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878770U - 一种桩基穿越溶洞发育区桩孔倾斜及偏位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桩基穿越溶洞发育区桩孔倾斜及偏位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2878770U
CN222878770U CN202421543200.7U CN202421543200U CN222878770U CN 222878770 U CN222878770 U CN 222878770U CN 202421543200 U CN202421543200 U CN 202421543200U CN 222878770 U CN222878770 U CN 222878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pile
monitoring
support frame
adjusting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154320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蛟
郭磊
崔波
杨建辉
郑强
郑葆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SHEC Dong Me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SHEC Dong Me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SHEC Dong Me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SHEC Dong Me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154320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2878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2878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28787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cing Or Removing Of Piles Or Sheet Piles, Or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基穿越溶洞发育区桩孔倾斜及偏位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桩基穿越溶洞发育区桩孔倾斜及偏位监测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正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延伸板,所述支撑架背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延伸板,所述支撑架的前侧设置有稳定组件,所述支撑架的中间处转动设置有收卷筒,通过在桩基穿越溶洞发育区桩孔倾斜及偏位监测装置上设置稳定组件,将提拉电缆放置在稳定筒内部,通过稳定筒可对提拉电缆进行限位,从而使其在升降时更加稳定,且通过第一调节套筒和第二调节套筒可调节稳定筒的上下位置,通过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可调节稳定筒的前后位置,从而使其在监测时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在监测时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桩基穿越溶洞发育区桩孔倾斜及偏位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基穿越溶洞发育区桩孔倾斜及偏位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桩基穿越溶洞发育区桩孔倾斜及偏位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桩基穿越溶洞发育区桩孔倾斜及偏位监测装置大多是通过测斜仪进行检测,测斜仪是一种用于测量钻孔、基坑、地基基础、墙体和坝体坡等工程构筑物的顶角、方位角的仪器,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矿产冶金、交通与城建岩土工程领域,在保证岩土工程设计、施工及其使用安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人工手动提拉电缆和测量头的操作方式,可以灵活即时控制探头的上升停顿,但是手动提拉电缆的动作常常会使电缆产生摆动,导致探头在测斜管内无法时刻以稳定的状态上升,进而会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因此需要一种桩基穿越溶洞发育区桩孔倾斜及偏位监测装置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基穿越溶洞发育区桩孔倾斜及偏位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桩基穿越溶洞发育区桩孔倾斜及偏位监测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正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延伸板,所述支撑架背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延伸板,所述支撑架的前侧设置有稳定组件,所述支撑架的中间处转动设置有收卷筒,所述支撑架的右侧面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支撑架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前侧均匀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收卷筒的外壁设置有提拉电缆,所述提拉电缆的下端设置有测量头;
所述稳定组件包括第一调节套筒,所述第一调节套筒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调节套筒,所述第一调节套筒右侧面的后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二调节套筒左侧面的后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调节套筒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套筒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外侧面均匀开设有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前端均设置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内端设置有稳定筒,所述稳定筒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第一调节套筒和第二调节套筒外侧面的前侧设置有调节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架呈“U”形结构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调节套筒和第二调节套筒外侧面的后侧分别与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相对应开设有通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均呈“U”形结构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调节螺栓与调节孔相对应适配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通过连接轴与收卷筒的右端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桩基穿越溶洞发育区桩孔倾斜及偏位监测装置上设置稳定组件,将提拉电缆放置在稳定筒内部,通过稳定筒可对提拉电缆进行限位,从而使其在升降时更加稳定,且通过第一调节套筒和第二调节套筒可调节稳定筒的上下位置,通过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可调节稳定筒的前后位置,从而使其在监测时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在监测时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稳定组件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图。
图中:1、支撑架;2、第一延伸板;3、第二延伸板;4、稳定组件;5、收卷筒;6、驱动电机;7、限位孔;8、提拉电缆;9、测量头;401、第一调节套筒;402、第二调节套筒;403、第一限位杆;404、第二限位杆;405、第一调节杆;406、第二调节杆;407、调节孔;408、支撑板;409、稳定筒;410、固定板;411、固定螺栓;412、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桩基穿越溶洞发育区桩孔倾斜及偏位监测装置,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正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延伸板2,支撑架1背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延伸板3,支撑架1的前侧设置有稳定组件4,支撑架1的中间处转动设置有收卷筒5,支撑架1的右侧面设置有驱动电机6,支撑架1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前侧均匀开设有限位孔7,收卷筒5的外壁设置有提拉电缆8,提拉电缆8的下端设置有测量头9;
