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93983Y - 垂直轴风力机 - Google Patents

垂直轴风力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93983Y
CN2693983Y CNU2003201312559U CN200320131255U CN2693983Y CN 2693983 Y CN2693983 Y CN 2693983Y CN U2003201312559 U CNU2003201312559 U CN U2003201312559U CN 200320131255 U CN200320131255 U CN 200320131255U CN 2693983 Y CN2693983 Y CN 269398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blade
wind
speed
horizon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32013125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稔英
陆文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32013125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9398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9398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9398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30Wind pow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4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垂直轴风力机,其特征在于风轮由水平桨叶、垂直桨叶、垂直支撑轴三部分构成;机仓设置在地面;水平桨叶采用变径机翼形结构;支撑、固定垂直桨叶;垂直桨叶采用等径翼形结构;每个垂直桨叶均设有上下两个固定连接点,形成简支梁;垂直支撑轴支撑水平桨叶、垂直桨叶及构件;优点为:材料消耗减少,现场施工工时下降;设备及配件的更换、维修、保养、调试都变得方便容易,减少故障时间,增加运行时间;避免了水平轴风力机因对风产生的电缆缠绕问题,无须采用复杂的自动解缆技术,风轮可以自起动;风电转换效率得以提高,发电成本得以下降;适于批量生产,容易实现标准化、通用化、国产化和大型化。

Description

垂直轴风力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机,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电网尚未到达的偏远地区和虽建有电网,但风力资源较丰富地区的风力机,如应用在偏远村落、海岛、畜牧场、养殖场和我国西北、华北北部、东北等三北地区的垂直轴风力机。
背景技术
人类利用风能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但只是近20年在风能的开发利用方面才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一些发达国家的风力发电机组生产,刚实现了商品化。而现在发达国家的商品风力机组(以下简称风力机)的结构形式,主要是以上风向水平轴三桨叶形式为主。
水平轴风力机的优点是,技术较成熟,桨叶在360°旋转范围内均作功,风能转换效率较高,但亦不能突破“Betz”限度:59.3%。
但是由于其结构上的原因,水平轴风力机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它有如下缺点:
因为桨叶相当于悬臂梁结构,所以桨叶的重力、风力所产生的水平阻力及升力都使得桨叶的根部受力最大,风速越高,受力越大,因此通常使桨叶在高风速时进入失速状态,以避免桨叶的破坏,从而导致了在高风速区内,不能充分利用风能的不足。
随着风力机单机容量的增大,桨叶长度、面积、重量不断加大,相应地水平传动轴、增速器、发电机的重量也随之加大。而支撑杆塔所需材料的重量及基础占地面积都随之增大,使得杆塔的建造成本也成为影响发电成本的因素之一。
同理,受结构上的限制大多数水平轴风力机的桨叶是做成不等径(宽)的,根部较宽,而往桨叶上部则逐渐收缩,而我们知道,桨叶上单位面积元所产生的力矩是随着距水平轴半径R的增大而增大的,换句话说,等径的桨叶比现行的桨叶产生的力矩要大得多。但是受结构的限制,我们没有这样做。而且考虑失速调节的原因,翼形桨叶的攻角也由根部向叶尖逐渐减少,使得儿何形状较复杂,从而导致模具制作困难,加工难度增加,工时延长,桨叶制作成本上升。
由于增速器、发电机等设备都集中于风力机水平轴后部的机仓内,尺寸、重量都受到限制,采用新技术,增加新设备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机仓设于杆塔的顶端,设备安装、调试、维修、保养都成为高空作业,极为不便,同时也增加了发电的成本。
