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899600U - 一种用于协助患者俯卧位的体位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协助患者俯卧位的体位垫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899600U CN222899600U CN202421411951.3U CN202421411951U CN222899600U CN 222899600 U CN222899600 U CN 222899600U CN 202421411951 U CN202421411951 U CN 202421411951U CN 222899600 U CN222899600 U CN 2228996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c
- assisting
- patient
- shaped base
- prone 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协助患者俯卧位的体位垫,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现有脊柱稳定训练装置存在的,前身床板和腿部床板的高度固定,仅腹部床板上下移动,导致患者的上半身和下半身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容易引起不适,以及前身床板、腿部床板以及腹部床板均为平面,没有任何弧度,不适应人体自然弧度,易使得患者使用时感到不适的问题,通过设置弧形底座,弧形底座内设置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上设置有弹性软垫,该多个技术特征构成的技术手段,达到调节人体胸部、腹部、髋部的不同部位的支撑弧度的效果,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协助患者俯卧位的体位垫。
背景技术
针对骨质疏松症伴脊柱病理性骨折患者,老年患者多见,还有一些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患者选择做微创椎间孔镜的患者,因选择局麻,患者在全手术过程中要自身适应体位需要,需要术前做俯卧位的适应性训练,一般需保持俯卧位一小时以上,确保术前不会加重损伤、减轻疼痛以及提高舒适的效果。
检索到专利号为CN106361533A的专利文件,其公开一种脊柱稳定体位装置,包括床架,床架上依序设有用于前身的支撑的前身床板、用于腹部支撑的腹部床板和用于脚部支撑的腿部床板,腹部床板处设有升降机构,腹部床板上设有三维气垫,三维气垫的下端对应每个压力传感器均设有一个气柱;患者进行脊柱稳定性训练时,患者的双手或者双肘支撑于前身床板且双脚支撑于脚部床板,腹部床板根据训练的需求由升降机构带动上下运动和支撑,三维气垫结合压力传感器根据人休腹部的曲度需求调节与其接触的气垫相应部位的拱起曲度,从而对人体脊柱进行有效支撑,使用更加舒适和可靠。
但该脊柱稳定训练装置在脊柱稳定性训练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前身床板和腿部床板的高度是固定的,仅腹部床板上下移动,带动腹部进行运动,患者的上半身和下半身一直处于固定状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容易引起不适,且前身床板、腿部床板以及腹部床板均为平面,没有任何弧度,不适应人体自然弧度,易使得患者使用时感到不适。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用于协助患者俯卧位的体位垫,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脊柱稳定训练装置存在的,前身床板和腿部床板的高度固定,仅腹部床板上下移动,导致患者的上半身和下半身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容易引起不适,以及前身床板、腿部床板以及腹部床板均为平面,没有任何弧度,不适应人体自然弧度,易使得患者使用时感到不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协助患者俯卧位的体位垫,包括弧形底座,弧形底座内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上设置有弹性软垫,当患者呈俯卧位趴在弹性软垫上时,调节机构起到对患者身体的支撑,同时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调节患者上肢、腹部、髋部的支撑弧度,满足胸部、腹部、髋部不同的支撑需求,使得患者肌肉达到最大的放松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技术思路为:
通过设置符合身体曲线的弧形底座,且在弧形底座内设置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可以对人体进行支撑的同时,也可以调节度人体胸部、腹部、髋部的不同部位的支撑弧度,使各部位患者肌肉达到最大的放松状态,同时在长时间使用时,可以调整姿势,便于肌肉的放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协助患者俯卧位的体位垫,包括弧形底座,弧形底座上设置有弹性软垫,弧形底座内还设置有与弹性软垫相适配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机构和若干弧度调节组件。
优选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组件一和支撑组件二,支撑组件一和支撑组件二分别活动设置在弧形底座的腔腹部分界线和腹跨分界线上,弧度调节组件分别设置在支撑组件一和支撑组件二的两侧,弧形底座的两端分别与与之对应的弧度调节组件端部连接。
优选地,支撑组件一和支撑组件二均包括升降杆和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固定设置在弧形底座内,且与升降杆的下侧连接。
优选地,弧度调节组件包括若干调节杆和用于将两个调节杆连接的连接件,靠近支撑组件一和支撑组件二的调节杆与与之对应的支撑组件一和支撑组件二固定连接。
