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699461U - 一种升降机及应用其的转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升降机及应用其的转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2699461U
CN222699461U CN202420923704.5U CN202420923704U CN222699461U CN 222699461 U CN222699461 U CN 222699461U CN 202420923704 U CN202420923704 U CN 202420923704U CN 222699461 U CN222699461 U CN 2226994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ing
frame
elevator
lifting system
lif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92370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明月
邹明
高元
圣萍
邢超
焦治栋
侯涛
谢晶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Weibao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Weibao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Weibao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Weibao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92370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26994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26994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26994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升降机,包括框架,还包括:提升系统,安装在框架内,竖向运动,用于向顶端传送物料;推料系统,包括上下滑动连接在框架内的推料架,所述推料架下方滑动连接有推动部,所述推动部连接动力单元,在动力单元驱动下沿推料架长度方向前后移动;所述推动部位于提升系统内侧,其前后运动不与提升系统竖向运动发生干涉。本实用新型升降机,通过提升系统和推料系统的相互配合,大大提升了转运效率,优化了传统提升系统上下来回运料的方式,出料速度一致,便于自动化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升降机及应用其的转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运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升降机及应用其的转运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升降机向上传送物料的方式,一般是通过一个可上下动作的固定板,物料放在固定板上,固定板上升至高层后,将物料推出,然后固定板再下行运载物料,重复上下动作。例如CN201921947691.0一种往复式升降机的专利中就公开了这样一种物料提升方式。但此种方式转运物料的速度取决于固定板升降的速度和距离,在低层工作时,转运效率较高,而高层工作时,固定板上下一次所花费时间较长,转运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降机。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升降机,包括框架,还包括:
提升系统,安装在框架内,竖向运动,用于向顶端传送物料;
推料系统,包括上下滑动连接在框架内的推料架,推料架下方滑动连接有推动部,推动部连接动力单元,在动力单元驱动下沿推料架长度方向前后移动;
推动部位于提升系统内侧,其前后运动不与提升系统竖向运动发生干涉。
提升系统仅传送物料,单向运动,不断向上传送物料,推料系统可上下滑动至不同层,将提升系统传送的物料不断推出。两者的相互配合工作大大提升了转运效率,优化了传统提升系统上下来回运料的方式,出料速度一致,便于自动化控制。
框架为矩形样式,包括四个立支撑,在四个立支撑上部连接有上支撑,底部连接有底支撑,底支撑上方设置有定位系统,定位系统用于暂存物料,便于控制进入框架内物料的统一提升位置。
提升系统包括四条第一传动链,分布在四个立支撑上,沿推料架长度方向前后两条传动链外圈之间,间隔连接有若干承托件,承托件位于定位系统外侧,且定位系统左右两侧的承托件高度一致。
在提升系统工作时,第一传动链内侧的承托件向上运动,外侧的承托件向下运动,定位系统下方左右两侧的承托件向上运动时不断顶上定位系统上暂存物料,并将其向高处传送。只要控制好提升系统的上行速度与进料速度,就可保证每当物料进入定位系统预定位置后,下方就会有一对承托件开始向上将物料顶起,如此,可保证快速进料。
动力单元包括推料架上沿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二传动链,第二传动链由电机控制转动,在链条下方连接推动部,在推料架下方设置有滑道,第二传动链带动推动部沿滑道前后移动。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在第二传动链下链条位置还设置有托链机构,以承托链条销轴,防止链条下垂。
