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596156U - 一种新型的摩托车消声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摩托车消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2596156U
CN222596156U CN202421401629.2U CN202421401629U CN222596156U CN 222596156 U CN222596156 U CN 222596156U CN 202421401629 U CN202421401629 U CN 202421401629U CN 222596156 U CN222596156 U CN 2225961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noise reduction
air inlet
arc cov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140162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俊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oqing City Gaoyao District Kangcheng Hard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oqing City Gaoyao District Kangcheng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oqing City Gaoyao District Kangcheng Hard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oqing City Gaoyao District Kangcheng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140162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25961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25961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25961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摩托车消声器,包括筒体和进气管,筒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将筒体的内腔分成前腔室、中腔室和后腔室;前腔室内设置有由圆弧罩体和内管组成的第一降噪组件,内管位于圆弧罩体与筒体之间,内管的一端与第一隔板连接,另一端与圆弧罩体的罩口外侧连接,筒体与圆弧罩体和内管之间形成第一前腔室,内管与圆弧罩体和第一隔板之间形成第二前腔室,第一隔板位于内管与筒体之间的位置上开设有连通中腔室的通孔;进气管设置于前腔室,进气管位于圆弧罩体内的位置上开设有前消音孔。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消除低频噪音,而且有效的降低噪音。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摩托车消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消声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摩托车消声器。
背景技术
人们除了对摩托车的动力性、经济性要求之外,对消声器的降噪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为解决消声器的气流噪声、尾管驻波等噪音,通常会在消声器腔内增加消音棉,消声棉内及消声棉之间会形成无数个多孔间隙,当进入腔内的声波传递到这些间隙中时,与间隙中的空气不断摩擦,使声波不断衰减,从而实现降低噪音的目的;过程中声波频率越高,粒子振动越激烈,声波衰减得也越厉害。
但是在消音器体积较小的情况下,一般对中高频率的声波的消声效果相对较好,但对低频噪音的消声效果却达不到要求。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研发一种新型的摩托车消声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消除低频噪音,而且有效的降低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的摩托车消声器,包括筒体和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内部从进气向排气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将筒体的内腔分成互相独立的前腔室、中腔室和后腔室;
所述前腔室内设置有用于消除低频噪音的第一降噪组件,所述第一降噪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圆弧罩体和内管,所述圆弧罩体的罩口朝向进气端,所述内管位于圆弧罩体与筒体之间,所述内管的一端与第一隔板连接,另一端与圆弧罩体的罩口外侧连接,所述筒体与圆弧罩体和内管之间形成第一前腔室,所述内管与圆弧罩体和第一隔板之间形成第二前腔室,所述第一隔板位于内管与筒体之间的位置上开设有使第一前腔室与中腔室连通的通孔;
所述进气管设置于前腔室,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贯穿筒体至外部,排气端依次贯穿圆弧罩体、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后延伸至后腔室,所述进气管位于圆弧罩体内的位置上开设有前消音孔。
优选的,所述通孔设置有多个,以第一隔板的轴线为中心圆周分布设置。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中腔室的第二降噪组件,所述第二降噪组件包括不与进气管同轴的第一消音管体和第二消音管体,所述第一消音管体的一端贯穿第一隔板延伸至第二前腔室,所述第二消音管体的一端贯穿第二隔板延伸至后腔室,另一端贯穿第一隔板延伸至第二前腔室,所述进气管位于中腔室的位置上开设有中消音孔。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后腔室的第三降噪组件,所述第三降噪组件包括多个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排气端贯穿第三隔板后延伸至筒体的外部,进气端外侧设置有阻性罐,所述阻性罐内置有阻性消音材料。
