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5846A - 建構可相互操作運用的醫療訊息雲端整合管理系統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建構可相互操作運用的醫療訊息雲端整合管理系統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35846A
TW201835846A TW106108781A TW106108781A TW201835846A TW 201835846 A TW201835846 A TW 201835846A TW 106108781 A TW106108781 A TW 106108781A TW 106108781 A TW106108781 A TW 106108781A TW 201835846 A TW201835846 A TW 20183584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al
cloud
medical data
information
tim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8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真
陳珮菁
傅茂祖
Original Assignee
傅真
陳珮菁
傅茂祖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傅真, 陳珮菁, 傅茂祖 filed Critical 傅真
Priority to TW1061087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835846A/zh
Priority to CN201711143671.3A priority patent/CN108630288A/zh
Priority to US15/923,805 priority patent/US20180268927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835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584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e.g. based on medical expert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atholog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一種建構可相互操作運用的醫療訊息雲端整合管理系統之方法,該方法是:首先要將醫療健康保險機構所有醫療保險服務之全部內容為基礎,並利用時間序列為主軸,而以結構或非結構型活動檔方式建構完成雲端虛擬醫療資訊中心架構;而後將可識別之個人所有資料引入,再將個人之獨立個體從進入母體胚胎開始到個人生命過程中所有的醫療數據資料狀態;個人居家醫療或穿戴式裝置呈現出之長期照護與自我管理的健康資訊;平行轉傳入個人終生以時間之先後順序為主軸體,而以結構或非結構型活動檔方式所建構之雲端虛擬醫療資訊中心架構內,而完成可相互操作運用的醫療訊息雲端整合管理系統。

Description

建構可相互操作運用的醫療訊息雲端整合管理系統之方法
一種建構可相互操作運用的醫療訊息雲端整合管理系統之方法,該雲端整合管理系統之方法所使用的技術領域是:將近代發展成熟的電腦科技、無線通訊傳輸科技、電子密碼科技、網路科技、雲端科技等,運用軟體執行程式透過上述已經成熟的人類文明科技,利用人類生命個體之間唯一共同擁有的〈每個人的生命個體皆相同〉「時間」此物理因子,依時間之先後排列順序為主軸體,將個人健康訊息及醫療資訊從生命進入母體胚胎開始蒐集,經出生到死亡所有散置於國內、外各地各國醫療院所的醫療訊息、個人長期照護及自我居家管理的生命生理醫療訊息與數據〈亦可包含個人生命過程中所有的衣、食、住、行、育樂、社會族群文化、生活型態訊息物聯網等〉全方位多方面以結構或非結構型活動檔方式進行彙集,並運用先後時間順序的關係,從全面性及各方面進行綜合性分析由人類健康到進行醫療診治而終至死亡間之相互關係,並完整相互操作運用及同時執行個人疾病預防的健康管理。
昔日至今,從未有任何前例能成功的將政府醫療組織認證的個人生命生理訊息偵測裝置的個人急慢性長期照護與個人居家自我偵測生理訊息數據,以及個人在所有健保體系下核准的國內外醫療院所間之所有急慢性疾病之診斷治療的醫療資訊與數據連接相互操作與運用。而本創作 發明方法是:一種建構可相互操作運用的醫療訊息雲端整合管理系統之方法,不僅將個人生命生理訊息偵測裝置的個人急慢性長照醫療資訊與居家自我偵測生理訊息數據,以及個人在所有健保體系下核准的國內、外醫療院所間之診斷與治療的醫療訊息,使用無線或有線傳輸並以結構或非結構型活動檔方式進入雲端虛擬醫療資訊中心網路,並以時間排列順序為主軸體將所有個人由健康到疾病醫療診治至死亡之歷史資訊數據記錄存留於雲端虛擬醫療資訊中心內,並可相互操作運用分析及處理,以科學數據與證據提供個人的醫療診斷與治療及個人健康生活管理。