如果用风力机组杆塔以上(包括杆塔)单位重量的发电能力,这项指标来衡量水平轴风力机,它存在以上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风力机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种垂直轴风力机,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能利用不足,操作不便,发电成本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风轮由水平桨叶、垂直桨叶、垂直支撑轴三部分构成;机仓设置在地面;
水平桨叶采用变径机翼形结构;支撑、固定垂直桨叶;水平桨叶的尖部可设计成叶尖扰流器形式;
垂直桨叶采用等径翼形结构;沿垂直方向的每一段与垂直支撑轴的距离都相同,沿垂直桨叶每一单位面积元所产生的转距均相等;每个垂直桨叶均设有上下两个固定连接点,形成简支梁;垂直桨叶一般安装3-6个;
垂直支撑轴支撑水平桨叶、垂直桨叶及构件;垂直支撑轴上设有二个轴承,分别是连接上水平桨叶、上斜拉的上轴承;连接下水平桨叶、下斜拉的下轴承;下轴承安装有将风能转换的机械转矩输出的齿轮;
机仓内可设置多级变速器,也可设置无级变速器;多级变速器设计成输出轴为2-3个的多输出轴结构;级数不超过四级,其变速形式可以人为手动变速,
也可通过风速测量装置自动变速;机仓内增设有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垂直轴风力机的设计原理如下:
水平桨叶:
水平桨叶的结构采用类似水平轴风力机桨叶的形式,为变径机翼形结构。它的作用有两个,一是结构梁的作用,起支撑、固定垂直桨叶的作用;二是当风流通过时,在水平桨叶上亦产生气动力,这个气动力可分成两个分力,就是产生垂直升力的分力f1和产生水平阻力的分力fd,分力f1产生的垂直升力,可抵消一部分风轮重力,因此也就减小了风轮的水平转动阻力;分力fd产生的阻力则产生使风轮转动的力矩。同时水平桨叶还可以利用地面处垂直风流的风能使风轮转动。类似水平轴风力机,我们也可把水平桨叶的尖部设计成叶尖扰流器形式,平时叶尖部分与桨叶成为一体,而在超风速时,叶尖旋转一定角度,起到阻尼刹车作用。
垂直桨叶:
垂直桨叶采用等径翼形结构。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垂直桨叶,沿垂直方向的每一段与垂直支撑轴的距离都相同,沿垂直桨叶每一单位面积元所产生的转距均相等,从而产生较大转距。每个垂直桨叶均有上下两个固定连接点,由水平轴风力机桨叶的悬臂梁变成简支梁,使固定连接点的受力情况得到改善。因此可进一步增大桨叶的面积,获得更大的转距。
垂直桨叶一般安装3-6个,不宜再多,桨叶过多风轮自重增加,导致起动力矩增大。
垂直支撑轴部分:
通常水平轴风力机的水平传动轴,为了承受桨叶产生的扭矩,不得不设计的较粗、较重;而本实用新型垂直轴风力机的垂直支撑轴,根本就不作为传动轴使用,而是起支撑水平桨叶、垂直桨叶及构件作用。垂直支撑轴上有二个轴承,分别是连接上水平桨叶、上斜拉的上轴承;连接下水平桨叶、下斜拉的下轴承;下斜拉轴承安装有齿轮将风能转换的机械转矩输出。
因垂直支撑轴不参与转动,因此就可以采用普通的碳钢管做垂直支撑轴,减轻了风轮的重量和转动惯性,降低了风力机的起动力矩,也就降低了风力机的切入风速值。
增、变速器及相关设备
在水平轴风力机增速器的设计中,因机仓设在杆塔顶部,受空间、重量的限制,一般采用结构紧凑的行星轮增速器及双速异步发电机组,且增速器只有一个固定的增速比。
而在本实用新型垂直轴风力机中,因上述这些设备放置在地面的机仓内,不需要杆塔的支撑,因此不受空间、重量的限制,根据实际需要,可采用一些已成熟的技术,如像汽车中的变速机构一样,采用多级变速器,或者无级变速器,以及其它一些新技术,这就给设计及应用带来极大的灵活性。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垂直轴风力机中,采用普通直齿轮的多级变速器(以下简称增、变速器)。增、变速器级数不超过四级;其变速形式可以人为手动变速也可通过风速测量装置,微电脑、液压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根据风速的变化实现自动变速;以保持输出轴转速相对稳定,维持发电机电压和功率的恒定。
增、变速器设计为多输出轴方式,一般输出轴为2-3个。其中一个输出轴为固定增速比,输出轴通过离合器连至一个小容量发电机,目的是当风速达到设计的切入风速值时,该离合器合上,小发电机开始发电;另外的高速轴,也通过各自的离合器将转矩耦合至大容量发电机;如两个高速轴则采用同步变速方式,即它们的变速比始终是一样的。当风速超过小发电机的设计切出风速时,一台大发电机投入运行,增、变速器开始切换第一低速档,当风速继续升高时切换第二低速档,如此过程直至切换到第三低速档;如风速继续升高,第二台大发电机投入运行,因两台发电机投入后,转速必然下降,因此,增、变速器切换至第一低速档;如风速继续升高,则增、变速器切换至下一级低速档,同前,随风速增高,增、变速器切换至最低档(第三低速档)。如风速降低,切换过程相反。
