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22608A - 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及吸收體之製造裝置 - Google Patents

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及吸收體之製造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22608A
TW201922608A TW107134784A TW107134784A TW201922608A TW 201922608 A TW201922608 A TW 201922608A TW 107134784 A TW107134784 A TW 107134784A TW 107134784 A TW107134784 A TW 107134784A TW 201922608 A TW201922608 A TW 20192260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core
absorbent
roller
absorbent co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4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永竜二
原田拓明
茂木知之
加藤優喜
岩佐博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2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260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吸收體(100)之製造方法具備:芯體形成步驟,其係將包含合成纖維(10b)之複數片薄片(10bh)集聚而形成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及被覆步驟,其係將利用芯體形成步驟形成之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載置至被覆片材(100b)之一面上,並將該被覆片材(100b)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兩側部折回,藉此,形成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兩側部被覆蓋之吸收體之連續體(100r)。於被覆步驟中,將被覆片材(100b)之兩側部折回前或於將被覆片材(100b)之兩側部折回而覆蓋吸收性芯體(100a)之期間,使用維持吸收性芯體(100a)之厚度之器件,抑制該吸收性芯體(100a)之厚度變厚。

Description

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及吸收體之製造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及吸收體之製造裝置。
作為拋棄式尿布、經期衛生棉、失禁護墊等吸收性物品中使用之吸收體,例如已知有包含紙漿纖維及合成纖維之吸收體。作為包含紙漿纖維及合成纖維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例如已知有專利文獻1。
於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一種吸收性物品用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於預先成形使纖維彼此結合而成之具有三維構造之不織布之後,將上述不織布粉碎而成形不織布片,將上述不織布片與親水性纖維混合。又,於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採用粉碎機方式作為將不織布粉碎之方法。
作為與此不同之技術,本申請人提出如下技術:於一面搬送載置有吸收性芯體之被覆片材一面將自該吸收性芯體之各側緣向側方延出之延出部位使用折回引導件折回而被覆該吸收性芯體的步驟中,使被覆片材被覆前區域中之抽吸力高於被覆片材被覆區域中之下游側之區域之抽吸力,藉此,容易利用被覆片材確實地被覆吸收性芯體(專利文獻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2-30110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16-097172號公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吸收體之製造方法。本發明具備將包含合成纖維之複數片薄片集聚而形成吸收性芯體之芯體形成步驟。本發明具備被覆步驟,該被覆步驟係將利用該芯體形成步驟形成之上述吸收性芯體載置至正在搬送之帶狀之被覆片材之一面上,並將該被覆片材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兩側部折回,藉此,形成該吸收性芯體之沿著該搬送方向之兩側部至少被覆蓋之吸收體之連續體。於上述被覆步驟中,將上述被覆片材之兩側部折回前或於將該被覆片材之兩側部折回而覆蓋上述吸收性芯體之期間,使用維持該吸收性芯體之厚度之器件,抑制該吸收性芯體之厚度變厚。
又,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吸收體之製造裝置。本發明具備將包含合成纖維之複數片薄片集聚而形成吸收性芯體的芯體形成部。本發明具備被覆部,該被覆部將利用該芯體形成部形成之上述吸收性芯體載置至正在搬送之帶狀之被覆片材之一面上,並將該被覆片材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兩側部折回,藉此,形成該吸收性芯體之沿著該搬送方向之兩側部至少被覆蓋之吸收體之連續體。上述被覆部具備如下器件,其於將上述被覆片材之兩側部折回前或於將該被覆片材之兩側部折回而覆蓋上述吸收性芯體之期間,維持該吸收性芯體之厚度。
如專利文獻1記載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般,對吸收體使用不織布片之情形時,本發明者等人發現,當將含有包含合成纖維之不織布片之吸收性芯體利用被覆片材被覆時,包含合成纖維之不織布片之壓縮回復性較高,因該不織布片而導致吸收性芯體之厚度容易變厚,難以利用被覆片材穩定地被覆吸收性芯體。於專利文獻1中,關於利用被覆片材穩定地被覆含有包含合成纖維之不織布片之吸收性芯體,未作任何記載及暗示。又,專利文獻2中記載有抑制利用被覆片材被覆吸收性芯體之形成材料之存在寬度不同之形狀之吸收性芯體時的產生於該被覆片材之皺褶,但關於對吸收性芯體之構成材料使用不織布片時產生之問題或其解決手段,未作任何記載及暗示。
因此,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能夠利用覆片材穩定地被覆包含薄片之吸收性芯體的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及製造裝置。
以下,對本發明根據其較佳之實施形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進行說明。
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係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利用本發明製造之吸收體可較佳地用作吸收性物品用之吸收體。所謂吸收性物品,係主要使用於吸收保持尿、經血等自身體排泄之體液者。吸收性物品中包含例如拋棄式尿布、經期衛生棉、失禁護墊、衛生護墊等,但並不限定於該等,廣泛包含用於吸收自人體排出之液體之物品。典型而言,吸收性物品具備液體透過性之正面片材、液體不透過性或撥水性之背面片材及插入配置於兩片材間之液體保持性之吸收體。該吸收體係利用本發明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形成之吸收體。
於圖1中表示利用本實施形態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製造之一實施形態之吸收體100之縱向之中央部之剖視圖。吸收體100係包含合成纖維10b者。如圖1所示,吸收體100具備吸收性芯體100a,該吸收性芯體100a不僅包含合成纖維10b,還包含親水性纖維10a及吸收性粒子10c。此處,「包含合成纖維10b」係指含有包含合成纖維10b之薄片10bh。吸收體100只要為包含合成纖維10b之形態,則既可為單層,亦可為2層以上之複數層,於本實施形態中,具有親水性纖維10a、合成纖維10b及吸收性粒子10c分散地配置而成之單層之吸收性芯體100a。吸收性芯體100a係吸收體100之構成構件,吸收體100係將吸收性芯體100a利用1片被覆片材100b被覆而形成。吸收體100成為於當穿著吸收性物品時與穿著者之前後方向對應之縱向上較長之形狀。
如圖1所示,被覆片材100b被覆吸收性芯體100a之肌膚對向面之整個區域,且自吸收性芯體100a之沿著縱向Y之兩側部aR、aL朝橫向X之外側延出,其延出之兩側部bR、bL向吸收性芯體100a之上方捲起,被覆吸收性芯體100a之非肌膚對向面之整個區域。
吸收性芯體100a包含複數片包含合成纖維10b之薄片10bh(以下,亦簡稱為薄片10bh),各薄片10bh具有大致矩形狀之形狀。各薄片10bh之平均長度較佳為0.3 mm以上且30 mm以下,更佳為1 mm以上且15 mm以下,特佳為2 mm以上且10 mm以下。此處,所謂平均長度,於各薄片10bh為長方形狀之情形時,表示長邊方向之邊之長度之平均值。於各薄片10bh為正方形狀之情形時,表示四邊中之任一邊之長度之平均值。於薄片10bh之平均長度為0.3 mm以上之情形時,容易於吸收體100形成疏鬆之構造,於為30 mm以下之情形時,不易給穿著者帶來因吸收體100引起之不適感,且不易根據吸收體100內之位置使吸收性能產生不均。又,各薄片10bh之平均寬度較佳為0.1 mm以上且10 mm以下,更佳為0.3 mm以上且6 mm以下,特佳為0.5 mm以上且5 mm以下。此處,所謂平均寬度,於各薄片10bh為長方形狀之情形時,表示短邊方向之邊之長度之平均值。於各薄片10bh為正方形狀之情形時,表示四邊中之任一邊之長度之平均值。於薄片10bh之平均寬度為0.1 mm以上之情形時,容易於吸收體100形成疏鬆之構造,於為10 mm以下之情形時,不易給穿著者帶來因吸收體100引起之不適感,且不易根據吸收體100內之位置使吸收性能產生不均。
作為形成吸收體100之纖維材料,可無特別限制地使用先前用於吸收性物品用之吸收體之各種材料。作為親水性纖維10a,可列舉紙漿纖維、嫘縈纖維、棉纖維等。作為合成纖維10b,可列舉聚乙烯、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等短纖維等。作為薄片10bh,只要為片材形狀,則並無特別限定,但較佳為不織布。又,構成吸收體100之構成構件中,除了包含親水性纖維10a及合成纖維10b以外,亦包含吸收性粒子10c。作為吸收性粒子10c,例如可列舉澱粉系、纖維素系、合成聚合物系、高吸收性聚合物系者。作為高吸收性聚合物,例如可使用包含澱粉-丙烯酸(鹽)接枝共聚物、澱粉-丙烯腈共聚物之皂化物、羧甲基纖維素鈉之交聯物、丙烯酸(鹽)聚合物者等。作為被覆片材100b,可列舉衛生紙或透液性之不織布等纖維片材。作為構成吸收體100之構成構件,亦可進而根據需要使用除臭劑、抗菌劑等。作為被覆片材100b,可列舉衛生紙或透液性之不織布等。
其次,以上述吸收體100之製造方法為例,參照圖2~圖5對本發明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於圖2及圖3中,表示用於實施本實施形態之製造方法的一實施形態之製造裝置1之整體構成。當說明吸收體100之製造方法時,先對製造裝置1進行說明。
製造吸收體100之製造裝置1如圖2及圖3所示,具備形成吸收性芯體100a之芯體形成部10A、及形成吸收體之連續體100r之被覆部10B。
於以下之說明中,將搬送包含合成纖維10b之帶狀之合成纖維片材10bs及吸收體100之方向設為Y方向,將與搬送方向正交之方向且為搬送之合成纖維片材10bs及吸收體100之寬度方向設為X方向,將搬送之合成纖維片材10bs及吸收體100之厚度方向設為Z方向。又,所謂下述第1方向係指沿搬送方向Y延伸之方向,指以與搬送方向Y所成之角未達45度之範圍延伸之方向。於本實施形態中,第1方向與和搬送方向Y平行之方向一致。又,下述第2方向係與第1方向交叉之方向。於本實施形態中,第2方向係與第1方向正交之方向,與和搬送之合成纖維片材10bs及吸收體100之寬度方向X平行之方向一致。
芯體形成部10A係使將包含合成纖維10b之帶狀之合成纖維片材10bs切斷所形成之複數片薄片10bh集聚而形成吸收性芯體100a者。芯體形成部10A如圖2及圖3所示,具備:解纖部2,其將包含親水性纖維10a之親水性片材10as解纖;作為搬送部之管道3,其將吸收性芯體100a之原料隨著空氣流搬送;供給部5,其自管道3之中途向管道3之內部供給薄片10bh;旋轉滾筒4,其鄰接配置於管道3之下游側,具有將吸收性芯體100a之原料集聚之集聚部;及按壓皮帶7,其沿著旋轉滾筒4中之位於與管道3為相反側之外周面4f配置。於旋轉滾筒4之外周面4f配置有作為集聚部之一例之集聚用凹部41。
