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9092A - 鑄造裝置及鑄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鑄造裝置及鑄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9092A
TW201829092A TW107103036A TW107103036A TW201829092A TW 201829092 A TW201829092 A TW 201829092A TW 107103036 A TW107103036 A TW 107103036A TW 107103036 A TW107103036 A TW 107103036A TW 201829092 A TW201829092 A TW 20182909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sting
mold
core
mold area
are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3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55040B (zh
Inventor
冨田高嗣
中橋正志
菊池亮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豐田自動車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豐田自動車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豐田自動車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9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90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5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504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23/00Tools; Devices not mentioned before for mou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9/00Moulds or cores; Moulding processes
    • B22C9/10Cores; Manufacture or installation of cores
    • B22C9/108Installation of co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 B22D17/20Accessories: Details
    • B22D17/2084Manipulating or transferring devices for evacuating cast pie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8/00Pressure casting; Vacuum casting
    • B22D18/04Low pressure casting, i.e. making use of pressures up to a few bars to fill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29/00Removing castings from moulds, not restricted to casting processes covered by a single main group; Removing cores; Handling ingo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29/00Removing castings from moulds, not restricted to casting processes covered by a single main group; Removing cores; Handling ingots
    • B22D29/001Removing co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29/00Removing castings from moulds, not restricted to casting processes covered by a single main group; Removing cores; Handling ingots
    • B22D29/04Handling or stripping castings or ingo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35/00Equipment for conveying molten metal into beds or moulds
    • B22D35/04Equipment for conveying molten metal into beds or moulds into moulds, e.g. base plates, run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 Casting Devices For Molds (AREA)

