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725378U - 一种用于圆钢锻造的冲孔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圆钢锻造的冲孔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725378U CN222725378U CN202421278865.XU CN202421278865U CN222725378U CN 222725378 U CN222725378 U CN 222725378U CN 202421278865 U CN202421278865 U CN 202421278865U CN 222725378 U CN222725378 U CN 2227253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und steel
- clamping
- groove
- punching die
- side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5242 forg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造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圆钢锻造的冲孔模具,包括工作台、放置座、空心管和夹持固定装置,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安装有所述放置座,所述空心管的一端安装有安装座,所述放置座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安装座适配,所述放置座的前端开设有开口,所述夹持固定装置包括双向螺杆、滑块、连接板、夹持板、夹持槽和驱动电机,双向螺杆在旋转过程中带动滑块在矩形槽内直线移动,滑块带动连接板,连接板带动夹持板,使夹持板由两端向着中间即圆钢的方向移动,直至夹持槽接触到圆钢的侧壁,对套设在空心管上的圆钢进行夹持固定,两组夹持板的设计,可以对圆钢的左右两端进行固定,保证圆钢的后期冲孔过程中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造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圆钢锻造的冲孔模具。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圆钢的锻造时,有时会需要在圆钢上预加工出通孔,通常的做法是先将待冲孔的圆钢套设在开设有通孔的空心管上,然后使用热压机进行锻造冲孔,热压机的冲头对圆钢表面进行往复式冲击,直至在圆钢上冲出通孔为止。
现有的用于圆钢锻造的冲孔模具,需要手动对圆钢进行夹持固定,手动夹持往往依赖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技能水平,难以保证每次夹持的精度和一致性,这可能导致圆钢在冲孔过程中出现偏差或晃动,使得冲孔位置偏离预定位置,从而降低冲孔的精度,不仅影响冲孔的准确性和产品质量还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圆钢锻造的冲孔模具。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圆钢锻造的冲孔模具,包括工作台、放置座、空心管和夹持固定装置,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安装有所述放置座,所述空心管的一端安装有安装座,所述放置座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安装座适配,所述放置座的前端开设有开口,所述夹持固定装置包括双向螺杆、滑块、连接板、夹持板、夹持槽和驱动电机,所述放置座内侧靠近所述开口处一侧侧壁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转动安装有所述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一端贯穿所述放置座的侧壁安装有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双向螺杆的左右两端螺纹安装有所述滑块,所述滑块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所述连接板,两组所述连接板的顶壁安装有所述夹持板,两组所述夹持板相对应的一侧侧壁开设有夹持槽。
为了对连接板进行收纳,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矩形槽延伸至所述开口附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导向槽中。
为了对夹持板进行收纳,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导向槽的正上方开设有收纳槽,所述夹持板位于所述收纳槽中。
为了夹持不同内径的圆钢,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夹持槽为V型设计。
为了对滑块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矩形槽的中部安装有限位块。
为了便于控制驱动电机运行状态,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放置座的一侧侧壁分别安装有两组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和所述驱动电机为电性连接。
