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487964U - 一种医学解剖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学解剖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2487964U
CN222487964U CN202421092477.2U CN202421092477U CN222487964U CN 222487964 U CN222487964 U CN 222487964U CN 202421092477 U CN202421092477 U CN 202421092477U CN 222487964 U CN222487964 U CN 2224879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table top
bracket
support
driv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109247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泽昊
吕琦
丁鸭锁
高�玉
金昕
陈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Taizhou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42109247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24879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24879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24879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学解剖台,包括底座、台面组、支架组及控制器,台面组设有至少一个;支架组与台面组对应设置,支架组包括固定支架、升降支架、升降驱动件及转动驱动件,固定支架与底座固定连接;升降支架一端与固定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台面组转动连接;升降驱动件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升降支架抵接;转动驱动件一端与升降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台面组抵接;控制器设于台面组一侧,且与升降驱动件及转动驱动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台面组,每个台面组对应设置一个支架组,通过该支架组的升降驱动件和转动驱动件对升降支架进行驱动,实现相应台面组的升降和角度的转动,进而更好的向实习人员展示解剖结果。

Description

一种医学解剖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解剖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学解剖台。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近二十年来,生物力学、免疫学、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向解剖学渗透,一些新兴技术如示踪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和原位分子杂交技术等在形态学研究中被广泛采用,使得人体解剖学焕发出青春的异彩。
随着我们越来越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给医疗学术环境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并且,随着我们设备的不断完善和更新,我国医学解剖的条件也在不断的提高。
而现有的医疗解剖台,作为实验室、手术室中最常用的设备,往往只是由最常用的床腿和床板组成。结构虽然非常的简单,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并不方便。由于解剖之前,需要将人的遗体或者动物尸体放置在上方,然后再进行解剖,而由于人的遗体或者动物尸体没有很好的着力点,搬运起来相当的麻烦。现有技术中,也有尽量将解剖台的高度做低,但是这样又导致了实际解剖过程非常的不方便。现有技术中,也有能够调节的解剖台,但是现有的解剖台调节起来非常的不方便。同时,由于现有的解剖台在解剖过程中,由于还需要向实习学员讲解解剖过程,但现有的解剖台只能进行简单的升降调节,并不能多角度调节,无法向实习人员更好的展示解剖。故,现有技术不能满足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展示需求。
故而提出了一种医学解剖台,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医学解剖台,实现解决现有技术中解剖台只能进行简单的升降调节,不能满足多角度展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医学解剖台,包括底座、台面组、支架组及控制器,所述台面组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支架组与所述台面组对应设置,所述支架组包括固定支架、升降支架、升降驱动件及转动驱动件,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支架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台面组转动连接;所述升降驱动件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支架抵接;所述转动驱动件一端与所述升降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台面组抵接;
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台面组一侧,且与所述升降驱动件及所述转动驱动件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台面组包括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所述第一台面与所述第二台面之间设有转动铰链,所述第一台面通过所述转动铰链与所述第二台面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支架包括第一转接杆、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所述第一转接杆与所述第一台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接杆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接杆连接,且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驱动件包括第一升降驱动器,所述第一升降驱动器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驱动件包括第一转动驱动器,所述第一转动驱动器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台面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支架还包括第二转接杆、第三支架及第四支架,所述第二转接杆与所述第二台面转动连接;
所述第三支架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接杆连接;
所述第四支架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支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接杆连接,且所述第四支架位于所述第三支架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驱动件包括第二升降驱动器,所述第二升降驱动器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架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驱动件包括第二转动驱动器,所述第二转动驱动器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台面抵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液压泵,所述液压泵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液压泵与所述升降驱动件和所述转动驱动件连接,用于为所述升降驱动件和所述转动驱动件提供液压驱动力。
进一步的,还包括升降支脚,所述升降支脚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升降支脚与所述液压泵连接,且所述升降支脚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在利用万向轮对底座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台面组,每个台面组对应设置一个支架组,通过该支架组的升降驱动件和转动驱动件对升降支架进行驱动,实现相应台面组的升降和角度的转动,进而更好的向实习人员展示解剖结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解剖台不能满足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展示需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学解剖台的立体视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学解剖台的立体视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学解剖台的立体视图之三。