解纖部2如圖2及圖3所示,具備將親水性片材10as解纖之解纖機21、及覆蓋解纖機21之上側之外殼22。解纖部2係向管道3之內部供給吸收體100之原料即經解纖之親水性纖維10a的部分。又,解纖部2具有將親水性片材10as供給至解纖機21之一對進給輥(未圖示)。
管道3如圖2及圖3所示,自解纖部2跨及旋轉滾筒4而延伸,管道3之下游側之開口覆蓋位於維持為負壓之旋轉滾筒4之空間A之外周面4f。管道3具有形成頂面之頂板31、形成底面之底板32、及形成兩側面之兩側壁33、34。藉由旋轉滾筒4之進氣風扇(未圖示)之作動,於管道3之由頂板31、底板32及兩側壁33、34包圍之內部產生使吸收體100之原料朝向旋轉滾筒4之外周面4f流動之空氣流。
於管道3之頂板31,如圖2及圖3所示,配置有將吸收性粒子10c供給至管道3內之吸收性粒子散佈管36。吸收性粒子散佈管36將吸收性粒子10c經由螺旋式進給機等裝置(未圖示)自設置於吸收性粒子散佈管36之前端之散佈口排出而供給至管道3之內部。而且,藉由各螺旋式進給機等裝置,可調整對吸收性粒子散佈管36之吸收性粒子10c之供給量。
供給部5如圖2及圖3所示,具有將包含合成纖維10b之帶狀之合成纖維片材10bs於第1方向(Y方向)及第2方向(X方向)上以特定長度切斷而形成薄片10bh的切割刀刃51、52。供給部5係於較切割刀刃51、52更靠合成纖維片材10bs之搬送方向下游側,具有抽吸使用切割刀刃51、52而形成之薄片10bh之抽吸噴嘴58。供給部5具有:第1切割輥53,其具備於第1方向上切斷之複數個切割刀刃51;及第2切割輥54,其具備於第2方向上切斷之複數個切割刀刃52。供給部5具有與第1切割輥53及第2切割輥54對向地配置之1個支承輥55。
於第1切割輥53之表面,如圖4所示,沿著第1切割輥53之圓周方向遍及第1切割輥53之外周全周連續地延伸之複數個切割刀刃51、51、51、…沿第1切割輥53之軸向(X方向)排列配置。第1切割輥53接受來自馬達等原動機之動力而沿箭頭R3方向旋轉。第1切割輥53之於軸向上相鄰之切割刀刃51、51、51、…彼此之間隔係與藉由切斷形成之薄片10bh之寬度(短邊方向之長度、X方向之長度)大致對應。若更嚴格地進行敍述,則亦存在如下情形:根據片材搬送時之張力,合成纖維片材10bs以於寬度方向X上收縮之狀態被切斷,因此,於形成之薄片10bh中,藉由其張力被解除,而與切割刀刃51、51、51、…彼此之間隔相比,薄片10bh之寬度變寬。
於第2切割輥54之表面,如圖4所示,沿著第2切割輥54之軸向且遍及第2切割輥54之整個寬度連續地延伸之複數個切割刀刃52、52、52、…於第2切割輥54之圓周方向上隔開間隔而配置。第2切割輥54接受來自馬達等原動機之動力而沿箭頭R4方向旋轉。
如圖4所示,支承輥55係表面平坦之平坦輥。支承輥55接受來自馬達等原動機之動力而沿箭頭R5方向旋轉。
供給部5如圖4所示,於支承輥55之對向面,自旋轉方向(箭頭R5方向)之上游側朝向下游側依次具有:自由輥56,其將帶狀之合成纖維片材10bs導入至支承輥55與第1切割輥53之間;第1切割輥53,其將帶狀之合成纖維片材10bs於第1方向上切斷;夾輥57,其將於第1方向上切斷之沿第1方向延伸之複數個帶狀之薄片連續體10bh1導入至支承輥55與第2切割輥54之間;及第2切割輥54,其將薄片連續體10bh1於第2方向上切斷。又,供給部5具有搬送帶狀之合成纖維片材10bs之進給輥(未圖示),該進給輥將帶狀之合成纖維片材10bs導入至支承輥55與第1切割輥53之間。該進給輥具有例如藉由伺服馬達等驅動裝置而旋轉之構成。就防止合成纖維片材10bs之滑動之觀點而言,進給輥亦可於其表面遍及全周地形成沿軸向延伸之槽或遍及全周地實施使摩擦力提高之塗佈處理,藉此使得不易滑動。亦可藉由利用夾輥與進給輥夾持而使得不易滑動。
供給部5如圖2~圖4所示,具有抽吸藉由第2切割輥54而形成之薄片10bh之抽吸噴嘴58。抽吸噴嘴58之抽吸口581配置於第2切割輥54之下方,即,配置於較第2切割輥54與支承輥55之最接近點更靠第2切割輥54之旋轉方向(箭頭R4方向)下游側。又,抽吸噴嘴58之抽吸口581遍及第2切割輥54之整個寬度而延伸。就薄片10bh之抽吸性提高之觀點而言,較佳為抽吸噴嘴58之抽吸口581以與支承輥55和第2切割輥54之間對向之方式配置於支承輥55及第2切割輥54之下方。而且,就薄片10bh之抽吸性進一步提高之觀點而言,較佳為抽吸噴嘴58之抽吸口581如圖4所示,以自側面觀察支承輥55及第2切割輥54時與第2切割輥54對向之抽吸口581之弧之長度較與支承輥55對向之抽吸口581之弧之長度長的方式覆蓋第2切割輥54之外表面。
抽吸噴嘴58如圖2及圖3所示,經由抽吸管59連接於管道3之頂板31側。而且,自抽吸噴嘴58之抽吸口581抽吸之薄片10bh經由抽吸管59自管道3之中途供給至管道3之內部。抽吸管59與管道3之連接位置位於管道3中之解纖部2側與旋轉滾筒4側之間,且位於較管道3中之吸收性粒子散佈管36更靠下游側。但,抽吸管59與管道3之連接位置並不限於此,例如,亦可為底板32側而並非管道3之頂板31側。
旋轉滾筒4如圖2及圖3所示,呈圓筒狀,且具有形成外周面4f之構件40、及位於較構件40更靠內側之固定之滾筒本體42。形成外周面4f之構件40接受馬達等之動力而繞水平軸沿箭頭R1方向旋轉。形成外周面4f之構件40具有將吸收體100之原料集聚而獲得吸收性芯體100a之作為集聚部之集聚用凹部41。集聚用凹部41係遍及旋轉滾筒4之圓周方向(2Y方向)之全周連續地配置。集聚用凹部41之底面包括作為抽吸吸收體100之原料之抽吸孔發揮功能之多孔性構件。滾筒本體42係於內部具有相互獨立之複數個空間,藉由連接於旋轉滾筒4之進氣風扇(未圖示)之驅動而調整各空間之壓力。於製造裝置1中,具有3個空間A~C,可使與空間A對應之區域之抽吸力較與空間B~C對應之區域之抽吸力強或者弱,將空間A維持為負壓。
按壓皮帶7如圖2及圖3所示,鄰接於較管道3之位置更靠下游側而沿著旋轉滾筒4之位於空間B之外周面4f配置。空間B設定為較旋轉滾筒4之空間A弱之負壓或壓力零(大氣壓)。例如,藉由自滾筒本體42之內部朝向外周面4f之外側鼓風,可設為較弱之正壓。按壓皮帶7係環狀之透氣性或非透氣性之皮帶,架設於輥71及輥72,與旋轉滾筒4之旋轉一起連帶轉動。藉由按壓皮帶7,可將集聚用凹部41內之吸收性芯體100a於轉印至真空輸送機8上之前保持於集聚用凹部41內。
被覆部10B係將利用芯體形成部形成之吸收性芯體100a載置至正在搬送之帶狀之被覆片材100b之一面上,並將該被覆片材100b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兩側部折回,藉此,形成該吸收性芯體100a之沿著該搬送方向之兩側部至少被覆蓋之吸收體之連續體100r。被覆部10B係自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搬送方向上游側朝向搬送方向下游側,如圖2及圖3所示,具有:第1真空輸送機8a,其將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載置至被覆片材100b之一面上並搬送;器件200,其維持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厚度;及折回部220,其將被覆片材100b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兩側部bR、bL折回。再者,所謂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除了連續地配置於被覆片材100b上之吸收性芯體100a以外,亦包括間斷性地配置於被覆片材100b上之複數個吸收性芯體。
第1真空輸送機8a如圖2及圖3所示,配置於旋轉滾筒4之下方,且配置於與旋轉滾筒4之位於設定為較弱之正壓或壓力零(大氣壓)之空間C之外周面4f對向之位置。第1真空輸送機8a具備架設於第1驅動輥81a及第1從動輥82a之環狀之第1透氣性皮帶83a、及配置於隔著第1透氣性皮帶83a與旋轉滾筒4之位於空間C之外周面4f對向之位置的第1真空箱84a。將被覆片材100b導入至第1真空輸送機8a上,藉由第1透氣性皮帶83a轉動而搬送被覆片材100b。
維持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厚度之器件200如圖2及圖3所示,於被覆片材100b中載置有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一面側具有按壓部210。而且,該維持厚度之器件200具有第2真空輸送機8b作為配置於被覆片材100b中與載置有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一面為相反側之另一面側的抽吸部。於第1真空輸送機8a與第2真空輸送機8b之間配置有搬送載置有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被覆片材100b之輸送機8c。輸送機8c具有驅動輥81c及從動輥82c、以及架設於該驅動輥81c及該從動輥82c之環狀之搬送皮帶83c。
按壓部210如圖2及圖3所示,沿著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搬送方向,跨及輸送機8c與第2真空輸送機8b之下述上游部84u而配置。按壓部210之搬送方向上游側位於輸送機8c之上方。又,按壓部210之搬送方向下游側位於第2真空輸送機8b之上游部84u之上方,且延伸至較折回部220之下述一對折回引導件221R、221L之上游側前端220t更靠搬送方向下游側。按壓部210具有複數個輥、及架設於複數個輥之環形皮帶214。更詳細而言,按壓部210具有驅動輥211、位於搬送方向Y之下游側之第1輥212a、位於搬送方向Y之上游側之第2輥212b、架設於該等輥211、212a、212b之環形皮帶214、及配置於環形皮帶214之外側之張力輥213。第1輥212a及第2輥212b係從動輥。又,於第1輥212a與第2輥212b之間且將環形皮帶214按壓至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區域配置有中間輥212c、212d。即,自環形皮帶214之轉動方向上游側看向下游側,第2輥212b、中間輥212c、212d至第1輥212a之區域成為將吸收性芯體100a自上方朝向被覆片材100b按壓之環形皮帶214之按壓面。
位於最靠搬送方向下游側之第1輥212a如圖5(a)所示,俯視時配置於較構成折回部220之下述一對折回引導件221R、221L之上游側前端220t之位置P1更靠吸收性芯體100a之搬送方向下游側。又,第1輥212a配置於一對折回引導件221R、221L之間。再者,位於較上游側前端220t之位置P1更靠搬送方向下游側係指俯視時該第1輥212a之搬送方向下游側之端緣位於較上游側前端220t之位置P1更靠搬送方向下游側。又,就抑制吸收性芯體100a之厚度變厚之觀點而言,第1輥212a較佳為俯視時該第1輥212a之旋轉軸中心位於較一對折回引導件221R、221L之上游側前端220t之位置P1更靠搬送方向下游側,更佳為該第1輥212a之整體位於較一對折回引導件221R、221L之上游側前端220t之位置P1更靠搬送方向下游側。一般地,一對折回引導件221R、221L各自之上游側前端220t之位置P1係於搬送方向上一致,假設折回引導件221R、221L各自之上游側前端220t之位置P1之位置於搬送方向上偏移之情形時,就抑制吸收性芯體100a之厚度變厚之觀點而言,較佳為第1輥212a之上述端緣位於較位於上游側之一個上游側前端220t之位置更靠搬送方向下游側,更佳為位於較位於下游側之另一個上游側前端220t之位置更靠下游側。又,較佳為第1輥212a位於較下述之搬送方向變更前之被覆片材100b與搬送方向變更後之被覆片材100b之搬送方向變化之位置L(參照圖6)更靠搬送方向下游側。
又,第1輥212a具備能夠於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厚度方向Z上調整高度之高度調整機構(未圖示)。藉由使用該高度調整機構調整第1輥212a之厚度方向Z之高度,可調整按壓部210之環形皮帶214之按壓面與第2真空輸送機8b之第2透氣性皮帶83b之載置面之間隙,可有效率地抑制吸收性芯體100a之厚度變厚。高度調整機構既可於製造裝置1之停止中調整第1輥212a之高度,亦可於該製造裝置1之運轉中基於吸收性芯體100a之厚度進行調整。
位於最靠搬送方向上游側之第2輥212b配置於與輸送機8c之上游側之驅動輥81c對向之位置。驅動輥211位於第1輥212a與第2輥212b之間。張力輥213係自外側朝向環形皮帶214之內側按壓該環形皮帶214而調整該環形皮帶214之張力者。
又,第2輥212b具備能夠於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厚度方向Z上調整高度之高度調整機構(未圖示)。藉由使用該高度調整機構調整第2輥212b之厚度方向Z之高度,可調整按壓部210之環形皮帶214之按壓面與輸送機8c之搬送皮帶83c之載置面之間隙,可有效率地抑制吸收性芯體100a之厚度變厚。高度調整機構既可於製造裝置1之停止中調整第2輥212b之高度,亦可於製造裝置1之運轉中基於吸收性芯體100a之厚度進行調整。
