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7102927A - 对基因探针的改良 - Google Patents

对基因探针的改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87102927A
CN87102927A CN198787102927A CN87102927A CN87102927A CN 87102927 A CN87102927 A CN 87102927A CN 198787102927 A CN198787102927 A CN 198787102927A CN 87102927 A CN87102927 A CN 87102927A CN 87102927 A CN87102927 A CN 871029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satellite
polynucleotide
site
dna
sequ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198787102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亚历克·约翰·杰弗里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87102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71029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5/00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DNA or RNA concerning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s, e.g. plasmids, or their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Use of host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5/00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DNA or RNA concerning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s, e.g. plasmids, or their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Use of hosts therefor
    • C12N15/09Recombinant DNA-technology
    • C12N15/10Processes for the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of DNA or RN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68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nucleic acids
    • C12Q1/6813Hybridisation assays
    • C12Q1/6827Hybridisation assays for detection of mutation or polymorphis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68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nucleic acids
    • C12Q1/6876Nucleic acid products used in the analysis of nucleic acids, e.g. primers or prob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2600/00Oligonucleotid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use
    • C12Q2600/156Polymorphic or mutational mark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2600/00Oligonucleotid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use
    • C12Q2600/172Haplotypes

Abstract

可使用其中每一个都是对信息性基因位点特异的多核苷酸探针来定性基因组DNA的试验样品。可使用能根据一个以上多态性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鉴定DNA的探针制备这样的探针。本发明的多核苷酸和探针可用于遗传定性、父亲或母亲身份试验,特别是可用于法医学中。

Description

本发明总地涉及多核苷酸和DNA及RNA探针、它们的制备以及它们在遗传特性鉴定中的应用。这些用途例如可以包括证实人、动物或植物的来源,因而本发明的多核苷酸和探针可以在例如父亲身份争异或法医学中或者在遗传病或遗传素因的予防、诊断和治疗方面得到应用。
在英国专利申请NO8525252(公开号2166445)中描述了多种DNA序列,这些序列可以用来作为探针在人和动物基因组内的许多多态性位点处分别杂交,使得能够产生由标记的不同分子量的带构成的“指纹图”。这种指纹图总体上是有关的个体的特征,通过个体的谱系可以追溯这些不同谱带的来源,在某些情况下其来源可以假定为与某些遗传病有联系。
本发明是基于这样一个发现,即通过使用多位点探针在基因组中可以识别信息性基因位点,并且可以制备出一些多核苷酸及多核苷酸探针,其中每个对于这样的单一的信息性基因位点是特异的。
迄今为止,在人体DNA中只发现了数量有限的高可变位点,这些位点包括:胰岛素基因的5′小随体(minisatellites)(Bell、Selby和Rutter,1982);C-Ha-rasl基因的3′小随体(Capon等,1983),Ⅱ型胶原基因(Stoker等,1985)和ξ2与ψξ1珠蛋白基因之间的区域(Goodbourn等,1983),以及由染色体14之长臂的终端区得到的无名DNA克隆所限定的D14S1位点(Wyman和White,1980;Balazs等,1982;Wyman、Wolfe和Botstein,1984)。这些小随体的变异性有实质性差异,其范围从在胶原高可变区检测到的仅仅6个不同的等位基因(Sykes、Ogilvie和Wordsworth,1985)到在D14S1位点处的80多个(Balazs等,1986)。人的基因组中的高可变位点的总数有多少目前还不知道,但这个数字有可能很大。人的基因组可能含有至少1500个高可变区。
业已发现,有可能克隆一个通过将基因组DNA的片段同某多核苷酸探针杂交所鉴定的DNA片段,上述探针是能够通过参考一种以上的多态性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鉴别DNA的多核苷酸探针,例如在前面所述的英国专利申请No.8525252(公开号2166445)中所描述并提出权利要求的探针33.6和33.15;并可以由其制备出能够杂交到一DNA片段上的多核苷酸或探针,该DNA片段含有一个对于基因组中的某特定区域或位点为特异的小随体,而所说的区域或位点是一个可以提供信息的基因位点。在本说明书中我们将提供信息的基因位点定义为:在任何100,个随机选取的无关个体的样品中的该位点处可以鉴别出至少3个不同的等位基因。本文中将这一含义表述为,该位点具有至少3(100)个等位基因变异。随机选取的无关个体的样品数较好为500个,最好是1000个。在本文中将在这样一些样品中区分出至少3个不同的等位基因的能力分别称为3(500)和3(1000)。重要的是这100、500或1000个随机选取的无关个体的样品必须确实是随机选取的,因为通常情况下通过筛分总人群中的足够大数量的样本,可以鉴别100、500或1000个在给定的提供信息之基因位点上具有3个以下等位基因的个体。
在一个给定的提供信息的基因位点处,这种多态性越高,这种位点特异的探针在遗传特性鉴定中(例如为确定父亲身份或法医鉴定而进行个体鉴别时)就越有用并且提供更可靠的信息。
在这方面,可将上述“个体”一词理解为不仅用来指人,而且还指动物和植物以及由这些人、动物和植物得到的细胞系。但是在每一种情况中,随机选取的无关个体的样品应该都是取自同一物种。
就本发明应用于人的情况而言,本文中所使用的“信息性基因位点”这一表述可以换一种方式定义为:一个基因位点,在该位点处在从选自下列任何20个细胞系〔这些细胞系已经寄存在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TCC)〕中提取的DNA中可以区分出至少3个不同的等位基因。
细胞系    ATCC寄存号
Hela    CCL2
RPMI2650    CCL30
Detroit532    CCL54
Detroit525    CCL65
Detroit529    CCL66
Detroit510    CCL72
WI-38    CCL75
Citrullinemia    CCL76
EB-3    CCL85
RAJI    CCL83
JIYOYE(P-2003)    CCL87
WI-26    CCL95
Detroit551    CCL110
RPMI6666    CCL113
RPMI7666    CCL114
CCRF-CEM    CCL119
CCRF-SB    CCL120
HT-1080    CCL121
HG261    CCL122
CHP3(M.W.)    CCL132
LL47(MaDo)    CCL135
HEL299    CCL137
LL24    CCL151
HFLI    CCL153
WI-1003    CCL154
MRC-5    CCL171
IMR-90    CCL186
LS174T    CCL188
LL86(LeSa)    CCL190
LL97A(AIMy)    CCL191
HLF-a    CCL199
CCD-13Lu    CCL200
CCD-8Lu    CCL201
CCD-11Lu    CCL202
CCD-14Br    CCL203
CCD-16Lu    CCL204
CCD-18Lu    CCL205
CCD-19Lu    CCL210
Hs888Lu    CCL21
MRC-9    CCL212
Daudi    CCL213
CCD-25Lu    CCL215
SW403    CCL230
NAMALWA    CRL1432
上述所有细胞系均可随意向ATCC索取,地址是:12301    Parklawn    Drive,Rockville,Maryland    20852-1776,USA。这些细胞系已列入ATCC的细胞系与杂交瘤的目录册中。上述细胞系都是在1985年以前寄存在ATCC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征,其提供了一种制备能够杂交到一个DNA片段上的多核苷酸的方法,该DNA片段含有一个对于基因组中的某特定区域或位点是特异的小随体,所述的区域或位点具有至少3(100)个等位基因变异(根据上文中的定义)。该方法包括克隆一个通过将基因组DNA的片段与一多核苷酸探针杂交而鉴定的DNA片段,上述多核苷酸探针能够参考一个以上的多态性小随体区域高可变位点来鉴别DNA;由此制备能够杂交到一含小随体之DNA片段上的多核苷酸,所述的小随体对于基因组中的某特定区域或位点是特异的,而所述的区域或位点具有至少为3(100)个等位基因变异(根据上文中定义)。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其提供了一种制备能够杂交到一DNA片段上的多核苷酸的方法,该DNA片段含有一个对于基因组中的一个特定区域或位点是特异的小随体,而所述的区域或位点的多态性程度至少为3(根据上文定义)。
这一方法包括克隆一个通过将基因组DNA的片段与一个多核苷酸探针杂交而鉴定的DNA片段(该探针能够参考一种以上多形性小随体区域或高可变位点鉴定DNA);由此制备能杂交到一个含小随体之DNA片段上的多核苷酸,该小随体对于基因组中的一个特定区域或位点是特异的,而所述的区域或位点具有的多态性程度至少为3(根据上文定义)。
多核苷酸探针最好包含同时包括有己标记或标志组件的、至少含有3个串联重复(在所有串联重复的序列之间平均至少有70%的同源性)序列的多核苷酸,这些序列与基因组的小随体区是同源的,其相符程度为能使探针杂交到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断样品DNA所得到的一个相应的DNA片段上,其中:
a)每次重复都含有一个核心,该核心与来自不同之基因位点的多个小随体中存在的有相似长度的相符核心区至少有70%的同源性(即70%相符);
b)这一核心长度为6至16个核苷酸;
c)对该核心没有贡献的重复单元中核苷酸的总数不超过15个。
另外,上述DNA片段含有一来自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的小随体,这个区域或位点可以用一个多核苷酸探针测到,所述的多核苷酸探针包含序列(包括其互补序列)
(A)AGGGCTGGAGG    1
(其中T是T或U,(A)可有可无),或序列(包括其互补序列)
AGAGGTGGGCAGGTGG    2
(其中T是T或U)的至少三次串联重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其提供了一个分离形式或已克隆形式的核苷酸,它包含一个对单一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特异的核苷酸序列,并且是与之同源的,其相符程度为能使该核苷酸序列杂交到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断样品基因组DNA所得到之相应的DNA片段上,所说的DNA片断含有一个来自所述之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的小随体,其中:
