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699301U - 一种石墨负极材料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墨负极材料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699301U CN222699301U CN202421290663.7U CN202421290663U CN222699301U CN 222699301 U CN222699301 U CN 222699301U CN 202421290663 U CN202421290663 U CN 202421290663U CN 222699301 U CN222699301 U CN 2226993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ying
- top frame
- motor
- shaft
-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29910002804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9000010439 graphi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7773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0406 cath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405 an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TVEXGJYMHHTVKP-UHFFFAOYSA-N 6-oxabicyclo[3.2.1]oct-3-en-7-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2C(=O)OC1C=CC2 TVEXGJYMHHTVK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89 abdominal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75 carbonace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负极材料输送装置,属于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架,所述底架底端四角分别固接有支撑腿,所述底架外侧壁固接有可编程控制器,所述底架上方设置有顶架,所述底架靠近进料侧与顶架间装配有第一高度调节机构,所述底架靠近出料侧与顶架间装配有第二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顶架内部装配有输送机构,第一高度调节机构、第二高度调节机构和输送机构与可编程控制器间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顶架和底架间设置第一高度调节机构和第二高度调节机构,能够根据装置前一工序设备和后一工序设备的高度进行进料侧和出料侧高度的调节,提高装置的实用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负极材料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负极材料是一种碳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和镍氢电池等电池的负极材料制造中,石墨负极材料在被制造成电池负极材料前需要输送装置将石墨负极材料输送至电池负极材料制造设备内进行制造。
中国专利号202321071462.3公开了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物料输送装置,由放置在地面上的移动底框、安装在移动底框内由驱动机构驱动移动的楔形顶板、转动安装在移动底框内可与楔形顶板配合转动上移的输送机构和安装在移动底框外的固定机构构成,装置进行石墨负极材料输送前,根据电池负极材料制造设备的高度调节输送机构的高度,具体为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楔形顶板移动,楔形顶板移动过程中顶起输送机构,使输送机构转动上移,直至输送机构顶端位于锂电池腹肌材料制造设备的进料位置停止,通过固定机构提高装置稳定性。
本申请发明人发现:现有石墨负极材料物料输送装置仅具有针对装置后一工序设备,即电池负极材料制造设备的高度进行输送机构的高度调节的功能,而无法针对于装置前一工序设备的高度进行输送机构的高度调节,例如筛选设备,使装置无法适配于不同高度的前一工序设备,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墨负极材料输送装置,具有能够根据装置前一工序设备和后一工序设备的高度进行进料侧和出料侧高度的调节,提高装置实用性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负极材料输送装置,包括:底架,所述底架底端四角分别固接有支撑腿,所述底架外侧壁固接有可编程控制器,所述底架上方设置有顶架,所述底架靠近进料侧与顶架间装配有第一高度调节机构,所述底架靠近出料侧与顶架间装配有第二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顶架内部装配有输送机构,第一高度调节机构、第二高度调节机构和输送机构与可编程控制器间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在底架内部靠近进料侧的转动板以及对称固接在顶架底端靠近进料侧的两个第二固定座,所述转动板顶端对称固接有两个支撑板,一个所述支撑板远离另一个支撑板侧壁固接有第二电机,两个所述支撑板间设置有双头螺杆,双头螺杆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输出轴连接且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相应支撑板连接,所述双头螺杆上通过两个传动螺母对称传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