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15220A - 進行點對點通訊之方法及相關通訊系統 - Google Patents

進行點對點通訊之方法及相關通訊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15220A
TW201815220A TW106108255A TW106108255A TW201815220A TW 201815220 A TW201815220 A TW 201815220A TW 106108255 A TW106108255 A TW 106108255A TW 106108255 A TW106108255 A TW 106108255A TW 201815220 A TW201815220 A TW 20181522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point
user device
resource
resource po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8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33803B (zh
Inventor
莊明道
Original Assignee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5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52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38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380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通訊系統包含至少第一和第二使用者裝置以及第一和第二基地台。第一基地台提供相關於第一和第二基地台之點對點資訊給第一使用者裝置,其中點對點資訊至少包含第一和第二基地台之發送資源池、接收資源池,以及特別資源池。第一使用者裝置依據資源掃描準則來掃描第二基地台之發送資源池、接收資源池或特別資源池以取得可用點對點資源。第一使用者裝置依據資源選定準則來選擇第一基地台之特別資源池或發送資源池中的現有點對點資源來和第二使用者裝置進行點對點通訊,或是選擇可用點對點資源來和第二使用者裝置進行點對點通訊。

Description

進行點對點通訊之方法及相關通訊系統
本發明相關於一種進行點對點通訊之方法及相關通訊系統,尤指一種能維持服務連續性之點對點通訊方法及相關通訊系統。
為了維持行動通訊的服務品質和連續性,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規範針對行動狀態要求在系統資訊區塊(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21中加入特殊資源池(exceptional pool, commTxPoolExceptional)。針對閒置狀態切換至連接狀態、無線連結失敗(radio link failure, RLF)和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重新組態等非遞交之應用,特殊資源池commTxPoolExceptional是由目前服務基地台來提供,而使用者裝置會預先偵測(pre-sense)特殊資源池commTxPoolExceptional以維持服務連續性。另一方面,針對遞交(handover)之應用,特殊資源池commTxPoolExceptional是由鄰近目標基地台來提供,而使用者裝置會隨機從特殊資源池commTxPoolExceptional中選取可用資源以維持服務連續性。
點對點(device-to-device, D2D)通訊是一種允許不同使用者裝置通過頻譜資源直接進行點對點通訊的技術,它能夠提高蜂巢式網路的頻譜效率,降低使用者裝置之發射功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無線通訊系統頻譜資源匱乏的問題。3GPP規範針對D2D應用定義了兩種傳輸模式。第一種D2D傳輸模式是由網路端控制,使用者裝置唯有在收到基地台發送的D2D資源後才能執行D2D通訊。亦即,基地台會先發送D2D許可給D2D發送端使用者裝置,D2D發送端使用者裝置再傳送D2D訊號給D2D接收端使用者裝置。第二種D2D傳輸模式是由使用者裝置控制,而不需要透過網路端。亦即,使用者裝置會隨機選取資源池內的可用資源以進行D2D通訊。
當使用者裝置在進行D2D通訊的期間移動到兩基地台的覆蓋範圍交界處時,此時可能需要從目前服務基地台遞交至鄰近目標基地台以維持通訊品質。依據3GPP規範,使用者裝置需要等到鄰近目標基地台提供相關於其特殊資源池commTxPoolExceptional之資訊後,才能隨機從鄰近目標基地台之特殊資源池commTxPoolExceptional選取可用資源以維持D2D服務連續性。然而,在接收鄰近目標基地台的SIB21和掃描特殊資源池需要一段時間,D2D通訊可能會在取得可用D2D資源之前就中斷,因此需要一種能在遞交期間維持服務連續性之點對點通訊方法及相關通訊系統。
