一加濕器78以及第二加濕器79。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以及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以及各部件的功能已於前述,此不再贅述。 圖16繪示本發明的第十六實施例的增程系統的簡要系統方塊圖。圖17繪示本發明的第十六實施例的增程系統的局部管路示意圖(一)。圖18繪示本發明的第十六實施例的增程系統的局部管路示意圖(二)。為了方便說明,將第一燃料源的相應構件及管路繪示於圖17,而將第二燃料源的相應構件及管路繪示於圖18,亦即圖17與圖18中的增程組件60為同一者。 請參閱圖16至圖18,於本實施例中,增程系統100P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50以及增程組件60。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連接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50連接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而增程組件60分別通過第一燃料輸入部61與第二燃料輸入部62而連接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以及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50。 需要說明的是,於本實施例中,由於增程系統100P同時包括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以及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50。因此,前述第一作動單元31的作動部313與第三作動單元51的作動部513可以整合為同一組件(例如但不限於踏板)。由此,使用者操作此組件而同時帶動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以及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50。因此,通過本實施例的配置,可讓第一燃料源與第二燃料源通過一次操作而被輸送至增程組件60。 在一實施例中,增程系統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50、增程組件60、第一加濕器78以及第二加濕器79。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以及各部件的功能已於前述,此不再贅述。 在一實施例中,增程系統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50、增程組件60、第一加濕器78、第二加濕器79、第一燃料輔助控制裝置91以及第二燃料輔助控制裝置92。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以及各部件的功能已於前述,此不再贅述。 在一實施例中,增程系統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50、增程組件60、第一加濕器78、第二加濕器79、第一燃料輔助控制裝置91、第二燃料輔助控制裝置92、第一壓力平衡閥76以及第二壓力平衡閥77。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以及各部件的功能已於前述,此不再贅述。 圖19繪示本發明的第十七實施例的增程系統100Q的局部管路示意圖(一)。圖20繪示本發明的第十七實施例的增程系統100Q的局部管路示意圖(二)。為了方便說明,將第一燃料源的相應構件及管路繪示於圖19,而將第二燃料源的相應構件及管路繪示於圖20,亦即圖19與圖20中的增程組件60為同一燃料電池。 請參閱圖19及圖20,於本實施例中,增程系統100Q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50、增程組件60、第一加濕器78、第二加濕器79、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1、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2、空壓機71、壓力調節閥72、空氣乾燥器73、排放閥74、多迴路保護閥75、燃料調節器81以及流量計82。 請參閱圖19,在本實施例的增程系統100Q中,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還進一步包括儲氣筒23,而多迴路保護閥75更連通於空壓機71與儲氣筒23之間。增程系統100Q更包括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1。 多迴路保護閥75依壓力門檻值控制儲氣筒23連通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1。具體來說,當對應儲氣筒23的多迴路保護閥75中的閥組件753達到設定的開啟壓力時,閥組件753打開,使得儲存於儲氣筒23的第一燃料源可以通過多迴路保護閥75而被輸送至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1。此外,當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1受輔助作動力作用時,輔助作動力帶動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1,使得第一燃料輸入部61自儲氣筒23直接接收第一燃料源。具體來說,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1具有作動部911;舉例來說,所述作動部911配置於交通工作駕駛座(駕駛艙)的操作位置。在此,作動部911可以是但不限於手拉桿,也可以是按鈕或者旋鈕等態樣,其作動的方式可以是機械式、電動式、磁力式、電磁式、油壓式、氣壓式等方式。 當使用者操作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1時,此作用力(即輔助作動力)帶動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1開啟其中的分隔閥,使得儲氣筒23的第一燃料源通過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1而被輸送至增程組件60的第一燃料輸入部61。由此,當交通工具的中控設備檢測電力不足時,駕駛者可以通過操控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1而快速地自儲氣筒23取得第一燃料源並於增程組件60中與第二燃料源發生化學反應而補充電力。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儲氣筒23與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1之間還可以單向閥93連通,確保燃料供應時的安全性。此外,增程系統100Q也包括排放閥74,其連通於儲氣筒23與大氣之間而能保持儲氣筒23內的壓力。 需要說明的是,在增程系統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及增程組件60的其他實施例,亦可以配置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1。 類似地,請參閱圖20,在本實施例中,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進一步包括儲氣筒43,而增程系統100Q更包括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2。 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2連通儲氣筒43,當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2受輔助作動力作用時,輔助作動力帶動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2,使得第二燃料輸入部62自儲氣筒43接收第二燃料源。具體來說,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2具有作動部921;舉例來說,所述作動部921配置於交通工作駕駛座(駕駛艙)的操作位置。在此,作動部921可以是但不限於手拉桿,也可以是按鈕或者旋鈕等態樣,其作動的方式可以是機械式、電動式、磁力式、電磁式、油壓式、氣壓式等方式。 