Abstract

鑄造裝置包括:模具,其包括第一模區和第二模區;以及轉移器,其建構成轉移核心到第一模區並且放置核心於第一模區中,並且建構成接收和轉移鑄件。轉移器包括:支撐部;機器手臂;核心抓握機構,其設在支撐部上;以及鑄件接收部,其設在支撐部上。轉移器建構成使得機器手臂移動核心抓握機構,如此以放置核心於第一模區中,並且移動鑄件接收部,如此以由鑄件接收部來接收鑄件。

Description

鑄造裝置及鑄造方法
[0001] 本發明關於鑄造裝置及鑄造方法。
[0002] 鑄造須進行多樣的步驟,包括將核心放在模具裡面的步驟和射出鑄件的步驟。日本專利公開案第2012-179643號揭示有關鑄件射出和核心設定之裝置的技術,其在鑄造期間放置核心及射出鑄件。   [0003] 特定而言,根據日本專利公開案第2012-179643 A號揭示的技術,鑄件射出和核心設定的裝置包括噴氣機構、鑄件容置工具、核心容置工具,它們設在機器手臂的前導端臂(旋轉軸桿)上。在鑄件由鑄件容置工具所容置之後,壓縮空氣從構成噴氣機構的空氣噴嘴排放,藉此清潔模具。然後,旋轉前導端臂,如此則核心容置工具所容置的核心在模具中設定。
[0004] 如[先前技術]所述,日本專利公開案第2012-179643 A號揭示的技術採用鑄件射出和核心設定的裝置,以從下模區射出鑄件並且放置核心於下模區中。   [0005] 日本專利公開案第2012-179643 A號揭示之鑄件射出和核心設定的裝置在由鑄件容置工具來容置放置於下模區中的鑄件之後則旋轉前導端臂,然後在下模區設定由核心容置工具所容置的核心。因此,揭示於日本專利公開案第2012-179643 A號的技術涉及旋轉機器手臂的前導端臂,這增加了鑄造循環時間。   [0006] 本發明提供鑄造裝置及鑄造方法,其可以減少鑄造循環時間。   [0007] 本發明的第一方面關於鑄造裝置。這鑄造裝置包括:模具,其包括第一模區和第二模區;以及轉移器,其建構成轉移核心到第一模區並且放置核心於第一模區中,並且建構成從模具接收由模具所已經鑄造的鑄件以及轉移鑄件。轉移器包括:支撐部,其包括第一側和第二側,該第二側是支撐部之相對於第一側的那一側;機器手臂;核心抓握機構,其設在第一側上;以及鑄件接收部,其設在第二側上。當模具在鑄造後而開啟時,鑄件容置於第二模區中。轉移器建構成使得在模具開啟的狀態,機器手臂移動抓握核心的核心抓握機構,如此以放置核心於第一模區中,並且機器手臂移動鑄件接收部,如此以由鑄件接收部來接收容置於第二模區中的鑄件。   [0008] 於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第一模區可以是下模區,並且第二模區可以是上模區。   [0009] 於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轉移器可以建構成使得在模具開啟的狀態,機器手臂移動核心抓握機構到下模區的垂直上側,並且移動鑄件接收部到上模區的垂直下側。   [0010] 於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鑄件接收部可以包括柱件和多個板件,該柱件包括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第一末端可以接觸第二側,並且第二末端的位置可以位在從第一側朝向第二側的方向上而離開第二側。多個板件可以各包括接觸第二末端的一末端和另一末端。多個板件可以平行於支撐部的平面。多個板件的另一末端可以在相同方向上延伸離開第二末端,如此以形成叉形。   [0011] 於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轉移器可以包括砂接收件,其在垂直於第二側之平面的方向上而在支撐部和鑄件接收部之間,並且砂接收件可以建構成接收從放置在鑄件接收部上的鑄件所包含之核心掉落的砂。   [0012] 於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鑄件接收部可以包括孔,其對應於設在鑄件會接觸第一模區之表面上的突起。   [0013] 於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核心抓握機構可以包括拾取器,其接觸第一側並且在從第二側朝向第一側的方向上延伸。拾取器可以包括抓握部,其建構成可用流體而膨脹和收縮,並且核心抓握機構可以建構成藉由膨脹抓握部而抓握核心。   [0014] 於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鑄造裝置可以進一步包括容置爐,其建構成容置熔融金屬。容置爐可以是氣密的關閉並且連通於模具的裡面,並且容置爐可以建構成使得隨著容置爐之裡面的壓力上升到高於大氣壓力,熔融金屬供應到模具的裡面。   [0015] 於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第二模區可以包括冷卻機構,其建構成冷卻填放在模具之裡面的熔融金屬。   [0016] 於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轉移器可以藉由設在轉移器之支撐部下側上的核心抓握機構而抓握核心,並且可以轉移核心到下模區上方以及放置核心於下模區中。再者,轉移器可以藉由設在轉移器之支撐部上側上的鑄件接收部而接收容置於上模區中的鑄件,並且可以轉移接收的鑄件到模具外面。因此,有可能放置核心於下模區中和從上模區接收鑄件而成接續動作。