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643046U - U托装配机构及胀管机 - Google Patents
U托装配机构及胀管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643046U CN222643046U CN202420731881.3U CN202420731881U CN222643046U CN 222643046 U CN222643046 U CN 222643046U CN 202420731881 U CN202420731881 U CN 202420731881U CN 222643046 U CN222643046 U CN 2226430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mbly
- clamping
- bracket
- support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U托装配机构,并公开了具有U托装配机构的胀管机,其中U托装配机构包括支架、用于固定U托的第二固定组件和第一固定组件、升降组件及支撑组件,第一固定组件可升降地设于支架,第二固定组件设于支架,升降组件设于支架,升降组件用于驱动第一固定组件升降,支撑组件设于支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和第一驱动件,支撑座可沿靠近或者远离第一固定组件的方向移动,以使支撑座能够与第一固定组件的下侧抵接,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支撑座沿靠近或者远离第一固定组件的方向移动,升降单元无需承受第一固定组件的荷载,能够提高升降单元的使用寿命,以减少U托装备机构的故障次数,能够提高U托装配机构的使用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生产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U托装配机构及胀管机。
背景技术
在换热器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金属管和套装在其上的翅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即可保证良好的传热和导热,而且重量较轻、使用寿命较长。目前人们所采用的方法是利用胀管机,将带有球头的胀杆插入金属管将金属管胀大,然后抽出胀杆。现有的胀管机,胀管机中的用于固定金属管的U托组件是固定不动的,其高度通过丝杆机构的运动改变,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于需要不同高度的U托的工件,无需更换不同高度的U托。由于丝杆机构的运动方向与U托的高度方向相同,导致丝杆机构需要承受工件和U托组件的重量,丝杆机构的负载过大,容易损坏,维护需要频繁地更换丝杆机构,U托装配机构的使用可靠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U托装配机构,能够提高U托装配机构的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U托装配机构的胀管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U托装配机构,包括支架、用于固定U托的第二固定组件和第一固定组件、升降组件及支撑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可升降地设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设于所述支架,所述升降组件设于所述支架,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升降,所述支撑组件设于所述支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和第一驱动件,所述支撑座可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支撑座能够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的下侧抵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支撑座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U托装配机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当工件需要相同高度的U托时,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支撑座沿远离第一固定组件的方向移动,使得支撑座不位于第一固定组件的下方,再通过升降单元下降第一固定组件,使得第二固定组件与第一固定组件平齐,即可在工件组装相同高度的U托,当工件需要不同高度的U托时,可以通过升降单元抬升第一固定组件,再通过第一驱动件移动支撑座至第一固定组件的下方,此时,升降单元可以停止工作,使得第一固定组件抵接在支撑座的上方,能够垫高第一固定组件,而升降单元无需承受第一固定组件的荷载,能够提高升降单元的使用寿命,以减少U托装备机构的故障次数,能够提高U托装配机构的使用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组件配置有多组,多组所述支撑组件沿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的长度方向并排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托板组件、第一夹持组件、第一推压板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托板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推压板位于所述第一托板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一推压板可沿上下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推压板沿上下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托板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用于夹持U托,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具有夹持状态和松开状态,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一推压板之间设有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穿设于所述第一托板组件,通过所述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推压板能够使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在所述夹持状态和所述松开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座体、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