1)上述区域或位点具有至少为3(100)的等位基因变异(根据本文中的定义);
2)上述区域或位点可以用一个多核苷酸探针检测到,该探针含有序列(包括互补序列):
(A)AGGGGCTGGAGG    1
(式中T是T或U,(A)可有可无),或者序列(包括互补序列):
AGAGGTGGGCAGGTGG    2
(式中T是T或U)的至少三个串联重复序列。
本发明还涉及相应的多核苷酸,其中正与至少3个等位基因变异相对,上述的区域或位点具有的多形性程度至少为3。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本发明的多核苷酸及采用上文中限定的本发明之方法制备的多核苷酸是通过增殖含有己克隆之物质的微生物或直接合成来制备的。
本发明包括DNA、RNA的多核苷酸以及可杂交到DNA上的任何其它类型的多核苷酸。以上限定的多核苷酸是未标记的,且可以是双股(ds)或单股(ss)形式的。
本发明包括用作探针的ss形式的标记的多核苷酸以及用以制备ss-探针的其标记的ds-前体。
因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其提供了一种多核苷酸探针,它包括上文中所限定的本发明的多核苷酸或用上文中指定的方法制备的具有一标记或标志组件的多核苷酸。一般地说,至少该多核苷酸的核苷酸序列应是单股形式的,最好是探针由整体上为单股形式的多核苷酸所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其提供了一种制备上文中所限定的多核苷酸探针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标记或标志上文中所限定的本发明的多核苷酸或用上文中限定的本发明之方法制备的多核苷酸。
本发明的多核苷酸探针最好是以任何常规方式进行32p-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但也可以用杂交技术领域中所熟知的其它方法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以得到35s-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探针。它们也可以按D.C.Ward等人的方法用生物素或类似的物质标记〔Proceedings    of    the    1981ICN-UCLA    Symposium    on    Developmental    Biology    using    Purified    Genes    held    in    Keystone,Colorado    on    March    15-20,1981Vol.XXIII    1981Pages    647-658    Academic    Press;Editor    Donald    D.Brown    et    al    or    even    enzyme-labelled    by    the    method    of    A.D.B.Malcolm    et    al,Abstracts    of    the604    th    Biological    Society    Meeting,Cambridge,England(Meeting    of    1    July    1983)〕。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其提供了一种参考一个或多个对照物对基因组DNA的试验样品进行特性鉴定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一种或多种限制性酶切断样品DNA,该限制性酶不至于将相应于串联重复的序列切至任何相关程度;用一个多核苷酸或多核苷酸探针探查这些DNA片段,上述多核苷酸或多核苷酸探针含有一个对于单一的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为特异的并且是同源的核苷酸序列,其相符程度足可使该核苷酸序列能杂交到含有来自上述单一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之小随体的相应DNA片段上;检测已杂交的DNA片段;将已杂交的片段与一个或多个上述的对照物进行比较,其中:
1)所述的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具有至少为3(100)的等位基因变异;
2)所述的区域或位点可以用能够参考一个以上多态性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以鉴定DNA的多核苷酸探针来检测。
本发明还涉及对试验样品进行特性鉴定的相应方法,在该试验样品中上述区域或位点具有与至少3个等位基因变异相对的至少为3的多态性程度。
本发明的方法最好是采用一种多核苷酸或按本发明之方法制备的多核苷酸,或者采用上文中限定的本发明的多核苷酸探针来实施。
样品DNA最好是人的DNA。
为了帮助读者理解,现就本说明书中的某些术语说明如下:
高可变的
人、动物或植物DNA的某个被识别的位点或位点上的一个区域,如果它是以许多不同的形式(例如在长度或顺序方面)出现,则称之为高可变的。
小随体
由一个短的DNA序列串联重复构成的人、动物或植物DNA的一个区域。所有重复单元可能不一定完全相同。
多态性的
个体与个体之间或者在染色体配对的已知个体之间表现有变异性的基因或其它DNA片段,称之为多态性的。
重复或串联重复(序列)
完全或不完全地顺序重复的多核苷酸序列。通常一个被说成是串联重复的序列应重复至少3次。
不完全重复(序列)
就核苷酸的数目或种类而言,其不是严格重复,但可识别出某相符顺序(Consensus    Sequence)的重复。
%同源性(%相符)
在比较两个重复或串联重复序列A和B时,将A中的碱基对数目减去B中为与A一致而必须替换、增加或删去的碱基对数,然后表示以百分数表示,即得到百分同源性。据此可知,ATGC和AGC这两个序列之间的百分同源性是75%。
相符核心(Consensus    Core)(序列)
在许多重复序列中,通常是在有2个或2个以上不同的小随体的重复单元中,可以被鉴定为最接近之匹配的序列。
核苷酸(nt)和碱基对(bp)作为同义词使用。两者均可以指DNA或RNA。缩写字C、A、G和T习惯上指的是(脱氧)胞苷、(脱氧)腺苷、(脱氧)鸟苷以及脱氧胸苷或尿苷。但是应当理解,缩写字A、C、G和T可包括能与一般的核苷酸即(脱氧)腺苷、(脱氧)胞苷、(脱氧)鸟苷、及脱氧胸苷或尿苷进行碱基配对的其它碱基修变的核苷酸。这样的碱基修变的核苷酸包括(脱氧)肌苷和(脱氧)氮杂鸟苷。
当本发明的多核苷酸或多核苷酸探针含有串联重复的序列时,该串联重复可以是完全重复的也可以是不完全重复的,或者是完全重复与不完全重复的混合体。在探针序列中较好有至少3个重复,最好是有至少7个重复序列。
本发明的探针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位点特异的探针结合起来用于那些使用探针之混合物或合剂(Cocktail)的一系列试验或单个试验中,它们可以用于下列领域:
1.人的父系或母系检验。
2.在例如移民争执和继承纠纷中进行家族检验。
3.孪生儿的接合性试验。
4.人的近交检验。
5.人的一般谱系分析。
6.鉴别与人的遗传病有联系的位点,从而可以构建特异的探针以检查基因缺陷。
7.法医学,例如
(a)为取自被强奸之受害者的精液样品打指纹印迹;
(b)将取自例如弄污的衣服上的血、毛发和精液样品打指纹印迹,
(c)鉴别人的尸体,
(d)鉴定其它法医组织样品例如皮肤的遗传特性。
8.细胞嵌合性(Cell    Chimaerism)研究,例如在骨髓移植后追踪供体对受体细胞的嵌合性。
9.家畜品种和谱系的分析/证明。(例如,这可以包括纯种动物的常规控制和检验,以及在涉及赛马和狗品种等的诉讼案件中检验谱系)。此外,还提供可能表明与经济上重要的遗传特性有联系的基因标志。
10.经过培养的动物或植物细胞系的常规质量控制,核查纯细胞系的污染物以及常规鉴定工作。
11.分析肿瘤细胞及因分子异常而产生的肿瘤。
12.可以予料,由此得到的多核苷酸或探针在植物育种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但是,如下文中实施例3所述,本发明的位点特异性探针在法医学中特别有用,且至少pλg3探针可以与胎儿血红蛋白之遗传稳定性的异源细胞形式共分离。这种探针还提供了在父系检验和有关方面的用途(见上述用途2和5)以及作为细胞嵌合性研究的有效方法。
图1A显示取自DNA指纹图谱的一个特定高可变DNA片段的凝胶电泳图谱,这个片段在本文中称为“g片段”。图1B借助克隆DNA的限制图显示出DNA    g片段的组织。
图2显示高可变之g片段的DNA序列,特别着重强调了相符重复序列及其与英国专利公开NO2166445中“核心”序列的校准排列部分。
图3显示用pλg3检测到的多态性DNA片段的孟德尔(Mendelian)遗传特征;
图4显示通过杂交到pλg3上检测到的小随体等位基因的大小分布;
图5显示用于位点特异性高可变DNA探针的λMS重组体的筛分;
图6显示λMS系列小随体和pλg3小随体的相符重复序列单元;
图7显示用本文中称为λMS32的探针检测到的高可变位点的孟德尔(Mendelian)遗传特征;
图8显示对用本文中称为λMS43的探针检测到的高可变位点处等位基因变异性的估计;
图9显示对人的DNA库中高可变位点处等位基因长度变异的分析;
图10显示在一组用AluⅠ酶切的人-啮齿动物体细胞杂交DNA中,用本文中称作λMS32的探针检测到的高可变位点的等位基因分离;
图11显示对位点特异性高可变探针之灵敏度的估价及其在强奸/杀人双重犯罪案件的法医学分析中的应用;
图12显示,通过与本发明之集合的小随体探针杂交,检测人DNA中的多个高可变位点。
本发明的多核苷酸、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多核苷酸以及本发明的多核苷酸探针可以同含有一来自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之小随体的DNA片段杂交,上述区域或位点可以用一多核苷酸探针鉴别出来,该探针是由选自下列的任一序列:
AGGAATAGAAAGGCGGGYGGTGTGGGCAGGGAGRGGC    3
GTGGAYAGG    4
TGGGAGGTGGRYAGTGTCTG    5
GAATGGAGCAGGYGRCCAGGGGTGACTCA    6
GGGCTGGGGAGATGGTGGAGGAGGTGTTGG    7
AGGCTGGGGAGATGGTGGAGGAAGAGTAC    8
TCTGTGTAATGGGTATAGGGAGGGCCCCGGGAA
GGGGGTGTGGYX    9
(其中Y是C、T或U,X是G或C,R是A或G,T是T或U),或它们的串联重复序列、或与它们互补的序列所构成的。
本发明的多核苷酸、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多核苷酸以及本发明的探针均能与含有一个来自单一特定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之小随体的DNA片段杂交,因而是位点特异的。一般地说,本发明的多核苷酸和探针在非常严格的杂交条件下是位点特异的。在这方面,本文中使用“位点特异的”一词来表述多核苷酸或探针意思是该多核苷酸或探针在确保多核苷酸或探针只杂交到单一特定位点的杂交条件下才能使用。
但是应当理解到,在严格程度降低的杂交条件下使用时,本发明的位点特异探针可以参考一个以上多态性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来鉴别DNA,因而可以用于鉴定其它提供信息的基因位点。
从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其提供了制备能杂交到一个含有小随体之DNA片段上的多核苷酸的方法,该小随体对于基因组中的一个特定区域或位点是特异的,所述的区域或位点具有至少3(100)个等位基因变异(根据本文中的定义)。这一方法包括:将基因组DNA的片段与上文中限定的多核苷酸探针杂交,克隆该通过杂交鉴定的DNA片段,由其制备能杂交到含有小随体之DNA片段上的多核苷酸,该小随体对于基因组中的一个特定区域或位点是特异的,所述的区域或位点具有至少3(100)个等位基因变异(根据本文中的定义);该方法应在使探针可以参考一个以上多态性小随体区域或高可变位点鉴别DNA的杂交条件下有效地实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其提供了一种分离形式或已克隆形式的多核苷酸,它包含一个对单一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为特异的核苷酸序列,并且该序列与之同源,其相符程度达到可使该核苷酸序列能杂交到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断样品基因组DNA得到之相应的DNA片段上,所说的DNA片段含有一个来自所述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的小随体,其中:
1)所述的区域或位点具有至少3(100)个等位基因变异(根据本文中定义);
2)所述的区域或位点可以用一个上文中限定的位点特异性多核苷酸探针检测。
本发明还涉及相应的方法及相应的多核苷酸,其中所述的区域或位点具有至少为3的多态性程度。
本发明还涉及包含这样的位点特异性多核苷酸的探针以及用这样的多核苷酸及多核苷酸探针对DNA试验样品作遗传特性鉴定的方法。
本发明的位点特异性多核苷酸和探针可以与含小随体之DNA片段的小随体是相似的,或者是与小随体之侧翼序列的相似性较差。
