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36753A - Dust keeper for three-dimensional make-up machine - Google Patents

Dust keeper for three-dimensional make-up machin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36753A
TW201036753A TW98110931A TW98110931A TW201036753A TW 201036753 A TW201036753 A TW 201036753A TW 98110931 A TW98110931 A TW 98110931A TW 98110931 A TW98110931 A TW 98110931A TW 201036753 A TW201036753 A TW 20103675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powder
dustproof
proof
co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10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76286B (en
Inventor
Kwo-Yuan Shi
Ke-Ming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TW981109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76286B/zh
Publication of TW201036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36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762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76286B/zh

Links

Description

201036753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案係關於一種防塵裝置,尤指一種適用於立體成型 * 機構之防塵裝置。 【先前技術】 快速成型技術(Rapid Prototyping,簡稱RP技術)係 ❹為依據建構金字塔層層堆疊成型的概念所發展而成,其主 要技術特徵是成型的快捷性,能在不需要任何刀具,模具 及治具的情況下自動、快速將任意複雜形狀的設計方案快 速轉換為3D的實體模型,大大縮短了新產品的研發周期 及減少研發成本,能夠確保新產品的上市時間 發的-次成功率’它為技術人員之間,以及技 業決策者、產品的用戶等非技術人員之間提供了一個更加 完整及方便的產品設計交流工具’從而明顯提高了產品在 ❹ 市場上的競爭力和企業對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 目前RP技術發展出利用喷印技術結合載具精密定位 技術的方式來生產3D的實體模型,其生產方式係為先將 一層粉末铺設於載具上方並利用噴墨列印技術於部分粉 末上噴印高黏度膠合劑液體,使膠合劑液體與粉末沾黏並 固化,一直重複上述製程層層堆砌即可完成3D的實體模 型。 然而習知RP技術所使用的噴印設備,在不進行喷射 列印時並無法封存,殘膠會在噴印頭或儲存的維護站内乾 3 201036753 掉,將會造成後續噴印功能性不良,無法繼續 品質3D彥品。 、產出鬲 現行的RP技術雖是號稱快迷成雜術, 物品的尺寸大小或是如何改進快逮成_置的 花費數小時或數十小時才能成形完肴仍品 的成品中,當喷印頭本身有阻塞時若未即曰^ 覺’就會造成無法補救的時間及物料浪費。 或察 Ο
另外,f使用噴印高黏度膠合麟制 形 膠點噴出速度面達8_少,在此超高速喷液中^夺, 黏粉末^瞬間,旁邊未被液滴_的奈米 土粉末,飛揚的現象,而且習知的設備沒有 及粉广推入回收筒’會造成粉末掉落時“ 及月b源浪費’另外,每次舖去、6上、 木 間’且成型後須特數何乾I 待成型乾燥時 挖取不慎均可能傷及成品,=需=成形強度不足或 可取出,以及嘴印定位精度益法成i了強度夠強,方 及列印,增加總成型的時間達成,只能單向快速舖粉 〜另外,當長期待機或噴印頭離開時,維護站内的刮片 及费封件會黏有膠合劑且產生硬化現象。 而且,習知技術使用單向敷粉及單向喷印的裝置,單 =噴印其列印模組動作為先由原點處至終點處供粉,再由 、·χ點處敷粉至原點處,最後再由原點處開始喷印至終點 處,前置作業時間過於冗長,時間無法充分利用。 4 201036753 因此,如何發展一種可改善上述習知技術缺失之適用 於立體成型機構之防塵裝置,實為目前迫切需要解決之問 • 題。 【發明内容】 本案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適用於立體成型機構 之防塵裝置,俾解決傳統立體成型機構在不進行噴射列印 Ο 〇 時並無法封存,殘膠會在喷印頭或儲存的維護站内乾掉、 及喷印頭離開時維護站内的刮片及密封件會黏有膠合劑 且產生硬化,以及在舖粉或列印作業時會造成塵粉飛揚的 工作環境,影響到裝置及構件之正常工作等缺點,特別提 供種防塵裝置,達到整個設備全面性的絕對防塵作業的 效益。 