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745946U - 一种高性能半隐框平开窗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性能半隐框平开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745946U CN222745946U CN202421390540.0U CN202421390540U CN222745946U CN 222745946 U CN222745946 U CN 222745946U CN 202421390540 U CN202421390540 U CN 202421390540U CN 222745946 U CN222745946 U CN 2227459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lass
- frame
- cavity
- fixed
- ope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6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WSFSSNUMVMOOMR-NJFSPNSNSA-N methanone Chemical compound O=[14CH2] WSFSSNUMVMOOMR-NJFSPNSN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24 weatherproof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性能半隐框平开窗,包括扇边框,所述扇边框内设置有开启扇单元和固定扇单元;所述开启扇单元包括开启玻璃、窗扇框,所述开启玻璃的内侧四周边缘通过中性硅酮结构胶固定连接在窗扇框的外侧安装面上,所述开启玻璃的四周均通过中性硅酮结构胶连接有护边;所述固定扇单元包括固定玻璃、一体化带槽横副框、竖副框,所述一体化带槽横副框分别设置在固定玻璃的上下侧,所述一体化带槽横副框带有玻璃安装槽,所述固定玻璃的上端或下端设置于玻璃安装槽内,所述竖副框分别设置在固定玻璃的左右内侧面边缘并通过中性硅酮结构胶于固定玻璃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升了窗立面效果和节能性能的同时,通过改变型材构造实现了室内外双向均可安装玻璃的功能,解决了高层住宅后期维修玻璃更换不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门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半隐框平开窗。
背景技术
建筑门窗是建筑围护结构的组成部分,铝合金作为门窗行业新兴的门窗材料,其环保性能远远高于其他种类的门窗。而随着建筑行业不断发展,铝合金门窗在房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环境的改善,人们对门窗产品的耐用性、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相较于传统木床、塑钢窗,铝合金门窗具有外观多样、结实强度高、耐用不易变形、材料无甲醛等污染物、环保可回收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顺应市场要求,铝合金门窗在功能、工艺以及外观上面都在不断地进行改革。门窗价格经济、密封性也越发受到重视。
目前市面上的民用住宅使用的外平开窗一般为常规系列的铝合金窗,存在立面效果粗大,且节能性能差的问题,整体的材料成本高,此外,只具备单向安装玻璃的功能,不能满足一些特殊位置的玻璃安装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性能半隐框平开窗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半隐框平开窗,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半隐框平开窗,包括扇边框,所述扇边框内设置有开启扇单元和固定扇单元;所述开启扇单元包括开启玻璃、窗扇框,所述开启玻璃的内侧四周边缘通过中性硅酮结构胶固定连接在窗扇框的外侧安装面上,所述开启玻璃的四周均通过中性硅酮结构胶连接有护边;所述固定扇单元包括固定玻璃、一体化带槽横副框、竖副框,所述一体化带槽横副框分别设置在固定玻璃的上下侧,所述一体化带槽横副框带有玻璃安装槽,所述固定玻璃的上端或下端设置于玻璃安装槽内,所述竖副框分别设置在固定玻璃的左右内侧面边缘并通过中性硅酮结构胶于固定玻璃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扇单元至少设置一扇;当所述固定扇单元设置一扇时,该固定扇单元与开启扇单元左右设置,且所述固定扇单元与开启扇单元之间通过竖中挺连接;当所述固定扇单元设置两扇时,其中一扇固定扇单元与开启扇单元左右设置,同时该扇固定扇单元与开启扇单元之间通过竖中挺连接;另一扇固定扇单元与开启扇单元上下设置,同时该扇固定扇单元与开启扇单元之间通过横中挺连接。
进一步地,设置在开启玻璃左右两侧的护边为“L”型护边,设置在开启玻璃上下侧的护边为“U”型护边。