蓄电池组、逆变器、控制器结构及原理与水平轴风力机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垂直轴风力机的优点如下:
由于风轮结构上的改进,使得风电转换效率得以提高,充分利用了高速段的风能,发电成本得以下降。
综述如下:
1.由于发电机、增、变速器、传动轴、制动器等部件从塔顶移至地面,因而使支撑杆塔的材料消耗减少,现场施工工时下降。从而降低发电成本。
2.因机仓移至地面,设备安装完全不受重量、空间的限制,使得采用新技术改进性能,增设设备变得简单可行,从而提高可靠性,降低发电成本。
3.机仓移至地面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使设备及配件的更换、维修、保养、调试都变得方便容易,减少故障时间,增加运行时间,进一步降低营运成本。
4.因风轮上没有电力电缆,也就避免了水平轴风力机因对风产生的电缆缠绕问题,无须采用复杂的自动解缆技术,可进一步降低成本。
5.因风轮水平桨叶的辅助升力及结构上的精心设计,尽量减轻风轮的自重及旋转磨擦阻力,从而使得风轮的自起动成为可能,克服旧式垂直轴风力机不能自起动的缺点。
6.风轮的垂直桨叶采用等截面的桨叶,使得模具制造容易,桨叶的生产加工也变得相对容易,更适于批量生产,从而降低桨叶的制造成本。
7.大部分机械部件都在地面上,因而这些部件的生产更容易实现标准化、通用化、国产化和大型化。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垂直轴风力机因为自身的技术优势、价格优势及扎根于本土的地缘优势,更易于在一直由外国人垄断的风力机市场上打开突破口。在我国的风电市场上,它一定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定能植根于“三北”大地,进一步地发芽、开花、结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垂直轴风力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垂直轴风力机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垂直轴风力机的水平桨叶工作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垂直轴风力机在独立运行的村落的工作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垂直轴风力机在独立运行的村落的运行切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垂直轴风力机在并网运行的村落的工作框图。
图7本实用新型垂直轴风力机在并网运行的村落的运行切换图。
图中,1.上水平桨叶,2.垂直桨叶,3.垂直支撑轴,4.上斜拉,5.上轴承,6.下斜拉,7.下轴承,8.齿轮,9.下水平桨叶,10.固定连接点,11.风轮,12.传动齿轮对,13.增、变速器,14.盘形制动器,15.离合器,16.小容量发电机,17.大容量发电机,18.液压站,19.PC控制器,20.低压开关柜,21.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22.蓄电池组,23.逆变器,24.大发电机运行曲线,25.小发电机运行曲线,26.大发电机功率曲线,27.大发电机功率曲线,28.小发电机功率曲线,B.变压器,C.补偿电容器,P.发电机实际功率,Pe.发电机额定功率,V.风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垂直轴风力机在机械结构上较水平轴风力机稍复杂一些,在小型户用型风力机应用方面,因成本较高,无竞争优势,但随着容量的增大,其优越性越见突出。
本实用新型垂直轴风力机,主要应用在以下两种场合:
一.电网尚未到达的偏远村落、海岛、畜牧场、养殖场、蔬菜大棚区等。
二.虽建有电网,但风力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如我国的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北部、东北)。
依据上述两种应用场合的特点,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的风力机组。
一.独立运行的村落型风力机组,适用于第一种应用场合。
二.并网运行的村落型风力机组,适用于第二种应用场合;即可以单台供电,也可以由多台风力机组成风电场,集中供电。
一.独立运行的村落型风力机组
独立运行的风力机组容量较小,无需并网,因此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靠性高,应是优先考虑的指标。
独立运行的村落风力机组工作框图见图4
独立运行的村落风力机组基本构成和设计特点如下:
1.桨叶数量不宜过多,一般设计为3或者4叶型,桨叶安装角固定(类似水平轴定桨距风力机)。
2.在水平桨叶端部不装设叶尖扰流器。
3.无需对风装置,但设有风速测量装置。
4.安装大小两台直流发电机,两台发电机的容量比设计为1∶4。