附帶而言,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有可能放置核心和接收鑄件而不旋轉核心抓握機構和鑄件接收部,亦即不將它們轉成上下顛倒。因而,可以減少鑄造循環時間。   [0017]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關於鑄造方法。這鑄造方法包括:在鑄造之後,使第一模區和第二模區彼此分開;以及在使第一模區和第二模區彼此分開之後,由機器手臂來移動抓握核心的核心抓握機構,如此以放置核心於第一模區中。支撐部具有第一側和第二側,該第二側是支撐部之相對於第一側的那一側,並且核心抓握機構設在第一側上。鑄造方法進一步包括:由機器手臂來移動設在第二側上的鑄件接收部,如此以由鑄件接收部來接收容置於第二模區中的鑄件。   [0018] 於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第一模區可以是下模區,並且第二模區可以是上模區。   [0019] 於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當放置核心於下模區中時,機器手臂可以移動核心抓握機構到下模區的垂直上側;以及當由鑄件接收部接收鑄件時,機器手臂可以移動鑄件接收部到上模區的垂直下側。   [0020] 於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在核心放置於第一模區中之後,鑄件可以由鑄件接收部所接收。   [0021] 於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核心可以由設在轉移器之支撐部下側上的核心抓握機構來抓握,並且核心可以轉移到下模區上方並且放置於下模區中。再者,容置於上模區中的鑄件可以由設在轉移器之支撐部上側上的鑄件接收部來接收。因此,有可能放置核心和接收鑄件而成接續動作。附帶而言,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有可能放置核心和接收鑄件而不旋轉核心抓握機構和鑄件接收部,亦即不將它們轉成上下顛倒。因而,可以減少鑄造循環時間。   [0022] 本發明可以提供鑄造裝置及鑄造方法,其可以減少鑄造循環時間。
[0024] 下面將參考圖式來描述本發明的具體態樣。圖1是前視圖,其顯示根據具體態樣之鑄造裝置的轉移器。圖1所示的轉移器10是一種器具,其轉移核心到鑄造裝置的模具以及放置核心於模具中,並且從模具接收由模具所已經鑄造的鑄件以及轉移鑄件(見圖9E到圖9I)。   [0025] 如圖1所示,轉移器10包括機器手臂11、支撐部12、柱件13、鑄件接收部14、拾取器15_1至15_6、抓握部16_1至16_6。支撐部12具有第一側和第二側,後者是支撐部12之相對於第一側的那一側。柱件13和鑄件接收部14配置在支撐部12的上側上(第二側;z軸方向的正側)。拾取器15_1至15_6和抓握部16_1至16_6配置在支撐部12的下側上(第一側;z軸方向的負側),並且構成核心抓握機構17。   [0026] 機器手臂11建構成能夠在x、y、z軸方向來移動支撐部12。舉例而言,機器手臂11在支撐部12的主表面(平行於xy平面的表面)保持平行於水平面(xy平面)的狀態下來移動支撐部12。   [0027] 拾取器15_1至15_6設置成以致從支撐部12的下表面往下延伸。拾取器15_1至15_6在從第二側朝向第一側的方向上而從第一側延伸。抓握部16_1至16_6分別設在拾取器15_1至15_6的前導端。抓握部16_1至16_6建構成可用流體(例如氣體或液體)而膨脹和收縮,並且舉例而言可以由例如橡膠的彈性件來形成,舉例而言為橡皮氣球。在下面,將描述使用氣體作為流體的情形來作為範例。抓握部16_1至16_6經由管線(未顯示)而皆供應有氣體(壓縮空氣)。   [0028] 圖2和圖3分別是前視圖和俯視圖,其顯示轉移器10正在抓握核心20的狀態。於圖2和圖3所示範例,六個拾取器15_1至15_6的抓握部16_1至16_6正在抓握核心20,其具有第一到第三部分21至23。   [0029] 特定而言,抓握部16_1、16_2藉由在核心20之第一部分21中所形成之抓握孔25_1、25_2的裡面膨脹而抓握核心20的第一部分21。抓握部16_3、16_4藉由膨脹和接觸核心20之第二部分22的側表面而抓握核心20的第二部分22。抓握部16_5、16_6藉由在核心20之第三部分23中所形成之抓握孔25_3、25_4的裡面膨脹而抓握核心20的第三部分23。如果核心20因此由膨脹抓握部16_1至16_6所抓握,則核心20可以由表面接觸著核心20的抓握部16_1至16_6所抓握,這可以避免在抓握核心20之時損傷核心20。   [0030] 舉例而言,以預定壓力來供應壓縮空氣給抓握部16_1至16_6可以膨脹抓握部16_1至16_6。壓縮空氣從壓縮機等(未顯示)經由管線(未顯示)而供應到抓握部16_1至16_6。當抓握部16_1至16_6膨脹和抓握核心20時,開啟通往抓握部16_1至16_6之管線的空氣釋放閥(未顯示)可以收縮抓握部16_1至16_6。因此,可以從抓握部16_1至16_6的抓握釋放核心。   [0031] 圖2和圖3所示之核心20的形狀以及拾取器15_1至15_6和抓握部16_1至16_6的配置為範例,並且這具體態樣中之核心的形狀和拾取器的配置可以異於這些範例。包括拾取器15_1至15_6和抓握部16_1至16_6的組態已經在上面顯示成核心抓握機構17的組態。然而,這具體態樣的核心抓握機構17不限於這組態,並且可以具有任何允許核心抓握機構17抓握核心20的組態。   [0032] 如圖4所示,轉移器10包括在支撐部12之上側上的鑄件接收部14。鑄件30放置在鑄件接收部14的上表面上。鑄件接收部14固定於柱件13,其從支撐部12的上表面往上延伸。