〃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之一較廣義實施樣態為提供一種 防塵裝置,其係適用於立體成型機構,立體成槿 ,部件、建構槽、列印模組、暫存儲粉槽、 單兀及刮除單70之維護裝置、供粉槽,該防塵裝置包含· 二傳動部件防塵結構,具有-防塵板件及_伸縮防塵3護 該防塵板件包覆於該傳動部件之·,該__ =伸縮地設置於該防塵板件上f隔建構粉末岭 建=塵結構’包含一落粉防‘ 及第—吸風裝置,該洛粉防塵部件環繞設 之周圍收集揚起之該建構粉末落人,該第…及n 吸取導W減㈣塵部件“之祕粉末; 5 201036753 防塵、”。構包含一蓋座封塵部件及一清潔防塵部件,該 蓋座封塵部件於該蓋座單元間置時遮蓋防塵保護,該清潔 •防塵部件於該刮除單元閒置時遮蓋防塵保護;一作業環境 方塵,構具有一第一吸風裝置,用以使該立體成型機構 之内部作業環境產生一負壓,以吸附飛揚之該建構粉末. I儲粉槽防塵結構,包括有一蓋體及一彈性元件,該蓋體 設置於該暫存儲粉槽之槽口上方,並藉由該彈性元件與該 ❹暫存儲存槽相連接可左右平移關閉該暫存儲粉槽之槽 口’以封閉該暫存儲粉槽内落塵飛揚。 【實施方式】 體現本案特徵與優點的一些典型實施例將在後段的 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案能夠在不同的態樣上具 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案的範圍,且其中二說曰減 圖示在本質上係當作說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案。 ❹ 料㈣—圖A及第_圖6,射第—圖八係為本案 較佳實施例之立體成型機構之立體結構示意圖,第一圖B 係為第一圖A之剖面示意圖,如第一圖A所示,本案之 立體成型機構!主要係於-具有承載平台91之建構基座9 上架構-列印模組U、複數個暫存儲粉槽、複數個供粉 槽、-升降設備14及-建構槽15 (如第—圖B所示)。 又,本案之立體成型機構更具有一列印品質檢測機構 及一影像偵測元件,該列印品質檢測機構包含有一受驅動 可捲動之紙張’用以供該列印模組於該紙張上喷印一圖 6 201036753 形,以該影像偵測元件偵測該紙張之圖形來判斷該列印模 組是否阻塞;以及為了防止列印模組不運作時,其上列印 • 匣之喷印頭上所殘留的含膠合膠之液體硬化及飛揚的粉 • 末黏著在噴印頭上,而導致後續喷印功能不良,無法繼續 喷印出高品質的立體物件,因此本案之立體成型機構中也 設置一維護裝置。 再者,本案之立體成型機構以建構粉末上喷印含膠合 ^ 劑之液體建構成型立體物件,該建構粉末在舖粉或列印作 〇 業時會造成塵粉飛揚的工作環境,影響到上述裝置及構件 之正常工作。然而,本案立體成型機構之裝置及構件隨時 均要維持正常運作,是必須要求整個設備全面性的絕對防 塵,因此,本案之立體成型機構也進一步設置防塵裝置, 該防塵裝置包括有一傳動部件防塵結構、一建構槽防塵結 構、一維護裝置防塵結構、一作業環境防塵結構、一儲粉 槽防塵結構,用以防止該舖粉及列印作業所揚起之該建構 © 粉末污染,予以隔絕。 另外,一般之立體成型機構在建構成型立體物件是非 常的費時,為克服此項缺點,建構槽上舖粉疊層的速度必 需加快,但在常溫下,含膠合劑之液體喷灑後必需要一段 時間乾燥,為縮短乾燥時間,本案之立體成型機構也進一 步設置加熱迴風裝置,可加快乾燥時間,達到快速喷印及 成型時間,並可做為喷墨頭之防塵保護。 又,本案本案之立體成型機構為了達到可連續供應含 膠合劑之液體的目的,乃進一步提供一連續供液裝置,將 7 201036753 ^膠合劑之液體傳送至該列印模組之—列印㈣,得以長 時間連續在建構粉末上進行嗔印作業。 月並廢:就本案立體成型機構上述所提及相闕裝置、構件 及二把立體物件成型方法做群細說明。 沾邦3閲第圖β,建構槽15的内部係與升降設備14 Ο 0 接且可作上下升降位移,且建構槽15的 二:有一建構平台151,建構平台151係用以供放置 詹層堆疊成型的立體物件,且與升降設備14相連接定位, 主要依升降設備14的帶動而於建構槽15的 行 降。 請再參閱第-圖Α,複數個供粉槽可包含2個供粉槽 m及132,主要設置於立體成型機構i的左右兩侧邊, 用以提供生產立體物件所需要之建構粉末。至於,複數個 暫存儲粉槽可包含2個暫存儲粉槽121及i 設置於列印模組U的左右兩側邊,且與列印模组^ 進仃左右連動’供粉槽m係與暫存儲粉槽ΐ2ι相配合設 置於同-側,用以提供建構粉末至暫存儲粉槽⑵ 後,舖粉,=_則與暫存儲粉槽122相配合 言又置於同-側’用以提供建構粉末至暫存儲粉槽⑵内進 行後續可雙向建構舖粉。 本實施例將以列印模組u由第—側邊 始運作實施立體物型方法提出說明,其中 一仞邊 -圖A之左侧,第二侧邊代表第一圖其=側邊代表第
