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03951A - 積層體、容器以及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積層體、容器以及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03951A
TW202103951A TW109110374A TW109110374A TW202103951A TW 202103951 A TW202103951 A TW 202103951A TW 109110374 A TW109110374 A TW 109110374A TW 109110374 A TW109110374 A TW 109110374A TW 202103951 A TW202103951 A TW 20210395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moisture
intermediate layer
proof
lamin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0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山岳生
鈴木豊明
山田仁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藤森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藤森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藤森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039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395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2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synthetic resins not wholly covered by any one of the sub-groups B32B27/30 - B32B27/42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65/00Wrappers or flexible covers; Packaging materials of special type or form
    • B65D65/38Packaging materials of special type or form
    • B65D65/40Applications of laminates for particular packaging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Wrapp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積層體係將第一防濕層、第一中間層、氣體阻障層、第二中間層、第二防濕層依序積層而成,第一防濕層及第二防濕層係以氟系樹脂作為形成材料,第一中間層及第二中間層含有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及含環氧基之樹脂,氣體阻障層係以烯烴-乙烯醇共聚物系樹脂作為形成材料,第一防濕層與第二防濕層之合計層厚為40μm以上,第一中間層之層厚與第二中間層之層厚分別超過10μm,氣體阻障層之層厚為10μm以上。

Description

積層體、容器以及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積層體、容器以及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本申請案係基於2019年3月29日提出申請之日本特願2019-065532號而主張優先權,並將該申請案之內容援用於此。
阻障性高之膜積層體被用於食品或醫藥品等之包裝材料。於醫藥品領域中,關於錠劑或膠囊之單獨包裝,可使用將上述膜積層體進行加工而得之泡殼包裝(press through package)。於以下之說明中,有時將泡殼包裝記載為「PTP」。
為了抑制內容物之劣化,對於作為PTP之形成材料的樹脂膜(膜積層體),要求具有對水蒸氣之阻障性。另外,一般而言PTP係藉由深引伸(deep drawing)成形而製造,故而對於作為PTP之形成材料的膜積層體,要求具有良好之成形性。例如於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一種積層體,係為了提高對水蒸氣之阻障性,而將乙烯醇系樹脂膜與氟樹脂膜加以積層而成。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4-28508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近年來,除了先前之食品或醫藥品等之包裝材料以外,上述膜積層體之用途不斷擴大。因此,發明人們根據廣泛的對象物之包裝用途或容器所需求之物性,而嘗試製造了除了具備對水蒸氣之阻障性以外,亦具備對氧之阻障性的積層體。關於此種積層體,大多情況下會進行用於單獨包裝或容器之成形加工,故而要求於成形加工時抑制層間剝離或層之破損。