當使用者操作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2時,此作用力(即輔助作動力)帶動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2開啟其中的分隔閥,使得儲氣筒43的第二燃料源通過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2而被輸送至增程組件60的第二燃料輸入部62。由此,當交通工具的中控設備檢測電力不足時,駕駛者可以通過操控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2而快速地自儲氣筒43取得第二燃料源並於增程組件60中與第一燃料源發生化學反應而補充電力。 須要說明的是,在增程系統包括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50及增程組件60的其他實施例,亦可以配置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2。 須要說明的是,前述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1的作動部911與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2的作動部921可以整合為同一組件(例如但不限於手拉桿)。由此,使用者操作此組件而同時帶動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1以及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2,因此可讓第一燃料源與第二燃料源通過一次操作而直接分別從儲氣筒23與儲氣筒43被輸送至增程組件60。 請參閱圖19,在本實施例中,增程系統100Q更包括第一壓力平衡閥76。第一壓力平衡閥76可以設置於交通工具的底盤下方,且隨交通工具的承載而致動,並連通於儲氣筒21與增程組件60的第一燃料輸入部61之間。 由此,隨著交通工具的載重提高時,可帶動第一壓力平衡閥76開啟而使儲氣筒21也通過第一壓力平衡閥76內的管路而輸送至增程組件60的第一燃料輸入部61,進而提升增程組件60的電能輸出。除此之外,第一壓力平衡閥76還連通於第一輸出端312。由此,自第一輸出端312輸出的第一燃料源可再進入第一壓力平衡閥76,並於交通工具的載重較高時,載重再帶動第一壓力平衡閥76而使第一燃料源輸送至增程組件60的第一燃料輸入部61,如圖19所示。 需要說明的是,在增程系統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及增程組件60的其他實施例,亦可以配置第一壓力平衡閥76。 類似地,請參閱圖20,在本實施例中,增程系統100Q更包括第二壓力平衡閥77。第二壓力平衡閥77可以設置於交通工具的底盤下方,且隨著交通工具的承載而致動,並連通於儲氣筒41與增程組件60的第二燃料輸入部62之間。 由此,隨著交通工具的載重提高時,可帶動第二壓力平衡閥77開啟而使儲氣筒41內的第二燃料源也通過第二壓力平衡閥77內的管路而輸送至增程組件60的第二燃料輸入部62,進而提升增程組件60的電能輸出。除此之外,第二壓力平衡閥77還連通於第三輸出端512。由此,自第三輸出端512輸出的第二燃料源可再進入第二壓力平衡閥77,並於交通工具的載重較高時,載重再帶動第二壓力平衡閥77而使第二燃料源輸送至增程組件60的第二燃料輸入部62,如圖20所示。 需要說明的是,在增程系統包括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50及增程組件60的其他實施例,亦可以配置第二壓力平衡閥77。 請參閱圖19,空壓機71連通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前述空壓機71更連通大氣而用以將空氣壓縮成第一燃料源。需要說明的是,在增程系統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的其他實施例,亦可以配置空壓機71。 請參閱圖19,壓力調節閥72設置於空壓機71與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之間而可用以調整第一燃料源的壓力。由此,可以避免連接於各組件間的管路壓力過大而導致管路破裂,進而造成氣源外洩產生危險。需要說明的是,在增程系統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的其他實施例,亦可以配置壓力調節閥72。 請參閱圖19,空氣乾燥器73連通於空壓機71與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之間,而可用以除去空壓機71所壓縮的壓縮空氣中的水氣。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還可進一步包括儲氣筒24以吹乾受潮的空氣乾燥器73,而空氣乾燥器73連通於儲氣筒24與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之間。需要說明的是,在增程系統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的其他實施例,亦可以配置空氣乾燥器73及儲氣筒24。 請參閱圖19,各排放閥74連通大氣以及儲氣筒21、22。由此,可以將儲氣筒21、22中的凝結水透過排放閥74排出至大氣,而保持儲氣筒21、22的壓力。需要說明的是,在增程系統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的其他實施例,亦可以配置排放閥74。 請參閱圖19,多迴路保護閥75連通於空壓機71與儲氣筒21、22之間,多迴路保護閥75依據壓力門檻值控制儲氣筒21藉由第一輸入端311連通第一作動單元31以及依據壓力門檻值控制儲氣筒22藉由第二輸入端321連通第二作動單元32。需要說明的是,在增程系統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及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的其他實施例,亦可以配置多迴路保護閥75。 在一些實施例中,多迴路保護閥75的閥組件754也連接儲氣筒25,因而可以向氣壓式煞車或氣壓式懸吊系統提供氣源,進而可以控制氣壓式煞車或氣壓式懸吊系統。 如圖20所示,燃料調節器81與流量計82連通於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的儲氣筒41、42與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50之間。進一步言,燃料調節器81包括篩檢程式、調壓器以及潤滑器。由此,儲存於儲氣筒41、42內的氣體在被提供至增程組件60使用前,會先經過篩檢程式過濾氣體雜質及水氣,再以調壓器控制其壓力。流量計82用以測量燃料源通過該段管路的流量。需要說明的是,在增程系統包括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的其他實施例,亦可以配置燃料調節器81以及流量計82。 在一些實施例中,增程系統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增程組件60以及鼓風機95。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以及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以及各部件的功能已於前述,此不再贅述。 在一些實施例中,增程系統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增程組件60、第一加濕器78、第二加濕器79以及鼓風機95。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以及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以及各部件的功能已於前述,此不再贅述。 在一些實施例中,增程系統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50、增程組件60以及鼓風機95。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以及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以及各部件的功能已於前述,此不再贅述。 在一些實施例中,增程系統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50、增程組件60、第一加濕器78、第二加濕器79以及鼓風機95。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以及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以及各部件的功能已於前述,此不再贅述。 