口 a之右側,但實際 運作方式不以此為限,請再參閱第一圖B 久弟十二圖,本 8 201036753 案之立體成型機構1的運作方式係為:首先,當左側之供 粉槽U1與暫存儲粉槽121相配合時,供粉槽131將提供 舖於建構平台151整個表面一次所需要的建構粉末16 .至暫存儲粉槽121内(步驟S121及第一圖D所示),待供 粉完畢,列印模組U將帶動暫存儲粉槽121由左側移動 至右側(步驟S122) ’而暫存儲粉槽121内部的建構粉末 16將於移動的過程中平舖於建構平台151的表面上(步驟 ❹ S123)’ 一直到列印模組11移動至右側邊(如第一圖c所 不)’供粉槽132將可與暫存儲粉槽122相配合對應設置, 供粉槽132同樣提供舖設於建構平台151整個表面一次所 需要的建構粉末16至暫存儲粉槽122内(步驟sn4),待 供粉完成後,列印模組U將往左側移動,並利用喷墨列 印技術於建構平台151上所舖設的部分建構粉末16上喷 印含膠合劑之液體,使該液體與建構粉末16沾黏並固化 (步驟S125)’而設置於列印模組11右側邊之暫存儲粉槽 ❹122將隨後再舖設—層建構粉末16於已進行喷射列印完 成之建構粉末16上(步驟Sl26),待列印模組n移動至 左側並再次使供粉槽131與暫存儲粉槽i2i相配合對應 後’供粉槽131將再次提供粉末至暫存儲粉槽121内(步 驟S127),之後列印模組11則帶動暫存儲粉槽121由左側 移動至右側,並利用喷墨列印技術於建構平台m上所舖 設的部分建構粉末w上噴印高黏度膠合劑液體,使膠合 劑液體與建構粉末沾黏並固化(步驟Sl28),接著,立體 成型機構1之運作軟體將判斷是否已經完成立體物件的生 9 201036753 產步驟,若結果為疋,則結束生產步驟,而升降設備14 將帶動建構平台151往上升,即可清除多餘的建構粉末 16,以進行取件。 . 反之,若結果為否,則設置於列印模組11右側邊之 暫存儲粉槽122將隨後再舖設一層建構粉末於已進行噴射 列印完成之建構粉末上,一直重複上述步驟S123至S128 層層堆砌即可完成立體物件,即3D的實體模型,可解決 ❹ 習知技術使用單向敷粉及單向喷印的裴置,單向喷印其列 印模組動作為先由原點處至終點處供粉,再由終點處敷粉 至原點處,最後再由原點處開始噴印至終點處,前置作業 時間過於冗長,時間無法充分利用的問題。 另外,於列印模組11每喷印一層或是生產一定的厚 度後,升降設備14將帶動建構平台151往建構槽15的内 部下降(如第一圖D所示),而列印模組η將繼續配合暫 存儲粉槽121及122的舖粉而進行立體物件的生產,一直 ❿ 到整個立體物件成型後,升降設備14將帶動建構平台151 往上升’即可清除多餘的粉末,以進行取件。 清參閱第一圖E、第一圖A及第一圖B,其中第一圖 E係為第一圖B的a區域放大示意圖,如圖所示,供粉槽 131的内部係設置有複數個滾輪,即兩組第一滾輪1311 及一第二滾輪1312,第一滚輪1311可作為攪拌供粉槽131 内部之粉末’第二滚輪1312則為一定量滾輪,用以定量 提供建構粉末16至暫存儲粉槽121内,即舖設於建構平 台151整個表面一次所需要的建構粉末16。 201036753 請再配合參閱第一圖A及E,暫存儲粉槽121的上方 係設置有一可左右平移開啟之蓋體1211,且蓋體1211係 - 藉由一彈性元件1213與暫存儲存槽121之本體相連接, • 本實施例彈性元件1213為彈簧。另外,該蓋體1211的邊 緣具有一凸側部1212。 請再配合參閱第一圖C及E,暫存供粉槽121上方更 具有一供粉通道1313及一擋件1314,擋件1314係於暫存 ^ 儲粉槽121與供粉槽131相接觸時,與暫存儲粉槽121之 蓋體1211的凸側部1212相抵頂,用以水平開啟暫存儲粉 槽121,使得供粉槽131可經由供粉通道1313將建構粉末 16輸送至暫存儲粉槽121内部,可縮短暫存儲粉槽121 與供粉槽131之間落粉的距離,以減少粉末的飛揚。 請再參閱第一圖E,當供粉槽131供粉完畢後,暫存 儲粉槽121將因列印模組11的帶動而往右侧遠離供粉槽 131,此時,擋件1314將不再抵頂暫存儲粉槽121之蓋體 © 1211的凸側部1212,而蓋體1211也將因彈性元件1213 彈性恢復力的作用而關閉(如第一圖A所示)。 請參閱第一圖F及第一圖Η,其中第一圖F係為第一 圖Ε所示之暫存儲粉槽之板件的槽孔與底部之開孔不相 通之結構示意圖,第一圖Η係為暫存儲粉槽之蓋體開啟之 立體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暫存儲粉槽121的内部係設 置有一驅動部件,可為偏心輪1214,用以帶動具有複數個 槽孔12151之板件1215運動,且暫存儲粉槽121之底部 與板件1215相對應之區域係設置有複數個開孔1216,且 11 201036753 該複數個開孔1216彼此之間係水平且分離設置,當暫存 儲粉槽121之蓋體1211開啟並進行供粉時,偏心輪1214 . 將帶動板件1215移動使槽孔12151與開孔1216之間不連 . 通,可防止建構粉末外洩,反之,當暫存儲粉槽121之蓋 體1211關閉時,偏心輪1214將帶動板件1215移動使槽 孔12151與開孔1216之間相連通(如第一圖G所示),如 此一來,暫存儲粉槽121内部之建構粉末將於列印模組u ❹的帶動下掉落於建構平台151上,並藉由後方的滾輪1217 將建構粉末推平及壓平以使建構粉末平舖於建構平台151 的表面上。 睛再參閱第一圖F及H,由於本案之板件1215上所 叹置之槽孔12151彼此之間係水平且分離設置,因此可以 分段的落粉方式於建構平台151上進行供粉(如第二圖B 所示),以使建構平台151上的舖粉密度一致,可解決習 知技術於開始供粉時就一次提供所有的粉量,造成開始推 © &時因為重量及推擠,形成前段與後段舖粉的密度不平均 及多餘建構粉末推至回收筒内,如第二圖A所示,當粉量 不、足^舖粉過多時’粉量都會集中在中間部分,造成建構 粉末密度不均’使較前端粉末密度較敏密,而建構平台的 =端不容易舖到建構粉末,必須要多次舖粉才會舖到,所 ^成的建構粉末密度;^均、建構粉末浪費以及時間上浪費 以及而多次作業才能完成一次舖粉的問題。 