本發明係鑒於此種情況而成,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容易成形為各種形狀、水蒸氣阻障性及氧阻障性優異之積層體。另外,本發明之目的在於一併提供一種將此種積層體用作形成材料之容器。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一種積層體,係由第一防濕層、第一中間層、氣體阻障層、第二中間層、第二防濕層依序積層而成,前述第一防濕層及前述第二防濕層係以氟系樹脂作為形成材料,前述第一中間層及前述第二中間層含有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及含環氧基之樹脂,前述氣體阻障層係以烯烴-乙烯醇共聚物系樹脂作為形成材料,前述第一防濕層與前述第二防濕層之合計層厚為40μm以上,前述第一中間層之層厚與前述第二中間層之層厚分別超過10μm,前述氣體阻障層之層厚為10μm以上。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亦可設為下述構成:前述烯烴-乙烯醇共聚物系樹脂為丁烯二醇-乙烯醇共聚物。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亦可設為下述構成:前述氟系樹脂為聚氯三氟乙烯。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亦可設為下述構成:為前述第一防濕層、前述第一中間層、前述氣體阻障層、前述第二中間層、前述第二防濕層之共擠出成形體。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亦可設為下述構成:於前述第一防濕層中的與前述第一中間層為相反側的一面上、及前述第二防濕層中的與前述第二中間層為相反側的一面上的至少一者,具有接著層,前述接著層含有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及含環氧基之樹脂。
另外,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一種容器,係含有上述積層體。
另外,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一種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係具有下述步驟:將成為前述第一防濕層之原料的樹脂、成為前述第一中間層之原料的樹脂、成為前述氣體阻障層之原料的樹脂、成為前述第二中間層之原料的樹脂、及成為前述第二防濕層之原料的樹脂加以共擠出。
自其他觀點而言,本發明具有以下態樣。
[1]一種積層體,係將第一防濕層、第一中間層、氣體阻障層、第二中間層、第二防濕層依序積層而成,前述第一防濕層及前述第二防濕層係以氟系樹脂作為形成材料,前述第一中間層及前述第二中間層含有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及含環氧基之樹脂,前述氣體阻障層係以烯烴-乙烯醇共聚物系樹脂作為形成材料,前述第一防濕層與前述第二防濕層之合計層厚為40μm以上,前述第一中間層之層厚與前述第二中間層之層厚分別超過10μm,前述氣體阻障層之層厚為10μm以上。
[2]如[1]所記載之積層體,其中前述烯烴-乙烯醇共聚物系樹脂為丁烯二醇-乙烯醇共聚物。
[3]如[1]或[2]所記載之積層體,其中前述氟系樹脂為聚氯三氟乙烯。
[4]如[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積層體,係前述第一防濕層、前述第一中間層、前述氣體阻障層、前述第二中間層、前述第二防濕層之共擠出成形體。
[5]如[1]至[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積層體,其中於前述第一防濕層中的與前述第一中間層為相反側的一面上、及前述第二防濕層中的與前述第二中間層為相反側的一面上的至少一者,具有接著層,前述接著層含有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及含環氧基之樹脂。
[6]一種容器,係含有如[1]至[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積層體。
[7]一種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係製造如[1]至[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積層體,具有下述步驟:將成為前述第一防濕層之原料的樹脂、成為前述第一中間層之原料的樹脂、成為前述氣體阻障層之原料的樹脂、成為前述第二中間層之原料的樹脂、及成為前述第二防濕層之原料的樹脂加以共擠出。 [發明功效]
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容易成形為各種形狀、水蒸氣阻障性及氧阻障性優異之積層體。另外,能夠提供一種將此種積層體用作形成材料之容器。
以下,一邊參照圖式一邊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積層體加以說明。此外,以下之所有圖式中,為了容易觀看圖式,而使各構成要素之尺寸或比率等適當地不同。
