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633362U - 风电机组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风电机组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633362U CN222633362U CN202421551542.3U CN202421551542U CN222633362U CN 222633362 U CN222633362 U CN 222633362U CN 202421551542 U CN202421551542 U CN 202421551542U CN 222633362 U CN222633362 U CN 2226333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frame
- air
- cabin
- vibr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06010010904 Convulsion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36461 convul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108010066057 cabin-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749 cleanli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风电机组冷却装置,包括机舱,机舱顶端的一侧开设有抽风口,抽风口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对机舱内部进行抽风的抽风扇,抽风口的顶端外部设置有用于对抽风口加以防护的防护组件,抽风扇能够在对机舱内部抽风后将所形成的抽出气流经防护组件排放至机舱外部,机舱底端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的内部卡合连接有限位组件,进风口的底端以可拆卸方式连接有滤箱,滤箱的内部上方设置有板式滤芯,滤箱的底端设有橡胶框,橡胶框的框内侧设置滤网,滤网的顶端设置有置于滤箱内部的振动马达,振动马达的顶端设置有能够在振动马达的振动下对板式滤芯进行拍打振灰的拍打振灰组件。本申请结构紧凑,实用性好,具有冷却效果好,方便清理灰尘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电机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组是将风的动能转换为电能的系统,风力发电机组包括风轮、发电机,它有叶片受风力旋转发电、发电机机头转动等功能。风力发电机组在发电运行时,受其运行特性影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热量,随着装置长时间的运行工作,其产生的热量也会愈发增加,由于风力发电机组本身的散热能力不足以保证装置的长时间安全运行,实际应用中通常会利用冷却装置来改善风力发电机组的散热能力。
现有技术中,对于维护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行所用的冷却装置,通常是在风电机外壳内加以抽风机和散热风扇的设置,以对装置内部进行降温,这种方式短时间内能起到一定的降温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加风力发电机组外围恶劣的风沙环境,进入装置内部的降温气流清洁度较差,导致这种装置的降温效果会逐步变差,从而影响散热功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风电机组冷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对于维护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行所用的冷却装置短时间内能起到一定的降温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加风力发电机组外围恶劣的风沙环境,进入装置内部的降温气流清洁度较差,导致降温效果会逐步变差,从而影响散热功效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风电机组冷却装置,包括机舱,所述机舱顶端的一侧开设有抽风口,所述抽风口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对所述机舱内部进行抽风的抽风扇,所述抽风口的顶端外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抽风口加以防护的防护组件,所述抽风扇能够在对所述机舱内部抽风后将所形成的抽出气流经所述防护组件排放至所述机舱外部,所述机舱底端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内部卡合连接有限位组件,所述进风口的底端以可拆卸方式连接有滤箱,所述滤箱的内部上方设置有板式滤芯,所述滤箱的底端设有橡胶框,所述橡胶框的框内侧设置滤网,所述滤网的顶端设置有置于所述滤箱内部的振动马达,所述振动马达的顶端设置有能够在所述振动马达的振动下对所述板式滤芯进行拍打振灰的拍打振灰组件。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风道、定位框、堵板和单向阀;
所述风道的进风端固定设置有所述定位框,所述定位框的底端通过螺丝与所述抽风口固定连接,所述风道的出风端固定设置有使所述抽风扇抽风后所形成的抽出气流单方向朝外界排放的单向阀,所述风道在靠近设置所述单向阀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所述堵板。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抽风口的顶部卡合连接有第一密封条,所述进风口的底部卡合连接有第二密封条,所述滤箱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顶端通过螺丝与所述进风口的底端连接。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压框、挡条、滑板和限位杆;
