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655702U - 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2655702U
CN222655702U CN202420888643.3U CN202420888643U CN222655702U CN 222655702 U CN222655702 U CN 222655702U CN 202420888643 U CN202420888643 U CN 202420888643U CN 222655702 U CN222655702 U CN 2226557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mulching film
treatment device
residual mulching
resid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88864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昭
郑明慧
张超
原佳森
邢良伟
朱佳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42088864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26557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26557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26557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52Mechanical processing of waste for the recovery of materials, e.g. crushing, shredding, separation or disassemb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底车,底车顶部靠近中点的位置固定有立架,底车的一端固定有推铲,底车顶部的一端设置有传送结构,传送结构的一侧和立架连接,立架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架,固定架的顶部设置有筛选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装置通过传送结构和破碎辊的设计,使得装置能够把处理效率大幅提高;装置通过筛选结构的设计,有助于提高处理装置的作业效率,通过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残膜,从而提高了整体作业效率;装置通过角度调节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能够带动耕犁犁地,对于较松软的土壤或较湿润的土壤,减小角度则有助于更深入地清理残膜。

Description

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地膜即地面覆盖薄膜,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通常是透明或黑色PE薄膜,也有绿、银色薄膜,主要用于地面覆盖,以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结构,防止害虫侵袭作物和由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等,进而促进植物的生长。然而,长期使用地膜后,残膜若未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清理,将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破坏农田生态环境。大量残膜留存在土壤中,会阻碍作物根系的深扎,影响其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从而影响作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终导致产量的下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残膜回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然而,无论是轮齿式还是齿链式残膜回收机,都存在作业期受限、性能不稳定等问题。此外,残膜回收机的使用效果还受到使用地膜的规格、回收时所遇到的缠绕问题以及膜与土壤、杂质的分离问题等多种外因的影响。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6873765U)公开了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其解决了以下问题:现有的土壤内部破碎的地膜无法进行有效的清理,然而人工翻土将地膜清理的方式费时费力,同时无法将地膜与土壤进行有效的分离,清理效率低,大大降低了实用性。
该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端位于振动筛组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压缩机构。该残余地膜处理装置,将装置的前端增加自动旋转的耙爪,可以在装置前进的过程中,将土壤翻开,同时通过铲土板将翻出的土壤铲到输送机构下,再通过输送机构将土壤输送到振动筛内部,通过振动筛将土壤和地膜进行筛分,土壤筛分后重新落到地面,地膜留在筛板上,之后随着筛分出的地膜数量不断增加,地膜会沿着倾斜的筛板滑落到挤压箱内,通过电动伸缩杆和挤压板将这些收集到的地膜进行挤压成型,方便清理和取出,实现自动收集、筛分和挤压的功能,提高了残余地膜处理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在使用上述技术时,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该装置缺乏合适的破碎结构,导致在处理残余地膜时无法有效地将其破碎成小块或碎片,导致处理过程耗时较长,为此,我们设计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用于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包括底车,所述底车顶部靠近中点的位置固定有立架,所述底车的一端固定有推铲,所述底车顶部的一端设置有传送结构,所述传送结构的一侧和立架连接,所述立架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设置有筛选结构,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破碎结构,所述底车底部设置有角度调节结构,所述角度调节结构的外侧固定有两个第二电机,两个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有耕犁。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传送结构包括第一传输带和第二传输带,所述底车顶部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轨,两个所述固定轨相互靠近一侧的下端设置有第二传输带,两个所述固定轨相互靠近一侧的上端设置有第一传输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筛选结构包括收集框、筛盒、第一电机、破碎辊和筛棍,所述固定架内侧的底端放置有收集框,所述固定架内侧的中端固定有筛盒,所述固定架内侧的上端固有筛棍,所述固定架的一端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破碎辊。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角度调节结构包括转杆、液压缸、推杆、连接板和推块,所述底车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转杆,两个所述转杆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有推块,所述推块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推杆,两个所述推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角度调节结构还包括安装杆和固定板,四个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固定有两个安装杆,两个所述安装杆的两侧均固定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均和两个第二电机固定,两个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分别和两个耕犁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传输带和第二传输带的内侧均设置有电动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车的内侧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均和蓄电池电性连接。