柱件13包括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而第一末端接觸第二側。第二末端所在的位置位在從第一側朝向第二側的方向上而離開第二側。鑄件接收部14是由板件所形成,其一末端是由柱件13所支撐並且延伸於水平方向(從柱件13朝向x軸負側的方向)。因此,板件包括接觸第二末端的一末端並且平行於支撐部的平面。雖然板件可以是一片板子,不過這具體態樣的鑄件接收部14可以由多個板件14_1、14_2所組成,如圖5所示。特定而言,多個板件14_1、14_2在相同方向(從柱件13朝向x軸負側的方向)、在相同水平面(xy平面)而從柱件13延伸,如此以形成叉形。換言之,多個板件14_1、14_2的另一末端在相同方向上而延伸離開第二末端,如此以形成叉形。   [0033] 板件的表面可以具有任何允許在上面放置鑄件30的形狀,舉例而言為平坦的形狀。然而,於這具體態樣,如圖5所示,孔18_1至18_4可以形成於組成鑄件接收部14的多個板件14_1、14_2,其位置對應於鑄件30之下表面上所形成的突起31_1至31_4。設在鑄件30之表面上的突起會接觸第一模區。如果孔18_1至18_4因此設在板件14_1、14_2,則當鑄件30放置在板件14_1、14_2上時,鑄件30之下表面上的突起31_1至31_4插入孔18_1至18_4裡,這允許穩定的轉移鑄件30。   [0034] 圖6A和圖6B是前視圖,其示範轉移器10將鑄件30放置到桌檯41上的動作。圖6A和圖6B所示的桌檯41設在鑄造裝置1(見圖8)的附近,並且作為暫時放置鑄造裝置1所已經鑄造之鑄件30的基座。如圖6A和6B所示,桌檯41是由在垂直方向(z軸方向)延伸的支撐件42所支撐。如圖7所示,桌檯41是由延伸於x軸方向的多個板件41_1至41_3所組成。板件41_1至41_3各具有固定於支撐件42的一末端。當從上面看時,組成鑄件接收部14的板件14_1、14_2和組成桌檯41的板件41_1至41_3乃交替配置而彼此面對。   [0035] 為了將放置在轉移器10之鑄件接收部14上的鑄件30移動到桌檯41上,首先如圖6A所示,支撐部12由機器手臂11所移動,如此則上面放了鑄件30的鑄件接收部14配置在桌檯41上方。此時,鑄件接收部14配置成使得當從上面看時(見圖7),組成鑄件接收部14的板件14_1、14_2和組成桌檯41的板件41_1至41_3乃交替配置。   [0036] 然後,如圖6B所示,支撐部12藉由機器手臂11而往下移動(朝向z軸負側的方向)。因此,組成鑄件接收部14的板件14_1、14_2分別通過組成桌檯41的板件41_1至41_3之間的間隙,如此則放置在鑄件接收部14上的鑄件30便移動到桌檯41上。   [0037] 因此,於這具體態樣,當從上面看時,組成鑄件接收部14的板件14_1、14_2和組成桌檯41的板件41_1至41_3乃交替配置。隨著組成鑄件接收部14的板件14_1、14_2分別通過組成桌檯41的板件41_1至41_3之間的間隙,放置在鑄件接收部14上的鑄件30移動到桌檯41上。由於因此有可能移動鑄件30到桌檯41上而不需從鑄件接收部14舉升鑄件30並且將鑄件30移動到桌檯41上的機構,故可以減少設施成本並且可以實現小占地面積的設施。   [0038] 其次,根據這具體態樣的鑄造裝置1將使用圖8所示的截面圖來描述。如圖8所示,根據這具體態樣的鑄造裝置1包括容置爐50、莖柱52、下模區55、側向模區56、57、上模區58、舉升機構61。根據這具體態樣的鑄造裝置1典型而言是低壓鑄造裝置。   [0039] 熔融金屬51容置於容置爐50中。莖柱52的下端浸沒於熔融金屬51中。下模區55、側向模區56、57和上模區58組成了根據這具體態樣的鑄造裝置1之模具54。雖然包括側向模區56、57的組態顯示成圖8的範例,不過根據這具體態樣的鑄造裝置1應至少包括上模區58(第二模區)和下模區55(第一模區),並且可以省略側向模區56、57。   [0040] 核心20配置在下模區55、側向模區56、57和上模區58所形成之腔穴65的裡面。閘門63、64設在腔穴65的下部(在下模區55的下部)。容置爐50和腔穴65空間上彼此連通,並且熔融金屬51經由閘門63、64供應到腔穴65。特定而言,容置爐50被氣密的關閉,並且隨著容置爐50之裡面的壓力上升,熔融金屬51在莖柱52內升起,並且經由閘門63、64而供應到腔穴65裡。   [0041] 其次,將使用圖9A到圖9J來描述使用根據這具體態樣之鑄造裝置1所涉及的鑄造動作。   [0042] 在鑄造時,首先如圖9A所示,容置爐50之裡面的壓力上升。因此,容置於容置爐50的熔融金屬51在莖柱52的裡面升起。舉例而言,惰性氣體從加壓器(未顯示)經由通風埠67而供應到容置爐50裡,藉此升高容置爐50之裡面的壓力。在此,由於容置爐50是氣密的關閉,故容置於容置爐50的熔融金屬51隨著容置爐50之裡面的壓力升高而在莖柱52的裡面升起。   [0043] 如圖9B所示,容置爐50之裡面的壓力上升,直到容置於容置爐50的熔融金屬51在莖柱52的裡面升起、通過閘門63和64、填放在腔穴65的裡面為止。然後,維持著容置爐50之裡面的壓力,並且圖9B所示的狀態保持達一定時間。因此,填放在腔穴65之裡面的熔融金屬51固化。舉例而言,上模區58設有冷卻機構(未顯示),並且使用這冷卻機構以藉由冷卻而固化填放在腔穴65之裡面的熔融金屬。   [0044] 其次,排放容置爐50之裡面的惰性氣體以將容置爐50之裡面的壓力減少到正常壓力。因此,如圖9C所示,在莖柱52內升起的熔融金屬51返回到容置爐50。然後,如圖9D所示,藉由朝向x軸的負側方向來移動側向模區56、朝向x軸的正側方向來移動側向模區57、朝向z軸的正側方向來移動上模區58,而開啟模具54。此時,已經鑄造的鑄件30容置於上模區中。鑄件30包含核心20,其在鑄件30的裡面形成中空部。   [0045] 然後,如圖9E所示,在模具54開啟的狀態,核心80由轉移器10轉移到下模區55的上側。在此,參考符號80表示用於下次鑄造過程的核心。特定而言,轉移器10將拾取器15(抓握部16)配置在放置於核心桌檯(未顯示)上的核心80附近,並且藉由膨脹抓握部16(見圖2和圖3)而抓握核心80。然後,在抓握部16膨脹並且抓握核心80的狀態,轉移器10藉由機器手臂11而移動支撐部12,並且將核心80轉移到下模區55的上側(垂直上側)(見圖9E)。   [0046] 然後,如圖9F所示,核心80藉由機器手臂11而往下移動,並且核心80放置在下模區55上。然後,抓握部16收縮以從抓握部16的抓握釋放核心80。因此,核心80已經放置在下模區55上。   [0047] 然後,如圖9G所示,支撐部12藉由機器手臂11而往上移動,如此以將鑄件接收部14放置在鑄件30的下側(垂直下側)上。此時,鑄件接收部14配置成使得鑄件30之下表面上所形成的突起31插入鑄件接收部14中所形成的孔18裡(細節見圖4和圖5)。鑄件30之下表面上所形成的突起31對應於閘門63、64的形狀。   [0048] 然後,如圖9H所示,從模具釋放鑄件30,並且上模區58藉由舉升機構61而往上移動。因此,從上模區58釋放鑄件30,並且已經容置於上模區58中的鑄件30可以由鑄件接收部14來接收。為了從上模區58釋放鑄件30,舉例而言使用彈出栓(未顯示)以將鑄件30從上模區58推出。   [0049] 然後,如圖9I所示,在鑄件30放置在鑄件接收部14上的狀態,鑄件30藉由機器手臂11而轉移到模具54外面。如圖6A和6B所示,鑄件30放置在設於鑄造裝置1附近的桌檯41上。特定而言,如圖6A所示,支撐部12由機器手臂11所移動,如此則上面放了鑄件30的鑄件接收部14配置在桌檯41上方。然後,如圖6B所示,支撐部12藉由機器手臂11而往下移動(朝向z軸的負側方向)。因此,組成鑄件接收部14的板件14_1、14_2分別通過組成桌檯41的板件41_1至41_3之間的間隙(見圖7),如此則放置在鑄件接收部14上的鑄件30便移動到桌檯41上。   [0050] 然後,如圖9J所示,藉由朝向x軸的正側方向來移動側向模區56、朝向x軸的負側方向來移動側向模區57、朝向z軸的負側方向來移動上模區58,而關閉模具54。後續而言,圖9A到圖9J所示的動作可以重複以使用鑄造裝置1來重複進行鑄造。   [0051] 在上述圖式中,圖9A到圖9C對應於鑄造步驟;圖9D對應於模具開啟步驟;圖9E和圖9F對應於核心放置步驟;以及圖9G和圖9H對應於鑄件接收步驟。上面已經描述了在放置核心80於下模區55中之後由轉移器10接收鑄件30的情形。替代選擇而言,於這具體態樣,轉移器10可以在接收鑄件30之後才放置核心80於下模區55中。然而,如果轉移器10在如上所述的放置核心80於下模區55中之後才接收鑄件30,則核心抓握機構17免於鑄件30之負載的影響,直到放置核心80為止。因此,確保了核心抓握機構17的操作正確度,如此則可以確保放置核心80的位置正確度。   [0052] 如上所已經描述,於根據這具體態樣的鑄造裝置,使用了核心抓握機構17,亦即拾取器15和抓握部16,其設在轉移器10之支撐部12的下側上,以抓握核心80、轉移核心80到下模區55上方、放置核心80於下模區55中。再者,使用了鑄件接收部14,其設在轉移器10之支撐部12的上側上,以接收容置於上模區58中的鑄件30、將接收的鑄件30轉移到模具54外面。   [0053] 因此,根據這具體態樣的鑄造裝置1可以放置核心80於下模區55中並且從上模區58接收鑄件30而成接續動作。因而,可以減少鑄造循環時間。尤其,根據這具體態樣的鑄造裝置1可以放置核心80和接收鑄件30而不旋轉核心抓握機構17和鑄件接收部14,亦即不將它們轉成上下顛倒。因而,可以減少鑄造循環時間。   [0054] 於相關技術,在模具開啟之後(對應於圖9D),從上模區釋放鑄件並且轉移到模具外面,然後將核心手動放置在下模區的裡面。相對而言,根據這具體態樣的鑄造裝置1以轉移器10來放置核心80和接收鑄件30。因此,鑄造過程可以自動化,並且核心80可以有高正確度的放置於下模區55中。   [0055] 其次,將描述轉移器之組態的另一範例。圖10是前視圖,其顯示根據這具體態樣之鑄造裝置的轉移器之組態的其他範例。於這具體態樣,如圖10所示,砂接收件115可以設在轉移器110的支撐部12和鑄件接收部14之間。砂接收件115固定於從支撐部12之上表面往上延伸的柱件13。因此,砂接收件115是由板件所形成,其一末端是由柱件13所支撐,並且延伸於水平方向(從柱件13朝向x軸負側的方向)。   [0056] 砂接收件115接收從放置在鑄件接收部14上的鑄件30所包含之核心20掉落的砂(見圖9H)。在垂直於第二側的方向上,砂接收件115可以位在支撐部12和鑄件接收部14之間。如果鑄件接收部14是由多個板件14_1、14_2所組成,如圖5所示,亦即如果鑄件接收部14具有叉形,則核心20的砂可以掉落穿過板件14_1、14_2之間的間隙。由於圖10所示的轉移器110在支撐部12和鑄件接收部14之間設有砂接收件115,故從鑄件接收部14掉落之任何核心20的砂可以由砂接收件115所接收。因此,可以避免砂掉落到支撐部12或核心抓握機構17上。   [0057] 雖然上面已經基於具體態樣來描述本發明,不過替代選擇而言,核心可以放置於上模區中,並且已經鑄造的鑄件可以容置於下模區中。應了解本發明不限於以上具體態樣的組態,而包括多樣的改變、修飾和組合,其可以由熟於此技術者在本發明根據請求項的範圍裡實施。
[0058]
1‧‧‧鑄造裝置
10‧‧‧轉移器
11‧‧‧機器手臂
12‧‧‧支撐部
13‧‧‧柱件
14‧‧‧鑄件接收部
14_1至14_2‧‧‧板件
15、15_1至15_6‧‧‧拾取器
16、16_1至16_6‧‧‧抓握部
17‧‧‧核心抓握機構
18、18_1至18_4‧‧‧孔
20‧‧‧核心