所述压框两侧的内壁均固定设置有所述挡条,两个所述挡条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所述滑板,所述滑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所述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压框滑动连接,所述进风口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限位杆卡合连接的限位槽。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板另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穿出所述挡条并与所述挡条滑动连接,所述拉杆的表面套设有支撑弹簧,所述拉杆位于所述挡条外的一端设置有拉钮。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滤箱的内顶部一圈设置有挡框,所述板式滤芯的底端与所述挡框的顶端搭接,所述板式滤芯的顶端与所述压框的底端搭接,所述滤箱的底端通过螺丝固定设置有底框,所述橡胶框与所述底框的内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振动马达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滤网为钢制网,所述支撑板的底端与所述滤网顶端的中部焊接,所述振动马达的顶端通过立板焊接有斜面板,所述斜面板上设置有拍打振灰组件。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拍打振灰组件包括抖动弹簧、摆动杆、拍打板、支撑杆和托板;
所述斜面板上均匀设置有四个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斜面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段杆身上设置有所述托板,每个所述支撑杆的上段均套设有所述抖动弹簧,所述抖动弹簧的底端与所述托板固定连接,所述抖动弹簧的上段部分套连有所述摆动杆,所述摆动杆的顶端设置有所述拍打板,所述抖动弹簧的顶端与所述拍打板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拍打板的顶端与所述板式滤芯的底端抵接。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申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通过抽风扇和抽风口能够排出机舱内部的空气,可使机舱内呈负压状态,能够在机舱内实现气流的流动,外部的空气通过进风口能够进入机舱内,热量上升的空气气流通过防护组件排放而出,能够提高机舱内部风电机组的冷却效果,通过滤网和板式滤芯能够对进入机舱内的气流提供双重过滤,避免了灰尘的进入,通过防护组件能够防止灰尘和异物通过抽风口进入机舱内,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在恶劣的风沙环境中应用。
2、本申请在滤网的顶端设置置于滤箱内部的振动马达,通过振动马达,能够定期对滤网振动以进行灰尘的清洁,同时,振动马达顶端通过设置拍打振灰组件,能够在振动马达的振动下对板式滤芯进行拍打振灰,从而实现同时清理滤网和板式滤芯的效果,从而能够保证滤网和板式滤芯的通风能力,避免了机舱的内部因通风不良产生积热的现象;同时,采用橡胶框来设置滤网,能够避免振动马达的激振力直接传递至滤箱,通过限位组件的设置,能够对板式滤芯的顶端限位,防止拍打振灰组件在对板式滤芯拍打振灰时使板式滤芯进入机舱内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风电机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滤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拍打振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图3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舱;2、抽风口;3、抽风扇;4、第一密封条;5、防护组件;501、风道;502、定位框;503、堵板;504、单向阀;6、进风口;7、限位槽;8、滤箱;9、安装框;10、挡框;11、底框;12、橡胶框;13、滤网;14、支撑板;15、振动马达;16、抖动弹簧;17、限位组件;1701、压框;1702、挡条;1703、滑板;1704、限位杆;1705、拉杆;1706、支撑弹簧;1707、拉钮;18、板式滤芯;19、第二密封条;20、支撑杆;21、托板;22、斜面板;23、立板;24、摆动杆;25、拍打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也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风电机组冷却装置,包括机舱1,机舱1顶端的一侧开设有抽风口2,抽风口2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对机舱1内部进行抽风的抽风扇3,抽风口2的顶端外部设置有用于对抽风口2加以防护的防护组件5,抽风扇3能够在对机舱1内部抽风后将所形成的抽出气流经防护组件5排放至机舱1外部。