[積層體] 圖1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積層體1之概略剖面圖。如圖所示,積層體1係將第一防濕層11、第一中間層12、氣體阻障層13、第二中間層14、第二防濕層15依序積層而成。
於第一防濕層11中的與第一中間層12為相反側的一面上,積層有第一接著層16。另外,於第二防濕層15中的與第二中間層14為相反側的一面上,積層有第二接著層17。第一接著層16及第二接著層17均相當於本發明中之「接著層」。
本實施形態之積層體1係水蒸氣阻障性及氧阻障性優異。 於本實施形態中,所謂積層體之「水蒸氣阻障性」,係指積層體遮蔽水蒸氣之性質。積層體之水蒸氣阻障性可使用積層體之水蒸氣透過度進行評價。所謂水蒸氣阻障性良好,意指藉由後述之方法測定之水蒸氣透過度小。
於本實施形態中,水蒸氣透過度係採用依據JIS(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日本工業標準)K7129:2008(A法)對積層體進行測定所得之值。具體而言係採用下述值:使用水蒸氣透過度計(LYSSY公司製造,製品名「L80-5000」),於測定池(cell)溫度40℃、相對濕度差90%RH之條件下對積層體進行測定所得之值。積層體之水蒸氣透過度為於24小時之期間中透過積層體的水蒸氣之克數,並且係以積層體之每一平方米面積之克數[g/(m2 ·24h)]表示。
另外,於本實施形態中,所謂積層體之「氧阻障性」,係指積層體遮蔽氧之性質。積層體之氧阻障性可使用積層體之氧透過度進行評價。所謂氧阻障性良好,意指藉由後述之方法測定之氧透過度小。
於本實施形態中,氧透過度係指依據JISK7126-2(塑膠-膜及片材-氣體透過度試驗方法-第二部:等壓法)所測定之值。於本說明書中,積層體之氧透過度為於一個大氣壓時於24小時之期間中透過積層體的氧之體積,並且係以積層體之每一平方米面積之體積[cm3 /(m2 ·24h·atm)]表示。
進而,本實施形態之積層體1較佳為氫阻障性亦優異。 於本實施形態中,所謂「氫阻障性」,係指遮蔽氫之性質。氫阻障性可使用氫透過度進行評價,所謂氫阻障性良好,意指氫透過度小。
於本實施形態中,氫透過度係指依據JISK7126-2(塑膠-膜及片材-氣體透過度試驗方法-第二部:等壓法)所測定之值。於本說明書中,氫透過度為於一個大氣壓時於24小時之期間中透過積層體的氫之體積,並且係以積層體之每一平方米面積之體積[cm3 /(m2 ·24h·atm)]表示。
以下,依序進行說明。
[第一防濕層、第二防濕層] 第一防濕層11及第二防濕層15係以氟系樹脂作為形成材料。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氟系樹脂」,係指結構中具有「氟(原子)」之「樹脂」。作為氟系樹脂,較佳為於構成主鏈骨架之單體(monomer)中,單體所具有之氫原子的一個以上經氟原子取代之樹脂。
另外,作為氟系樹脂,更佳為含有烯烴之氟取代物作為上述單體。 作為此種單體,可列舉:三氟乙烯、四氟乙烯及氯三氟乙烯等乙烯之氟取代物;六氟丙烯等丙烯之氟取代物;偏二氟乙烯等亞乙烯之氟取代物;全氟烷基乙烯醚等烷基乙烯醚之氟取代物。
作為用於第一防濕層11及第二防濕層15之氟系樹脂,可使用:PTFE(Polytetrafluoroethylene;聚四氟乙烯)、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醚共聚物(PFA(Perfluoroalkoxy Alkane;全氟烷氧基烷烴))、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Fluorinated ethylene propylene;氟化乙烯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全氟烷基乙烯醚(EPA)、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ETFE(Ethylene-tetrafluoroethylene;乙烯-四氟乙烯))、PVDF(Polyvinylidene Fluoride;聚偏二氟乙烯)、PCTFE(Polychlorotrifluoroethylene;聚氯三氟乙烯)、氯三氟乙烯-乙烯共聚物(ECTFE(Ethylene-chlorotrifluoroethylene;乙烯-氯三氟乙烯)、及這些的兩種以上之混合物等。
用作第一防濕層11及第二防濕層15之形成材料的氟系樹脂可互不相同,亦可相同。
此處,所謂氟系樹脂「相同」,係指作為第一防濕層11及第二防濕層15之形成材料的氟系樹脂之結構單元及分子量相同,或於考慮到測定誤差之情形時以能夠視為相同之程度般一致。典型而言,於使用相同原料形成第一防濕層11及第二防濕層15之情形時,用作第一防濕層11及第二防濕層15之形成材料的氟系樹脂相同。 於該含意下,例如即便為PTFE但分子量不同的情形時,視為「不同」樹脂。
第一防濕層11及第二防濕層15之形成材料較佳為至少一者為PCTFE,更佳為兩者為PCTFE。進而,第一防濕層11及第二防濕層15之形成材料進而較佳為相同的PCTFE。
於本實施形態中,第一防濕層11及第二防濕層15之合計層厚為40μm以上。另外,第一防濕層11及第二防濕層15之合計層厚較佳為50μm以上,更佳為60μm以上。另外,第一防濕層11及第二防濕層15之合計層厚較佳為100μm以下,更佳為80μm以下。 上述上限值及下限值可任意地組合。