图中:
1、底座;
2、台面组;21、第一台面;22、第二台面;23、转动铰链;
3、固定支架;
4、升降支架;41、第一转接杆;42、第一支架;43、第二支架;44、第二转接杆;45、第三支架;46、第四支架;
5、升降驱动件;51、第一升降驱动器;52、第二升降驱动器;
6、转动驱动件;61、第一转动驱动器;62、第二转动驱动器;
7、控制器;
8、液压泵;
9、升降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学解剖台,包括底座1、台面组2、支架组及控制器7,所述台面组2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支架组与所述台面组2对应设置,所述支架组包括固定支架3、升降支架4、升降驱动件5及转动驱动件6,所述固定支架3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支架4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台面组2转动连接;所述升降驱动件5一端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支架4抵接;所述转动驱动件6一端与所述升降支架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台面组2抵接;所述控制器7设于所述台面组2一侧,且与所述升降驱动件5及所述转动驱动件6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台面组2设置有多个,每个台面组2对应设置一个支架组。即,利用台面组2相对应的升降驱动件5和转动驱动件6,使升降支架4对台面组2进行顶升。在需要多个台面组2同时沿解剖台左右两侧的方向转动时:同时利用转动驱动件6进行顶升或下降的动作,进而驱动多个台面组2,同时沿解剖台左右两侧的方向转动。在需要多个台面组2同时沿解剖台上下两侧的方向转动时:同时利用升降驱动件5和转动驱动件6对需要抬升的台面组2进行顶升即可,进而实现解剖台沿上下两侧的方向转动。
另外,在固定支架3与升降支架4之间设置有角度传感器,在升降驱动件5与升降支架4之间设有角度传感器,在转动驱动件6与台面组2之间设有角度传感器,同时,在台面组2的上设有角度传感器。由此,实现了在调节过程中,对台面组2角度的精准控制。同时,当台面组2角度转动到一定范围时,控制器7控制升降驱动件5和转动驱动件6停止驱动,进而避免台面组2上的人的遗体或者动物尸体掉落,提升了操作安全性和精确度。
同时,控制器7还设有智能记忆功能,即,当台面组2记录到多次调节到同一角度时,控制器7会根据历史记录操作数据,自动优化调整参数。
而且,在控制器7上设置有触摸屏或专用的远程控制APP,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放方便的对解剖台进行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台面组2包括第一台面21和第二台面22,所述第一台面21与所述第二台面22之间设有转动铰链23,所述第一台面21通过所述转动铰链23与所述第二台面22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台面21与第二台面22之间设有转动铰链23,这种连接方式,使得第一台面21能够沿转动铰链23转动的方向与第二台面22发生转动。还可将第一台面21与第二台面22之间的转动铰链23设置成球形铰链,进而使第一台面21能够利用球形铰链绕第二台面22进行多角度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支架4包括第一转接杆41、第一支架42及第二支架43,所述第一转接杆41与所述第一台面2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42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接杆41连接;所述第二支架43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接杆41连接,且所述第二支架43位于所述第一支架42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接杆41与第一台面21转动连接;第一支架42一端与固定支架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转接杆41连接;第二支架43一端与固定支架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转接杆41连接,且第二支架43位于第一支架42上方。由此,提升了升降支架4的支撑力,使得升降支架4在调节的过程中更加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件5包括第一升降驱动器51,所述第一升降驱动器51一端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42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第一升降驱动器51对第一支架42进行驱动,进而实现对第一支架42的独立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驱动件6包括第一转动驱动器61,所述第一转动驱动器61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4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台面21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第一转动驱动器61对第一台面21进行驱动,进而实现对第一台面21的独立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支架4还包括第二转接杆44、第三支架45及第四支架46,所述第二转接杆44与所述第二台面22转动连接;
所述第三支架45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接杆44连接;
所述第四支架46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3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支架46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接杆44连接,且所述第四支架46位于所述第三支架45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接杆44与第二台面22转动连接;第三支架45一端与固定支架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转接杆44连接;第四支架46一端与固定支架3转动连接,第四支架46另一端与第二转接杆44连接,且第四支架46位于第三支架45上方。由此,提升了升降支架4的支撑力,使得升降支架4在调节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件5包括第二升降驱动器52,所述第二升降驱动器52一端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架45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第二升降驱动器52对第三支架45进行驱动,进而实现对第三支架45的独立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驱动件6包括第二转动驱动器62,所述第二转动驱动器62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架46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台面22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第二转动驱动器62对第二台面22进行驱动,进而实现对第二台面22的独立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液压泵8,所述液压泵8设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液压泵8与所述升降驱动件5和所述转动驱动件6连接,用于为所述升降驱动件5和所述转动驱动件6提供液压驱动力。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液压泵8作为动力来源,减少了整体的重量,且能够保证动力强劲。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并不限定液压泵8作为动力来源,还可将升降驱动件和转动驱动件设置为伸缩电机,进而利用电能驱动升降驱动件和转动驱动件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升降支脚9,所述升降支脚9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升降支脚9与所述液压泵8连接,且所述升降支脚9与所述控制器7电连接,用于在利用万向轮对底座1进行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本申请底座1上固定有万向轮和升降支脚9,当需要移动本装置时,缩回升降支脚9,使得万向轮与地面接触,当利用万向轮将本装置移动到位后,驱动升降支脚9抵住地面,使得本装置固定,进而更安全的完成解剖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台面组,每个台面组对应设置一个支架组,通过该支架组的升降驱动件和转动驱动件对升降支架进行驱动,实现相应台面组的升降和角度的转动,进而更好的向实习人员展示解剖结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解剖台不能满足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展示需求的问题。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多个”指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医学解剖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