5.地面机房内设有PC控制器19、液压站18、蓄电池组22、逆变器23等控制执行装置。
6.增、变速器的特点及运行
增、变速器13设有两个高速输出轴,其中一个通过离合器15连至小容量发电机16,该高速轴增速比不变。当风速达到起动风速3.5m/s时,离合器15合上,小容量发电机16投入运行;另外一个高速轴也通过离合器15连至大容量发电机17,当达到切换风速8m/s时,大容量发电机17投入运行,小容量发电机16切除(此时增、变速器为第一档);当风速超过V1速度14m/s时,增、变速器13切换至第二档;当风速超过V2速度17m/s时,增、变速器13切换至第三档;当风速超过V3速度20m/s时,将全部切入相当于投入电气制动,同时盘形制动器14也开始制动,风力机切出运行。整个过程见风力机运行切换图5。
7.为保证用电负荷的供电质量,保证频率及电压的稳定,风力机采用全逆变供电方式,就是直流发电机发出的直流电经充电控制器21直接给蓄电池组22充电,而再由逆变器23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后,输出至用电负荷。
二、并网运行的风力机组
并网运行的风电机组容量都较大,一般在100kw以上,因此性能要求更完善,为此增加了一些特殊功能机。风力机工作框图见图6。
风力机的特殊功能及控制特点如下:
1.在水平桨叶的尖部设叶尖扰流器,在超风速时起动力刹车作用。
2.水平桨叶最多设6叶。
3.由于采用桨叶可变控制技术,就必须增加对风装置。当风向改变后,风速、风向测量装置将信号发送至PC控制器,PC控制器发出工作指令后,各桨叶的液压推杆动作,使得桨叶与风向平行,并将此时的桨叶角度作为零度起始角,然后前180°桨叶角度基本不变。
4.增、变速器的特点及运行
增、变速器13设有3个高速输出轴,第一个高速轴通过离合器15接至小容量发电机16,第二、三个高速轴增速比相同,也就是转速相同,通过各自的离合器15连至两个同等容量的发电机。当风速达到3.5m/s时的切入风速时,小发电机16投入运行;当风速达到8m/s的第一切换风速时,第一台大发电机17投入运行,小发电机16切出运行;当风速达到14m/s的第二切换风速时,第二台大发电机17投入运行;当风速升高达到19m/s时,桨角转至最大阻力位置,叶尖扰流器也动作,维持两发电机转速恒定;当风速超过23m/s时,风力机切出运行。见风力机运行切换图7。
5.三台发电机均采用异步发电机,其容量比为1∶4∶4,并采用PC机控制的双向晶闸管软并网技术,减小对电网的冲击。
6.蓄电池组22的容量较独立运行的村落型风力机可大为减小,只需满足Pc控制器19、液压站18、控制设备所需容量及满足电机总电流的5%既可。
7.逆变器23容量也相应减小,一般,采用电力电子元件组成的固定逆变器。
8.采用Pc控制器19与液压系统连合的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控制各发电机的投、切,并网频率及电压稳定,风力机的起动,叶尖扰流器与制动器的投、切,桨叶攻角变化和蓄电池组22的充电等。

Claims (6)

1.一种垂直轴风力机,其特征在于风轮由水平桨叶(1、9)、垂直桨叶(2)、垂直支撑轴(3)三部分构成;机仓设置在地面;水平桨叶(1、9)采用变径机翼形结构;支撑、固定垂直桨叶(2);垂直桨叶(2)采用等径翼形结构;沿垂直方向的每一段与垂直支撑轴(3)的距离都相同;每个垂直桨叶(2)均设有上下两个固定连接点,形成简支梁;垂直支撑轴(3)支撑水平桨叶、垂直桨叶及构件;垂直支撑轴(3)上设有二个轴承,分别是连接上水平桨叶(1)、上斜拉(4)的上轴承(5);连接下水平桨叶(9)、下斜拉(6)的下轴承(7);下轴承(7)安装有将风能转换的机械转矩输出的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轴风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桨叶(1、9)的尖部可设计成叶尖扰流器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轴风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桨叶(2)可以为3-6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轴风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仓内可设置多级变速器(13),也可设置无级变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轴风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仓内还设有离合器(1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垂直轴风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级变速器(13)级数不超过四级,其变速形式可以人为手动变速,也可通过风速测量装置自动变速;采用多输出轴结构,一般设置2-3个输出轴。