座体设有用于容纳U托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避让孔和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中间位置和所述第二夹持件的中间位置均与所述座体铰接,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避让孔,以进入或者退出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二夹持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避让孔,以进入或者退出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夹持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调距孔,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调距孔,所述第一调距孔与所述第二调距孔呈交叉设置,所述第一调节件的远离所述第一托板组件的一端连接有销轴,所述销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调距孔和所述第二调距孔,且所述销轴能够与所述第一调距孔和所述第二调距的侧壁抵接,以使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夹持件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增加或者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体与所述第一安装座之间设有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用于锁紧所述座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紧结构包括锁紧板和设于所述座体的锁紧轴,所述第一托板组件包括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下托板和第二上托板,所述锁紧板夹设于述第一上托板和所述第一下托板之间,所述锁紧板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下托板并连接有推压组件,所述锁紧板设有锁紧孔,所述锁紧孔包括第三避让孔和与所述第三避让孔连通的限位孔,所述锁紧轴包括第一连接段、锁紧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锁紧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穿设于所述第一上托板并与所述座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穿设于所述第一下托板,所述锁紧段能够通过所述第三避让孔进入所述限位孔,且所述第一连接段能够与所述限位孔的上侧的周缘抵接,所述第二连接段能够与所述限位孔的下侧的周缘抵接,所述推压组件用于使所述锁紧段进入或者退出所述限位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调节件与所述座体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使所述第一调节件与所述第一下托板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支架之间设有导向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导向块和设于所述支架的导轨,所述导向块设有导向槽,所述导轨穿设于所述导向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胀管机,包括机架、工作台和以上实施例所述的U托装配机构,所述工作台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机架并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U托装配机构配置有多个,多个所述U托装配机构沿所述工作台的周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胀管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当工件需要相同高度的U托时,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支撑座沿远离第一固定组件的方向移动,使得支撑座不位于第一固定组件的下方,再通过升降单元下降第一固定组件,使得第二固定组件与第一固定组件平齐,即可在工件组装相同高度的U托,当工件需要不同高度的U托时,可以通过升降单元抬升第一固定组件,再通过第一驱动件移动支撑座至第一固定组件的下方,此时,升降单元可以停止工作,使得第一固定组件抵接在支撑座的上方,能够垫高第一固定组件,而升降单元无需承受第一固定组件的荷载,能够提高升降单元的使用寿命,以减少U托装备机构的故障次数,能够提高U托装配机构的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台与U托装配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U托装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U托装配机构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U托装配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固定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夹持组件与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夹持组件与调节件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夹持组件与调节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夹持件或第二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板与推压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
支架100、导轨110;
第一固定组件200、第一安装座210、导向块211、第一托板组件220、第一下托板221、第一上托板222、第一夹持组件230、座体231、容纳槽2311、第一避让孔2312、第二避让孔2313、第一夹持件232、第一调距孔2321、第二夹持件233、第二调距孔2331、第二驱动件240、第一调节件250、销轴251、锁紧板260、锁紧孔261、第三避让孔2611、限位孔2612、锁紧轴270、第一连接段271、锁紧段272、第二连接段273、推压组件280、弹性件290;
第二固定组件300、第二安装座310、第二托板组件320、第二下托板321、第二上托板322、第二夹持组件330;
升降组件400、升降座410、升降驱动件420;
支撑组件500、支撑座510、第一驱动件520;