本發明創作是一種建構可相互操作運用的醫療訊息雲端整合管理系統之方法,近代由於人類文明科技爆炸性的快速發展,尤其在生命生理訊息偵測、電腦、無線通訊、網路、雲端科技產業領域方面更是突飛猛進,不僅能夠大量又快速的生產精緻化且微型化的生理訊息檢測裝置及無線通訊產品,而且更能使生理訊息裝置及無線通訊產品的價格便宜到幾乎人人都可以擁有;因此,現代人平均每人都有無線通訊智慧手機通話、傳收圖形、相片及文字訊息到雲端網路儲存;另外,各行各業的物聯網行銷技術與營運管理;幾乎都利用電腦及雲端網路分析:產品在各地區的行銷量多寡、一年四季銷售量分布情形,不同產品在性別及各年齡層的喜好程度、同類產品不同廠牌的價格、品質與銷售量比較;可以說當今世代是數位雲端網路時代;然而遺憾的是,目前在人類為主導的世界裡,人們卻還沒有將個人的終生全部醫療訊息與生活型態訊息〈包括衣、食、住、行、育樂、運動等〉,依照時間先後排列順序為主軸體之回溯性資訊數據執行操 作分析及處理,而使各領域醫療專業人員,能夠從每個人自身的醫療與生活型態訊息雲端整合管理系統內分析的結果,而觀察到個人所罹患獨特的各種不同疾病其發生與演變流程與生活環境、生活型態與社會族群文化之關係以利預防疾病發生。藉由個人長期終生的醫療資訊追蹤與整合將可瞭解疾病形成及發展之來龍去脈,進一步觀察到醫藥診治介入後的療效,以及個人改變生活習慣及飲食後的效果,以達到個人自我健康主動積極介入及多方面多層級的健康管理進而達到有效疾病預防的最終目的。本創作人認為當今的電腦科技、無線通訊傳輸科技、電子密碼科技、網路科技、雲端科技等發展已經成熟,許多經營人們有關的衣、食、住、行、育樂等所屬的組織、機構及公司等早已運用今日物聯網的科技執行物流、行銷、人才管理與運用;遺憾的是:至今還沒有任何前例能成功的將個人終生的所有疾病醫療生理訊息,由個人之個體生命從母體胚胎開始到出生後所有全部終生罹患的疾病診斷與治療訊息、個人的生活型態訊息〈包括社會族群文化所含的衣、食、住、行、育、樂與運動等〉,凡屬個人所有的醫療訊息與數據,能將依照時間排列順序為主軸體,詳細的以結構或非結構型活動檔方式轉檔記錄留存在可相互操作運用的雲端整合管理系統之網路內加以分析及處理,以科學數據提供個人的醫療診治效果及更進一步的個人健康終生管理,甚為可惜。
基於至今還沒有任何有效且成功的先例,將個人醫療訊息與生活型態訊息資訊傳輸並以結構或非結構型活動檔方式進行彙整於雲端整合管理系統之網路體系內,並將此科學大數據,詳細分析而提供予個人的醫療專業人員診治疾病及個人健康管理之用;鑑於時間這個因子的特性是 所有生命世界中各種生命體間唯一共同擁有,除具有時間本質上的相同性、相等性及共有性外;還有無法抗拒持續等速進行及永遠不可逆轉的共通性〈Commonness〉及個人與個人或個人與群體間之公平與一致性,每種生命體〈包括動物植物等〉皆相同,而在我們居住的地球上,任何空間中,時間流程的時序上及在時間的流速中的每分每秒的時距皆相同。時間對任何生命體而言,是不斷的持續等速度永遠向前單方向〈one-way〉推進不會終止。每個人的個體在時間的使用上,它是公平,透明,一致的,而且它不分任何年齡層、男女、老幼、種族等。時間在個人生命歲月裡是無法再現或重複經歷,且不為任何人為因素所影響的。而且在今日世界上,凡是使用電腦資訊操作服務予人的組織、機構、公司等,電腦資訊作業皆與時間的流程同步進行,所以唯有依照時間的先後排列順序為主軸體,再以個人為單位,才能持續不斷經過雲端資訊科技以結構或非結構型活動檔方式進行無線或有線平行轉檔遠端傳送資訊,建立個人終生所有且專一完整的醫療大數據資訊檔,才能成功且有效的詳細處理與分析個人的醫療訊息及生活型態訊息。並且個人及其家庭以致於群體所屬之全部資訊將代代相連結永不終止。而今而後,人類各族群大資料庫大數據之建立與運用將代代延續;因此,本創作人經過深思熟慮後,發明一種建構可相互操作運用的醫療訊息雲端整合管理系統之方法,該雲端整合管理系統之方法其運作是:第一步:先要建構一個以全人健康醫療保險完整醫療服務項目及內容為基礎之雲端虛擬醫療資訊中心體系,並賦予其具有個人為中心〈主體〉之全人醫療與生活型態訊息雲端整合之功能;第二步:要建立個人識別資料,包括姓名、身份證字號〈ID〉、性別、出生年月日、出生地、區域號、 住址、手機號碼、電腦碼、電子〈E-mail〉信箱、家居醫療器材或穿戴式裝置碼、個人膚色、髮色及人種等,並包含生父母姓名〈或養父母姓名〉;第三步:建立以時間為主軸雲端虛擬醫療資訊中心體系,依據最新資訊科技,將由第一步所建構之雲端虛擬醫療資訊中心體系,全部所有醫療服務內容完整地以結構或非結構型活動檔方式彙整集合在軌跡式且動態穩定之時間流動及排序的程式設計中,而該時間的主軸體是依據年、月、日、時、分、秒為時間排列順序,亦即將雲端虛擬醫療資訊中心體系直接與日、時、分、秒之時間單位以結構或非結構型活動檔方式進行連結;第四步:每個人的時間主軸的起始時間,是由每個人從進入母體胚胎開始記錄,到生命結束終止;在各醫療院所間將個人的醫療診斷與治療與真實的時序連結,並再將與時序相連結的生活型態內容及完整醫療記錄歷史訊息,以結構或非結構型活動檔方式進行轉檔或平行傳遞輸入到第一步所提供的雲端虛擬醫療資訊中心體系架構內;完成以上四步驟後,本雲端虛擬醫療資訊中心體系之醫療防治健康管理活動檔將可與個人世代家族群體、物聯網、社群網等進行功能性整合運作。
