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86181Y - 电源极性保护器 - Google Patents
电源极性保护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686181Y CN2686181Y CN 200320128059 CN200320128059U CN2686181Y CN 2686181 Y CN2686181 Y CN 2686181Y CN 200320128059 CN200320128059 CN 200320128059 CN 200320128059 U CN200320128059 U CN 200320128059U CN 2686181 Y CN2686181 Y CN 2686181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arity
- auxiliary relay
- diode
- input
- normally open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1012 protector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3208 petroleum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22 blast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石油地质勘探采集站、爆炸机领域完成电源极性保护功能的电源极性保护器,主要解决现有勘探领域中采用外接电瓶供电的设备容易因电瓶极性接反而导致设备被烧毁的问题。其特征在于:电源极性保护器包括极性识别电路和极性转换电路,极性转换电路能准确的检测到所接入的电瓶的极性,并控制极性转换电路,极性转换电路能根据电子设备的供电要求,自动转换成正确的极性。具有可保护使用外接电瓶的电子设备不会因电瓶极性接反而被烧毁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石油地质勘探采集站、爆炸机领域完成电源极性保护功能的电源极性保护器。
背景技术:
在油田石油地质勘探领域中,各型号仪器的电源站、爆炸机等都使用外接电瓶供电,这些外接电瓶的正负电源输出端通常没有任何标记,而这些用电设备又没有任何可以识别电源极性并进行保护的装置,由此引发的问题是,一旦将外接电源的正负输出端与用电设备的正负输入端接反,将可能导致用电设备被烧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石油地质勘探领域中各型号仪器的电源站、爆炸机由于没有电源保护装置而可能导致被烧毁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极性保护器,该种电源极性保护器具有可保护使用外接电瓶的电子设备不会因电瓶极性接反而被烧毁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种电源极性保护器,包括能准确检测到所接入电瓶极性的极性识别电路和能根据电子设备的供电要求自动转换成正确极性的极性转换电路。其中极性识别电路和极性转换电路由4个二极管、两个中间继电器、两个电源输入端、正负电源输出端构成,其中由电源输入端引出的四条分支电路,分别连接至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输入端、二极管的正极、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输入端、二极管的负极;由电源输入端引出的三条分支电路,分别连接至中间继电器的另一常开触点的输入端、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输入端、中间继电器的线圈与中间继电器的线圈输出端短接后形成的节点;二极管的负极与中间继电器的线圈的输入端间相电连接,二极管的负极与二极管的负极相电连接其正极与节点相电连接,二极管的正极与中间继电器的线圈的输入端间相电连接,二极管的正极与二极管的正极相电连接其负极与节点相电连接;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输出端与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输出端短接后电连接至正电源输出端,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输出端与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输出端短接后电连接至负电源输出端。
此外,为了避免本装置在电流过大的情况下被烧毁,可在电源输入端与二极管间串联有一个熔断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的极性识别电路能准确的检测到所接入电瓶的极性,并控制极性转换电路,极性转换电路能根据电子设备的供电要求,自动转换成正确的极性,从而使得无论外接电瓶的的正负输出端是否被正确接入,接入电子设备的都会是具有正确极性的电源,进而保证了电子设备不会因电瓶极性接反而被烧毁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D1、D2、D3、D4—二极管,J1、J2—中间继电器,A、B—电瓶电源接入端,C-正极电源输出端,D-负极电源输出端,1、2—中间继电器J1的两个常开触点,3、4—中间继电器J2的两个常开触点,5-节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该种电源极性保护器,包括能准确检测到所接入电瓶极性的极性识别电路和能根据电子设备的供电要求自动转换成正确极性的极性转换电路。其中极性识别电路和极性转换电路由4个二极管分别为D1、D2、D3、D4和两个中间继电器J1、J2以及两个电源输入端A、B和正负电源输出端C、D构成,其中由电源输入端A引出的四条分支电路,分别连接至中间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1的输入端、二极管D1的正极、中间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4的输入端、二极管D3的负极;由电源输入端B引出的三条分支电路,分别连接至中间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2的输入端、中间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3的输入端、中间继电器J1的线圈与中间继电器J2的线圈输出端短接后形成的节点5;二极管D1的负极与中间继电器J1的线圈的输入端间相电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二极管D1的负极相电连接其正极与节点5相电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与中间继电器J2的线圈的输入端间相电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与二极管D3的正极相电连接其负极与节点5相电连接;中间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1的输出端与中间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4的输出端短接后电连接至正电源输出端C,中间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2的输出端与中间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3的输出端短接后电连接至负电源输出端D。其中设置二极管D2和D4的作用在于消除中间继电器吸合时所产生的尖峰电压。
此外为了避免本装置在电流过大的情况下被烧毁,可在电源输入端A与二极管D1间串联有一个熔断器F1,一旦流经回路的电流过大,该熔断器将自动熔断,进而使得供电回路被切断,使得用电设备及本装置均可得到有效保护。
实际使用时,将外接电瓶电源输入端A、B与外接电瓶的两电源输出端随意连接,如果电源输入端A接入的为电瓶的正极输出电源,则二极管D1导通,中间继电器J1线圈得电,从而其常开触点1、2均闭合,由本装置的正、负电源输出端C、D上得到正确极性的电源输出,如果电源输入端A接入的为电瓶的负极输出电源,则二极管D3导通,中间继电器J2线圈得电,从而其常开触点3、4均闭合,由本装置的正、负电源输出端C、D上仍能得到正确极性的电源输出。将电子设备的正负电源输入端与本装置的正、负电源输出端C、D相连接后,即可保证流入该电子设备的为符合电源极性要求的电流。
Claims (2)