較佳為使用第1輥212a及第2輥212b之高度調整機構,以使上述第1輥212a與第2真空輸送機8b之厚度方向Z之間隙較第2輥212b與輸送機8c之厚度方向Z之間隙窄之方式,調整第1輥212a及第2輥212b之厚度方向之高度。藉此,可有效地抑制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r之厚度變厚。
於環形皮帶214之沿著搬送方向Y之兩側部設置有肋(未圖示)。藉由在環形皮帶214設置肋,例如可有效地抑制當進行上述間隙之調整時因來自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反作用力等引起之環形皮帶214之蜿蜒。再者,亦可於環形皮帶214設置抑制環形皮帶214之蜿蜒之蜿蜒抑制機構而代替該肋。
第2真空輸送機8b係對載置於被覆片材100b之一面上之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一面隔著該被覆片材100b進行抽吸一面搬送,藉此抑制該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厚度變厚。第2真空輸送機8b如圖2及圖3所示,具備架設於第2驅動輥81b及第2從動輥82b之環狀之第2透氣性皮帶83b、配置於環狀之第2透氣性皮帶83b之內側之第2真空箱84b、及配置於第2透氣性皮帶83b之外側之第2張力輥85b。位於最靠搬送方向下游側之第2從動輥82b位於較折回部220更靠搬送方向下游側。第2真空箱84b具有位於吸收性芯體100a之搬送方向上游側之上游部84u、及位於搬送方向下游側之下游部84d。上游部84u與下游部84d係具有特定之傾斜度而連結。於與上游部84u對應之部分,如圖6所示,載置有吸收性芯體100a之被覆片材100b沿大致水平方向搬送。與此相對,於與下游部84d對應之部分,搬送方向以相對於水平方向朝向鉛直下方側傾斜之方式變化。即,相對於上游部84u處之被覆片材100b之搬送方向,下游部84d處之被覆片材100b之搬送方向以朝向鉛直下方側傾斜之方式變化。此處言及之傾斜係指如圖6所示,以搬送方向變更前之被覆片材100b與搬送方向變更後之被覆片材100b之搬送方向變化之位置L與搬送方向正交之方式使該等交叉般之角度關係。搬送方向之變更之傾斜角度θ(參照圖6)較佳為135度以上且175度以下之範圍,更佳為140度以上且170度以下之範圍。而且,於上游部84u之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厚度方向之上方,配置有按壓部210。於下游部84d之吸收性芯體100a之厚度方向之上方,配置有下述折回部220。第2張力輥85b係自外側朝向第2透氣性皮帶83b之內側按壓該第2透氣性皮帶83b而調整該第2透氣性皮帶83b之張力者。
又,第2真空輸送機8b具備能夠調整抽吸載置於被覆片材100b之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抽吸力的抽吸調整機構。作為抽吸調整機構,可使用連接於第2真空箱84b之管道上所安裝之開閉擋板及開閉閥等。又,抽吸調整機構具有可變更抽吸用鼓風機之頻率之功能。
折回部220如圖2及圖3所示,係將導入至第2真空輸送機8b上之被覆片材100b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兩側部bR、bL於寬度方向上折回而被覆吸收性芯體100a之至少一部分者。折回部220具有一對折回引導件221R、221L。一對折回引導件221R、221L分別配置於吸收性芯體100a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兩側部。一對折回引導件221R、221L如圖5(a)所示,包括包含俯視時呈三角形形狀之部位之平坦之板狀構件,且與吸收性芯體100a之搬送方向大致平行地配置。一對折回引導件221R、221L之靠寬度方向中央部之內側緣223相對於與搬送方向平行之方向朝寬度方向之內側傾斜。該內側緣223呈直線形狀。又,外側緣224具有與沿著搬送方向之方向平行之直線形狀。因此,折回引導件221R、221L之朝向寬度方向內側之突出寬度自搬送方向之上游側朝向下游側逐漸增加。一對折回引導件221R、221L之前端之上游側前端220t之位置P1與圖6所示之被覆片材100b之上述位置L大致一致或配置於搬送方向下游側。
於被覆部10B之下游側配置有轉向輥230。轉向輥230係變更吸收性芯體100a由被覆片材100b被覆之狀態之吸收體之連續體100r之搬送方向者。轉向輥230接受來自馬達等原動機之動力而沿圖3所示之箭頭R方向旋轉。
又,製造裝置1係於較轉向輥230更靠下游側具備切斷裝置(未圖示),使用該切斷裝置,自吸收體之連續體100r製造單個之吸收體100。作為切斷裝置,例如可無特別限制地使用於經期衛生棉、輕度失禁護墊、衛生護墊、尿布等吸收性物品之製造中先前用於切斷吸收體連續體之裝置等。作為切斷裝置,例如可列舉一對於周面具備切斷刀之切割輥及支承該切斷刀之周面平滑之砧輥等。
其次,對使用上述製造裝置1製造吸收體100之方法、即本發明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具備形成吸收性芯體100a之芯體形成步驟、及形成吸收體之連續體100r之被覆步驟。更佳為本實施形態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具有:解纖步驟,其係使用解纖機21將帶狀之親水性片材10as解纖而獲得親水性纖維10a;切斷步驟,其係將包含合成纖維10b之帶狀之合成纖維片材10bs於第1方向與第2方向上以特定長度切斷而形成薄片10bh;抽吸步驟,其係抽吸利用該切斷步驟所獲得之薄片10bh並供給至管道3之內部;搬送步驟,其係將複數片薄片10bh及親水性纖維10a使用作為搬送部之管道3搬送至作為集聚部之集聚用凹部41;及上述芯體形成步驟,其係將利用該搬送步驟搬送來之複數片薄片10bh及親水性纖維10a集聚至作為集聚部之集聚用凹部41而形成吸收性芯體100a。以下,對本實施形態之吸收體100之製造方法詳細地進行敍述。
首先,針對旋轉滾筒4內之空間A、第1真空輸送機8a用之第1真空箱84a內及第2真空輸送機8b用之第2真空箱84b內使連接於各者之進氣風扇(未圖示)作動而設為負壓。藉由將空間A內設為負壓,而於管道3內產生將吸收體100之原料搬送至旋轉滾筒4之外周面4f之空氣流。又,使解纖機21及旋轉滾筒4旋轉,且使第1切割輥53、第2切割輥54及支承輥55旋轉,使按壓皮帶7、第1真空輸送機8a及第2真空輸送機8b作動。
繼而,如圖2及圖3所示,進行解纖步驟,該解纖步驟係使用一對進給輥(未圖示)將帶狀之親水性片材10as供給至解纖機21進行解纖而獲得親水性纖維10a。經解纖之纖維材料即親水性纖維10a自解纖機21供給至管道3。一對進給輥控制親水性片材10as對解纖機21之供給速度。於解纖步驟中,控制親水性片材10as對解纖機21之供給而進行。
除了解纖步驟以外,如圖2及圖3所示,還進行切斷步驟,該切斷步驟係將帶狀之合成纖維片材10bs使用具備於第1方向上切斷之切割刀刃51之第1切割輥53、及具備於第2方向上切斷之切割刀刃52之第2切割輥54切斷而形成薄片10bh。於切斷步驟中,使用將帶狀之合成纖維片材10bs於第1方向上切斷之第1切割輥53、於第2方向上切斷之第2切割輥54、及1個支承輥55。切斷步驟係將帶狀之合成纖維片材10bs導入至第1切割輥53及支承輥55之間並於第1方向上切斷而形成複數個薄片連續體10bh1。繼而,將所形成之薄片連續體10bh1利用支承輥55搬送並於第2切割輥54及支承輥55之間於第2方向上切斷而形成薄片10bh。以下,對切斷步驟具體地進行說明。
於切斷步驟中,使用上述進給輥(未圖示)搬送帶狀之合成纖維片材10bs。進給輥控制帶狀之合成纖維片材10bs之搬送速度。於切斷步驟中,控制帶狀之合成纖維片材10bs之搬送速度而進行。
於切斷步驟中,如圖4所示,將利用進給輥搬送來之帶狀之合成纖維片材10bs經由自由輥56導入至沿箭頭R5方向旋轉之支承輥55與沿箭頭R3方向旋轉之第1切割輥53之間,藉由複數個切割刀刃51、51、51、…,將帶狀之合成纖維片材10bs於在第2方向上隔開間隔之位置於第1方向上切斷。藉由如此切斷,形成在第2方向上並列配置之複數個沿第1方向延伸之薄片連續體10bh1。複數個薄片連續體10bh1之寬度(第2方向之長度)分別相等。就確保薄片10bh於體現特定效果之方面所需之尺寸之觀點等而言,利用切斷步驟形成之薄片連續體10bh1之平均寬度較佳為0.1 mm以上且10 mm以下,更佳為0.3 mm以上且6 mm以下,特佳為0.5 mm以上且5 mm以下。於本實施形態中,利用第1切割輥53切斷之薄片連續體10bh1之寬度相當於最終形成之薄片10bh之短邊方向之邊之長度。然而,亦可以利用第1切割輥53切斷之薄片連續體10bh1之寬度相當於最終形成之薄片10bh之長邊方向之邊之長度的方式切斷,該情形時之利用第1切割輥53切斷之薄片連續體10bh1之平均寬度較佳為0.3 mm以上且30 mm以下,更佳為1 mm以上且15 mm以下,特佳為2 mm以上且10 mm以下。所形成之複數個薄片連續體10bh1係於沿箭頭R5方向旋轉之支承輥55之周面上搬送,並被搬送至支承輥55與夾輥57之間。然後,經由夾輥57導入至支承輥55與第2切割輥54之間。
繼而,於切斷步驟中,如圖4所示,將於第2方向上並列配置之沿第1方向延伸之複數個薄片連續體10bh1導入至沿箭頭R5方向旋轉之支承輥55與沿箭頭R4方向旋轉之第2切割輥54之間。然後,藉由複數個切割刀刃52、52、52、…,將複數個薄片連續體10bh1於第1方向上間斷性地遍及第2方向切斷。藉由如此切斷,形成複數個第1方向之長度較第2方向之長度長之矩形狀之薄片10bh。複數個矩形狀之薄片10bh之第1方向之長度分別相等。就確保薄片10bh於體現特定效果之方面所需之尺寸之觀點等而言,利用切斷步驟形成之薄片10bh之平均長度較佳為0.3 mm以上且30 mm以下,更佳為1 mm以上且15 mm以下,特佳為2 mm以上且10 mm以下。於本實施形態中,利用第2切割輥54切斷之薄片10bh之長度相當於薄片10bh之長邊方向之邊之長度。然而,亦可以利用第2切割輥54切斷之薄片10bh之長度相當於薄片10bh之短邊方向之邊之長度的方式切斷,該情形時之利用第2切割輥54切斷之薄片10bh之長度(寬度)較佳為0.1 mm以上且10 mm以下,更佳為0.3 mm以上且6 mm以下,特佳為0.5 mm以上且5 mm以下。
於切斷步驟中,將帶狀之合成纖維片材10bs於第1方向上切斷並於第2方向上隔開特定長度而切斷,從而獲得薄片10bh,因此,容易將所獲得之薄片10bh之大小調整為想要之大小,容易精度良好地大量地製造大小相同之薄片10bh。由於如此可精度良好地形成想要之大小之薄片10bh,故可有效率地連續地製造具備目標之吸收性能之吸收體。
繼而,進行抽吸步驟,該抽吸步驟係使用抽吸口581配置於切割輥54之下方之抽吸噴嘴58,抽吸利用切割輥53、54切斷所獲得之薄片10bh並供給至管道3之內部。若如此於第2切割輥54之下方、即較第2切割輥54與支承輥55之最接近點更靠第2切割輥54之旋轉方向(箭頭R4方向)下游側配置有抽吸噴嘴58之抽吸口581,則可有效率地抽吸利用第2切割輥54與支承輥55切斷而形成之複數片薄片10bh。
繼而,進行搬送步驟,該搬送步驟係將利用抽吸步驟抽吸之薄片10bh隨著空氣流搬送至旋轉滾筒4之外周面4f之集聚用凹部41。於搬送步驟中,經過切斷步驟及抽吸步驟,將複數個薄片10bh於管道3之搬送方向Y之中途之位置自管道3之頂板31側供給至管道3之內部,將所供給之薄片10bh隨著空氣流以飛散狀態搬送至旋轉滾筒4之集聚用凹部41。
於搬送步驟中,將之前利用解纖步驟獲得之親水性纖維10a供給至管道3內部,並將利用抽吸步驟抽吸之複數片薄片10bh自管道3之中途供給至管道3之內部。因此,自將親水性纖維10a隨著空氣流以飛散狀態搬送至集聚用凹部41之中途,將薄片10bh隨著空氣流搬送,於將薄片10bh及親水性纖維10a隨著空氣流以飛散狀態搬送之期間,薄片10bh與親水性纖維10a混合。
又,於搬送步驟中,使用吸收性粒子散佈管36供給吸收性粒子10c,於將利用切斷步驟獲得之薄片10bh及吸收性粒子10c隨著空氣流搬送至集聚用凹部41之期間,將薄片10bh及吸收性粒子10c混合。於搬送步驟中,由於吸收性粒子散佈管36之位置位於較抽吸管59與管道3之連接位置更靠上游側,故於將吸收性粒子10c隨著空氣流以飛散狀態搬送至集聚用凹部41之期間,薄片10bh、親水性纖維10a及吸收性粒子10c混合。
繼而,進行芯體形成步驟,該芯體形成步驟係不僅將利用切斷步驟形成之複數片薄片10bh,亦將親水性纖維10a及吸收性粒子10c集聚至配置於旋轉滾筒4之外周面4f之集聚用凹部41而形成吸收性芯體100a。
以如上方式,於旋轉滾筒4之集聚用凹部41內形成薄片10bh、親水性纖維10a及吸收性粒子10c以於厚度方向上分散之狀態集聚而成的吸收體之原料之吸收性芯體100a。繼而,遍及旋轉滾筒4之圓周方向2Y之全周連續地製造形成於集聚用凹部41內之吸收性芯體100a。於集聚用凹部41內獲得親水性纖維10a、合成纖維10b及吸收性粒子10c集聚而成之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後,如圖2及圖3所示,進而使旋轉滾筒4旋轉,一面利用配置於旋轉滾筒4之位於空間B之外周面4f之按壓皮帶7按壓集聚用凹部41內之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一面搬送至第1真空輸送機8a上。