CNU2003201312559U 2003-12-30 2003-12-30 垂直轴风力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9398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3201312559U CN2693983Y (zh) 2003-12-30 2003-12-30 垂直轴风力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3201312559U CN2693983Y (zh) 2003-12-30 2003-12-30 垂直轴风力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93983Y true CN2693983Y (zh) 2005-04-20

Family

ID=34762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32013125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93983Y (zh) 2003-12-30 2003-12-30 垂直轴风力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93983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2818A (zh) * 2011-11-11 2012-02-15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智能变径自启动垂直轴风力发电装置
CN110985284A (zh) * 2019-11-07 2020-04-10 徐顺球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2818A (zh) * 2011-11-11 2012-02-15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智能变径自启动垂直轴风力发电装置
CN102352818B (zh) * 2011-11-11 2013-12-18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智能变径自启动垂直轴风力发电装置
CN110985284A (zh) * 2019-11-07 2020-04-10 徐顺球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97675Y (zh) 垂直轴风力机
CN201730751U (zh) 一种可调攻角兆瓦级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CN102116264A (zh) 一种可调攻角兆瓦级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CN201574886U (zh) 一种组合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CN202132181U (zh) 一种垂直轴升阻复合型风力发电系统
CN102003348A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
CN202250621U (zh)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设备
CN201687652U (zh) 升阻式垂直轴风力叶轮
CN101705919B (zh) 倒张索式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悬臂
CN102400854A (zh)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CN201687658U (zh) 定桨距直驱风力发电装置
CN2693983Y (zh) 垂直轴风力机
CN201241793Y (zh) 柱型多级风力发电机
CN215170522U (zh) 一种可切换电机储能的水平轴微风发电机
CN102817773A (zh) 低速启动高效率组合垂直轴风机
CN104454362A (zh) 一种往复式风力发电系统
CN2777234Y (zh) 磁悬浮立轴直驱式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
CN101358581B (zh) 立轴巨能风力发电机组
CN2802112Y (zh) 新型风能发电机
CN202579048U (zh) 一种垂直轴衡力风力发电机
CN104481811A (zh) 一种垂直轴升阻力综合型风力发电机
CN202203044U (zh) 一种垂直轴多段式风力发电机组连接结构
CN104295451A (zh) 一种小风力发电装置及发电系统
CN2750073Y (zh) 一种叶轮水平旋转的微风风力发电装置
CN204082448U (zh) 一种小风力发电装置及发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