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673904U - 一种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和电路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和电路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673904U CN222673904U CN202420308417.3U CN202420308417U CN222673904U CN 222673904 U CN222673904 U CN 222673904U CN 202420308417 U CN202420308417 U CN 202420308417U CN 222673904 U CN222673904 U CN 2226739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ver
- temperature
- voltage
- current
- resis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rotection Of Stat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和电路板,涉及保护电路领域,该电路包括:控制模块、温度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一触发单元和第二触发单元的保护触发模块;其中,温度检测模块和电流检测模块分别与第一触发单元电性连接,第一触发单元和电压检测模块分别与第二触发单元电性连接,第二触发单元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对电路出现的雷击浪涌时提供很好的防护作用,可以在电路中出现过温、过压和过流的异常情况时保护电路,提高电路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且仅使用控制单元的一个引脚实现过温过流过压保护,电路集成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保护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和电路板。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中的电路方案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为了保证电路工作的稳定性,需要对电路在工作时的温度、电压和电流进行检测,以确保电路工作时温度值、电压值和电流值维持在预设范围内。
目前,普遍采用多个检测芯片或多个检测模块分别检测电路在工作时的温度、电压和电流,以便及时发现电路中出现的过流、过压和过温等异常,但上述保护电路存在集成度低的问题,这意味着它需要更多的空间来容纳所有的元器件和线路,从而增加了整个电路的体积和重量。这种情况可能会限制保护电路在一些需要轻便和便携的设备中的应用。另外,低集成度也会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降低保护电路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可以在电路中出现过温、过压和过流的异常情况时保护电路,提高电路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且仅使用控制单元的一个引脚实现过温过流过压保护,电路集成性高。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包括:
控制模块、温度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一触发单元和第二触发单元的保护触发模块;
其中,温度检测模块和电流检测模块分别与第一触发单元电性连接,第一触发单元和电压检测模块分别与第二触发单元电性连接,第二触发单元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目标温度,以及在目标温度的温度值超过预设温度值时向第一触发单元发送第一保护信号;
电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目标电流,以及在目标电流的电流值超过预设电流值时向第一触发单元发送第二保护信号;
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目标电压,以及在目标电压的电压值超过预设电压值时向第二触发单元发送第三保护信号;
第一触发单元,用于接收到第一保护信号或第二保护信号时,向第二触发单元发送第一触发信号;
第二触发单元,用于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或第三保护信号时,向控制模块发送第二触发信号;
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到第二触发信号时,切为保护模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板,电路板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提供的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包括:控制模块、温度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一触发单元和第二触发单元的保护触发模块,保护触发模块用于在通过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目标温度的温度值超过预设温度值,或通过电流检测模块检测目标电流的电流值超过预设电流值时,或通过电压检测模块检测目标电压的电压值超过预设电压值时,切换为保护模式,对电路进行保护。本申请提供的保护电路集成度高,只需要控制模块的一个端口即实现过温过压过流保护,降低了整个电路的体积和重量,适用于在一些需要轻便和便携的设备中,降低制造成本的增加,提高保护电路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中的电路方案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为了保证电路工作的稳定性,需要对电路在工作时的温度、电压和电流进行检测,以确保电路工作时温度值、电压值和电流值维持在预设范围内。
目前,普遍采用多个检测芯片或多个检测模块分别检测电路在工作时的温度、电压和电流,以便及时发现电路中出现的过流、过压和过温等异常,但上述保护电路存在集成度低的问题,这意味着它需要更多的空间来容纳所有的元器件和线路,从而增加了整个电路的体积和重量。这种情况可能会限制保护电路在一些需要轻便和便携的设备中的应用。另外,低集成度也会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降低保护电路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示意图,该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包括:控制模块101、温度检测模块102、电流检测模块103、电压检测模块104、包括第一触发单元1051和第二触发单元1052的保护触发模块105。温度检测模块102和电流检测模块103分别与第一触发单元1051电性连接,第一触发单元1051和电压检测模块104分别与第二触发单元1052电性连接,第二触发单元1052与控制模块101电性连接。
温度检测模块102,用于检测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目标温度,以及在目标温度的温度值超过预设温度值时向第一触发单元1051发送第一保护信号。目标温度可以理解为指示温度检测模块102检测的某个元器件或某个范围的温度。第一保护信号可以是任意信号,例如,第一保护信号为高电平信号。预设温度值为相关人员按需设置的温度值,换而言之,当检测到目标温度的温度值超过预设温度值时,过温过流过压保护电路出现过温的异常情况。
电流检测模块103,用于检测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目标电流,以及在目标电流的电流值超过预设电流值时向第一触发单元1051发送第二保护信号。目标电流可以理解为指示电流检测模块103检测的某个元器件或某个电路节点的电流。第二保护信号可以是任意信号,例如,第二保护信号为高电平信号。预设电流值为相关人员按需设置的电流值,换而言之,当检测到目标电流的电流值超过预设电流值时,过温过流过压保护电路出现过流的异常情况。
电压检测模块104,用于检测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目标电压,以及在目标电压的电压值超过预设电压值时向第二触发单元发送第三保护信号。目标电压可以理解为指示电压检测模块104检测的某个元器件或某个电路节点的电流。第三保护信号可以是任意信号,例如,第三保护信号为低电平信号。预设电压值为相关人员按需设置的电流值,换而言之,当检测到目标电流的电流值超过预设电压值时,过温过流过压保护电路出现过压的异常情况。