推料系统在框架内的移动可采用齿轮齿条移动方式,立支撑在第一传动链内侧设置有齿条,推料架通过四个限位齿轮连接在四个立支撑上第一传动链内侧竖直布置的齿条上,前后两个齿条的齿相对布置。如此,既能实现推料系统的上下移动,还可锁定在任意位置,并能阻止推料系统的前后晃动。
为更好的限制推料系统的左右晃动,推料架在限位齿轮下方还设置有限位滚轮,限位滚轮与齿条内侧面滚动接触。
为进一步锁定推料系统在框架内的位置,在齿条背面设置有竖向布置的插条,插条朝内一侧设置若干插孔,推料架在齿轮下方设置有锁止缸,锁止缸的伸出部能够插入插孔内。通过机械式锁止,与齿轮锁止配合,可防止推料系统意外坠落。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转运系统,应用上述升降机,升降机底部通过车轮与下轨道连接,前部出料侧对接存料设备,在升降机和存料设备之间设置第一防倾模块,第一防倾模块包括:
在升降机顶部出料侧前部设置的卡接件;
在存料设备后部设置的导轨;
卡接件卡在导轨前后两侧。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卡接件至少设置两个,位于框架左右两端位置,且卡接件至少设置三个滚动轮,分别与导轨前、后、上或下表面滚动接触,从而有效防止前后、左右的倾倒趋势。
升降机在移动过程中,上部晃动幅度最大,通过第一防倾模块的设计,可在倾倒趋势发生之初,卡接件就会与导轨抵触,从而阻止升降机倾倒。
作为更优的实施方式,下轨道顶部尺寸大于中间尺寸,升降机底部设置有第二防倾模块,第二防倾模块包括卡板,卡板上端与升降机连接,下端开设有与下轨道形状配合的开口,并卡在下轨道上。
下轨道可采用工字钢样式,卡板卡在工字钢上之后,下部到达工字钢中间位置,在发生前后倾倒趋势时,卡板前端或后端均会与下轨道卡接,以提供反向阻力防止升降机倾倒;在发生左右倾倒趋势时,卡板下部侧向翻转会卡在工字钢的上一字形面底部,同样会阻止升降机倾倒。
另外,升降机底部还设置有底部固定模块,底部固定模块包括:
底座,位于下轨道内侧,并固定在地面上不同进料工位位置;
夹紧单元,连接在升降机底部,能够夹紧在底座上。
通过底部固定模块可为升降机工作时提供稳定夹持力,防止其原地晃动。而且,在升降机滑行到预定位置刹车时,还能防止其在惯性力作用下沿下轨道滑行造成位置偏离。
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升降机,通过提升系统和推料系统的相互配合,大大提升了转运效率,优化了传统提升系统上下来回运料的方式,出料速度一致,便于自动化控制。
通过第一防倾模块、第二防倾模块和底部固定模块可保证转运系统在移动和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为升降机的正视图;
图2为升降机的立体图;
图3为升降机的俯视图;
图4为推料系统的正视图;
图5为升降机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X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推料系统的立体图;
图8为图7中S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底部固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所代表的组件为:
1、框架;11、立支撑;12、上支撑;13、底支撑;2、提升系统;21、第一传动链;22、承托件;3、推料系统;31、推料架;32、第二传动链;33、推动部;34、限位齿轮;35、限位滚轮;36、锁止缸;37、齿条;38、插条;4、定位系统;41、定位架;42、挡板;5、第一防倾模块;51、导轨;52、卡接件;6、第二防倾模块;61、卡板;7、底部固定模块;71、第一夹爪;72、第二夹爪;73、推动缸;74、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一种升降机,包括框架1,框架1为矩形样式,包括四个立支撑11,在四个立支撑11上部连接有上支撑12,底部连接有底支撑13,底支撑13上方设置有定位系统4,定位系统4用于暂存物料,便于控制进入框架1内物料的统一提升位置。
参见图2,定位系统4包括与底支撑13固定的定位架41,其上设有沿框架1长度方向布置的传送皮带,传送皮带两侧设有侧支撑,侧支撑前端固定有挡板42。
本实施例的物料以保温板为例进行介绍,保温板传送至框架1后,经传送皮带向前传送,直至顶到挡板42上停止。所有保温板均能到达同一位置。
此外,升降机还包括:
提升系统2,安装在框架1内,竖向运动,用于向顶端传送物料,参见图5。
推料系统3,包括上下滑动连接在框架1内的推料架31,推料架31下方滑动连接有推动部33,推动部33连接动力单元,在动力单元驱动下沿推料架31长度方向前后移动,参见图4。
推动部33位于提升系统2内侧,其前后运动不与提升系统2竖向运动发生干涉。
提升系统2仅传送物料,单向运动,不断向上传送物料,推料系统3可上下滑动至不同层,将提升系统2传送的物料不断推出。两者的相互配合工作大大提升了转运效率,优化了传统提升系统2上下来回运料的方式,出料速度一致,便于自动化控制。
参见图5,提升系统2包括四条第一传动链21,分布在四个立支撑11上,沿推料架31长度方向前后两条传动链外圈之间,间隔连接有若干承托件22,承托件22位于定位系统4外侧,且定位系统4左右两侧的承托件22高度一致。
在提升系统2工作时,第一传动链21内侧的承托件22向上运动,外侧的承托件22向下运动,定位系统4下方左右两侧的承托件22向上运动时不断顶上定位系统4上暂存物料,并将其向高处传送。只要控制好提升系统2的上行速度与进料速度,就可保证每当物料进入定位系统4预定位置后,下方就会有一对承托件22开始向上将物料顶起,如此,可保证快速进料。
