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73470Y - 顶针顶出结构 - Google Patents
顶针顶出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873470Y CN2873470Y CN 200620054125 CN200620054125U CN2873470Y CN 2873470 Y CN2873470 Y CN 2873470Y CN 200620054125 CN200620054125 CN 200620054125 CN 200620054125 U CN200620054125 U CN 200620054125U CN 2873470 Y CN2873470 Y CN 2873470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himble
- finished product
- slide block
- product surface
- util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顶针顶出结构,其将原有技术中与成品外观面接触的顶针放置于成型成品外观面的滑块下,且与滑块避空。其中,该顶针与成品外观面的距离设置和与开设于下顶出板的开孔深度一致。模具开模后,及滑块退出后,置于滑块下方,并与之避空的顶针在上下顶出板作用下朝成品外观面方向运动;且在该所述顶针完全接触成品外观面时,及与成品非外观面接触的顶针的沉头刚好运动到下顶针板,并完全落入所述开空中,随即上述顶针共同将成品顶出。该所述顶出结构简单,避免了在成品外观面留下顶针印痕,且实现容易,极具有实用价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出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无印痕顶针顶出结构。
背景技术
针对开模后,习知技术中对于产品的顶出,顶针通常都会于产品相接触。当成品刚成型时,其未冷却固化,此时如果顶针接触其外观面,则会在该外观面上留下顶针印。特别是对于拥有比较小的外观面的成品时,以及客户对于成品外观具有很高要求时,该种方式的顶出都是不能使用的。
对于上述顶出方式所出现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也有人采用一些特殊的顶针来解决,譬如:扁顶针或者双结顶针。虽然利用特殊的顶针在一定程度上是解决了问题,但是其成本高,且相关机构复杂。怎样避免顶针在顶出时而留在成品外观面上得顶针印,且又不需要使用特殊得顶针,并且成本低及结构简单,成了当前行业人士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将产品顶出,且不会在成品外观面上留下顶针印痕的顶针顶出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在原有顶出结构下,将原与成品外观面接触的顶针置放于成型成品外观面的滑块下,且该顶针与所述滑块避空。并且该所述顶针与成品外观面相距的高度与开设于下顶出板中开孔的深度一致,该所述开孔开设于容置与成品非外观面接触的顶针的沉头之避空孔相应位置处的下顶出板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顶针顶出结构避免了在成品外观面上留下顶针印,且更加不需特殊的顶针便可实现无印痕顶出成品,并且该所述顶出结构简单,实现容易,极具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顶针顶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针顶出结构的顶出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针顶出结构的顶出完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1所示,其中,所述成品100为处于第一模仁101与第二模仁103之间,其外观面108乃成型于所述滑块102的成型面110中。所述第一顶针200一端穿设于模板104及第二模仁103,且放置于成型成品100外观面110的滑块102下,并与之避空;而其另一端则固定连接第一沉头201,并置于上顶出板105的第一避空孔202中。第二顶针300的一端与成品100非外观面109接触,另一端固定连接一第二沉头301;另外,与所述第二沉头301固定连接有一支撑杆303,且所述支撑杆303与第二沉头301以及第二顶针300连接成一整体。
此外,且在所述第二避空孔302相对应的下顶出板106上,还开设有一开空400,且该开空400的深度401与第一顶针200距离成品100外观面108的高度203一致。另,如图1所示,所述下顶出板106与固定板107之间保持有一定的间距,且在模具未开模时,所述支撑杆303、第二沉头301以及第二顶针300连接成的整体为穿设于上下顶出板105和106,并与固定板107接触;即第二顶针300连接第二沉头301的的那一端及第二沉头301处于上顶出板105的第二避空孔302中,所述支撑杆303通过所述开孔400穿设于下顶出板106,且其是与下顶出板106避空,并与所述固定板303接触。
结合图2所示,模具开模后,第一模仁101脱离成品100且朝远离成品100方向运动,以及滑块102退出后,第一顶针200在上下顶出板105和106的作用下则会往成品100方向运动,而第二顶针300则相对于上下顶出板105和106而言保持不动;且当上下顶出板105、106运动了所述开空400的深度401后,即第二沉头301完全落入开孔400中时,第一顶针200完全接触到所述成品100的外观面108。
随即,上下顶出板105、106会继续朝成品100方向运动,直到将成品100从第二模仁103中顶出。另,请参阅图3所示的顶出完成示意图。当第一顶针200和第二顶针300将成品100完全顶出第二模仁103时,上下顶出板105、106与模板104为处于贴合状,以及第二顶针300及第二沉头301,还有支撑杆303连接成的整体则与固定板107脱离。
由于所述顶出结构是在第一模仁101脱离成品100后,以及滑块102退出,即脱离与成品100外观面108接触后,第一顶针200才在上下顶出板105、106的作用下接触并顶出成品100,此时,成品100皆以固化成型,所以在这种顶出方式下,成品100的外观面108在顶针作用下顶出时不会在其外观面108上留下顶针印痕。
Claims (2)
