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3303A - 顯示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3303A
TW201933303A TW107102766A TW107102766A TW201933303A TW 201933303 A TW201933303 A TW 201933303A TW 107102766 A TW107102766 A TW 107102766A TW 107102766 A TW107102766 A TW 107102766A TW 201933303 A TW201933303 A TW 20193330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lignment
optical layer
layer
alignment mark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2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02580B (zh
Inventor
吳淇銘
王以靚
林宗進
廖經桓
Original Assignee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027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0258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333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33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25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2580B/zh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顯示裝置包括顯示器模組及光學層。顯示器模組具有通孔。至少一光學層位於顯示器模組上,且具有與通孔對位的對位通孔及環繞對位通孔的對位標記。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顯示技術領域,特別係關於一種顯示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在製作顯示裝置的過程中,會設置光學層於顯示器模組上。顯示器模組與光學層間的貼附通常會藉由顯示器模組的基準邊與光學層的基準邊間的相對距離作為參考基準來進行。
然而,若採用上述貼附方式,當顯示器模組與光學層皆具有通孔時,兩者的形狀差異會直接影響顯示器模組的通孔與光學層的通孔的對位精準度。詳細來說,上述的貼附方式容易導致顯示器模組的通孔中心無法對準光學層的通孔中心。這些問題在顯示器模組的形狀為非方形時會特別嚴重。
有鑑於此,目前亟需新的顯示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本揭露內容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顯示器模組及第一光學層。顯示器模組具有通孔。第一光學層位於顯示器模組上,且具有與通孔對位的第一對位通孔(Alignment hole)及環繞第一對位通孔的第一對位標記(Alignment mark)。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一光源,設置於第一光學層的側面旁,且第一光學層為導光板。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第二光學層設置於第一光學層上,第二光學層具有與第一對位通孔對位的第二對位通孔及環繞第二對位通孔的第二對位標記,其中第一對位標記與第二對位標記對位。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光學層為導光板,第二光學層為抗眩光層或觸控感測層。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第三光學層於第二光學層上,第三光學層具有與第二對位通孔對位的第三對位通孔及環繞第三對位通孔的第三對位標記,其中第二對位標記與第三對位標記對位,第一光學層為導光板,第二光學層為觸控感測層,第三光學層為抗眩光層。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顯示器模組包括可視區及非可視區,可視區環繞非可視區,通孔位於非可視區內。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顯示器模組進一步包括發光顯示層。
本揭露內容提供一種顯示裝置的製作方法。製作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接收顯示器模組;在顯示器模組上形 成通孔;標記輔助對位標記於通孔周邊;設置第一光學層於顯示器模組上,第一光學層具有第一對位通孔及環繞第一對位通孔的第一對位標記;使第一對位標記與輔助對位標記對位,以使第一對位通孔與通孔對位。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製作方法進一步包括:設置第二光學層於第一光學層上,第二光學層具有第二對位通孔及環繞第二對位通孔的第二對位標記;使第二對位標記與第一對位標記對位,以使第二對位通孔與第一對位通孔對位。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製作方法進一步包括:設置第三光學層於第二光學層上,第三光學層具有第三對位通孔及環繞第三對位通孔的第三對位標記;使第三對位標記與第二對位標記對位,以使第三對位通孔與第二對位通孔對位。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製作方法進一步包括設置光源於第一光學層的側面。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形成通孔的方式為雷射切割。
100、200、300、400‧‧‧顯示裝置
110‧‧‧顯示器模組
120‧‧‧第一黏著層