进一步地,所述一体化带槽横副框包括固定附框体、护边体,所述固定附框体与护边体一体化成型,所述固定附框体与护边体连接形成玻璃安装槽。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附框体与竖副框均包括玻璃连接边和扇框连接边,所述扇框连接边与玻璃连接边垂直连接并将所述玻璃连接边分为两个部分;其中,背离扇边框部分的玻璃连接边与扇框连接边之间设置有腔体。
进一步地,所述护边体为“L”型护边结构体。
进一步地,所述竖中挺包括空腔,所述空腔分为上下两个腔体部分,位于上部的腔体截面面积大于位于下部的腔体截面面积,所述竖中挺在上下两个腔体的分隔位置上分别向外延伸一条连接翼边,位于下部的腔体一侧外壁与其同侧的连接翼边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位于下部的腔体另一侧外壁与其同侧的连接翼边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横中挺包括上下两个腔体,上下两个腔体之间通过横筋分隔,其中,位于上部的腔体为隐藏式排水腔,该隐藏式排水腔的顶面贯穿开设有上排水孔,隐藏式排水腔位于室外的侧面底部贯穿开设有侧排水孔,所述上排水孔、隐藏式排水腔与侧排水孔之间贯通形成隐藏式排水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上排水孔设置至少两排,其中一排上排水孔设置在隐藏式排水腔顶面的内侧位置,另一排上排水孔设置在隐藏式排水腔顶面的外侧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横筋朝向侧排水孔方向倾斜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相较于现有的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升了窗立面效果和节能性能的同时,通过改变型材构造实现了室内外双向均可安装玻璃的功能,解决了高层住宅后期维修玻璃更换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1-1剖视图;
图3是图1的2-2剖视图;
图4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6是对应图3的C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L”型护边23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U”型护边24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竖中挺4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竖副框33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体化带槽横副框32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横中挺5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扇边框;2、开启扇单元;21、开启玻璃;22、窗扇框;23、“L”型护边;24、“U”型护边;25、披水条;3、固定扇单元;31、固定玻璃;32、一体化带槽横副框;321、固定附框体;3211、第一玻璃连接边;3212、第一扇框连接边;3213、腔体;3214、第一“C”型槽;3215、抵接部;322、护边体;3221、长边护边;3222、短边护边;3223、PVC玻璃垫块;3224、第二“C”型槽;323、玻璃安装槽;3231、锯齿结构;33、竖副框;331、第二玻璃连接边;332、第二扇框连接边;333、翼板;334、“U”型槽体;4、竖中挺;41、空腔;411、第一上腔体;412、第一下腔体;42、连接翼边;421、第三“C”型槽;43、第一容纳空间;44、第二容纳空间;5、横中挺;51、第二上腔体;511、上排水孔;512、侧排水孔;52、第二下腔体;53、横筋;6、中性硅酮结构胶;7、密封胶条;8、泡沫棒;9、压条;10、固定扣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性能半隐框平开窗,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参看图1-图1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性能半隐框平开窗,包括扇边框1,所述扇边框1为矩形边框,且所述扇边框1的外侧边与建筑墙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扇边框1内设置有开启扇单元2和固定扇单元3。
其中,所述固定扇单元3至少设置一扇。
当所述固定扇单元3设置一扇时,该固定扇单元3与开启扇单元2左右设置,且所述固定扇单元3与开启扇单元2之间通过竖中挺4连接。
当所述固定扇单元3设置两扇时,其中一扇固定扇单元3与开启扇单元2左右设置,同时该扇固定扇单元3与开启扇单元2之间通过竖中挺4连接;另一扇固定扇单元3与开启扇单元2上下设置,同时该扇固定扇单元3与开启扇单元2之间通过横中挺5连接。