繼而,當利用芯體形成步驟形成之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到達至旋轉滾筒4之位於空間C之第1真空箱84a之對向位置時,如圖2及圖3所示,藉由自第1真空箱84a進行抽吸而將該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自集聚用凹部41脫模。繼而,將沿著搬送方向連續地延伸之該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載置至導入至第1真空輸送機8a上之被覆片材100b之寬度方向之中央部分之一面上。繼而,將載置於被覆片材100b之一面上之該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使用第1真空輸送機8a搬送至維持之器件200。
繼而,進行被覆步驟,該被覆步驟係將於一面上載置有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帶狀之被覆片材100b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兩側部bR、bL折回,覆蓋該吸收性芯體100a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兩側部aR、aL而形成吸收體之連續體100r。於被覆步驟中,如圖5(b)所示,使用折回部220之一個折回引導件221R,將被覆片材100b之一個側部bR以覆蓋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一個側部aR之方式折回。繼而,使用折回部220之另一個折回引導件221L,將被覆片材100b之另一個側部bL以覆蓋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另一個側部aL之方式折回。以此方式將1片被覆片材100b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兩側部bR、bL折回,並使折回後之兩側部bR、bL彼此重疊而覆蓋吸收性芯體100a之全周,藉此製造帶狀之吸收體之連續體100r。
於被覆步驟中,將被覆片材100b之兩側部bR、bL折回前或於將被覆片材100b之兩側部bR、bL折回而覆蓋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期間,使用維持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厚度之器件,抑制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厚度變厚。若詳細地進行敍述,則於被覆步驟中,首先,將導入至按壓部210之搬送方向上游側與輸送機8c之間之被覆片材100b上所載置的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以使用按壓部210之環形皮帶214之按壓面與輸送機8c之搬送皮帶83c之載置面朝向被覆片材100b按壓之狀態搬送。按壓部210之環形皮帶214之按壓面與輸送機8c之搬送皮帶83c之載置面係朝相同方向以相同速度移行。因此,可將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維持按壓至被覆片材100b之狀態地朝向按壓部210與第2真空輸送機8b之間搬送。如此,於被覆步驟中,於將被覆片材100b之兩側部bR、bL折回前,將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一面朝向被覆片材100b按壓一面搬送,因此,可抑制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厚度變厚,可使用折回部220有效率地製造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由被覆片材100b覆蓋之吸收體之連續體100r。再者,將被覆片材100b之兩側部bR、bL折回前係指將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載置於被覆片材100b之一面上之後至藉由一對折回引導件221R、221L將被覆片材100b之兩側部bR、bL折回之時間點P2、即圖5(b)所示之被覆片材100b接觸於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兩側部bR、bL之上表面側為止的期間。又,所謂「抑制厚度變厚」,較佳為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厚度與一對折回引導件221R、221L之厚度方向之內部尺寸同等或成為其以下。
於被覆步驟中,繼而,將導入至按壓部210之搬送方向下游側與第2真空輸送機8b之間之被覆片材100b上所載置的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一面使用按壓部210之環形皮帶214之按壓面與第2真空輸送機8b之第2透氣性皮帶83b之載置面按壓至被覆片材100b一面搬送。按壓部210之環形皮帶214之按壓面與第2真空輸送機8b之第2透氣性皮帶83b之載置面係朝相同方向以相同速度移行。又,按壓部210之第1輥212a如圖5(a)所示,配置於較一對折回引導件221R、221L之上游側前端220t更靠搬送方向下游側,且配置於一對折回引導件221R、221L之間。因此,於即將將被覆片材100b之兩側部bR、bL折回之前,可維持將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按壓至被覆片材100b之狀態。再者,即將折回之前係指自開始藉由一對折回引導件221R、221L將被覆片材100b之兩側部bR、bL摺疊之時間點、即圖5(b)所示之一對折回引導件221R、221L之上游側前端220t之位置P1至藉由一對折回引導件221R、221L將被覆片材100b之兩側部bR、bL折回之時間點P2為止的期間。如此,於被覆步驟中,於即將將被覆片材100b之兩側部bR、bL折回之前將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一面按壓一面搬送,因此,可進一步抑制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厚度變厚,因此,可使用折回部220利用被覆片材100b穩定地覆蓋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可更有效率地製造吸收體之連續體100r。
較佳為使用第1輥212a及第2輥212b之高度調整機構,以使第1輥212a與第2真空輸送機8b之厚度方向Z之間隙較第2輥212b與輸送機8c之厚度方向Z之間隙窄之方式,調整第1輥212a及第2輥212b之厚度方向Z之高度,將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一面利用環形皮帶214朝向被覆片材100b按壓一面搬送。藉此,可進一步抑制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厚度變厚,因此,可使用折回部220利用被覆片材100b穩定地覆蓋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可更有效率地製造吸收體之連續體100r。
又,於被覆步驟中,除了利用按壓部210及第2真空輸送機8b將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向被覆片材100b按壓以外,還使用第2真空箱84b之上游部84u,對導入至按壓部210與第2真空輸送機8b之間之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一面隔著被覆片材100b進行抽吸一面搬送。第2真空箱84b之上游部84u之抽吸係於即將將被覆片材100b之兩側部bR、bL折回之前進行,因此,可進一步抑制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厚度變厚,因此,可使用折回部220利用被覆片材100b穩定地覆蓋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可更有效率地製造吸收體之連續體100r。此時,較佳為一面使用第2真空輸送機8b所具備之抽吸調整機構調整抽吸載置於被覆片材100b之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抽吸力一面進行抽吸,抑制該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厚度變厚。
進而,於被覆步驟中,於使用一對折回引導件221R、221L將被覆片材100b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兩側部bR、bL折回而覆蓋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期間,使用配置於折回部220之下方之第2真空輸送機8b之第2真空箱84b之下游部84d,對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一面進行抽吸一面搬送。如此,於覆蓋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期間,亦對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一面進行抽吸一面搬送,因此,可進一步抑制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厚度變厚,因此,可使用折回部220利用被覆片材100b穩定地覆蓋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可更有效率地形成吸收體之連續體100r。此處,將被覆片材100b之兩側部bR、bL折回而覆蓋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期間係指自開始藉由一對折回引導件221R、221L將被覆片材100b之兩側部bR、bL摺疊之時間點即位置P1至圖5(b)所示之被覆片材100b之兩側部bR、bL之折回完成之位置P3為止的期間。此時,亦較佳為一面使用上述抽吸調整機構調整抽吸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抽吸力一面進行抽吸,抑制該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厚度變厚。
繼而,使用位於折回部220之下游側之轉向輥230,將吸收體之連續體100r以與該轉向輥230之周面接觸之狀態搬送。針對該連續體100r中之吸收性芯體100a,一面利用位於與該周面為相反側之被覆片材100b將該吸收性芯體100a壓縮,一面利用轉向輥230搬送。如圖3所示,作為吸收體之連續體100r相對於轉向輥230之包角θ1,較佳為90度以上,更佳為120度以上,而且,較佳為240度以下。藉由使用轉向輥230將吸收性芯體100a一面利用被覆片材100b壓縮一面搬送,可進一步抑制利用被覆片材100b覆蓋之期間之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r之厚度變厚。
繼而,藉由切斷裝置(未圖示),將帶狀之吸收體100於搬送方向上以特定間隔切斷而製造單個之吸收體100。如此製造之吸收體100如圖1所示,具有想要之大小之薄片10bh、親水性纖維10a及吸收性粒子10c均勻地混合並集聚於大致整個區域且利用被覆片材100b被覆而成的吸收性芯體100a。因此,不易給穿著者帶來因吸收體100引起之不適感,且不易根據吸收體100內之位置使吸收性能產生不均。
就容易利用被覆片材100b被覆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觀點而言,較佳為於芯體形成步驟中,形成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兩側部各者之基重較該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夾於該兩側部之間之中央部分之基重低的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各側部之基重例如可藉由將供給薄片10bh之抽吸管59之寬度方向之長度調整為較短或將抽吸管59相對於管道3之頂板31之連接位置調整為下游側而變更為較少。
就容易利用被覆片材100b被覆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觀點而言,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兩側部各者之基重與夾於該兩側部之間之中央部分之基重之比(各側部之基重/中央部分之基重)較佳為0.1以上,進而較佳為0.3以上,較佳為0.95以下,進而較佳為0.9以下,較佳為0.1以上且0.95以下,進而較佳為0.3以上且0.9以下。再者,寬度方向之各側部例如係指於吸收性芯體100a中,將該吸收性芯體100a於寬度方向上假想地進行4等分時之分別位於兩端之1個區域,中央部分係指兩端以外之其餘之區域。