第一触发单元1051,用于接收到第一保护信号或第二保护信号时,向第二触发单元发送第一触发信号。例如,在接收到第一保护信号或第二保护信号时,第一触发单元1051从关断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以使第二触发单元1052基于处于导通状态的第一触发单元1051接收到低电平信号作为第一触发信号。
第二触发单元1052,用于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或第三保护信号时,向控制模块101发送第二触发信号。第二触发信号可以是电平信号,还以为是光信号、声音信号等任意类型的信号。例如,第二触发单元1052包括光耦二极管,当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或第三保护信号时,第二触发单元1052包括的光耦二极管发光,从而向控制模块101发送光信号作为第二触发信号。
控制模块101,用于接收到第二触发信号时,切换为保护模式,从而对包括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流的目标电路进行保护。控制模块101可以包括控制芯片,通过控制芯片的引脚接收第二触发信号。控制模块101切换保护模式,可以是停止目标电路的工作、控制目标电路进入待机状态、关闭目标电路的电源输入、对目标电路进行降温、降压和降流等相应操作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本申请提供的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包括:控制模块、温度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一触发单元和第二触发单元的保护触发模块,保护触发模块用于在通过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目标温度的温度值超过预设温度值,或通过电流检测模块检测目标电流的电流值超过预设电流值时,或通过电压检测模块检测目标电压的电压值超过预设电压值时,切换为保护模式,对电路进行保护。本申请提供的保护电路集成度高,只需要控制模块的一个端口即实现过温过压过流保护,降低了整个电路的体积和重量,适用于在一些需要轻便和便携的设备中,降低制造成本的增加,提高保护电路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示意图,该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包括:控制模块201、温度检测模块202、电流检测模块203、电压检测模块204、包括第一触发单元2051和第二触发单元2052的保护触发模块205、基准模块206。控制模块201、温度检测模块202、电流检测模块203、电压检测模块204和保护触发模块205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此处不再赘述,基准模块206分别与温度检测模块202和电流检测模块203电性连接。
基准模块206,用于分别向温度检测模块202和电流检测模块203提供基准电压。具体而言,基于基准模块206提供的基准电压,温度检测模块202检测目标温度的温度值是否超过预设温度值,以及使电流检测模块203检测目标电流的电流值是否超过预设电流值。
换而言之,根据基准模块206提供的基准电压的电压值与预设温度值、预设温度值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调整基准模块206的电压值,设置预设温度值和预设电流值。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路结构,可以灵活设置预设温度值和预设电流值,满足过温保护对应的保护范围需求和过流保护对应的保护范围需求。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温度检测模块202包括:温度检测单元和第一比较单元。第一比较单元2022分别与温度检测单元2021、基准模块206和第一触发单元2051相连。
第一比较单元2022,用于通过温度检测单元2021检测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目标温度,在目标温度的温度值超过预设温度值的情况下,向第一触发单元2051发送第一保护信号。例如,当目标温度超过预设温度值时,第一比较单元2022从关断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以使第一触发单元2051接收到高电平信号作为第一保护信号。
电流检测模块203包括:第二比较单元2032和电流检测单元2032。第二比较单元2032分别与电流检测单元2031、基准模块206和第一触发单元2051相连。
第二比较单元2032,用于通过电流检测单元2031检测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目标电流,以及在目标电流的电流值超过预设电流值的情况下,向第一触发单元2051发送第二保护信号。例如,当目标电流超过预设电流值时,第二比较单元2032从关断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以使第一触发单元2051接收到高电平信号作为第二保护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在目标温度的温度值超过预设温度值,或目标电流的温度值超过预设电流值时,通过第一比较单元和第二比较单元快速响应,向第一触发单元发送第一保护信号或第二保护信号,及时对电路进行保护,防止过温或过流的异常损坏电路。
基于图2所示实施例,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控制模块201、温度检测模块202、电流检测模块203、电压检测模块204、包括第一触发单元2051和第二触发单元2052的保护触发模块205、基准模块206的连接结构如图2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温度检测单元2021包括:热敏电阻NTC,第一比较单元2022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F4、第一运放比较器U1A和第一二极管D1。
其中,热敏电阻NTC的第一端与检测端V相连,热敏电阻NTC的第二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相连,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一运放比较器U1A的同相输入端相连,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运放比较器U1A的反相输入端、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相连,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基准模块206相连,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第一运放比较器U1A的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一触发单元2051相连。
热敏电阻NTC的电阻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当目标温度超过预设温度值时,热敏电阻NTC的电阻降低至目标电阻值以下,基于低电阻值的热敏电阻NTC,温度检测端V施加在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上的电压值增高,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基于各自对应的电阻值对温度检测端V的电压值进行分压处理,而由于第一运放比较器U1A的同相输入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相连,因此第一运放比较器U1A的同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值升高,也即第一运放比较器U1A的同相输入端输入高电压,进一步第一运放比较器U1A基于基准电压向第一触发单元2051输出高电平信号作为第一保护信号。
电流检测单元2031包括:第五电阻R5,第二比较单元包括: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一电容C1、第二运放比较器U1B和第二二极管D2。
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接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第二运放比较器U1B的反相输入端、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相连,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与基准模块206相连,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与电流检测端V相连,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第二运放比较器U1B的同相输入端相连,第二运放比较器U1B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一触发单元2051相连。