机舱1底端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6,进风口6的内部卡合连接有限位组件17,进风口6的底端以可拆卸方式连接有滤箱8,滤箱8的内部上方设置有板式滤芯18,滤箱8的底端设有橡胶框12,橡胶框12的框内侧设置滤网13,滤网13的顶端设置有置于滤箱8内部的振动马达15,振动马达15的顶端设置有能够在振动马达15的振动下对板式滤芯18进行拍打振灰的拍打振灰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电机组冷却装置,通过抽风扇3和抽风口2能够排出机舱1内部的空气,可使机舱1内呈负压状态,能够在机舱1内实现气流的流动,外部的空气通过进风口6能够进入机舱1内,热量上升的空气气流通过防护组件5排放而出,能够提高机舱1内部风电机组的冷却效果,通过滤网13和板式滤芯18能够对进入机舱1内的气流提供双重过滤,避免了灰尘的进入,通过防护组件5能够防止灰尘和异物通过抽风口2进入机舱1内,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在恶劣的风沙环境中应用。
本申请实施例在滤网13的顶端设置置于滤箱内部的振动马达15,通过振动马达15,能够定期对滤网13振动以进行灰尘的清洁,同时,振动马达15顶端通过设置拍打振灰组件,能够在振动马达15的振动下对板式滤芯18进行拍打振灰,从而实现同时清理滤网13和板式滤芯18的效果,从而能够保证滤网13和板式滤芯18的通风能力,避免了机舱1的内部因通风不良产生积热的现象。
同时,本申请实施例采用橡胶框来设置滤网13,能够避免振动马达15的激振力直接传递至滤箱,通过限位组件的设置,能够对板式滤芯18的顶端限位,防止拍打振灰组件在对板式滤芯18拍打振灰时使板式滤芯18进入机舱1内部。
综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电机组冷却装置,结构紧凑,实用性好,具有冷却效果好,方便清理灰尘的优点。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防护组件5包括风道501、定位框502、堵板503和单向阀504。
其中,风道501的进风端固定设置有定位框502,定位框502的底端通过螺丝与抽风口2固定连接,风道501的出风端固定设置有使抽风扇3抽风后所形成的抽出气流单方向朝外界排放的单向阀504,单向阀504的设置,同时能够阻止外部空气通过单向阀504进入到风道501内,风道501在靠近设置单向阀50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堵板503。
可选地,抽风口2的顶部卡合连接有第一密封条4,进风口6的底部卡合连接有第二密封条19,滤箱8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安装框9,安装框9的顶端通过螺丝与进风口6的底端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19,能够保证抽风口2和进风口6的密封性,不易漏风。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组件17包括压框1701、挡条1702、滑板1703和限位杆1704。
其中,压框1701两侧的内壁均固定设置有挡条1702,两个挡条1702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滑板1703,滑板170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限位杆1704,限位杆1704与压框1701滑动连接,进风口6的两侧均设有与限位杆1704卡合连接的限位槽7。可选地,滑板1703另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拉杆1705,拉杆1705穿出挡条1702并与挡条1702滑动连接,拉杆1705的表面套设有支撑弹簧1706,拉杆1705位于挡条1702外的一端设置有拉钮1707。
使用时,可通过拉动滑板1703外侧的拉钮1707,使得弹簧1706压缩的同时,带动滑板1703所连接的两个限位杆1704向压框1701内侧滑进,从而将限位杆1704从限位槽7内拔出,从而可方便取下此压框1701;同时在松开拉钮1707后,受弹簧1706的弹力作用,弹簧1706能够对滑板1703进行支撑,可将限位杆1704推入限位槽7中,从而能够对压框1701限位。安装好的压框1701能够对板式滤芯18的顶端限位,可防止其竖向浮动,从而能够保持其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滤箱8的内顶部一圈设置有挡框10,板式滤芯18的底端与挡框10的顶端搭接,板式滤芯18的顶端与压框1701的底端搭接,滤箱8的底端通过螺丝固定设置有底框11,橡胶框12与底框11的内部固定连接。
使用安装中,滤箱8内的板式滤芯18限制在挡框10与压框1701之间,通过对滤箱8设置挡框10,能够对板式滤芯18的底端进行限位,保证其稳定。同时,通过拆卸底框11,可方便取下滤箱8内部的振动马达15来进行维护保养。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振动马达15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板14,滤网13为钢制网,钢制网上均匀设置有网眼,空气可正常进入,支撑板14的底端与滤网13顶端的中部焊接,振动马达15的顶端通过立板23焊接有斜面板22,斜面板22上设置有拍打振灰组件。斜面板22能够防止在对板式滤芯18拍打振灰操作时使灰尘直落在振动马达15的表面。
可选地,拍打振灰组件包括抖动弹簧16、摆动杆24、拍打板25、支撑杆20和托板21。