11‧‧‧地方診所〈包括診所群〉
13‧‧‧區域醫院〈包括區域系統、社區醫療群〉
15‧‧‧長期照護中心〈包括護理之家〉
17‧‧‧大型全科醫院〈包括大學醫學中心、慢性病防治醫院〉
21‧‧‧醫療健康被保險人
31‧‧‧醫療健康保險機構
51‧‧‧個人生理訊息穿戴裝置〈包括個人居家照護〉
61‧‧‧雲端虛擬醫療資訊中心
第一圖:係目前醫療健康保險機構及醫療院所或慢性病長期照護機構與醫療健康被保險人之間醫療資訊傳遞相互關係圖
第二圖:係本發明建構可相互操作運用的醫療訊息雲端整合管理系統之方法圖
本創作之發明是一種建構可相互操作運用的醫療訊息雲端整合管理系統之方法,由於人類科技快速發展,尤其在電腦、伺服機及雲端科技產業領域方面,不僅硬體體積縮小並且能夠大量又快速的儲存許多數據資訊,而且價格便宜到幾乎人人都可以擁有;因此,現代人幾乎每人都有智慧手機通話,並將許多個人喜愛的圖形、相片及文章訊息傳到雲端網路儲存;再者,人類的醫療科技也隨著微訊息偵測技術進步與運用,使醫療人員可以在某些疾病已發生的初期進行診療,由於許多疾病的罹患是漸進式產生,是可以從人類持續偵測到的各種生理訊息的逐漸變化及昔日罹患的病史中,在人類尚未形成疾病前及早發現並進行醫療預防,這就是預防疾病發生重於疾病治療的重要觀念。預防疾病發生不僅可以大量減少健保費用的支出,更讓人類避開疾病的痛苦,這是本創作發明人對個人醫療之構想,以科學數據提供個人的醫療診治效果及更進一步的個人健康終生管理。
請參閱第一圖,該圖係目前醫療健康保險機構及醫療院所或慢性病長期照護機構與醫療健康被保險人之間醫療資訊傳遞相互關係圖,該圖中的醫療資訊傳遞相互關係之連結,是使用單箭頭實線、雙箭頭實線兩項表示,其單箭頭實線顯示醫療資訊是單向往箭頭方向傳遞,而雙箭頭實線顯示醫療資訊是雙向往箭頭方向相互傳遞;該圖中的醫療健康保險機構31〈以圓形表現保險機構〉與醫療健康被保險人21〈以六邊形表現被保險人〉兩者之間,並沒有醫療資訊傳遞,所以沒有單箭頭實線或雙箭頭實線連接;但是,當醫療健康被保險人21經過向醫療健康保險機構31繳交健康保險費用或是由國家支付健康保險費用後,每當醫療健康被保險人21在 身體發生病痛或是疾病而需要醫療照護時,可以到地方診所11、或是區域醫院13、或是長期照護中心15、或是大型全科醫院17的醫療機構〈以矩形表現醫療機構〉去就醫看診,此時醫療健康被保險人21將身體的病痛或疾病的醫療資訊建立並提供給地方診所11、或是區域醫院13、或是長期照護中心15、或是大型全科醫院17的醫療機構進行診斷治療,所以醫療健康被保險人21是使用單箭頭實線連接,其單箭頭指向以矩形區分的各醫療機構;另外,各醫療機構如:地方診所11、或是區域醫院13、或是長期照護中心15、或是大型全科醫院17診斷治療醫療健康被保險人21後,會將其診斷治療與保險給付相關的醫療資訊回傳給醫療健康保險機構31,再者,醫療健康保險機構31也會將屬於保險給付的醫療資訊及其醫療健康服務項目或是改變內容即時傳遞給地方診所11、或是區域醫院13、或是長期照護中心15、或是大型全科醫院17,所以,醫療健康保險機構31對各醫療機構如:地方診所11、或是區域醫院13、或是長期照護中心15、或是大型全科醫院17之間以雙箭頭實線顯示,且箭頭方向指向雙方顯示相互傳遞。從該圖中的單箭頭實線或是雙箭頭實線相互連結關係中,可觀察到醫療健康被保險人21罹患疾病到不同地區醫療院所就診,但是,每當醫療健康被保險人21需要昔日到地方診所11、或是區域醫院13、或是長期照護中心15、或是大型全科醫院17的就診醫療資訊時,就必需再返回昔日就診的醫療機構拿取就醫時的診斷治療報告,因為目前醫療機構如:地方診所11、或是區域醫院13、或是長期照護中心15、或是大型全科醫院17中的每一家醫療機構對醫療健康被保險人21的醫療資訊都是各自保存,因此目前這種封閉的醫療資訊處理方式,無法將醫療資訊相互流通並相互操作運用,可能導致不必 要的醫療資源浪費且無法改善並提升醫療服務品質。
請參閱第二圖,該圖係本發明建構可相互操作運用的醫療訊息雲端整合管理系統之方法圖,該圖有別於目前世界上的醫療體系,該圖顯示出個人生理訊息穿戴裝置51〈包括個人居家照護以五邊形表現〉、雲端虛擬醫療資訊中心61〈以雲狀圖表現〉、地方診所11、或是區域醫院13、或是長期照護中心15、或是大型全科醫院17的醫療機構〈皆以矩形表現〉、醫療健康保險機構31〈以圓形表現〉、醫療健康被保險人21〈以六邊形表現〉;以上五者之間的醫療資訊相互傳遞與整合管理之關係;該圖在五者之間全部以中空雙箭頭相互指向雲端虛擬醫療資訊中心61並與之連結,表示雙向互相傳遞醫療資訊;該圖重要的是由雲端虛擬醫療資訊中心61,蒐集彙整所有各個人之個人生理訊息穿戴裝置51〈以五邊形表現〉,以及地方診所11、或是區域醫院13、或是長期照護中心15、或是大型全科醫院17的醫療機構〈皆以矩形表現〉與醫療健康保險機構31〈以圓形表現〉及醫療健康被保險人21〈以六邊形表現〉等四者,昔日或即時發生的醫療資訊以結構或非結構型活動檔方式進行持續性平行轉傳進入雲端虛擬醫療資訊中心內,該雲端虛擬醫療資訊中心61立即將各個人的醫療資訊與數據進行執行操作分析及處理,上述五者〈加上雲端虛擬醫療資訊中心61〉經認證後,在任何時間任何場所上網後都可以依各個醫療健康被保險人21之疾病診斷治療之需求,向雲端虛擬醫療資訊中心61取得所需要的醫療資訊。