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822413U - 一种管网末端调峰泵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网末端调峰泵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822413U CN222822413U CN202420271707.5U CN202420271707U CN222822413U CN 222822413 U CN222822413 U CN 222822413U CN 202420271707 U CN202420271707 U CN 202420271707U CN 222822413 U CN222822413 U CN 2228224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pipeline
- storage tank
- tank
- liquid lev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8399 tap wat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5000020679 tap water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400 supply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Landscapes
- 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网末端调峰泵站,储水罐入水口的管路设有进水节点、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电磁阀,水箱上部通过进水管路与进水节点连通,进水管路设有电动调节阀,水箱内设有高液位浮球和低液位浮球,压力传感器、电动调节阀、高液位浮球和低液位浮球与控制柜电气连接,储水罐出水口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水箱下部与储水罐通过输水管路连通,输水管路设有增压泵,增压泵与控制柜电气连接,储水罐的出水口接出水管路,出水管路设有加压泵;由控制柜控制电磁阀和加压泵,调节上游管路‑水箱、上游管路‑储水罐以及水箱‑储水罐之间进水,设计了自来水末端调峰系统,以此帮助自来水公司提高区域供水能力,稳定自来水供水管网压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来水供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网末端调峰泵站。
背景技术
随着自来水普及率的提高,供水管网由城市延伸、覆盖至乡镇,建立起一体化的城乡供水网络系统,自来水公司的供水范围以及供水量都明显加大,水厂原本供水量满足不了现在用水使用要求;供水需要铺设较长的供水管道才能到达用水末端,由于管网沿途损失多、漏点难找等原因,常常造成乡村水压不足现象。
因此,自来水管网高峰期集中用水时,存在出水供水不足,无水可用的状况。
现有解决方案如下:
1、关停原水水质较差或制水工艺落后的乡镇水厂,将其改造为传统中途加压泵站;
2、提高水厂出水压力,扩大其供水能力;
3、新建或扩建水厂,扩大水源取水和输水设施规模;
以上解决方案工程繁琐复杂、建设周期长、占地面积大、投资高、耗时耗力,后期管理困难,不利于长久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网末端调峰泵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网末端调峰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储水罐和控制柜,所述储水罐入水口的管路沿入水方向依次设有进水节点、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电磁阀,所述水箱的上部通过进水管路与进水节点连通,所述进水管路设有电动调节阀,所述水箱内设有高液位浮球和低液位浮球,所述压力传感器、电动调节阀、高液位浮球和低液位浮球均与控制柜电气连接,所述储水罐的出水口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水箱的下部与储水罐通过输水管路连通,所述输水管路设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与控制柜电气连接,所述储水罐的出水口接出水管路,所述出水管路设有加压泵,所述加压泵输出的水作为用户用水。
进一步地,所述输水管路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一输水管路和第二输水管路,所述第一输水管路设有第一进水转换装置,所述第二输水管路沿输水方向依次设有增压泵和第二进水转换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罐设有若干路出水管路,所述出水管路并行设置,每一出水管路设有一加压泵。
本实用新型以水箱和储水罐为主体,由控制柜控制电磁阀和加压泵,调节上游管路-水箱、上游管路-储水罐以及水箱-储水罐之间的进水,设计了自来水末端调峰系统,以此帮助自来水公司提高区域供水能力,稳定自来水供水管网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压力传感器、2电磁阀、3电动调节阀、4高液位浮球、5低液位浮球、
6第一进水转换装置、7增压泵、8第二进水转换装置、9第二压力传感器、
10加压泵、11控制柜、12水箱、13储水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网末端调峰泵站,如图1所示,包括水箱12、储水罐13和控制柜11,储水罐13入水口的管路沿入水方向依次设有进水节点、第一压力传感器1和电磁阀2,水箱12的上部通过进水管路与进水节点连通,进水管路设有电动调节阀3,水箱12内设有高液位浮球4和低液位浮球5,压力传感器、电动调节阀3、高液位浮球4和低液位浮球5均与控制柜11电气连接,储水罐13的出水口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9。
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1测量上游管网压力,将信号反馈至控制柜11,根据信号反馈控制柜11调节电动调节阀3的开度,控制水箱12进水量;同时,控制柜11调整不同的供水方式,保证整套系统在正常供水的前提下,不影响上游的自来水管网。
水箱12的下部与储水罐13通过输水管路连通,输水管路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一输水管路和第二输水管路,第一输水管路设有第一进水转换装置6,第二输水管路沿输水方向依次设有增压泵7和第二进水转换装置8,增压泵7与控制柜11电气连接。