若第一防濕層11及第二防濕層15之合計層厚為上述下限值以上,則能夠降低積層體之水蒸氣透過度,能夠防止由水蒸氣引起的內容物之劣化。
若第一防濕層11及第二防濕層15之厚度為上述上限值以下,則能夠削減生產成本。
第一防濕層11及第二防濕層15各自之厚度為5μm以上,較佳為10μm以上,較佳為20μm以上。若第一防濕層11及第二防濕層15各自之厚度為上述範圍,則能夠降低積層體1之水蒸氣透過度,能夠防止由水蒸氣引起的內容物之劣化。
另外,第一防濕層11及第二防濕層15之厚度較佳為相等。若第一防濕層11及第二防濕層15各自之厚度相等,則積層體1之製造變得容易。
於第一防濕層11及第二防濕層15中,亦可於不損及發明功效之範圍內,含有穩定劑、抗靜電劑等添加劑。
[第一中間層、第二中間層] 第一中間層12及第二中間層14含有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及含環氧基之樹脂。另外,第一中間層12及第二中間層14亦可含有彈性體樹脂。
以下之說明中,有時將酸改性聚烯烴樹脂記載為「(A)成分」。同樣地,有時將含環氧基之樹脂記載為「(B)成分」。同樣地,有時將彈性體樹脂記載為「(C)成分」。
[酸改性聚烯烴樹脂] 酸改性聚烯烴樹脂((A)成分)為經不飽和羧酸或不飽和羧酸之衍生物進行了改性的聚烯烴系樹脂,且為於聚烯烴系樹脂中具有羧基或羧酸酐基等酸官能基之樹脂。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聚烯烴系樹脂」,係指結構中具有「聚烯烴」結構之「樹脂」。
(A)成分係藉由不飽和羧酸或不飽和羧酸之衍生物對聚烯烴系樹脂之改性、或含酸官能基之單體與烯烴類之共聚等而獲得。其中,作為(A)成分,較佳為將聚烯烴系樹脂加以酸改性而得之樹脂。
作為將聚烯烴系樹脂加以酸改性之方法,可列舉:於有機過氧化物或脂肪族偶氮化合物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之存在下,將聚烯烴系樹脂與含酸官能基之單體加以熔融混練的接枝改性。
作為用於改性之聚烯烴系樹脂,可列舉:聚乙烯、聚丙烯、聚-1-丁烯、聚異丁烯、丙烯與乙烯或α-烯烴之無規共聚物、丙烯與乙烯或α-烯烴之嵌段共聚物等。其中,較佳為均聚丙烯(丙烯均聚物)、丙烯-乙烯之嵌段共聚物、丙烯-乙烯之無規共聚物等聚丙烯系樹脂,尤佳為丙烯-乙烯之無規共聚物。
作為與含酸官能基之單體進行共聚的烯烴類,可列舉:乙烯、丙烯、1-丁烯、異丁烯、1-己烯、α-烯烴等烯烴系單體。於本說明書中,所謂「烯烴系單體」,係指烯烴或烯烴衍生物。所謂「烯烴衍生物」,係指具有烯烴之基本結構,且烯烴所具有之至少一部分氫原子經其他取代基取代的分子。
含酸官能基之單體為於同一分子內具有乙烯性雙鍵、與羧基或羧酸酐基之化合物,且可列舉各種不飽和單羧酸、二羧酸、或二羧酸之酸酐。
作為具有羧基之含酸官能基之單體,可列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馬來酸、納迪克酸(nadic acid)、富馬酸、衣康酸、檸康酸、丁烯酸、異丁烯酸、四氫鄰苯二甲酸、內-雙環[2.2.1]-5-庚烯-2,3-二羧酸(順-內-5-降冰片烯-2,3-二羧酸(endic acid))等α,β-不飽和羧酸單體。
作為具有羧酸酐基之含酸官能基之單體,可列舉:馬來酸酐、納迪克酸酐、衣康酸酐、檸康酸酐、順-內-5-降冰片烯-2,3-二羧酸酐等不飽和二羧酸酐單體。
這些含酸官能基之單體於(A)成分中可單獨使用一種,也可併用兩種以上。
其中,作為含酸官能基之單體,就與後述之(B)成分之反應性高的方面而言,較佳為具有酸酐基之含酸官能基之單體,更佳為具有羧酸酐基之含酸官能基之單體,尤佳為馬來酸酐。
於藉由上述方法所得之產物,有時除了(A)成分以外,還含有維持於未反應狀態之先前用於酸改性的含酸官能基之單體之一部分。於該情形時,為了防止由未反應之含酸官能基之單體導致接著力降低,較佳為將自產物中去除未反應之含酸官能基之單體而得的剩餘部分用作(A)成分。此處所謂「未反應」,意指未用於聚烯烴之酸改性而殘存。
其中,作為(A)成分,就能夠發揮對氟系樹脂層之高密接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馬來酸酐改性聚丙烯。
[含環氧基之樹脂] 於本實施形態中,含環氧基之樹脂((B)成分)較佳為具有環氧基及乙烯基之樹脂。(B)成分較佳為具有1,2‐乙烯基結構,更佳為將丁二烯局部地加以環氧化而成的環氧化聚丁二烯。進而,作為(B)成分,尤佳為將1,2-聚丁二烯局部地加以環氧化而成的樹脂。
作為(B)成分,例如可列舉:日本曹達股份有限公司之液狀聚丁二烯JP-100、JP-200或者艾迪科(Adeka)股份有限公司之ADK Cizer BF-1000等。 (B)成分之數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500以上至4,000以下。
若(B)成分之數量平均分子量為上述上限值以下,則能夠抑制於常溫成為固體狀態導致的黏著性降低,能夠防止接著性之降低。
於本實施形態中,數量平均分子量係設為藉由GPC(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凝膠滲透層析儀)測定並進行聚苯乙烯換算所得之值。
作為(B)成分,尤佳為使用環氧化聚丁二烯。