活动座,两个所述第二活动座与同侧第二固定座间设置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两端与同侧第二固定座和第二活动座间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转轴,第二电机与可编程控制器间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对称固接在转动板上的两个连接轴、固接在底架外侧壁上的第三电机、设置在底架内部位于转动板下方的驱动螺杆以及固接在顶架底端中间的第一固定座,两个连接轴通过轴承与底架连接,驱动螺杆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三电机输出轴连接且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底架连接,所述驱动螺杆上远离转动板一侧通过传动螺母传动连接有第一活动座,所述第一活动座与第一固定座间设置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两端与第一固定座和第一活动座间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转轴,第三电机与可编程控制器间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固接在顶架外壁上的第一电机以及设置在顶架内部的两个输送轴,靠近第一电机侧输送轴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输出轴连接且另一端通过轴承与顶架连接,远离第一电机侧输送轴一端贯穿顶架延伸至外界且另一端通过轴承与顶架连接,输送轴通过轴承与顶架贯穿段连接,所述输送轴上固定套接有输送辊,两个所述输送辊间摩擦传动连接有输送带,第一电机与可编程控制器间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顶架内部位于输送带出料侧下方设置有清扫辊,所述清扫辊与远离第一电机侧输送轴间装配有随动机构,所述顶架底端位于清扫辊下方固接有与顶架连通的收集箱体。
进一步的,所述随动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远离第一电机侧输送轴延伸至外界一端上的第一齿轮以及通过轴承连接在顶架上的随动轴,所述随动轴一端延伸至外界并固定套接有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随动轴另一端延伸至顶架内并与清扫辊固定套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顶架和底架间设置第一高度调节机构和第二高度调节机构,能够根据装置前一工序设备和后一工序设备的高度进行进料侧和出料侧高度的调节,提高装置的实用性能。
2、本实用新型设置随动式清扫机构,能够在现有驱动源基础上随动对输送带进行清扫,以便收集粘附在输送带上的石墨负极材料,杜绝石墨负极材料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放大图;
图中:1、底架;2、支撑腿;3、可编程控制器;4、顶架;5、输送带;6、输送辊;7、输送轴;8、第一电机;9、转动板;10、双头螺杆;11、支撑板;12、连接轴;13、第二电机;14、驱动螺杆;15、第一固定座;16、第一转动杆;17、第一活动座;18、第三电机;19、第一连接转轴;20、收集箱体;21、第二活动座;22、第二连接转轴;23、第二转动杆;24、第二固定座;25、第一齿轮;26、第二齿轮;27、随动轴;28、清扫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负极材料输送装置,包括:底架1,底架1底端四角分别固接有支撑腿2,底架1外侧壁固接有型号为VH-24MR的可编程控制器3,底架1上方设置有顶架4,底架1靠近进料侧与顶架4间装配有第一高度调节机构,底架1靠近出料侧与顶架4间装配有第二高度调节机构,顶架4内部装配有输送机构,第一高度调节机构、第二高度调节机构和输送机构与可编程控制器3间电连接。
参阅附图1,装置进行石墨负极材料输送前,根据装置前一工序设备的高度,通过可编程控制器3控制第一高度调节机构启动,调节装置的进料侧高度,根据装置后一工序设备的高度,通过可编程控制器3控制第二高度调节机构启动,调节装置的出料侧高度;装置进行石墨负极材料输送时,通过可编程控制器3控制输送机构启动,将石墨负极材料从前一工序设备输送至后一工序设备。
具体的,第一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在底架1内部靠近进料侧的转动板9以及对称固接在顶架4底端靠近进料侧的两个第二固定座24,转动板9顶端对称固接有两个支撑板11,一个支撑板11远离另一个支撑板11侧壁固接有型号为5IK90RGU-CF的第二电机13,两个支撑板11间设置有双头螺杆10,双头螺杆10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13输出轴连接且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相应支撑板11连接,双头螺杆10上通过两个传动螺母对称传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活动座21,两个第二活动座21与同侧第二固定座24间设置有第二转动杆23,第二转动杆23两端与同侧第二固定座24和第二活动座21间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转轴22,第二电机13与可编程控制器3间电连接。
参阅附图2-3,第一高度调节机构是通过可编程控制器3控制第二电机13启动,第二电机13驱动输出轴正向或反向转动,带动双头螺杆10正向或反向转动,带动两个第二活动座21在双头螺杆10上向相互靠近或远离方向移动,带动两个第二转动杆23上移或下移,带动两个第二固定座24上移或下移,带动输送机构进料侧上移或下移,实现输送机构进料侧的高度调节。