例如:當醫療健康被保險人21疾病赴大型全科醫院17就診時,該醫療健康被保險人21昔日在各地區不同的地方診所11、或是區域醫院13、或是長期照護中心15、或是大型全科醫院17的醫療機構所有的檢查、診斷、治療的報告都 可以經由醫療健康被保險人21的身分證字號與辨識資料認證通過後,進入雲端虛擬醫療資訊中心61取得;同時也可以取得醫療健康被保險人21日常個人生理訊息穿戴裝置51內資料〈該資料包括個人居家照護資訊〉;其所有醫療資訊都依時間軸順序排列,醫療專業人員可從電腦螢幕上清楚看到醫療健康被保險人21昔日與最新〈今日〉的身體狀況,而能夠更精確的對醫療健康被保險人21作最新及時的正確診斷與治療,這即是個人醫療。又從該圖顯示之內容,可清楚明瞭本創作中的雲端虛擬醫療資訊中心61不僅將個人生理訊息穿戴裝置51〈包括個人居家照護資訊以五邊形表現〉、醫療健康保險機構31〈以圓形表現〉、地方診所11、或是區域醫院13、或是長期照護中心15、或是大型全科醫院17的醫療機構〈皆以矩形表現〉、醫療健康被保險人21〈六邊形表現〉四者之間進行連結蒐集醫療資訊,並且將所有醫療資訊以時間為主軸體,依照時間先後將醫療資訊排列在時間軸上,不僅從電腦螢幕上觀看到即時發生的醫療資訊,更能夠回溯性醫療資訊數據執行操作分析及處理;同時也可以建立醫療健康被保險人21個人主動介入與進行健康自我管理及不斷在個人與個人或個人與社會群體之間醫療資訊整合及改善醫療服務品質與管理的觀念。本創作發明是將凡在同屬一個醫療健康保險機構31內,而分散在各處的醫療機構院所之個人醫療訊息,以及醫療健康被保險人21個人生理訊息穿戴裝置51所偵測出的詳細生理訊息軌跡及個人居家照護訊息,長期照護中心15〈包括護理之家〉訊息等進行可相互操作運用的雲端整合管理,以結構或非結構型活動檔方式統合在個人生命時間軌跡內,從個人及群體的各種生理訊息軌跡中,藉由多層面專業人員評估,再經由統計、分析、歸納持續重覆證實等過程,得知醫療健康 被保險人21的身體健康情況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下進行充分完整的疾病精準醫療診斷與治療,並更進一步與家族群體進行功能性連結,整合運作以期預防疾病的發生。

Claims (1)

  1. 一種建構可相互操作運用的醫療訊息雲端整合管理系統之方法,該雲端整合管理系統之方法:第一步:先要建構一個以全人健康醫療保險完整醫療服務項目及內容為基礎之雲端虛擬醫療資訊中心體系,並賦予其具有個人為中心〈主體〉之全人醫療與生活型態訊息雲端整合之功能;第二步:要建立個人識別資料,包括姓名、身份證字號〈ID〉、性別、出生年月日、出生地、區域號、住址、手機號碼、電腦碼、電子〈E-mail〉信箱、家居醫療器材或穿戴式裝置碼、個人膚色、髮色及人種等,並包含生父母姓名〈或養父母姓名〉;第三步:建立以時間為主軸雲端虛擬醫療資訊中心體系,依據最新資訊科技,將由第一步所建構之雲端虛擬醫療資訊中心體系,全部所有醫療服務內容完整地以結構或非結構型活動檔方式彙整集合在軌跡式且動態穩定之時間流動及排序的程式設計中,而該時間的主軸體是依據年、月、日、時、分、秒為時間排列順序,亦即將雲端虛擬醫療資訊中心體系直接與日、時、分、秒之時間單位以結構或非結構型活動檔方式進行連結;第四步:每個人的時間主軸的起始時間,是由每個人從進入母體胚胎開始記錄,到生命結束終止;在各醫療院所間將個人的醫療診斷與治療與真實的時序連結,並再將與時序相連結的生活型態內容及完整醫療記錄歷史訊息,以結構或非結構型活動檔方式進行轉檔或平行傳遞輸入到第一步所提供的雲端虛擬醫療資訊中心體系架構內;完成以上四步驟後,本雲端虛擬醫療資訊中心體系之醫療防治健康管理活動檔將可與個人世代家族群體、物聯網、社群網等進行功能性整合運作。
TW106108781A 2017-03-16 2017-03-16 建構可相互操作運用的醫療訊息雲端整合管理系統之方法 TW2018358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08781A TW201835846A (zh) 2017-03-16 2017-03-16 建構可相互操作運用的醫療訊息雲端整合管理系統之方法
CN201711143671.3A CN108630288A (zh) 2017-03-16 2017-11-17 具有相互操作运用功能的医疗信息云端整合管理方法