优选的,多个所述排气管不与进气管同轴设置,所述进气管位于后腔室的位置开设有后消音孔。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内壁表面设置有消音棉。
优选的,所述前消音孔设置有多个,以进气管的轴线为中心圆周分布。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实用新型在传统的消声器结构中,通过第一降噪组件的设置,使筒体与圆弧罩体和内管之间形成第一前腔室,进入进气管的一部分气体通过前消音孔进入第一前腔室(谐振管),通过形成阻隔的空腔气流来打断驻波,达到消除低频噪音。
2、通过第一降噪组件、第二降噪组件以及第三降噪组件的组合,不仅消除低频噪音,而且有效的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隐藏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筒体1、进气管2、第一降噪组件3、第二降噪组件4、第三降噪组件5、圆弧罩体31、内管32、第一消音管体41、第二消音管体42、排气管51、阻性罐52、第一隔板10、第二隔板20、第三隔板30、前腔室100、第一前腔室101、第二前腔室102、中腔室200、后腔室300、前消音孔2a、中消音孔2b、后消音孔2c、通孔10a。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的摩托车消声器,包括筒体1和进气管2,所述筒体1的内部从进气向排气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隔板10、第二隔板20和第三隔板30;所述第一隔板10、第二隔板20和第三隔板30将筒体1的内腔分成互相独立的前腔室100、中腔室200和后腔室300;
所述前腔室100内设置有用于消除低频噪音的第一降噪组件3,所述第一降噪组件3包括同轴设置的圆弧罩体31和内管32,所述圆弧罩体31的罩口朝向进气端,所述内管32位于圆弧罩体31与筒体1之间,所述内管32的一端与第一隔板10连接,另一端与圆弧罩体31的罩口外侧连接,所述筒体1与圆弧罩体31和内管32之间形成第一前腔室101,所述内管32与圆弧罩体31和第一隔板10之间形成第二前腔室102,所述第一隔板10位于内管32与筒体1之间的位置上开设有使第一前腔室101与中腔室200连通的通孔10a;
所述进气管2设置于前腔室100,所述进气管2的进气端贯穿筒体1至外部,排气端依次贯穿圆弧罩体31、第一隔板10和第二隔板20后延伸至后腔室300,所述进气管2位于圆弧罩体31内的位置上开设有前消音孔2a。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进气管2的管路较长,驻波频率相对较低,为解决这类低频的驻波问题,通过第一降噪组件3的设置,使筒体1与圆弧罩体31和内管32之间形成第一前腔室101,第一前腔室101由弧面通道和环形通道连通组合形成;进入进气管2的一部分气体通过前消音孔2a进入第一前腔室101(谐振管),通过形成阻隔的空腔气流来打断驻波,达到消除低频噪音。
工作原理:进气管2的进气端与摩托车的发动机连接,当发动机的气体进入进气管2的前端时,一部分气体通过前消音孔2a进入第一前腔室101,在第一前腔室101的弧面通道内反射后,随气流逆向进入环形通道进行反射并通过通孔10a进入中腔室200;过程中通过阻隔的空腔气流来打断驻波,并且使低频声波传递过程不断损耗,达到有效消除低频噪音。
另外其余部分气体通过进气管2的中段以及后段,在中腔室200和后腔室300及排气管51上的降噪组件来消除中高频噪音。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圆弧罩体31,相比直线管体,低频的声波不会被反射回进气管2内,从而提升降低低频噪音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为了增加对气流中声波的传递损失,所述通孔10a设置有多个,以第一隔板10的轴线为中心圆周分布设置;通过非通孔10a部位阻挡声波传递来增加声波的传递损失。
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还包括设置于中腔室200的第二降噪组件4,所述第二降噪组件4包括不与进气管2同轴的第一消音管体41和第二消音管体42,所述第一消音管体41的一端贯穿第一隔板10延伸至第二前腔室102,所述第二消音管体42的一端贯穿第二隔板20延伸至后腔室300,另一端贯穿第一隔板10延伸至第二前腔室102,所述进气管2位于中腔室200的位置上开设有中消音孔2b。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中消音孔2b的设置可以有效消除进气管2中段位置气流的低频噪音,通过利用第一消音管体41和第二消音管体42截面积的变化改变声阻抗,提高声传递损失;同时还可以消除噪音通过频率,拓宽消声频率,提升消除噪音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消除低频噪音后的气体进入中腔室200后与另一部分通过进气管2中段的中消音孔2b进入中腔室200的气体混合,混合的气体经第一消音管体41过滤部分频率噪音后,通过第二消音管体42继续过滤部分频率噪音后进入后腔室300,从而有效消除进气管2中段位置的噪音。
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为了消除高频噪音从排气管51排出,还包括设置于后腔室300的第三降噪组件5,所述第三降噪组件5包括多个排气管51,所述排气管51的排气端贯穿第三隔板30后延伸至筒体1的外部,进气端外侧设置有阻性罐52,所述阻性罐52内置有阻性消音材料(未在图中标识)。
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为了消除噪音通过频率,拓宽消声频率,提升消除噪音效果,多个所述排气管51不与进气管2同轴设置,所述进气管2位于后腔室300的位置开设有后消音孔2c。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后消音孔2c的设置可以有效消除进气管2后段位置气流的低频噪音。
进一步的,为了有效消除在各腔室的高频噪音,所述筒体1的内壁表面设置有消音棉(未在图中显示)。
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为了让更多的低频噪音进入第一前腔室101,提升消除低频噪音效果,所述前消音孔2a设置有多个,以进气管2的轴线为中心圆周分布。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的摩托车消声器,包括筒体和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内部从进气向排气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将筒体的内腔分成互相独立的前腔室、中腔室和后腔室;