本發明提供一種在一通訊系統中進行點對點通訊之方法,該通訊系統包含至少一第一使用者裝置、一第二使用者裝置、一第一基地台和一第二基地台。該方法包含該第一使用者裝置駐留在該第一基地台;該第一基地台提供相關於該第一基地台和該第二基地台之點對點資訊給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其中該點對點資訊至少包含該第一基地台之發送資源池、該第一基地台之接收資源池、該第一基地台之特別資源池、該第二基地台之發送資源池、該第二基地台之接收資源池,以及該第二基地台之特別資源池;該第一使用者裝置依據該第一基地台所提供之一資源掃描準則來掃描該第二基地台之發送資源池、該第二基地台之接收資源池或該第二基地台之特別資源池以取得一可用點對點資源;該第一使用者裝置依據該第一基地台所提供之一資源選定準則來選擇該第一基地台之特別資源池或該第一基地台之發送資源池中的一現有點對點資源來和該第二使用者裝置進行點對點通訊,或是選擇該可用點對點資源來和該第二使用者裝置進行點對點通訊。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支援點對點通訊之一通訊系統,其包含一第一基地台、一第二基地台、一第一使用者裝置,和一第二基地台。該第一基地台用來提供相關於該第一基地台和該第二基地台之點對點資訊、一資源掃描準則,以及一資源選定準則,其中該點對點資訊至少包含該第一基地台之發送資源池、該第一基地台之接收資源池、該第一基地台之特別資源池、該第二基地台之發送資源池、該第二基地台之接收資源池,以及該第二基地台之特別資源池。該第一使用者裝置駐留在該第一基地台,且依據該資源掃描準則來掃描該第二基地台之發送資源池、該第二基地台之接收資源池或該第二基地台之特別資源池以取得一可用點對點資源,再依據該資源選定準則來選擇該第一基地台之特別資源池或該第一基地台之發送資源池中的一現有點對點資源來和該第二使用者裝置進行點對點通訊,或是選擇該可用點對點資源來和該第二使用者裝置進行點對點通訊。
第1圖為本發明支援點對點技術之通訊系統100的功能方塊圖。通訊系統100包含複數個基地台(網路端)和複數個使用者裝置(用戶端)。為了說明目的,第1圖僅顯示了兩個基地台BS1~BS2和標示兩個使用者裝置UE1~UE2。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基地台BS1~BS2可為演化式基地台(evolved-NobeB, eNB)、基地收發系統(base transceiver system, BTS)、存取點(access point),或微型基地台(femtocell)。使用者裝置UE1~UE2可為行動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掌上型(handheld)電腦、平板(tablet)電腦、迷你桌面(nettop)電腦、筆記型(laptop)電腦,或其它具備D2D通訊功能之裝置。然而,基地台和使用者裝置之種類和數量並不限定本發明之範疇。
使用者裝置UE1位於基地台BS1的覆蓋範圍S1,因此可透過基地台BS1和覆蓋範圍S1內之其它使用者裝置進行通訊。使用者裝置UE2位於基地台BS2的覆蓋範圍S2,因此可透過基地台BS2和覆蓋範圍S2內之其它使用者裝置進行通訊。此外,位於不同基地台覆蓋範圍之使用者裝置亦可透過D2D技術進行資料傳輸。舉例來說,位於覆蓋範圍S1內之使用者裝置UE1可和位於覆蓋範圍S2內之使用者裝置UE2進行D2D通訊。
第2圖為本發明在通訊系統100中進行D2D通訊之方法流程圖,其包含下列步驟。
步驟210: 第一使用者裝置駐留在第一基地台;執行步驟220。
步驟220: 網路端提供至少相關於第一基地台和第二基地台之D2D資訊給第一使用者裝置;執行步驟230。
步驟230: 網路端提供一資源掃描準則和一資源選定準則給第一使用者裝置;執行步驟240。
步驟240: 第一使用者裝置依據資源掃描準則來掃描第二基地台之資源池以取得一可用D2D資源;執行步驟250。
步驟250: 第一使用者裝置判斷資源選定準則中是否有任一條件成立;若是,執行步驟270;若否,執行步驟260。
步驟260: 第一使用者裝置依據第一基地台之特別資源池(exceptional resource pool)或發送資源池(Tx resource pool)來和第二使用者裝置進行D2D通訊;執行步驟280。
步驟270: 第一使用者裝置依據第二基地台之特別資源池或發送資源池來和第二使用者裝置進行D2D通訊;執行步驟280。
步驟280: 第一使用者裝置判斷是否需要進行遞交;若是,執行步驟290;若否,執行步驟300。
步驟290: 第一使用者裝置從第一基地台遞交至第二基地台,並依據第二基地台之特別資源池或發送資源池來進行D2D通訊;執行步驟300。
步驟300: 執行其它運作。
依據相關3GPP規範定義之基地台選擇標準(cell selection criteria)或基地台重選標準(cell reselection criteria),使用者裝置會選擇訊號品質最好的基地台來作為目前服務基地台。以第1圖所示之通訊系統100來說,使用者裝置UE1在步驟210中會駐留在基地台BS1,而使用者裝置UE2在步驟210中會駐留在基地台BS2。為了簡化說明,接下來以使用者裝置UE1之運作來說明。
在步驟220中,網路端可提供相關於目前服務基地台和至少一鄰近目標基地台之D2D資訊給使用者裝置。以第1圖所示之通訊系統100來說,網路端可透過基地台BS1提供相關於基地台BS1~BS2之D2D資訊給覆蓋範圍S1內的所有使用者裝置,並透過基地台BS2提供相關於基地台BS1~BS2之D2D資訊給覆蓋範圍S2內的所有使用者裝置。為了說明目的,假設使用者裝置UE1是D2D發送端裝置,而使用者裝置UE2是D2D接收端裝置。使用者裝置UE1在步驟220中會接收到第一基地台BS1之發送資源池、第二基地台BS2之發送資源池、第一基地台BS1之接收資源池(Rx resource pool)、第二基地台BS2之接收資源池、第一基地台BS1之特殊資源池、第二基地台BS2之特殊資源池、第一基地台BS1之區域計算方法,以及第二基地台BS2之區域計算方法。
在步驟230中,網路端可提供資源掃描準則和資源選定準則給使用者裝置。以第1圖所示之通訊系統100來說,網路端可透過第一基地台BS1提供資源池掃描方式給覆蓋範圍S1內的所有使用者裝置,並透過第二基地台BS2提供資源池掃描方式給覆蓋範圍S2內的所有使用者裝置。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基地台可透過廣播SIB21來發送D2D資訊、資源掃描準則和資源選定準則給覆蓋範圍內的所有使用者裝置。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基地台可透過一專門訊息來發送D2D資訊、資源掃描準則和資源選定準則給覆蓋範圍內的所有使用者裝置,例如透過無線資源控制重新組態( RRC reconfiguration)訊息。然而,基地台發送D2D資訊、資源掃描準則和資源選定準則之方式並不限定本發明之範疇。
