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770180U - 出箱输送缓冲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出箱输送缓冲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770180U CN222770180U CN202420963650.5U CN202420963650U CN222770180U CN 222770180 U CN222770180 U CN 222770180U CN 202420963650 U CN202420963650 U CN 202420963650U CN 222770180 U CN222770180 U CN 2227701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ffer
- conveying
- conveying mechanism
- box
- box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22 photo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线缓冲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出箱输送缓冲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和缓冲机构,第一输送机构设于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缓冲机构设于第二输送机构,箱体自第一输送机构经过缓冲机构传送至第二输送机构;缓冲机构包括检测元件和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具有多个缓冲部,多个缓冲部间隔设置在第二输送机构输送间隙的上方,检测元件与缓冲部信号连接,当缓冲部承托箱体时,检测元件信号控制缓冲组件下降,以使箱体下落至第二输送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箱输送缓冲装置能够对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之间的高度差起到有效的缓冲,不再发生卡箱或箱体侧翻的现象,保证了箱体的正常传送,保证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线缓冲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出箱输送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裹包机输送线在传送箱体时存在高度落差,箱体从裹包机第一输送线的出口下降进入到第二输送线输送时容易发生卡箱或箱体侧翻的现象。当发生卡箱时,箱体滞留在裹包机第一输送线的出口处,影响箱体的正常传送,导致生产线发生停机,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当发生箱体侧翻时,箱体侧翻进入第二输送线,导致开箱时损坏箱体内物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箱输送缓冲装置,以缓解现有的箱体从裹包机第一输送线的出口下降进入到第二输送线输送时易卡箱及箱体侧翻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出箱输送缓冲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和缓冲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设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缓冲机构设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箱体自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经过所述缓冲机构传送至所述第二输送机构;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检测元件和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具有多个缓冲部,多个所述缓冲部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输送间隙的上方,所述检测元件与所述缓冲部信号连接,当所述缓冲部承托箱体时,所述检测元件信号控制所述缓冲组件下降,以使所述箱体下落至所述第二输送机构。
更进一步的,
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与所述缓冲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升降气缸与所述检测元件信号连接。
更进一步的,
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缓冲支架和多个缓冲板,所述缓冲支架与所述升降气缸连接,多个所述缓冲板间隔安装于所述缓冲支架的上方,每个所述缓冲板均对应设有一个所述缓冲部。
更进一步的,
所述缓冲板为直角三角板,所述缓冲部安装于所述缓冲板的斜边。
更进一步的,
所述缓冲部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的第一滚轮,自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至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方向,所述第一滚轮的高度逐渐降低。
更进一步的,
所述检测元件设置在输送末端的所述第一滚轮上。
更进一步的,
所述检测元件为第一检测光电,所述第一检测光电与所述第一滚轮、所述升降气缸均信号连接。
更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两列第一输送部,每列所述第一输送部均包括多个沿输送方向设置的第二滚轮。
更进一步的,
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多个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的输送滚筒,所述缓冲部设于相邻所述输送滚筒的间隙处。
更进一步的,
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二检测光电,所述第二检测光电与所述输送滚筒、所述检测元件均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至少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箱输送缓冲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和缓冲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设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缓冲机构设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箱体自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经过所述缓冲机构传送至所述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检测元件和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具有多个缓冲部,多个所述缓冲部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输送间隙的上方,所述检测元件与所述缓冲部信号连接,当所述缓冲部承托箱体时,所述检测元件信号控制所述缓冲组件下降,以使所述箱体下落至所述第二输送机构。