参见图7,动力单元包括推料架31上沿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二传动链32,第二传动链32由电机控制转动,在链条下方连接推动部33,在推料架31下方设置有滑道,第二传动链32带动推动部33沿滑道前后移动。
推动部33前后移动的距离与框架1长度配合,即第二传动链32长度大于框架1长度,推动部33在不工作时位于框架1外部。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在第二传动链32下链条位置还设置有托链机构,以承托链条销轴,防止链条下垂。
参见图6-图8,推料系统3在框架1内的移动可采用齿轮齿条37移动方式,立支撑11在第一传动链21内侧设置有齿条37,推料架31通过四个限位齿轮34连接在四个立支撑11上第一传动链21内侧竖直布置的齿条37上,前后两个齿条37的齿相对布置。如此,既能实现推料系统3的上下移动,还可锁定在任意位置,并能阻止推料系统3的前后晃动。
在推料架31上设置有两套动力单元,一套为第二传动链32提供动力,另一套为齿轮34转动提供动力,齿轮34连接在传动轴上,传动轴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推料架31上,动力单元驱动多根传动轴同步转动。
为更好的限制推料系统3的左右晃动,推料架31在纤维齿轮35下方还设置有限位滚轮35,限位滚轮35与齿条37内侧面滚动接触。
为进一步锁定推料系统3在框架1内的位置,在齿条37背面设置有竖向布置的插条38,插条38朝内一侧设置若干插孔,推料架31在齿轮下方设置有锁止缸36,锁止缸36的伸出部能够插入插孔内。通过机械式锁止,与齿轮锁止配合,可防止推料系统3意外坠落。
作为优选实施方案,齿条37侧面与插条38侧面共面,以使限位滚轮35与齿条37和插条38侧面共同接触,以增大接触面积,提高限位滚轮35的限位能力。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转运系统,应用上述升降机,升降机底部通过车轮与下轨道连接,前部出料侧对接存料设备,在升降机和存料设备之间设置第一防倾模块5,参见图5,第一防倾模块5包括:
在升降机顶部出料侧前部设置的卡接件52;
在存料设备后部设置的导轨51;
卡接件52卡在导轨51前后两侧。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卡接件52设置两个,位于框架1左右两端位置,且卡接件52设置三个滚动轮,分别与导轨51前、后、上表面滚动接触,从而有效防止前后、左右的倾倒趋势。
升降机在移动过程中,上部晃动幅度最大,通过第一防倾模块5的设计,可在倾倒趋势发生之初,卡接件52就会与导轨51抵触,从而阻止升降机倾倒。
作为更优的实施方式,下轨道顶部尺寸大于中间尺寸,升降机底部设置有第二防倾模块6,参见图2,第二防倾模块6包括卡板61,卡板61上端与升降机连接,下端开设有与下轨道形状配合的开口,并卡在下轨道上。
下轨道可采用工字钢样式,卡板61卡在工字钢上之后,下部到达工字钢中间位置,在发生前后倾倒趋势时,卡板61前端或后端均会与下轨道卡接,以提供反向阻力防止升降机倾倒;在发生左右倾倒趋势时,卡板61下部侧向翻转会卡在工字钢的上一字形面底部,同样会阻止升降机倾倒。
另外,升降机底部还设置有底部固定模块7,参见图9,底部固定模块7包括:
底座74,位于下轨道内侧,并固定在地面上不同进料工位位置;
夹紧单元,连接在升降机底部,能够夹紧在底座74上。
夹紧单元包括固定在下支撑13底部的固定座,以及与下支撑13转动连接的推动缸73,固定座下方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夹爪71和第二夹爪72,两个夹爪为L形结构,对称布置,拐点转动连接在固定座上。第一夹爪71上部朝向第二夹爪72一端设有凹槽,第二夹爪72上部朝向第一夹爪71一端设有销轴,销轴插入凹槽内,第二夹爪72下端后部连接推动缸73,两个夹爪和推动缸73所在面平行于下轨道。
通过推动缸73的伸缩动作,可带动两个夹爪张开或收拢,当升降机在下轨道上移动时,控制推动缸73推动两个夹爪张开,以防夹爪碰到底座74;当到达预定位置时,控制推动缸73带动两个夹爪收拢,使两个夹爪夹在底座74两侧,从而使框架1与地面固定。
通过底部固定模块7可为升降机工作时提供稳定夹持力,防止其原地晃动。而且,在升降机滑行到预定位置刹车时,还能防止其在惯性力作用下沿下轨道滑行造成位置偏离。

Claims (10)

1.一种升降机,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升系统(2),安装在框架(1)内,竖向运动,用于向顶端传送物料;
推料系统(3),包括上下滑动连接在框架(1)内的推料架(31),所述推料架(31)下方滑动连接有推动部(33),所述推动部(33)连接动力单元,在动力单元驱动下沿推料架(31)长度方向前后移动;