可以毫无疑义的看出,通过本申请的上述的技术方案,必然可以解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同时,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装置通过传送结构和破碎辊的设计,使得装置能够把处理效率大幅提高,装置能够迅速将残余地膜破碎成小块或碎片,显著缩短了处理时间,降低了劳动成本,这使得装置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大量残膜,适应大规模农田的清理需求;
装置通过筛选结构的设计,有助于提高处理装置的作业效率,通过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残膜,减少了装置在处理过程中的停机时间和人工干预,从而提高了整体作业效率,这对于大规模农田的残膜处理工作尤为重要,能够显著缩短处理周期,降低劳动成本;
装置通过角度调节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能够带动耕犁犁地,通过调整耕犁的角度,装置可以更好地切入土壤,实现更深层次的残膜清理,对于较硬的土壤或较干燥的土壤,适当增大犁地角度可以减少阻力,提高作业效率;而对于较松软的土壤或较湿润的土壤,减小角度则有助于更深入地清理残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固定架和收集框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第一电机和破碎辊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第一传输带和第二传输带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转杆和液压缸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底车;2、立架;3、固定架;4、收集框;5、筛盒;6、第一传输带;7、第一电机;8、破碎辊;9、筛棍;10、第二传输带;11、推铲;12、转杆;13、液压缸;14、推杆;15、连接板;16、安装杆;17、固定板;18、第二电机;19、耕犁;20、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背景技术所描述的,该装置缺乏合适的破碎结构,导致在处理残余地膜时无法有效地将其破碎成小块或碎片,导致处理过程耗时较长。
为了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
具体地,请参考图1-图6,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具体包括:底车1,底车1顶部靠近中点的位置固定有立架2,底车1的一端固定有推铲11,底车1顶部的一端设置有传送结构,传送结构的一侧和立架2连接,立架2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架3,固定架3的顶部设置有筛选结构,固定架3的一侧设置有破碎结构,底车1底部设置有角度调节结构,角度调节结构的外侧固定有两个第二电机18,两个第二电机18的输出端均固定有耕犁19。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装置通过传送结构和破碎辊8的设计,使得装置能够把处理效率大幅提高,装置能够迅速将残余地膜破碎成小块或碎片,显著缩短了处理时间,降低了劳动成本,这使得装置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大量残膜,适应大规模农田的清理需求;
装置通过筛选结构的设计,有助于提高处理装置的作业效率,通过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残膜,减少了装置在处理过程中的停机时间和人工干预,从而提高了整体作业效率,这对于大规模农田的残膜处理工作尤为重要,能够显著缩短处理周期,降低劳动成本;
装置通过角度调节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能够带动耕犁19犁地,通过调整耕犁19的角度,装置可以更好地切入土壤,实现更深层次的残膜清理,对于较硬的土壤或较干燥的土壤,适当增大犁地角度可以减少阻力,提高作业效率;而对于较松软的土壤或较湿润的土壤,减小角度则有助于更深入地清理残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参照图1-图6,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包括底车1,底车1顶部靠近中点的位置固定有立架2,底车1的一端固定有推铲11,底车1顶部的一端设置有传送结构,传送结构的一侧和立架2连接,立架2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架3,固定架3的顶部设置有筛选结构,固定架3的一侧设置有破碎结构,底车1底部设置有角度调节结构,角度调节结构的外侧固定有两个第二电机18,两个第二电机18的输出端均固定有耕犁19。
传送结构包括第一传输带6和第二传输带10,底车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轨,两个固定轨相互靠近一侧的下端设置有第二传输带10,两个固定轨相互靠近一侧的上端设置有第一传输带6,使得传动结构能够传输地膜。
筛选结构包括收集框4、筛盒5、第一电机7、破碎辊8和筛棍9,固定架3内侧的底端放置有收集框4,固定架3内侧的中端固定有筛盒5,固定架3内侧的上端固有筛棍9,固定架3的一端固定有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有破碎辊8,使得筛选结构能够选出破碎的地膜。
角度调节结构包括转杆12、液压缸13、推杆14、连接板15、安装杆16、固定板17和推块20,底车1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转杆12,两个转杆12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液压缸13,液压缸13的输出端固定有推块20,推块20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推杆14,两个推杆14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板15,四个连接板15的内侧固定有两个安装杆16,两个安装杆16的两侧均固定有两个固定板17,两个固定板17的一侧均和两个第二电机18固定,两个第二电机18的输出端分别和两个耕犁19固定,使得角度调节结构能够调节耕犁19的转动角度。
第一传输带6和第二传输带10的内侧均设置有电动机,使得电动机能够带动第一传输带6和第二传输带10转动。
底车1的内侧设置有蓄电池,第一电机7、第二电机18均和蓄电池电性连接,使得装置能够被电力控制,大大的节省了人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装置通过传送结构和破碎辊8的设计,使得装置能够把处理效率大幅提高,装置能够迅速将残余地膜破碎成小块或碎片,显著缩短了处理时间,降低了劳动成本,这使得装置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大量残膜,适应大规模农田的清理需求;
装置通过筛选结构的设计,有助于提高处理装置的作业效率,通过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残膜,减少了装置在处理过程中的停机时间和人工干预,从而提高了整体作业效率,这对于大规模农田的残膜处理工作尤为重要,能够显著缩短处理周期,降低劳动成本;