吸收性芯體100a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各側部之基重較佳為20 g/m2 以上,進而較佳為50 g/m2 以上,較佳為600 g/m2 以下,進而較佳為300 g/m2 以下,較佳為20 g/m2 以上且800 g/m2 以下,進而較佳為50 g/m2 以上且300 g/m2 以下。
吸收性芯體100a之中央部分之基重較佳為50 g/m2 以上,進而較佳為100 g/m2 以上,較佳為800 g/m2 以下,進而較佳為750 g/m2 以下,較佳為50 g/m2 以上且800 g/m2 以下,進而較佳為100 g/m2 以上且750 g/m2 以下。
又,就容易利用被覆片材100b被覆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觀點而言,較佳為於芯體形成步驟中,分別集聚於吸收性芯體之100連續體100f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兩側部之薄片10bh之含有質量較夾於該兩側部之間之中央部分之薄片10bh之含有質量低。分別集聚於吸收性芯體之100連續體100f之兩側部之薄片10bh之含有質量可利用與上述同樣之方法進行調整。
就利用被覆片材100b穩定地被覆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觀點而言,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兩側部各者之薄片10bh之含有質量與夾於該兩側部之間之中央部分之薄片10bh之含有質量之比(各側部之薄片10bh之含有質量/中央部分之薄片10bh之含有質量)較佳為0.1以上,進而較佳為0.2以上,較佳為0.99以下,進而較佳為0.95以下,較佳為0.1以上且0.95以下,進而較佳為0.2以上且0.95以下。再者,寬度方向之各側部及中央部分係與上述同樣。
吸收性芯體100a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各側部中之薄片10bh之含量較佳為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10質量%以上,較佳為99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95質量%以下,較佳為95質量%以上且99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0質量%以上且95質量%以下。
吸收性芯體100a之中央部分之薄片10bh之含量較佳為10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15質量%以上,較佳為10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95質量%以下,較佳為10質量%以上且10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5質量%以上且95質量%以下。
其次,一面參照圖7,一面對上述吸收體100之製造方法之其他實施形態進行說明。於圖7中模式性地表示圖2及圖3所示之製造裝置1之其他實施形態之一部分。以下,對與圖2及圖3所示之製造裝置1不同之方面進行說明。再者,關於未特別說明之方面,係與圖2及圖3所示之製造裝置1相同,標註與圖2及圖3所示之製造裝置1及使用該製造裝置1之製造方法之說明時使用之符號相同的符號並省略其說明。
於使用圖2及圖3所示之製造裝置1之製造方法中,向1個管道3之內部供給薄片10bh及親水性纖維10a而形成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於使用圖7所示之製造裝置1之製造方法中,使用分開之管道3A、3B分開形成親水性纖維10a與薄片10bh而製造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
圖7所示之芯體形成部10A具備形成親水性纖維層之親水性纖維層形成部110A、及形成薄片10bh之層之薄片層形成部110B。親水性纖維層形成部110A如圖7所示,具有將親水性片材10as解纖之解纖機21、將親水性纖維10a隨著空氣流搬送之第1管道3A、將親水性纖維10a集聚之旋轉滾筒4、及配置於旋轉滾筒4之下方之第3真空輸送機8A。薄片層形成部110B如圖7所示,具有第1切割輥53、第2切割輥54、1個支承輥55、搬送薄片10bh之第2管道3B、及配置於第2管道3B之下方之第4真空輸送機8B。於薄片層形成部110B之搬送方向Y之下游側,雖未於圖7中進行圖示,但配置有上述被覆部10B。
第1管道3A除了未連接對管道3之頂板31供給薄片10bh之抽吸管59以外,係與管道3相同之構成。第2管道3B之上游側之開口配置於第2切割輥54與支承輥55之下游側,並且遍及第2切割輥54之整個寬度而延伸。第3真空輸送機8A及第4真空輸送機8B係與第1真空輸送機8a相同之構成。
首先,如圖7所示,將自原料片捲筒10af供給之帶狀之親水性片材10as供給至解纖機21進行解纖而獲得親水性纖維10a。繼而,藉由將第3真空輸送機8A之真空箱84內設為負壓,而產生於第1管道3A內流動之空氣流。繼而,使用所產生之空氣流將親水性纖維10a集聚至被覆片材100b上,形成僅由親水性纖維10a構成之親水性集聚層。
繼而,如圖7所示,將自原料片捲筒10bf供給之帶狀之合成纖維片材10bs使用第1切割輥53及第2切割輥54切斷而形成薄片10bh。藉由將第4真空輸送機8B之真空箱84內設為負壓,而產生於第2管道3B內流動之空氣流。繼而,將利用切斷步驟切斷之薄片10bh使用在第2管道3B內流動之空氣流集聚至被覆片材100b上之親水性纖維集聚層上。以此方式製造於親水性纖維集聚層上積層有薄片集聚層之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r。
進行被覆步驟,該被覆步驟係將載置有以此方式製造之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r的被覆片材100b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兩側部bR、bL折回,覆蓋該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r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兩側部aR、aL而形成吸收體之連續體100r。於該被覆步驟中,與圖2及圖3所示之被覆步驟同樣地,將被覆片材100b之兩側部bR、bL折回前或於將被覆片材100b之兩側部bR、bL折回而覆蓋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期間,使用維持吸收性芯體之厚度之器件,抑制吸收性芯體之厚度變厚。如此使用圖7所示之製造裝置製造之具備吸收性芯體100a之吸收體100可發揮與使用圖2及圖3所示之製造裝置1之情形相同之效果。
本發明並不限制於上述實施形態而可適當變更。
例如,於本實施形態之被覆步驟中,如圖2及圖3所示,使用輸送機8c及按壓部210,將利用被覆片材100b覆蓋前之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朝向被覆片材100b按壓而抑制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厚度變厚,但亦可代替輸送機8c及按壓部210而使用一對輥,將被覆片材100b之一面上所載置之吸收性芯體100a導入至該一對輥間進行壓縮而將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朝向被覆片材100b按壓。於使用一對輥之情形時亦可發揮同樣之效果。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被覆步驟中,藉由使用按壓部210之搬送方向上游側及輸送機8c之按壓、使用按壓部210之搬送方向下游側及第2真空輸送機8b之按壓、以及使用第2真空箱84b之上游部84u及下游部84d之抽吸而抑制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厚度變厚,但亦可使用該等中之任一者抑制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100f之厚度變厚。
又,於上述吸收體100之製造方法中,以使1片被覆片材100b之兩側部bR、bL彼此重疊之方式折回而被覆吸收性芯體100a之整體來製造吸收體100,但製造之吸收體100亦可如圖8(a)所示,係以覆蓋吸收性芯體100a之兩側部aR、aL之方式折回之被覆片材100b之兩側部bR、bL彼此不重疊而端部彼此對接之狀態者。又,亦可如圖8(b)所示,以覆蓋吸收性芯體100a之兩側部aR、aL之方式自吸收性芯體100a之一面側向另一面側折回之被覆片材100b1之兩側部bR、bL於吸收性芯體100a之該另一面側,以重合於另一被覆片材100b2之兩側部bR、bL上之狀態接合。又,製造之吸收體100亦可如圖8(c)所示,具有以覆蓋吸收性芯體100a之兩側部aR、aL之方式自吸收性芯體100a之一面側向另一面側折回之被覆片材100b之兩側部bR、bL呈合掌狀地接合而成的重合部101。該合掌狀之重合部101可如圖8(c)所示,藉由接著劑或熱密封等公知之接合方法接合於直接被覆吸收性芯體100a之被覆片材100b上,亦可不接合於直接被覆吸收性芯體100a之被覆片材100b上。
又,於上述吸收體100中,吸收性芯體100a包含薄片10bh、親水性纖維10a及吸收性粒子10c,但亦可僅由薄片10bh形成。又,吸收性芯體100a亦可不包含吸收性粒子10c而由薄片10bh及親水性纖維10a形成。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切斷步驟中,進行切斷步驟而製造薄片10bh,但亦可使用預先製造之薄片10bh,還可使用利用切割刀刃以外之方法製造之薄片10bh。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之切斷步驟中,如圖2所示,使用具備於第1方向上切斷之切割刀刃51之第1切割輥53、具備於第2方向上切斷之切割刀刃52之第2切割輥54、及與第1切割輥53及第2切割輥54對向地配置之1個支承輥55,將帶狀之合成纖維片材10bs於第1方向與第2方向上以特定長度切斷而製造薄片10bh。與此相對,亦可使用與第1切割輥53及第2切割輥54對向地配置之分開之支承輥將合成纖維片材10bs切斷而製造薄片10bh。
又,於本實施態樣之切斷步驟中,如圖4所示,使用具備分別等間隔地配置之複數個切割刀刃51之第1切割輥53、及具備分別等間隔地配置之複數個切割刀刃52之第2切割輥54,將合成纖維片材10bs切斷而製造大小相同之薄片10bh,但薄片10bh之切斷方向、薄片10bh之形狀不受限定,例如亦可使用以具有2種以上之間隔之方式具備複數個切割刀刃51之第1切割輥53或以具有2種以上之間隔之方式具備複數個切割刀刃52之第2切割輥54,將合成纖維片材10bs切斷而製造薄片10bh。如此製造之情形時,可形成2種以上之大小之薄片10bh,但不同於使用粉碎機方式之製造,可精度良好地形成想要之大小之薄片10bh,可有效率地連續地製造具備目標之吸收性能之吸收體。
又,於圖2所示之製造裝置1中,供給部5具有第1切割輥53與第2切割輥54,但亦可具有於同一周面上具備於第1方向(Y方向)上切斷之切割刀刃51及於第2方向(X方向)上切斷之切割刀刃52的1個切割輥而代替2個切割輥。於供給部5具有上述1個切割輥之情形時,較佳為具有與該1個切割輥對向地配置之1個支承輥。於具有上述1個切割輥與上述1個支承輥之製造裝置中,較佳為抽吸噴嘴58之抽吸口581配置於該1個切割輥之下方。
又,於本實施態樣之切斷步驟中,如圖4所示,使用第1切割輥53與第2切割輥54將合成纖維片材10bs切斷而製造薄片10bh,但亦可不使用切割輥,而使用具備於第1方向(Y方向)上切斷之切割刀刃51之壓製機、及具備於第2方向(X方向)上切斷之切割刀刃52之壓製機將合成纖維片材10bs切斷而製造薄片10bh。
又,製造之吸收性芯體100a之形狀亦可藉由變更集聚用凹部41之形狀而靈活地變更。又,亦可對用作合成纖維10b之纖維進行親水化處理。
關於上述實施形態,進而揭示以下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
<1>
一種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具備:芯體形成步驟,其係將包含合成纖維之複數片薄片集聚而形成吸收性芯體;及被覆步驟,其係將利用該芯體形成步驟形成之上述吸收性芯體載置至正在搬送之帶狀之被覆片材之一面上,並將該被覆片材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兩側部折回,藉此,形成該吸收性芯體之沿著該搬送方向之兩側部至少被覆蓋之吸收體之連續體;且於上述被覆步驟中,將上述被覆片材之兩側部折回前或於將該被覆片材之兩側部折回而覆蓋上述吸收性芯體之期間,使用維持該吸收性芯體之厚度之器件,抑制該吸收性芯體之厚度變厚。
