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505246U - 一种汽车电机壳体总成检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电机壳体总成检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2505246U
CN222505246U CN202421002058.5U CN202421002058U CN222505246U CN 222505246 U CN222505246 U CN 222505246U CN 202421002058 U CN202421002058 U CN 202421002058U CN 222505246 U CN222505246 U CN 2225052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fixedly connected
motor housing
moving
fixed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10020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川
杨磊
陈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Futi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cheng Futi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cheng Futi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cheng Futi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10020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25052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25052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25052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壳体总成检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汽车电机壳体总成检具,包括两个横柱,每个所述横柱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立柱,两个所述横柱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辊轴,两个所述辊轴上共同活动连接有输送带,其中一个所述横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移动柱、转动柱、斜面柱、滑动杆、第一弹簧、移动框和缓冲板等,气缸带动移动柱向下移动,移动柱通过转动柱带动斜面柱移动,斜面柱带动滑动杆移动,滑动杆带动移动框移动,当转动柱移动到斜面柱的平面时移动框上的缓冲板夹持在电机壳体的两侧,使电机壳体需要测量内径的位置处在内径检测模块的正下方,减少了人工进行固定电机壳体检测的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电机壳体总成检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壳体总成检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电机壳体总成检具。
背景技术
汽车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的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为了提高汽车电机的使用寿命,汽车电机外侧都会装配有壳体,为了使得壳体能够装配成功,汽车电机壳体都会采用检具对其壳体的内径进行检测。
但是现有设备中,在检测汽车电机壳体的内径时,大多是人工对电机壳体进行固定,固定壳体浪费大量的时间,降低检测效率,为此提出一种汽车电机壳体总成检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电机壳体总成检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电机壳体总成检具,包括两个横柱,每个所述横柱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立柱,两个所述横柱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辊轴,两个所述辊轴上共同活动连接有输送带,其中一个所述横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辊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横柱的上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上设有夹持结构,所述固定框底部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内径检测模块,所述固定框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移动槽,两个所述横柱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滑动槽,两个所述横柱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内嵌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夹持结构包括固定连接有在气缸活塞端的移动柱,所述移动柱的底部与固定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柱滑动连接在两个移动槽的内部,所述移动柱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每个所述滑槽内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每个所述横柱的一侧均贯穿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每个所述滑动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斜面柱,每个所述斜面柱的一侧与对应的转动柱相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每个所述滑动杆上均活动设有第一弹簧,每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横柱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斜面柱的一侧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每个所述内嵌槽内均活动连接有移动框,每个所述移动框的一侧分别与对应的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移动框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缓冲板,每个所述移动框的内部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每个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均与缓冲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框内顶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相远离的一侧分别与固定框内部相对的一侧相贴合,所述挡板与两个滑动槽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汽车电机壳体总成检具,通过设置移动柱、转动柱、斜面柱、滑动杆、第一弹簧、移动框和缓冲板等,气缸带动移动柱向下移动,移动柱通过转动柱带动斜面柱移动,斜面柱带动滑动杆移动,滑动杆带动移动框移动,当转动柱移动到斜