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12340Y - 多功能方便筷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方便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512340Y CN2512340Y CN 01231269 CN01231269U CN2512340Y CN 2512340 Y CN2512340 Y CN 2512340Y CN 01231269 CN01231269 CN 01231269 CN 01231269 U CN01231269 U CN 01231269U CN 2512340 Y CN2512340 Y CN 2512340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tility
- chopsticks
- model
- fork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Table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方便筷。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人类生活需要部,个人或家用物品分部,家具大类,家庭用具或餐桌用具小类,餐桌用具大组,叉;有推出器的叉;组合的叉和匙;色拉托盘小组组技术领域。分类号为A47G21/02。它是由筷子、凹槽、汤匙构成。其特征在于汤匙安装在凹槽的外表面位置。是一种很具有实用价值的多功能方便筷。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方便筷。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人类生活需要部,个人或家用物品分部,家具大类,家庭用具或餐桌用具小类,餐桌用具大组,叉;有推出器的叉;组合的叉和匙;色拉托盘小组组技术领域。分类号为A47G21/02。
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叉;有推出器的叉;组合的叉和匙;色拉托盘的技术对多功能方便筷的需求都做过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设计过许多优秀的技术方案。如1996年中国专利局公告的由曹莉申报的,授权公告号为CN2231066Y,中国专利号(ZL)为:95220983.7号的实用新型名称是《带控制指环的筷子》的实用新型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叉;有推出器的叉;组合的叉和匙;色拉托盘技术方面是一例很有价值的发明,它有效地解决了筷子带控制指环的问题。但尚有不足,它还很难解决传统筷子和汤匙分开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方便筷。以解决传统筷子和汤匙分开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方便筷。主要由筷子、凹槽、汤匙构成。它的筷子是长条形状,用不锈钢材料,经过车削加工制造。它的凹槽是圆凹槽形状,经过车削加工制造。它的汤匙是半圆形状,用磁铁材料,经过车削加工制造。凹槽采用车削方法安装在筷子的顶端位置,构成圆形形状凹槽结构,功能是起定位作用。汤匙采用磁力方法安装在凹槽的外表面位置,构成半圆形状汤匙结构,功能是起喝汤作用。这样就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和原始的叉;有推出器的叉;组合的叉和匙;色拉托盘技术相比有二个优点和改进;
第一,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中设计了磁铁、汤匙,所以构思新疑,实用性强;
第二,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中设计了不锈钢结构,所以干净卫生;从而就能更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筷子和汤匙分开使用的问题。
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方便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零部件的编号说明:1筷子 2凹槽 3汤匙
在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方便筷的最佳实施方案中,它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它的静态结构: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方便筷。主要由筷子1、凹槽2、汤匙3构成。凹槽2采用车削方法安装在筷子1的顶端位置,构成圆形形状凹槽结构,功能是起定位作用。汤匙3采用磁力方法安装在凹槽2的外表面位置,构成半圆形状汤匙结构,功能是起喝汤作用。
它的动态结构:在实施中:
根据磁力原理,它的汤匙3通过凹槽2作用于筷子1,从而完成匙子的任务。这样就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从而就能解决了传统筷子和汤匙分开使用的问题。
下面通过使用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的描述:
该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方便筷是这样工作的:
在使用中,当作筷子的时候,不安汤匙3像普通筷子一样,
在使用中,当作汤匙的时候,根据磁力原理,它的汤匙3通过凹槽2作用于筷子1,从而完成匙子的任务。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案是以不锈钢为材料,利用五金工厂的基本设备,采取大量成批生产,以供应日用品界的需求,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Claims (2)
1.一种多功能方便筷,它是由筷子(1)、凹槽(2)、汤匙(3)构成。其特征在于汤匙(3)安装在凹槽(2)的外表面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方便筷,其特征在于凹槽(2)安装在筷子(1)的顶端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1231269 CN2512340Y (zh) | 2001-07-11 | 2001-07-11 | 多功能方便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1231269 CN2512340Y (zh) | 2001-07-11 | 2001-07-11 | 多功能方便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512340Y true CN2512340Y (zh) | 2002-09-25 |
Family
ID=33645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123126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12340Y (zh) | 2001-07-11 | 2001-07-11 | 多功能方便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512340Y (zh) |
-
2001
- 2001-07-11 CN CN 01231269 patent/CN2512340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523316Y (zh) | 多功能筷子 | |
CN2512340Y (zh) | 多功能方便筷 | |
CN2500209Y (zh) | 多功能餐具 | |
CN2482917Y (zh) | 多功能餐具 | |
CN2507353Y (zh) | 两用组合餐具 | |
CN2569672Y (zh) | 新型筷子匙 | |
CN2604124Y (zh) | 多用筷子 | |
CN2422897Y (zh) | 新型夹元霄的筷子 | |
CN2590486Y (zh) | 新型筷子 | |
CN2469827Y (zh) | 一种两用方便餐具 | |
CN2587279Y (zh) | 新型环保筷子 | |
CN2539459Y (zh) | 家用多功能火锅 | |
CN201349884Y (zh) | 多层实用杯 | |
CN2595246Y (zh) | 可拉伸餐台 | |
CN2411729Y (zh) | 一种新型餐具 | |
CN2770505Y (zh) | 多功能碗 | |
CN2484007Y (zh) | 插袋式多功能筷子 | |
CN2568077Y (zh) | 新型组合餐具 | |
CN2468394Y (zh) | 新型组合勺 | |
CN2368397Y (zh) | 多功能餐具 | |
CN2524611Y (zh) | 一种新型筷匙 | |
CN2561307Y (zh) | 新型多功能餐具 | |
CN2531714Y (zh) | 新型高效节能锅 | |
CN2601613Y (zh) | 新型火锅专用勺 | |
CN2518421Y (zh) | 多功能筷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