储水罐13设有若干路出水管路,出水管路并行设置,每一出水管路设有一加压泵10,从一路加压泵10输出的水作为一路用户用水。
本实用新型调峰泵站具体应用方案如下:
如图1所示,第一压力传感器1检测压力在设定正常值以上时(即用水低峰期时),此时进水压力需大于等于第二压力传感器9设定压力,电磁阀2正常开启,在不影响市政管网的前提下直接使用市政管网进水,此时叠加市政管网进水压力,可以使加压泵10扬程大幅度降低,为加压泵10下游进行供水;同时,电动调节阀3全开,水箱12根据液位进行自动补水。
补水方式为,当触发低液位浮球5时,通过上游管网不断进水,直至触发高液位浮球4。
第一压力传感器1检测压力低于设定正常值、但高于设定低压值时(即用水多,但未到达最高峰期),此时电磁阀2正常开启,在不影响市政管网的前提下使用部分市政管网进水,另一部分用水通过增压泵7抽取水箱12的水进行补水,进水压力需大于等于第二压力传感器9设定压力,此时可以叠加进水压力,使加压泵10扬程大幅度降低,为加压泵10下游进行供水;同时电动调节阀3降低开度,减少水箱12进水。
第一压力传感器1检测压力低于设定低压值时(即用水最高峰期),此时电磁阀2关闭,加压泵10通过第一进水转换装置6直接抽取水箱12水为下游加压泵10进行供水,此时泵站无法叠加进水压力;同时,电动调节阀3完全关闭,阻止水箱12进水。
当高峰期结束,第一压力传感器1检测压力在设定正常值以上时(即用水低峰期时),循环重复以上步骤。
采用以上方案,可以保证高峰期进水流量小于出水流量,降低上游管网最大流量负担,扩展了上游管网的高峰期供水保障能力;泵站供水量的80% 以上为叠压供水,与传统的中转增压泵站相比,可节能30-5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
1.一种管网末端调峰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储水罐和控制柜,所述储水罐入水口的管路沿入水方向依次设有进水节点、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电磁阀,所述水箱的上部通过进水管路与进水节点连通,所述进水管路设有电动调节阀,所述水箱内设有高液位浮球和低液位浮球,所述压力传感器、电动调节阀、高液位浮球和低液位浮球均与控制柜电气连接,所述储水罐的出水口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水箱的下部与储水罐通过输水管路连通,所述输水管路设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与控制柜电气连接,所述储水罐的出水口接出水管路,所述出水管路设有加压泵,所述加压泵输出的水作为用户用水,所述输水管路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一输水管路和第二输水管路,所述第一输水管路设有第一进水转换装置,所述第二输水管路沿输水方向依次设有增压泵和第二进水转换装置,所述储水罐设有若干路出水管路,所述出水管路并行设置,每一出水管路设有一加压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271707.5U CN222822413U (zh) | 2024-02-04 | 2024-02-04 | 一种管网末端调峰泵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271707.5U CN222822413U (zh) | 2024-02-04 | 2024-02-04 | 一种管网末端调峰泵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822413U true CN222822413U (zh) | 2025-05-02 |
Family
ID=95497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271707.5U Active CN222822413U (zh) | 2024-02-04 | 2024-02-04 | 一种管网末端调峰泵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822413U (zh) |
-
2024
- 2024-02-04 CN CN202420271707.5U patent/CN22282241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112415U (zh) | 高层建筑中的无负压节能供水设备 | |
CN213836852U (zh) | 一种水箱泵站矢量变频增压装置 | |
CN206902825U (zh) | 一种管网叠压变频供水系统 | |
CN105201044A (zh) | 一种新型全封闭防负压抑制器二次供水系统 | |
CN222822413U (zh) | 一种管网末端调峰泵站 | |
CN104846874A (zh) | 节能二次供水装置 | |
CN202248085U (zh) | 智能高效节能给水系统 | |
CN112064715A (zh) | 一种市政循环输配水管网系统 | |
CN207776002U (zh) | 箱式无负压增压供水系统 | |
CN102493529A (zh) | 一种节能型自来水二次加压供水方法和装置 | |
CN110544979A (zh) | 基于氢能燃料电池的水电站保安电源 | |
CN110725363A (zh) | 一种出水补偿式增压型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 | |
CN215109591U (zh) | 废水处理站的送风装置和废水处理站 | |
CN213979163U (zh) | 一种具有智能联动控制功能的供水设备 | |
CN108560638A (zh) | 自来水高峰时段调峰系统及其调峰方法 | |
CN213062211U (zh) | 一种新型调蓄增压装置 | |
CN108980506B (zh) | 一种管道双向增压系统 | |
CN207079065U (zh) | 一种输气站场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8983525U (zh) | 一种大型数据中心空调系统 | |
CN102776920A (zh) | 一种叠压给水设备 | |
CN207775985U (zh) | 高原用箱式无负压增压供水系统 | |
CN222781702U (zh) | 碱液循环泵一对多的绿电制氢系统 | |
CN220669434U (zh) | 一种辅汽联箱辅助升压系统 | |
CN213979138U (zh) | 一种具有自动增减水泵运行台数功能的供水设备 | |
CN216358818U (zh) | 一种高压闪蒸塔盘补水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