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673484U - 一种新型转接结构的连接器插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转接结构的连接器插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673484U CN222673484U CN202420463717.9U CN202420463717U CN222673484U CN 222673484 U CN222673484 U CN 222673484U CN 202420463717 U CN202420463717 U CN 202420463717U CN 222673484 U CN222673484 U CN 2226734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ing
- connector body
- side wall
- piece
-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4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转接结构的连接器插头,包括连接器本体,连接器本体前后两侧壁均开设有卡槽,卡槽左侧壁连接有复位弹片,连接器本体顶端连接有内弹片,连接器本体内部嵌入安装有固定件,固定件左端连接有固定头,固定头前后两侧壁均安装有限位片,固定件内部右侧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顶端连接有弹簧,固定板左右两侧顶端连接有限位块,固定件右侧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内腔,内腔左右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通过设置有卡槽和限位片可以使固定件和连接器本体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内弹片加强固定头在连接器本体内稳定性,通过设置有固定板可以对进入固定件内部的线材进行固定,方便整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插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转接结构的连接器插头。
背景技术
连接器主要用于电气、电子设备的电缆线与电缆线、电缆线与设备之间的电路连接,实现低频信号、高频信号及电能的传输,现有的小型连接器在组装外径较大的线材时,难以实现组装配合。
如申请号为202123038976.2的中国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转接结构的连接器插头,该专利首先将较大外径的线材通过固定件和转接螺丝与连接器本体进行连接,然后经由转接螺丝和连接器本体连接,最后通过转接螺丝上所涉及的预留空间对较大外径的线材进行安装,但是该专利连接器本体和固定件是通过螺纹进行连接,受到横向力容易发生松动,且连接器插头线材较多,经过转接螺丝内部不能被固定,容易导致线材混乱,不易整理。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转接结构的连接器插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转接结构的连接器插头,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卡槽和限位片可以使固定件和连接器本体固定连接,通过固定板可以对进入固定件内部的线材进行固定,方便整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连接器本体,所述连接器本体前后两侧壁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左侧壁连接有复位弹片,所述连接器本体顶端连接有内弹片,所述连接器本体内部嵌入安装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左端连接有固定头,所述固定头前后两侧壁均安装有限位片,所述固定件内部右侧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端连接有弹簧,所述固定板左右两侧顶端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固定件右侧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左右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器本体顶端开设有通槽,所述内弹片与通槽右侧壁连接,所述内弹片具有弹性,所述内弹片远离通槽右侧壁的一端位于连接器本体内部,所述内弹片远离通槽右侧壁的一端可以沿通槽侧壁向外移动。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复位弹片具有弹性,所述复位弹片远离卡槽左侧壁的一端可以沿卡槽侧壁向内移动。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头顶端右侧设有凸起,且该凸起高度与连接器本体内部高度相同。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片具有弹性,所述限位片左端可以沿水平方向向固定头内移动,所述限位片左端前侧固定安装有凸块。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板共有2个,分别位于固定件上下两端开设的内腔中,且上下两个固定板呈镜像分布,所述固定板远离内腔的一端开设若干个半圆凹槽。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块与固定板固定连接,且位于限位槽内,所述弹簧上下两端分别与固定板和内腔内壁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有卡槽和限位片,将固定头底端沿连接器本体底内壁向连接器内移动,此时限位片受到连接器本体内壁的挤压会向固定头内部移动,当固定头带动限位片移动至卡槽位置时,限位片失去连接器本体内壁的挤压进行复位运动移动至卡槽中,进而使固定件和连接器本体固定连接;