优选地,调节杆包括支撑柱和移动块,移动块设置在支撑柱两侧;连接件对称倾斜设置在移动块两侧,且与移动块铰接连接。
优选地,连接件为刚性件。
优选地,弧形底座的外侧设置有按钮一和按钮二,按钮一和按钮二用于分别控制支撑组件一和支撑组件二的升降装置的开启和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协助患者俯卧位的体位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弧形底座,该弧形底座根据人体身体曲线设置,同时结合患者呈俯卧位姿势的身体曲线,便于患者趴在弧形底座上时更为舒适,达到放松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调节机构,可以分别对患者的胸部、腹部、髋部进行支撑的同时,还能调节支撑弧度,便于适应不同患者的支撑弧度需求,使得患者肌肉达到最好的放松状态,进而提高恢复时间,同时也能针对长久俯卧位时,调整姿势的作用,避免患者不适。
(3)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弹性软垫,其设置在调节机构上,且与调节机构连接,提高患者的使用时的舒适感,同时与调节机构同步运动,完成对患者身体各部位的弧度调节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训练垫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训练垫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弧度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杆结构以及连接示意图;
其中:1. 弧形底座;101. 按钮一;102. 按钮二;2. 弹性软垫;3. 调节机构;301.支撑组件一;301-1. 升降杆;301-2. 升降装置;302. 支撑组件二;303. 弧度调节组件;303-1. 调节杆;支撑柱303-1A;移动块303-1B;303-2. 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参照附图1所示,一种用于协助患者俯卧位的体位垫,包括弧形底座1,弧形底座1上设置弹性软垫2,弧形底座1内设置有调节机构3,调节机构3与弹性软垫2互相配合使用,调节机构3包括支撑机构和若干弧度调节组件303;其中,弧形底座1按照人体曲线设计,让患者趴在弧形底座1上时,其体验感更舒适,达到最大效果放松肌肉;调节机构3活动设置在弧形底座1的内部且靠近内部上端,其可以对患者进行支撑,同时根据患者上肢、腹部、下肢的不同需求进行对应的弧度调节,软垫2的设置,即满足患者舒适性的要求,又会根据调节机构3的弧度变化进行同步改变;
其中,优选地,为了便于患者移动至弹性软垫2上且达到最佳俯卧状态,弧形底座1和弹性软垫2的总体高度不高于20cm,优选为15cm,且弧形底座1的两头调节有一定弧度;
具体的参照附图2所示,调节机构3包括支撑组件一301和支撑组件二302,支撑组件一301和支撑组件二302分别活动设置在弧形底座1的的腔腹部分界线和腹跨分界线上,且设置的水平高度不一致,贴合人体曲线设计的同时,还将弧形底座1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胸部、腹部、髋部支撑区域,同时可针对不同支撑区域进行调节;
且在支撑组件一301和支撑组件二302的两侧均连接有弧度调节组件303,弧形底座1的两端分别与与之对应的弧度调节组件303端部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的结构;
进一步的参照附图3所示,支撑组件一301和支撑组件二302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升降杆301-1和升降装置301-2,升降装置301-2的底部固定设置在弧形底座1内,顶部伸缩部与升降杆301-1的下侧连接,优选的升降装置301-2为升降气缸;使用时,通过升降装置301-2带动支撑组件一301和支撑组件二302分别上下移动,进而对弧度调节组件303的弧度进行调节,从而适应患者胸部、腹部、髋部支撑区域的支撑弧度;
具体的参照附图4所示,弧度调节组件303包括若干调节杆303-1和用于将两个调节杆303-1连接的连接件303-2,靠近支撑组件一301和支撑组件二302的调节杆303-1与与之对应的支撑组件一301和支撑组件二302固定连接,即靠近两个升降杆301-1的调节杆303-1与其对应的升降杆301-1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当升降杆301-1上下移动时,可带动连接在其上的调节杆303-1移动,调节杆303-1移动进而带动其上的连接件303-2移动,连接件303-2移动带动与其连接的另外的调节杆303-1移动,从而完成患者胸部、腹部、髋部支撑区域的支撑弧度调节;
具体的参照附图5所示,调节杆303-1包括支撑柱303-1A和移动块303-1B,移动块303-1B固定设置在支撑柱303-1A的两侧,两个移动块303-1B与升降杆301-1固定连接,实现调节杆303-1与升降杆301-1的固定连接;
连接件303-2为两个,对称倾斜设置在移动块303-1B的两侧,且与移动块303-1B为铰接连接;即一个移动块303-1B的顶角与其相邻对应的移动块303-1B的底脚铰接连接,如图5所示;连接件303-2为刚性件,其可以提供一定支撑力的同时,也可以带动相邻的调节杆303-1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参照附图1所示,在弧形底座1的外侧设置有按钮一101和按钮二102,按钮一101和按钮二102分别与支撑组件一301和支撑组件二302的升降装置301-2电连接,用于分别控制支撑组件一301和支撑组件二302的升降装置301-2的开启和关闭,到达根据患者需求进行支撑弧度的调节;