至於,供粉槽132與暫存儲粉槽122結合的方式及結 構係與第一圖E、F、h ^ ___ ° 12 201036753 請再參閱第一圖A及第三圖,其中第三圖係為第一圖 A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案之立體成型機構1 ‘ 更具有一列印品質檢測機構17以及一影像偵測元件18, 列印品質檢測機構17係包含一架構於建構基座9之承載 平台91上受驅動可捲動之紙張171,列印模組11於初始 運作前會先於紙張Π1上進行喷印,而設置於供粉槽131 側邊上之影像偵測元件18,例如:該影像偵測元件18為 0 —電荷耦合元件(CCD),將偵測列印出來的圖形並判斷 列印模組11的喷印頭1121 (如第七圖F所示)是否有阻 塞的現象,若判斷結果為是,則需要先對列印模組11進 行清潔,反之若判斷結果為否時,則列印品質檢測機構17 將捲動紙張171,將已使用過之紙張171捲收起來以更換 乾淨的紙張171,以利後續測試使用,而列印模組11即可 於建構平台151上進行後續喷印動作。 請參閱第四圖A,其係為本案列印模組之部分結構示 ❿ 意圖,如圖所示,本案之立體成型機構1更包含一傳動部 件111,例如:該傳動部件111為滚珠導螺桿及線性滑軌 等,其係跨設於列印模組11的兩側,主要用來帶動列印 模組11進行移動。 本案之立體成型機構1為了防止喷印過程所產生飛揚 的建構粉末沾附於傳動部件111上,而造成其使用壽命及 列印精度等影響,本案之立體成型機構1所設置之傳動部 件防塵結構,其係由防塵板件191及伸縮防塵護套192所 組成(如第四圖B所示),用以將傳動部件111與塵粉飛 13 201036753 揚的環境阻隔,以確保傳動部件⑴ 防塵板件191可為一鐵件 - 塵。其中, =Γ:Γ92行走時之軌道。當列印模組心
…斤 套192的左半部會受到列印模组U 的擠壓而收縮,而右半邻則 、、’ 往古㈣叙吐从長之,當列印模組11 在右側移動時,伸縮防塵 Ο ❹ 组11的施厭而, 套192的右+部會受到列印模 的擠壓而收縮,而左半部則延長,以達到阻隔於太 與傳動部件m接觸的目的。 運職w末 二旁參閱第五圖A’其係為本案立體成型機構所設置之 冓槽防塵結構不意圖,為了清楚說明本案之細部結構, 第五圖A係將第—圖所示之立體成型機構的部分結構予 以省略未標示,如第五圖所示’於一些實施例t,本案之 立體成型機構i所設置之建構槽防塵結構,係由落粉防塵 部件20及第-吸風裝置21所組成,該落粉防塵部件2〇 環繞設置於建構槽15的周圍’而該建構平台i5i則設置 於該落粉防塵部件2G的中間區域,該落粉防塵部件2〇包 含一具有複數個貫穿孔洞2011之蓋體201及一本體2〇2, 且為了避免粉末直接落下造成塵粉飛揚於本體2〇2的内 部,更設置有複數個斜面結構2021 (如第五圖B所示), 並配合第一吸風裝置21的吸取,將喷印過程所揚起之粉 末由蓋體201之貫穿孔洞2011、本體202之斜面結構2021 收集至集粉槽22中(如第五圖C所示)。 為了防止列印匡112不運作時,列印g 112之喷印頭 14
❹ 氆封喷印頭1121 (如第六圖d所示),可達到防止列印匣 112之喷印頭1121上的含膠合劑之液體硬化,以及防止粉 末黏著在喷印頭1121上的功效。當然,於一些實施例中, 密封部件312的數量可依據列印匣112的數量而變動。 在使用噴印含膠合劑之液體的方式成形時,膠點噴出 速度馬達8m/s ’在此超高速喷液中,當液滴粘黏在粉末瞬 201036753 121上所殘留的含膠合劑之液體硬化及飛揚的粉末黏著 二喷印頭1121上,而導致後續嗔印功能不良,無法繼續 喷P出尚品質的立體物件,因此於本實施例之立體成型機 構中所β又置之維5蒦裝置30主要包括有分別設置於該建 3基座9之該承載平台91上—蓋座單元31及—刮除單元 ’於列印H U2不運作時,該蓋座單元31用來密封列 印S 112之喷印頭1121 (如第六圖D所示),刮除單元% 將喷印頭1121上多餘的含膠合劑之液體去除掉,以防止 噴印頭mi受污染及乾化(如第七圖F所示)。 睛參閱第六圖A及B’其中第六圖A係為本案之立體 成型機構所設置之維護裝置之部分結構示意圖,第六圖B 係為第六圖A所示之蓋料元結構示意圖,如第六圖a 所示’本案之蓋座單元31包含-防護蓋座311及至少一 個之密封部件312 ’該防護蓋座311係設置於立體成型機 構1之承載平台91上,及該至少一個之密封部件312設 置於防護蓋座311内部,主要於列印g 112不運作時,與 列印匣112的底部頂觸,使得防護蓋座311内部的至少一 密封部件312與列印i£ 112之喷印頭1121頂觸連接,以 15 201036753 間,旁邊奈米級小粉末會因而反彈飛揚,或在供粉或取件 時’均會產生粉末到處飛揚,此時防護蓋座311就有可能 會受到粉末的污染而需要防塵的裝置,因此本案所設置維 .護裝置防塵結構係包含一對蓋座單元31封塵之蓋座封塵 部件33 (如第六圖C所示)及一對到除單元“封塵之到 板封塵部件4 (如第7圖B所示)。 當列印匣112進行喷印運作而防護蓋座311間置時, 〇 該盍座封塵部件33即可封蓋保護防護蓋座311達到防塵 的目的。遠盍座封塵部件33係由本體331、活動蓋體332 及彈性7G件333所組成,該本體331係固設於承載平台% 上,該活動蓋體332係部分套設於該本體331上,該彈性 元件333可為一彈簧’其一端係固定於該本體上,另 一端則與該活動蓋體332連接。 之剖面示意圖,如第六圖D所示, ❹且朝該防護蓋座311方向靠近時, 請參閱第六圖D及E,其係為本案蓋座封塵部件運作 ,當該列印匣112不運作 ’該列印匣112之承載框 架114將與5亥蓋座封塵部件%力活動蓋體说相抵頂, 動即圖中所不之b方向’使該防護蓋座311裸露出來, 並使該蓋座單元31夕宓私如从^..