具体的,第二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对称固接在转动板9上的两个连接轴12、固接在底架1外侧壁上型号为5IK90RGU-CF的第三电机18、设置在底架1内部位于转动板9下方的驱动螺杆14以及固接在顶架4底端中间的第一固定座15,两个连接轴12通过轴承与底架1连接,驱动螺杆14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三电机18输出轴连接且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底架1连接,驱动螺杆14不影响转动板9的转动,驱动螺杆14上远离转动板9一侧通过传动螺母传动连接有第一活动座17,第一活动座17与第一固定座15间设置有第一转动杆16,第一转动杆16两端与第一固定座15和第一活动座17间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转轴19,第三电机18与可编程控制器3间电连接。
参阅附图2,第二高度调节机构是通过可编程控制器3控制第三电机18启动,第三电机18驱动输出轴正向或反向转动,带动驱动螺杆14正向或反向转动,带动第一活动座17在驱动螺杆14上向靠近或远离转动板9方向移动,带动第一转动杆16上移或下移,带动第一固定座15上移或下移,上移或下移的第一固定座15带动输送机构沿第一高度调节机构向上或向下转动,实现输送机构出料侧的高度调节,其中,第一高度调节机构的向上或向下转动是通过转动板9在第一固定座15上移或下移的推动力作用下带动两个连接轴12向上或向下转动实现的。
具体的,输送机构包括固接在顶架4外壁上型号为5IK90RGU-CF的第一电机8以及设置在顶架4内部的两个输送轴7,靠近第一电机8侧输送轴7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8输出轴连接且另一端通过轴承与顶架4连接,远离第一电机8侧输送轴7一端贯穿顶架4延伸至外界且另一端通过轴承与顶架4连接,输送轴7通过轴承与顶架4贯穿段连接,输送轴7上固定套接有输送辊6,两个输送辊6间摩擦传动连接有输送带5,第一电机8与可编程控制器3间电连接。
参阅附图2,输送机构是通过可编程控制器3控制第一电机8启动,第一电机8驱动输出轴转动,带动连接的输送轴7转动,带动连接的输送辊6转动,连接的输送辊6通过摩擦传动带动输送带5转动,输送带5通过摩擦传动带动另一输送辊6转动,两个转动的输送辊6实现输送带5传动输送,石墨负极材料在前一工序设备内掉落至输送带5上,由传动的输送带5输送至下一工序设备内。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较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具体的,顶架4内部位于输送带5出料侧下方设置有清扫辊28,清扫辊28与远离第一电机8侧输送轴7间装配有随动机构,顶架4底端位于清扫辊28下方固接有与顶架4连通的收集箱体20。
参阅附图2和4,远离第一电机8侧输送辊6转动带动连接的输送轴7转动,连接的输送辊6通过随动机构带动清扫辊28转动,转动的清扫辊28能够清扫输送带5表面粘附的石墨负极材料,清扫下来的石墨负极材料进入收集箱体20内进行收集,避免石墨负极材料浪费。
具体的,随动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远离第一电机8侧输送轴7延伸至外界一端上的第一齿轮25以及通过轴承连接在顶架4上的随动轴27,随动轴27一端延伸至外界并固定套接有与第一齿轮25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26,随动轴27另一端延伸至顶架4内并与清扫辊28固定套接。
参阅附图4,随动机构是通过远离第一电机8侧输送轴7带动第一齿轮25转动,带动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26转动,带动随动轴27转动,带动清扫辊28转动,实现清扫辊28的随动驱动功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石墨负极材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所述底架(1)底端四角分别固接有支撑腿(2),所述底架(1)外侧壁固接有可编程控制器(3),所述底架(1)上方设置有顶架(4),所述底架(1)靠近进料侧与顶架(4)间装配有第一高度调节机构,所述底架(1)靠近出料侧与顶架(4)间装配有第二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顶架(4)内部装配有输送机构,第一高度调节机构、第二高度调节机构和输送机构与可编程控制器(3)间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负极材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在底架(1)内部靠近进料侧的转动板(9)以及对称固接在顶架(4)底端靠近进料侧的两个第二固定座(24),所述转动板(9)顶端对称固接有两个支撑板(11),一个所述支撑板(11)远离另一个支撑板(11)侧壁固接有第二电机(13),两个所述支撑板(11)间设置有双头螺杆(10),双头螺杆(10)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13)输出轴连接且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相应支撑板(11)连接,所述双头螺杆(10)上通过两个传动螺母对称传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活动座(21),两个所述第二活动座(21)与同侧第二固定座(24)间设置有第二转动杆(23),所述第二转动杆(23)两端与同侧第二固定座(24)和第二活动座(21)间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转轴(22),第二电机(13)与可编程控制器(3)间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负极材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对称固接在转动板(9)上的两个连接轴(12)、固接在底架(1)外侧壁上的第三电机(18)、设置在底架(1)内部位于转动板(9)下方的驱动螺杆(14)以及固接在顶架(4)底端中间的第一固定座(15),两个连接轴(12)通过轴承与底架(1)连接,驱动螺杆(14)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三电机(18)输出轴连接且