在本發明中,使用者裝置在步驟230中接收到之資源掃描準則可包含下列條件至少其中之一:
條件(1):目前服務基地台之訊號強度低於一第一預定臨界值;
條件(2):目前服務基地台之品質低於一第一預定標準;
條件(3):目前服務基地台之訊號強度低於鄰近目標基地台之訊號強度;
條件(4):目前服務基地台之品質低於鄰近基地台之品質;以及
條件(5):從網路端接受到之空中下載(over the air, OTA)訊息中包含遞交指令。
在本發明中,使用者裝置在步驟230中接收到之資源選定準則可包含下列條件中至少其中之一:
條件(6):目前服務基地台之訊號強度高於一第二預定臨界值;
條件(7):目前服務基地台之品質高於一第二預定標準;
條件(8):目前服務基地台之訊號強度高於鄰近目標基地台之訊號強度;以及
條件(9):目前服務基地台之品質高於鄰近基地台之品質。
在步驟240中,第一使用者裝置會依據資源掃描準則來掃描第二基地台之資源池。更明確地說,第一使用者裝置會在資源掃描準則中任一條件成立時掃描第二基地台之資源池。為了說明目的,假設使用者裝置UE1是D2D發送端裝置,而使用者裝置UE2是D2D接收端裝置。對使用者裝置UE1來說,第一基地台S1是目前服務基地台,而第二基地台S2是鄰近目標基地台。當資源掃描準則中的條件(1)~(4)任一成立時,代表鄰近目標基地台相較於目前服務基地台能提供品質較好的D2D資源。當資源掃描準則中的條件(5)成立時,代表依據網路端指示鄰近目標基地台所提供的D2D資源有優先權。因此,當資源掃描準則中條件(1)~(5)任一成立時,使用者裝置UE1會在步驟240中掃描第二基地台BS2之資源池以取得可用的D2D資源。
在步驟250中, 使用者裝置UE1會判斷資源選定準則中是否有任一條件成立。當資源選定準則中的條件(6)~(7)任一成立時,代表目前服務基地台所提供的D2D資源符合特定品質要求。當資源掃描準則中的條件(8)~(9)任一成立時成立時,代表目前服務基地台相較於鄰近目標基地台能提供品質較好的D2D資源。因此,當資源選定準則中條件(6)~(9)任一成立時,使用者裝置UE1會在步驟260中使用第一基地台UE1之特別資源池或發送資源池中的現有D2D資源來和第二使用者裝置UE2進行D2D通訊。
當資源掃描準則中的條件(6)~(9)皆不成立時,代表鄰近目標基地台相較於目前服務基地台能提供品質較好的D2D資源。因此,此時使用者裝置UE1會在步驟270中使用第二基地台BS2提供之可用D2D資源來和第二使用者裝置UE2進行D2D通訊。
在步驟280中,第一使用者裝置會依據3GPP規範中定義之基地台重選標準來判斷是否需要進行遞交。以第1圖所示之通訊系統100來說,當使用者裝置UE1判斷需要遞交時,會從第一基地台BS1遞交至第二基地台BS2,並依據第二基地台BS2之特別資源池或發送資源池來進行D2D通訊。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中,每一使用者裝置都會接收到相關於目前服務基地台和至少一鄰近目標基地台之點對點資訊,依據資源掃描準則來判斷鄰近目標基地台和目前服務基地台何者能提供品質較好的D2D資源,並依據資源選定準則來評估目前服務基地台所提供的D2D資源是否符合特定品質要求,再依此決定使用鄰近目標基地台或目前服務基地所提供之D2D資源來進行D2D通訊。因此,本發明可避免當先前技術在第二種D2D傳輸模式下運作時,在隨機選取資源池內可用資源的過程中無法維持D2D通訊服務連續性之問題。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0‧‧‧通訊系統
BS1、BS2‧‧‧基地台
UE1、UE2‧‧‧使用者裝置
S1、S2‧‧‧覆蓋範圍
210~300‧‧‧步驟
第1圖為本發明支援點對點技術之通訊系統的功能方塊圖。 第2圖為本發明在通訊系統中進行點對點通訊之方法流程圖。

Claims (14)

  1. 一種在一通訊系統中進行點對點通訊之方法,該通訊系統包含至少一第一使用者裝置、一第二使用者裝置、一第一基地台和一第二基地台,該方法包含: 該第一使用者裝置駐留在該第一基地台; 該第一基地台提供相關於該第一基地台和該第二基地台之點對點資訊給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其中該點對點資訊至少包含該第一基地台之發送資源池(Tx resource pool)、該第一基地台之接收資源池(Rx resource pool)、該第一基地台之特別資源池(exceptional resource pool)、該第二基地台之發送資源池、該第二基地台之接收資源池,以及該第二基地台之特別資源池; 該第一使用者裝置依據該第一基地台所提供之一資源掃描準則來掃描該第二基地台之發送資源池、該第二基地台之接收資源池或該第二基地台之特別資源池以取得一可用點對點資源; 該第一使用者裝置依據該第一基地台所提供之一資源選定準則來選擇該第一基地台之特別資源池或該第一基地台之發送資源池中的一現有點對點資源來和該第二使用者裝置進行點對點通訊,或是選擇該可用點對點資源來和該第二使用者裝置進行點對點通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資源掃描準則包含下列條件中至少其中之一: 該第一基地台之訊號強度低於一第一預定臨界值; 該第一基地台之品質低於一第一預定標準; 該第一基地台之訊號強度低於該第二基地台之訊號強度; 該第一基地台之品質低於該第二基地台之品質;以及 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從該第一基地台所接受到之一空中下載(over the air, OTA)訊息中包含一遞交(handover)指令。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使用者裝置係在該資源掃描準則中任一條件成立時掃描該第二基地台之發送資源池、該第二基地台之接收資源池或該第二基地台之特別資源池以取得該可用點對點資源。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資源選定準則包含下列條件中至少其中之一: 該第一基地台之訊號強度高於一第二預定臨界值; 該第一基地台之品質高於一第二預定標準; 該第一基地台之訊號強度高於該第二基地台之訊號強度;以及 該第一基地台之品質高於該第二基地台之品質。