为了保证驱动电机运行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夹持槽的侧壁设置有防滑纹。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圆钢锻造的冲孔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用于圆钢锻造的冲孔模具,通过设置的夹持固定装置,驱动电机带动双向螺杆,使滑块带动夹持板通过对圆钢两端的夹持固定,可以大大减少在冲孔过程中圆钢的晃动或移动,从而提高冲孔操作的稳定性,稳定的加工环境有助于减少误差,提高产品质量,且夹持固定装置可以缩短圆钢的装夹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该用于圆钢锻造的冲孔模具,通过设置的V型设计的夹持槽,V型设计的夹持槽使得它能够适应多种不同内径的圆钢,V型设计的夹持槽能够均匀分布夹持力,使得圆钢在受力时更加稳定,有助于提高冲孔的精度和一致性,且V型设计的夹持槽的对称性和斜度设计有助于确保圆钢在夹持过程中的中心定位,无论圆钢的内径大小如何,只要它被放置在夹持槽中,都可以自动对中,从而简化了定位和夹持的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持固定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放置座;3、空心管;4、安装座;5、安装槽;6、开口;7、双向螺杆;8、滑块;9、连接板;10、夹持板;11、夹持槽;12、驱动电机;13、矩形槽;14、导向槽;15、收纳槽;16、限位块;17、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用于圆钢锻造的冲孔模具,包括工作台1、放置座2、空心管3和夹持固定装置,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安装有所述放置座2,所述空心管3的一端安装有安装座4,所述放置座2侧壁开设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与所述安装座4适配,所述放置座2的前端开设有开口6,所述夹持固定装置包括双向螺杆7、滑块8、连接板9、夹持板10、夹持槽11和驱动电机12,所述放置座2内侧靠近所述开口6处一侧侧壁开设有矩形槽13,所述矩形槽13内转动安装有所述双向螺杆7,所述双向螺杆7的一端贯穿所述放置座2的侧壁安装有所述驱动电机12,所述双向螺杆7的左右两端螺纹安装有所述滑块8,所述滑块8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所述连接板9,两组所述连接板9的顶壁安装有所述夹持板10,两组所述夹持板10相对应的一侧侧壁开设有夹持槽11,本实施例中,使用时,首先将放置座2安装到工作台1上,然后将空心管3通过安装座4安装进放置座2上的安装槽5中,将需要冲孔的圆钢一端插入空心管3上,然后启动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的输出端带动双向螺杆7旋转,由于矩形槽13的限制,双向螺杆7在旋转过程中带动滑块8在矩形槽13内直线移动,滑块8带动连接板9,连接板9带动夹持板10,使夹持板10由两端向着中间即圆钢的方向移动,直至夹持槽11接触到圆钢的侧壁,对套设在空心管3上的圆钢进行夹持固定,当需要对圆钢进行旋转时,启动驱动电机12反转,使夹持装置解除对圆钢的夹持固定,即可旋转圆钢调节下一次冲孔的位置,两组夹持板10的设计,可以对圆钢的左右两端进行固定,保证圆钢的后期冲孔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进一步对连接板9进行收纳,本实施例中,所述矩形槽13延伸至所述开口6附近开设有导向槽14,所述连接板9位于所述导向槽14中,在对圆钢进行冲孔时,导向槽14便于对连接板9板进行收纳,且导向槽14还能够对连接板9起到导向的作用,保证滑块8的稳定直线移动。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进一步对夹持板10进行收纳,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14的正上方开设有收纳槽15,所述夹持板10位于所述收纳槽15中,在对圆钢进行冲孔时,收纳槽15便于对夹持板10进行收纳。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进一步夹持不同内径的圆钢,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槽11为V型设计,V型槽的设计允许夹持槽11能够灵活地适应不同内径的圆钢,由于其开放的V型结构,它可以轻松地容纳各种尺寸的圆钢,而无需频繁更换夹具。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进一步对滑块8进行限位,本实施例中,所述矩形槽13的中部安装有限位块16,限位块16对滑块8进行限位,防止两组滑块8直接接触。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进一步便于控制驱动电机12运行状态,本实施例中,所述放置座2的一侧侧壁分别安装有两组控制按钮17,所述控制按钮17和所述驱动电机12为电性连接,两组控制按钮17便于控制驱动电机12的正转和反转,便于控制夹持装置的夹持固定和夹持释放。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进一步保证驱动电机12运行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12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能够以很高的精度进行位置、速度和扭矩控制,伺服电机采用闭环控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以避免失速、振动等问题,保证驱动电机12运行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槽11的侧壁设置有防滑纹,防滑纹的设计可以增加夹持槽11侧壁与被圆钢之间的摩擦系数,使圆钢更牢固地固定在夹持槽11中,减少因振动或外力作用导致的滑脱现象,从而提高夹持的稳定性。