在一實施例中,增程系統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50、增程組件60、第一加濕器78、第二加濕器79、第一燃料輔助控制裝置91、第二燃料輔助控制裝置92以及鼓風機95。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以及各部件的功能已於前述,此不再贅述。 在一實施例中,增程系統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50、增程組件60、第一加濕器78、第二加濕器79、第一燃料輔助控制裝置91、第二燃料輔助控制裝置92、第一壓力平衡閥76、第二壓力平衡閥77以及鼓風機95。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以及各部件的功能已於前述,此不再贅述。 在一實施例中,增程系統包括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第二燃料儲存裝置40、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50、增程組件60、第一加濕器78、第二加濕器79、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1、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2、空壓機71、壓力調節閥72、空氣乾燥器73、排放閥74、多迴路保護閥75、燃料調節器81、流量計82、鼓風機控制器96以及鼓風機95。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以及各部件的功能已於前述,此不再贅述。 需要說明的是,在前述實施例中,當增程系統僅包括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或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50的其中的一者時,則增程系統亦可僅對應配置第一加濕器78或第二加濕器79,此不再贅述 還須說明的是,前述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1、第一壓力平衡閥76、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50、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2、第二壓力平衡閥77以及鼓風機95都可以採用電磁式、氣動式、氣壓式、油壓式、機械式、電力式、磁力式、人工智慧控制、電腦積體電路或是ECU(電子控制單元)的方式來進行其控制與操作。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30與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50的至少一者為電磁式控制裝置。 總言之,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的增程系統100A-100Q可通過第一燃料輸入部61與第二燃料輸入部62分別接收第一燃料源與第二燃料源,進而將第一燃料源與第二燃料源於增程組件60內混合以產生電力輸出。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可通過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及第二燃料儲存裝置30分別作為第一燃料源與第二燃料源的供給來源。在一些實施例中,可通過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40及/或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50,而依據使用者在不同的駕駛狀況即時適當地調整燃料源的供應量。在一些實施例中,還可以通過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1及/或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92而在使用者通過中控單元判斷電力不足而需要提供燃料時,直接連續地將燃料源自儲氣筒提供至增程組件60。而在一些實施例中,當交通工具的載重較高時,可通過第一壓力平衡閥76及/或第二壓力平衡閥77使儲氣筒額外再增加燃料至增程組件60,進而提升增程組件60的電能輸出。在一些實施例中,可透過配置有鼓風機95而提供第一燃料源;或者,可通過配置有鼓風機95與第一燃料儲存裝置20而選擇性地自其中一者取得第一燃料源。 當然,本發明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發明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根據本發明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於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
100A-100Q:增程系統 20:第一燃料儲存裝置 21,22,23,24,25:儲氣筒 30: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 31:第一作動單元 311:第一輸入端 312:第一輸出端 313:作動部 32:第二作動單元 321:第二輸入端 322:第二輸出端 40:第二燃料儲存裝置 41,42,43:儲氣筒 50: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 51:第三作動單元 511:第三輸入端 512:第三輸出端 513:作動部 52:第四作動單元 521:第四輸入端 522:第四輸出端 60:增程組件 61:第一燃料輸入部 62:第二燃料輸入部 71:空壓機 72:壓力調節閥 73:空氣乾燥器 74:排放閥 75:多迴路保護閥 751,752,753,754:閥組件 76:第一壓力平衡閥 77:第二壓力平衡閥 78:第一加濕器 79:第二加濕器 81:燃料調節器 82:流量計 91: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 911:作動部 92: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 921:作動部 93:單向閥 95:鼓風機 96:鼓風機控制器
[圖1]繪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增程系統的簡要系統方塊圖。 [圖2]繪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增程系統的簡要系統方塊圖。 [圖3]繪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增程系統的簡要系統方塊圖。 [圖4]繪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增程系統的管路示意圖。 [圖5]繪示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增程系統的簡要系統方塊圖。 [圖6]繪示本發明的第六實施例的增程系統的簡要系統方塊圖。 [圖7]繪示本發明的第七實施例的增程系統的管路示意圖。 [圖8]繪示本發明的第八實施例的增程系統的簡要系統方塊圖。 [圖9]繪示本發明的第九實施例的增程系統的管路示意圖。 [圖10]繪示本發明的第十實施例的增程系統的簡要系統方塊圖。 [圖11]繪示本發明的第十一實施例的增程系統的簡要系統方塊圖。 [圖12]繪示本發明的第十二實施例的增程系統的管路示意圖。 [圖13]繪示本發明的第十三實施例的增程系統的簡要系統方塊圖。 [圖14]繪示本發明的第十四實施例的增程系統的簡要系統方塊圖。 [圖15]繪示本發明的第十五實施例的增程系統的管路示意圖。 [圖16]繪示本發明的第十六實施例的增程系統的管路示意圖。 [圖17]繪示本發明的第十六實施例的增程系統的局部管路示意圖(一)。 [圖18]繪示本發明的第十六實施例的增程系統的局部管路示意圖(二)。 [圖19]繪示本發明的第十七實施例的增程系統的局部管路示意圖(一)。 [圖20]繪示本發明的第十七實施例的增程系統的局部管路示意圖(二)。
20:第一燃料儲存裝置
21,22:儲氣筒
30: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
31:第一作動單元
32:第二作動單元
60:增程組件
61:第一燃料輸入部
100D:增程系統
311:第一輸入端
312:第一輸出端
313:作動部
321:第二輸入端
322:第二輸出端

Claims (40)