130‧‧‧導光板
140‧‧‧第二黏著層
150、180‧‧‧抗眩光層
160‧‧‧觸控感測層
170‧‧‧第三黏著層
AM‧‧‧輔助對位標記
H、h1、h2、h3‧‧‧通孔
H1‧‧‧第一對位通孔
H21、H22‧‧‧第二對位通孔
H3‧‧‧第三對位通孔
IR‧‧‧非可視區
LS‧‧‧光源
LR‧‧‧導光點區
M11、M12‧‧‧第一對位標記
M21、M22‧‧‧第二對位標記
M3‧‧‧第三對位標記
NLR‧‧‧無導光點區
S‧‧‧側面
VR‧‧‧可視區
本發明上述和其他態樣、特徵及其他優點參閱說明書內容並配合附加圖式得到更清楚的瞭解。
第1A、2A、3A及4A圖分別繪示根據本揭露內容一些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第1B、2B、3B及4B圖分別繪示第1A、2A、3A及4A圖所示之顯示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第1C、2C、3C及4C圖分別繪示第1A、2A、3A及4A圖所示之顯示裝置的俯視示意圖。
為了使本揭示內容之敘述更加詳盡與完備,可參照所附之圖式及以下所述各種實施例,圖式中相同之號碼代表相同或相似之元件。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之複數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第1A圖繪示根據本揭露內容一些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100的立體示意圖。如第1A圖所示,顯示裝置100包括顯示器模組110、第一黏著層120、光學層例如是導光板130、以及光源LS。導光板130位於顯示器模組110上。第一黏著層120位於導光板130及顯示器模組110間,將顯示器模組110與導光板130黏合。光源LS設置於導光板130的側面S旁。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中光源的配置方式為前光 式。然而,本發明的顯示裝置中光源的配置方式亦可為直下式或背光式,即光源位於導光板下方或導光板位於顯示模組的下方。光源LS可以是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
第1B圖繪示第1A圖所示之顯示裝置100的分解示意圖。如第1B圖所示,顯示器模組110具有通孔H,且包括可視區VR及非可視區IR,可視區VR環繞非可視區IR,通孔位於非可視區IR內。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顯示器模組110為反射式顯示器模組110,例如:軟性電子紙顯示器模組(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module)。顯示器模組110可為自發光模組,例如: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ED,OLED)。當顯示器模組為自發光模組即可省去光源LS。顯示器模組110可為非反射式顯示器模組,例如: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且當顯示器模組為非反射式顯示器模組,導光板可位於顯示模組下方。
導光板130具有與通孔H對位的第一對位通孔H1及環繞第一對位通孔H1的第一對位標記M11。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導光板130包括導光點區(Light guide dot region)LR及無導光點區NLR,導光點區LR環繞無導光點區NLR,第一對位通孔H1位於無導光點區NLR內。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對位標記M11為油墨圖案。舉例來說,在藉由絲印印刷形成導光板130上的導光點時,可同時藉由絲印印刷形成第一對位標記M11。在另一實施方式中,第一對位標記M11為蝕刻圖案。舉例來說,在藉由蝕刻形成導光板130上的導光點時,可同時藉由蝕刻形成第一對位標記 M11。如第1B圖所示,第一對位標記M11為具有四個指向第一對位通孔H1的尖角的環形標記。然而,第一對位標記M11的形狀不限於此,在另一實施方式中,第一對位標記M11為具有四個指向第一對位通孔H1的尖角的標記。
上述顯示裝置100的製作方法可包括以下操作:接收顯示器模組。在顯示器模組上形成通孔H以形成顯示器模組110。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形成通孔H的方式為雷射切割。顯示輔助對位標記(Auxiliary alignment mark)AM於通孔H周邊。設置導光板130於顯示器模組110上,其中導光板130具有第一對位通孔H1及環繞第一對位通孔H1的第一對位標記M11。使導光板130的第一對位標記M11與顯示器模組110的輔助對位標記AM對位,以使導光板130的第一對位通孔H1與顯示器模組110的通孔對位。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製作方法進一步包括設置光源LS於導光板130的側面S旁。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製作方法進一步包括以第一黏著層120黏合顯示器模組110與導光板130,其中第一黏著層120具有與第一對位通孔H1及通孔H對位的通孔h1。此外,在完成對位後,可使顯示器模組110上的輔助對位標記AM消失,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顯示裝置100不會顯示出輔助對位標記AM。如第1B圖所示,輔助對位標記AM為四條自顯示器模組110的四個邊緣向通孔H延伸的直線標記。然而,輔助對位標記AM的形狀不限於此。
第1C圖繪示第1A圖所示之顯示裝置100的俯視示意圖。請同時參閱第1B及1C圖,藉由使第一對位標記M11與輔助對位標記AM對位,亦即,使第一對位標記M11 的尖角與輔助對位標記AM中的各條直線標記對齊,導光板130的第一對位通孔H1可與顯示器模組110的通孔H對位。並且,上述對位方式可提高導光板130的第一對位通孔H1與顯示器模組110的通孔H的對位精準度。