[彈性體樹脂] 彈性體樹脂((C)成分)只要為於室溫具備作為彈性體之特性的成分即可,可列舉:苯乙烯系彈性體、丙烯酸系彈性體、胺基甲酸酯系彈性體、烯烴系彈性體、酯系彈性體等。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苯乙烯系彈性體」,係指結構中具有源自苯乙烯或苯乙烯衍生物之重複單元的彈性體。關於丙烯酸系彈性體等其他彈性體,「系」之含意係採用同樣的解釋。
其中,作為(C)成分,較佳為烯烴系彈性體。例如,作為(C)成分,可列舉:具有由聚苯乙烯等所構成之硬段與由聚乙烯、聚丁二烯、聚異戊二烯等所構成之軟段的嵌段共聚物。作為可用於烯烴系彈性體之烯烴系聚合物,可列舉: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異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共聚物等芳香族烯烴-脂肪族烯烴之共聚物。
於第一中間層12及第二中間層14之形成材料中,相對於(A)成分100質量份,(B)成分之含量較佳為0.1質量份以上至5質量份以下,更佳為0.5質量份以上至3質量份以下,進而較佳為0.8質量份以上至2質量份以下。
此種組成之第一中間層12及第二中間層14發揮對以氟系樹脂作為形成材料之第一防濕層11及第二防濕層15的高密接性。另外,對於後述之氣體阻障層13亦發揮高密接性。因此,具有上述組成之第一中間層12及第二中間層14的積層體1得以抑制層間剝離,容易成形加工為各種形狀。
於本實施形態中,第一中間層12及第二中間層14之厚度分別為超過10μm至50μm以下,較佳為15μm以上至30μm以下,更佳為15μm以上至20μm以下。
藉由第一中間層12及第二中間層14之厚度為上述下限值以上,則能夠提高密接性,防止層間剝離。另外,藉由中間層之厚度為上述上限值以下,則能夠防止由厚膜化引起的成形性之劣化。
第一中間層12及第二中間層14可為彼此相同之組成,亦可為不同組成。 另外,第一中間層12及第二中間層14可為彼此相同之厚度,亦可為不同厚度。
於第一中間層12及第二中間層14中,亦可於不損及發明功效之範圍內,含有穩定劑、抗靜電劑等添加劑。
[氣體阻障層] 氣體阻障層13係以烯烴-乙烯醇共聚物系樹脂作為形成材料。於本說明書中,所謂「烯烴-乙烯醇共聚物系樹脂」,係指結構中具有烯烴與乙烯醇之共聚物之骨架的樹脂。
「烯烴-乙烯醇共聚物系樹脂」係藉由將烯烴與乙烯酯之共聚物加以皂化而獲得。若於「烯烴-乙烯醇共聚物系樹脂」中具有烯烴與乙烯醇之共聚物之骨架,則乙烯酯之皂化度並無特別限制。
作為烯烴-乙烯醇共聚物系樹脂,較佳為丁烯二醇-乙烯醇共聚物。以丁烯二醇-乙烯醇共聚物作為形成材料之氣體阻障層13除了高的氧阻障性以外,還顯示高的氫阻障性。
作為丁烯二醇-乙烯醇共聚物,具體而言可使用日本合成化學工業製造之Nichigo G聚合物。G聚合物可使用皂化度86mol%以上之聚合物。
氣體阻障層13之厚度為10μm以上。氣體阻障層13之厚度較佳為15μm以上,更佳為20μm以上。若氣體阻障層13之厚度為上述範圍,則能夠降低積層體之氧透過度,能夠防止由氧引起的內容物之劣化。
已知作為氣體阻障層13之形成材料的烯烴-乙烯醇共聚物系樹脂容易吸濕變質而劣化。因此,即便為具有烯烴-乙烯醇共聚物系樹脂之層的積層體,若不抑制該層之劣化,則難以長期間顯示良好的氧阻障性、氫阻障性。
相對於此,本實施形態之積層體1中,成為以第一防濕層11及第二防濕層15夾持氣體阻障層13之構成。因此,於積層體1中,第一防濕層11及第二防濕層15抑制氣體阻障層13之吸濕,能夠維持氧阻障性、氫阻障性良好。
於氣體阻障層13中,亦可於不損及發明效果之範圍內,含有穩定劑、抗靜電劑等添加劑。
另外,氣體阻障層13亦可於不損及發明功效之範圍內,併用烯烴-乙烯醇共聚物系樹脂與其他樹脂。作為可與烯烴-乙烯醇共聚物系樹脂併用之樹脂,可列舉:Eval L171B、Eval L104B(可樂麗(Kuraray)股份有限公司製造),Soarnol D2908(日本合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接著層、第二接著層] 第一接著層16及第二接著層17係以對第一防濕層11及第二防濕層15(係以氟系樹脂作為形成材料)之接著性良好的材料作為形成材料。典型而言,第一接著層16及第二接著層17之形成材料可使用作為第一中間層12及第二中間層14之材料而例示的形成材料。
第一接著層16及第二接著層17之形成材料較佳為與第一中間層12及第二中間層14之至少一者之形成材料相同,更佳為與第一中間層12及第二中間層14兩者之形成材料相同。藉由第一接著層16及第二接著層17之形成材料、與第一中間層12及第二中間層14之形成材料為共通的情況,而容易降低製造成本,生產性容易提高。
於第一接著層16及第二接著層17中,亦可於不損及發明功效之範圍內,含有穩定劑、抗靜電劑等添加劑。
[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此種積層體1可藉由共擠出法而製造。亦即,積層體1之製造方法具有下述步驟:將成為第一防濕層11之原料的樹脂、成為第一中間層12之原料的樹脂、成為氣體阻障層13之原料的樹脂、成為第二中間層14之原料的樹脂、及成為第二防濕層15之原料的樹脂加以共擠出。
所得之積層體1為第一防濕層11、第一中間層12、氣體阻障層13、第二中間層14、第二防濕層15、第一接著層16及第二接著層17之共擠出成形體。第一接著層16及第二接著層17亦可於製造第一防濕層11、第一中間層12、氣體阻障層13、第二中間層14及第二防濕層15之共擠出成形體後,另外設置。
作為共擠出成型體之積層體1於層間不含接著劑層。該情形之「接著劑層」中,不包括第一中間層12、第二中間層14。