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方法,其中: 當該資源選定準則中任一條件成立時,該第一使用者裝置使用該第一基地台之特別資源池或該第一基地台之發送資源池中的一現有點對點資源來和該第二使用者裝置進行點對點通訊;且 當該資源選定準則中無任何條件成立時,該第一使用者裝置使用該可用點對點資源來和該第二使用者裝置進行點對點通訊。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另包含: 在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從該第一基地台遞交至該第二基地台之後,該第一使用者裝置使用該可用點對點資源來進行點對點通訊。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包含: 該第一基地台透過一系統訊息區塊(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SIB)或一專門訊息(dedicated message)來發送該點對點資訊、該資源掃描準則或該資源選定準則至該第一使用者裝置。
  8. 一種支援點對點通訊之一通訊系統,其包含: 一第一基地台和一第二基地台,該第一基地台用來提供相關於該第一基地台和該第二基地台之點對點資訊、一資源掃描準則,以及一資源選定準則,其中該點對點資訊至少包含該第一基地台之發送資源池、該第一基地台之接收資源池、該第一基地台之特別資源池、該第二基地台之發送資源池、該第二基地台之接收資源池,以及該第二基地台之特別資源池; 一第一使用者裝置和一第二基地台,該第一使用者裝置駐留在該第一基地台,且依據該資源掃描準則來掃描該第二基地台之發送資源池、該第二基地台之接收資源池或該第二基地台之特別資源池以取得一可用點對點資源,再依據該資源選定準則來選擇該第一基地台之特別資源池或該第一基地台之發送資源池中的一現有點對點資源來和該第二使用者裝置進行點對點通訊,或是選擇該可用點對點資源來和該第二使用者裝置進行點對點通訊。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通訊系統,其中該第一基地台所提供之該資源掃描準則包含下列條件中至少其中之一: 該第一基地台之訊號強度低於一第一預定臨界值; 該第一基地台之品質低於一第一預定標準; 該第一基地台之訊號強度低於該第二基地台之訊號強度; 該第一基地台之品質低於該第二基地台之品質;以及 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從該第一基地台所接受到之一空中下載訊息中包含一遞交指令。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通訊系統,其中該第一使用者裝置係在該資源掃描準則中任一條件成立時掃描該第二基地台之發送資源池、該第二基地台之接收資源池或該第二基地台之特別資源池以取得該可用點對點資源。
  11. 如請求項8所述之通訊系統,其中該第一基地台所提供之該資源選定準則包含下列條件中至少其中之一: 該第一基地台之訊號強度高於一第二預定臨界值; 該第一基地台之品質高於一第二預定標準; 該第一基地台之訊號強度高於該第二基地台之訊號強度;以及 該第一基地台之品質高於該第二基地台之品質。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通訊系統,其中: 當該資源選定準則中任一條件成立時,該第一使用者裝置使用該第一基地台之特別資源池或該第一基地台之發送資源池中的一現有點對點資源來和該第二使用者裝置進行點對點通訊;且 當該資源選定準則中無任何條件成立時,該第一使用者裝置使用該可用點對點資源來和該第二使用者裝置進行點對點通訊。
  13. 如請求項8所述之通訊系統,其中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另用來在從該第一基地台遞交至該第二基地台之後,使用該可用點對點資源來進行點對點通訊。
  14. 如請求項8所述之通訊系統,其中該第一基地台透過一系統訊息區塊或一專門訊息來發送該點對點資訊至該第一使用者裝置。
TW106108255A 2016-10-07 2017-03-14 進行點對點通訊之方法及相關通訊系統 TWI6338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405243P 2016-10-07 2016-10-07
US62/405,243 2016-10-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5220A true TW201815220A (zh) 2018-04-16
TWI633803B TWI633803B (zh) 2018-08-21

Family

ID=61898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8255A TWI633803B (zh) 2016-10-07 2017-03-14 進行點對點通訊之方法及相關通訊系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20339A (zh)
TW (1) TWI63380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07944A1 (en) 2020-04-14 2021-10-21 Ne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32400B2 (en) * 2013-02-28 2016-12-27 Intel Deutschland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cellular wide area radio base station