第2A圖繪示根據本揭露內容一些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200的立體示意圖。如第2A圖所示,顯示裝置200包括顯示器模組110、第一黏著層120、第一光學層例如是導光板130、光源LS、第二黏著層140及第二光學層例如是抗眩光層150。抗眩光層150位於導光板130上,第二黏著層140位於抗眩光層150及導光板130間,將抗眩光層150與導光板130黏合。顯示裝置200與顯示裝置100的不同之處在於顯示裝置200進一步包括第二黏著層140及抗眩光層150。
第2B圖繪示第2A圖所示之顯示裝置200的分解示意圖。如第2B圖所示,抗眩光層150具有第二對位通孔H21及環繞第二對位通孔H21的第二對位標記M21,其中抗眩光層150的第二對位通孔H21與導光板130的第一對位通孔H1對位。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對位標記M21為油墨圖案或蝕刻圖案。如第2B圖所示,第二對位標記M21為具有四個指離第二對位通孔H21的尖角的環形標記。然而,第二對位標記M21的形狀不限於此,在另一實施方式中,第二對位標記M21為具有四個指離第二對位通孔H21的尖角的標記。
上述顯示裝置200的製作方法可包括以下操 作:接收顯示裝置100。設置抗眩光層150於顯示裝置100上。詳細來說,設置抗眩光層150於導光板130上,其中抗眩光層150具有第二對位通孔H21及環繞第二對位通孔H21的第二對位標記M21。使抗眩光層150的第二對位標記M21與導光板130的第一對位標記M11對位,以使第二對位通孔H21與第一對位通孔H1對位。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製作方法進一步包括以第二黏著層140黏合導光板130與抗眩光層150,其中第二黏著層140具有與第一對位通孔H1及第二對位通孔H21對位的通孔h2。
第2C圖繪示第2A圖所示之顯示裝置200的俯視示意圖。請同時參閱第2B及2C圖,藉由使第二對位標記M21與第一對位標記M11對位,亦即,使第二對位標記M21的尖角與第一對位標記M11的尖角對齊,抗眩光層150的第二對位通孔H21可與導光板130的第一對位通孔H1對位。並且,上述對位方式可提高抗眩光層150的第二對位通孔H21與導光板130的第一對位通孔H1的對位精準度。
第3A圖繪示根據本揭露內容一些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300的立體示意圖。如第3A圖所示,顯示裝置300包括顯示器模組110、第一黏著層120、第一光學層例如是導光板130、光源LS、第二黏著層140及第二光學層例如是觸控感測層160。觸控感測層160位於導光板130上,第二黏著層140位於觸控感測層160及導光板130間,將觸控感測層160與導光板130黏合。顯示裝置300與顯示裝置100的不同之處在於顯示裝置300進一步包括第二黏著層140及 觸控感測層160。
第3B圖繪示第3A圖所示之顯示裝置300的分解示意圖。如第3B圖所示,觸控感測層160具有第二對位通孔H22及環繞第二對位通孔H22的第二對位標記M22,其中觸控感測層160的第二對位通孔H22與導光板130的第一對位通孔H1對位。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對位標記M22為油墨圖案或蝕刻圖案。如第3B圖所示,第二對位標記M22為具有四個指離第二對位通孔H22的尖角的環形標記。然而,第二對位標記M22的形狀不限於此,在另一實施方式中,第二對位標記M22為具有四個指離第二對位通孔H22的尖角的標記。
上述顯示裝置300的製作方法可包括以下操作:接收顯示裝置100。設置觸控感測層160於顯示裝置100上。詳細來說,設置觸控感測層160於導光板130上,其中觸控感測層160具有第二對位通孔H22及環繞第二對位通孔H22的第二對位標記M22。使觸控感測層160的第二對位標記M22與導光板130的第一對位標記M11對位,以使第二對位通孔H22與第一對位通孔H1對位。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製作方法進一步包括以第二黏著層140黏合導光板130與觸控感測層160,其中第二黏著層140具有與第一對位通孔H1及第二對位通孔H22對位的通孔h2。
第3C圖繪示第3A圖所示之顯示裝置300的俯視示意圖。請同時參閱第3B及3C圖,藉由使第二對位標記M22與第一對位標記M11對位,亦即,使第二對位標記M22 的尖角與第一對位標記M11的尖角對齊,觸控感測層160的第二對位通孔H22可與導光板130的第一對位通孔H1對位。並且,上述對位方式可提高觸控感測層160的第二對位通孔H22與導光板130的第一對位通孔H1的對位精準度。
第4A圖繪示根據本揭露內容一些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400的立體示意圖。如第4A圖所示,顯示裝置400包括顯示器模組110、第一黏著層120、第一光學層例如是導光板130、光源LS、第二黏著層140、第二光學層例如是觸控感測層160、第三黏著層170及第三光學層例如是抗眩光層180。抗眩光層180位於觸控感測層160上,第三黏著層170位於抗眩光層180及觸控感測層160間,將抗眩光層180與觸控感測層160黏合。顯示裝置400與顯示裝置300的不同之處在於顯示裝置300的第一對位標記M11的形狀與顯示裝置400的第一對位標記M12不同,以及顯示裝置400進一步包括第三黏著層170及抗眩光層180。
第4B圖繪示第4A圖所示之顯示裝置400的分解示意圖。如第4B圖所示,導光板130具有與通孔H對位的第一對位通孔H1及環繞第一對位通孔H1的第一對位標記M12。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對位標記M12為油墨圖案或蝕刻圖案。如第4B圖所示,第一對位標記M12為具有四個菱形圖案的環形標記,其中各菱形圖案的一端指向第一對位通孔H1。然而,第一對位標記M12的形狀不限於此,在另一實施方式中,第一對位標記M12為由四個菱形圖案所組成的標記,其中各菱形圖案的一端指向第一對位通孔H1。
繼續參閱第4B圖,抗眩光層180具有第三對位通孔H3及環繞第三對位通孔H3的第三對位標記M3,其中抗眩光層180的第三對位通孔H3與觸控感測層160的第二對位通孔H22對位。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三對位標記M3為油墨圖案或蝕刻圖案。第三對位標記M3為具有四個指向第三對位通孔H3的尖角的環形標記。然而,第三對位標記M3的形狀不限於此,在另一實施方式中,第三對位標記M3為具有四個指向第三對位通孔H3的尖角的標記。