1干:uz頂觸連接而密封。 以推動該活動蓋體332往遠離該防護蓋座3ιι的方向彩 匣112之喷印頭1121與該密封部 。此時,該活動蓋體332將因該列 16 201036753 的持續抵頂而一直維持開啟的狀 印£ 112之承載框架U4 態。 反之’請參閱第六圖E,當該列印g n2欲進行喷印 工作時’該列印E 112將脫離該防護蓋座3ιι上方,而往 該建構平台m方向移動,即圖中所示方向,此時, 違列印S 112之承載框架114將不在對該蓋座封塵部件% 〇 的活動蓋體332施予抵頂的作用力,使該活動蓋體扣因 應該彈性元件333的彈性回復力作用而往該防護蓋座3ιι 的方向移動,進而覆蓋該防護蓋座311,以達到防止飛揚 的粉末污染防護蓋座311。 請參閲第七圖A及C,其中第七圖八係為本案立體成 型機構所設置之清潔防塵部件之立體結構示意圖,第七圖 C係為第七圖A2C區域放大示意圖,如第七圖a所示, 本案之清潔防塵部件4設置於立體成型機構i之承載平台 91上,該承載平台91之相對兩側邊係分別架構列印模組 11之板件115,該板件115架設於傳動部件lu上,用以 因應傳動部件111的驅動來帶動列印模組UMa b方向往 返運動,以使列印模組U於建構平台151上進行喷印。 請再參閱第七圖A及C,該板件115侧邊上係具有一 凸出桿件1151,以及請參閱第七圖B,其係為第七圖a 所示之刮除單元與清潔防塵部件4組立關係示意圖,如圖 所不,該刮除單元32係包括有一可轉動之本體321、傳動 輪組322及至少一刮板323,其中該本體321受傳動輪組 322驅動可轉動,該至少一刮板323設置於本體321上連 17 201036753 動,該刮板323,可為一橡膠材質之刮板;而該清潔防塵 部件4係由蓋體41及一復位元件42所組成,本實施例復 位元件42為一扭力彈簧,該蓋體41樞設於該刮除單元32 • 上,並設有一帶動輪411與傳動輪組322唾合連動,而該 復位元件42也勾掛於該刮除單元32上,如此蓋體41藉 由復位元件42可來回轉動地與刮除單元32連接,藉由蓋 體41轉動而令帶動輪411驅動傳動輪組322來帶動刮板 0 323呈一開啟或關閉狀態,當刮板323開啟時係呈現垂直 設置(如第七圖F所示),反之,關閉時則呈現水平設置 (如第七圖C所示)。 請再參閱第七圖B,該蓋體41的一側邊具有一路徑 導向單元412,其係為具有彈性之板件,其包含一傾斜面 4121及一抵頂面4122,請參閱第七圖C,當列印匣112 脫離該防護蓋座311往該建構平台151方向移動,且該板 件115移動至清潔防塵部件4時,該板件115之凸出桿件 〇 1151將沿著該路徑導向單元412之傾斜面4121的導引而 通過清潔防塵部件4 (如第七圖D所示),由於該路徑導 向單元412係為一彈性板件,因此當凸出桿件1151壓於 傾斜面4121上時,將使得該路徑導向單元412向下產生 位移(如第七圖D所示),而使該板件115之凸出桿件1151 順利通過清潔防塵部件4 (如第七圖E所示),以帶動列 印模組11至建構平台151上進行喷印。 反之,當該列印模組11之列印匣112列印完成或是 喷印頭1121有污垢時,該板件115將帶動該列印模組11 18 201036753 往該清潔防塵部件4方向移動(即如第七圖所示,由a往b 方向移動),該板件115之凸出桿件1151將與該路徑導向 • 單元412之抵頂面4122相頂觸,並藉由該板件115移動 所產生的推力來使該蓋體41連接的帶動輪411驅動傳動 輪組322轉動,如此該清潔防塵部件4之蓋體41被向下 推動,同時,該刮板323也因傳動輪組322的帶動而垂直 開啟,使得該喷印頭1121經過該清潔防塵部件4上之刮 _ 板323,將該喷印頭1121上多餘的含膠合劑之液體去除 〇 掉,以防止喷印頭1121受污染及乾化。 請再參閱第七圖C及D,如圖所示,當該清潔防塵部 件4之刮板323不需要運作時,此時該板件115之凸出桿 件1151與該路徑導向單元412之抵頂面4122不頂觸,因 此該蓋體41受復位元件42之扭轉復位,故藉由該蓋體41 覆蓋刮除單元32,可達到防止飛揚的粉末或是含膠合劑之 液體污染刮除單元32的功效。 ❹ 請再參閱第七圖B及F,當該刮板323完成清潔工作 且該列印匣112離開後,該清潔防塵部件4之復位元件42 的彈性回復力將扭轉該蓋體41復位而連動帶動輪411驅 動傳動輪組322轉動,以使刮板323轉動至關閉狀態,該 蓋體41將再次覆蓋刮除單元32,可達到防止飛揚的粉末 或是含膠合劑之液體污染刮除單元32的功效。 請參閱第八圖及第十三圖,第八圖其係為於本案之立 體成型機構之作業環境防塵結構示意圖,第十三圖其係為 本案立體成型機構之外觀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案之 19 201036753 立體成型機構1的内部作業環境係利用罩蓋8與外界隔 離,由於内部作業環境運作時亦會造成粉末飛揚,為了避 • 免粉末影響内部組件的運作及壽命,於實施例中,可於内 部作業環境中設置一作業環境防塵結構,該作業環境防塵 結構包含一開孔51、一管線52及一第二吸風裝置53,該 開孔51設置於建構基座9上並受罩蓋8遮蓋於立體成型 機構1的内部作業環境(未圖示),而該管線52連結於開孔 0 51及一第二吸風裝置53之間作為集塵傳輸管路,因此該 立體成型機構1在一頂面外部蓋著罩蓋8下作業,用以使 作業環境產生一負壓,以將飛揚的粉末吸往回收裝置内 (未圖示)。 請參閱第九圖,其係為第一圖A所示之暫存儲粉槽之 部分結構示意圖,如第一圖F、G及第九圖所示,於一些 實施例中,暫存儲粉槽121的内部係設置有一儲粉槽防塵 結構,該儲粉槽防塵結構包括有一蓋體1211、一彈性元件 ❹ 1213及暫存儲粉槽121内所設之一斜面結構1218,該蓋 體1211設置於該暫存儲粉槽121的上方並藉由彈性元件 1213與暫存儲存槽121之本體相連接,達成可左右平移開 啟或關閉封閉暫存儲粉槽121之槽口動作。 當暫存儲粉槽121的蓋體1211開啟而進行供粉時, 藉由該斜面結構1218的設置來導引供粉,以及防止供粉 時因重力直接落粉而造成建構粉末飛揚的情況發生,且供 粉完畢後,該蓋體1211將關閉,可將暫存儲粉槽121舖 粉時所產生之飛揚塵粉限制於其内部之密閉空間内,以達 20 201036753 到暫存儲粉槽121防塵的功能。 