<2>
如上述<1>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維持之器件係配置於上述被覆片材之另一面側之抽吸部,對上述被覆片材之一面上所載置之上述吸收性芯體一面隔著該被覆片材利用該抽吸部進行抽吸一面搬送,藉此抑制該吸收性芯體之厚度變厚。
<3>
如上述<2>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抽吸部具有調整抽吸力之抽吸調整機構,一面調整抽吸力一面抽吸上述吸收性芯體,抑制該吸收性芯體之厚度變厚。
<4>
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維持之器件係按壓上述被覆片材之一面上所載置之上述吸收性芯體之按壓部,於即將將該被覆片材之兩側部折回之前,將上述被覆片材之一面上所載置之上述吸收性芯體一面利用該按壓部朝向該被覆片材按壓一面搬送,藉此抑制該吸收性芯體之厚度變厚。
<5>
如上述<4>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於上述被覆步驟中,一面藉由輸送機搬送上述被覆片材一面形成上述吸收體之連續體,上述按壓部具備複數個輥、及架設於該複數個輥之環形皮帶,上述複數個輥具有位於搬送方向下游側之第1輥、及位於搬送方向上游側之第2輥,於自上述第2輥遍及至上述第1輥之區域,將上述吸收性芯體一面利用上述環形皮帶朝向該被覆片材按壓一面搬送,藉此抑制該吸收性芯體之厚度變厚。
<6>
如上述<5>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第1輥及上述第2輥具有能夠於上述吸收性芯體之厚度方向上調整高度之高度調整機構。
<7>
如上述<6>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以使上述第1輥與上述輸送機之間隙較上述第2輥與上述輸送機之間隙窄之方式調整上述第1輥及上述第2輥之高度,將上述吸收性芯體一面利用上述環形皮帶朝向該被覆片材按壓一面搬送,藉此抑制該吸收性芯體之厚度變厚。
<8>
如上述<1>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維持之器件係一對輥,將上述被覆片材之兩側部折回前,將該被覆片材之一面上所載置之上述吸收性芯體導入至該一對輥間並進行壓縮而抑制該吸收性芯體之厚度變厚。
<9>
如上述<1>至<8>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於上述被覆步驟之後,將上述吸收體之連續體以與變更該連續體之搬送方向之轉向輥之周面接觸之狀態搬送,針對上述連續體中之上述吸收性芯體,藉由位於與該周面為相反側之被覆片材將上述吸收性芯體壓縮。
<10>
如上述<1>至<9>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於上述芯體形成步驟中,形成上述吸收性芯體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兩側部各者之基重較該吸收性芯體中之夾於該兩側部之間之中央部分之基重低的吸收性芯體。
<11>
如上述<1>至<10>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於上述芯體形成步驟中,形成上述吸收性芯體之沿著搬送方向之上述兩側部各者之上述薄片之含有質量較該吸收性芯體中之夾於該兩側部之間之中央部分之薄片之含有質量低的吸收性芯體。
<12>
如上述<1>至<11>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具備切斷步驟,該切斷步驟係將包含上述合成纖維之帶狀之合成纖維片材於第1方向及與該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上以特定長度切斷而形成複數片上述薄片,且於上述芯體形成步驟中,將利用上述切斷步驟形成之複數片上述薄片集聚而形成上述吸收性芯體。
<13>
如上述<12>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於上述切斷步驟中,使用具備於上述第1方向上切斷之切割刀刃之第1切割輥,將上述帶狀之合成纖維片材切斷而形成複數個帶狀之薄片連續體,使用具備於上述第2方向上切斷之切割刀刃之第2切割輥,將該帶狀之薄片連續體切斷而形成複數片上述薄片。
<14>
如上述<12>或<13>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第1方向係上述切斷步驟中之搬送上述帶狀之合成纖維片材之方向,上述第2方向係與該第1方向正交之方向。
<15>
如上述<12>至<14>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利用上述切斷步驟形成之各上述薄片之平均長度較佳為0.3 mm以上且30 mm以下,更佳為1 mm以上且15 mm以下,特佳為2 mm以上且10 mm以下。
<16>
如上述<12>至<15>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利用上述切斷步驟形成之各上述薄片之平均寬度較佳為0.1 mm以上且10 mm以下,更佳為0.3 mm以上且6 mm以下,特佳為0.5 mm以上且5 mm以下。
<17>
一種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具備:芯體形成部,其將包含合成纖維之複數片薄片集聚而形成吸收性芯體;及被覆部,其將利用該芯體形成部形成之上述吸收性芯體載置至正在搬送之帶狀之被覆片材之一面上,並將該被覆片材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兩側部折回,藉此,形成該吸收性芯體之沿著該搬送方向之兩側部至少被覆蓋之吸收體之連續體;且上述被覆部具備如下器件,其於將上述被覆片材之兩側部折回前或於將該被覆片材之兩側部折回而覆蓋上述吸收性芯體之期間,維持該吸收性芯體之厚度。
<18>
如上述<17>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維持之器件具有配置於上述被覆片材之另一面側之抽吸部。
<19>
如上述<18>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抽吸部具有調整抽吸力之抽吸調整機構。
<20>
如上述<17>至<19>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維持之器件具有按壓部,該按壓部於將上述被覆片材之兩側部折回前,自上述吸收性芯體側朝向上述被覆片材按壓上述吸收性芯體。
<21>
如上述<20>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被覆部具備輸送機,一面藉由該輸送機搬送上述被覆片材一面形成上述吸收體之連續體,上述按壓部具備複數個輥、及架設於該複數個輥之環形皮帶,上述複數個輥具有位於搬送方向下游側之第1輥、及位於搬送方向上游側之第2輥,於自上述第2輥遍及至上述第1輥之區域中,將上述吸收性芯體利用上述環形皮帶朝向該被覆片材按壓。
<22>
如上述<21>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第1輥及上述第2輥具有能夠於上述吸收性芯體之厚度方向上調整高度之高度調整機構。
<23>
如上述<22>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高度調整機構係以使上述第1輥與上述輸送機之間隙較上述第2輥與上述輸送機之間隙窄之方式調整上述第1輥及上述第2輥之高度。
<24>
如上述<21>至<23>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於上述環形皮帶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兩側部設置有肋。
<25>
如上述<21>至<23>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按壓部具有抑制上述環形皮帶之蜿蜒之蜿蜒抑制機構。
<26>
如上述<20>至<25>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按壓部延伸至較將上述被覆片材之兩側部折回之一對折回引導件之前端更靠搬送方向下游側。
<27>
如上述<17>至<19>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維持之器件於將上述被覆片材之兩側部折回前具有一對輥。
<28>
如上述<17>至<27>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於上述被覆部之下游側具備變更上述吸收體之連續體之搬送方向之轉向輥。
<29>
如上述<17>至<28>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芯體形成部具備:搬送部,其搬送上述吸收性芯體之原料;集聚部,其配置於該搬送部之搬送方向之下游側且將上述吸收性芯體之原料集聚;及供給部,其向該搬送部之內部供給上述薄片;上述供給部具有將包含合成纖維之帶狀之合成纖維片材於第1方向及與該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上以特定長度切斷而形成上述薄片的切割刀刃。
<30>
如上述<29>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供給部具有:第1切割輥,其具備於上述第1方向上切斷之切割刀刃;及第2切割輥,其具備於上述第2方向上切斷之切割刀刃。
<31>
如上述<29>或<30>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第1方向係於上述供給部中搬送上述帶狀之合成纖維片材之方向,上述第2方向係與上述第1方向正交之方向。
<32>
如上述<29>至<31>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使用上述切割刀刃形成之各上述薄片之平均長度較佳為0.3 mm以上且30 mm以下,更佳為1 mm以上且15 mm以下,特佳為2 mm以上且10 mm以下。
<33>
如上述<29>至<32>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使用上述切割刀刃形成之各上述薄片之平均寬度較佳為0.1 mm以上且10 mm以下,更佳為0.3 mm以上且6 mm以下,特佳為0.5 mm以上且5 mm以下。
<34>
如上述<1>至<16>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吸收性芯體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兩側部各者之基重與夾於該兩側部之間之中央部分之基重之比(各側部之基重/中央部分之基重)較佳為0.1以上,進而較佳為0.3以上,較佳為0.95以下,進而較佳為0.9以下,較佳為0.1以上且0.95以下,進而較佳為0.3以上且0.9以下。
<35>
如上述<1>至<16>、<34>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吸收性芯體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各側部之基重較佳為20 g/m2 以上,進而較佳為50 g/m2 以上,較佳為600 g/m2 以下,進而較佳為300 g/m2 以下,較佳為20 g/m2 以上且800 g/m2 以下,進而較佳為50 g/m2 以上且300 g/m2 以下。
<36>
如上述<1>至<16>、<34>、<35>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吸收性芯體之中央部分之基重較佳為50 g/m2 以上,進而較佳為100 g/m2 以上,較佳為800 g/m2 以下,進而較佳為750 g/m2 以下,較佳為50 g/m2 以上且800 g/m2 以下,進而較佳為100 g/m2 以上且750 g/m2 以下。
<37>
如上述<1>至<16>、<34>至<36>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吸收性芯體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兩側部各者之薄片之含有質量與夾於該兩側部之間之中央部分之薄片10bh之含有質量之比較佳為0.1以上,進而較佳為0.2以上,較佳為0.99以下,進而較佳為0.95以下,較佳為0.1以上且0.95以下,進而較佳為0.2以上且0.95以下。
<38>