上述顯示裝置400的製作方法可包括以下操作:接收顯示器模組。在顯示器模組上形成通孔H以形成顯示器模組110。顯示輔助對位標記(Auxiliary alignment mark)AM於通孔H周邊。設置導光板130於顯示器模組110上,其中導光板130具有第一對位通孔H1及環繞第一對位通孔H1的第一對位標記M12。使導光板130的第一對位標記M12與顯示器模組110的輔助對位標記AM對位,以使導光板130的第一對位通孔H1與顯示器模組110的通孔H對位。設置觸控感測層160於導光板130上,其中觸控感測層160具有第二對位通孔H22及環繞第二對位通孔H22的第二對位標記M22。使觸控感測層160的第二對位標記M22與導光板130的第一對位標記M12對位,以使第二對位通孔H22與第一對位通孔H1對位。設置抗眩光層180於觸控感測層160上,抗眩光層180具有第三對位通孔H3及環繞第三對位通孔H3的第三對位標記M3。使第三對位標記M3與第二對位標記M22對位,以使第三對位通孔H3與第二對位通孔H22對 位。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製作方法進一步包括設置光源LS於導光板130的側面S旁。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製作方法進一步包括以第一黏著層120黏合顯示器模組110與導光板130,其中第一黏著層120具有與第一對位通孔H1及通孔H對位的通孔h1。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製作方法進一步包括以第二黏著層140黏合導光板130與觸控感測層160,其中第二黏著層140具有與第一對位通孔H1及第二對位通孔H22對位的通孔h2。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製作方法進一步包括以第三黏著層170黏合觸控感測層160與抗眩光層180,其中第三黏著層170具有與第二對位通孔H22及第三對位通孔H3對位的通孔h3。
第4C圖繪示第4A圖所示之顯示裝置400的俯視示意圖。請同時參閱第4B及4C圖,藉由使第二對位標記M22與第一對位標記M12對位,亦即,使第二對位標記M22的尖角與第一對位標記M12的菱形圖案對齊,觸控感測層160的第二對位通孔H22可與導光板130的第一對位通孔H1對位;藉由使第三對位標記M3與第一對位標記M12對位,亦即,使第三對位標記M3的尖角與第一對位標記M12的菱形圖案對齊,抗眩光層180的第三對位通孔H3亦可與導光板130的第一對位通孔H1對位。上述對位方式可提高觸控感測層160的第二對位通孔H22與導光板130的第一對位通孔H1的對位精準度,亦可提高抗眩光層180的第三對位通孔H3與導光板130的第一對位通孔H1的對位精準度。
另外,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中,顯示模組110還包括發光顯示層。發光顯示層例如為OLED。例如,當OLED位於EPD下方並作為發光顯示層時,即可省去導光板130與位於其側面的光源LS,且觸控感測層或抗眩光層可直接貼附於顯示模組110的上表面。
綜上所述,藉由在光學層例如是導光層、觸控感測層及抗眩光層上設置對位標記,能夠提高光學層與顯示器模組的通孔的對位精準度。並且,通孔間的對位不會受到顯示器模組與光學層的形狀差異影響,因此,本揭露內容上述的製作方法特別可適用於製造非方形的顯示裝置。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12)

  1.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器模組,具有一通孔;以及一第一光學層,位於該顯示器模組上,且具有與該通孔對位的一第一對位通孔及環繞該第一對位通孔的一第一對位標記。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一光源,設置於該第一光學層的一側面旁,且該第一光學層為導光板。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一第二光學層於該第一光學層上,該第二光學層具有與該第一對位通孔對位的一第二對位通孔及環繞該第二對位通孔的一第二對位標記,其中該第一對位標記與該第二對位標記對位。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光學層為導光板,該第二光學層為抗眩光層或觸控感測層。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一第三光學層於該第二光學層上,該第三光學層具有與該第二對位通孔對位的一第三對位通孔及環繞該第三對位通孔的一第三對位標記,其中該第二對位標記與該第三對位標記對位,該第一光學層為導光板,該第二光學層為觸控 感測層,該第三光學層為抗眩光層。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器模組包括一可視區及一非可視區,該可視區環繞該非可視區,該通孔位於該非可視區內。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器模組進一步包括一發光顯示層。
  8. 一種顯示裝置的製作方法,包括:接收一顯示器模組;在該顯示器模組上形成一通孔;標示一輔助對位標記於該通孔周邊;設置一第一光學層於該顯示器模組上,該第一光學層具有一第一對位通孔及環繞該第一對位通孔的一第一對位標記;以及使該第一對位標記與該輔助對位標記對位,以使該第一對位通孔與該通孔對位。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製作方法,進一步包括:設置一第二光學層於該第一光學層上,該第二光學層具有一第二對位通孔及環繞該第二對位通孔的一第二對位標記;以及使該第二對位標記與該第一對位標記對位,以使該第二對位通孔與該第一對位通孔對位。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製作方法,進一步包括:設置一第三光學層於該第二光學層上,該第三光學層具有一第三對位通孔及環繞該第三對位通孔的一第三對位標記;以及使該第三對位標記與該第二對位標記對位,以使該第三對位通孔與該第二對位通孔對位。