工作台600、U托610、工件6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2至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U托装配机构,包括支架100、用于固定U托610的第二固定组件300和第一固定组件200、升降组件400及支撑组件500,第二固定组件300设于支架100第一固定组件200可升降地设于支架100,升降组件400设于支架100,升降组件400用于驱动第一固定组件200升降,支撑组件500设于支架100,支撑组件500包括支撑座510和第一驱动件520,支撑座510可沿靠近或者远离第一固定组件200的方向移动,以使支撑座510能够与第一固定组件200的下侧抵接,第一驱动件520用于驱动支撑座510沿靠近或者远离第一固定组件200的方向移动,如此,当工件620需要不同高度的U托610时,可以通过升降单元抬升第一固定组件200,再通过第一驱动件520移动支撑座510至第一固定组件200的下方,此时,升降单元可以停止工作,使得第一固定组件200抵接在支撑座510的上方,能够垫高第一固定组件200,而升降单元无需承受第一固定组件200的荷载,能够提高升降单元的使用寿命,以减少U托610装备机构的故障次数,能够提高U托装配机构的使用可靠性。
具体地,当工件620需要相同高度的U托610时,通过第一驱动件520驱动支撑座510沿远离第一固定组件200的方向移动,使得支撑座510不位于第一固定组件200的下方,再通过升降单元下降第一固定组件200,使得第二固定组件300与第一固定组件200平齐,即可在工件620组装相同高度的U托610,当工件620需要不同高度的U托610时,可以通过升降单元抬升第一固定组件200,再通过第一驱动件520移动支撑座510至第一固定组件200的下方,此时,升降单元可以停止工作,使得第一固定组件200抵接在支撑座510的上方,能够垫高第一固定组件200,而升降单元无需承受第一固定组件200的荷载,能够提高升降单元的使用寿命,以减少U托610装备机构的故障次数,能够提高U托装配机构的使用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升降组件400包括升降座410和升降驱动件420,升降驱动件420设于第一固定组件200,升降驱动件420的输出端与升降座410连接,升降座410用于与承托件抵接,以抬升第一固定组件200,承托件可以为工作台600、支架100或者其他固定的物件,在此不作限制。当然,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升降座410与第一固定组件200连接,升降驱动件420安装在支架100上,亦能够驱动第一固定组件200升降,在此不作详述。
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组件500配置有三组,三组支撑组件500沿第一固定组件200的长度方向并排间隔设置,能够避免第一固定组件200相对支架100倾斜的情况发生,以便于组装U托610。
当然,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撑组件500还可以配置有两组或者四组等,在此不作限制。
参照图2、图4及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组件200包括第一安装座210、第一托板组件220、第一夹持组件230、第一推压板及第二驱动件240,第一托板组件220设于第一安装座210,第一推压板位于第一托板组件220的下方,第一推压板可沿上下方向移动,第二驱动件240用于驱动第一推压板沿上下方向移动,第一夹持组件230设于第一托板组件220,第一夹持组件230用于夹持U托610,第一夹持组件230具有夹持状态和松开状态,第一夹持组件230与第一推压板之间设有第一调节件250,第一调节件250穿设于第一托板组件220,通过第一调节件250,第一推压板能够使第一夹持组件230在夹持状态和松开状态之间切换,能够便于夹紧和松开U托610。
具体地,第一安装座210与支架100连接,第一托板组件220位于第一推压板的上方,第二驱动件240配置有两个,第二驱动件240安装在第一安装座210上,且两个第二驱动件240的输出端分别位于第一推压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第一调节件250为杆状结构,第一调节件250沿上下方向设置,第一调节件250穿设于第一托板组件220,且第一调节件250的下端与第一推压板抵接,第一调节件250的上端与第一夹持组件230连接,第一推压板带动第一调节件250沿上下方向移动时,第一夹持组件230在夹持状态和松开状态之间切换,能够便于夹紧和松开U托61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夹持组件230配置有多个,多个第一夹持组件230阵列间隔设置,第一调节件250对应配置有多个,使得U托装配机构能够在工件620上同时装配多个不同高度的U托610,能够提高U托装配机构的装配效率,在此不作详述。
参照图6至图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组件230包括座体231、第一夹持件232和第二夹持件233,座体231设有用于容纳U托610的容纳槽2311,容纳槽2311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避让孔2312和第二避让孔2313,第一夹持件232的中间位置和第二夹持件233的中间位置均与座体231铰接,第一夹持件232的一端穿设于第一避让孔2312,以进入或者退出容纳槽2311,第二夹持件233的一端穿设于第二避让孔2313,以进入或者退出容纳槽2311,第一夹持件232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调距孔2321,第二夹持件233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调距孔2331,第一调距孔2321与第二调距孔2331呈交叉设置,第一调节件250的远离第一托板组件220的一端连接有销轴251,销轴251穿设于第一调距孔2321和第二调距孔2331,且销轴251能够与第一调距孔2321和第二调距的侧壁抵接,以使第一夹持件232的一端和第二夹持件233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增加或者减小,第一夹持组件230在夹持状态时,第一夹持件232的一端和第二夹持件233的一端均容置于容纳槽2311内,第一夹持组件230在松开状态时,第一夹持件232的一端和第二夹持件233的一端均退出容纳槽2311,能够便于夹持和松开U托610。
具体地,容纳槽2311的底壁呈弧形结构,以与U托610的弯折部的形状相匹配,第一夹持件232的铰接位置和第二夹持件233的铰接位置同轴设置,且第一夹持件232的铰接位置和第二夹持件233的铰接位置均位于容纳槽2311的下方,第一调距孔2321的延伸方向和第二调距孔2331的延伸方向均与上下方向倾斜设置,第一调节件250沿上下方向移动时,第一夹持件232的一端和第二夹持件233的一端能够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第一夹持件232的一端和第二夹持件233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增加或者减小,使得第一夹持组件230能够在夹持状态和松开状态之间切换,当第一夹持组件230由松开状态切换至夹持状态时,第一调节件250带动第一夹持件232和第二夹持件233向下移动,使得第一夹持件232的一端和第二夹持件233的一端相互靠近,且第一夹持件232的一端和第二夹持件233的一端能够推压U托610与容纳槽2311的侧壁抵接,从而限制U托610上下移动,能够便于固定U托610,当第一夹持组件230由夹持状态切换至松开状态时,第一调节件250带动第一夹持件232和第二夹持件233向上移动,使得第一夹持件232的一端和第二夹持件233的一端相互远离,第一夹持件232的一端和第二夹持件233的一端均退出容纳槽2311,即可松开U托610,能够方便取出工件620。