如上述<1>至<16>、<34>至<37>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吸收性芯體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側部中之薄片之含量較佳為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10質量%以上,較佳為99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95質量%以下,較佳為95質量%以上且99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0質量%以上且95質量%以下。
<39>
如上述<1>至<16>、<34>至<38>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吸收性芯體之中央部分之薄片之含量較佳為10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15質量%以上,較佳為10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95質量%以下,較佳為10質量%以上且10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5質量%以上且95質量%以下。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根據本發明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及製造裝置,可有效率地製造將包含薄片之吸收性芯體利用被覆片材穩定地被覆而成之吸收體。
1‧‧‧製造裝置
2‧‧‧解纖部
2Y‧‧‧圓周方向
3‧‧‧管道
3A‧‧‧管道
3B‧‧‧管道
4‧‧‧旋轉滾筒
4f‧‧‧外周面
5‧‧‧供給部
7‧‧‧按壓皮帶
8A‧‧‧第3真空輸送機
8a‧‧‧第1真空輸送機
8B‧‧‧第4真空輸送機
8b‧‧‧第2真空輸送機
8c‧‧‧輸送機
10A‧‧‧芯體形成部
10a‧‧‧親水性纖維
10af‧‧‧原料片捲筒
10as‧‧‧親水性片材
10B‧‧‧被覆部
10b‧‧‧合成纖維
10bf‧‧‧原料片捲筒
10bh‧‧‧薄片
10bh1‧‧‧薄片連續體
10bs‧‧‧合成纖維片材
10c‧‧‧吸收性粒子
21‧‧‧解纖機
22‧‧‧外殼
31‧‧‧頂板
32‧‧‧底板
33‧‧‧側壁
34‧‧‧側壁
36‧‧‧吸收性粒子散佈管
40‧‧‧構件
41‧‧‧集聚用凹部
42‧‧‧滾筒本體
51‧‧‧切割刀刃
52‧‧‧切割刀刃
53‧‧‧第1切割輥
54‧‧‧第2切割輥
55‧‧‧支承輥
56‧‧‧自由輥
57‧‧‧夾輥
58‧‧‧抽吸噴嘴
59‧‧‧抽吸管
71‧‧‧輥
72‧‧‧輥
81a‧‧‧第1驅動輥
81b‧‧‧第2驅動輥
81c‧‧‧驅動輥
82a‧‧‧第1從動輥
82b‧‧‧第2從動輥
82c‧‧‧從動輥
83a‧‧‧第1透氣性皮帶
83b‧‧‧第2透氣性皮帶
83c‧‧‧搬送皮帶
84a‧‧‧第1真空箱
84b‧‧‧第2真空箱
84d‧‧‧下游部
84u‧‧‧上游部
85b‧‧‧第2張力輥
100‧‧‧吸收體
100a‧‧‧吸收性芯體
100b‧‧‧被覆片材
100b1‧‧‧被覆片材
100b2‧‧‧被覆片材
100f‧‧‧吸收性芯體之連續體
100r‧‧‧吸收體之連續體
101‧‧‧重合部
110A‧‧‧親水性纖維層形成部
110B‧‧‧薄片層形成部
200‧‧‧器件
210‧‧‧按壓部
211‧‧‧驅動輥
212a‧‧‧第1輥
212b‧‧‧第2輥
212c‧‧‧中間輥
212d‧‧‧中間輥
213‧‧‧張力輥
214‧‧‧環形皮帶
220‧‧‧折回部
220t‧‧‧上游側前端
221L‧‧‧折回引導件
221R‧‧‧折回引導件
223‧‧‧內側緣
224‧‧‧外側緣
230‧‧‧轉向輥
581‧‧‧抽吸口
A‧‧‧空間
B‧‧‧空間
C‧‧‧空間
aL‧‧‧側部
aR‧‧‧側部
bL‧‧‧側部
bR‧‧‧側部
L‧‧‧位置
P1‧‧‧位置
P2‧‧‧時間點
P3‧‧‧位置
R‧‧‧箭頭
R1‧‧‧箭頭
R3‧‧‧箭頭
R4‧‧‧箭頭
R5‧‧‧箭頭
X‧‧‧橫向
Y‧‧‧縱向
Z‧‧‧厚度方向
θ‧‧‧傾斜角度
θ1‧‧‧包角
圖1係利用本發明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製造之較佳之一實施形態之吸收體之縱向之中央部之剖視圖。
圖2係表示製造圖1所示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之較佳之一實施形態的概略立體圖。
圖3係自側部側觀察圖2所示之製造裝置所得之概略側視圖。
圖4係圖2所示之製造裝置所具備之供給部之放大側視圖。
圖5(a)係表示圖2所示之製造裝置所具備之按壓部及折回部之概略俯視圖,圖5(b)係表示使用圖5(a)所示之按壓部及折回部將被覆片材折回並覆蓋載置於該被覆片材之吸收性芯體之狀態的概略俯視圖。
圖6係模式性地表示圖2所示之製造裝置所具備之芯體形成部之其他實施形態的概略側視圖。
圖7係本發明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之其他實施形態之芯體形成部之概略側視圖。
圖8(a)~(c)係利用本發明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製造之吸收體之其他實施形態之縱向之中央部之概略剖視圖。

Claims (29)

  1. 一種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具備: 芯體形成步驟,其係將包含合成纖維之複數片薄片集聚而形成吸收性芯體;及 被覆步驟,其係將利用該芯體形成步驟形成之上述吸收性芯體載置至正在搬送之帶狀之被覆片材之一面上,並將該被覆片材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兩側部折回,藉此,形成該吸收性芯體之沿著該搬送方向之兩側部至少被覆蓋之吸收體之連續體;且 於上述被覆步驟中,將上述被覆片材之兩側部折回前或於將該被覆片材之兩側部折回而覆蓋上述吸收性芯體之期間,使用維持該吸收性芯體之厚度之器件,抑制該吸收性芯體之厚度變厚。
  2. 如請求項1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維持之器件係配置於上述被覆片材之另一面側之抽吸部,對上述被覆片材之一面上所載置之上述吸收性芯體一面隔著該被覆片材利用該抽吸部進行抽吸一面搬送,藉此抑制該吸收性芯體之厚度變厚。
  3. 如請求項2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抽吸部具有調整抽吸力之抽吸調整機構,一面調整抽吸力一面抽吸上述吸收性芯體,抑制該吸收性芯體之厚度變厚。
  4. 如請求項1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維持之器件係按壓上述被覆片材之一面上所載置之上述吸收性芯體之按壓部,於即將將該被覆片材之兩側部折回之前,將上述被覆片材之一面上所載置之上述吸收性芯體一面利用該按壓部朝向該被覆片材按壓一面搬送,藉此抑制該吸收性芯體之厚度變厚。
  5. 如請求項4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於上述被覆步驟中,一面藉由輸送機搬送上述被覆片材一面形成上述吸收體之連續體, 上述按壓部具備複數個輥、及架設於該複數個輥之環形皮帶, 上述複數個輥具有位於搬送方向下游側之第1輥、及位於搬送方向上游側之第2輥,且 於自上述第2輥遍及至上述第1輥之區域,將上述吸收性芯體一面利用上述環形皮帶朝向該被覆片材按壓一面搬送,藉此抑制該吸收性芯體之厚度變厚。
  6. 如請求項5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第1輥及上述第2輥具有能夠於上述吸收性芯體之厚度方向上調整高度之高度調整機構。
  7. 如請求項6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以使上述第1輥與上述輸送機之間隙較上述第2輥與上述輸送機之間隙窄之方式調整上述第1輥及上述第2輥之高度,將上述吸收性芯體一面利用上述環形皮帶朝向該被覆片材按壓一面搬送,藉此抑制該吸收性芯體之厚度變厚。
  8. 如請求項1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維持之器件係一對輥,將上述被覆片材之兩側部折回前,將該被覆片材之一面上所載置之上述吸收性芯體導入至該一對輥間進行壓縮而抑制該吸收性芯體之厚度變厚。
  9. 如請求項1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於上述被覆步驟之後,將上述吸收體之連續體以與變更該連續體之搬送方向之轉向輥之周面接觸之狀態搬送,針對上述連續體中之上述吸收性芯體,利用位於與該周面為相反側之被覆片材將上述吸收性芯體壓縮。
  10. 如請求項1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於上述芯體形成步驟中,形成上述吸收性芯體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兩側部各者之基重較該吸收性芯體中之夾於該兩側部之間之中央部分之基重低的吸收性芯體。
  11. 如請求項1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於上述芯體形成步驟中,形成上述吸收性芯體之沿著搬送方向之上述兩側部各者之上述薄片之含有質量較該吸收性芯體中之夾於該兩側部之間之中央部分之薄片之含有質量低的吸收性芯體。
  12. 如請求項1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具備切斷步驟,該切斷步驟係將包含上述合成纖維之帶狀之合成纖維片材於第1方向及與該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上以特定長度切斷而形成複數片上述薄片,且 於上述芯體形成步驟中,將利用上述切斷步驟形成之複數片上述薄片集聚而形成上述吸收性芯體。
  13. 如請求項1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吸收性芯體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兩側部各者之基重與夾於該兩側部之間之中央部分之基重之比(各側部之基重/中央部分之基重)為0.1以上且0.95以下。
  14. 如請求項1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吸收性芯體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兩側部各者之薄片之含有質量與夾於該兩側部之間之中央部分之薄片之含有質量之比為0.1以上且0.95以下。
  15. 一種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具備: 芯體形成部,其將包含合成纖維之複數片薄片集聚而形成吸收性芯體;及 被覆部,其將利用該芯體形成部形成之上述吸收性芯體載置至正在搬送之帶狀之被覆片材之一面上,並將該被覆片材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兩側部折回,藉此,形成該吸收性芯體之沿著該搬送方向之兩側部至少被覆蓋之吸收體之連續體;且 上述被覆部具備如下器件,其於將上述被覆片材之兩側部折回前或於將該被覆片材之兩側部折回而覆蓋上述吸收性芯體之期間,維持該吸收性芯體之厚度。
  16. 如請求項15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維持之器件具有配置於上述被覆片材之另一面側之抽吸部。
  17. 如請求項16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抽吸部具有調整抽吸力之抽吸調整機構。
  18. 如請求項15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維持之器件具有按壓部,該按壓部係於即將將上述被覆片材之兩側部折回之前,自上述吸收性芯體側朝向上述被覆片材按壓上述吸收性芯體。
  19. 如請求項18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被覆部具備輸送機,一面藉由該輸送機搬送上述被覆片材一面形成上述吸收體之連續體, 上述按壓部具備複數個輥、及架設於該複數個輥之環形皮帶,上述複數個輥具有位於搬送方向下游側之第1輥、及位於搬送方向上游側之第2輥,且 於自上述第2輥遍及至上述第1輥之區域,將上述吸收性芯體利用上述環形皮帶朝向該被覆片材按壓。
  20. 如請求項19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第1輥及上述第2輥具有能夠於上述吸收性芯體之厚度方向上調整高度之高度調整機構。
  21. 如請求項20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高度調整機構係以使上述第1輥與上述輸送機之間隙較上述第2輥與上述輸送機之間隙窄之方式調整上述第1輥及上述第2輥之高度。