在本发明的多核苷酸和探针包含一个特定序列的串联重复时,这样的序列一般应重复至少3次,并且这些重复不一定必须是严格的重复。不是严格的重复在其它地方称为不完全重复。不过这些重复应该可以看出来是被重复了的。一般地说,这意味着在所有重复单元之间平均有至少70%的同源性(相符性)。在全部重复单元之间,较好有至少80%,更好有至少85%,最好有90%的相符。然而可以理解到的是,在有些情况下,核苷酸序列或“重复单元”並不需要完完全全地重复。
重复单元的数目n至少是5,但最好是至少10。适合的n是10至40,但原则上n可以是任何数,甚至是由1至10000。
在本发明的多核苷酸和探针包含一特定序列的串联重复时,任何位于侧翼的序列基本上是不相干的。它们可被删除或者可以以任何数的核苷酸存在,例如可多达50000个,不过用这样长的探针去完成工作可能不如通常长度那样敏感。然而象这样大的多核苷酸仍可用作载体,可由其中切下用作探针的较小的多核苷酸。甚至当重复序列是ss-DNA形式时,这些位于侧翼的序列可以构成ds-DNA或ss-DNA的一个部分。
本发明的多核苷酸和多核苷酸探针最好包含由上文中限定的序列式3至9中选出的某一序列或其互补序列,或者是其串联重复(在所有串联重复序列之间,平均有至少70%相符)或与之互补的序列。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多核苷酸包含如上文所限定的序列式3的序列,或者其串联重复或与之互补的序列。这样的核苷酸序列是对位于染色体7上的常染色体的位点特异的。包含这样一个序列的多核苷酸和多核苷酸探针在本文中被称为pλg3。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的多核苷酸包含如上文所限定的序列式4的序列,或者其串联重复或与之互补的序列。这样的核苷酸序列是对位于染色体1上的位点特异的。包含这样一个序列的多核苷酸或多核苷酸探针在本文中被称为λMS1。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的多核苷酸包含如上文所限定的序列式5的序列,或者其串联重复或与之互补的序列。这样的核苷酸序列对位于染色体7上的位点是特异的。包含这样一个序列的多核苷酸和多核苷酸探针在本文中称为λMS31。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的多核苷酸包含如上文所限定的序列式6的序列,或其串联重复或与之互补的序列。这样的核苷酸序列是对位于染色体1上的位点特异的,包含这样一个序列的多核苷酸和多核苷酸探针在本文中被称为λMS32。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的多核苷酸包含如上文所限定的序列式7和8中选出的序列,或者是其串联重复或与之互补的序列。这样的核苷酸序列对位于染色体5上的位点是特异的。包含这样一个序列的多核苷酸和多核苷酸探针在本文中被称为λMS8。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的多核苷酸包含如上文所限定的序列式9的序列,或者是其串联重复或与之互补的序列。这样的核苷酸序列是对位于染色体12上的位点特异的。包含这样一个序列的多核苷酸和多核苷酸探针在本文中被称为λMS43。
如上所述,在重复单元之间通常有至少70%,较好是至少80%,更好是有至少85%,最好是有至少90%的相符。但特别优选的是序列式3至9中任一序列的准确重复。关于这一点应理解到的是,只要每个重复单元具有落入预期之序列式范围内的序列,即可使后一要求得到满足。因而並不需要每个重复单元都具有完全相同的序列。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其提供了一个鉴定试验样品供体与一个或多个对照试验样品供体是完全一致或是不同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对照样品均须作彼此类似地酶切,並将来自各不同样品的杂交片段进行比较。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种鉴定试验样品供体与一个或多个对照样品供体之间家族关联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对照样品均须作相似地酶切,並且就得自各个样品的杂交片段进行比较。
可使用本发明的多核苷酸或探针实施上述方法,或可使用至少两种本发明的多核苷酸或探针,完成一系列或单个使用上述多核苷酸或探针之混合物的试验。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其提供了一种诊断遗传性疾病、异常或特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至少一个如上文所限定的多核苷酸或多核苷酸探针以检测试验样品,所述的探针是与特殊的遗传性疾病,异常或特征有关联的。
我们已于严格的杂交条件下,试验了所有用作位点特异性探针的本发明的探针。
依据我们已试验过的本发明的探针检测的位点之极端特异性,並结合它们在Southern印迹杂交中显示的灵敏性,其在个体鉴别中,特别是当如英国专利申请NO.8525252(公告号为216644)中所述及並提出权利要求的可用于多位点DNA指纹分析之DNA不够用时,本发明便提供一种特别有用的试验工具。多位点DNA指纹图可由0.5μg    DNA分析得到,而位点特异性探针则至少更敏感一个数量级,並且使用少至1μl的血液样品即可。
在需要检验甚至更少量的样品的任何非寻常情况下,将本发明的方法与欧洲专利申请NO86302299.2(公告号为0201184)中所述的放大技术相结合,将会具有特别显著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能够在人的基因组中鉴定出可提供遗传信息的基因位点,並因而能够制备位点特异性探针;而每个位点特异性探针对单一之信息性基因位点又是特异的。我们已特别鉴定了6个不同的信息性基因位点,这些位点在被检人群中具有很高的杂合性(至少90%),並且是迄今已分离到的基因位点中最具多态性的;我们也已制备了适用于每个位点的位点特异性探针,並将其分别定名为pλg3、λMS1、λMS8、λMS31、λMS32和λMS43(如上文所规定的)。
用位点特异性探针检测基因型的个体特异性程度可由每个位点处的异质性H来估计。一个位点处的平均等位基因频率q可由式(1-H)求出,而且两个随机选择的个体分享同一基因型的概率是q2(2-q)。这种两个个体间假性关联的概率变异可由λMS8的0.02到λMS31的0.0002,而且因q中的异质性将会减少这些概率数,故这只是一个保守的估计。所有6个小随体探针的假性关联之累积概率是~10-16,差不多与使用1个多位点探针检测的两个随机选择的DNA指纹图之差数相同(见英国专利申请NO.8525252)。相反,就一个给定的高可变位点来说,两个血亲完全相同之或然率可由公式1/4(1+q)2得出。对于所有6个探针,血亲关系完全相同之累积概率为0.0004,此可与使用一个多位点探针所测得的DNA指纹图的~10-7相比较。
正如图11C中分析之谋杀案例所显示的,其中使用了由两个用于DNA指纹图分析的法医样品中回收到不足量的DNA,证明这些位点特异性高可变探针在法医学中是特别有用的。用探针λMS1和λMS31检测显示有共同基因型的得自两受害者的精液DNA,不同于采自嫌疑犯的精液DNA基因型。根据上述讨论,我们可以计算出受害者X和Y被不同的无关者强奸的概率为2×10-7。相似地,两个假定的强奸者是一级相关的,例如是兄弟的或然率为0.07。这就为X和Y是被同一个人强奸的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后来通过对较大量法医材料的DNA指纹图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再者,由X和Y取得的精液污物几乎肯定是来自于一个人,而不是两个或多个性攻击者。细察图11C中污斑b的实例,它显示出两个受害者等位基因和两个另外的强奸者等位基因。三个个体(两个强奸者和一个受害者)的储集物会显示4个或4个以下可分辨之等位基因的或然率可由公式q2(55-210q+216q2)求出。由探针MS1的这一概率为0.02和由探针λMS31的这一概率为0.005,得出X被两个人而不是一个人强奸的联合概率为10-4。这就确实了X和Y是被一个人强奸的,並且显示位点特异性探针-与多位点DNA指纹图探针不同-可用于估计在一混合的DNA样品中所呈现的个体数。
高可变DNA片段的蒙德尔遗传特征也可使之用于确定例如父权争异等家族关系问题。对于一个给定的位点特异性探针,孩子中的父系等位基因偶然存在于某个随机选择者中的概率可由2q-q2来估算。对于所有六个小随体,得出非父亲之假性结论的累积概率为
Figure 87102927_IMG1
,此与使用两个DNA指纹图探针获得的概率数差不多。相似地,作出真正父亲的一级相关者(如兄弟)之结论的累积概率是0.02。因此依次使这些高可变位点特异性探针为确认有终止诉讼手续之申请的家族关系提供了一种十分有用的方法;但有些情况下,可因在这些不稳定的位点上突变成新的长度之等位基因,而导致错误的结论。有关这些高可变位点处的突变率尚不明瞭。
这些位点特异性探针的位点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使合并的探针用于产生多位点Southern印迹图谱(图12)。由5个合并的探针产生的这些“重建的DNA指纹图”,要比用多位点探针所检测的其对应图谱简单得多,而且会更适于在密度计扫描之后进行数字编码。尽管个体间的小随体有很高的变异性,但还有相当数目(18%)的片段是在无关北欧人之间共有的,这主要是因为来自不同位点之小随体片段电泳共迁移的结果。这一水平的泳带共享相似于由多位点探针产生的常规DNA指纹图中所见到泳带共享水平,后者在随机选择的个体间泳带共享的水平为~25%。因为在混合的探针图形中分辨出平均8.4个DNA片段,所以在一个个体中的所有这些片段存在于第二个随机选择的个体中的或然率可保守地估计为0.188.4=6×10-7。为此,这些图形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个体特异性-虽然並不象使用多位点探针或继后的与位点特异性探针杂交所能达到的那么高(参见上文)。合并的探针和个别位点特异性探针在研究细胞嵌合性,特别是对提供骨髓移植后追踪记忆留迹(engraphment)的供体对受体标志是很有用的;DNA混合实验(图12)表明,使用这些探针可检验出低水平的嵌合性。
下列实施例中所用的温度均为摄氏度(℃),且如英国专利公告2,166,445号中所述的探针33.6和33.15分别有下列的相符重复序列:
(A)AGGGCTGGAGG,和
AGAGGTGGGCAGGTGG
实施例1
该实施例叙述了DNA指纹图中特定之小随体片段的分离及性质
一般方法
按Jeffreys A.J.等人〔Nature316,76-79(1985)〕所述的方法由白血细胞中分离DNA,並按Jeffreys等人(Am.J.Hum.Genet.39,11-24)所述的方法由Epstein-Barr病毒转染的、得自HPFH谱系之个体Ⅲ9的类淋巴母细胞系〔见Nilsson,K等,Int.J.Cancer8,443-450(1971)〕中分离DNA。按上述Jeffreys A.J.等人的文献中所述方法完成限制性酶切和Southern印迹杂交。按Dretzen,G等人(Anal.Biochem,112,295-298(1981))所述的方法在DE81滤纸上电泳以分离双股DNA探针片段,並按Feinberg,A.P.等人(Anal.Biochem.137,266-267,(1984))所述的随机寡核苷酸预引发方法用32P标记之;再依照Jeffreys等人(Nature 314,67-73(1985))所述方法制备单股小随体探针33.15。
克隆高可变片段g
通过0.5%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用Sau    3A酶切的600μg个体Ⅲ9类淋巴母细胞系DNA,並按Yang    R.C.A.等人(Meth.Enzymol.,68,176-182,(1979))所述的方法在透析膜上经电洗脱收集有相应大小的部分。经过两次制备性凝胶电泳后,片段g被纯化1000倍(得率为150ng    DNA)。将20ng如此部分纯化的DNA连接于60ng用BamHI酶切后分离的λL47.1臂(见Loenen W.A.M.和Branmar,W.J,Gene 20,249-259(1980))上,于体外包装並接种在大肠杆菌WL95(803,supE、supF、hsdRk-、hsdMk+、tonA、trpR-、metβ,P2溶源菌株)上(见Loenen的上述文献及Jeffreys,A.J.等,J.Mol.Biol.156,487-503(1982))以收集重组体。通过与小随体探针33.15的噬斑杂交方法筛选所得的1500个重组噬菌体库。在大肠杆菌ED8910(803、supE、supF、recB21、recC22、hsdS)〔见Loenen的上述文献〕上再接种並筛选4个阳性噬菌斑,之后用Blattner等人(Science194,161-169(1977))的方法制备重组噬菌体DNA。将重组噬菌体g3的Sau3A插入片段再克隆到pUC13的BamHI位点〔Vieira J.和Messing J.,Gene19,259-268(1982)〕中,並使之在大肠杆菌JM83,Δ(recA-srlR)306::Tn10(见Matfield,M.(1983)Ph.D.thesis,University of Leicester〕的recA衍生株中增殖。
DNA序列分析
超声处理、按大小收集pλg3DNA並散弹枪式克隆到M13mp19〔见Yanis-Perron    C.等Gene33,103-119(1985)〕的SmaⅠ位点中。为确定pλg3之随机重复区域的DNA序列,用双脱氧核苷酸链终止方法〔见Sanger    F.等人,Proc.Nat.Acad.Sci.USA74,5463-5467(1977)和Biggin    M.D.等人Proc.Natl.Acad.Sci.USA80,3963-3965(1983)〕分析12个随机克隆的序列。这些克隆中有8个是由pλg3的随机重复之小随体区域得来的,並用于限定相符重复序列。通过与32P标记的侧接探针a和B杂交(见下面图1所述)检测含5′和3′侧翼区的M13克隆,並作序列分析以确认侧翼区域序列以及小随体的开始和终止点。
