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913673U - 一种试管调整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试管调整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913673U CN222913673U CN202421680522.6U CN202421680522U CN222913673U CN 222913673 U CN222913673 U CN 222913673U CN 202421680522 U CN202421680522 U CN 202421680522U CN 222913673 U CN222913673 U CN 2229136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st tube
- adjusting
- groove
- utility
-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试管调整机构,包括设在工作台上的试管调整装置,试管调整装置包括调整架和调整板,所述调整板上设有长条形通槽,所述长条形通槽的长度大于试管的长度,宽度大于试管管身的直径且小于管帽的直径;采用上述结构,试管在被扫码提取信息后,通过试管调整装置将平躺状态的试管调整为竖直状态,以便于机械手去夹持试管,将试管转移至指定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试管上架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试管上架机的试管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血液检查一般包括血常规、血型、血沉、网织红细胞、血液生化、血液免疫以及血清类等常规检查,试管是一种常用的抽血检验器皿,在检验过程中,需要对试管进行排列和上机,传统的试管排列和上机是人工操作,存在效率低,且容易造成试管破损或上错仪器的问题;上架机的工作流程是通过板式提升机将试管提升到指定位置,通过扫码装置扫试管上的条形码,提取试管信息,然后需要将试管放到试管架上去,在这个过程之前,试管的状态是平躺的,还需要对试管的状态进行调整,将试管从平躺状态调整到竖直状态,以便于通过机械手将试管放到试管架去。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试管状态调整机构,以解决试管状态调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试管调整机构,包括设在工作台上的试管调整装置,试管调整装置包括调整架和调整板,所述调整板上设有长条形通槽,所述长条形通槽的长度大于试管的长度,宽度大于试管管身的直径且小于管帽的直径。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试管调整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机、主动轮、从动轮、皮带和推板,所述第一电机、从动轮与调整架连接,所述主动轮和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从动轮通过皮带和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推板和所述皮带连接。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调整板远离试管滚动装置的一端设有挡板。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试管提升装置,所述试管提升装置和所述调整架连接。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试管提升装置包括第一气缸、第一夹持气缸和第二对夹爪,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调整板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气缸和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对夹爪和所述第一夹持气缸的输出轴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试管调整机构,包括设在工作台上的试管调整装置,试管调整装置包括调整架和调整板,所述调整板上设有长条形通槽,所述长条形通槽的长度大于试管的长度,宽度大于试管管身的直径且小于管帽的直径;采用上述结构,试管在被扫码提取信息后,通过试管调整装置将平躺状态的试管调整为竖直状态,以便于机械手去夹持试管,将试管转移至指定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试管调整机构一种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试试管调整机构另一种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试管调整机构一种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隐藏了工作台)。
图4为本实用新型试管调整机构另一种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隐藏了工作台)。
图5为本实用新型试管调整机构再一种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隐藏了工作台)。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
如附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试管调整机构,包括设在工作台16上的试管调整装置5,试管调整装置5包括调整架51和调整板52,所述调整板52上设有长条形通槽521,所述长条形通槽521的长度大于试管的长度,宽度大于试管管身的直径且小于管帽的直径;具体的,试管在滚动到调整板52上后,试管的管身从长条形通槽521掉落,并通过管帽挂在长条形通槽521的上端面,完成将试管从平躺状态调整为竖直状态的目的;应用到试管上架机上,进而便于试管上架机的自动化设计。
优选的,试管在调整为竖直状态后,其位置是在长条形通槽521内处于坐标不确定的状态,为便于机械手夹持试管,需要将试管的坐标确定,可以使用的方法有通过条码机拍摄来确定,也可以通过将试管位移到指定位置来确定试管在竖直状态下的坐标,本实施例是采用调整试管的位置来确定试管的坐标的,具体的,所述试管调整装置5还包括第一电机53、主动轮54、从动轮55、皮带56和推板57,所述第一电机53、从动轮55与调整架51连接,所述主动轮54和第一电机53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从动轮55通过皮带56和所述主动轮54传动连接,所述推板57和所述皮带56连接;先通过第一电机53驱动主动轮54,通过皮带56将推板57传动至长条形通槽521的远端,在试管通过调整板52调整为竖直状态后,再通过第一电机53驱动皮带56,用推板57将试管推至长条形通槽521的另一端,如此,试管的坐标就是确定了的,便于三轴机械手驱动夹爪来夹持试管,将试管夹持到指定的位置去。