第五电阻R5的电压的电压值随目标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当目标电流的电流值超过预设电流值时,第五电阻R5的电压的电压值增大至目标电压值以上,基于第二运放比较器U1B的同相输入端输入高电压,进一步第二运放比较器U1B基于基准电压向第一触发单元2051输出高电平信号作为第二保护信号。
本申请提供的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包括:控制模块、温度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一触发单元和第二触发单元的保护触发模块,保护触发模块用于在通过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目标温度的温度值超过预设温度值,或通过电流检测模块检测目标电流的电流值超过预设电流值时,或通过电压检测模块检测目标电压的电压值超过预设电压值时,切换为保护模式,对电路进行保护。本申请提供的保护电路集成度高,只需要控制模块的一个端口即实现过温过压过流保护,降低了整个电路的体积和重量,适用于在一些需要轻便和便携的设备中,降低制造成本的增加,提高保护电路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流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控制模块301、温度检测模块302、电流检测模块303、电压检测模块304、包括第一触发单元3051和第二触发单元3052的保护触发模块305。控制模块301、温度检测模块302、电流检测模块303、电压检测模块304和保护触发模块305的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电压检测模块304包括:电压检测单元3041和第三比较单元3042。第三比较单元3042分别与电压检测单元3041和第二触发单元3052相连。
第三比较单元3042,用于通过电压检测单元304检测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目标电压,以及检测到目标电压的电压值超过预设电压值时,向第二触发单元3052发送第三保护信号。例如,当目标电压超过预设电压值时,第三比较单元3042从关断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以使第二触发单元2052接收到低电平信号作为第三保护信号。
基于图4所示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流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电压检测单元3041包括: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三比较单元3042包括:第十电阻R10、第二电容C2和第一三端稳压器U1。其中,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与检测端V相连,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第一三端稳压器的U1第一端、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与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相连,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触发单元3052、第一三端稳压器U1的第二端相连,第一三端稳压器U1的第三端与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相连后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当目标电压的电压值持续增大至超过预设电压值时,第九电阻R9的电压的电压值超过第一三端稳压器U1对应的目标电压值时,第一三端稳压器U1切换为导通状态,从而向第二触发单元3052发送低电平信号作为第三保护信号。
本申请提供的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包括:控制模块、温度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一触发单元和第二触发单元的保护触发模块,保护触发模块用于在通过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目标温度的温度值超过预设温度值,或通过电流检测模块检测目标电流的电流值超过预设电流值时,或通过电压检测模块检测目标电压的电压值超过预设电压值时,切换为保护模式,对电路进行保护。本申请提供的保护电路集成度高,只需要控制模块的一个端口即实现过温过压过流保护,降低了整个电路的体积和重量,适用于在一些需要轻便和便携的设备中,降低制造成本的增加,提高保护电路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流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控制模块401、温度检测模块402、电流检测模块403、电压检测模块404、包括第一触发单元4051和第二触发单元4052的保护触发模块405、基准模块406。控制模块401、温度检测模块402的连接结构参见上述图3,电压检测模块404参见上述图5,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发单元4052包括: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和三极管Q,第二触发单元4051包括:光耦二极管PCIA、光耦三极管PCIB、第十三电阻R13和第十四电阻R14。
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分别与温度检测模块401中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和电流检测模块403中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三极管Q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的发射极与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相连后接地,三极管Q的集电极分别与光耦二极管PCIA的负极、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一端相连,光耦二极管PCIA的正极分别与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二端、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一端相连,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二端与检测端V相连,光耦三极管PCIB的基极与光耦二极管PCIA相连,光耦三极管PCIB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与控制模块401相连。
基准模块406包括:第十五电阻R15、第二三端稳压器U2和第三电容C3。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一端与检测端V相连,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三端稳压器U2的第一端、第二三端稳压器U2的第二端、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温度检测模块402和电流检测模块403相连,第二三端稳压器U2的第三端与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相连后接地。具体地,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一端与检测端V相连,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三端稳压器U2的第一端、第二三端稳压器U2的第二端、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温度检测模块402中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和电流检测模块403中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相连,第二三端稳压器U2的第三端与第三电容C3相连后接地。