生产过程中,箱体从第一输送机构经过缓冲机构传送至第二输送机构,当缓冲机构的缓冲部上承托箱体时,检测元件会检测到相应信号并控制缓冲组件下降,此时缓冲部同步下降,使得在缓冲部上的箱体下落到第二输送机构进行输送。从上述箱体的传送过程可知,间隔设置在第二输送机构输送间隙上方的多个缓冲部能够对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之间的高度差起到有效的缓冲,使得不会再发生卡箱及箱体侧翻的现象,保证了箱体的正常传送,进而保证了生产效率。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箱输送缓冲装置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箱输送缓冲装置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箱输送缓冲装置的示意图三。
图标:
100-第一输送机构;110-第二滚轮;200-第二输送机构;210-输送滚筒;220-第二检测光电;300-缓冲机构;310-缓冲板;320-第一滚轮;400-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公式中的物理量,如无单独标注,应理解为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基本量,或者,由基本量通过乘、除、微分或积分等数学运算导出的导出量。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箱输送缓冲装置的示意图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箱输送缓冲装置的示意图二;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箱输送缓冲装置的示意图三。
实施例一
裹包机输送线在传送箱体时存在高度落差,箱体从裹包机第一输送线的出口下降进入到第二输送线输送时容易发生卡箱或箱体侧翻的现象。当发生卡箱时,箱体滞留在裹包机第一输送线的出口处,影响箱体的正常传送,导致生产线发生停机,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当发生箱体侧翻时,箱体侧翻进入第二输送线,导致开箱时损坏箱体内物料。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箱输送缓冲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构100、第二输送机构200和缓冲机构300,第一输送机构100设于第二输送机构200的上方,缓冲机构300设于第二输送机构200,箱体自第一输送机构100经过缓冲机构300传送至第二输送机构200;缓冲机构300包括检测元件和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具有多个缓冲部,多个缓冲部间隔设置在第二输送机构200输送间隙的上方,检测元件与缓冲部信号连接,当缓冲部承托箱体时,检测元件信号控制缓冲组件下降,以使箱体下落至第二输送机构200。
生产过程中,箱体从第一输送机构100经过缓冲机构300传送至第二输送机构200,当缓冲机构300的缓冲部上承托箱体时,检测元件会检测到相应信号并控制缓冲组件下降,此时缓冲部同步下降,使得在缓冲部上的箱体下落到第二输送机构200进行输送。从上述箱体的传送过程可知,间隔设置在第二输送机构200输送间隙上方的多个缓冲部能够对第一输送机构100与第二输送机构200之间的高度差起到有效的缓冲,使得不会再发生卡箱及箱体侧翻的现象,保证了箱体的正常传送,进而保证了生产效率。
图1示出了正常状态下缓冲部升高位于第一输送机构100的正下方,图2示出了缓冲部上承托箱体后缓冲部下降,使得箱体下落到第二输送机构200输送。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中,缓冲机构300还包括升降气缸(图中未示出),升降气缸与缓冲组件传动连接,升降气缸与检测元件信号连接。
如图1所示,正常状态下,升降气缸将缓冲组件抬升至一定高度,缓冲部随时准备接取从第一输送机构100出箱口落下的箱体。当箱体下落到缓冲部后,检测元件获取信号并控制升降气缸将缓冲组件下降,缓冲部同步下降至第二输送机构200高度处,如图2所示,缓冲部上的箱体经过第二输送机构200进行输送。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中,缓冲组件还包括缓冲支架和多个缓冲板310,缓冲支架与升降气缸连接,多个缓冲板310间隔安装于缓冲支架的上方,每个缓冲板310均对应设有一个缓冲部。
请参见图1,缓冲支架(图中未示出)安装在升降气缸的上方,四块缓冲板310间隔安装在缓冲支架的上方,每块缓冲板310均设置在第二输送机构200的输送间隙处,每块缓冲板310上方均安装有一个缓冲部。当箱体下落到缓冲部后,检测元件获取信号并控制升降气缸将缓冲支架下降,安装在缓冲支架的四块缓冲板310均下降,四个缓冲部也同步下降至第二输送机构200的高度处。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中,缓冲板310为直角三角板,缓冲部安装于缓冲板310的斜边。
请参见图1,缓冲部采用直角三角板,且缓冲部安装在直角三角板的斜边,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缓冲部自身存在一定的高度差,箱体从第一输送机构100出箱口下落到缓冲部后,能够自然的向第二输送机构200的方向滑移,当缓冲部下降至第二输送机构200的高度后,箱体能够通过第二输送机构200进行输送。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中,缓冲部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的第一滚轮320,自第一输送机构100至第二输送机构200的方向,第一滚轮320的高度逐渐降低。
请参见图1,多个第一滚轮320互相临近的安装在缓冲板310上,第一滚轮320的高度从远端向近端逐渐降低,箱体从第一输送机构100出箱口下落到远端的第一滚轮320后,能够自然向近端的第一滚轮320滑移,当近端的第一滚轮320下降至第二输送机构200的高度后,箱体能够通过第二输送机构200进行输送。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中,检测元件设置在输送末端的第一滚轮320上。
由于箱体会从远端的第一滚轮320向近端的第一滚轮320滑移,因而将检测元件安装在近端的第一滚轮320上,当检测元件感应到近端的第一滚轮320上承托箱体时,检测元件控制升降气缸将缓冲支架下降,使得近端的第一滚轮320下降至第二输送机构200的高度处,当箱体被第二输送机构200运走后,检测元件控制升降气缸将缓冲支架升起复位,等待承托下一个箱体。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中,检测元件为第一检测光电,第一检测光电与第一滚轮320、升降气缸均信号连接。
检测元件采用第一检测光电,通过光电信号检测和控制,运转可靠。当第一检测光电检测到近端的第一滚轮320上承托箱体时,第一检测光电控制升降气缸将缓冲支架下降。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中,第一输送机构100包括两列第一输送部,每列第一输送部均包括多个沿输送方向设置的第二滚轮110。
请参见图1,两列第二滚轮110之间的宽度小于箱体的宽度,箱体通过两列第二滚轮110传送到远端的第一滚轮320上。当然,第一输送机构100也可以采用其它常见的输送方式,如传送带传送、板链传送等,此处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中,第二输送机构200包括多个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的输送滚筒210,缓冲部设于相邻输送滚筒210的间隙处。
请参见图2,多个输送滚筒210间隔设置,第一滚轮320设置在相邻输送滚筒210的间隙处。当然,第二输送机构200也可以采用其它常见的输送方式,只要满足输送结构之间具有间隙即可,此处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中,第二输送机构200还包括第二检测光电220,第二检测光电220与输送滚筒210、检测元件均信号连接。
请参见图1,第二检测光电220安装在第二输送机构200的侧栏上,当第二检测光电220接收到第一检测光电的信号后,说明升降气缸带动第一滚轮320下降,此时第二检测光电220控制输送滚筒210运转,将箱体通过输送滚筒210进行输送。
还需要说明的是,缓冲部远离第一输送机构100一端的护栏设置有防撞结构。请参见图3,防撞结构既可以是图3示出的橡胶垫400,多个橡胶垫400与多个缓冲部一一对应,防撞结构也可以是弹簧、气垫等其它起到缓冲作用的结构,能够避免箱体下滑时撞击护栏而导致物料损坏。