本实施例用于协助脊柱骨折患者俯卧位体位垫的使用过程和原理为:患者呈仰卧位趴在弹性软垫2上,当需要对胸部、腹部、髋部的支撑弧度进行调节时,通过分别开启按钮一101和按钮二102,启动两个升降装置301-2的伸缩部进行伸缩,带动升降杆301-1上下移动,升降杆301-1带动与其连接的调节杆303-1上下移动,第一个调节杆303-1通过连接件303-2带动与其相邻的第二个调节杆303-1下移,进而依次带动其他调节杆303-1下移,完成上肢、腹部、下肢各支撑区域的弧度调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用于协助患者俯卧位的体位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底座(1),弧形底座(1)上设置有弹性软垫(2),弧形底座(1)内还设置有与弹性软垫(2)相适配的调节机构(3),调节机构(3)包括支撑机构和若干弧度调节组件(3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协助患者俯卧位的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组件一(301)和支撑组件二(302),支撑组件一(301)和支撑组件二(302)分别活动设置在弧形底座(1)的腔腹部分界线和腹跨分界线上,弧度调节组件(303)分别设置在支撑组件一(301)和支撑组件二(302)的两侧,弧形底座(1)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弧度调节组件(303)端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协助患者俯卧位的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支撑组件一(301)和支撑组件二(302)均包括升降杆(301-1)和升降装置(301-2),升降装置(301-2)固定设置在弧形底座(1)内,且与升降杆(301-1)的下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协助患者俯卧位的体位垫,其特征在于:弧度调节组件(303)包括若干调节杆(303-1)和用于将两个调节杆(303-1)连接的连接件(303-2),靠近支撑组件一(301)和支撑组件二(302)的调节杆(303-1)与对应的支撑组件一(301)和支撑组件二(30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协助患者俯卧位的体位垫,其特征在于:调节杆(303-1)包括支撑柱(303-1A)和移动块(303-1B),移动块(303-1B)设置在支撑柱(303-1A)两侧;连接件(303-2)对称倾斜设置在移动块(303-1B)两侧,且与移动块(303-1B)铰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协助患者俯卧位的体位垫,其特征在于:连接件(303-2)为刚性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协助患者俯卧位的体位垫,其特征在于:弧形底座(1)的外侧设置有按钮一(101)和按钮二(102),按钮一(101)和按钮二(102)用于分别控制支撑组件一(301)和支撑组件二(302)的升降装置(301-2)的开启和关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411951.3U CN222899600U (zh) | 2024-06-20 | 2024-06-20 | 一种用于协助患者俯卧位的体位垫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411951.3U CN222899600U (zh) | 2024-06-20 | 2024-06-20 | 一种用于协助患者俯卧位的体位垫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899600U true CN222899600U (zh) | 2025-05-27 |
Family
ID=95774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1411951.3U Active CN222899600U (zh) | 2024-06-20 | 2024-06-20 | 一种用于协助患者俯卧位的体位垫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899600U (zh) |
-
2024
- 2024-06-20 CN CN202421411951.3U patent/CN22289960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661860A (en) | Eye surgery recovery apparatus | |
CN107753167B (zh) | 一种腰椎牵引床 | |
KR20090102595A (ko) | 개량형 척추교정장치 | |
CN106726343B (zh) | 脊柱矫正床 | |
CN109806049A (zh) | 一种三维牵引兼检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1382432U (zh) | 一种智能化多功能治疗床 | |
CN2936012Y (zh) | 多功能水气床垫 | |
CN208031353U (zh) | 一种腰椎牵引床 | |
CN222899600U (zh) | 一种用于协助患者俯卧位的体位垫 | |
CN109124846A (zh) | 可个性化调节曲度的分段式脊柱牵伸床控制结构 | |
CN117653484A (zh) | 一种卧床病人防压疮辅助支撑装置 | |
CN112450646B (zh) | 便于临床护理使用的脊椎矫正床垫 | |
CN115645242A (zh) | 一种腰椎护理康复机 | |
CN211132070U (zh) | 一种患者康复治疗用多功能理疗床 | |
CN2183170Y (zh) | 多用经后路途径外科手术床 | |
CN114469676A (zh) | 一种脊柱外科用脊柱辅助治疗装置 | |
CN215937836U (zh) | 一种脊柱护理用睡姿矫正设备 | |
CN209004630U (zh) | 一种颈椎按摩矫正装置 | |
CN107157226A (zh) | 一种仿生护颈气囊枕头 | |
CN207613997U (zh) | 一种新型智能护理机器人 | |
CN217310959U (zh) | 一种整脊理疗床 | |
CN222899601U (zh) | 一种特殊仰卧位头部支撑装置 | |
CN222195323U (zh) | 一种护颈用多功能病床 | |
CN217661141U (zh) | 一种可调式红外治疗仪 | |
CN222399345U (zh) | 一种用于脊柱矫形的智能调节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