其中,斜面板22上均匀设置有四个支撑杆20,支撑杆20的底端与斜面板22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杆20的上段杆身上设置有托板21,每个支撑杆20的上段均套设有抖动弹簧16,抖动弹簧16的底端与托板21固定连接,抖动弹簧16的上段部分套连有摆动杆24,摆动杆24的顶端设置有拍打板25,其中,抖动弹簧16的顶端与拍打板25底端固定连接,拍打板25的顶端与板式滤芯18的底端抵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摆动杆24和支撑杆20在竖向同轴布置,但并不直接连接,而是通过抖动弹簧16将二者间接连接起来,二者这间留有间隔,以实现抖动的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其中的通过托板21和支撑杆20能够对抖动弹簧16的底部限位,抖动弹簧16的顶部通过摆动杆24能够支撑拍打板25,振动马达15开启状态下,抖动弹簧16在抖动时,能够通过拍打板25对板式滤芯18进行拍打,以实现对板式滤芯18的拍打清理,避免板式滤芯18灰尘过多而影响使用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电机组冷却装置在使用时,抽风口2和进风口6能够保证机舱1内外空气的流通,工作人员通过抽风扇3排出机舱1内部的空气,使机舱1内呈负压状态,在机舱1内实现气流的流动,外部的空气通过进风口6能够进入机舱1内,热量上升的气流通过防护组件5的风道501能够排放,单向阀504的设置,能够防止气流的回流,即可对机舱1内部风电机组进行冷却。在停止抽风扇3的工作后,单向阀504能够防止灰尘和异物通过抽风口2进入机舱1内。
冷却过程中,滤网13和板式滤芯18能够对气流中的灰尘进行双重过滤,能够保持进入机舱内气流的清洁,可防止灰尘污染机舱1内部的风电机组,工作人员定期通过振动马达15对滤网13振动的同时,斜面板22能够将振动传递至抖动弹簧16,抖动弹簧16通过拍打板25能够对板式滤芯18进行拍打,即可同时清理滤网13和板式滤芯18,斜面板22能够防止灰尘直落在振动马达15的表面,确保了滤网13和板式滤芯18的通风能力,避免了机舱1的内部因通风不良产生积热的现象,振动马达15工作时,橡胶框12能够避免振动马达15的激振力直接传递至滤箱8,可保持滤箱8的稳定性。
当需要取出板式滤芯18时,工作人员首先通过拆卸滤箱8的安装框9上的螺丝,将滤箱8从机舱1的进风口6处拆卸下来,滤箱8拆卸下来后,即可快速取出滤箱8内的板式滤芯18,对于限位组件17,则可不用取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风电机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舱(1),所述机舱(1)顶端的一侧开设有抽风口(2),所述抽风口(2)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对所述机舱(1)内部进行抽风的抽风扇(3),所述抽风口(2)的顶端外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抽风口(2)加以防护的防护组件(5),所述抽风扇(3)能够在对所述机舱(1)内部抽风后将所形成的抽出气流经所述防护组件(5)排放至所述机舱(1)外部,所述机舱(1)底端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6),所述进风口(6)的内部卡合连接有限位组件(17),所述进风口(6)的底端以可拆卸方式连接有滤箱(8),所述滤箱(8)的内部上方设置有板式滤芯(18),所述滤箱(8)的底端设有橡胶框(12),所述橡胶框(12)的框内侧设置滤网(13),所述滤网(13)的顶端设置有置于所述滤箱(8)内部的振动马达(15),所述振动马达(15)的顶端设置有能够在所述振动马达(15)的振动下对所述板式滤芯(18)进行拍打振灰的拍打振灰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机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5)包括风道(501)、定位框(502)、堵板(503)和单向阀(504);
所述风道(501)的进风端固定设置有所述定位框(502),所述定位框(502)的底端通过螺丝与所述抽风口(2)固定连接,所述风道(501)的出风端固定设置有使所述抽风扇(3)抽风后所形成的抽出气流单方向朝外界排放的单向阀(504),所述风道(501)在靠近设置所述单向阀(50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所述堵板(5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电机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口(2)的顶部卡合连接有第一密封条(4),所述进风口(6)的底部卡合连接有第二密封条(19),所述滤箱(8)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安装框(9),所述安装框(9)的顶端通过螺丝与所述进风口(6)的底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机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17)包括压框(1701)、挡条(1702)、滑板(1703)和限位杆(1704);
所述压框(1701)两侧的内壁均固定设置有所述挡条(1702),两个所述挡条(1702)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所述滑板(1703),所述滑板(170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所述限位杆(1704),所述限位杆(1704)与所述压框(1701)滑动连接,所述进风口(6)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限位杆(1704)卡合连接的限位槽(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电机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1703)另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拉杆(1705),所述拉杆(1705)穿出所述