藉由積層體1為共擠出成型體,而與利用接著劑將各層間加以貼合之積層體相比,自積層體1總體釋出之溶劑等揮發成分少。因此,於將積層體1加工成後述之容器時,內容物不易因自積層體1散發之揮發成分而劣化,從而較佳。
以上般之構成之積層體1主要藉由氣體阻障層13之功能使氧透過度低,且主要藉由第一防濕層11及第二防濕層15之功能使水蒸氣透過度低。
另外,積層體1不使用金屬層來作為用以獲得優異之水蒸氣阻障性或氧阻障性的構成,故而並無於成形加工時金屬層破損而阻障性降低之虞。
進而,積層體1主要藉由第一中間層12及第二中間層14的功能而抑制成形加工時之層間剝離。因此,積層體1係容易進行成形加工。
而且,積層體1成為以第一防濕層11及第二防濕層15夾持氣體阻障層13之構成。於積層體1中,藉由第一防濕層11及第二防濕層15之水蒸氣阻障性,能夠抑制氣體阻障層13之吸濕所致的劣化,能夠長期維持氧阻障性。
由此,根據如以上之構成之積層體,能夠提供一種容易成形為各種形狀、水蒸氣阻障性及氧阻障性優異之積層體。
[容器] 本實施形態之容器係藉由將上述實施形態之積層體加以成形加工而製造。作為成形加工,可例示深引伸成形、加壓成形、真空成形等。作為所得之容器,例如可列舉用於錠劑或膠囊劑之單獨包裝的泡殼包裝。另外,作為所得之容器,可列舉燃料電池之槽(tank)或收納電池之電極積層體的收納容器等。
本實施形態之容器具備作為上述之本實施形態之積層體之性質的優異之水蒸氣阻障性及氧阻障性。因此,本實施形態之容器能夠抑制內容物之劣化。
以上,一邊參照隨附圖式一邊對本發明之適合的實施形態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不限定於該例。上述例中所示之各構成構件之各種形狀或組合等為一例,可於不偏離本發明之主旨之範圍內基於設計要求等進行各種變更。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對本發明加以說明,但本發明不限定於這些實施例。
[積層體之製造] [實施例1至實施例3、比較例1、比較例2] 將成為表1所示之各層之原料的樹脂各自分別加以加熱熔融,使用可進行同時多層擠出成形之擠出機將所得之熔融樹脂加以共擠出而製膜,獲得依序具有第一防濕層、第一中間層、氣體阻障層、第二中間層、第二防濕層的五層構成之積層體。
[表1]
第一防濕層 [μm] 第一中間層 [μm] 氣體阻障層 [μm] 第二中間層 [μm] 第二防濕層 [μm] 防濕層合計 [μm] 總厚 [μm]
實施例1 PCTFE [20] 中間層1 [20] 氣體阻障層1 [40] 中間層1 [20] PCTFE [20] 40 120
實施例2 PCTFE [20] 中間層1 [20] 氣體阻障層1 [50] 中間層1 [20] PCTFE [20] 40 130
實施例3 PCTFE [30] 中間層1 [20] 氣體阻障層1 [20] 中間層1 [20] PCTFE [30] 60 120
比較例1 PCTFE [15] 中間層1 [20] 氣體阻障層1 [30] 中間層1 [20] PCTFE [15] 30 100
比較例2 PCTFE [20] 中間層1 [10] 氣體阻障層1 [40] 中間層1 [10] PCTFE [20] 40 100
表1中,各記號意指以下之材料。另外,表1中之中括弧([ ])內之數值意指各層之厚度。 PCTFE:聚氯三氟乙烯樹脂。使用大金工業(Daikin Industries)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DF0050-C1。 中間層1:聚乙烯/彈性體/環氧化聚丁二烯=70/29/1(質量比(%)) 氣體阻障層1:Eval系樹脂。乙烯成分為27%。
[評價] 對實施例1至實施例3、比較例1、比較例2之各積層體進行以下之各項試驗。
[水蒸氣透過度測定] 針對依照上述[積層體之製造]所得之積層體,依據JIS K7129:2008(A法),使用水蒸氣透過度計(LYSSY公司製造,製品名「L80-5000」,於測定池溫度40℃、相對濕度差90%RH之條件下進行測定。水蒸氣透過度係以24小時透過之每一平方米面積的水蒸氣之克數[g/(m2 ·24h)]表示。
[氧透過度測定] 針對依照上述[積層體之製造]所得之積層體,依據JISK7126-2(塑膠-膜及片材-氣體透過度試驗方法-第二部:等壓法)進行測定,求出氧透過度。
[氫透過度測定] 針對依照上述[積層體之製造]所得之積層體,依據JISK7126-2(塑膠-膜及片材-氣體透過度試驗方法-第二部:等壓法)進行測定,求出氫透過度。
將各積層體之水蒸氣透過度、氧透過度及氫透過度顯示於下表2。關於水蒸氣透過度、氧透過度及氫透過度,按下述基準來判定優劣。將良品設為「A」,不良品設為「B」,記載於表中之「判斷」欄。 [水蒸氣透過度] A:水蒸氣透過度為0.1g/(m2 ·24h)以下之積層體。 B:水蒸氣透過度超過0.1g/(m2 ·24h)之積層體。 [氧透過度] A:氧透過度為0.1cm3 /(m2 ·24h·atm)以下之積層體。 B:氧透過度超過0.1cm3 /(m2 ·24h·atm)之積層體。 [氫透過度] A:氫透過度為2.0cm3 /(m2 ·24h·atm)以下之積層體。 B:氫透過度超過2.0cm3 /(m2 ·24h·atm)之積層體。
[氣體透過度之綜合判斷] 關於各積層體之氣體透過度,基於上述水蒸氣透過度、氧透過度及氫透過度之評價結果,按下述基準判定優劣。關於氣體透過度,將「A」、「B」視為合格,「C」設為不合格,記載於表中之「綜合判斷」欄。 A:水蒸氣透過度、氧透過度及氫透過度全部被判斷為良品之積層體。 B:水蒸氣透過度及氧透過度被判斷為良品,氫透過度被判斷為不良之積層體。 C:水蒸氣透過度、氧透過度之至少一者被判斷為不良之積層體。