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底架(1)连接,所述驱动螺杆(14)上远离转动板(9)一侧通过传动螺母传动连接有第一活动座(17),所述第一活动座(17)与第一固定座(15)间设置有第一转动杆(16),所述第一转动杆(16)两端与第一固定座(15)和第一活动座(17)间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转轴(19),第三电机(18)与可编程控制器(3)间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负极材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固接在顶架(4)外壁上的第一电机(8)以及设置在顶架(4)内部的两个输送轴(7),靠近第一电机(8)侧输送轴(7)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8)输出轴连接且另一端通过轴承与顶架(4)连接,远离第一电机(8)侧输送轴(7)一端贯穿顶架(4)延伸至外界且另一端通过轴承与顶架(4)连接,输送轴(7)通过轴承与顶架(4)贯穿段连接,所述输送轴(7)上固定套接有输送辊(6),两个所述输送辊(6)间摩擦传动连接有输送带(5),第一电机(8)与可编程控制器(3)间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石墨负极材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4)内部位于输送带(5)出料侧下方设置有清扫辊(28),所述清扫辊(28)与远离第一电机(8)侧输送轴(7)间装配有随动机构,所述顶架(4)底端位于清扫辊(28)下方固接有与顶架(4)连通的收集箱体(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石墨负极材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远离第一电机(8)侧输送轴(7)延伸至外界一端上的第一齿轮(25)以及通过轴承连接在顶架(4)上的随动轴(27),所述随动轴(27)一端延伸至外界并固定套接有与第一齿轮(25)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26),所述随动轴(27)另一端延伸至顶架(4)内并与清扫辊(28)固定套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290663.7U CN222699301U (zh) | 2024-06-06 | 2024-06-06 | 一种石墨负极材料输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290663.7U CN222699301U (zh) | 2024-06-06 | 2024-06-06 | 一种石墨负极材料输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699301U true CN222699301U (zh) | 2025-04-01 |
Family
ID=95140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1290663.7U Active CN222699301U (zh) | 2024-06-06 | 2024-06-06 | 一种石墨负极材料输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699301U (zh) |
-
2024
- 2024-06-06 CN CN202421290663.7U patent/CN22269930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705436U (zh) | 全自动蜂窝煤机 | |
CN222699301U (zh) | 一种石墨负极材料输送装置 | |
CN116900559A (zh) | 一种具有自动上下料功能的电池焊接设备 | |
CN111992525A (zh) | 一种效率高的电池极片加工工艺 | |
CN211495759U (zh) | 一种基于大倾角传送带的平稳性输送机构 | |
CN2854826Y (zh) | 涂板机 | |
CN214824718U (zh) | 一种复合肥生产线上的复合肥压平装置 | |
CN213474463U (zh) | 一种用于锂电池隔膜生产线的边料传送机构 | |
CN214235060U (zh) | 一种用于锂电池的厚度筛选装置 | |
CN212557876U (zh) | 一种稳定性高的化肥生产用袋装装置 | |
CN210545380U (zh) | 一种锅炉焚烧用煤炭破碎装置 | |
CN115415003B (zh) | 一种高弹人造石墨造粒制备装置 | |
CN217528653U (zh) |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加工的物料解碎装置 | |
CN114243024B (zh) | 一种石墨烯毛化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设备 | |
CN213256301U (zh) | 一种电池极片辊压的除尘机构 | |
CN212580855U (zh) | 清洁高效型电极糊成品输送带刮料清理装置 | |
CN206823988U (zh) | 一种垃圾袋原料粉碎上料机 | |
CN111162243B (zh) | 一种质量较好的锂电池极片的加工方法 | |
CN219238405U (zh) | 一种药物口罩焊带打包的输送机 | |
CN218987828U (zh) | 一种聚氯乙烯糊树脂加工自动化送料设备 | |
CN222120059U (zh) | 一种固废垃圾收集装置 | |
CN218428985U (zh) | 一种耐火材料成型装置 | |
CN213737392U (zh) | 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卸料装置 | |
CN222989127U (zh) | 一种用于电池装配的输送装置 | |
CN222023439U (zh) | 一种多功能物料传输皮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