2.通过设置有内弹片,将固定头底端沿连接器本体底内壁移动,当连接头顶端设的凸起移动至内弹片下方后,内弹片受到凸起的挤压向上移动,此时连接头同样受到内弹片向下的反弹作用力,进而加强连接头在连接器本体内部的稳定性;
3.通过设置有固定板,在固定板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半圆形凹槽,线材通过该半圆形凹槽可以进行分类放置,然后通过固定件内部上下端的固定板进行夹持,使线材固定在固定件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本体与固定件分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本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前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中:1、连接器本体;2、固定件;3、卡槽;4、复位弹片;5、内弹片;6、固定板;7、限位片;8、固定头;9、弹簧;10、限位槽;11、限位块;12、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图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转接结构的连接器插头,包括连接器本体1,连接器本体1前后两侧壁均开设有卡槽3,卡槽3左侧壁连接有复位弹片4,连接器本体1顶端连接有内弹片5,连接器本体1内部嵌入安装有固定件2,固定件2左端连接有固定头8,固定头8前后两侧壁均安装有限位片7,固定件2内部右侧连接有固定板6,固定板6顶端连接有弹簧9,固定板6左右两侧顶端连接有限位块11,固定件2右侧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内腔12,内腔12左右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10,首先将固定头8左端对准连接器本体1内部,然后将固定头8底端沿连接器本体1底内壁向连接器内移动,此时限位片7受到连接器本体1内壁的挤压会向固定头8内部移动,当固定头8带动限位片7移动至卡槽3位置时,限位片7失去连接器本体1内壁的挤压进行复位运动,直至限位片7左端安装的凸块移动至卡槽3内,从而将固定头8固定安装在连接器本体1内,进而使固定件2与连接器本体1固定连接,然后将固定件2内部上方的固定板6沿限位槽10向上移动,然后将线材放置在固定件2内部下方的固定板6表面,通过固定板6表面开设的若干个半圆形凹槽可以对线材进行分类放置,然后松开固定件2内部上方的固定板6,此时固定板6受到弹簧9的反作用力向下移动,直至固定板6底端与线材表面接触,此时线材受到上下固定板6的夹持固定在固定件2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器本体1顶端开设有通槽,内弹片5与通槽右侧壁连接,内弹片5具有弹性,内弹片5远离通槽右侧壁的一端位于连接器本体1内部,内弹片5远离通槽右侧壁的一端可以沿通槽侧壁向外移动,固定头8顶端右侧设有凸起,且该凸起高度与连接器本体1内部高度相同,通过设置有内弹片5加强固定头8在连接器本体1内稳定性。
使用时,将固定头8底端沿连接器本体1底内壁移动,当连接头顶端设的凸起移动至内弹片5下方后,内弹片5受到凸起的挤压向上移动,此时连接头同样受到内弹片5向下的反弹作用力,进而加强连接头在连接器本体1内部的稳定性。
复位弹片4具有弹性,复位弹片4远离卡槽3左侧壁的一端可以沿卡槽3侧壁向内移动,限位片7具有弹性,限位片7左端可以沿水平方向向固定头8内移动,限位片7左端前侧固定安装有凸块,通过设置有卡槽3和限位片7可以使固定件2和连接器本体1固定连接。
使用时,将固定头8左端对准连接器本体1内部,然后将固定头8底端沿连接器本体1底内壁向连接器内移动,此时限位片7受到连接器本体1内壁的挤压会向固定头8内部移动,当固定头8带动限位片7移动至卡槽3位置时,限位片7失去连接器本体1内壁的挤压进行复位运动,直至限位片7左端安装的凸块移动至卡槽3内,从而将固定头8固定安装在连接器本体1内,进而使固定件2与连接器本体1固定连接,需要将固定头8从连接器本体1内取出时,将复位弹片4向内移动,使限位片7脱离卡槽3,再将固定头8从连接器本体1取出。
固定板6共有2个,分别位于固定件2上下两端开设的内腔12中,且上下两个固定板6呈镜像分布,固定板6远离内腔12的一端开设若干个半圆凹槽,限位块11与固定板6固定连接,且位于限位槽10内,弹簧9上下两端分别与固定板6和内腔12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固定板6可以对进入固定件2内部的线材进行固定,方便整理。
使用时,首先将固定件2内部上方的固定板6沿限位槽10向上移动,然后将线材放置在固定件2内部下方的固定板6表面,通过固定板6表面开设的若干个半圆形凹槽可以对线材进行分类放置,然后松开固定件2内部上方的固定板6,此时固定板6受到弹簧9的反作用力向下移动,直至固定板6底端与线材表面接触,此时线材受到上下固定板6的夹持固定在固定件2中。
Claims (7)