21‧‧‧第一部分
22‧‧‧第二部分
23‧‧‧第三部分
25_1至25_4‧‧‧抓握孔
30‧‧‧鑄件
31、31_1至31_4‧‧‧突起
41‧‧‧桌檯
41_1至41_3‧‧‧板件
42‧‧‧支撐件
50‧‧‧容置爐
51‧‧‧熔融金屬
52‧‧‧莖柱
54‧‧‧模具
55‧‧‧下模區
56、57‧‧‧側向模區
58‧‧‧上模區
61‧‧‧舉升機構
63、64‧‧‧閘門
65‧‧‧腔穴
67‧‧‧通風埠
80‧‧‧核心
110‧‧‧轉移器
115‧‧‧砂接收件
[0023] 下面將參考伴隨圖式來描述本發明之範例性具體態樣的特徵、優點和技術上與工業上的重要性,其中圖式的相同數字表示相同元件,並且其中:   圖1是前視圖,其顯示根據具體態樣之鑄造裝置的轉移器;   圖2是前視圖,其顯示圖1所示的轉移器正在抓握核心的狀態;   圖3是俯視圖,其顯示圖1所示的轉移器正在抓握核心的狀態;   圖4是前視圖,其顯示圖1所示的轉移器正在接收鑄件的狀態;   圖5是俯視圖,其示範圖1所示的轉移器之鑄件接收部的細節;   圖6A是前視圖,其示範圖1所示的轉移器放置鑄件到桌檯上的動作;   圖6B是前視圖,其顯示圖1所示的轉移器放置鑄件到桌檯上的動作;   圖7是俯視圖,其示範轉移器的鑄件接收部和桌檯之間的位置關係;   圖8是截面圖,其顯示根據具體態樣的鑄造裝置;   圖9A是截面圖,其示範使用根據具體態樣之鑄造裝置的鑄造過程;   圖9B是截面圖,其示範使用根據具體態樣之鑄造裝置的鑄造過程;   圖9C是截面圖,其示範使用根據具體態樣之鑄造裝置的鑄造過程;   圖9D是截面圖,其示範使用根據具體態樣之鑄造裝置的鑄造過程;   圖9E是截面圖,其示範使用根據具體態樣之鑄造裝置的鑄造過程;   圖9F是截面圖,其示範使用根據具體態樣之鑄造裝置的鑄造過程;   圖9G是截面圖,其示範使用根據具體態樣之鑄造裝置的鑄造過程;   圖9H是截面圖,其示範使用根據具體態樣之鑄造裝置的鑄造過程;   圖9I是截面圖,其示範使用根據具體態樣之鑄造裝置的鑄造過程;   圖9J是截面圖,其示範使用根據具體態樣之鑄造裝置的鑄造過程;以及   圖10是前視圖,其顯示根據具體態樣之鑄造裝置的轉移器之組態的另一範例。

Claims (13)

  1. 一種鑄造裝置,其包括:   模具,其包括第一模區和第二模區;以及   轉移器,其建構成轉移核心到該第一模區並且放置該核心於該第一模區中,並且建構成從該模具接收由該模具所已經鑄造的鑄件以及轉移該鑄件,其中:   該轉移器包括:     支撐部,其包括第一側和第二側,該第二側是該支撐部之相對於該第一側的那一側,     機器手臂,     核心抓握機構,其設在該第一側上,以及     鑄件接收部,其設在該第二側上,   當該模具在鑄造後而開啟時,該鑄件容置於該第二模區中,   該轉移器建構成使得在該模具開啟的狀態,該機器手臂移動抓握該核心的該核心抓握機構,如此以放置該核心於該第一模區中,並且移動該鑄件接收部,如此以由該鑄件接收部來接收容置於該第二模區中的該鑄件。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鑄造裝置,其中:   該第一模區是下模區,並且該第二模區是上模區。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鑄造裝置,其中:   該轉移器建構成使得在該模具開啟的狀態,該機器手臂移動該核心抓握機構到該下模區的垂直上側,並且移動該鑄件接收部到該上模區的垂直下側。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到3項中任一項的鑄造裝置,其中:   該鑄件接收部包括柱件和多個板件,該柱件包括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   該第一末端接觸該第二側,並且該第二末端的位置位在從該第一側朝向該第二側的方向上而離開該第二側,以及   該多個板件各包括接觸該第二末端的一末端和另一末端,並且該多個板件平行於該支撐部的平面,並且該多個板件的該另一末端在相同的方向上延伸離開該第二末端,如此以形成叉形。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鑄造裝置,其中:   該轉移器包括砂接收件,其在垂直於該第二側之平面的方向上而在該支撐部和該鑄件接收部之間,以及   該砂接收件建構成接收從放置在該鑄件接收部上的該鑄件所包含之該核心掉落的砂。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到5項中任一項的鑄造裝置,其中:   該鑄件接收部包括孔,其對應於設在該鑄件會接觸該第一模區之表面上的突起。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到6項中任一項的鑄造裝置,其中:   該核心抓握機構包括拾取器,其接觸該第一側並且在從該第二側朝向該第一側的方向上延伸,   該拾取器包括抓握部,其建構成可用流體而膨脹和收縮,以及   該核心抓握機構建構成藉由膨脹該抓握部而抓握該核心。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到7項中任一項的鑄造裝置,其進一步包括容置爐,其建構成容置熔融金屬,其中:   該容置爐是氣密的關閉並且連通於該模具的裡面,以及   該容置爐建構成使得隨著該容置爐之裡面的壓力上升到高於大氣壓力,該熔融金屬供應到該模具的該裡面。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到7項中任一項的鑄造裝置,其中:   該第二模區包括冷卻機構,其建構成冷卻填放在該模具之裡面的熔融金屬。