本申请提供的出箱输送缓冲装置能够对第一输送机构100与第二输送机构200之间的高度差起到有效的缓冲,不再发生卡箱或箱体侧翻的现象,保证了箱体的正常传送,保证了生产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出箱输送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机构(100)、第二输送机构(200)和缓冲机构(300),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00)设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00)的上方,所述缓冲机构(300)设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00),箱体自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00)经过所述缓冲机构(300)传送至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00);
所述缓冲机构(300)包括检测元件和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具有多个缓冲部,多个所述缓冲部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00)输送间隙的上方,所述检测元件与所述缓冲部信号连接,当所述缓冲部承托箱体时,所述检测元件信号控制所述缓冲组件下降,以使所述箱体下落至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箱输送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机构(300)还包括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与所述缓冲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升降气缸与所述检测元件信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箱输送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缓冲支架和多个缓冲板(310),所述缓冲支架与所述升降气缸连接,多个所述缓冲板(310)间隔安装于所述缓冲支架的上方,每个所述缓冲板(310)均对应设有一个所述缓冲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箱输送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板(310)为直角三角板,所述缓冲部安装于所述缓冲板(310)的斜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箱输送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部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的第一滚轮(320),自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00)至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00)的方向,所述第一滚轮(320)的高度逐渐降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箱输送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元件设置在输送末端的所述第一滚轮(32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箱输送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元件为第一检测光电,所述第一检测光电与所述第一滚轮(320)、所述升降气缸均信号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箱输送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00)包括两列第一输送部,每列所述第一输送部均包括多个沿输送方向设置的第二滚轮(1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箱输送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00)包括多个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的输送滚筒(210),所述缓冲部设于相邻所述输送滚筒(210)的间隙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出箱输送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00)还包括第二检测光电(220),所述第二检测光电(220)与所述输送滚筒(210)、所述检测元件均信号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963650.5U CN222770180U (zh) | 2024-05-06 | 2024-05-06 | 出箱输送缓冲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963650.5U CN222770180U (zh) | 2024-05-06 | 2024-05-06 | 出箱输送缓冲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770180U true CN222770180U (zh) | 2025-04-18 |
Family
ID=95343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963650.5U Active CN222770180U (zh) | 2024-05-06 | 2024-05-06 | 出箱输送缓冲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770180U (zh) |
-
2024
- 2024-05-06 CN CN202420963650.5U patent/CN22277018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548434B (zh) | 一种定位输送设备 | |
CN216402761U (zh) | 棒料送料装置 | |
CN109573629A (zh) | 一种托盘自动拆卸生产线及控制方法 | |
CN222770180U (zh) | 出箱输送缓冲装置 | |
CN216994954U (zh) | 一种组合式胶暗箱的在线自动装箱设备 | |
CN221140265U (zh) | 一种餐盒下料设备 | |
CN114843217A (zh) | 一种用于硅片分选的隔纸分板机 | |
CN118289453B (zh) | 光伏边框输送装置 | |
CN110759078B (zh) | 一种机械手码垛输送线中的快速定位装置 | |
CN220033205U (zh) | 一种电池片归正举升装置 | |
CN209583046U (zh) | 一种设有分段式自动调节货叉机构的空托盘垛整形机 | |
CN109502063B (zh) | 产品自动装箱系统 | |
CN215614138U (zh) | 自动制头机 | |
CN215094309U (zh) | 一种用于封边机的全自动上下料设备 | |
CN215364706U (zh) | 一种利用悬浮结构的提升机构 | |
CN214610327U (zh) | 码垛机托盘卡托装置 | |
CN113264319B (zh) | 板件输送系统 | |
CN216728334U (zh) | 一种具有条烟盘点功能的立式分发机 | |
CN210594292U (zh) | 一种导光板堆叠自动分片机构 | |
CN221587256U (zh) | 一种翻砖机 | |
CN202912374U (zh) | 一种玻璃板检测机暂存架 | |
CN220033054U (zh) | 一种锌合金锭码垛传送带装置 | |
CN113213122A (zh) | 一种利用悬浮结构的提升机构 | |
CN221564435U (zh) | 一种光伏组件物料缓存叠放装置 | |
CN215401356U (zh) | 一种堵瓶自动放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