所述开启扇单元2包括开启玻璃21、窗扇框22,所述窗扇框22是一种矩形扇框,所述开启玻璃21的内侧四周边缘通过中性硅酮结构胶6固定连接在窗扇框22的外侧安装面上。所述开启玻璃21的四周均连接有护边,其中,设置在开启玻璃21左右两侧的护边为“L”型护边23,设置在开启玻璃21上下侧的护边为“U”型护边24,所述“L”型护边23与“U”型护边24的外侧均连接有披水条25。
其中,所述“L”型护边23的一端通过中性硅酮结构胶6与开启玻璃21的侧端固定,其另一端与窗扇框22卡接固定;所述“U”型护边23的一端与窗扇框22卡接固定,其另一端延伸至开启玻璃21的外侧面边沿并与开启玻璃21通过中性硅酮结构胶6固定连接,所述“U”型护边23与开启玻璃21的连接部位设置有锯齿结构3231。
所述固定扇单元3包括固定玻璃31、一体化带槽横副框32、竖副框33,所述一体化带槽横副框32、竖副框33分别设置一对,其中,一对所述一体化带槽横副框32分别设置在固定玻璃31的上下侧,一对所述竖副框33分别设置在固定玻璃31的左右内侧面边缘。
具体地,所述一体化带槽横副框32包括固定附框体321、护边体322,所述固定附框体321与护边体322一体化成型,所述固定附框体321与护边体322连接形成玻璃安装槽323。安装时,所述固定玻璃31的上下端设置于玻璃安装槽323内。
其中,所述固定附框体321包括第一玻璃连接边3211、第一扇框连接边3212,第一扇框连接边3212与第一玻璃连接边3211垂直连接并将所述第一玻璃连接边3211分为上下两个部分。靠近固定玻璃31部分的第一玻璃连接边3211与第一扇框连接边3212之间设置有腔体3213,所述腔体3213的设置能够提高第一玻璃连接边3211的抗弯性能;靠近墙体部分的第一玻璃连接边3211上设有第一“C”型槽3214,所述第一“C”型槽3214靠近第一扇框连接边3211的一侧槽口带有抵接部3215,所述抵接部3215用于抵接扇边框1,所述第一“C”型槽3214与扇边框1之间设置有密封胶条7,该密封胶条7的一端卡接安装与第一“C”型槽3214中,其另一端抵接在扇边框1上。
其中,所述护边体322是一种“L”型护边结构体。所述护边体322包括长边护边3221和短边护边3222,所述长边护边3221与固定玻璃31的端部之间填充有PVC玻璃垫块3223,所述短边护边3221的内侧与固定玻璃31的外侧边沿之间通过中性硅酮结构胶6密封固定。所述长边护边3221与建筑墙体之间的缝隙填充有泡沫棒8,并采用硅酮耐候密封胶密封固定,所述长边护边3221与泡沫棒8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二“C”型槽3224。安装时,泡沫棒8塞入墙体与长边护边3221之间的缝隙,泡沫棒8的一部分能够卡入第二“C”型槽3224中,提高整体的密封效果。
所述玻璃安装槽323通过第一玻璃连接边3211、长边护边3221、短边护边3222连接形成。需要强调的是,所述第一玻璃连接边3211的高度大于短边护边3222的高度,且所述第一玻璃连接边3221、短边护边3222与中性硅酮结构胶6的连接部位均带有锯齿结构3231。安装后,短边护边3222位于固定玻璃31的外侧,其高度越小,整体的型材可见度就越低,但为了将固定玻璃31的上下端更稳定的固定,所述短边护边3222需要控制在合理的高度尺寸范围内。
具体地,所述竖副框33通过第二玻璃连接边331、第二扇框连接边332,所述第二扇框连接边332与第二玻璃连接边331垂直连接并将所述第二玻璃连接边331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其中,背离扇边框1的第二玻璃连接边331部分与第二扇框连接边332之间设置有腔体3213;所述第二扇框连接边332与扇边框1的连接侧设置有翼板333,所述翼板333用于与扇边框1抵接,所述翼板333与朝向扇边框1的第二玻璃连接边331部分之间形成“U”型槽体334,所述“U”型槽体334用于连接压条9,所述压条9为“Z”型压条,其一段插入“U”型槽体334中,另一边通过螺钉与扇边框1固定连接。
需要具体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玻璃连接边3211与第二玻璃连接边331均安装于固定玻璃31的内侧面边沿,且所述第一玻璃连接边3211与第二玻璃连接边331均通过中性硅酮结构胶6安装在固定玻璃31的内侧。
所述第一玻璃连接边3211与第二玻璃连接边331靠近固定玻璃31的一端分别带有与固定扣板10配合的卡头。
所述竖中挺4为一种非对称式结构。所述竖中挺4包括空腔41,所述空腔41分为上下两个腔体部分,位于上部的第一上腔体411截面大于位于下部的第一下腔体412的截面,整体形成一个“7”自型腔,所述竖中挺4在上下两个腔体的分隔位置上向外分别延伸一条连接翼边42,所述连接翼边42的尾部带有第三“C”型槽421,所述第三“C”型槽421朝向室外侧设置。
需要具体说明的是,所述竖中挺4的上部宽度为38mm,左右两个连接翼边42的延伸长度为19mm,所述连接翼边42的顶面至竖中挺4的底面高度为40-50mm。
所述第一下腔体412的左侧外壁与其同侧的连接翼边42之间形成用于连接开启扇单元2的第一容纳空间43,所述第一下腔体412的右侧外壁与其同侧的连接翼边42之间形成用于固定竖副框33的第二容纳空间44。其中,所述第一容纳空间43的空间面积大于第二容纳空间44的空间面积。
位于左侧的第三“C”型槽421中安装有与窗扇框22抵接的密封胶条7。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竖中挺4结构,能够大大优化窗框中间杆件的宽度,在含开启扇单元2的型材部分后,其中间杆件的宽度能够明显得到优化,能够简化生产制作的流程,降低生产成本,且能够提高安装的美观度。