  11. 如請求項8所述之製作方法,進一步包括:設置一光源於該第一光學層的一側面。
  12. 如請求項8所述之製作方法,其中形成該通孔的方式為雷射切割。
TW107102766A 2018-01-25 2018-01-25 顯示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TWI7025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2766A TWI702580B (zh) 2018-01-25 2018-01-25 顯示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2766A TWI702580B (zh) 2018-01-25 2018-01-25 顯示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3303A true TW201933303A (zh) 2019-08-16
TWI702580B TWI702580B (zh) 2020-08-21

Family

ID=68315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2766A TWI702580B (zh) 2018-01-25 2018-01-25 顯示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0258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5949B (zh) * 2022-08-26 2023-12-11 承洺股份有限公司 汽車面板沉浸式導光顯示器應用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22816U (zh) * 2012-04-26 2012-11-07 深圳市飞鑫光电有限公司 方便膜片对位的液晶模组
KR101717655B1 (ko) * 2015-11-30 2017-03-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홀을 구비한 이형 디스플레이
KR102509266B1 (ko) * 2015-12-15 2023-03-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5700214B (zh) * 2016-04-26 2019-03-0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板结构及曲面显示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5949B (zh) * 2022-08-26 2023-12-11 承洺股份有限公司 汽車面板沉浸式導光顯示器應用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02580B (zh) 2020-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8160B (zh) 具有最小化邊界之顯示器以及包括該顯示器的電子裝置
EP3588240A3 (en) Display module,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display panel
JP2020527251A (ja) タイル張り状ディスプレイとその製造方法
WO2020056873A1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US10989940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190293998A1 (en) Image display panel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KR101378247B1 (ko) 터치센서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18106067A (ja) 表示装置用回路基板、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9906403A (zh) 一种显示面板模组和电子设备
WO2011077783A1 (ja) 表示モジュール及び表示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KR101579907B1 (ko) 박막 증착용 마스크 조립체 제조 방법, 제조 장치 및 마스크 조립체
TW201933303A (zh) 顯示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TW201517628A (zh) 蓋板及其製作方法
TWI440937B (zh) 顯示裝置與其製造方法
US20200166805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0895680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2581723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579910B1 (ko) 마스크 조립체 제조 방법, 제조 장치 및 마스크 조립체
CN207992980U (zh) 一种用于穿戴式设备的触摸屏
CN114657506A (zh) 掩模、掩模组件和制造显示面板的方法
CN114038316B (zh) 具有光学胶层的显示器
KR102023923B1 (ko) 인쇄회로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한 평판 표시 장치
KR101821564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750515B1 (ko) 평판형 디스플레이 스크린 프린터 장치
KR102287837B1 (ko) 메탈 메쉬를 이용한 투명 디스플레이 제조용 플레이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