  1. 一種增程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 一增程組件,具有一第一燃料輸入部以及一第二燃料輸入部,該第一燃料輸入部用以接收一第一燃料源,該第二燃料輸入部用以接收不同於該第一燃料源的一第二燃料源,該第一燃料源與該第二燃料源於該增程組件內混合後產生電力輸出。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用以儲存並提供該第一燃料源至該第一燃料輸入部。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加濕器,連通於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與該第一燃料輸入部之間。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 一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連接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該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包括: 一第一作動單元,具有一第一輸入端以及一第一輸出端,該第一作動單元藉由該第一輸入端連通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而接收該第一燃料源;以及 一第二作動單元,可分離地連接該第一作動單元且受該第一作動單元作動,該第二作動單元具有一第二輸入端以及一第二輸出端,該第二作動單元藉由該第二輸入端連通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而接收該第一燃料源; 其中,於該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中,當該第一作動單元受一第一作動力作用時,該第一作動單元產生一第一作動行程,若該第一作動行程小於一第一門檻值,則該第一作動力帶動該第一作動單元,使得該第一燃料輸入部藉由該第一輸出端,自該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接收該第一燃料源;若該第一作動行程大於或等於該第一門檻值,則該第一作動力帶動該第一作動單元連動該第二作動單元作動,使得該第一燃料輸入部藉由該第一輸出端及該第二輸出端,自該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接收該第一燃料源。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加濕器,連通於該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與該第一燃料輸入部之間。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連通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當該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受一輔助作動力作用時,該輔助作動力帶動該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使得該第一燃料輸入部自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接收該第一燃料源。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第一壓力平衡閥,連通於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與該第一燃料輸入部之間。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空壓機、一壓力調節閥及一空氣乾燥器,該空壓機連通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該空壓機更連通大氣而將空氣壓縮成該第一燃料源;該壓力調節閥及該空氣乾燥器設置於該空壓機與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之間。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多迴路保護閥以及一排放閥,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儲氣筒、一第二儲氣筒以及一輔助儲氣筒;該多迴路保護閥連通於該空壓機與該第一儲氣筒、該第二儲氣筒及該輔助儲氣筒之間;該排放閥連通大氣以及該第一儲氣筒;該多迴路保護閥依一壓力門檻值控制該第一儲氣筒藉由該第一輸入端連通該第一作動單元,該多迴路保護閥依該壓力門檻值控制該第二儲氣筒藉由該第二輸入端連通該第二作動單元,該多迴路保護閥依該壓力門檻值控制該輔助儲氣筒連通該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當該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受該輔助作動力作用時,該輔助作動力帶動該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使得該第一燃料輸入部自該輔助儲氣筒接收該第一燃料源。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鼓風機,該鼓風機用以提供該第一燃料源。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加濕器,連通於該鼓風機與該第一燃料輸入部之間。
  12.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用以儲存並提供該第一燃料源,該第一燃料輸入部選擇性地自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或該鼓風機接收該第一燃料源。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加濕器,連通於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與該第一燃料輸入部之間。
  14.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 一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連接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該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包括: 一第一作動單元,具有一第一輸入端以及一第一輸出端,該第一作動單元藉由該第一輸入端連通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而接收該第一燃料源;以及 一第二作動單元,可分離地連接該第一作動單元且受該第一作動單元作動,該第二作動單元具有一第二輸入端以及一第二輸出端,該第二作動單元藉由該第二輸入端連通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而接收該第一燃料源; 其中,於該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中,當該第一作動單元受一第一作動力作用時,該第一作動單元產生一第一作動行程,若該第一作動行程小於一第一門檻值,則該第一作動力帶動該第一作動單元,使得該第一燃料輸入部藉由該第一輸出端,自該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接收該第一燃料源;若該第一作動行程大於或等於該第一門檻值,則該第一作動力帶動該第一作動單元連動該第二作動單元作動,使得該第一燃料輸入部藉由該第一輸出端及該第二輸出端,自該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接收該第一燃料源。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加濕器,連通於該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與該第一燃料輸入部之間。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連通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當該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受一輔助作動力作用時,該輔助作動力帶動該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使得該第一燃料輸入部自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接收該第一燃料源。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第一壓力平衡閥,連通於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與該第一燃料輸入部之間。