为详细说明本申请可能的应用场景,技术原理,可实施的具体方案,能实现目的与效果等,以下结合所列举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本文所记载的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用于圆钢锻造的冲孔模具,包括工作台(1)、放置座(2)、空心管(3)和夹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安装有所述放置座(2),所述空心管(3)的一端安装有安装座(4),所述放置座(2)侧壁开设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与所述安装座(4)适配,所述放置座(2)的前端开设有开口(6),所述夹持固定装置包括双向螺杆(7)、滑块(8)、连接板(9)、夹持板(10)、夹持槽(11)和驱动电机(12),所述放置座(2)内侧靠近所述开口(6)处一侧侧壁开设有矩形槽(13),所述矩形槽(13)内转动安装有所述双向螺杆(7),所述双向螺杆(7)的一端贯穿所述放置座(2)的侧壁安装有所述驱动电机(12),所述双向螺杆(7)的左右两端螺纹安装有所述滑块(8),所述滑块(8)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所述连接板(9),两组所述连接板(9)的顶壁安装有所述夹持板(10),两组所述夹持板(10)相对应的一侧侧壁开设有夹持槽(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圆钢锻造的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槽(13)延伸至所述开口(6)附近开设有导向槽(14),所述连接板(9)位于所述导向槽(14)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圆钢锻造的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14)的正上方开设有收纳槽(15),所述夹持板(10)位于所述收纳槽(15)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圆钢锻造的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槽(11)为V型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圆钢锻造的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槽(13)的中部安装有限位块(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圆钢锻造的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座(2)的一侧侧壁分别安装有两组控制按钮(17),所述控制按钮(17)和所述驱动电机(12)为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圆钢锻造的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2)为伺服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圆钢锻造的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槽(11)的侧壁设置有防滑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278865.XU CN222725378U (zh) | 2024-06-05 | 2024-06-05 | 一种用于圆钢锻造的冲孔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278865.XU CN222725378U (zh) | 2024-06-05 | 2024-06-05 | 一种用于圆钢锻造的冲孔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725378U true CN222725378U (zh) | 2025-04-08 |
Family
ID=95215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1278865.XU Active CN222725378U (zh) | 2024-06-05 | 2024-06-05 | 一种用于圆钢锻造的冲孔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725378U (zh) |
-
2024
- 2024-06-05 CN CN202421278865.XU patent/CN22272537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2725378U (zh) | 一种用于圆钢锻造的冲孔模具 | |
CN210132243U (zh) | 一种锁螺丝机构的可五面翻转工装夹具 | |
CN214783956U (zh) | 一种可调整夹头间距的夹具 | |
CN213857477U (zh) | 高精度大型双伺服缸体两侧面攻丝机床 | |
CN211589274U (zh) | 多角度旋转台钳 | |
CN218254665U (zh) | 一种气动液压虎钳 | |
CN221496782U (zh) | 一种便于定位的轮胎模具定位装置 | |
CN221695964U (zh) | 大门拉手手柄钻攻机 | |
CN220921547U (zh) | 一种芯轴加工用定位工装 | |
CN219926286U (zh) | 一种木材加工用夹具 | |
CN216657182U (zh) | 一种铝模板背楞的钻孔模具 | |
CN222079002U (zh) | 一种磨床夹具 | |
CN220145315U (zh) | 一种直角平面型模具零部件加工用夹具 | |
CN222569008U (zh) | 连续冲压模具总成 | |
CN214519505U (zh) | 一种钢管内抛光装置 | |
CN221935991U (zh) | 一种精密加工用夹具 | |
CN222740899U (zh) | 一种用于数控加工中心的自动夹持设备 | |
CN221495737U (zh) | 一种机械加工设备的辅助工装 | |
CN217619254U (zh) | 一种方便对圆柱体工件进行夹持的夹具 | |
CN219818289U (zh) | 一种攻牙机用夹具 | |
CN110774001A (zh) | 一种压缩机气缸座用倒角机及其使用方法 | |
CN222060128U (zh) | 一种工装夹具夹具件 | |
CN222659932U (zh) | 稳定杆端头认向装置 | |
CN217291399U (zh) | 一种刀柄加工设备用电控自动夹具 | |
CN222472212U (zh) | 一种用于齿轮轴生产的自动定心夹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