结果
自DNA指纹图中分离特定小随体
用小随体探针33.15检测受HPFH(胎儿血红蛋白的遗传稳定性)影响之Jeffreys等人〔Am.J.Hum.Genet.,39,11~24(1986)〕所述Gujarati家系的个体Ⅲ9及她的DNA指纹图,其含有一8.2Kb多态性片段(片段“g”;图1A),该片段倾向于与前述文献〔Am.J.Hum.Genet.39,11-24(1986)〕所述的家系之其它成员共分离。经过两次制备凝胶电泳由其它小随体片段中纯化出这一DNA片段。
图1图解显示了通过凝胶电泳进行纯化的电泳图谱。用Sau3A酶切Jeffreys等人所述家系中个体Ⅲ9的DNA,並经制备凝胶电泳收集6-9Kb片段(部分1)。再次电泳分离这些片段以得到部分2-5。用Sau3A酶切Ⅲ9DNA的各等分部分並将每一部分通过0.8%琼脂糖作电泳分离,之后与小随体探针33.15进行Southern印迹杂交。倾向于与HPFH共分离的片段g(8.2Kb)在部分3中被纯化了大约1000倍。
将在Sau3A消化产物中检测出的、並按上述方法纯化得到的富含片段“g”约1000倍的部分克隆到上述Loenen及Brammar文献中所述的λL47.1中,之后在P2溶源性rec+大肠杆菌上增殖,以选择重组噬菌体。经与探针33.15杂交以筛选所得克隆库。得到四个很小(直径小于0.1mm)的阳性噬菌斑,但能够以低效率(0-8pfu/噬菌斑)重新接种于recB、recC大肠杆菌上,以产生正常大小的噬菌斑(直径1mm)。进一步定性两个克隆(即λg1和λg3),並显示分别含有7.7和7.8Kb的Sau3A插入片段。这些克隆都是从g泳带得来的(见下述),但分别比g带短0.5和0.4kb。因为生长于recB、recC大肠杆菌上的λg1或λg3中没有Sau3A插入片段的大小不均一性,所以我们断定插入的部分已于它们在rec+大肠杆菌中最初的增殖期间由各克隆中丢失。
用Blattner方法〔见Science194,161-169(1977)〕制备的λg1和λg3的得率很低(只有λL47.1重组DNA之正常得率的1%),此再次表明这类小随体克隆的异常生长性质。故将Sau3A插入部分再克隆到pUC13〔见Vieira,J.和Messing    J.,Gene19,259-268(1982)〕中並在大肠杆菌JM83的recA衍生株〔见Matfield    M.,Ph.D    thesis,University    of    Leicester(1983)〕中增殖,以使插入部分的重排降至最小。所得亚克隆即pλg3(见图1B),含有-7.1KbSau3A插入部分,其比g3中的插入部分短0.7Kb。
小随体片段g的组织
通过限制性酶切图(图1B)和DNA序列分析(图2)测定pλg3中小随体片段的结构。
图1B中显示了DNA片段g的组织。用限制性内切酶AluⅠ(A)、DdeⅠ(D)、HaeⅢ(H)、MboⅡ(M)、PstⅠ(P)和Sau3A(S)酶切绘制pλg3中Sau3A插入部分的基因图。其中没有HinfⅠ或RsaⅠ的切点。7.14Kb插入部分含有37bp序列(见图2)的171次串联重复外加747Kb的侧接DNA。5′侧翼区域含有倒转之Alu“组件”(画影线显示)的开始部分。图中显示了侧翼探针a和b之唯一序列的原点。
图2显示了高可变片段g的DNA序列。图中将5′和3′侧翼区及小随体之起始和终止部分的序列连同小随体之三个随机区域的重复序列一起显示出来。倒位的Alu“组件”之开始部分以下面画线的大写字母显示,而5′侧翼区域中的几个简单序列区则未在下面画线。显示了37bp小随体重复单元的相符序列(Con),並给出了各个重复单元与这一相符的差异。区域C中的第二个重复单元含有一HaeⅢ切点(下面未画线的),故该区域跨越小随体中的固有HaeⅢ位点(图1B)。还以英国专利公开2,166,445号中所述相似方式显示相符重复序列与“核心”序列连成一线。
克隆pλg3含有一个除有单一的固有HaeⅢ位点外缺乏其它限制性切点的6.3Kb小随体。该小随体是由37bp单元的171次重复序列构成的,此37bp单元包含序列GTGGGCAGG;这个序列恰好符合于先前鉴定为几个不同的人类小随体所共享之11-16bp核心序列(见英国专利公开2,166,445号及本文图2)的最无变化部分。重复序列不是完全同源的;对来自小随体内之几个随机选择的区域的序列分析表明其中有有限量的重复序列变异。最多的变异包括可产生一33bp重复单元之再集合的4bp缺失,这种变异散布于一个以上的重复单元中。一个变异片段(区域C中的A→C颠换)产生出唯一的固有HaeⅢ位点並因此可能仅见于一个重复单元中。小随体的开始和终未重复单元比固有重复显然更能与该序列歧异。
pλg3中的小随体侧接有含正常密度之限制性切点的非重复DNA(图1B)。5′侧翼区的开始部分是由倒转的Alu组件之头组成的。由杂交探针a和b限定的其余之5′和3′侧翼区(图1B)是独特的序列DNA並只杂交到总DNA(未显示数据)中的这一位点上。5′侧翼区则含有大量的简单序列DNA〔多嘌呤和(ACC)n〕(图2)。
小随体片段g检测单一的多态性位点
为检验是否完整克隆的小随体片段能用作杂交探针以特异地确定人DNA中的相应位点,可于人DNA竞争物存在下,将pλg3的Sau3A插入片段与用HinfⅠ(DNA指纹图法常规使用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的人DNA杂交(图3)。
图3显示了用pλg3检测之多态DNA片段的孟德尔遗传特征。用HinfⅠ酶切8μg人DNA的样品並通过0.8%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之。在6%聚乙二醇和50μg/ml碱剪切的人胎盘DNA竞争物存在下,于65℃在1×SSC中将酶解产物与pλg3的Sau3A插入片段作Southern印迹杂交,並于杂交后于65℃在0.2×SSC中洗涤。pλg3在所显示的所有个体中均检出一个杂合的单一位点。等位基因(由字母标示之)的遗传特征是孟德尔式的。
在高强度洗涤条件下(0.2×SSC,65°),在所有被检的个体中检测出一个或两个杂交的片段。pλg3检测出了先前试验的Ⅲ9的亲属中的8.2Kb片段,进一步证实泳带g已被克隆(资料未显示)。在较低强度洗涤条件下(1×SSC,65℃),则检测出其它不太清楚地杂交的多态性DNA片段。
在高强度洗涤条件下由pλg3检测到的DNA片段是作为孟德尔遗传方式之单一位点的等位基因被分离的。这个位点不是性联的,而且没有很明显地显示出来,但在所研究的两个大家系中表现有不完全的性联(被试验的61个子代,在
Figure 87102927_IMG2
=0.43时 =0.18;资料未示出);因此它表现为一个常染色体位点,並已定位在染色体7上(见表1)。
该小随体位点处的极端多态性变异
用得自pλg3的插入片段筛选取自79个随机选择之英国白种人DNA的HinfⅠ酶解产物,通过一长35Cm的、浓度为0.7%的琼脂糖,首先对单一的、之后对14个人的储集样品(每人1μgDNA)进行电泳分析,以得到最大程度的等位基因分辨能力。图4中显示了由这个群体样品中检出的不同等位基因的长度,连同每个等位基因中重复单元的估计数及等位基因频率。据此图4显示出小随体等位基因大小的分布情况。最短的共有等位基因中小随体的长度是使用侧接的单拷贝探针a和b(图1),通过纯合子中这个片段的基因图测定的(数据未示出)。每个等位基因的重复数是近似的数目,且取决于小随体中37对33bp的比例。除去短的共有等位基因外,其余的等位基因被取样检验一次(42个等位基因)、二次(12个等位基因)、三次(12个等位基因)或四次(5个等位基因)。如果所有这些等位基因都是同样罕见的,则这一分布与预测的(q=0.0081,2〔4d.f.〕=4.0)结果並没有显著差异,因此与存在于人群中的一个共有短等位基因(q=0.165)和103个同等罕见的等位基因(每个等位基因q=0.0081)的简单模式是一致的。
在这个人群样品中,可分辨出至少77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同时每个等位基因的重复数为14至525左右。该人群样品中的纯合子都是最短等位基因的纯合子。上述对等位基因数及罕见等位基因之平均频率的估计是受凝胶分辨能力限制的,该样品中不同长度等位基因的真实数目可能更大些。
等位基因长度的分布似乎並不是完全随机的,但有可分为三类的证据(图4),即分为短(14-16次重复)、中(41-68次重复)和长(107-525次重复)等三类等位基因。对于定位于人胰岛素基因中5′端的高可变区来说,先前已在白种人中记录有等位基因长度的双峰分布〔见Bell,G.I.等人,Nature    295,31-35(1982)〕,但这种双峰分配在黑人中却不明显〔Lebo,R.V.等人,Proc.Nat.Acad.Sci.USA80,4804-4812(1983)〕。
片段g的分离表明,DNA指纹图法中大的和高度多态性的DNA片段原则上能够适合于进行分子克隆,从而提供了适用于研究个别高可变区的位点特异性探针。虽然片段g可被克隆到噬菌体入中,但所得之克隆在rec+大肠杆菌上却显示了不正常生长性质。这将导致来自常规放大之人类基因库之小随体克隆的缺失。已克隆的小随体当再克隆到recA大肠杆菌中的pUC13内时或于再克隆期间都是不稳定的,与片段g比较,最后的重组体pλg3已丢失了大约30%的单元。因此pλg3的物理图(图1)並不完全反映片段g的组织。
已克隆的DNA片段具有预期之小随体结构,证实片段g不是由较长随体DNA衍生的。尽管在每个重复单元中均存在有“核心”序列。且在5′侧接区域中存在Alu序列的一部分,但在“竞争物”人DNA存在下,该已克隆的片段g可起到位点特异性探针的作用。pλg3不足以有效地检测其它含有核心的小随体,是由于在每个重复单元中存在有其它的非核心DNA,其可能干扰与其它小随体交叉杂交(见英国专利公告2166445号)。
已克隆的小随体表现有极端的长度多态性,这可能是由于每个等位基因中重复单元之数目及37和33bp重复类型之比例这两方面的等位基因变异所至。在158个染色体的随机人群样品中,可分辨出一个共有的和至少76个罕见的等位基因。这个位点要比迄今已定性的大多数或所有已克隆之人类高可变区都具有更大多态性(包括选择最初用于定义“核心”序列之相对短的已克隆小随体〔见美国专利公告2,166,445号〕)。这一位点上的杂合性至少是96.6%,同时大多数杂合子是由短的共有等位基因产生的。
通过改变重复次数如通过DNA复制期间的滑动或由“核心”序列(一公认的重组信号)驱动的不等交换可产生这个位点上的新的等位基因。在中性突变随机漂移假说下,参数4NeV(θ)(其中Ne是有效群体大小,V是每个配子突变为一新的长度等位基因的突变率)可使用无限等位基因模型(infinite allele model)〔见Ewens,W.J.,Theor.Popul.Biol.3,87-112(1972)〕十分准确地由某群体样品中记录的不同等位基因数目估算出来。我们估算这个位点的θ是60-90(同时依据是否包括共有的短等位基因)。因为人的Ne是~104V,故在这个位点上突变为新长度等位基因的突变率约为每个配子0.002。因为所检出的等位基因数目是受凝胶分辨能力限制的,而且没有一个无限数目的潜在的可分辨等位基因,所以上述的V值实际上是一个低估的数值。这个位点上小随体的平均长度是5Kb,因而每Kb小随体的突变(重组)率为>4×10-4,此与对其它较短的含核心小随体所估算的每Kb为10-4,以及人DNA的平均减数分裂重组率为每Kb约10-5差不多〔参见Jeffreys,A.J.等,Nature314,67-73(1985)〕。可见,在这个小随体位点上新等位基因的产生率是非常高的,此与本发明人先前提出的这些富含核心区域可能是重组热点这一观点是一致的。短等位基因的突变率相对低些,此可解释为什么群体中最短等位基因漂移虽已达到一个显著的频率、但在此过程中却未受到不等交换的破坏。
业已证明,DNA指纹图法对于个体鉴定及确证家族关系(如在父亲身份和移民争执中)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该方法的准确度是由一条带被两个随机选择的个体共享的低平均概率X决定的。对于英国白种人,就大于4Kb之DNA指纹图HincⅠ片段来说;经验上估计X为0.2。当出现带在两个个体之间共有的情况下(即由于某条带有相似的迁移率和放射自显影强度,而导致一个个体的一条带与第二个个体中的带相匹配),便弄不清该共享的带是否代表某一小随体位点的相同等位基因。图4所示的等位基因分布使我们能够计算出这些>4Kb之等位基因的X;对于这个特定的小随体位点来说,X=0.016,其比由多位点DNA指纹图估计的值低一个数量级。如果这一克隆的小随体是呈现于DNA指纹图中的典型位点上的,则在无关DNA指纹图间共享的大多数带即是由于不同小随体片段的偶然共迁移所致。这一重要的实践结果在于,在不能排除的案例-一例如在父亲身份争议中,就孩子中的所有父系带明确地存在于假定之父亲的DNA指纹图中的概率来说,据先前的计算其假性包涵的概率是很低的(X=0.2),而这又只是对真实概率(X=0.016)的一个粗略地过高估算。
使用DNA指纹图探针33.6和33.15,有可能记录到在大的人类血亲中有多达34个分散的常染色体位点。对于大多数已检出的位点,在一组较大的(>4Kb)已分辨之DNA指纹图片段中,只有两个等位基因之一是可记录(显示)的,此提示小随体等位基因之间存在有很大的长短差异,同时许多等位基因是位于DNA指纹图的很难被分辨的(<4Kb)区域内。这种情况亦见诸于已克隆的小随体;在这一位点上的HinfⅠ等位基因长度为1.7至20.4Kb,而且图4中所示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表明这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在仅仅40%的个体之DNA指纹图中得以分辨,同时还有14%的人没有记录到显见的等位基因。
小随体探针33.6和33.15共检测到大约60个高可变位点,其中许多位点现已能适于克隆,以提供一个高度信息性的单一位点探针库,例如可用于人的连锁研究。使用完整的DNA指纹图亦可能对单个大家族中的遗传性疾病进行连锁分析。如果一个被检测的多态性片段表现与疾病共分离,即有必要克隆这个片段,以提供一个将连锁分析扩展到其它受影响之家族的位点特异性探针。
在下面的实施例2中开始使用下述材料和方法。
a)克隆一选择的大的小随体