1、一种电源极性保护器,包括极性识别电路和极性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极性识别电路和极性转换电路由4个二极管(D1,D2,D3,D4)、两个中间继电器(J1,J2)、两个电源输入端(A,B)、正负电源输出端(C,D)构成,其中由电源输入端(A)引出的四条分支电路,分别连接至中间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1)的输入端、二极管(D1)的正极、中间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4)的输入端、二极管(D3)的负极;由电源输入端(B)引出的三条分支电路,分别连接至中间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2)的输入端、中间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3)的输入端、中间继电器(J1)的线圈与中间继电器(J2)的线圈输出端短接后形成的节点(5);二极管(D1)的负极与中间继电器(J1)的线圈的输入端间相电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二极管(D1)的负极相电连接其正极与节点(5)相电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与中间继电器(J2)的线圈的输入端间相电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与二极管(D3)的正极相电连接其负极与节点(5)相电连接;中间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1)的输出端与中间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4)的输出端短接后电连接至正电源输出端(C),中间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2)的输出端与中间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3)的输出端短接后电连接至负电源输出端(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极性保护器,其特征在于:电源输入端(A)与二极管(D1)间串联有一个熔断器(F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320128059 CN2686181Y (zh) | 2003-12-18 | 2003-12-18 | 电源极性保护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320128059 CN2686181Y (zh) | 2003-12-18 | 2003-12-18 | 电源极性保护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686181Y true CN2686181Y (zh) | 2005-03-16 |
Family
ID=34662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32012805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86181Y (zh) | 2003-12-18 | 2003-12-18 | 电源极性保护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686181Y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35445C (zh) * | 2006-06-30 | 2008-11-19 | 上海广为美线电源电器有限公司 | 正负极自动识别转换器 |
CN102570931A (zh) * | 2010-12-14 | 2012-07-11 |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源极性转换电路 |
CN102970011A (zh) * | 2012-11-13 | 2013-03-13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负载设备、电源线及防反接装置 |
CN101771377B (zh) * | 2008-12-31 | 2013-06-05 | 北京中纺锐力机电有限公司 | 高可靠性开关磁阻电机传感器的实现电路 |
CN104158168A (zh) * | 2013-05-14 | 2014-11-19 |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正负极性转换电路及电子设备 |
-
2003
- 2003-12-18 CN CN 200320128059 patent/CN2686181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35445C (zh) * | 2006-06-30 | 2008-11-19 | 上海广为美线电源电器有限公司 | 正负极自动识别转换器 |
CN101771377B (zh) * | 2008-12-31 | 2013-06-05 | 北京中纺锐力机电有限公司 | 高可靠性开关磁阻电机传感器的实现电路 |
CN102570931A (zh) * | 2010-12-14 | 2012-07-11 |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源极性转换电路 |
CN102970011A (zh) * | 2012-11-13 | 2013-03-13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负载设备、电源线及防反接装置 |
CN104158168A (zh) * | 2013-05-14 | 2014-11-19 |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正负极性转换电路及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966576U (zh) | 负载短路保护电路 | |
CN208299427U (zh) | 过压保护电路及过压保护装置 | |
CN103762650B (zh) | 一种基于平衡充电技术的单usb口备用电源 | |
CN104426138A (zh) | 可充电电池的过放保护电路 | |
CN102209129A (zh) | 一种手机 | |
CN111315612A (zh) | 车载充电机休眠电路 | |
CN210027071U (zh) | 车载充电机休眠电路和开关电源 | |
CN106972569A (zh) | 智能电池终端、智能电源终端及其匹配检测方法 | |
CN2686181Y (zh) | 电源极性保护器 | |
CN104467094A (zh) | 充电桩 | |
CN206922502U (zh) | 掉电保护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 |
CN204517702U (zh) | 一种防电池反接电路 | |
CN103354382A (zh) | 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充电装置 | |
CN104716701A (zh) | 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充电装置 | |
CN104078943A (zh) | 过充电保护装置及防止手机过充电的方法 | |
CN205248194U (zh) | 继电器驱动电路 | |
CN207664664U (zh) | 一种低压自动关闭的双稳态按键开关驱动电路 | |
CN207053245U (zh) | 供电装置和系统 | |
CN206041485U (zh) | 一种电池的用电安全防护电路 | |
CN201252402Y (zh) | 防电源反接保护电路 | |
CN205453193U (zh) | 一种车辆应急启动装置 | |
CN203186124U (zh) | 一种整车控制器的切断/唤醒电路 | |
CN203434605U (zh) | 过充电保护装置 | |
CN204089291U (zh) | 一种开关电源断电后延长保持时间的电路结构 | |
CN203339760U (zh) | 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充电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316 Termination date: 2012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