所述推动部(33)位于提升系统(2)内侧,其前后运动不与提升系统(2)竖向运动发生干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为矩形样式,包括四个立支撑(11),在四个立支撑(11)上部连接有上支撑(12),底部连接有底支撑(13),所述底支撑(13)上方设置有定位系统(4),所述定位系统(4)用于暂存物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系统(2)包括四条第一传动链(21),分布在四个立支撑(11)上,沿推料架(31)长度方向前后两条传动链外圈之间,间隔连接有若干承托件(22),所述承托件(22)位于定位系统(4)外侧,且定位系统(4)左右两侧的承托件(22)高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包括推料架(31)上沿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二传动链(32),所述第二传动链(32)由电机控制转动,在链条下方连接推动部(33),在推料架(31)下方设置有滑道,所述第二传动链(32)带动推动部(33)沿滑道前后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支撑(11)在第一传动链(21)内侧设置有齿条(37),所述推料架(31)通过四个限位齿轮(34)连接在四个立支撑(11)上第一传动链(21)内侧竖直布置的齿条(37)上,前后两个齿条(37)的齿相对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架(31)在限位齿轮(34)下方还设置有限位滚轮(35),所述限位滚轮(35)与齿条(37)内侧面滚动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升降机,其特征在于,在齿条(37)背面设置有竖向布置的插条(38),所述插条(38)朝内一侧设置若干插孔,所述推料架(31)在齿轮下方设置有锁止缸(36),所述锁止缸(36)的伸出部能够插入插孔内。
8.一种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升降机,升降机底部通过车轮与下轨道连接,前部出料侧对接存料设备,在升降机和存料设备之间设置第一防倾模块(5),所述第一防倾模块(5)包括:
在升降机顶部出料侧前部设置的卡接件(52);
在所述存料设备后部设置的导轨(51);
所述卡接件(52)卡在导轨(51)前后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轨道顶部尺寸大于中间尺寸,所述升降机底部设置有第二防倾模块(6),所述第二防倾模块(6)包括卡板(61),所述卡板(61)上端与升降机连接,下端开设有与下轨道形状配合的开口,并卡在下轨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底部还设置有底部固定模块(7),所述底部固定模块(7)包括:
底座(74),位于下轨道内侧,并固定在地面上不同进料工位位置;
夹紧单元,连接在升降机底部,能够夹紧在底座(74)上。
CN202420923704.5U 2024-04-30 2024-04-30 一种升降机及应用其的转运系统 Active CN2226994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923704.5U CN222699461U (zh) 2024-04-30 2024-04-30 一种升降机及应用其的转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923704.5U CN222699461U (zh) 2024-04-30 2024-04-30 一种升降机及应用其的转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2699461U true CN222699461U (zh) 2025-04-01

Family

ID=95142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923704.5U Active CN222699461U (zh) 2024-04-30 2024-04-30 一种升降机及应用其的转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26994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85224A1 (en) Work transport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12705774U (zh) 一种激光切割折弯复合生产线
CN111908003B (zh) 摩天轮料库系统
CN113247559A (zh) 一种重力积放链系统
CN215205664U (zh) 一种用于竖直堆放箱体的输送装置、装箱系统
CN218506263U (zh) 一种料仓装置
CN113320866A (zh) 一种仓库货物堆叠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4852702A (zh) 一种卷烟包装箱自动码垛系统
CN210312414U (zh) 一种自动推板机构及其板材送料机
CN222699461U (zh) 一种升降机及应用其的转运系统
CN214494458U (zh) 一种物料上下料输送设备
CN113581733A (zh) 一种托盘输送装置及自动码垛设备
CN110482128B (zh) 一种上下料设备
CN210028824U (zh) 一种立体仓库升降机
CN212402598U (zh) 一种升降输送装置
CN215297451U (zh) 一种电路板的装箱系统、电路板生产线
CN215591805U (zh) 一种载具循环移动系统
CN211770049U (zh) 板材棒材输送平台
CN210268225U (zh) 一种自动装料系统
JP4013556B2 (ja) 物品姿勢変更装置
CN113291810A (zh) 一种玻璃板批量转料机
CN209411306U (zh) 一种全自动袋装货物码垛机的自动上料机构
CN217126115U (zh) 自动上下料机
CN113772321A (zh) 一种自动码垛设备
CN113072014B (zh) 一种叉车门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