控制模块401包括:控制单元4011、第十六电阻R16。光耦三极管PCIB的基极与第二触发单元4052相连,光耦三极管PCIB的集电极与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一端相连,光耦三极管PCIB的发射极与控制单元4012的第一端相连,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二端与控制单元4011的第二端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热敏电阻NTC的电阻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当目标温度超过预设温度值时,热敏电阻NTC的电阻降低至目标电阻值以下,基于低电阻值的热敏电阻NTC,第一运放比较器U1A的同相输入端输入高电压,进一步第一运放比较器U1A基于基准电压向三极管Q的基极和发射极输出高电平信号作为第一保护信号。
第五电阻R5的电压的电压值随目标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当目标电流的电流值超过预设电流值时,第五电阻R5的电压的电压值增大至目标电压值以上,基于第二运放比较器U1B的同相输入端输入高电压,进一步第二运放比较器U1B基于基准电压向三极管Q的基极和发射极输出高电平信号作为第二保护信号。
当目标电压的电压值持续增大至超过预设电压值时,第九电阻R9的电压的电压值超过第一三端稳压器U1对应的目标电压值时,第一三端稳压器U1切换为导通状态,从而向第二触发单元3052发送低电平信号作为第三保护信号。
三极管Q接收到高电平信号后从关断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光耦二极管PCIA的负极接收到低电平信号作为第一触发信号,或接收到低电平信号的第三保护信号,从而使光耦二极管PCIA发光,向控制模块401发送光信号作为第二触发信号,以使控制模块401包括的光耦三极管PCIB基于光信号向控制单元4011发送电平信号,控制单元4011对包括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目标电路进行保护,例如关断目标电路的电源等。
本申请提供的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包括:控制模块、温度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一触发单元和第二触发单元的保护触发模块,保护触发模块用于在通过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目标温度的温度值超过预设温度值,或通过电流检测模块检测目标电流的电流值超过预设电流值时,或通过电压检测模块检测目标电压的电压值超过预设电压值时,切换为保护模式,对电路进行保护。本申请提供的保护电路集成度高,只需要控制模块的一个端口即实现过温过压过流保护,降低了整个电路的体积和重量,适用于在一些需要轻便和便携的设备中,降低制造成本的增加,提高保护电路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路板,该电路板包括如图1-图6所示任一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可以是一整块电路板,或由多个电路板拼接而成。
本申请提供的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包括:控制模块、温度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一触发单元和第二触发单元的保护触发模块,保护触发模块用于在通过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目标温度的温度值超过预设温度值,或通过电流检测模块检测目标电流的电流值超过预设电流值时,或通过电压检测模块检测目标电压的电压值超过预设电压值时,切换为保护模式,对电路进行保护。本申请提供的保护电路集成度高,只需要控制模块的一个端口即实现过温过压过流保护,降低了整个电路的体积和重量,适用于在一些需要轻便和便携的设备中,降低制造成本的增加,提高保护电路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做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包括:
控制模块、温度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一触发单元和第二触发单元的保护触发模块;
其中,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和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触发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触发单元和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触发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触发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目标温度,以及在所述目标温度的温度值超过预设温度值时向所述第一触发单元发送第一保护信号;
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目标电流,以及在所述目标电流的电流值超过预设电流值时向所述第一触发单元发送第二保护信号;
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目标电压,以及在所述目标电压的电压值超过预设电压值时向所述第二触发单元发送第三保护信号;
所述第一触发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一保护信号或所述第二保护信号时,向所述第二触发单元发送第一触发信号;
所述第二触发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一触发信号或所述第三保护信号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第二触发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二触发信号时,切为保护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还包括:基准模块;
所述基准模块分别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和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基准模块,分别向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和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提供基准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温度检测单元和第一比较单元;
所述第一比较单元分别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所述基准模块和所述第一触发单元相连;
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检测所述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目标温度,在所述目标温度的温度值超过预设温度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触发单元发送所述第一保护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包括:热敏电阻,所述第一比较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运放比较器和第一二极管;
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一端与检测端相连,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运放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运放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基准模块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运放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触发单元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包括:第二比较单元和电流检测单元;
所述第二比较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所述基准模块和所述第一触发单元相连;