参照图4、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座体231与第一安装座210之间设有锁紧结构,锁紧结构用于锁紧座体231,能够便于安装和拆卸座体231。
参照图4、图5及图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锁紧结构包括锁紧板260和设于座体231的锁紧轴270,第一托板组件220包括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下托板221和第二上托板322,锁紧板260夹设于述第一上托板222和第一下托板221之间,锁紧板260可滑动地设于第一下托板221并连接有推压组件280,锁紧板260设有锁紧孔261,锁紧孔261包括第三避让孔2611和与第三避让孔2611连通的限位孔2612,锁紧轴270包括第一连接段271、锁紧段272和第二连接段273,锁紧段27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段271和第二连接段273连接,第一连接段271穿设于第一上托板222并与座体231连接,第二连接段273穿设于第一下托板221,锁紧段272能够通过第三避让孔2611进入限位孔2612,且第一连接段271能够与限位孔2612的上侧的周缘抵接,第二连接段273能够与限位孔2612的下侧的周缘抵接,推压组件280用于使锁紧段272进入或者退出限位孔2612,能够便于安装和拆卸座体231。
具体地,沿上下方向,锁紧板260位于第一上托板222和第一下托板221之间,锁紧板260可沿其长度方向移动,限位孔2612和第三避让孔2611沿锁紧板260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推压组件280能够推压锁紧板260沿其长度方向移动,以使锁紧段272能够进入或者退出限位孔2612,由于第一连接段271穿设于第一上托板222,使得座体231无法相对第一上托板222沿水平方向移动,当锁紧段272进入限位孔2612时,第一连接段271能够与限位孔2612的上侧的周缘抵接,第二连接段273能够与限位孔2612的下侧的周缘抵接,能够限制锁紧段272上下移动,从而限制座体231相对第一上托板222上下移动,即可完成座体231的锁紧,需要松开座体231时,可以通过推压组件280推压锁紧板260,以使锁紧段272进入第三避让孔2611,操作人员可以向上取出座体231,能够便于安装和拆卸座体231。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段271、锁紧段272和第二连接段273的直径均小于第三避让孔2611的直径,锁紧段272的直径小于第一连接段271和第二连接段273的直径,第一连接段271和第二连接段273的直径大于限位孔2612的直径,在此不作详述。
需要说明的是,锁紧结构也可以是凸轮锁紧结构或者偏心轮锁紧结构,在此不作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推压组件280为肘夹结构,在此不作详述。
当然,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推压组件280也可以为气缸或者液压缸等动力部件,在此不作限制。
参照图7、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节件250与座体231之间设有弹性件290,弹性件290用于使第一调节件250与第一下托板221抵接,使得第一夹持组件230能够自动由松开状态切换至夹持状态,能够方便装夹U托610。
具体地,弹性件290套设于第一调节件250,弹性件290的一端与第一调节件250抵接,弹性件290的另一端与座体231抵接,当第一下托板221推压第一调节件250向上移动时,弹性件290被压缩,弹性件290获得弹性势能,第一夹持组件230由夹持状态切换至松开状态,当第一下托板221向下移动时,第一下托板221松开第一调节件250,第一调节件250在弹性件290的弹性势能的作用下向下移动,第一夹持组件230能够自动由松开状态切换至夹持状态,能够方便装夹U托610。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290为压缩弹簧或者橡胶件等能够发生轴向弹性变形的部件,在此不作限制。
参照图1、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座210与支架100之间设有导向结构,能够对第一安装座210进行导向,以使第一安装座210沿上下方向移动,能够提高第一固定组件200的移动稳定性。
参照图1、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向结构包括设于第一安装座210的导向块211和设于支架100的导轨110,导向块211设有导向槽,导轨110穿设于导向槽,能够对第一安装座210进行导向,以使第一安装座210沿上下方向移动,能够提高第一固定组件200的移动稳定性。
具体地,导轨110穿设于导向槽并能够与导向槽的侧壁连接,能够对第一安装座210进行导向,以使第一安装座210沿上下方向移动,能够提高第一固定组件200的移动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导向结构也可以是导向轴与导向孔配合的结构,导向轴设于第一安装座210,导向孔设于支架100,导向孔为腰型孔结构,导向孔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导向轴穿设于导向孔,亦能够对第一安装座210进行导向,在此不作详述。
参照图2、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组件300包括第二安装座310、第二托板组件320、第二夹持组件330、第二推压板及第二驱动件240,第二托板组件320设于第二安装座310,第二推压板位于第二托板组件320的下方,第二推压板可沿上下方向移动,第二驱动件240用于驱动第二推压板沿上下方向移动,第二夹持组件330设于第二托板组件320,第二夹持组件330用于夹持U托610,第二夹持组件330具有夹持状态和松开状态,第二夹持组件330与第二推压板之间设有第二调节件,第二调节件穿设于第二托板组件320,通过第二调节件,第二推压板能够使第二夹持组件330在夹持状态和松开状态之间切换,能够便于夹紧和松开U托610。
具体地,第二安装座310与支架100连接,第二托板组件320位于第二推压板的上方,第二驱动件240配置有两个,第二驱动件240安装在第二安装座310上,且两个第二驱动件240的输出端分别位于第二推压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第二调节件为杆状结构,第二调节件沿上下方向设置,第二调节件穿设于第二托板组件320,且第二调节件的下端与第二推压板抵接,第二调节件的上端与第二夹持组件330连接,第二推压板带动第二调节件沿上下方向移动时,第二夹持组件330在夹持状态和松开状态之间切换,能够便于夹紧和松开U托610。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夹持组件330的具体结构与第一夹持组件230的具体结构相同,在此不作详述。