挡条(1702)并与所述挡条(1702)滑动连接,所述拉杆(1705)的表面套设有支撑弹簧(1706),所述拉杆(1705)位于所述挡条(1702)外的一端设置有拉钮(170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电机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箱(8)的内顶部一圈设置有挡框(10),所述板式滤芯(18)的底端与所述挡框(10)的顶端搭接,所述板式滤芯(18)的顶端与所述压框(1701)的底端搭接,所述滤箱(8)的底端通过螺丝固定设置有底框(11),所述橡胶框(12)与所述底框(11)的内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风电机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马达(15)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板(14),所述滤网(13)为钢制网,所述支撑板(14)的底端与所述滤网(13)顶端的中部焊接,所述振动马达(15)的顶端通过立板(23)焊接有斜面板(22),所述斜面板(22)上设置有拍打振灰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电机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打振灰组件包括抖动弹簧(16)、摆动杆(24)、拍打板(25)、支撑杆(20)和托板(21);
所述斜面板(22)上均匀设置有四个所述支撑杆(20),所述支撑杆(20)的底端与所述斜面板(2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0)的上段杆身上设置有所述托板(21),每个所述支撑杆(20)的上段均套设有所述抖动弹簧(16),所述抖动弹簧(16)的底端与所述托板(21)固定连接,所述抖动弹簧(16)的上段部分套连有所述摆动杆(24),所述摆动杆(24)的顶端设置有所述拍打板(25),所述抖动弹簧(16)的顶端与所述拍打板(25)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拍打板(25)的顶端与所述板式滤芯(18)的底端抵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551542.3U CN222633362U (zh) | 2024-07-03 | 2024-07-03 | 风电机组冷却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551542.3U CN222633362U (zh) | 2024-07-03 | 2024-07-03 | 风电机组冷却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633362U true CN222633362U (zh) | 2025-03-18 |
Family
ID=94965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1551542.3U Active CN222633362U (zh) | 2024-07-03 | 2024-07-03 | 风电机组冷却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633362U (zh) |
-
2024
- 2024-07-03 CN CN202421551542.3U patent/CN22263336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1011989A1 (zh) | 一种鼓风机 | |
CN214698425U (zh) | 一种人防工程用离心式通风机 | |
CN115602416A (zh) | 一种一体化的带有防凝露结构的变压器整流器装置 | |
CN222633362U (zh) | 风电机组冷却装置 | |
CN115523109A (zh) | 一种风电机组塔筒散热系统 | |
CN214804426U (zh) | 一种用于吸尘器的降噪装置 | |
CN219458455U (zh) | 一种防护性能好的电能计量箱 | |
CN212991740U (zh) | 一种配电箱用高效散热装置 | |
CN211116678U (zh) | 一种低噪音离心风机 | |
CN214196601U (zh) |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制冷设备用压缩机 | |
CN215057939U (zh) | 海上风电新型机舱进气系统 | |
CN211529107U (zh) | 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 | |
CN221428767U (zh) | 一种用于储能变流器的除尘装置 | |
CN210637150U (zh) | 一种发电机组通风结构 | |
CN214625168U (zh) | 一种电动车用电池恒温保护结构 | |
CN217029439U (zh) | 一种能够高效出风的风机双蜗壳结构 | |
CN206929052U (zh) | 一种空压机的箱壳 | |
CN218678803U (zh) | 一种便于散热的变频器外壳 | |
CN212252932U (zh) | 一种外转子风机 | |
CN211116078U (zh) | 一种长隧道用通风换气装置 | |
CN219304301U (zh) | 一种防护降温箱式变电站 | |
CN218401559U (zh) | 一种炸药存放装置 | |
CN222582177U (zh) | 一种发电机风循环过滤冷却器 | |
CN216620132U (zh) | 一种带有净化功能的排气扇 | |
CN211233467U (zh) | 一种框架型无底壳平行流冷凝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