  18. 如請求項17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空壓機、一壓力調節閥、一空氣乾燥器以及一鼓風機控制器,該空壓機連通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該空壓機更連通大氣而將空氣壓縮成該第一燃料源;該壓力調節閥及該空氣乾燥器設置於該空壓機與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之間;該鼓風機控制器控制該鼓風機提供該第一燃料源。
  19. 如請求項18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多迴路保護閥以及一排放閥,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儲氣筒、一第二儲氣筒以及一輔助儲氣筒,該多迴路保護閥連通於該空壓機與該第一儲氣筒、該第二儲氣筒及該輔助儲氣筒之間;該排放閥連通大氣以及該第一儲氣筒;該多迴路保護閥依一壓力門檻值控制該第一儲氣筒藉由該第一輸入端連通該第一作動單元,該多迴路保護閥依該壓力門檻值控制該第二儲氣筒藉由該第二輸入端連通該第二作動單元,該多迴路保護閥依該壓力門檻值控制該輔助儲氣筒連通該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當該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受該輔助作動力作用時,該輔助作動力帶動該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使得該第一燃料輸入部自該輔助儲氣筒接收該第一燃料源。
  20. 如請求項1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第二燃料儲存裝置,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用以儲存並提供該第二燃料源至該第二燃料輸入部。
  21. 如請求項20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加濕器,連通於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與該第二燃料輸入部之間。
  22. 如請求項20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 一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連接於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該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包括: 一第三作動單元,具有一第三輸入端以及一第三輸出端,該第三作動單元藉由該第三輸入端連通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而接收該第二燃料源;以及 一第四作動單元,可分離地連接該第三作動單元且受該第三作動單元作動,該第四作動單元具有一第四輸入端以及一第四輸出端,該第四作動單元藉由該第四輸入端連通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而接收該第二燃料源; 其中,於該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中,當該第三作動單元受一第二作動力作用時,該第三作動單元產生一第二作動行程,若該第二作動行程小於一第二門檻值,則該第二作動力帶動該第三作動單元,使得該第二燃料輸入部藉由該第三輸出端,自該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接收該第二燃料源;若該第二作動行程大於或等於該第二門檻值,則該第二作動力帶動該第三作動單元連接並推動該第四作動單元,使得該第二燃料輸入部藉由該第三輸出端及該第四輸出端,自該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接收該第二燃料源。
  23. 如請求項22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加濕器,連通於該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與該第二燃料輸入部之間。
  24. 如請求項23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連通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當該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受一輔助作動力作用時,該輔助作動力帶動該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使得該第二燃料輸入部自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接收該第二燃料源。
  25. 如請求項24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第二壓力平衡閥,連通於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與該第二燃料輸入部之間。
  26. 如請求項25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燃料調節器以及一流量計,該燃料調節器與該流量計連通於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與該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之間;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儲氣筒、一第二儲氣筒以及一輔助儲氣筒,該第一儲氣筒藉由該第三輸入端連通該第三作動單元,該第二儲氣筒藉由該第四輸入端連通該第四作動單元;該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連通該輔助儲氣筒,當該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受該輔助作動力作用時,該輔助作動力帶動該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使得該第二燃料輸入部自該輔助儲氣筒接收該第二燃料源。
  27. 如請求項1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第一燃料儲存裝置及一第二燃料儲存裝置,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用以儲存並提供該第一燃料源至該第一燃料輸入部,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用以儲存並提供該第二燃料源至該第二燃料輸入部。
  28. 如請求項27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第一加濕器及一第二加濕器,該第一加濕器連通於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與該第一燃料輸入部之間,該第二加濕器連通於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與該第二燃料輸入部之間。