优选的,因为在通过条码机扫描试管信息后,试管是自由滚动到调整板52上的,为避免试管滚出设备,在所述调整板52远离试管滚动装置的一端设有挡板58;用来挡住试管的滚动,以使试管能顺利通过调整板52调整为竖直状态。
优选的,试管在长条形通槽521内为竖直状态时,只有试管帽露在外面,为便于夹爪夹持,需要将试管的高度提升一些,还包括试管提升装置6,所述试管提升装置6和所述调整架51连接;通过试管提升装置6将长条形通槽521内的试管提升Z轴高度,以便于夹爪夹持。
优选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试管提升方案,所述试管提升装置6包括第一气缸61、第一夹持气缸62和第二对夹爪63,所述第一气缸61和所述调整板52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气缸62和所述第一气缸6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对夹爪63和所述第一夹持气缸62的输出轴连接,在试管被推送到长条形通槽521的一端后,通过第一夹持气缸62驱动第二对夹爪63夹持住试管,然后通过第一气缸61的输出轴回缩,将第一夹持气缸62在Z轴上升,从而带动试管在Z轴上升,在三轴机械手的夹爪夹持住试管后,第一夹持气缸62驱动第二对夹爪63松开,以便于三轴机械手的夹爪能通过三轴机械手顺利的将试管夹持到指定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试管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工作台(16)上的试管调整装置(5),试管调整装置(5)包括调整架(51)和调整板(52),所述调整板(52)上设有长条形通槽(521),所述长条形通槽(521)的长度大于试管的长度,宽度大于试管管身的直径且小于管帽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调整装置(5)还包括第一电机(53)、主动轮(54)、从动轮(55)、皮带(56)和推板(57),所述第一电机(53)、从动轮(55)与调整架(51)连接,所述主动轮(54)和第一电机(53)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从动轮(55)通过皮带(56)和所述主动轮(54)传动连接,所述推板(57)和所述皮带(5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试管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板(52)远离试管滚动装置(2)的一端设有挡板(5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管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试管提升装置(6),所述试管提升装置(6)和所述调整架(5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管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提升装置(6)包括第一气缸(61)、第一夹持气缸(62)和第二对夹爪(63),所述第一气缸(61)和所述调整板(52)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气缸(62)和所述第一气缸(6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对夹爪(63)和所述第一夹持气缸(62)的输出轴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680522.6U CN222913673U (zh) | 2024-07-15 | 2024-07-15 | 一种试管调整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680522.6U CN222913673U (zh) | 2024-07-15 | 2024-07-15 | 一种试管调整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913673U true CN222913673U (zh) | 2025-05-27 |
Family
ID=95768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1680522.6U Active CN222913673U (zh) | 2024-07-15 | 2024-07-15 | 一种试管调整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913673U (zh) |
-
2024
- 2024-07-15 CN CN202421680522.6U patent/CN22291367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657219U (zh) | 一种工件的快速夹紧结构 | |
CN217019579U (zh) | 一种机械手用工件自动夹持换向装置 | |
CN222913673U (zh) | 一种试管调整机构 | |
CN110712993A (zh) | 一种适用于装夹不规则电池的检测设备 | |
CN111288904B (zh) | 一种取板装置及取板方法 | |
CN222876826U (zh) | 一种试管上架机 | |
CN215279344U (zh) | 全自动爪型三通平口翻边机 | |
CN217494297U (zh) | 一种自动夹持翻转机构 | |
CN213504889U (zh) | 一种机器人堆垛推车的定位设备 | |
CN210633695U (zh) | 一种多功能机器人夹手 | |
CN218707075U (zh) | 一种自动抓取装置 | |
CN220032330U (zh) | 一种便于卷盘上下面翻转的装置 | |
CN219339004U (zh) | 一种打标机 | |
CN220161560U (zh) | 激光切割机的升降式夹持结构 | |
CN209554319U (zh) | 全针管中性笔头的夹取机械手 | |
CN210361367U (zh) | 一种镜片抓取装置 | |
CN214647246U (zh) | 一种服装金属挂件加工用可进行翻面的刻印装置 | |
CN220751087U (zh) | 一种机械检测设备 | |
CN215357142U (zh) | 取卡扣机构 | |
CN222181038U (zh) | 一种取管装置 | |
CN222178747U (zh) | 一种织带对折焊机装置 | |
CN216747472U (zh) | 一种芯片背面检测装置 | |
CN222449806U (zh) | 一种全自动窗口磨床的全新上下料结构 | |
CN222790738U (zh) | 一种联轴器加工用切削装置 | |
CN110356101A (zh) | 一种丝印机摆动传动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