面柱的平面时移动框上的缓冲板夹持在电机壳体的两侧,使电机壳体需要测量内径的位置处在内径检测模块的正下方,减少了人工进行固定电机壳体检测的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汽车电机壳体总成检具,通过设置移动框、缓冲板和第二弹簧等,在缓冲板夹持在电机壳体的两侧时,通过第二弹簧的缓冲,能够有效的对电机壳体的外表进行防护,减少因夹持而损坏电机壳体的表面的机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电机壳体总成检具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电机壳体总成检具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电机壳体总成检具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电机壳体总成检具的横柱和输送带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电机壳体总成检具的夹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电机壳体总成检具的缓冲板和移动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电机壳体总成检具的缓冲板和移动框爆炸图。
图例说明:
1、横柱;2、滑动槽;3、内嵌槽;4、移动槽;5、输送带;6、第一伺服电机;7、固定框;8、气缸;9、夹持结构;901、移动柱;902、转动柱;903、斜面柱;904、滑动杆;905、第一弹簧;906、移动框;907、缓冲板;908、第二弹簧;10、固定杆;11、内径检测模块;12、第二伺服电机;13、螺纹杆;14、挡板;15、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到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电机壳体总成检具:包括两个横柱1,每个横柱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立柱15,两个横柱1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辊轴,两个辊轴上共同活动连接有输送带5,其中一个横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6,第一伺服电机6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辊轴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输送带5进行输送电机壳体,无需人工进行放置,有效的较少人工劳动力,两个横柱1的上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框7,固定框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8,气缸8上设有夹持结构9,固定框7底部设有固定杆10,固定杆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内径检测模块11,固定框7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移动槽4,两个横柱1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滑动槽2,两个横柱1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内嵌槽3;
参照图3和图5,为了实现夹持电机壳体的目的,夹持结构9包括固定连接有在气缸8活塞端的移动柱901,移动柱901的底部与固定杆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移动柱901滑动连接在两个移动槽4的内部,移动柱901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每个滑槽内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柱902,每个横柱1的一侧均贯穿滑动连接有滑动杆904,每个滑动杆90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斜面柱903,每个斜面柱903的一侧与对应的转动柱902相贴合,每个滑动杆904上均活动设有第一弹簧905,每个第一弹簧905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横柱1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斜面柱903的一侧固定连接,每个内嵌槽3内均活动连接有移动框906,每个移动框906的一侧分别与对应的滑动杆904的一端固定连接,每个移动框906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缓冲板907,每个移动框906的内部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908,每个第二弹簧908的另一端均与缓冲板907的一侧固定连接,气缸8带动移动柱901向下移动,移动柱901通过转动柱902带动斜面柱903移动,斜面柱903带动滑动杆904移动,滑动杆904带动移动框906移动,当转动柱902移动到斜面柱903的平面时移动框906上的缓冲板907夹持在电机壳体的两侧,使电机壳体需要测量内径的位置处在内径检测模块11的正下方,减少了人工进行固定电机壳体检测的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在缓冲板907夹持在电机壳体的两侧时,通过第二弹簧908的缓冲,能够有效的对电机壳体的外表进行防护,减少因夹持而损坏电机壳体的表面的机率;
参照图2和图5,为了实现阻挡电机壳体的目的,固定框7内顶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3,螺纹杆13上螺纹连接有挡板14,挡板14相远离的一侧分别与固定框7内部相对的一侧相贴合,挡板14与两个滑动槽2活动连接,固定框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12,第二伺服电机12的输出轴与螺纹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输送带5把电机壳体向固定框7的方向输送,当电机壳体触碰挡板14时第一伺服电机6停止运转,当检测完成后,第二伺服电机12通过螺纹杆13带动挡板14向上移动,然后通过输送带5输送出固定框7的内部,然后挡板14落下阻挡下一个电机壳体。
工作原理:第一伺服电机6通过辊轴带动输送带5,通过输送带5把电机壳体向固定框7的方向输送,当电机壳体触碰挡板14时第一伺服电机6停止运转,然后气缸8带动移动柱901向下移动,移动柱901通过转动柱902带动斜面柱903移动,斜面柱903带动滑动杆904移动,滑动杆904带动移动框906移动,当转动柱902移动到斜面柱903的平面时移动框906上的缓冲板907夹持在电机壳体的两侧,使电机壳体需要测量内径的位置处在内径检测模块11的正下方,减少了人工进行固定电机壳体检测的时间,提高检测效率,然后气缸8继续移动直到内径检测模块11延伸到电机壳体内部,在缓冲板907夹持在电机壳体的两侧时,通过第二弹簧908的缓冲,能够有效的对电机壳体的外表进行防护,减少因夹持而损坏电机壳体的表面的机率,当检测完成后,第二伺服电机12通过螺纹杆13带动挡板14向上移动,然后通过输送带5输送出固定框7的内部,然后挡板14落下阻挡下一个电机壳体。