US15/923,805 US20180268927A1 (en) 2017-03-16 2018-03-16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cloud integr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capable of interactively operating and using medical inform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08781A TW201835846A (zh) 2017-03-16 2017-03-16 建構可相互操作運用的醫療訊息雲端整合管理系統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5846A true TW201835846A (zh) 2018-10-01

Family

ID=63520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8781A TW201835846A (zh) 2017-03-16 2017-03-16 建構可相互操作運用的醫療訊息雲端整合管理系統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268927A1 (zh)
CN (1) CN108630288A (zh)
TW (1) TW201835846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80533B2 (en) * 2008-11-19 2013-02-19 DR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dynamic and customizable medical examination forms
US20150045641A1 (en) * 2013-03-13 2015-02-12 Optiscan Biomedica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alyte measurement, display, and annotation
CN106295938A (zh) * 2015-06-08 2017-01-04 宁波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云服务的医疗文档的存储和利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US20170053552A1 (en) * 2015-08-21 2017-02-23 Medtronic Minimed, Inc. Management and prioritization of the delivery of glycemic insight messages
CN106339579B (zh) * 2016-08-17 2018-12-04 北京大学 一种移动健康与医疗的饮食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30288A (zh) 2018-10-09
US20180268927A1 (en) 2018-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n et al. Continuous stress detection using wearable sensors in real life: Algorithmic programming contest case study
Orwat et al. Towards pervasive computing in health care–A literature review
Aluvalu et al. The novel emergency hospital services for patients using digital twins
Tana et al. The use of wearables in healthcare–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Kańtoch et al. What features and functions are desired in telemedical services targeted at Polish older adults delivered by wearable medical devices?—pre-COVID-19 flashback
Pise et al. Enabling ambient intelligence of things (AIoT) healthcare system architectures
Maulana et al. The potential of cardiac telerehabilitation as delivery rehabilitation care model in heart failure during COVID-19 and transmissible disease outbreak: a systematic scoping review of the latest RCTs
