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824453U - 耦合相变蓄热采暖系统 - Google Patents

耦合相变蓄热采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2824453U
CN222824453U CN202422142070.2U CN202422142070U CN222824453U CN 222824453 U CN222824453 U CN 222824453U CN 202422142070 U CN202422142070 U CN 202422142070U CN 222824453 U CN222824453 U CN 2228244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heat storage
heat
heating system
bra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214207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志南
赵晖
庞光辉
王若冰
史永强
潘高峰
宋楠
刘明伟
耿苗红
孙晓利
辛飞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214207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28244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28244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28244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耦合相变蓄热采暖系统,包括耦合蓄热箱、太阳能加热系统、热泵加热系统和电加热系统,其技术要点是:耦合蓄热箱包括圆形箱体、箱盖、由内到外依次设于圆形箱体中的第一同心隔断、第二同心隔断和第三同心隔断,采用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和第三加热区蓄水蓄热,多环形的设计结构利用太阳能加热系统、热泵加热系统和电加热系统实现对第一、第二和第三加热区的耦合相变加热蓄热,采暖水最终可经过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输送至采暖水输出管路。当需要快速加热时,电加热系统使第一加热区快速升温,利用第一支路输出采暖水,实现直热需求。本系统在满足蓄热及快速加热的情况下,切换方便,切换部件小,维护周期长。