1.一种顶针顶出结构,包括上下顶出板、滑块、装置于上顶出板上的若干顶针以及与顶针固定连接的沉头,另外,还包括固定板,以及开设于下顶出板的开孔,其特征在于:将与成品外观面相对应的顶针置于所述滑块下,且与所述滑块避空。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顶针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与成品外观面相距的高度与开设于下顶出板中开孔的深度一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054125 CN2873470Y (zh) | 2006-01-20 | 2006-01-20 | 顶针顶出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054125 CN2873470Y (zh) | 2006-01-20 | 2006-01-20 | 顶针顶出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873470Y true CN2873470Y (zh) | 2007-02-28 |
Family
ID=37780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62005412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73470Y (zh) | 2006-01-20 | 2006-01-20 | 顶针顶出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873470Y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60200A (zh) * | 2012-09-25 | 2014-03-26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软胶流道顶针 |
CN103817837A (zh) * | 2012-11-19 | 2014-05-28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网孔入子 |
CN105984091A (zh) * | 2015-02-06 | 2016-10-05 | 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自动断浇口结构 |
CN106426788A (zh) * | 2016-11-30 | 2017-02-22 | 昆山大川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模具顶出机构 |
-
2006
- 2006-01-20 CN CN 200620054125 patent/CN2873470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60200A (zh) * | 2012-09-25 | 2014-03-26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软胶流道顶针 |
CN103817837A (zh) * | 2012-11-19 | 2014-05-28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网孔入子 |
CN103817837B (zh) * | 2012-11-19 | 2016-03-02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网孔入子 |
CN105984091A (zh) * | 2015-02-06 | 2016-10-05 | 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自动断浇口结构 |
CN105984091B (zh) * | 2015-02-06 | 2021-01-05 | 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自动断浇口结构 |
CN106426788A (zh) * | 2016-11-30 | 2017-02-22 | 昆山大川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模具顶出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0960706Y (zh) | 具二次顶出机构的模具 | |
CN2873467Y (zh) | 模具中的滑块加假顶针辅助顶出结构 | |
CN2873470Y (zh) | 顶针顶出结构 | |
CN205310722U (zh) | 一种新型二级顶出机构 | |
CN201320825Y (zh) | 注塑模具 | |
CN201559289U (zh) | 倒装模具 | |
CN105500639A (zh) | 一种可实现多方向抽芯的机构和抽芯方法 | |
CN203140577U (zh) | 冰箱门壳四角折弯模具 | |
CN201841621U (zh) | 汽车保险杠成型模具的顶出装置 | |
CN203712914U (zh) | 一种橡胶衬套的内外同步顶出硫化模具 | |
CN206048722U (zh) | 一种模具快速顶出机构 | |
CN102658625A (zh) | 注塑模具及其操作方法 | |
CN102133782B (zh) | 四周内倒扣脱模机构 | |
CN211640668U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硅胶模具 | |
CN209504805U (zh) | 一种防变形脱模机构 | |
CN206510349U (zh) | 一种保温瓶瓶身模具 | |
CN201848973U (zh) | 注塑模具 | |
CN213593543U (zh) | 改善产品顶高的延迟顶出结构 | |
CN201120682Y (zh) | 一种塑胶模具 | |
CN205416261U (zh) | 一种分步斜顶结构 | |
CN2880457Y (zh) | 一种给注压成型机的模具进料的装置 | |
CN108115900A (zh) | 汽车电池盒模具斜置出线孔打入成型机构 | |
CN202922906U (zh) | 汽车空调出风口注塑模具的侧壁斜孔抽芯装置 | |
CN203792582U (zh) | 成型汽车灯罩的直顶smc模具 | |
CN202271507U (zh) | 注塑模具杠杆双脱模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228 Termination date: 2012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