台面组(2),其设有至少一个;
支架组,其与所述台面组(2)对应设置,所述支架组包括:
固定支架(3),其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
升降支架(4),其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台面组(2)转动连接;
升降驱动件(5),其一端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支架(4)抵接;
转动驱动件(6),其一端与所述升降支架(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台面组(2)抵接;
控制器(7),其设于所述台面组(2)一侧,且与所述升降驱动件(5)及所述转动驱动件(6)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医学解剖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组(2)包括第一台面(21)和第二台面(22),所述第一台面(21)与所述第二台面(22)之间设有转动铰链(23),所述第一台面(21)通过所述转动铰链(23)与所述第二台面(22)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医学解剖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架(4)包括:
第一转接杆(41),其与所述第一台面(21)转动连接;
第一支架(42),其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接杆(41)连接;
第二支架(43),其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接杆(41)连接,且所述第二支架(43)位于所述第一支架(42)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医学解剖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件(5)包括第一升降驱动器(51),所述第一升降驱动器(51)一端与所述底座(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42)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医学解剖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件(6)包括第一转动驱动器(61),所述第一转动驱动器(61)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4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台面(21)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医学解剖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架(4)还包括:
第二转接杆(44),其与所述第二台面(22)转动连接;
第三支架(45),其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接杆(44)连接;
第四支架(46),其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接杆(44)连接,且所述第四支架(46)位于所述第三支架(45)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医学解剖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件(5)包括第二升降驱动器(52),所述第二升降驱动器(52)一端与所述底座(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架(45)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医学解剖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件(6)包括第二转动驱动器(62),所述第二转动驱动器(62)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架(46)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台面(22)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医学解剖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泵(8),所述液压泵(8)设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液压泵(8)与所述升降驱动件(5)和所述转动驱动件(6)连接,用于为所述升降驱动件(5)和所述转动驱动件(6)提供液压驱动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医学解剖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支脚(9),所述升降支脚(9)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升降支脚(9)与所述液压泵(8)连接,且所述升降支脚(9)与所述控制器(7)电连接。
CN202421092477.2U 2024-05-17 2024-05-17 一种医学解剖台 Active CN2224879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1092477.2U CN222487964U (zh) 2024-05-17 2024-05-17 一种医学解剖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1092477.2U CN222487964U (zh) 2024-05-17 2024-05-17 一种医学解剖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2487964U true CN222487964U (zh) 2025-02-18

Family

ID=94540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1092477.2U Active CN222487964U (zh) 2024-05-17 2024-05-17 一种医学解剖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24879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84149B (zh) 一种机电式自动调平旋转底座
CN111219579A (zh) 万向移动及稳定支撑水平调节的底座结构
CN110593048A (zh) 可连续调节倾斜高度或角度的斜面支架
CN222487964U (zh) 一种医学解剖台
CN111504286B (zh) 一种建筑规划用定点测绘工具
CN210797152U (zh) 可连续调节倾斜高度或角度的斜面支架
CN104806864B (zh) 一种全自动转台调平系统
CN216079095U (zh) 一种户外土地规划信息采集装置
CN208109012U (zh) 一种适用于不同型号物体的三维扫描仪
CN216311147U (zh) 一种脊椎模型动态展示装置
CN110151330A (zh) 一种神经外科临床治疗用手术支撑装置
CN211211908U (zh) 一种组合式办公桌
CN219497221U (zh) 一种便捷移动的景观沙盘模型
CN221198178U (zh) 一种自动网格标靶支架
CN218725170U (zh) 一种风场模拟试验装置
CN214481891U (zh) 一种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平台
CN218378797U (zh) 一种可调节的软盘台
CN222444088U (zh) 一种多功能的护理监视装置
CN222134888U (zh) 一种多维移动平台
CN221504542U (zh) 一种自由调整角度的电脑支架
CN221825068U (zh) 一种土地管理便携式测绘装置
CN211641625U (zh) 一种数学建模用高精度绘画装置
CN222351952U (zh) 一种移动式大数据信息采集终端
CN222340783U (zh) 一种音乐教学演示装置
CN211882758U (zh) 便于手绘创作的背光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