  29. 如請求項27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 一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連接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該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包括: 一第一作動單元,具有一第一輸入端以及一第一輸出端,該第一作動單元藉由該第一輸入端連通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而接收該第一燃料源;以及 一第二作動單元,可分離地連接該第一作動單元且受該第一作動單元作動,該第二作動單元具有一第二輸入端以及一第二輸出端,該第二作動單元藉由該第二輸入端連通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而接收該第一燃料源;以及 一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連接於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該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包括: 一第三作動單元,具有一第三輸入端以及一第三輸出端,該第三作動單元藉由該第三輸入端連通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而接收該第二燃料源;以及 一第四作動單元,可分離地連接該第三作動單元且受該第三作動單元作動,該第四作動單元具有一第四輸入端以及一第四輸出端,該第四作動單元藉由該第四輸入端連通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而接收該第二燃料源; 其中,於該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中,當該第一作動單元受一第一作動力作用時,該第一作動單元產生一第一作動行程,若該第一作動行程小於一第一門檻值,則該第一作動力帶動該第一作動單元,使得該第一燃料輸入部藉由該第一輸出端,自該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接收該第一燃料源;若該第一作動行程大於或等於該第一門檻值,則該第一作動力帶動該第一作動單元連動該第二作動單元作動,使得該第一燃料輸入部藉由該第一輸出端及該第二輸出端,自該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接收該第一燃料源; 其中,於該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中,當該第三作動單元受一第二作動力作用時,該第三作動單元產生一第二作動行程,若該第二作動行程小於一第二門檻值,則該第二作動力帶動該第三作動單元,使得該第二燃料輸入部藉由該第三輸出端,自該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接收該第二燃料源;若該第二作動行程大於或等於該第二門檻值,則該第二作動力帶動該第三作動單元連接並推動該第四作動單元,使得該第二燃料輸入部藉由該第三輸出端及該第四輸出端,自該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接收該第二燃料源。
  30. 如請求項29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第一加濕器及一第二加濕器,該第一加濕器連通於該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與該第一燃料輸入部之間,該第二加濕器連通於該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與該第二燃料輸入部之間。
  31. 如請求項30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以及一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該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連通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當該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受一第一輔助作動力作用時,該第一輔助作動力帶動該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使得該第一燃料輸入部自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接收該第一燃料源;該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連通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當該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受一第二輔助作動力作用時,該第二輔助作動力帶動該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使得該第二燃料輸入部自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接收該第二燃料源。
  32. 如請求項31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第一壓力平衡閥以及一第二壓力平衡閥,該第一壓力平衡閥連通於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與該第一燃料輸入部之間,而該第二壓力平衡閥連通於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與該第二燃料輸入部之間。
  33. 如請求項32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空壓機、一壓力調節閥、一空氣乾燥器、一多迴路保護閥、一排放閥、一燃料調節器以及一流量計,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儲氣筒、一第二儲氣筒以及一第一輔助儲氣筒,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進一步包括一第三儲氣筒、一第四儲氣筒以及一第二輔助儲氣筒;該空壓機連通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該空壓機更連通大氣而將空氣壓縮成該第一燃料源;該壓力調節閥及該空氣乾燥器設置於該空壓機與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之間;該多迴路保護閥連通於該空壓機與該第一儲氣筒、該第二儲氣筒及該第一輔助儲氣筒之間;該排放閥連通大氣以及該第一儲氣筒;該燃料調節器與該流量計連通於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與該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之間;該多迴路保護閥依一壓力門檻值控制該第一儲氣筒藉由該第一輸入端連通該第一作動單元,該多迴路保護閥依該壓力門檻值控制該第二儲氣筒藉由該第二輸入端連通該第二作動單元,該多迴路保護閥依該壓力門檻值控制該第一輔助儲氣筒連通該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當該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受該第一輔助作動力作用時,該第一輔助作動力帶動該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使得該第一燃料輸入部自該第一輔助儲氣筒接收該第一燃料源;該第三儲氣筒藉由該第三輸入端連通該第三作動單元,該第四儲氣筒藉由該第四輸入端連通該第四作動單元,該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連通該第二輔助儲氣筒;當該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受該第二輔助作動力作用時,該第二輔助作動力帶動該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使得該第二燃料輸入部自該第二輔助儲氣筒接收該第二燃料源。
  34.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第一燃料儲存裝置及一第二燃料儲存裝置,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用以儲存並提供該第一燃料源至該第一燃料輸入部,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用以儲存並提供該第二燃料源至該第二燃料輸入部,該第一燃料輸入部選擇性地自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或該鼓風機接收該第一燃料源。
  35. 如請求項34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第一加濕器及一第二加濕器,該第一加濕器連通於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與該第一燃料輸入部之間,該第二加濕器連通於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與該第二燃料輸入部之間。