由40个随机选择的个体各制得5μg血细胞DNA並合并之,用Sau3A完全酶解並在0.6%琼脂糖凝胶中经制备电泳分离出5-15Kb片段,电洗脱后加于透析膜上透析。在第二个制备凝胶中电泳分离已纯化的部分,以除去所有痕量污染的小Sau3A片段。将50ng5-15Kb部分连接于100ng用BamHⅠ酶解后分离之λL47.1臂〔Loenen和Brammar,Gene20,249-259(1980)〕上,体外包装並构建成库,用人小随体探针33.6和33.15(见英国专利公告2,166,445号)筛选並按实施例1所述方法分离阳性噬菌斑,以得到MS系列重组噬菌体。
b)分离小随体杂交探针
用Sau3A酶解重组噬菌体DNA,並在低凝胶熔解温度琼脂糖(Sea Plaque)中经电泳由小载体片段中分离出大的插入片段。将含有插入物片段的凝胶条溶解于3倍体积水(65℃)中,並通过随机寡核苷酸引发法〔Feinberg和Vogelstein,Anal.Biochem.137,266-267(1984)〕用32P标记含10ng插入物片段之各等分部份。
c)Southern印迹杂交
按Jeffreys等人〔Am.J.Hum.Genet.39,11-24(1986)〕所述的方法限制性切断基因组DNA样品並进行电泳分离。将DNA转移到Hybond-N(Amersham)上,用u/v照射以固定之並在0.5M磷酸钠、7%SDS、1mM EDTA(pH7.2)中于65°预杂交5分钟〔Church和Gilbert,Pro.Natl.Acad.Sci.USA81,1991-1995(1984)〕。于25μg/ml经剪切的单股人胎盘DNA竞争物存在下,将滤膜与0.5μg/ml32P标记的探针DNA(比活性为~109Cpm/ug DNA)杂交过夜。杂交后,于65°在40mM磷酸钠、1%SDS(pH7.2)中洗滤膜,之后再于65°在0.1×SSC(15mM Nacl、15mM檬柠檬酸三钠,pH7.0)、0.01%SDS中以高强度洗涤。于加强膜(intensifier screen)存在下,于-80°将滤膜放射自显影3小时至1周。
d)测定MS小随体的串联重复序列
用超声波处理各MS重组DNA,选择大小为0.3-0.6Kb的片段並散弹枪式地克隆到M13mp19的SmaⅠ位点〔Yanis-Perron,Vieira和Messing,Gene33,103-119(1985)〕中。与32P标记的MS插入物DNA作噬斑杂交以筛选重组的噬菌体。通过C-试验〔Winter和Fields,Nucleic Acids Res.8,1965-1974(1980)〕成对地比较自给定的MS重组体分离的10个强阳性单链噬菌体DNA;多数DNA落入两个互补的C-试验组内,因此其很可能是由λMS插入片段之长的、随机重复的区域来的。用双脱氧核苷酸链终止方法〔Sanger,Nicklen and Coulson,(1977)Proc.Natl.Acad.Sci.USA74,5463-5467;Biggin,Gibson and,Hong,(1983)Proc,Natl.Acad.Sci.USA80,3963-3965〕测定得自两个互补组的各两个M13重组体的序列,以确定两条链上每个MS重组体的相符重复序列。
实施例2
a)分离-选择的位点特异性高可变DNA探针
实施例1中已述及了通过制备凝胶电泳分离,之后再克隆到噬菌体中这一克隆选自人DNA指纹图谱之片段的实施方案。为分离较宽范围的小随体,可将选自40个随机选择之个体DNA的大小为6-15Kb的Sau3A片段克隆到BamHⅠ置换载体λL47.1〔Leonen    and    Brammar,“A    bacteriophage    lamda    Vector    for    Cloning    large    DNA    fragments    made    With    several    restricticn    enzymes”Gene20,249-259(1980)〕中。因为人小随体在其全长中显示有显著地等位基因变异(如实施例1中所证明的),所以使用合并的人DNA克隆大的Sau3A片段,应能使可克隆之高可变位点(其具有大的Sau3A等位基因)的数目达到最大。经与人小随体探针33.15杂交,由含2000个重组体的文库中分离出5个噬菌体並用探针33.6检测出另外5个噬菌体,以得到MS系列的重组体(见表1)。
Figure 87102927_IMG4
为确定是否每个λMS重组体都能用作高可变小随体的位点特异性探针,在有人DNA竞争物存在下,将每个重组体的Sau3A插入片段与3个随机选择之个体的HinfⅠ酶解产物杂交,或与λMS32的AluⅠ酶解产物〔其小随体串联重复单元含有HinfⅠ位点(图5)〕杂交。10个重组体中有8个杂交到各个被试者DNA中的一个或两个大的可变DNA片段上。用探针33.6检测到的重组体中有四个(λMS8、40、42和47)杂交到可变DNA片段之同一图形上,因而展示它们是衍生自同一高可变位点(图5,表1)。
图5显示筛选适用作位点特异性高可变DNA探针之λMS重组体的一个例子。按本文所述的材料和方法用HinfⅠ酶切2μg得自三个无关个体的DNA样品,通过0.8%琼脂糖凝胶作电泳分离並与32P标记的得自pλg3(实施例1)、λMS8和λMS40的Sau3A片段作Southern印迹杂交。杂交后在0.1×SSC中(65°)洗滤膜,並于加强膜存在下放射自显影1天(左泳道)或1周(右泳道)。应注意到的是,λMS8和λMS40检测出同一个高可变位点,而且如延长放射自显影时间,则可检测出其它几个可变DNA片段。
其余的重组体λMS1、31、32和43衍生自不同的位点,但不包括先前定性的pλg3位点(见实施例1和图5)。虽然这些λMS重组体都没有产生多可变片段的DNA“指纹图谱”,但经延长放射自显影爆光时间可见大多数探针与其它多态DNA片段有微弱的交叉杂交(图5)。
由探针33.15检出的两个λMS重组体即λMS3和λMS30,无论是否存在人DNA竞争物,均未能检测到用HinfⅠ或Sau3A酶切之人DNA中的特异性位点。基于延长放射自显影时间,两个重组体均检测出可变DNA片段之同样不明显的图形(资料未示出)。我们没有进一步研究这一缺乏位点特异性现象,也没有进一步定性这两个MS重组体。
因此,尽管以前有报导认为难于克隆大的且不稳定的人类小随体〔如参见Nicholls等,Nucleic    Acids    Res.13,7569-7578(1985);Wyman等,Proc.Natl.Acad.Sci.USA77,6754-6758(1985)〕,但我们则已能够证明,至少有些在DNA指纹图谱中检测出的最大的和极可变的DNA可适合于在噬菌体λ中克隆,条件是通过在recBC大肠杆菌宿主中增殖使插入片段得以稳定。
b)检测已克隆之小随体的重复序列单元
测定来自每个λMS重组体之DNA插入物的随机小片段的序列,以确定是否每个克隆的高可变位点均是由随机重复的小随体构成的(见材料和方法)。已显示所有的λMS克隆主要是由长度范围为,9bp(λMS1)至45bp(λMS43)的串联重复单元构成的(图6)。
图6显示了λMS系列小随体的相符重复序列单元。测定每个已克隆小随体的随机小片段,以限定相符重复单元。每个相符重复单元中可变位置显示为:R,r=A或G;Y,y=C或T;N,n=任何碱基。MS8中的小随体包含两个共同散布的、29和30bp长的重复单元。图2中还显示了pλg3的相符重复序列。每个重复序列均与核心序列对齐,同时用大写字母显示配对者,还揭示了根据该核心与pλg3、λMS31和λMS32比较而检出的一新的核心序列。
小随体中的重复单元都不是完全同源的,此与在以前测定了序列的小随体中所见到的重复单元之间的变异情况是一致的(见英国专利公告2,166,445号和本文实施例1)。特别值得注意的是,λMS8中的小随体是由两个紧密相关的、但有不同长度(29和30bp)的重复单元搀合排布构成的(图6)。λMS重组体中小随体的端点尚未确定。
据此,已分离了5个新的高可变位点,每个位点都主要包含一串联重复的小随体。正如己预期到的,pλg3、λMS1、λMS31和λMS32的串联重复单元每个都含有核心序列(图6)。然而,核心序列的拷贝是不完善的,而且比较这些小随体的重复单元並没有明确地限定与这些大的和极端变异的位点优先关联的新核心序列。有可能是宽范围的核心衍生物与大的小随体相关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探针33.6〔其由核心序列之离散型式的串联重复组成(见英国专利公告2,166,445号)〕检测出的小随体λMS8和λMS43含有高度离散型式的核心序列。另外,比较λMS8、λMS43和33.6並不能揭示优选与这三个位点相关联的新的特异性序列(资料未示出)。很明显,详尽地探究与极端可变小随体(特别是用探针33.6检测出的小随体)相关联的其它序列特征,将需要分析更大量的克隆小随体图谱。
c)孟德尔遗传特征及用克隆小随体检测之位点的变异性
已分离的5个新的小随体λMS1、8、31、32和43各检测一个大的和可变的位点。通过分析由CEPH程序提供的大的水平谱系中的分离情况,已进一步证实了所有位点的孟德尔式遗传特征(图7)。
图7显示由λMS32探测之高可变位点的孟德尔式遗传特征。用AluⅠ酶解采自CEPH家族1413的1μg DNA样品並Southern印迹杂交到32P标记之λMS31的Sau3A插入片段上。这个家族的DNA样品在该位点处是全部带有信息性的。
通过分析在随机选择之英国人之间共享的等位基因频率,已估计了适于每一探针之等位基因的变异性程度(图8)。图8提供了对MS43探测之高可变位点处等位基因变异性的估计,用HinfⅠ酶解的采自20个随机选择之英国人的1μg    DNA样品並与λMS43作Seuthern印迹杂交。所有个体都是杂合性的,此表明在这个高可变位点处杂合性水平是很高的(H>0.86,P>0.95)。将每一个体中的等位基因与6个最接近的邻居的等位基因进行比较(基于放射自显影)来估算个体间共享之等位基因数,从而更精确地估计杂合性水平。例如,个体5中的较大等位基因似乎存在于7中,但不存在于个体2,3,4,6和8中。相似地,个体5中的较小等位基因並不存在于2-4或6-8中。对于所有被检的个体,s=0.11,由此可估算出平均等位基因频率q=1-(1-s)1/2=0.056,且杂合性为(1-q)=94%。由于受凝胶电泳分辨能力的限制,这只是对杂合性的一个最保守的估算。
所有位点都是高可变的,其杂合性范围为90%(λMS8)至99%(λMS31)(见表1)。比较在15和150个个体中分辨出的等位基因谱,进一步分析了等位基因长度变异的程度(图9)。图9显示了对人DNA库中高可变位点处等位基因长度变异的分析结果。用AluⅠ(用于λMS32)或HinfⅠ(用于所有其余的探针)酶解采自某单一个体(a)、15个人的样品池(b)和150个人的样品池(c)的10μg    DNA样品並与所指出的位点特异性高可变探针作Southern印迹杂交。所有个体都是随机选择的北欧人。单一个体的样品包含于样品池b内,所有池b内的样品又都包含于池c内。应指出的是,λMS43探测到由标记为0之短HinfⅠ等位基因代表的第二可变区;尚未对这个区域作进一步定性。
对于最小可变位点λMS8,在15个人的样品池中可分辨出2个长度为5.3和7.2Kb的优势等位基因,外加7个较低频率等位基因。两个优势等位基因的出现並不是由于在这15个人中的抽样误差造成的,这一点可通过它们在150个个体中具有相似的优势並且有较大范围的低频率等位基因存在得以证明。相似地,λMS43(94%杂合性)显示有7个被15和150个个体共享的较大等位基因,连同许多较小等位基因。相反,对于最可变的位点λMS1、31和32以及pλg3,其估算的杂合性为97-99%,未显示有以相等强度被两个个体池共享的、具显著群体频率的等位基因(上文所述的pλg3的最短1.6Kb等位基因除外),因此这些位点的等位基数目很可能是很大的。例如,在150个个体的样品池中可分辨出至少50个不同的λMS32等位基因;由于凝胶电泳分辨力的限制,这只是对等位基因总数的一个最小估算。
白种人中,等位基因在这些高可变位点之间的长度分布也是不同的(见图9和表1)。大多数λMS31的等位基因,在5.5-9.3Kb这一相对窄的长度范围内分布相当均匀,而λMS1的等位基因则变化很大,长度范围为2-20Kb。在有些情况下,有证据显示等位基因长度分布的不均一性;特别是λMS43显示有如上面实施例1中所述的5-6Kb和8-14Kb这两类占优势的等位基因长度范围,且pλg3显示有1.6-1.7、2.8-3.6和5-15Kb这样三类长度范围。
如上面所指出的,已探测到的位点是极端可变的,並确实是迄今从人DNA中分离之位点中最具多态性的。
d)高可变位点的染色体分配
高可变位点特异性探针没有一个杂交到啮齿动物DNA上,因此可在人一啮齿动物体细胞杂种中追踪到这些位点的分离(见图10和表2)。6个位点分配于4个不同的常染色体上,其中染色体1和7各携带两个高可变位点。
图10显示了在用AluⅠ酶切之人一啮齿动物体细胞杂种DNA的泳道中,由λMS32探测出之高可变位点的分离情况。这一位点与人染色体1共分离(见表2)。引人注意的是,杂种细胞系MOG2C2携带有λMS32和λMS1两者的两个等位基因(资料未示出)。这一现象强有力地提示:两亲代的人染色体1的拷贝已被保留于杂种中,而且,因所有其它阳性杂种在每一位点上只含有单个等位基因,这就为λMS1和λMS32的同线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杂种F4SC13c112含有染色体1p但是λMS32却为阴性;因此认为λMS32暂时定位于染色体1q上。
图10中所用的编号分别是:
1.人2    16.人1
2.仑鼠    17.大鼠
3.小鼠    18.DUR4,3
4.FG10    19.FIR5
5.PCT    BA18    20.C4A
6.1α9498    21.DUR4R3
7.SIF4A24EI    22.3W4c15
8.SIF15P5    23.克隆21
9.CTP34B4    24.WILF1
10.TWIN19D12    25.F4SC13c1
11.TWIN19F9    26.SIF4A31
12.TWIN19F6    27.FST9/10
13.TWIN19C5    28.HORL411B6
14.MOG2C2    29.HORP9.5
15.MOG2E5
表2显示人一啮齿动物体细胞杂种中高可变位点的染色体分配情况。
Figure 87102927_IMG6
表2中所列体细胞杂种序号分别是:
1,DUR4.3;2,FIR5;3,C4A;4,DUR4R3;5,3W4c15;6,克隆21;7,WILF.1;8,F4SC13c112;9,SIF4A31;10,FST9/10;11,HORL411B6;12,HORP9.5;13,FG10;14,PCTBA18;15,1α9498;16,SIF4A24E1;17,SIF15P5;18,CTP34B4;19,TWIN19D12;20,TWIN19F9;21,TWIN19F6;22,TWIN19C5;23,MOG2C2;24,MOG2E5
且表中所使用之符号的意义是:
+,存在有染色体或高可变位点;-,没有染色体或位点;M,只于某些细胞中存在染色体或用Southern印迹杂交法只能微弱地检测出的位点;N,未检测染色体或结果不肯定,未检测位点;P,存在短臂;D,因7/X转位而存在染色体7Pter→q22。给出了每个位点特异性高可变探针之推断的染色体分配,连同明确地提供信息的细胞杂种部分,这些杂种对于存在或不存在完整的染色体或高可变位点来说都是一致的。对于每个高可变探针,用这一分析法除一个外所有染色体均被多重排除。
λMS1杂交到含染色体1p的杂种8(F4SC13c112)上,提示λMS1是位于1p上。相反λMS32则没有杂交到杂种8上,提示其定位于1q上。pλg3没杂交到含染色体7pter→q22的杂种2(FIR5)上。再者,杂种JDA13.1和含7pter→q31.3的JDA3及7q31.3→qter对于pλg3分别是阴性或阳性的(资料未给出),pλg3被定位于7q31.3→qter。反之,λMS31杂交到FIR5和JDA13.1上但未杂交到JDA3上,此提示,其定位于7pter→q22。对大的CEPH血亲关系者中所作连锁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缺乏束集(Clustering)的情况;分析表明,在各对同线性标志之间均没有明显的连锁关系(对于每对在>0.35时Z>-2,资料未示出)。
所有6个克隆的小随体位点,包括实施例1中所述的pλg3,都是常染色体的和分散的;所发现之小随体的两同线性对中,均未显示明显地成对连锁。这种常染色体定位和束集缺乏与以前所作DNA指纹图谱的分离分析结果完全一致,其显示由多核心探针探测之大量高可变DNA片段均衍生自多数的、分散的常染体位点,但不能从DNA指纹图谱中推断出个别片段的染色体定位。
正如所预料的,如果迄今已定位的已克隆小随体随机分散于人基因组上,则很可能是得自于大的人常染色体(表1)。在没有精确地区域性定位之情况下,这些小随体仍有可能是优先定位在着丝粒和端粒上,它们富集了有简单序列的卫星DNA。然而,对小鼠之重组的纯系细胞菌株中DNA指纹图谱片段所作分离分析表明,鼠的小随体並没有优先与着丝粒或端粒结合,而且很可能是它们的人DNA对应物也有相似地分散情况。
实施例3
小随体探针的敏感性及法医学应用
业经试验过的串联重复之小随体探针是非常灵敏的,此大概是因为杂交探针和靶小随体DNA之重复性质所致。杂交过夜后得到的Southern印迹放射自显影信号在探针DNA浓度>0.1ng/ml时达到饱和(资料未显示),而且能够很容易地从60ng或更少的人基因组DNA得到信号(见图11A)。相似地,依据被试个体的基因型,这些探针能探测2%或更少的某一个体DNA与其它个体DNA的混合物(见图11B)。
这些位点特异性小随体探针的敏感性和变异性使之尤为适用于法医学。图11C显示出对取自两个遭强奸並被杀害之受害者身上的精液污斑所作分析,其中由第二个受害者身上回收的DNA如用常规的DNA指纹图谱分析法(其每次试验至少用0.5μg    DNA)(见UK专利公告2,166,445号)检测是不够用的。
为此,图11示出对位点特异性探针之敏感性的估价以及其在强奸/凶杀双重犯罪案例之法医学分析方面的应用。图11A中显示用降低量的、经HinfⅠ酶切的人DNA与32P标记的MS1之插入片段作Southern印迹杂交,于加强膜存在下滤膜放射自显影1周。图11B是以所指出的比例将降低量的个体A的DNA与4μg个体B的DNA混合,並依图11A所示与λMS1作Southern印迹杂交。图11C中所示受害者X和Y是被强奸並继而被杀害的。嫌疑犯Z被指控杀害了Y,並经法医学验证提示X和Y是被同一个人杀害的。由下列法医学标品中分离DNA並进行分析:a,死后两天采取的头发;b,由X的阴毛上回收的精液与阴道液的混合物;c,由嫌疑犯Z身上采集的新鲜血液;d,Y死后一天采集的心脏内血液;e,用阴道拭子自Y阴道内采集的带有精液、血液和阴道材料的标本;f,从Y的裙子上采集的带有精液和血液的污斑材料,样品a和b已于4℃干燥储存了三年,样品d和e已于4℃干燥储存了两个月,且样品f也于4℃干燥储存了两个月。依Gill、Jeffreys和Werrett的方法〔Nature318,577-579(1985)〕提取DNA,用HinfⅠ酶切,並与32P标记的λMS1插入片段作Southern印迹杂交。除样品e(0.1μg DNA)和样品f(0.04μg DNA)外,其它各份样品均分析0.8μg DNA。于加强膜存在下,放射自显影一周。注意到精液污斑b、e和f各含两个不属于受害者的杂交DNA片段。另外,样品b含有得自阴道DNA的受害者的等位基因。b、e和f中的精液等位基因是不能区分的,提示X和Y确实是被同一个人强奸的。嫌疑犯Z的等位基因並不与精液污斑的等位基因相符合。
这些结果进一步经与λMS31杂交(资料未示出)並通过对大量法医材料的DNA指纹图谱分析得以证实。根据这一证据,检察官撤消了对嫌疑犯Z提出的刑事诉控。
实施例4
集合的小随体探针
鉴于这些小随体在Southern印迹杂交中的敏感性,从而可将探针池(集合物)用于自同时存在的几个位点检出可变DNA片段,图5中显示了使用包含5个探针(pλg3、λMS1、λMS8、λMS31和λMS43)的探针池检测之结果。理论上,可被5个探针检出之不同DNA片段的数目是 Σ 1 5 (1+Hi),其中Hi是第i个探针的杂合性。就这5个探针来说,每个人应平均被检出9.78个片段。实践中,则可分辨出8.4±1.2(S.D)条大于2Kb的带(被试者为40个随机选择的个体)。这种丢失可分辨带的情况部分原因是由于排除了小的(1.6Kb)和相对常见的(共有的)pλg3等位基因(实施例1,每一个体平均丢失0.33条带),但更主要的还是由于不同的小随体等位基因的电泳共迁移。
多位点Southern印迹图形是高度个体特异的,只有18%(S.D±11%)的DNA片段是由随机选择之北欧人个体对之间共享的(试验了40对)。同胞之间,共享之片段的水平增到~57%(试验了10对)。
在父/母/子三元组中,所有子代的片段均可追踪到父母亲(图12)。每个子代都含有3.4±0.5(S.D)个属父系起源的DNA片段,以及同等数目之母系特异的DNA片段(试验了10个父/母/子三元组)。
如上属所指出的,图12显示了经与合并的小随体探针杂交,可检测出人DNA中的多个高可变位点。用HinfⅠ酶切4μg得自随机选择的英国人(1-6)、同胞对(7、8和9、10)以及父/子/母家庭组(11、12、13和14、15、16)的样品,通过0.8%琼脂糖凝胶作电泳分离,直到所有小于2Kb的片段都从凝胶中泳出。将酶解产物与来自pλg3、λMS1、λMS8、λMS31和λMS43的各2ng DNA插入片段作Southern印迹杂交;在借助随机寡核苷酸引发法用32P标记之前,合并各插入片段。带之标记强度的变异可能是因个别探针的标记和杂交效率不同所导致的。

Claims (40)

1、制备能够杂交到含有一小随体之DNA片段上的多核苷酸的方法,所说的小随体是对基因组中的特定区域或位点特异的,上述区域或位点具有至少为3(100)的等位基因变异(如说明书所定义的)。
该方法包括克隆一个通过将基因组DNA的片段与一多核苷酸探针杂交而鉴定的DNA片段,该多核苷酸探针能够参考一个以上的多态性小随体区域或高可变位点以鉴别DNA;
由之制备能够杂交到一含小随体之DNA片段上的多核苷酸,该小随体对于基因组中的某特定区域或位点是特异的,而所说的区域或位点具有至少为3(100)的等位基因变异(如说明书中所定义的)。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说的DNA片段,其含有一源自小随体区域高可变位点的小随体,所说的区域或位点具有至少为3的等位基因变异(如说明书中所定义的)。
3、制备能杂交到含有一小随体之DNA片段上的多核苷酸的方法,所说的小随体是对基因组中的特定区域或位点特异的,上述区域或位点具有至少为3的多态性程度(如说明书中所定义的)。
该方法包括克隆一个通过将基因组DNA的片段与一多核苷酸探针杂交而鉴定出的DNA片段,该多核苷酸探针能够参考一个以上的多态性小随体区域高可变位点以鉴别DNA;
由之制备能够杂交到一含小随体之DNA片段上的多核苷酸,该小随体对于基因组中的某特定区域或位点是特异的,所说的区域或位点具有至少为3的多态性程度(如说明书中所定义的)。
4、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多核苷酸探针包含同时包括有己标记或标志组件的、至少含3个串联重复(在所有串联重复之序列间平均至少有70%的同源性)序列的多核苷酸,这些序列与基因组的小随体区是同源的,其相似程度为能使探针杂交到用限制性核苷酸内切酶切断样品DNA所得到的一相应之DNA片段上,其中:
a)每次重复都含有一个核心,该核心与来自不同之基因位点的多个小随体中存在之有相似长度的相符核心区至少有70%的同源性(即70%相符);
b)该核心长度为6至16个核苷酸;
c)对该核心没有贡献的重复单元中核苷酸的总数不超过15个。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多核苷酸探针包含序列(包括其互补序列)
(A)AGGGCTGGAGG
(其中T是T或U,(A)可有可无),或序列(包括其互补序列)
AGAGGTGGGCAGGTGG
(其中T是T或U)的至少三次串联重复;所有串联重复的序列之间至少有70%相符合。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多核苷酸探针包含有选自:
AGGAATAGAAAGGCGGGYGGTGTGGGCAGGGAGRGGC  3
GTGGAYAGG  4
TGGGAGGTGGRYAGTGTCTG  5
GAATGGAGCAGGYGRCCAGGGGTGACTCA  6
GGGCTGGGGAGATGGTGGAGGAGGTGTTGG  7
AGGCTGGGGAGATGGTGGAGGAAGAGTAC  8
TGTGTGTAATGGGTATAGGGAGGGCCCCGGGAAGGGGGTGTGGYX  9
(其中Y是C、T或U,X是G或C,R是A或G,T是T或U)的任何一个序列或其串联重复,或与之互补的序列。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说的片段含有一得自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的小随体,该区域或位点可用含有序列式3之序列或其串联重复、或其互补序列的多核苷酸探针检测出来,该方法是在能有效地鉴定单一位点的杂交条件下实施的。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说的片段含有一来自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的小随体,所说的区域或位点可用包含选自序列式4至9的任一序列或其串联重复,或与之互助之序列的多核苷酸探针检测出来,该方法是于能有效地鉴定某单一位点的杂交条件下实施的。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之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多核苷酸序列是与含小随体之DNA片段中的小随体同源的,且相符程度为能使该核苷酸序列与之杂交。
10、一被分离或克隆形式的多核苷酸,它包含有对单一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特异的並与之同源的核苷酸序列,其相符程度为能使该核苷酸序列杂交到用限制性核苷酸内切酶切断样品基因组DNA所得到的相应DNA序列上,所说的DNA片段包含一来自所说的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的小随体,其中:
1)所说的区域或位点具有至少为3(100)的等位基因变异(根据说明书中的定义);
2)所说的区域或位点可用包含有序列(包括其互补序列):
(A)AGGGCTGGAGG  1
(其中T是T或U,(A)可有可无)或序列(包括其互补序列):
AGAGGTGGGCAGGTGG  2
(其中T是T或U)之至少三次串联重复的多核苷酸探针检测出来。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多核苷酸,其中DNA片段含有来自小随体区域或高可变位点的一小随体,所说的区域或位点具有至少为3(500)的等位基因变异(根据说明书中所述的定义)。
12、一被分离或克隆形式的多核苷酸,它包含有对单一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特异的並且与之同源的核苷酸序列,其相符程度足能使该核苷酸序列杂交到用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断样品基因组DNA所得到的相应DNA片段上,所说的DNA片段含有一来自所说之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的小随体,其中:
1)所说的区域或位点具有至少为3的多态性程度(如说明书中所定义的);
2)所说的区域或位点可用含有序列(包括其互补序列):
(A)AGGGCTGGAGG  1
(其中T是T或U,(A)可有可无)或序列(包括其互补序列):
AGAGGTGGGCAGGTGG  2
(其中T是T或U)的至少三次串联重复的多核苷酸探针检测出来。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的多核苷酸,其中DNA片段含有来自一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的小随体,所说的区域或位点可特异地被含有选自:
AGGATAGAAAGGCGGGYGGTGTGGGCAGGGAGRGGC  3