[層間剝離試驗] 針對依照上述[積層體之製造]所得之積層體,目視觀察積層體之層間剝離。另外,將積層體加以深引伸成形,目視觀察成形後之各層有無層間剝離,按下述基準進行評價。 ◎:於深引伸成形前、深引伸成形後,均於中間層與防濕層之界面、及氣體阻障層與中間層之界面未見層間剝離,為良好。 ○:深引伸成形前未見層間剝離,於深引伸成形後,亦於中間層與防濕層之界面、及氣體阻障層與中間層之界面幾乎未見層間剝離。 △:深引伸成形前未見層間剝離,但於深引伸成形後,於中間層與防濕層之界面、或氣體阻障層與中間層之界面見到層間剝離。 ×:於深引伸成形前、深引伸成形後,均於中間層與防濕層之界面或者氣體阻障層與中間層之界面見到層間剝離。
[表2]
氣體透過度 層間剝離
水蒸氣透過度 (g/(m2 ·24h)) 判斷 氧透過度 (cm3 /(m2 ·24h·atm)) 判斷 氫透過度 (cm3 /(m2 ·24h·atm)) 判斷 綜合判斷
實施例1 0.06 A 0.06 A 2.0 A A
實施例2 0.05 A 0.07 A 2.0 A A
實施例3 0.04 A 0.07 A 2.0 A A
比較例1 0.11 B 0.07 A 2.0 A C
比較例2 0.05 A 0.06 A 2.0 A A ×
1:積層體 11:第一防濕層 12:第一中間層 13:氣體阻障層 14:第二中間層 15:第二防濕層 16:第一接著層 17:第二接著層
[圖1]係表示積層體1之概略剖面圖。
1:積層體
11:第一防濕層
12:第一中間層
13:氣體阻障層
14:第二中間層
15:第二防濕層
16:第一接著層
17:第二接著層

Claims (10)

  1. 一種積層體,係由第一防濕層、第一中間層、氣體阻障層、第二中間層、第二防濕層依序積層而成; 前述第一防濕層及前述第二防濕層係以氟系樹脂作為形成材料; 前述第一中間層及前述第二中間層含有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及含環氧基之樹脂; 前述氣體阻障層係以烯烴-乙烯醇共聚物系樹脂作為形成材料; 前述第一防濕層與前述第二防濕層之合計層厚為40μm以上; 前述第一中間層之層厚與前述第二中間層之層厚分別超過10μm; 前述氣體阻障層之層厚為10μm以上。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積層體,其中前述烯烴-乙烯醇共聚物系樹脂為丁烯二醇-乙烯醇共聚物。
  3.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積層體,其中前述氟系樹脂為聚氯三氟乙烯。
  4.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積層體,係前述第一防濕層、前述第一中間層、前述氣體阻障層、前述第二中間層、前述第二防濕層之共擠出成形體。
  5.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積層體,係前述第一防濕層、前述第一中間層、前述氣體阻障層、前述第二中間層、前述第二防濕層之共擠出成形體。
  6.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積層體,其中於前述第一防濕層中的與前述第一中間層為相反側的一面上、及前述第二防濕層中的與前述第二中間層為相反側的一面上的至少任一者具有接著層; 前述接著層含有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及含環氧基之樹脂。
  7.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積層體,其中於前述第一防濕層中的與前述第一中間層為相反側的一面上、及前述第二防濕層中的與前述第二中間層為相反側的一面上的至少任一者具有接著層; 前述接著層含有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及含環氧基之樹脂。
  8. 如請求項4所記載之積層體,其中於前述第一防濕層中的與前述第一中間層為相反側的一面上、及前述第二防濕層中的與前述第二中間層為相反側的一面上的至少任一者具有接著層; 前述接著層含有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及含環氧基之樹脂。
  9. 一種容器,係含有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積層體。
  10. 一種積層體之製造方法,製造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積層體; 具有下述步驟:將成為前述第一防濕層之原料的樹脂、成為前述第一中間層之原料的樹脂、成為前述氣體阻障層之原料的樹脂、成為前述第二中間層之原料的樹脂、及成為前述第二防濕層之原料的樹脂加以共擠出。
TW109110374A 2019-03-29 2020-03-27 積層體、容器以及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TW2021039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65532 2019-03-29