  36. 如請求項34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 一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連接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該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包括: 一第一作動單元,具有一第一輸入端以及一第一輸出端,該第一作動單元藉由該第一輸入端連通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而接收該第一燃料源;以及 一第二作動單元,可分離地連接該第一作動單元且受該第一作動單元作動,該第二作動單元具有一第二輸入端以及一第二輸出端,該第二作動單元藉由該第二輸入端連通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而接收該第一燃料源;以及 一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連接於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該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包括: 一第三作動單元,具有一第三輸入端以及一第三輸出端,該第三作動單元藉由該第三輸入端連通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而接收該第二燃料源;以及 一第四作動單元,可分離地連接該第三作動單元且受該第三作動單元作動,該第四作動單元具有一第四輸入端以及一第四輸出端,該第四作動單元藉由該第四輸入端連通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而接收該第二燃料源; 其中,於該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中,當該第一作動單元受一第一作動力作用時,該第一作動單元產生一第一作動行程,若該第一作動行程小於一第一門檻值,則該第一作動力帶動該第一作動單元,使得該第一燃料輸入部藉由該第一輸出端,自該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接收該第一燃料源;若該第一作動行程大於或等於該第一門檻值,則該第一作動力帶動該第一作動單元連動該第二作動單元作動,使得該第一燃料輸入部藉由該第一輸出端及該第二輸出端,自該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接收該第一燃料源; 其中,於該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中,當該第三作動單元受一第二作動力作用時,該第三作動單元產生一第二作動行程,若該第二作動行程小於一第二門檻值,則該第二作動力帶動該第三作動單元,使得該第二燃料輸入部藉由該第三輸出端,自該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接收該第二燃料源;若該第二作動行程大於或等於該第二門檻值,則該第二作動力帶動該第三作動單元連接並推動該第四作動單元,使得該第二燃料輸入部藉由該第三輸出端及該第四輸出端,自該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接收該第二燃料源。
  37. 如請求項36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第一加濕器及一第二加濕器,該第一加濕器連通於該第一燃料源控制裝置與該第一燃料輸入部之間,該第二加濕器連通於該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與該第二燃料輸入部之間。
  38. 如請求項37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以及一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該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連通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當該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受一第一輔助作動力作用時,該第一輔助作動力帶動該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使得該第一燃料輸入部自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接收該第一燃料源;該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連通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當該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受一第二輔助作動力作用時,該第二輔助作動力帶動該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使得該第二燃料輸入部自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接收該第二燃料源。
  39. 如請求項38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第一壓力平衡閥以及一第二壓力平衡閥,該第一壓力平衡閥連通於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與該第一燃料輸入部之間,而該第二壓力平衡閥連通於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與該第二燃料輸入部之間。
  40. 如請求項39所述的增程系統,更包括一空壓機、一壓力調節閥、一空氣乾燥器、一鼓風機控制器、一多迴路保護閥、一排放閥、一燃料調節器以及一流量計,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儲氣筒、一第二儲氣筒以及一第一輔助儲氣筒,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進一步包括一第三儲氣筒、一第四儲氣筒以及一第二輔助儲氣筒;該空壓機連通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該空壓機更連通大氣而將空氣壓縮成該第一燃料源;該壓力調節閥及該空氣乾燥器設置於該空壓機與該第一燃料儲存裝置之間;該鼓風機控制器控制該鼓風機提供該第一燃料源;該多迴路保護閥連通於該空壓機與該第一儲氣筒、該第二儲氣筒及該第一輔助儲氣筒之間;該排放閥連通大氣以及該第一儲氣筒;該燃料調節器與該流量計連通於該第二燃料儲存裝置與該第二燃料源控制裝置之間;該多迴路保護閥依一壓力門檻值控制該第一儲氣筒藉由該第一輸入端連通該第一作動單元,該多迴路保護閥依該壓力門檻值控制該第二儲氣筒藉由該第二輸入端連通該第二作動單元,該多迴路保護閥依該壓力門檻值控制該第一輔助儲氣筒連通該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當該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受該第一輔助作動力作用時,該第一輔助作動力帶動該第一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使得該第一燃料輸入部自該第一輔助儲氣筒接收該第一燃料源;該第三儲氣筒藉由該第三輸入端連通該第三作動單元,該第四儲氣筒藉由該第四輸入端連通該第四作動單元,該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連通該第二輔助儲氣筒;當該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受該第二輔助作動力作用時,該第二輔助作動力帶動該第二燃料源輔助控制裝置,使得該第二燃料輸入部自該第二輔助儲氣筒接收該第二燃料源。
TW110103618A 2020-03-20 2021-02-01 增程系統 TW2021403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4976.6 2020-03-20
CN202010204976 2020-03-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0310A true TW202140310A (zh) 2021-11-01