  22. 如請求項19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於上述環形皮帶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兩側部設置有肋。
  23. 如請求項19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按壓部具有抑制上述環形皮帶之蜿蜒之蜿蜒抑制機構。
  24. 如請求項18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按壓部延伸至較將上述被覆片材之兩側部折回之一對折回引導件之前端更靠搬送方向下游側。
  25. 如請求項15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維持之器件於將上述被覆片材之兩側部折回之前具有一對輥。
  26. 如請求項15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於上述被覆部之下游側具備變更上述吸收體之連續體之搬送方向之轉向輥。
  27. 如請求項15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 上述芯體形成部具備:搬送部,其搬送上述吸收性芯體之原料;集聚部,其配置於該搬送部之搬送方向之下游側且將上述吸收性芯體之原料集聚;及供給部,其向該搬送部之內部供給上述薄片;且 上述供給部具有切割刀刃,該切割刀刃將包含合成纖維之帶狀之合成纖維片材於第1方向及與該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上以特定長度切斷而形成上述薄片。
  28. 如請求項15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利用上述芯體形成部,形成上述吸收性芯體之沿著搬送方向之兩側部各者之基重較該吸收性芯體中之夾於該兩側部之間之中央部分之基重低的吸收性芯體。
  29. 如請求項15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利用上述芯體形成部,形成上述吸收性芯體之沿著搬送方向之上述兩側部各者之上述薄片之含有質量較該吸收性芯體中之夾於該兩側部之間之中央部分之薄片之含有質量低的吸收性芯體。
TW107134784A 2017-10-03 2018-10-02 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及吸收體之製造裝置 TW2019226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93881A JP7027103B2 (ja) 2017-10-03 2017-10-03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JP2017-193881 2017-10-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2608A true TW201922608A (zh) 2019-06-16

Family

ID=65994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4784A TW201922608A (zh) 2017-10-03 2018-10-02 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及吸收體之製造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027103B2 (zh)
CN (1) CN111093576B (zh)
TW (1) TW201922608A (zh)
WO (1) WO20190698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79945B (en) 2017-10-03 2022-06-22 Kao Corp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bsorbent body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absorbent body
JP6603830B2 (ja) 2017-10-03 2019-11-06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WO2019106731A1 (ja) 2017-11-28 2019-06-06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JP6683795B1 (ja) * 2018-11-14 2020-04-22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7253977B2 (ja) * 2019-05-21 2023-04-07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507809T1 (de) * 2000-12-08 2011-05-15 Daio Seishi Kk Absorptionsmittel,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und das absorptionsmittel umfassender absorbierender gegenstand
JP3916205B2 (ja) 2001-04-06 2007-05-1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吸収性物品用吸収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923926B2 (en) * 2002-01-16 2005-08-02 Paragon Trade Brand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tow-based absorbent structures with a single casing sheet
JP5102610B2 (ja) * 2007-12-26 2012-12-19 花王株式会社 不織布の嵩の制御方法
JP3149868U (ja) 2009-02-05 2009-04-16 マルシン産業株式会社 搬送用ベルト
JP5581034B2 (ja) * 2009-10-19 2014-08-2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5702928B2 (ja) * 2009-11-30 2015-04-1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水性材料の集合体を薄くする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によって得られる厚さの薄い吸水性材料の集合体
JP5677865B2 (ja) * 2011-01-20 2015-02-2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体の厚さを薄く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JP5792998B2 (ja) * 2011-05-20 2015-10-14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KR101894122B1 (ko) * 2011-05-27 2018-08-31 카오카부시키가이샤 흡수성 물품
CN202724136U (zh) * 2012-06-28 2013-02-13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体的制造装置
CN202724125U (zh) * 2012-06-29 2013-02-13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制造装置
JP6184721B2 (ja) * 2012-09-28 2017-08-23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5667154B2 (ja) * 2012-12-04 2015-02-12 花王株式会社 積繊体の製造方法
JP6073127B2 (ja) * 2012-12-28 2017-02-0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伸縮性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伸縮性シートの製造装置
JP5936560B2 (ja) * 2013-01-18 2016-06-2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CN203402754U (zh) * 2013-07-24 2014-01-22 尤妮佳株式会社 折叠装置以及吸收性物品制造装置
CN105764459B (zh) * 2013-11-29 2019-11-19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体的制造装置
JP6271313B2 (ja) * 2014-03-25 2018-01-3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6429603B2 (ja) 2014-11-25 2018-11-28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JP6150357B2 (ja) 2015-09-30 2017-06-21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041812A (zh) * 2017-01-09 2017-08-15 瑞光(上海)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吸收体成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3576A (zh) 2020-05-01
JP2019063374A (ja) 2019-04-25
CN111093576B (zh) 2022-03-22
JP7027103B2 (ja) 2022-03-01
WO2019069880A1 (ja) 2019-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922608A (zh) 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及吸收體之製造裝置
US20200383849A1 (en) Absorbent article packaging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absorbent article packaging
CN111050715B (zh) 吸收体的制造方法
JP2019063369A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JP2019063371A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JP6965082B2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JP6952560B2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JP6982453B2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JP6952561B2 (ja)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装置
TWI808099B (zh) 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及吸收體之製造裝置
TW201929803A (zh) 吸收體及吸收性物品之製造方法、以及吸收體及吸收性物品之製造裝置
CN110603015B (zh) 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和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JP6603830B2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