Nino et al. Coupling wearable devices and decision theory in the United States emergency department triage process: A narrative review
Lei et al. Hybrid decision support to monitor atrial fibrillation for stroke prevention
Algumaei et al. Physiological synchrony predict task performance and negative emotional state during a three-member collaborative task
Ogbuabor et al. Context-aware system for cardiac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a survey
Uzoka et al. A framework for cell phone based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riority tropical diseases
Pourreza et al. Eye-scor: A 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based framework for smart eye status monitoring using system dynamics modeling
Kakkar et al. Technological entrepreneurship in healthcare management to achieve sustainability post-COVID pandemic
Yfantidou et al. Uncovering Bias in Personal Informatics
Romero-Perales et al. Electronic Design for Wearables Devices Addressed from a Gender Perspective: Cross-Influences and a Methodological Proposal
Klaas et al. Remotely monitoring cancer-related fatigue using the smart-phone: Results of an observational study
TW201835846A (zh) 建構可相互操作運用的醫療訊息雲端整合管理系統之方法
Masià-Plana et al. The Influenc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on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hronic Hemodialysis Focused on Age and Gender
TW202008295A (zh) 建構可相互操作運用的醫療訊息網路之方法
Gutierrez Maestro et al. Wearable-Based Intelligent Emotion Monitoring in Older Adults during Daily Life Activities
Sadiku et al.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Healthcare
Kritikos et al. Can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Replace Virtual Reality Controllers? A Machine Learning Movement Prediction Model during Virtual Reality Simulation Using EEG Recordings
Gautam et al. An overview of big data applications in healthcar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Roy et al. An overview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ntervention in Indian healthcare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