JP2019065532 2019-03-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3951A true TW202103951A (zh) 2021-02-01

Family

ID=72667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0374A TW202103951A (zh) 2019-03-29 2020-03-27 積層體、容器以及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0203653A1 (zh)
TW (1) TW202103951A (zh)
WO (1) WO20202036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80238A1 (ja) 2020-10-16 2022-04-21 デンカ株式会社 多層樹脂シート及び成形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05456B (en) * 2003-08-23 2007-10-10 Petrotechnik Ltd Improved pipe
JP5352238B2 (ja) * 2005-12-29 2013-11-27 アーケマ・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多層フルオロポリマーフィルム
US20150125676A1 (en) * 2012-06-26 2015-05-07 The Nippon Synthetic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Laminate, and packaging material and press-through pack employing the same
JP2016020085A (ja) * 2014-06-18 2016-02-04 東洋紡株式会社 ガスバリア性積層フィルム
EP3272530B1 (en) * 2015-03-18 2022-12-07 AGC Inc. Layered body, bag, and lithium ion cell
JP2017180560A (ja) * 2016-03-29 2017-10-05 Jfeコンテイナー株式会社 高圧容器
JP2018154056A (ja) * 2017-03-17 2018-10-04 藤森工業株式会社 積層体、ブリスター容器、及びプレススルーパッケージ
JP6990031B2 (ja) * 2017-03-17 2022-01-12 藤森工業株式会社 積層体、ブリスター容器、及びプレススルーパッケー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03653A1 (ja) 2020-10-08
JPWO2020203653A1 (zh) 2020-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2071295B2 (en) Laminate, blister pack, press-through package, and lamin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W202103951A (zh) 積層體、容器以及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CN110431010B (zh) 层叠体、泡罩容器及泡罩包装
JP2018095710A (ja) 接着性樹脂組成物、フッ素系樹脂接着用フィルム、積層体、及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2017149442A (ja) 包装用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包装袋
WO2018167556A1 (ja) 積層体、ブリスター容器、及びプレス・スルー・パッケージ
JP2018162073A (ja) 蓋材用無延伸共押出積層フィルム
JP2014184654A (ja) ラミネート用複合フィルム
JP7187656B2 (ja) 積層体、ブリスター容器、及びプレススルーパッケージ
JP7281529B2 (ja) 積層体、ブリスター容器、及びプレススルーパッケージ
JP7187657B2 (ja) 積層体、ブリスター容器、及びプレススルーパッケージ
JP7281530B2 (ja) 積層体、ブリスター容器、及びプレススルーパッケージ
EP3597423B1 (en) Laminate, blister container, and push-through package
JP7033427B2 (ja) スキンパック用多層フィルム及びスキンパック包装体
KR101767652B1 (ko) 이지필 다층필름용 실란트층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실란트층을 갖는 다층필름
JP6913501B2 (ja) 積層体
JP2022114677A (ja) 押出ラミネートフィル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