WO2014134831A1 (en) * 2013-03-08 2014-09-12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of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CN104918330B (zh) * 2014-03-14 2018-11-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d2d发送资源池的选择方法及d2d发送ue
CN115022954B (zh) * 2014-03-19 2024-11-01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Wtru及由wtru执行的方法
KR102348010B1 (ko) * 2014-06-27 2022-01-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셀간 장치 간 통신 및 디스커버리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16048075A1 (ko) * 2014-09-25 2016-03-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장치 대 장치 단말의 인접 셀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07944A1 (en) 2020-04-14 2021-10-21 Ne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EP4136907A4 (en) * 2020-04-14 2023-11-22 NE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33803B (zh) 2018-08-21
CN107920339A (zh) 2018-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67174B1 (ko) 단말간 직접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EP2896264B1 (en) Initiation of inter-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2020350B1 (ko) 무선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d2d 통신을 지원/사용하는 단말기의 이동성을 지원하는 방안
CN106233774B (zh) 用于集成wlan/3gpp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协议
CN107409292B (zh) 边链路信息传输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CN107295454B (zh) 资源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US20140376515A1 (e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wlan discovery and handover in coexisted lte and wlan networks
CN107113664B (zh) 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中切换的改进的报告
US976327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CN110720238A (zh) 用于实施群组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WO2015118405A2 (e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dual connectivity system for providing services to handover of a user equipment
US2022025641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US2014029582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ffic 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4465752A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r-ue coordin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6993322A (zh) 电子设备和通信方法
WO2014146261A1 (zh) 接入控制方法、接入方法、装置、基站、用户设备和实体
US10271255B2 (en) Base station
WO2021226967A1 (zh) 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CN107810658A (zh) 多连接性
US10681702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3517364B (zh) 微基站宏小区切换方法、微基站及核心网设备
CN109891930B (zh)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邻居关系建立
TWI633803B (zh) 進行點對點通訊之方法及相關通訊系統
CN113973350A (zh) 信息传输方法、中继终端及被中继终端
CN105872943A (zh) D2d业务通知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