GTGGAYAGG  4
TGGGAGGTGGRYAGTGTCTG  5
GAATGGAGCAGGYGRCCAGGGGTGACTCA  6
GGGCTGGGGAGATGGTGGAGGAGGTGTTGG  7
AGGCTGGGGAGATGGTGGAGGAAGAGTAC  8
TGTGTGTAATGGGTATAGGGAGGGCCCCGGGAAGGGGGTGTGGYX  9
(其中Y是C、T或U,X是G或C,R是A或G,T是T或U)的任何一个序列或其串联重复或其互补序列的多核苷酸探针鉴定出来。
14、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的多核苷酸,其中所说的DNA片段含有一来自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的小随体,所说的区域或位点可由含有序列式3之序列或其串联重复序列的多核苷酸探针检测出来。
15、根据权利要求10-12之任一项的多核苷酸,其中所说的DNA片段含有一来自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的小随体,所说的区域或位点可用含有选自序列式4至9中任一序列之串联重复序列的多核苷酸探针检测出来。
16、根据权利要求10-15中任一项的多核苷酸,其中核苷酸序列是与DNA片段的小随体同源的,其相符程度为能使该核苷酸序列与之杂交。
17、根据权利要求14的多核苷酸,其中核苷酸序列包含序列式3的序列或其串联重复(所有呈串联重复的序列之间平均至少有70%是一致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5的多核苷酸,其中核苷酸序列包含选自序列式4至9的任一序列或其串联重复(所有呈串联重复的序列之间平均至少有70%是一致的)或与之互补的序列。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的多核苷酸,其中所有呈串联重复的序列之间平均至少有80%是一致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多核苷酸,其中所有呈串联重复的序列之间平均至少有90%是一致的。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多核苷酸,其中串联重复的序列是准确重复的。
22、制备多核苷酸的工艺,其首先是按照权利要求1-9之任一项中所限定的方法制备多核苷酸,或者说制备权利要求10-21之任一项中所限定的多核苷酸,该工艺包括用微生物学手段复制己克隆的材料。
23、制备多核苷酸的工艺,其首先是按照权利要求1-9之任一项中所限定的方法制备多核苷酸,或者是经直接合成制备权利要求10-21之任一项中所限定的多核苷酸。
24、多核苷酸探针,其包含权利要求10-21之任一项中所限定的多核苷酸,或者按照权利要求1-9之任一项中所限定的方法制备的多核苷酸,所说的多核苷酸具有一标记的或标志组件。
25、根据权利要求24的多核苷酸,其中多核苷酸整个是单股形式的。
26、制备权利要求24或25中所限定之多核苷酸的方法,其包括标记或标志如权利要求10-21之任一项中所述的、或按照权利要求1-9之任一项中所限定的方法制备的多核苷酸。
27、制备能够杂交到一DNA片段上之多核苷酸的方法,该DNA片段含有一对基因组中特殊区域或位点特异的小随体,所说的区域或位点具有至少为3(100)的等位基因变异(如说明书中所定义的)。
该方法包括克隆一通过以基因组片段与某多核苷酸探针杂交而鉴定的DNA片段,所说的多核苷酸探针是如权利要求24或25中所要求的,或是按权利要求26的方法制备的,
进而由之制备一能够杂交到含小随体之DNA片段上的多核苷酸,该小随体是对基因组上某特殊区域或位点特异的,所说的区域或位点具有至少为3(100)的基因基因变异(如说明书中所定义的);
该方法是于能使探针参考一个以上多态性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以鉴别DNA的杂交条件下实施的。
28、一被分离或克隆形式的多核苷酸,其包含一对单一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特异的、並且与之同源的核苷酸序列,其同源相符程度为能使该核苷酸序列杂交到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断样品基因组DNA所得到的相应之DNA片段上,所说的DNA片段含有一得自所说之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的小随体,其中:
1)所说的区域或位点具有至少为3(100)的等位基因变异(如说明书中所定义的),並且
2)所说的区域或位点是可用权利要求24或25中所述的多核苷酸探针或者按权利要求26之方法制备的多核苷酸探针检测的。
29、对权利要求27中限定之方法,或权利要求28中所述的多核苷酸的修变,其中所说的区域或位点具有至少为3的多态性之程度。
30、参考一个或多个对照物定性基因组DNA之试验样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一种或多种不至于切断相应于串联重复之序列中任何相关限度的限制酶切断样品DNA;用多核苷酸或多核苷酸探针探查该DNA片段-所说的多核苷酸或多核苷酸探针含有对单一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特异的並与之同源的核苷酸序列,其序列相符程度应能使该核苷酸序列杂交到含得自所说单一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之小随体的相应DNA片段上;检测已杂交的DNA之片段,並将已杂交的片段与所说的一个或多个对照物进行比较,其中:
1)所说的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具有至少为3(100)的等位基因变异,並且
2)所说的区域位点是可以用能够参考一个以上多态性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鉴定DNA的多核苷酸探针探测到的。
31、参考一个或多个对照物以定性基因组DNA之试验样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一种或多种不至于切断相应于串联重复之序列到任何相关程度的限制酶切断样品DNA;用一多核苷酸或多核苷酸探针探查该DNA片段-所说的多核苷酸或多核苷酸探针含有对单一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特异的並与之同源的核苷酸序列,其序列相符程度应能使该核苷酸序列杂交到含有得自所说单一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之小随体的相应DNA片段上;检测已杂交的DNA之片段並将已杂交的片段与所说的一个或多个对照物进行比较,其中:
1)所说的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具有至少为3个的多态性程度;並且
2)所说的区域或位点是可以用能够参照一个以上多态性小随体区或高可变位点鉴定DNA的多核苷酸探针探测到的。
32、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的方法,其中所用的多核苷酸或多核苷酸探针是由权利要求10-21中之任一项所限定的或者是依照权利要求1-9之任一项的方法制备的。
33、根据权利要求30-32之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样品DNA是人DNA。
34、根据权利要求30-33之确证试验样品供体与一个或多个对照样品供体为完全一致或不一致的方法,其中对照样品是作了相似地酶切的,並将得自各个样品的杂交片段进行比较。
35、根据权利要求30-33的确证试验样品供体与一个或多个对照样品供体之间家族关联的方法,其中对照样品是经过了相似地酶切的,並将得自各个样品的杂交片段进行比较。
36、根据权利要求30-35之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探查是使用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24或25中所述的多核苷酸探针完成的,使用所说的探针进行一系列试验或单一试验。
37、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的诊断遗传性疾病、异常或特性的方法,其包括用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22或33中所述的多核苷酸探针探查试验样品,所说的探针-其並不一定携带被标记或标志组件-是与特殊的遗传性疾病、异常或特性相联系的。
38、基本上如本申请之说明书所述的並根据任一个实施例的多核苷酸探针。
39、基本上如本申请之说明书所述的並根据pλg3、λMS1、λMS31、λMS32、λMS8(1)、λMS32、λMS8(1)、λMS8(2)和λMS43中之一的多核苷酸探针。
40、基本上如本申请说明书所述的遗传定性的方法。
CN198787102927A 1986-03-19 1987-03-18 对基因探针的改良 Pending CN871029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8606719 1986-03-19
GB868606719A GB8606719D0 (en) 1986-03-19 1986-03-19 Genetic prob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7102927A true CN87102927A (zh) 1988-04-27

Family

ID=10594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198787102927A Pending CN87102927A (zh) 1986-03-19 1987-03-18 对基因探针的改良

Country Status (22)

Country Link
US (1) US5175082A (zh)
EP (1) EP0238329B1 (zh)
JP (2) JPH0630636B2 (zh)
KR (1) KR870009024A (zh)
CN (1) CN87102927A (zh)
AT (1) ATE105024T1 (zh)
AU (2) AU604686B2 (zh)
DE (1) DE3789679T2 (zh)
DK (1) DK140287A (zh)
FI (1) FI871189A (zh)
GB (2) GB8606719D0 (zh)
HU (1) HUT44800A (zh)
IE (1) IE59859B1 (zh)
IL (1) IL81936A0 (zh)
IN (1) IN168721B (zh)
NO (1) NO871122L (zh)
NZ (1) NZ219685A (zh)
PL (1) PL264696A1 (zh)
PT (1) PT84502B (zh)
RU (1) RU1788970C (zh)
YU (1) YU47887A (zh)
ZA (1) ZA8719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S1355B6 (is) * 1984-11-12 1989-04-19 Lister Institute Of Preventive Medicine Fjölkjarna kannar
GB8606719D0 (en) * 1986-03-19 1986-04-23 Lister Preventive Med Genetic probes
FR2603047B1 (fr) * 1986-08-19 1990-03-02 Vassart Gilbert Sonde d'hybridation pour la detection de sequences nucleotidiques polymorphes contenues dans un echantillon d'adn humain ou animal, procede de detection de sequences d'adn polymorphes utilisant une telle sonde, ses applications biologiques
US4987066A (en) * 1986-11-07 1991-01-22 Max Planck-Gesellschaft Zur Forderung Der Wissenschaften E.V. Process for the detection of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 in eukaryotic genomes
EP0294098A1 (en) * 1987-05-29 1988-12-07 City Of Hope Synthetic DNA probes
GB8716367D0 (en) * 1987-07-10 1987-08-19 Reeders S T Genetic identification
GB8720855D0 (en) * 1987-09-04 1987-10-14 Oxford University Of Chancello Probe
WO1989007658A1 (en) * 1988-02-18 1989-08-24 University Of Utah Genetic identification employing dna probes of 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 loci
GB8906945D0 (en) * 1988-04-13 1989-05-10 Ici Plc Probes
IT1230152B (it) * 1988-06-10 1991-10-14 Ici Plc Sequenze di nucleotidi.