所述横中挺5包括两个上下分布的第二上腔体51、第二下腔体52,其中,所述第二上腔体51为隐藏式排水腔,所述隐藏式排水腔的顶面贯穿开设有多个上排水孔511,所述隐藏式排水腔51位于室外的侧面底部贯穿开设有多个侧排水孔512,所述上排水孔511、第二上腔体51与侧排水孔512之间贯通形成隐藏式排水通道,用于将横中庭5顶面的积水从侧水孔512中排出。
所述上排水孔511至少设置两排,其中一排上排水孔511设置在隐藏式排水腔顶面的内侧位置,另一排上排水孔511设置在隐藏式排水腔顶面的外侧位置。
所述横中挺5的上下两个腔体之间通过横筋53分隔,所述横筋53朝向侧排水孔512方向倾斜设置,便于引导隐藏式排水腔腔体内的水流向侧排水孔512方向,有利于积水排出。
具体安装时,开启玻璃21与“L”型护边23、“U”型护边24的连接可以在门窗生产车间内分别进行打胶安装固定,由此形成一个开启扇整体安装结构,固定玻璃31与一体化带槽横副框32、竖副框33之间的连接也可以在门窗生产车间内分别进行打胶安装固定,由此形成固定扇整体安装结构,可以避免在工地现场安装时对型材表面造成破坏。在工地现场安装时,将开启扇整体安装结构推入扇窗框22内并通过中性硅酮结构胶6固定连接,同时,开启玻璃21四周的护边与扇窗框卡接固定;固定扇整体安装结构整体平推入扇边框1内,一体化带槽横副框32、竖副框32再通过螺钉与扇边框1进行固定连接。
本技术方案的平开窗的开启扇单元2与固定扇单元3能够安装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美观度高,同时在具体安装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室内或室外安装,具有双向安装功能,整体的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能等均得到了提升,整个产品的门窗结构耗材少,能够大大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本技术方案的平开窗的开启扇单元2与固定扇单元3能够安装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美观度高,同时在具体安装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室内或室外安装,具有双向安装功能,整体的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能等均得到了提升,整个产品的门窗结构耗材少,能够大大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高性能半隐框平开窗,其特征在于,包括扇边框,所述扇边框内设置有开启扇单元和固定扇单元;
所述开启扇单元包括开启玻璃、窗扇框,所述开启玻璃的内侧四周边缘通过中性硅酮结构胶固定连接在窗扇框的外侧安装面上,所述开启玻璃的四周均通过中性硅酮结构胶连接有护边;
所述固定扇单元包括固定玻璃、一体化带槽横副框、竖副框,所述一体化带槽横副框分别设置在固定玻璃的上下侧,所述一体化带槽横副框带有玻璃安装槽,所述固定玻璃的上端或下端设置于玻璃安装槽内,所述竖副框分别设置在固定玻璃的左右内侧面边缘并通过中性硅酮结构胶于固定玻璃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半隐框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扇单元至少设置一扇;
当所述固定扇单元设置一扇时,该固定扇单元与开启扇单元左右设置,且所述固定扇单元与开启扇单元之间通过竖中挺连接;
当所述固定扇单元设置两扇时,其中一扇固定扇单元与开启扇单元左右设置,同时该扇固定扇单元与开启扇单元之间通过竖中挺连接;另一扇固定扇单元与开启扇单元上下设置,同时该扇固定扇单元与开启扇单元之间通过横中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半隐框平开窗,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开启玻璃左右两侧的护边为“L”型护边,设置在开启玻璃上下侧的护边为“U”型护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半隐框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带槽横副框包括固定附框体、护边体,所述固定附框体与护边体一体化成型,所述固定附框体与护边体连接形成玻璃安装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性能半隐框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附框体与竖副框均包括玻璃连接边和扇框连接边,所述扇框连接边与玻璃连接边垂直连接并将所述玻璃连接边分为两个部分;