Description

耦合相变蓄热采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耦合相变蓄热采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热泵系统和太阳能加热系统在采暖供热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这两者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为了保证供热需求,现有技术通常采用谷电蓄热辅助采暖,但是需要相当大的蓄热水箱,温升过慢。
CN 211600877 U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磁能、空气源热泵耦合相变蓄热采暖系统,其包括空气源热泵、太阳能集热器、电磁加热机组、耦合蓄热箱、太阳能集热箱和采暖末端设备;空气源热泵、太阳能集热箱以及采暖末端设备通过各自的循环管道分别与耦合蓄热箱相连,空气源热泵的出水侧循环管道上串联有电磁加热机组;耦合蓄热箱内有电动多叶隔板,电动多叶隔板的上部安装有可活动的导流板,导流板由卷扬机牵引移动。直热工况下,空气源热泵仅对直热区内的水进行加热,可快速将水温提升到需要的温度,意在解决直热与蓄热水箱共用时温升过慢的问题,然而使用时仍存在如下问题:电动多叶隔板将耦合蓄热箱内部分成直热区和蓄热区两部分,采用电动多叶隔板、导流板和卷扬机等部件切换工作,需频繁操作,使用不方便,维护工作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结构合理、使用可靠的耦合相变蓄热采暖系统,在满足蓄热及快速加热的情况下,切换方便,切换部件小,维护周期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耦合相变蓄热采暖系统,包括耦合蓄热箱、太阳能加热系统、热泵加热系统和电加热系统,其技术要点是:所述耦合蓄热箱包括圆形箱体、箱盖、由内到外依次设于圆形箱体中的第一同心隔断、第二同心隔断和第三同心隔断,所述第一同心隔断、第二同心隔断和第三同心隔断分别为空心隔断,所述第一同心隔断中设有与电加热系统连接的第一电加热组件,所述第二同心隔断固定于第一同心隔断外侧,所述箱盖上设有与第二同心隔断连通的热泵供热回水口,箱底设有与第二同心隔断连通的热泵供热进水口,所述热泵加热系统连接于热泵供热进水口与热泵供热回水口之间,所述箱盖上设有与第三同心隔断连通的太阳能供热回水口,箱底设有与第三同心隔断连通的太阳能供热进水口,所述热泵加热系统连接于太阳能供热回水口与太阳能供热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一同心隔断中为第一加热区,第二同心隔断与第三同心隔断之间形成第二加热区,第三同心隔断与耦合蓄热箱外周壁之间形成第三加热区,采暖水总管的内端穿过耦合蓄热箱外侧穿过第三加热区、第二加热区进入第一加热区,所述第一同心隔断和第二同心隔断上穿设有连通第一加热区和第二加热区的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三同心隔断上设有连通第二加热区和第三加热区的第二连通管,所述耦合蓄热箱的箱底设有采暖水输出管路,所述采暖水输出管路上设有与第一加热区连通的第一支路、与第二加热区连通的第二支路、与第三加热区连通的第三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上分别设有控制阀门。
上述的耦合相变蓄热采暖系统,所述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上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
上述的耦合相变蓄热采暖系统,所述耦合蓄热箱的箱盖内顶面与第一加热区之间设有内加温区,所述内加温区中设有与电加热系统连接的第二电加热组件。
上述的耦合相变蓄热采暖系统,所述耦合蓄热箱的箱盖顶部设有蓄热保温层。
上述的耦合相变蓄热采暖系统,所述耦合蓄热箱外周壁中设有蓄热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和第三加热区蓄水蓄热,多环形的设计结构利用太阳能加热系统、热泵加热系统和电加热系统实现对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和第三加热区的耦合相变加热蓄热,采暖水最终可经过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输送至采暖水输出管路。其中电加热系统谷电蓄热辅助采暖,即可不定时加热,不加热时,外围的热泵加热系统和太阳能加热系统可实现稳定加热蓄热。当需要快速加热时,电加热系统启动加热,第一加热区快速升温,利用第一支路输出采暖水,实现直热需求,本实用新型在满足蓄热及快速加热的情况下,切换方便,切换部件小,维护周期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太阳能加热系统、2.蓄热保温层、3.箱盖、4.太阳能供热回水口、5.第三同心隔断、6.第二同心隔断、7.电加热系统、8.第二电加热组件、9.第一加热区、10.第一同心隔断、11.热泵供热回水口、12.第一连通管、13.第二加热区、14.第三加热区、15.耦合蓄热箱、16.热泵加热系统、17.蓄热保温层、18.第三支路、19.采暖水输出管路、20.第二支路、21.第一支路、22.采暖水总管、23.第二连通管、24.热泵供热进水口、25.太阳能供热进水口、26.控制阀门、27.温度传感器、28.第一电加热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该耦合相变蓄热采暖系统,包括耦合蓄热箱15、太阳能加热系统1、热泵加热系统16和电加热系统7。
其中,所述耦合蓄热箱15包括圆形箱体、箱盖3、由内到外依次设于圆形箱体中的第一同心隔断10、第二同心隔断6和第三同心隔断5。所述第一同心隔断10、第二同心隔断6和第三同心隔断5分别为空心隔断。
所述第一同心隔断10中设有与电加热系统7连接的第一电加热组件28,所述第二同心隔断6固定于第一同心隔断10外侧,所述箱盖3上设有与第二同心隔断6连通的热泵供热回水口11,箱底设有与第二同心隔断6连通的热泵供热进水口24,所述热泵加热系统16连接于热泵供热进水口24与热泵供热回水口11之间,所述箱盖3上设有与第三同心隔断5连通的太阳能供热回水口4,箱底设有与第三同心隔断连通的太阳能供热进水口25,所述热泵加热系统16连接于太阳能供热回水口4与太阳能供热进水口25之间。
所述第一同心隔断10中为第一加热区9,第二同心隔断6与第三同心隔断5之间形成第二加热区13,第三同心隔断5与耦合蓄热箱15外周壁之间形成第三加热区14。采暖水总管22的内端穿过耦合蓄热箱15外侧穿过第三加热区14、第二加热区13进入第一加热区9,所述第一同心隔断10和第二同心隔断6上穿设有连通第一加热区9和第二加热区13的第一连通管12,所述第三同心隔断5上设有连通第二加热区13和第三加热区14的第二连通管23,所述耦合蓄热箱15的箱底设有采暖水输出管路19,所述采暖水输出管路19上设有与第一加热区9连通的第一支路21、与第二加热区13连通的第二支路20、与第三加热区14连通的第三支路18,所述第一支路21、第二支路20和第三支路18上分别设有控制阀门26。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路21、第二支路20和第三支路18上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27。所述耦合蓄热箱15的箱盖3内顶面与第一加热区9之间设有内加温区,所述内加温区中设有与电加热系统7连接的第二电加热组件8。所述耦合蓄热箱15的箱盖顶部设有蓄热保温层2。所述耦合蓄热箱15外周壁中设有蓄热保温层17。
工作过程:
采暖水经过采暖水总管22进入到第一加热区9,再经由第一连通管12、第二连通管23依次进入到第二加热区13和第三加热区14,最后可由第一支路21、第二支路20和第三支路18排向采暖水输出管路19,送往采暖用户。在此过程中,可利用太阳能加热系统1、热泵加热系统16和电加热系统7加热蓄热。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以及谷电蓄热。当需要快速加热时,电加热系统7启动加热,第一加热区9快速升温,利用第一支路21输出采暖水,实现直热需求。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创造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耦合相变蓄热采暖系统,包括耦合蓄热箱、太阳能加热系统、热泵加热系统和电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蓄热箱包括圆形箱体、箱盖、由内到外依次设于圆形箱体中的第一同心隔断、第二同心隔断和第三同心隔断,所述第一同心隔断、第二同心隔断和第三同心隔断分别为空心隔断,所述第一同心隔断中设有与电加热系统连接的第一电加热组件,所述第二同心隔断固定于第一同心隔断外侧,所述箱盖上设有与第二同心隔断连通的热泵供热回水口,箱底设有与第二同心隔断连通的热泵供热进水口,所述热泵加热系统连接于热泵供热进水口与热泵供热回水口之间,所述箱盖上设有与第三同心隔断连通的太阳能供热回水口,箱底设有与第三同心隔断连通的太阳能供热进水口,所述热泵加热系统连接于太阳能供热回水口与太阳能供热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一同心隔断中为第一加热区,第二同心隔断与第三同心隔断之间形成第二加热区,第三同心隔断与耦合蓄热箱外周壁之间形成第三加热区,采暖水总管的内端穿过耦合蓄热箱外侧穿过第三加热区、第二加热区进入第一加热区,所述第一同心隔断和第二同心隔断上穿设有连通第一加热区和第二加热区的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三同心隔断上设有连通第二加热区和第三加热区的第二连通管,所述耦合蓄热箱的箱底设有采暖水输出管路,所述采暖水输出管路上设有与第一加热区连通的第一支路、与第二加热区连通的第二支路、与第三加热区连通的第三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上分别设有控制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相变蓄热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上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相变蓄热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蓄热箱的箱盖内顶面与第一加热区之间设有内加温区,所述内加温区中设有与电加热系统连接的第二电加热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相变蓄热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蓄热箱的箱盖顶部设有蓄热保温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相变蓄热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蓄热箱外周壁中设有蓄热保温层。
CN202422142070.2U 2024-09-02 2024-09-02 耦合相变蓄热采暖系统 Active CN2228244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2142070.2U CN222824453U (zh) 2024-09-02 2024-09-02 耦合相变蓄热采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2142070.2U CN222824453U (zh) 2024-09-02 2024-09-02 耦合相变蓄热采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2824453U true CN222824453U (zh) 2025-05-02