1.一种新型转接结构的连接器插头,包括连接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本体(1)前后两侧壁均开设有卡槽(3),所述卡槽(3)左侧壁连接有复位弹片(4),所述连接器本体(1)顶端连接有内弹片(5),所述连接器本体(1)内部嵌入安装有固定件(2),所述固定件(2)左端连接有固定头(8),所述固定头(8)前后两侧壁均安装有限位片(7),所述固定件(2)内部右侧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顶端连接有弹簧(9),所述固定板(6)左右两侧顶端连接有限位块(11),所述固定件(2)右侧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内腔(12),所述内腔(12)左右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接结构的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本体(1)顶端开设有通槽,所述内弹片(5)与通槽右侧壁连接,所述内弹片(5)具有弹性,所述内弹片(5)远离通槽右侧壁的一端位于连接器本体(1)内部,所述内弹片(5)远离通槽右侧壁的一端可以沿通槽侧壁向外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接结构的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片(4)具有弹性,所述复位弹片(4)远离卡槽(3)左侧壁的一端可以沿卡槽(3)侧壁向内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接结构的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头(8)顶端右侧设有凸起,且该凸起高度与连接器本体(1)内部高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接结构的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片(7)具有弹性,所述限位片(7)左端可以沿水平方向向固定头(8)内移动,所述限位片(7)左端前侧固定安装有凸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接结构的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6)共有2个,分别位于固定件(2)上下两端开设的内腔(12)中,且上下两个固定板(6)呈镜像分布,所述固定板(6)远离内腔(12)的一端开设若干个半圆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接结构的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1)与固定板(6)固定连接,且位于限位槽(10)内,所述弹簧(9)上下两端分别与固定板(6)和内腔(12)内壁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463717.9U CN222673484U (zh) | 2024-03-11 | 2024-03-11 | 一种新型转接结构的连接器插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463717.9U CN222673484U (zh) | 2024-03-11 | 2024-03-11 | 一种新型转接结构的连接器插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673484U true CN222673484U (zh) | 2025-03-25 |
Family
ID=95062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463717.9U Active CN222673484U (zh) | 2024-03-11 | 2024-03-11 | 一种新型转接结构的连接器插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673484U (zh) |
-
2024
- 2024-03-11 CN CN202420463717.9U patent/CN22267348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2673484U (zh) | 一种新型转接结构的连接器插头 | |
CN210607700U (zh) | 一种电路板用的元器件插拔扣件 | |
CN209389285U (zh) | 一种家庭安全用电插头 | |
CN216595399U (zh) | 一种电路测试设备 | |
CN108988253B (zh) | 一种电力绝缘穿墙套管 | |
CN216214596U (zh) | 一种具有开关功能的连接器 | |
CN212542888U (zh) | 一种防脱落式电脑连接器结构 | |
CN210779145U (zh) | 一种适用于自动化设备中的线缆连接器 | |
CN210608898U (zh) | 一种电动汽车用双向直流变换器 | |
CN112350111A (zh) | 一种新型三防插座 | |
CN221009389U (zh) | 一种插接式电子线束 | |
CN221176824U (zh) | 一种防脱落的电源连接器 | |
CN215732315U (zh) | 一种可以两头接插的弹片结构 | |
CN219554062U (zh) | 一种卡扣式接线插头 | |
CN217011073U (zh) | 一种内扣自锁型光调制解调器 | |
CN221226650U (zh) | 一种通信线缆连接器 | |
CN221615171U (zh) | 一种无线数据传输终端 | |
CN221080504U (zh) | 一种改进型usb3.1电连接器 | |
CN220273052U (zh) | 一种安全型高压配电柜 | |
CN221614234U (zh) | 一种高稳定性电连接器 | |
CN217507729U (zh) | 一种大电流插座 | |
CN219554064U (zh) | 一种新型咪头插口 | |
CN216598144U (zh) | 一种便于贴合端子的连接器 | |
CN221328195U (zh) | 具有缓冲作用防止损坏的数据线 | |
CN220753811U (zh) | 一种电气连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