参照图1、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胀管机,包括机架、工作台600和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U托装配机构,工作台600可转动地设于机架并连接有驱动组件,U托装配机构配置有多个,多个U托装配机构沿工作台600的周向间隔设置当工件620需要不同高度的U托610时,可以通过升降单元抬升第一固定组件200,再通过第一驱动件520移动支撑座510至第一固定组件200的下方,此时,升降单元可以停止工作,使得第一固定组件200抵接在支撑座510的上方,能够垫高第一固定组件200,而升降单元无需承受第一固定组件200的荷载,能够提高升降单元的使用寿命,以减少U托610装备机构的故障次数,能够提高U托装配机构的使用可靠性。
具体地,当工件620需要相同高度的U托610时,通过第一驱动件520驱动支撑座510沿远离第一固定组件200的方向移动,使得支撑座510不位于第一固定组件200的下方,再通过升降单元下降第一固定组件200,使得第二固定组件300与第一固定组件200平齐,即可在工件620组装相同高度的U托610,当工件620需要不同高度的U托610时,可以通过升降单元抬升第一固定组件200,再通过第一驱动件520移动支撑座510至第一固定组件200的下方,此时,升降单元可以停止工作,使得第一固定组件200抵接在支撑座510的上方,能够垫高第一固定组件200,而升降单元无需承受第一固定组件200的荷载,能够提高升降单元的使用寿命,以减少U托610装备机构的故障次数,能够提高U托装配机构的使用可靠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U托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100);
用于固定U托(610)的第一固定组件(200)和第二固定组件(300),所述第一固定组件(200)可升降地设于所述支架(100),所述第二固定组件(300)设于所述支架(100);
升降组件(400),设于所述支架(100),所述升降组件(400)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固定组件(200)升降;
支撑组件(500),设于所述支架(100),所述支撑组件(500)包括支撑座(510)和第一驱动件(520),所述支撑座(510)可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固定组件(200)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支撑座(510)能够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200)的下侧抵接,所述第一驱动件(520)用于驱动所述支撑座(510)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固定组件(200)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托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500)配置有多组,多组所述支撑组件(500)沿所述第一固定组件(200)的长度方向并排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托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200)包括第一安装座(210)、第一托板组件(220)、第一夹持组件(230)、第一推压板及第二驱动件(240),所述第一托板组件(220)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210),所述第一推压板位于所述第一托板组件(220)的下方,所述第一推压板可沿上下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件(240)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推压板沿上下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30)设于所述第一托板组件(220),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30)用于夹持U托(610),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30)具有夹持状态和松开状态,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30)与所述第一推压板之间设有第一调节件(250),所述第一调节件(250)穿设于所述第一托板组件(220),通过所述第一调节件(250),所述第一推压板能够使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30)在所述夹持状态和所述松开状态之间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托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30)包括座体(231)、第一夹持件(232)和第二夹持件(233),所述座体(231)设有用于容纳U托(610)的容纳槽(2311),所述容纳槽(2311)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避让孔(2312)和第二避让孔(2313),所述第一夹持件(232)的中间位置和所述第二夹持件(233)的中间位置均与所述座体(231)铰接,所述第一夹持件(232)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避让孔(2312),以进入或者退出所述容纳槽(2311),所述第二夹持件(233)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避让孔(2313),以进入或者退出所述容纳槽(2311),所述第一夹持件(232)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调距孔(2321),所述第二夹持件(233)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调距孔(2331),所述第一调距孔(2321)与所述第二调距孔(2331)呈交叉设置,所述第一调节件(250)的远离所述第一托板组件(220)的一端连接有销轴(251),所述销轴(251)穿设于所述第一调距孔(2321)和所述第二调距孔(2331),且所述销轴(251)能够与所述第一调距孔(2321)和所述第二调距的侧壁抵接,以使所述第一夹持件(232)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夹持件(233)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增加或者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U托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231)与所述第一托板组件(220)之间设有