Family

ID=95488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2142070.2U Active CN222824453U (zh) 2024-09-02 2024-09-02 耦合相变蓄热采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28244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47873U (zh) 基于相变储热的太阳能和低谷电混合采暖装置
CN103115389A (zh) 太阳能复合式相变蓄热供暖系统
CN108644866A (zh) 一种太阳能耦合水源热泵供热采暖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12029682U (zh) 一种采用相变储能的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复合供热系统
CN110657697B (zh) 一种谷电储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2252303A (zh) 太阳能蒸汽动力装置
CN105402799A (zh) 一种固体蓄热液动换热供暖装置
CN203024251U (zh) 一种多能源集成热水系统
CN212481440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和相变储能的储供热系统
CN201547872U (zh) 低损耗高效率的太阳能供暖系统装置
CN105864870B (zh) 多罐式太阳能供暖系统
CN104764081A (zh) 太阳能热电联供地暖系统
CN222824453U (zh) 耦合相变蓄热采暖系统
CN206973878U (zh) 一种蓄热式电磁壁挂采暖炉
CN2924390Y (zh) 高频电磁感应热水器
CN117073051A (zh) 复合式太阳能相变蓄热供暖系统
CN103471255B (zh) 光伏供电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CN113446653A (zh) 一种太阳能与电辅热结合的供暖装置
CN202853141U (zh) 太阳能加热器与利用太阳能生产生物柴油的系统
CN201212703Y (zh) 真空超导与太阳能集热组合采热装置
CN212081396U (zh) 再生能源节能供热系统
CN209944492U (zh) 基于太阳能吸热、相变蓄热、电辅热的小型农村采暖系统
CN208095438U (zh) 直热和蓄能智能切换的大棚供暖系统
CN207095068U (zh) 一种分区循环加热的相变储热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22597858U (zh) 一种地暖供热储能热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