WO1990002818A1 (en) * 1988-09-08 1990-03-22 Lifecodes Corporation Probes for the detection of rflp in eucaryotic genomes
GB8824531D0 (en) * 1988-10-20 1988-11-23 Ici Plc Polynucleotide probes
GB2228086A (en) * 1988-11-25 1990-08-15 Ici Plc Characterisation of genomic DNA
US5192658A (en) * 1989-03-30 1993-03-09 Lifecodes Corporation Compositions and protocols applicable to genetic analysis
US5582979A (en) * 1989-04-21 1996-12-10 Marshfield Clinic Length polymorphisms in (dC-dA)n.(dG-dT)n sequences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WO1992013968A1 (en) * 1991-02-07 1992-08-20 MAX-PLANCK-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Wissenschaften e.V. Monolocus-specific hypervariable probes
FR2680520B1 (fr) * 1991-08-22 1995-09-22 France Etat Armement Procede de detection de nouvelles regions hypervariables dans une sequence d'adn, sequences de nucleotides constituant des sondes d'hybridation et leur application biologique.
US5853989A (en) * 1991-08-27 1998-12-29 Zeneca Limited Method of characterisation of genomic DNA
CA2077264A1 (en) * 1991-08-27 1993-02-28 Orchid Biosciences Europe Limited Method of characterisation
US5629147A (en) * 1992-07-17 1997-05-13 Aprogenex, Inc. Enriching and identifying fetal cells in maternal blood for in situ hybridization
ES2056028B1 (es) * 1993-02-18 1995-04-01 Inia Procedimiento para la seleccion de oligonucleotidos para la amplificacion especifica de genomas altamente variables.
WO1995012607A1 (en) * 1993-11-03 1995-05-11 Molecular Tool, Inc.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and their use in genetic analysis
JP3175110B2 (ja) * 1994-02-07 2001-06-11 オーキッド・バイオサイエンシーズ・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リガーゼ/ポリメラーゼ媒体された単一ヌクレオチド多型のジェネティックビットアナリシスおよび遺伝子解析におけるその使用
US5871918A (en) * 1996-06-20 1999-02-16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nucleic acid hybridization
US6479235B1 (en) 1994-09-30 2002-11-12 Promega Corporation Multiplex amplification of short tandem repeat loci
US7008771B1 (en) 1994-09-30 2006-03-07 Promega Corporation Multiplex amplification of short tandem repeat loci
US5753439A (en) * 1995-05-19 1998-05-19 Trustees Of Boston University Nucleic acid detection methods
US6361951B1 (en) * 1995-06-27 2002-03-26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nucleic acid hybridization
US6132971A (en) * 1995-06-27 2000-10-17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Microelectronic device
US6346387B1 (en) 1995-06-27 2002-02-12 Xanthon, Inc. Detection of binding reactions using labels detected by mediated catalytic electrochemistry
US5968745A (en) * 1995-06-27 1999-10-19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Polymer-electrodes for detecting nucleic acid hybridization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US6127127A (en) * 1995-06-27 2000-10-03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Monolayer and electrode for detecting a label-bearing target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US6180346B1 (en) 1995-06-27 2001-01-30 The Universti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Electropolymerizable film, and method of making and use thereof
US6387625B1 (en) 1995-06-27 2002-05-14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Monolayer and electrode for detecting a label-bearing target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US6418382B2 (en) 1995-10-24 2002-07-09 Curage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classifying, or quantifying DNA sequences in a sample without sequencing
US5871697A (en) * 1995-10-24 1999-02-16 Curage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classifying, or quantifying DNA sequences in a sample without sequencing
US5972693A (en) * 1995-10-24 1999-10-26 Curagen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classifying, or quantifying DNA sequences in a sample without sequencing
US5888736A (en) * 1995-12-22 1999-03-30 Visible Genetics, Inc. Method, compositions and kit for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microorganisms
US6413718B1 (en) 1996-05-01 2002-07-02 Visible Genetics Inc. Method for sequencing of nucleic acid polymers
WO1998030721A1 (en) * 1997-01-10 1998-07-16 Pioneer Hi-Bred International, Inc. Hybridization-based genetic amplification and analysis
US6475724B1 (en) * 1997-01-28 2002-11-05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Nucleic acids, kits, and methods for the diagnosis, pro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laucoma and related disorders
US6171788B1 (en) 1997-01-28 2001-01-09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ethods for the diagnosis, pro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laucoma and related disorders
US7138511B1 (en) 1997-01-28 2006-11-21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Nucleic acids, kits and methods for the diagnosis, pro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laucoma and related disorders
US5919626A (en) * 1997-06-06 1999-07-06 Orchid Bio Computer, Inc. Attachment of unmodified nucleic acids to silanized solid phase surfaces
US6544730B1 (en) 1997-10-27 2003-04-08 Prescott Deininger High density polymorphic genetic locus
US6238863B1 (en) 1998-02-04 2001-05-29 Promega Corpora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 indentifying and analyzing intermediate tandem repeat DNA markers
AUPP421798A0 (en) * 1998-06-18 1998-07-09 Kazamias, Christian Process of identification
US20060275782A1 (en) 1999-04-20 2006-12-07 Illumina, Inc. Detection of nucleic acid reactions on bead arrays
US20030215821A1 (en) * 1999-04-20 2003-11-20 Kevin Gunderson Detection of nucleic acid reactions on bead arrays
GB9913556D0 (en) * 1999-06-11 1999-08-11 Zeneca Ltd Assays
WO2000079006A1 (en) * 1999-06-17 2000-12-28 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 Oligonucleotide arrays for high resolution hla typing
US8076063B2 (en) 2000-02-07 2011-12-13 Illumina, Inc. Multiplexed methylation detection methods
US7582420B2 (en) * 2001-07-12 2009-09-01 Illumina, Inc. Multiplex nucleic acid reactions
US7611869B2 (en) 2000-02-07 2009-11-03 Illumina, Inc. Multiplexed methylation detection methods
US7955794B2 (en) 2000-09-21 2011-06-07 Illumina, Inc. Multiplex nucleic acid reactions
EP1950305A1 (en) 2001-05-09 2008-07-30 Monsanto Technology, LLC Tyr a genes and uses thereof
AU2002303827A1 (en) * 2001-05-25 2002-12-09 Invitrogen Corporatio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extension of nucleic acids
US20030119000A1 (en) * 2001-11-05 2003-06-26 Jon Polansky Methods to screen and treat individuals with glaucoma or the propensity to develop glaucoma
US7222059B2 (en) * 2001-11-15 2007-05-22 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Diagnostics Electrophoretic trace simulator
US20040175704A1 (en) 2003-03-06 2004-09-09 Stratagene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polynucleotide sequence detection
US7300755B1 (en) * 2003-05-12 2007-11-27 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 Methods for haplotyping genomic DNA
WO2005102309A2 (en) * 2004-04-26 2005-11-03 Ltb4 Sweden Ab In vivo release of endogenous anti-microbial mediators by leukotriene b4 (ltb4) administration
US8163480B2 (en) * 2006-10-05 2012-04-24 Quest Diagnostics Investments Incorporated Nucleic acid size detection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81518D1 (de) * 1982-01-22 1990-06-07 Cetus Corp Verfahren zur charakterisierung von hla und die darin benutzten cdns-testmittel.
DK105582A (da) * 1982-03-11 1983-09-12 Nordisk Insulinlab Fremgangsmaade til bestemmelse af humane hla-d(r) vaevstyper og gensonde til brug ved fremgangsmaaden
IL71064A (en) * 1983-02-28 1989-10-31 Lifecodes Corp Paternity and forensic test involving analysis of dna polymorphic genetic regions
US4683194A (en) * 1984-05-29 1987-07-28 Cetu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polymorphic restriction sites and nucleic acid sequences
IS1355B6 (is) * 1984-11-12 1989-04-19 Lister Institute Of Preventive Medicine Fjölkjarna kannar
US4683202A (en) 1985-03-28 1987-07-28 Cetus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amplifying nucleic acid sequences
US4801531A (en) * 1985-04-17 1989-01-31 Biotechnology Research Partners, Ltd. Apo AI/CIII genomic polymorphisms predictive of atherosclerosis
EP0229782B1 (en) * 1985-06-14 1992-11-04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allele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diabetes
GB8606719D0 (en) * 1986-03-19 1986-04-23 Lister Preventive Med Genetic probes
WO1989007658A1 (en) * 1988-02-18 1989-08-24 University Of Utah Genetic identification employing dna probes of 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 loci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870009024A (ko) 1987-10-22
NO871122D0 (no) 1987-03-18
HUT44800A (en) 1988-04-28
JPH05276948A (ja) 1993-10-26
US5175082A (en) 1992-12-29
GB2188323B (en) 1990-06-06
EP0238329A2 (en) 1987-09-23
EP0238329A3 (en) 1988-11-30
FI871189A (fi) 1987-09-20
JPS62282600A (ja) 1987-12-08
DE3789679D1 (de) 1994-06-01
GB8606719D0 (en) 1986-04-23
DE3789679T2 (de) 1994-08-25
FI871189A0 (fi) 1987-03-18
EP0238329B1 (en) 1994-04-27
DK140287D0 (da) 1987-03-18
ZA871993B (en) 1987-12-30
GB2188323A (en) 1987-09-30
AU604686B2 (en) 1991-01-03
GB8706401D0 (en) 1987-04-23
NZ219685A (en) 1990-02-26
IL81936A0 (en) 1987-10-20
PT84502A (en) 1987-04-01
DK140287A (da) 1987-09-20
JPH0630636B2 (ja) 1994-04-27
IN168721B (zh) 1991-05-25
NO871122L (no) 1987-09-21
IE870713L (en) 1987-09-19
IE59859B1 (en) 1994-04-20
RU1788970C (ru) 1993-01-15
AU7070187A (en) 1988-01-07
YU47887A (en) 1991-02-28
AU7738887A (en) 1988-01-07
ATE105024T1 (de) 1994-05-15
PT84502B (pt) 1989-11-10
PL264696A1 (en) 1988-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87102927A (zh) 对基因探针的改良
CN1293203C (zh) 大规模鉴定疾病基因型的方法和6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的诊断试验
CN85109013A (zh) 多核苷酸探针
CN108660161A (zh) 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制备无嵌合基因敲除动物的方法
CN1665937A (zh) 测定甲基化图谱的方法和组合物
CN1046936A (zh) 转基因生物和细胞及其制备方法
CN1323583C (zh) 开发动物模型的方法
CN1269831A (zh) 通过分析y染色体dna序列确定马物种遗传性别
CN100335632C (zh) 牦牛的七种乳蛋白基因序列
CN87102210A (zh) 西红柿染色体图及拷贝脱氧核糖核酸库
CN1357625A (zh) ESR基因部分序列及与猪的产仔性状相关的ESR基因和FSH-Beta基因的多态检测技术
CN1364916A (zh) 水稻叶片表达序列标签及其构成的生物芯片
CN1552871A (zh) 茶树二磷酸核苷激酶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Hertzke pSV3neo transfected bovine fetal fibroblast cell lines
CN1367260A (zh) 水稻叶片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构成的基因芯片
CN1366082A (zh) 一类水稻胚乳表达序列标签及其构成的生物芯片
CN1366080A (zh) 一类水稻胚乳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构成的生物芯片
CN1366079A (zh) 水稻胚乳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构成的生物芯片
CN1364932A (zh) 一类水稻叶片表达序列标签及构成的生物芯片
CN1364923A (zh) 一类新的水稻叶片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CN1364939A (zh) 一类新的水稻叶片表达序列标签及其构成的基因芯片
CN1366050A (zh) 新的水稻胚乳表达序列标签及其构成的基因芯片
CN1364930A (zh) 一类新的水稻叶片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CN1364921A (zh) 水稻叶片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构成的生物芯片
CN1364928A (zh) 水稻叶片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构成的生物芯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