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用于锁紧所述座体(2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托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包括锁紧板(260)和设于所述座体(231)的锁紧轴(270),所述第一托板组件(220)包括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下托板(221)和第二上托板(322),所述锁紧板(260)夹设于述第一上托板(222)和所述第一下托板(221)之间,所述锁紧板(260)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下托板(221)并连接有推压组件(280),所述锁紧板(260)设有锁紧孔(261),所述锁紧孔(261)包括第三避让孔(2611)和与所述第三避让孔(2611)连通的限位孔(2612),所述锁紧轴(270)包括第一连接段(271)、锁紧段(272)和第二连接段(273),所述锁紧段(27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段(271)和所述第二连接段(27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271)穿设于所述第一上托板(222)并与所述座体(23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273)穿设于所述第一下托板(221),所述锁紧段(272)能够通过所述第三避让孔(2611)进入所述限位孔(2612),且所述第一连接段(271)能够与所述限位孔(2612)的上侧的周缘抵接,所述第二连接段(273)能够与所述限位孔(2612)的下侧的周缘抵接,所述推压组件(280)用于使所述锁紧段(272)进入或者退出所述限位孔(26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U托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250)与所述座体(231)之间设有弹性件(290),所述弹性件(290)用于使所述第一调节件(250)与所述第一下托板(221)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托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210)与所述支架(100)之间设有导向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U托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210)的导向块(211)和设于所述支架(100)的导轨(110),所述导向块(211)设有导向槽,所述导轨(110)穿设于所述导向槽。
10.一种胀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工作台(600)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U托装配机构,所述工作台(600)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机架并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U托装配机构配置有多个,多个所述U托装配机构沿所述工作台(600)的周向间隔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731881.3U CN222643046U (zh) | 2024-04-09 | 2024-04-09 | U托装配机构及胀管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731881.3U CN222643046U (zh) | 2024-04-09 | 2024-04-09 | U托装配机构及胀管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643046U true CN222643046U (zh) | 2025-03-21 |
Family
ID=95003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731881.3U Active CN222643046U (zh) | 2024-04-09 | 2024-04-09 | U托装配机构及胀管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643046U (zh) |
-
2024
- 2024-04-09 CN CN202420731881.3U patent/CN22264304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15329B (zh) | 一种双头螺柱自动拧紧装置及汽车发动机双头螺柱装配线 | |
CN109759736B (zh) | 压缩机同心定位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压缩机焊接系统 | |
CN113927294A (zh) | 一种翻转定位装置 | |
CN111215490B (zh) | 金属管双头折弯机 | |
CN118699839A (zh) | 一种杆状液压油缸加工用镗削机构 | |
CN222643046U (zh) | U托装配机构及胀管机 | |
CN109773362B (zh) | 压缩机焊接系统 | |
CN210789935U (zh) | 高精度全自动螺钉状工件扶正装置 | |
CN219211302U (zh) | 一种模具生产加工用冲孔装置 | |
CN219310554U (zh) | 一种焊接固定工装 | |
CN117691813A (zh) | 一种安装转子磁钢片的方法 | |
CN117444584A (zh) | 一种外转子风机的自动压装设备 | |
CN217497815U (zh) | 一种轴承装配机用上料装置 | |
CN216227727U (zh) | 一种具有快速切换功能的零部件连接用定位装置 | |
CN212793196U (zh) | 一种钻床夹具 | |
CN210121734U (zh) | 压缩机同心定位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压缩机焊接系统 | |
CN210236968U (zh) | 一种用于混合机托辊拆装的支撑装置 | |
CN216542987U (zh) | 一种用于汽车组装的定位夹具 | |
CN220150310U (zh) |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截桩机 | |
CN220055322U (zh) | 适用于多尺寸工件的定位滑台装置 | |
CN222359475U (zh) | 一种火炬头的加工工装 | |
CN221211376U (zh) | 一种抱紧装置 | |
CN219426056U (zh) | 一种热铆焊接装置 | |
CN214109431U (zh) | 自输送立式轴承座装配工装 | |
CN217535325U (zh) | 海底钢管桩支撑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