  10. 一種鑄造方法,其包括:   在鑄造之後,使模具的第一模區和該模具的第二模區彼此分開;   在使該第一模區和該第二模區彼此分開之後,由機器手臂來移動包括抓握核心之核心抓握機構的支撐部,如此以放置該核心於該第一模區中,該支撐部包括第一側和第二側,該第二側是該支撐部之相對於該第一側的那一側,該核心抓握機構設在該第一側上;以及   由該機器手臂來移動設在該第二側上的鑄件接收部,如此以由該鑄件接收部來接收容置於該第二模區中的鑄件。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的鑄造方法,其中:   該第一模區是下模區,並且該第二模區是上模區。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的鑄造方法,其中:   當放置該核心於該下模區中時,該機器手臂移動該核心抓握機構到該下模區的垂直上側,以及   當由該鑄件接收部來接收該鑄件時,該機器手臂移動該鑄件接收部到該上模區的垂直下側。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到12項中任一項的鑄造方法,其中:   在該核心放置於該第一模區中之後,該鑄件是由該鑄件接收部所接收。
TW107103036A 2017-01-31 2018-01-29 鑄造裝置及鑄造方法 TWI6550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15631A JP6547776B2 (ja) 2017-01-31 2017-01-31 鋳造装置、及び鋳造方法
JP2017-015631 2017-01-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9092A true TW201829092A (zh) 2018-08-16
TWI655040B TWI655040B (zh) 2019-04-01

Family

ID=61027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3036A TWI655040B (zh) 2017-01-31 2018-01-29 鑄造裝置及鑄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773300B2 (zh)
EP (1) EP3354369B1 (zh)
JP (1) JP6547776B2 (zh)
CN (1) CN108372275B (zh)
CA (1) CA2993216A1 (zh)
RU (1) RU2683670C1 (zh)
TW (1) TWI6550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57401B2 (ja) * 2020-08-24 2022-04-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入子装着装置
CN117066453B (zh) * 2023-10-16 2023-12-19 普洛特(烟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刹车盘铸造成型处理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10467B1 (zh) * 1972-12-15 1975-03-28 Voisin Ets A
SU1660841A1 (ru) * 1989-03-28 1991-07-07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технологии автомобильной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НИИТавтопром"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извлечени из форм отливок типа блока цилиндров
JP3028263B2 (ja) * 1992-03-27 2000-04-04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ブロックの鋳造方法および鋳造装置
JP3148875B2 (ja) * 1993-06-11 2001-03-2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鋳造物用移送装置
DE4322181A1 (de) * 1993-06-29 1995-01-12 Hottinger Adolf Masc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Greifen eines Gießereikerns, insbesondere eines Sohlenkerns
US5611388A (en) * 1993-09-02 1997-03-18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low-pressure casting
JPH07148568A (ja) * 1993-11-30 1995-06-13 Suzuki Motor Corp 鋳造設備のワーク取出装置
US5855468A (en) * 1995-12-22 1999-01-05 Navistar 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foundry core assemblies