所述第二比较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电流检测单元检测所述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目标电流,以及在所述目标电流的电流值超过预设电流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触发单元发送所述第二保护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包括:第五电阻,所述第二比较单元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电容、第二运放比较器和第二二极管;
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运放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基准模块相连,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流检测端相连,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运放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运放比较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触发单元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压检测单元和第三比较单元;
所述第三比较单元分别与所述电压检测单元和所述第二触发单元相连;
所述第三比较单元,在所述目标电压的电压值超过预设电压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触发单元发送所述第三保护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单元包括:第八电阻、第九电阻,所述第三比较单元包括:第十电阻、第二电容和第一三端稳压器;
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与检测端相连,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端稳压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触发单元、所述第一三端稳压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三端稳压器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相连后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单元包括: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和三极管,所述第二触发单元包括:光耦二极管、光耦三极管、第十三电阻和第十四电阻;
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和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相连,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相连后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光耦二极管的负极、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光耦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相连,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检测端相连、所述光耦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光耦二极管相连,所述光耦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模块包括:第十五电阻、第二三端稳压器和第三电容;
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检测端相连,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三端稳压器的第一端、第二三端稳压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和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相连,所述第二三端稳压器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相连后接地。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单元、第十六电阻;
所述光耦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端相连。
12.一种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308417.3U CN222673904U (zh) | 2024-02-19 | 2024-02-19 | 一种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和电路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308417.3U CN222673904U (zh) | 2024-02-19 | 2024-02-19 | 一种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和电路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673904U true CN222673904U (zh) | 2025-03-25 |
Family
ID=95054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308417.3U Active CN222673904U (zh) | 2024-02-19 | 2024-02-19 | 一种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和电路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673904U (zh) |
-
2024
- 2024-02-19 CN CN202420308417.3U patent/CN22267390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4277081A2 (en) | Battery, terminal, and charging system | |
CN221842332U (zh) | 防反接的电子负载控制电路、电子负载及电源测试系统 | |
CN110890744B (zh) | 一种电池组短路保护电路装置及方法 | |
CN211018254U (zh) | 一种电池组短路保护电路装置 | |
CN208589769U (zh) | 一种用电设备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及供电装置 | |
WO2017201737A1 (zh) | 电池保护板、电池和移动终端 | |
CN109193834B (zh) | 过压保护装置、方法及系统 | |
CN222673904U (zh) | 一种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和电路板 | |
CN106058798A (zh) | 电压保护装置、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 |
CN210092865U (zh) | 一种开关电源过温保护电路 | |
CN103107520A (zh) | 锂离子电池过温保护系统及方法 | |
JP2001327086A (ja) | 充電回路 | |
CN115459431A (zh) | 一种用于交换机的通用PoE供电系统 | |
CN216794608U (zh) | 端口过流保护电路和感测装置 | |
CN110854991A (zh) | 一种电源控制电路 | |
CN116454833A (zh) | 保护电路及充电设备 | |
CN114977346A (zh) | 一种充电系统和装置 | |
CN107465173A (zh) | 一种空间电源辅助电源保护电路 | |
CN222884337U (zh) | 一种过温自动断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 |
CN213239251U (zh) | 一种微型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 | |
CN222884344U (zh) | 一种基于限流芯片的限流保护电路 | |
CN221575623U (zh) | 加热控制电路及电池模组 | |
CN220122615U (zh) | 一种适应宽范围电压输入的辅助电源过流保护系统 | |
CN220172838U (zh) | 过流保护电路 | |
CN218648724U (zh) | 一种安全可靠的电源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