請參閱第十圖A,其係為本案立體成型機構設置加熱 • 迴風裝置之剖面示意圖,如圖所示,本案之加熱迴風裝置 • 可包含至少一加熱裝置61,該加熱裝置61可為一石英加 熱管,但不以此為限,設置於滾輪1217的側邊,主要於 列印模組11喷印後立即在已與建構粉末沾黏的含膠合劑 之液體上加熱烘乾,使其與建構粉末16黏結固化,以利 q 再次進行舖粉,可加快舖粉的速度,於一些實施例中,加 熱迴風裝置更可具有一熱感測器(未圖示),主要用來感 測加熱的溫度並根據感測結果來控制加熱裝置61運作, 當感測加熱裝置61加熱至某一設定溫度時,隨即關閉加 熱裝置。 請再參閱第十圖A並配合第十圖B,其中第十圖B係 為第十圖A所示之立體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為了避免 加熱裝置61之熱氣對流造成列印模組11的損壞,加熱迴 © 風裝置更可包含有一迴風通道62 (如第十圖A及B所 示),該迴風通道62可透過管線63 (如第五圖A所示) 與抽風裝置(未圖示)相連接,可將加熱裝置61所產生 熱氣的流動方向引導至該迴風通道62,以避免熱氣流經該 列印模組11之列印匣Π2而造成喷印頭1121的損壞,於 一些實施例中,該加熱裝置61的設置位置以與該迴風通 道62在同一側面為佳,另外,該迴風通道62搭配抽風裝 置除了可控制熱氣的流動方向外,更可將列印模組11進 行喷印過程中所揚起的粉末吸取至回收裝置中,達到一喷 21 201036753 墨頭的防塵保護功效。 請參閱第十-圖,其係為本案立體成型機構所連續供 液裳置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之連續供液裝置7〇 .可包含-供液容器71、第一抽吸裝置72、第二抽吸裝置 73及-回收槽74。其中,該供液容器心置於立體成型 機構1的外部’用以儲存該列印模纽u喷印所需之含膠 合劑之液體7U,而該供液容器71藉由一連接管路導引及 〇 I抽吸裝置72抽吸作用,將内部儲存液體π導入該 列印E 112R ’而該列印g U2也可藉由一連接管路導引 及第二抽吸裝置73抽吸作用,將内部過剩液體7ιι導入 回收槽74内。 當該列印模組11運作時,利用立體成型機構i之運 作軟體計算該列印£ m喷點數所需嘴射的含夥合劑之液 體液量,接著利用該第一抽吸裝置72自該供液容器 71中吸取大於所需喷印量一些些的量至該列印厘内 4 ’待列印E 112噴印完成後,列印厘112内部多餘的膠 合劑液體則7U可利用第二抽吸裝置73的抽吸而流入回 收槽74中。本實施例中第—抽吸裝置72及第二抽吸裝置 72為一栗浦。 又,本案之第一抽吸裝置72係具有單向止逆的功能, 因此可將供液容器放置於底於列印g 112之喷印頭高 度的任何位置,且該列印E m的液位债測導管⑴的插 入接觸液體711的高度’可以作為控制偵測列印g ιι2内 所能存放含膠合劑之液體711的高度及容量。另外若該回 22 201036753 收槽74是清潔的情形下,是可以再倒入外部供液容哭刀 内重新使用。 . 综上所述,本案之立體成型機構於其兩側邊分別設置 . 供粉槽及暫存儲粉槽,使供粉槽可提供建構粉末至相配a 之暫存儲粉槽内,而列印模組可帶動第—及第二暫存儲二 槽進行雙向舖粉之供粉,並進行雙向喷印,可進行雔向: 粉、及舖粉及列印,以提升舖粉及喷印之速度。又" 〇 本案之立體成型機構及其成型方法,藉由供粉槽定量 &供舖设於建構平台整個表面一次所需要的建構於末至 暫存儲粉槽内,以及暫存儲粉槽底部之板件所包含之… 個槽孔彼此之間係水平且分離設置,可以分段落粉的複數 於建構平台上進行供粉,以使建構平台上的舖^密二f 致。 又一 ❹ 另外’本案之立體成型機構及其成型方法,料由“ 傳動部件防塵結構、建構槽防塵結構、維譜 θ ""置 叹衣置防塵级 構、作業環境防塵結構、儲粉槽防塵結構等防塵事置〜 以防止該舖粉及列印作業所揚起之該建構粉末污2 ’用 立體成型機構之裝置及構件隨時均能維持正常運5促使 整個設備全面性的絕對防塵;況且,該維鳟# 達到 叉衣罝防塵社播 可在不進行喷射列印時保護維護裝置之蓋座 1 早疋及刮 單元’以達到防塵及防止噴印頭受污染及乾話等目的’、 再者,本案之立體成型機構及其成型方法,並可/ 列印品質檢測機構及影像偵測元件來判定嘴印頭a =由 阻塞,以及設置加熱迴風裝置來縮短等待成型乾燥、有 23 201036753 及作為喷墨頭防塵保護等功效。是以,本案之立體成型機 構及其成型方法極具產業之價值,爰依法提出申嗜。 本案得由熟知此技術之人士任施匠思而 飾,然皆不脫如附申請專利範圍所欲保護者。
201036753 【圖式簡單說明】 第圖A.其係為本案較佳實施例之立體成型機構之立體 • 結構示意圖。 第一圖B :其係為第一圖A之剖面示意圖。 第一圖C··其係為第一圖6所示之列印模組移動至右側邊 之示意圖。 第-圖D:其係為第一圖3所示之升降設備作動示意圖。 〇 其係為第—圖3的六區域放大示意圖。 第-圖F.其係為第一圖£所示之暫存儲粉槽之板件的槽 孔與底部之開孔不相通之結構示意圖。 第圖G.其係為第一圖£所示之暫存儲粉槽之板件的槽 孔與底部之開孔相連通之結構示意圖。 第圖Η·其係為暫存儲粉槽之蓋體開啟之立體結構示意 圖。 第一圖Α.其係為習知供粉方式之示意圖。 ❹第-圖Β:其係為本案之暫存儲粉槽以分段落粉方式於建 構平台上進行供粉之示意圖。 第三圖:其係為第一圖Α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第四圖A .其係為本案列印模組之部分結構示意圖。 第四圖B:其係為於第四圖α所示之傳動部件上設置傳動 部件結構示意圖。 第五圖A:其係為本案立體成型機構所設置之建構槽防塵 結構示意圖。 第五圖B.其係為第五圖α所示之建構槽防塵結構之本體 25 201036753 示意圖。 第五圖c:其係為本案立體成型機構設置建構槽防塵結構 之第一吸風裝置示意圖。 第六圖A.其係為本案立體成型機構設置之維護裝置結構 示意圖。 第六圖B:其係為第六圖A所示之蓋座單元結構示意圖。 第六圖C:其係為本案立體成型機構設置之蓋座封塵部件 ❹ 結構不意圖。 第六圖D:其係為第六圖c所示之蓋座封塵部件運作開啟 之剖面示意圖。 第六圖E:其係為第六圖c所示之蓋座封塵部件運作關閉 之剖面示意圖。 2七圖^其係為本案立體成型機構所設置之清潔防塵部 件之立體結構示意圖。 ❾圖™單元與清潔防塵部件 Ϊ二=係為第七圖…區域之放大結構示意圖。 單元Θ下二係為第七圖Μ示清潔防塵部件之路徑導向 早凡向下產生位移之結構示意圖。 =二其係為第七圖⑽示凸出桿件通過清潔防塵部 : = 第七圖C所示之到除單元與嘴印頭實施 第八圖:其係為於本案立體成型機構之作業環境防塵結構 26 201036753 不意圖。 第九圖:其係為第一圖A所示之暫存儲粉槽之部分結構示 . 意圖。 第十圖A:其係為本案立體成型機構設置加熱迴風裝置之 • 剖面示意圖。 第十圖B :其係為第十圖A之立體結構示意圖。 第十一圖:其係為本案立體成型機構連續供液裝置示意 圖。 第十二圖:其係為本案立體成型機構之成型步驟流程圖。 0 第十三圖:其係為本案立體成型機構之外觀結構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立體成型機構 11:列印模組 111:傳動部件 112:列印匣 1121:喷印頭 113:液位偵測導管 114:承載框架 115:板件 1151:凸出桿件 121:暫存儲粉槽 1211:蓋體 1212:凸側部 1213:彈性元件 1214:偏心輪 1215:板件 12151:槽孔 1216:開孔 1217:滚輪 1218:斜面結構 122:暫存儲粉槽 131:供粉槽 1311:第一滚輪 1312:第二滾輪 1313:供粉通道 1314:擋件 132:供粉槽 14:升降設備 15:建構槽 151:建構平台 16:建構粉末 27 201036753 17:列印品質檢測機構 171:紙張 18:偵測元件 191:防塵板件 192:伸縮防塵護套 20:落粉防塵部件 201:蓋體 2011:貫穿孔洞 202:本體 2021:斜面結構 21:第一吸風裝置 22:集粉槽 30:維護裝置 31:蓋座單元 311:防護蓋座 312:密封部件 32:刮除單元 321:本體 322:傳動輪組 323:刮板 33:蓋座封塵部件 331:本體 332:活動蓋體 333:彈性元件 4:清潔防塵部件 41:蓋體 411:帶動輪 412:路徑導向單元 4121:傾斜面 4122:抵頂面 42:復位元件 51:開孔 52:管線 53:第二吸風裝置 61:加熱裝置 62:迴風通道 70:連續供液裝置 71:供液容器 711:液體 72:第一抽吸裝置 73第二抽吸裝置 74:回收槽 8:罩蓋 9:建構基座 91:承載平台 S121~S128:本案立體成型機構之成型步驟 28

Claims (1)

  1. 201036753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防塵裝置,其係適用於—立體成型機 型機構係具有—傳動部件、—建構槽、-列印模植、^ 存儲粉槽、-具有蓋料元關除單元之 粉槽,該防塵裝置包含: 衣罝供 :動部件防塵結構,具有一防塵板件及一伸縮防塵 雜塵板件包覆於該傳動部件之周圍,該伸縮防塵
    ==伸縮地設置於該防塵板件上,用以阻隔建構粉末與 该傳動部件接觸; 建構槽防塵結構,包含一落粉防塵部件及一第一吸 ,裝置’該洛粉防塵部件環繞設置於該建構槽之周圍收集 揚起之該建構粉末落人,該第—吸風裝置加速吸取導引細 由該落粉防塵部件落入之建構粉末; *二 維濩裝置防塵結構,包含一蓋座封塵部件及一清潔 防塵β件’該蓋座封塵部件於該蓋座單元閒置時遮蓋防塵 保護,該清潔防塵部件於該刮除單元閒置時遮蓋防塵保 護; 作業環境防塵結構,其係具有一第三吸風裝置,用 以使該立體成型機構之内部作業環境產生-負壓,以吸附 飛揚之該建構粉末; 一儲粉槽防塵結構,具有一斜面結構,用以引導該建 構粉末至該暫存儲粉槽内。 2.如申請專利難第1項所述之防《置,其中該建構槽 防塵結構之該落粉防塵部件具有複數個貫穿孔洞之蓋體 29 201036753 及一本體’該本體内部更具有複數個斜面結構。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塵裝置,其中該維護裝 • 置防塵結構之該蓋座封塵部件由本體、活動蓋體及彈性元 - 件所組成,該活動蓋體係部分套設於該本體上,該彈性元 件一端固定於該本體上,另一端則與該活動蓋體連接,俾 於該蓋座單元閒置時該活動蓋體不受推移常態封蓋該蓋 座單元防塵保護。 | Ο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塵裝置,其中該維護裝 置防塵結構之清潔防塵部件係由蓋體及一復位元件所組 成,該蓋體樞設於該刮除單元上產生連動,而該復位元件 勾掛於該到除單元上控制該蓋體於該刮除單元上可來回 轉動’俾於该到除單兀間置時該蓋體得以常態封蓋該到除 單元防塵保護。 Μ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塵裝置,其中該作業變 境防塵結構更具有-開孔及一管線,該管線係與該開孔及 4第—吸風裝置相連接’使該第二吸風裝置透過該管線及 該開孔吸附飛揚之該建構粉末或灰塵。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所述之防塵裝置,其令該儲粉槽 防塵結構更具有-斜面結構,該斜面結設置於該暫存儲粉 =内’則丨導該落人建構粉末減少重力直接落粉減低該暫 存儲粉槽内塵揚。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所述之防塵裝置,其中該防塵裝 置更進一步設有一迴風通道,該迴風通道設置於該列印模 ,,且—側面,供以吸取揚起之該建構粉末構賴浙模組之 30 201036753 該防塵結構。 8· -種防塵裝置’其係適用於—立體成型機構,該立體成 型機構係具有一傳動部件,該防塵裝置包含·· -傳動部件防塵結構,具有—防塵板件及—伸縮防塵 :,该防塵板件包覆於該傳動部件之周圍,該伸縮防塵 f套可伸織設置於該防餘件上,肋_粉末或灰塵 與该傳動部件接觸。 Ο =機it防㈣置’其係勒於—立㈣型機構,該立體成 i機構係具有一建構槽,該防塵裝置包含·· 建構槽防塵結構,包含一落粉防塵部件及一第一吸 置該落私防塵部件環繞設置於該建構槽之周圍收集 之該粉末或灰塵落入,該第一吸風裝置加速吸取導引 及由祕粉防㈣件落人之建構粉末或灰塵。 =一種防塵裝置’其係適用於一立體成型機構,該立體 Ο 機構係具有蓋座單元及到除單元之維護裝置,該 裝置包含: 狀嵌維邊裝置防塵結構’包含一蓋座封塵部件及一清潔 ^塵部件,該蓋座封塵部件於該蓋座單元間置時遮蓋防塵 f 清潔防塵部件於該到除單元間置時遮蓋防塵保 δ隻。 π.種防塵|置’其係適用於—立體成型機構,該立體 里機構係具有—絲槽,該防塵裝置包含: 儲私^防塵結構’包括有一蓋體及一彈性元件,該 -又置於轉存儲粉槽之槽口上方,並藉由該彈性元件 31 201036753 與該暫存儲存槽相連接可左右平移關閉該暫存儲粉槽之 槽口,以封閉該暫存儲粉槽内落塵飛揚。