其中,背离扇边框部分的玻璃连接边与扇框连接边之间设置有腔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性能半隐框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边体为“L”型护边结构体。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性能半隐框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中挺包括空腔,所述空腔分为上下两个腔体部分,位于上部的腔体截面面积大于位于下部的腔体截面面积,所述竖中挺在上下两个腔体的分隔位置上分别向外延伸一条连接翼边,位于下部的腔体一侧外壁与其同侧的连接翼边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位于下部的腔体另一侧外壁与其同侧的连接翼边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性能半隐框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横中挺包括上下两个腔体,上下两个腔体之间通过横筋分隔,其中,位于上部的腔体为隐藏式排水腔,该隐藏式排水腔的顶面贯穿开设有上排水孔,隐藏式排水腔位于室外的侧面底部贯穿开设有侧排水孔,所述上排水孔、隐藏式排水腔与侧排水孔之间贯通形成隐藏式排水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性能半隐框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水孔设置至少两排,其中一排上排水孔设置在隐藏式排水腔顶面的内侧位置,另一排上排水孔设置在隐藏式排水腔顶面的外侧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性能半隐框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筋朝向侧排水孔方向倾斜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390540.0U CN222745946U (zh) | 2024-06-18 | 2024-06-18 | 一种高性能半隐框平开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390540.0U CN222745946U (zh) | 2024-06-18 | 2024-06-18 | 一种高性能半隐框平开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745946U true CN222745946U (zh) | 2025-04-11 |
Family
ID=95324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1390540.0U Active CN222745946U (zh) | 2024-06-18 | 2024-06-18 | 一种高性能半隐框平开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745946U (zh) |
-
2024
- 2024-06-18 CN CN202421390540.0U patent/CN22274594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722089B2 (en) | Concealed structural mullion | |
CA2332058A1 (en) | Frame cladding for the thermal insulation of windows | |
CN210598670U (zh) | 铝合金双轨中空玻璃推拉门 | |
CN222745946U (zh) | 一种高性能半隐框平开窗 | |
CN118564165A (zh) | 一种高性能半隐框平开窗 | |
CN210858519U (zh) | 一种玻璃护栏结构和内平开门或内开内倒落地窗 | |
CN214463521U (zh) | 一种带有格挡的窗框结构 | |
CN221609821U (zh) | 一种隐框单元窗 | |
CN211851431U (zh) | 一种带护栏的门窗 | |
CN222716753U (zh) | 一种半隐框平开窗玻璃装配结构 | |
CN222414668U (zh) | 一种门窗的中梃型材结构及门窗结构 | |
CN118564166A (zh) | 一种半隐框平开窗玻璃装配结构 | |
CN201865502U (zh) | 一种铝合金内开内倒窗框架的中梃与外框结构 | |
KR20090089627A (ko) | 창호 | |
CN216380162U (zh) | 一种新型明框幕墙结构 | |
CN220415151U (zh) | 一种断桥铝型材结构和断桥铝合金门窗 | |
CN216517567U (zh) | 一种易安装的推拉式门窗铝型材 | |
CN216588294U (zh) | 下轨连接结构及推拉门窗 | |
CN219100455U (zh) | 一种稳固效果好的防风幕墙 | |
CN222962756U (zh) | 一种运用框槽口做补偿料设计的隐扇窗 | |
CN216380130U (zh) | 一种防水全隐框幕墙结构 | |
CN111119664A (zh) | 一种带护栏的门窗 | |
CN213175296U (zh) | 高水密性内置隐纱平开窗 | |
CN214997069U (zh) | 一种一体式平开窗 | |
CN220791017U (zh) | 一种固定玻璃用的中方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