Family

ID=7777055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3618A TW202140310A (zh) 2020-03-20 2021-02-01 增程系統
TW110109985A TWI764631B (zh) 2020-03-20 2021-03-19 增程系統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9985A TWI764631B (zh) 2020-03-20 2021-03-19 增程系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31163A1 (zh)
CN (1) CN113492693B (zh)
TW (2) TW202140310A (zh)
WO (1) WO202118536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88542C (zh) * 2004-02-27 2008-05-14 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动态控制装置的燃料电池
CN201845828U (zh) * 2010-08-03 2011-05-25 同济大学 燃料电池增程器系统
TW201249062A (en) * 2011-05-23 2012-12-01 Gthink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c Power integrat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KR20130074338A (ko) * 2011-12-26 2013-07-04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선박용 연료전지의 버퍼가스시스템
CN102582454B (zh) * 2012-03-09 2014-05-28 重庆大学 一种增程式纯电动汽车驱动总成
US10087896B1 (en) * 2012-10-14 2018-10-02 Alberto Martin Perez Liquefied light hydrocarbon fuel system for hybrid vehicle and methods thereto
KR101405651B1 (ko) * 2012-12-04 2014-06-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연료전지용 가습보조장치 및 가습보조방법
JP6064958B2 (ja) * 2014-09-24 2017-01-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燃料電池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5774512B (zh) * 2016-03-01 2018-09-14 至玥腾风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前置的增程式电动乘用车
JP6808332B2 (ja) * 2016-03-02 2021-01-06 東京瓦斯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用流体搬送補助システム、及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N106627210A (zh) * 2016-11-24 2017-05-10 福建亚南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能源的汽车动力系统
JP6783188B2 (ja) * 2017-05-25 2020-11-11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6819474B2 (ja) * 2017-06-14 2021-01-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および噴射制御方法
CN110015211B (zh) * 2017-11-23 2020-09-01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
JP7054629B2 (ja) * 2018-01-22 2022-04-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車両
JP7046762B2 (ja) * 2018-08-29 2022-04-04 ヤンマーパワ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及び燃料電池船
CN109962265B (zh) * 2019-03-29 2024-01-02 摩氢科技有限公司 氢燃料电池的电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7117279B2 (ja) * 2019-09-09 2022-08-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車両及び該車両の停止時掃気時間の設定方法
CN110562057A (zh) * 2019-09-18 2019-12-13 重庆坚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驱动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CN110549876B (zh) * 2019-09-27 2021-04-20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量输出控制方法、装置和氢燃料混合动力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31163A1 (en) 2023-07-20
CN113492693B (zh) 2024-08-27
WO2021185367A1 (zh) 2021-09-23
TW202136087A (zh) 2021-10-01
CN113492693A (zh) 2021-10-12
TWI764631B (zh) 2022-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10459C (en) Fuel cell fuel supply system and mobile body
US7037609B2 (en) Fuel circuit of the fuel cell system
CN100449842C (zh) 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101020225B1 (ko) 연료전지차량
JP2002324564A (ja) 燃料電池装置及び燃料電池装置の制御方法
TWI764631B (zh) 增程系統
CN112421076B (zh)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电堆吹扫的双向可控的系统
JP5098191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N111342083B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汽车供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002926A (zh) 一种燃料电池增程器供气系统及控制方法
JP2008181768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2006120375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JP2006179373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US11876264B2 (en) System for supplying compressed air to a fuel cell system
JP4770159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2006147150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N114709450A (zh) 燃料电池的空气系统和车辆
CN116895782A (zh) 燃料电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