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汽车电机壳体总成检具,包括两个横柱(1),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横柱(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立柱(15),两个所述横柱(1)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辊轴,两个所述辊轴上共同活动连接有输送带(5),其中一个所述横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6),所述第一伺服电机(6)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辊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横柱(1)的上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框(7),所述固定框(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8),所述气缸(8)上设有夹持结构(9),所述固定框(7)底部设有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内径检测模块(11),所述固定框(7)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移动槽(4),两个所述横柱(1)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滑动槽(2),两个所述横柱(1)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内嵌槽(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机壳体总成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9)包括固定连接有在气缸(8)活塞端的移动柱(901),所述移动柱(901)的底部与固定杆(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柱(901)滑动连接在两个移动槽(4)的内部,所述移动柱(901)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每个所述滑槽内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柱(9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机壳体总成检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横柱(1)的一侧均贯穿滑动连接有滑动杆(904),每个所述滑动杆(90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斜面柱(903),每个所述斜面柱(903)的一侧与对应的转动柱(902)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机壳体总成检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动杆(904)上均活动设有第一弹簧(905),每个所述第一弹簧(905)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横柱(1)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斜面柱(903)的一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机壳体总成检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内嵌槽(3)内均活动连接有移动框(906),每个所述移动框(906)的一侧分别与对应的滑动杆(904)的一端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移动框(906)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缓冲板(907),每个所述移动框(906)的内部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908),每个所述第二弹簧(908)的另一端均与缓冲板(907)的一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机壳体总成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7)内顶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13)上螺纹连接有挡板(14),所述挡板(14)相远离的一侧分别与固定框(7)内部相对的一侧相贴合,所述挡板(14)与两个滑动槽(2)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框(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12),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2)的输出轴与螺纹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
CN202421002058.5U 2024-05-10 2024-05-10 一种汽车电机壳体总成检具 Active CN2225052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1002058.5U CN222505246U (zh) 2024-05-10 2024-05-10 一种汽车电机壳体总成检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1002058.5U CN222505246U (zh) 2024-05-10 2024-05-10 一种汽车电机壳体总成检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2505246U true CN222505246U (zh) 2025-02-18

Family

ID=94559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1002058.5U Active CN222505246U (zh) 2024-05-10 2024-05-10 一种汽车电机壳体总成检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25052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93398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轴承套圈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CN112229844A (zh) 一种工件表面缺陷检测设备
CN213415474U (zh) 一种同步移载机构
CN213658598U (zh) 一种外观检测装置
CN107681066B (zh) 一种电芯入壳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
CN110823685A (zh) 一种电芯拘束盘的压力检测设备
CN111036577A (zh) 一种电子产品用密封性检测机及检测方法
CN210788236U (zh) 一种应用于锂电池的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CN222505246U (zh) 一种汽车电机壳体总成检具
CN206169511U (zh) 一种吸油法兰夹紧定位旋转工作台及焊接生产线
CN114613690A (zh) 一种半导体厚度检测对比装置
CN118604367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动力电池外观检测设备
CN221185475U (zh) 一种通风口框组装设备
CN111604410A (zh) 一种自动化冲孔设备
CN113376179B (zh) 一种方形锂电池竖边外观缺陷检测装置及缺陷检测方法
CN113466242B (zh) 一种方形锂电池小面外观缺陷检测装置及应用方法
CN216013173U (zh) 一种方形锂电池小面外观缺陷检测装置
CN210064299U (zh) 一种内芯轮输送线的正反自动检测装置
CN211234340U (zh) 一种汽车门槛板铝型材专用检具
CN209035925U (zh) 一种自动装夹机
CN213209939U (zh) 一种组合光源取像装置
CN108760317B (zh) 一种探伤机
CN219285050U (zh) 一种弹簧外观检测装置
CN213226094U (zh) 一种自动夹紧旋转台
CN213932370U (zh) 一种基于平面成像技术的视觉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