RU2205090C2 (ru) * 2001-03-06 2003-05-27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унитар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Красноярский машин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Линия для литья под низким давлением,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литья под низким давлением и манипулятор для перемещения отливок
US6871687B2 (en) * 2003-04-24 2005-03-29 International Engin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Automated core package placement
ITBS20030068A1 (it) 2003-07-07 2005-01-08 Meccanica Bassi S P A Banco, conchiglia e procedimento di colata, in particolare per testa cilindri di motore.
CN201940576U (zh) * 2010-12-22 2011-08-24 浙江万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机器人柔性制造单元
JP2012179643A (ja) 2011-03-02 2012-09-20 Honda Motor Co Ltd 鋳造品取出/中子セット装置
CN102717049A (zh) * 2012-06-13 2012-10-1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闭模浇注直接挤压铸造的方法及其装置
CN204449263U (zh) 2014-11-18 2015-07-08 秦皇岛燕大现代集成制造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铝合金车轮铸造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73300B2 (en) 2020-09-15
CN108372275A (zh) 2018-08-07
TWI655040B (zh) 2019-04-01
RU2683670C1 (ru) 2019-04-01
CA2993216A1 (en) 2018-07-31
CN108372275B (zh) 2020-12-01
EP3354369A1 (en) 2018-08-01
JP2018122328A (ja) 2018-08-09
JP6547776B2 (ja) 2019-07-24
US20180214942A1 (en) 2018-08-02
EP3354369B1 (en) 2019-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57514A (en) Vacuum pick and place robotic hand
TWI655040B (zh) 鑄造裝置及鑄造方法
TWI701757B (zh) 裝載裝置、及基板處理系統
TWI661479B (zh) 基板處理裝置、基板處理系統以及基板處理方法
CN102528005A (zh) 铁型覆砂铸造生产中铁型清理的装置和方法
JP4192300B2 (ja) 光学ガラス素材の移載装置
TW201637750A (zh) 具有自動搬運器的鍛造機
JP2007077145A (ja) リップスティック製造用冷却装置、リップスティック製造用脱去装置及び脱去方法
JP2015126203A (ja) 基板受け渡し装置及び基板受け渡し方法
TW201611154A (zh) 晶圓負載及卸載
US10483151B2 (en) Substrate transfer apparatus,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ubstrate processing method
JP2012179643A (ja) 鋳造品取出/中子セット装置
JP2017183665A5 (zh)
CN111293058B (zh) 静电卡盘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3590146B2 (ja) 樹脂モールド装置
CN210253370U (zh) 清洁装置以及晶圆处理设备
JPH0825424A (ja) モールド金型
BR102018001916A2 (pt) Aparelho de fundição e método de vazamento
TW201801228A (zh) 積體晶片製程工具
CN112222096B (zh) 清洁装置以及晶圆处理设备以及晶圆载台的清洁方法
KR20150046294A (ko) 양산 리플로우를 위한 3d tsv 조립 방법
JP6970787B2 (ja) 基板搬送装置及び基板処理装置
JP7195298B2 (ja) ダイカスト製品の取り出しハンド装置
TWM529270U (zh) 晶圓機的抓取裝置
JP4765365B2 (ja) 基板移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