装置通过角度调节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能够带动耕犁19犁地,通过调整耕犁19的角度,装置可以更好地切入土壤,实现更深层次的残膜清理,对于较硬的土壤或较干燥的土壤,适当增大犁地角度可以减少阻力,提高作业效率;而对于较松软的土壤或较湿润的土壤,减小角度则有助于更深入地清理残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使用者将装置开到地膜地,沿着地膜方向前进,在推铲11的铲力作用下,铲除的地膜出现在第二传输带10的外表面,使用者使第一传输带6和第二传输带10通电转动,第二传输带10和第一传输带6把铲除后的地膜输送到破碎辊8的底部,使用者使第一电机7通电转动,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带动破碎辊8转动,进而对地膜进行破碎,破碎后的地膜经过筛棍9落入筛盒5内侧,破碎的地膜经过筛盒5落入收集框4内侧,没有破碎的地膜则留在筛盒5的内部,适合的破碎结构能提高装置的操作便利性,在处理较厚或较坚韧的地膜时,破碎结构能够有效应对,避免装置出现堵塞或卡滞的情况,这使得装置更加稳定可靠,易于操作和维护;在完成地膜收集后,使用者使两个第二电机18通电转动,两个第二电机18输出端带动两个耕犁19转动,进而能够带动两个耕犁19对地面进行旋耕,在遇到地面高度不同时,使用者使液压缸13通电,进而液压缸13的输出端推动推块20移动,进而带动推杆14移动,推杆14的移动带动多个连接板15转动,进而带动两个安装杆16转动,从而能够调整多个耕犁19的转动角度,适合的犁地角度调节结构还能提升处理装置的易用性和操作性,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作业需求,轻松调整犁地角度,使装置更加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和条件,这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包括底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车(1)顶部靠近中点的位置固定有立架(2),所述底车(1)的一端固定有推铲(11),所述底车(1)顶部的一端设置有传送结构,所述传送结构的一侧和立架(2)连接,所述立架(2)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的顶部设置有筛选结构,所述固定架(3)的一侧设置有破碎结构,所述底车(1)底部设置有角度调节结构,所述角度调节结构的外侧固定有两个第二电机(18),两个所述第二电机(18)的输出端均固定有耕犁(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结构包括第一传输带(6)和第二传输带(10),所述底车(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轨,两个所述固定轨相互靠近一侧的下端设置有第二传输带(10),两个所述固定轨相互靠近一侧的上端设置有第一传输带(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结构包括收集框(4)、筛盒(5)、第一电机(7)、破碎辊(8)和筛棍(9),所述固定架(3)内侧的底端放置有收集框(4),所述固定架(3)内侧的中端固定有筛盒(5),所述固定架(3)内侧的上端固有筛棍(9),所述固定架(3)的一端固定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有破碎辊(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结构包括转杆(12)、液压缸(13)、推杆(14)、连接板(15)和推块(20),所述底车(1)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转杆(12),两个所述转杆(12)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液压缸(13),所述液压缸(13)的输出端固定有推块(20),所述推块(20)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推杆(14),两个所述推杆(14)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板(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结构还包括安装杆(16)和固定板(17),四个所述连接板(15)的内侧固定有两个安装杆(16),两个所述安装杆(16)的两侧均固定有两个固定板(17),两个所述固定板(17)的一侧均和两个第二电机(18)固定,两个所述第二电机(18)的输出端分别和两个耕犁(19)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带(6)和第二传输带(10)的内侧均设置有电动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车(1)的内侧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第一电机(7)、第二电机(18)均和蓄电池电性连接。
CN202420888643.3U 2024-04-26 2024-04-26 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 Active CN2226557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888643.3U CN222655702U (zh) 2024-04-26 2024-04-26 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888643.3U CN222655702U (zh) 2024-04-26 2024-04-26 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2655702U true CN222655702U (zh) 2025-03-25

Family

ID=95052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888643.3U Active CN222655702U (zh) 2024-04-26 2024-04-26 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26557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29961U (zh) 残膜回收机
CN111567161B (zh) 残膜回收机构及装置、秸秆粉碎残膜回收分离装置
CN106416597A (zh) 牵引式秸秆粉碎还田残膜回收机
CN207783468U (zh) 农田残膜回收整地机
CN213368520U (zh) 残膜回收机构及装置、秸秆粉碎残膜回收分离装置
CN104919922B (zh) 自走式残膜回收机
CN111819926A (zh) 残膜回收与秸秆还田联合作业机
CN111869483A (zh) 一种用于大棚蔬菜种植用地膜回收装置
CN103004360B (zh) 一种除茬残膜回收机
CN111771516B (zh) 棉花田秸秆粉碎及地膜清理还田作业机
CN208273509U (zh) 一种全膜双垄沟残膜回收装置
CN207269307U (zh) 螺旋式侧输送秸秆粉碎还田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
CN222655702U (zh) 一种残余地膜处理装置
CN110447380A (zh) 一种聚拢式打捆残膜回收机
CN204887890U (zh) 牵引式残膜回收机
CN113424709B (zh) 条带免耕秸秆与有机肥分层深施装置
CN112292932A (zh) 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地膜回收装置
CN209983047U (zh) 筛选式残膜回收整地机
CN210453355U (zh) 一种残膜捡拾揉搓分离装置
CN2376720Y (zh) 秸杆粉碎还田残膜回收机
CN112262629A (zh) 与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的秸秆还田残膜回收机
CN108990504B (zh) 大姜铲运振筛机构
CN107347353A (zh) 一种全自动红薯收获设备
CN213695064U (zh) 悬挂式秸秆粉碎还田残膜回收机
CN117280900A (zh) 一种农业生态环保用农膜回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