在该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稳定组件4包括第一调节套筒401,第一调节套筒40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调节套筒402,第一调节套筒401右侧面的后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杆403,第二调节套筒402左侧面的后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杆404,第一调节套筒401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调节杆405,第二调节套筒402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二调节杆406,第一调节杆405和第二调节杆406的外侧面均匀开设有调节孔407,第一调节杆405和第二调节杆406的前端均设置有支撑板408,两个支撑板408的内端设置有稳定筒409,稳定筒409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板410,固定板410之间设置有固定螺栓411,第一调节套筒401和第二调节套筒402外侧面的前侧设置有调节螺栓412。
其中,支撑架1呈“U”形结构设置,第一调节套筒401和第二调节套筒402外侧面的后侧分别与第一限位杆403、第二限位杆404相对应开设有通槽,第一限位杆403和第二限位杆404均呈“U”形结构设置,调节螺栓412与调节孔407相对应适配设置,使调节螺栓412可进入到调节孔407的内部,驱动电机6的驱动端通过连接轴与收卷筒5的右端相连接,通过在桩基穿越溶洞发育区桩孔倾斜及偏位监测装置上设置稳定组件4,将提拉电缆8放置在稳定筒409内部,通过稳定筒409可对提拉电缆8进行限位,从而使其在升降时更加稳定,且通过第一调节套筒401和第二调节套筒402可调节稳定筒409的上下位置,通过第一调节杆405和第二调节杆406可调节稳定筒409的前后位置,从而使其在监测时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在监测时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在使用桩基穿越溶洞发育区桩孔倾斜及偏位监测装置时,首先将提拉电缆8放置在稳定筒409内部,然后通过固定螺栓411将两侧的稳定筒409进行连接,通过稳定筒409可对提拉电缆8进行限位,从而使其在升降时更加稳定,然后将稳定组件4固定在支撑架1上,在固定时,根据需要将稳定筒409放置在合适的高度后,分别将第一限位杆403和第二限位杆404插入到相对应的限位孔7内,从而稳定筒409与支撑架1进行连接,拆卸调节螺栓412,分别滑动第一调节杆405和第二调节杆406调节稳定筒409的前后位置,在监测时更加方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桩基穿越溶洞发育区桩孔倾斜及偏位监测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正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延伸板(2),所述支撑架(1)背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延伸板(3),所述支撑架(1)的前侧设置有稳定组件(4),所述支撑架(1)的中间处转动设置有收卷筒(5),所述支撑架(1)的右侧面设置有驱动电机(6),所述支撑架(1)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前侧均匀开设有限位孔(7),所述收卷筒(5)的外壁设置有提拉电缆(8),所述提拉电缆(8)的下端设置有测量头(9);
所述稳定组件(4)包括第一调节套筒(401),所述第一调节套筒(40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调节套筒(402),所述第一调节套筒(401)右侧面的后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杆(403),所述第二调节套筒(402)左侧面的后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杆(404),所述第一调节套筒(401)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调节杆(405),所述第二调节套筒(402)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二调节杆(406),所述第一调节杆(405)和第二调节杆(406)的外侧面均匀开设有调节孔(407),所述第一调节杆(405)和第二调节杆(406)的前端均设置有支撑板(408),两个所述支撑板(408)的内端设置有稳定筒(409),所述稳定筒(409)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板(410),所述固定板(410)之间设置有固定螺栓(411),所述第一调节套筒(401)和第二调节套筒(402)外侧面的前侧设置有调节螺栓(4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穿越溶洞发育区桩孔倾斜及偏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呈“U”形结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穿越溶洞发育区桩孔倾斜及偏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套筒(401)和第二调节套筒(402)外侧面的后侧分别与第一限位杆(403)、第二限位杆(404)相对应开设有通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穿越溶洞发育区桩孔倾斜及偏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杆(403)和第二限位杆(404)均呈“U”形结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穿越溶洞发育区桩孔倾斜及偏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412)与调节孔(407)相对应适配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穿越溶洞发育区桩孔倾斜及偏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6)的驱动端通过连接轴与收卷筒(5)的右端相连接。
CN202421543200.7U 2024-07-01 2024-07-01 一种桩基穿越溶洞发育区桩孔倾斜及偏位监测装置 Active CN222878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1543200.7U CN222878770U (zh) 2024-07-01 2024-07-01 一种桩基穿越溶洞发育区桩孔倾斜及偏位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1543200.7U CN222878770U (zh) 2024-07-01 2024-07-01 一种桩基穿越溶洞发育区桩孔倾斜及偏位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2878770U true CN222878770U (zh) 2025-05-16

Family

ID=95690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1543200.7U Active CN222878770U (zh) 2024-07-01 2024-07-01 一种桩基穿越溶洞发育区桩孔倾斜及偏位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28787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2878770U (zh) 一种桩基穿越溶洞发育区桩孔倾斜及偏位监测装置
CN115059095B (zh) 可主动控制变形的型钢混凝土组合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
CN214574197U (zh) 一种建筑工程基桩检测装置
CN212612555U (zh) 一种围堰
CN212506282U (zh) 一种深基坑支护装置
CN219033277U (zh) 一种辅助钢结构柱脚直立固定装置
CN220909114U (zh) 一种阳台反坎模板结构
CN214245684U (zh) 拉森钢板桩的支撑结构
CN215978366U (zh) 一种新型的可调节转角附着钢梁机构
CN211621728U (zh) 一种轻型钢结构房屋地基加固连接件
CN211257099U (zh) 格栅式扩大头工具锚
CN211735467U (zh) 一种新型建筑用钢筋笼
CN210264521U (zh) 水下钻孔及埋桩机器人
CN217174830U (zh) 一种能够双向承载的活络端结构
CN110761284A (zh) 一种建筑市政工程用边坡锚固装置
CN221461214U (zh) 一种深基坑的加固装置
CN219195952U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桩定位装置
CN222822358U (zh) 一种劲性复合桩承载力测试的试验设备
CN222477563U (zh) 一种基坑沉降监测设备
CN111877361A (zh) 一种斜杆式基坑支护体系和施工方法
CN211234618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的远程水位监控装置
CN206680997U (zh) 一种用于输电铁塔拉索基础的螺旋桩结构
CN217811090U (zh)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CN221505965U (zh) 一种自动转向的基坑测斜仪
CN220686125U (zh) 一种水上施工桩基梁板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