所述前腔室内设置有用于消除低频噪音的第一降噪组件,所述第一降噪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圆弧罩体和内管,所述圆弧罩体的罩口朝向进气端,所述内管位于圆弧罩体与筒体之间,所述内管的一端与第一隔板连接,另一端与圆弧罩体的罩口外侧连接,所述筒体与圆弧罩体和内管之间形成第一前腔室,所述内管与圆弧罩体和第一隔板之间形成第二前腔室,所述第一隔板位于内管与筒体之间的位置上开设有使第一前腔室与中腔室连通的通孔;
所述进气管设置于前腔室,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贯穿筒体至外部,排气端依次贯穿圆弧罩体、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后延伸至后腔室,所述进气管位于圆弧罩体内的位置上开设有前消音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摩托车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置有多个,以第一隔板的轴线为中心圆周分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摩托车消声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中腔室的第二降噪组件,所述第二降噪组件包括不与进气管同轴的第一消音管体和第二消音管体,所述第一消音管体的一端贯穿第一隔板延伸至第二前腔室,所述第二消音管体的一端贯穿第二隔板延伸至后腔室,另一端贯穿第一隔板延伸至第二前腔室,所述进气管位于中腔室的位置上开设有中消音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摩托车消声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后腔室的第三降噪组件,所述第三降噪组件包括多个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排气端贯穿第三隔板后延伸至筒体的外部,进气端外侧设置有阻性罐,所述阻性罐内置有阻性消音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摩托车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排气管不与进气管同轴设置,所述进气管位于后腔室的位置开设有后消音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摩托车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内壁表面设置有消音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摩托车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消音孔设置有多个,以进气管的轴线为中心圆周分布。
CN202421401629.2U 2024-06-19 2024-06-19 一种新型的摩托车消声器 Active CN2225961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1401629.2U CN222596156U (zh) 2024-06-19 2024-06-19 一种新型的摩托车消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1401629.2U CN222596156U (zh) 2024-06-19 2024-06-19 一种新型的摩托车消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2596156U true CN222596156U (zh) 2025-03-11

Family

ID=94850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1401629.2U Active CN222596156U (zh) 2024-06-19 2024-06-19 一种新型的摩托车消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25961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921306Y (zh) 阻抗复合式消声器
CN202578840U (zh) 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
CN106468197A (zh) 一种宽频降噪消声器
CN203570402U (zh) 一种工程机械用消音器
US2512823A (en) Air intake and exhaust silencer fo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CN110030061B (zh) 一种赛车排气消音装置
CN216741673U (zh) 一种声浪排气管组件及其汽车
CN222596156U (zh) 一种新型的摩托车消声器
JPS6328201B2 (zh)
CN210889493U (zh) 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的消声装置
CN201818348U (zh) 液压挖掘机消音器
CN208534573U (zh) 一种汽车排气消音器
CN113007068A (zh) 一种冰箱压缩机新型吸气消声器
CN210003361U (zh) 一种发动机消声器
CN216110918U (zh) 消除怠速低频噪声的排气消声器
CN109555586A (zh) 排气消声器
CN222731615U (zh) 一种大排量双通道消声器
CN113958385A (zh) 一种消除怠速低频噪声的排气消声器
JP2663115B2 (ja) 自動車用消音器
CN115478965B (zh) 一种空气滤清器及车辆
CN203570390U (zh) 集成式scr箱消音元件
CN217327462U (zh) 一种车辆的后消声器与消声系统
CN219202743U (zh) 一种阻抗复合式消声器
CN217421325U (zh) 一种大排量消声器
CN212838126U (zh) 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