    32
TW98110931A 2009-04-01 2009-04-01 Dust keeper for three-dimensional make-up machine TWI376286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10931A TWI376286B (en) 2009-04-01 2009-04-01 Dust keeper for three-dimensional make-up machin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10931A TWI376286B (en) 2009-04-01 2009-04-01 Dust keeper for three-dimensional make-up ma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6753A true TW201036753A (en) 2010-10-16
TWI376286B TWI376286B (en) 2012-11-11

Family

ID=44856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10931A TWI376286B (en) 2009-04-01 2009-04-01 Dust keeper for three-dimensional make-up machin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37628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90233A (zh) * 2014-03-07 2015-09-09 三纬国际立体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打印装置及其打印头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90233A (zh) * 2014-03-07 2015-09-09 三纬国际立体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打印装置及其打印头控制方法
TWI556946B (zh) * 2014-03-07 2016-11-11 三緯國際立體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體列印裝置及其列印頭控制方法
CN104890233B (zh) * 2014-03-07 2017-07-07 三纬国际立体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打印装置及其打印头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76286B (en) 2012-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0619B (zh) 立体成型机构及其方法
CN102189686B (zh) 立体成型机构
CN201685457U (zh) 立体成型机构
CN103935037B (zh) 一种集成式粉末彩色3d打印机
CN101850326A (zh) 定量供粉及分段铺粉装置
CN101850618A (zh) 双向铺粉及打印装置及其方法
CN101850314B (zh) 适用于立体成型机构的维护装置
US8342833B2 (en)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forming apparatus
CN102582080A (zh) 立体成型机构
TWM391475U (en) Three dimensional prototyping apparatus
TWI373408B (en) Three-dimensional make-up machin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TW200836018A (en) Cartridge for solid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1850620B (zh) 适用于立体成型机构的防尘装置
CN103962319B (zh) 擦拭机构及具有擦拭机构的自动清洗装置
CN101850316A (zh) 喷头清洁装置
TW201228808A (en) Three-dimensional make-up machine
TWI378035B (en) Three dimensional prototyping apparatus
TW201036753A (en) Dust keeper for three-dimensional make-up machine
CN108527865B (zh) 一种具有平台清理功能的安全型3d打印设备
TW201036803A (en) Two-way powder-laying and print apparatus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1850616B (zh) 加热回风装置
CN210759283U (zh) 一种3d打印机的清理机构
TW201036806A (en) Heating and reflow apparatus
TWI373391B (en) Maintain device for three-dimensional make-up machine
TW201036807A (en) Three dimensional prototyp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