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484529U - 集成变频设备 - Google Patents

集成变频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2484529U
CN222484529U CN202420120057.4U CN202420120057U CN222484529U CN 222484529 U CN222484529 U CN 222484529U CN 202420120057 U CN202420120057 U CN 202420120057U CN 222484529 U CN222484529 U CN 2224845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heat dissipation
frequency conversion
integrated frequency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12005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传烈
刘春夏
刘海威
王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vt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v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vt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v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12005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24845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24845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24845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变频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集成变频设备,包括外壳、电路板、开关装置、第一滤波装置和第二滤波装置,外壳内设有容纳腔;电路板设置在容纳腔中;第一滤波装置设置在容纳腔内,并与电路板电连接;第二滤波装置设置在容纳腔内,并与电路板电连接;开关装置设置在容纳腔内,并与电路板电连接,开关装置用于控制电流流经第一滤波装置和/或第二滤波装置。本申请提供的集成变频设备通过将第一滤波装置和第二滤波装置均设置在容纳腔内,并二者与电路板电连接,以输出多种不同范围的电流频率,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通过切换,从而适配多种长度跨度较大的电缆,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集成变频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变频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集成变频设备。
背景技术
变频设备是一种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电源变换为另一频率的电能控制装置。变频设备中含有大量的功率器件,如IGBT模块(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母线电容、整流桥、滤波装置等。
伴随着工程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变频设备需要与多种不同长度的电缆进行配合工作,每种长度的电缆在传输电流的过程中,为降低传输过程中的涡流损耗,需要在设定的电流频率中进行电流传输。然而现有的变频设备对电流频率的调控范围小,难以同时适配多种长度跨度较大的电缆,导致工作效率大幅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变频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集成变频设备无法调控多种不同范围的电流频率,从而无法同时适配多种长度跨度较大的电缆,导致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集成变频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容纳腔;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第一滤波装置,所述第一滤波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第二滤波装置,所述第二滤波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开关装置,所述开关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开关装置用于控制电流流经所述第一滤波装置和/或所述第二滤波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集成变频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集成变频设备通过将电路板和开关装置设置在容纳腔内,并且将开关装置与电路板电连接在一起,开关装置能够控制电流的接通或断开,同时,将第一滤波装置和第二滤波装置均设置在容纳腔内,并二者与电路板电连接,使得本申请的集成变频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关装置控制电流流经第一滤波装置和第二滤波装置中的一个,或者控制电流同时流经第一滤波装置和第二滤波装置,以输出多种不同范围的电流频率,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通过切换,从而适配多种长度跨度较大的电缆,提高工作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路板、所述开关装置、所述第一滤波装置和所述第二滤波装置均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散热组件,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器,所述支撑件设有与所述电路板对应设置的散热通孔,所述第一散热器设置在所述散热通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散热组件,所述外壳内还设有用于为所述电路板散热的散热腔,所述外壳上还设有与所述散热腔相互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第二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散热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包括第二散热器和散热鳍片,所述第二散热器设置在所述进气口或所述排气口处,所述散热鳍片与所述电路板相互贴合,所述散热鳍片用于吸收所述电路板中的热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散热组件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二散热器对应设置,所述盖板可拆卸地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防护格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和/或所述排气口处设有第二防护格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且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设置在外壳的外侧面上,并且所述控制按键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上盖,所述容纳腔由所述壳体和所述上盖围构形成,所述上盖可拆卸地与所述壳体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变频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集成变频设备的分解结构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支撑件、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滤波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图1所示的集成变频设备的剖视结构图;
图5为图1所示的集成变频设备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外壳;101、容纳腔;102、散热腔;11、壳体;111、进气口;112、排气口;113、第二防护格栅;12、上盖;
20、电路板;21、栅栏式端子座;
30、开关装置;
40、第一滤波装置;
50、第二滤波装置;
60、支撑件;61、散热通孔;62、第一支撑部;63、第二支撑部;
70、第一散热组件;71、第一散热器;
80、第二散热组件;81、第二散热器;82、散热鳍片;83、盖板;831、第一防护格栅;
90、控制组件;91、控制板;92、控制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变频设备进行说明。所述集成变频设备,包括外壳10、电路板20、开关装置30、第一滤波装置40和第二滤波装置50。
外壳10内设有容纳腔101;电路板20设置在容纳腔101中;第一滤波装置40设置在容纳腔101内,并与电路板20电连接;第二滤波装置50设置在容纳腔101内,并与电路板20电连接;开关装置30设置在容纳腔101内,并与电路板20电连接,开关装置30用于控制电流流经第一滤波装置40和/或第二滤波装置50。
例如,如图1至图3所示,外壳10为长方体的中空结构,外壳10主要用于保护容纳腔101内的电器元件,电路板20固定安装在容纳腔101中,开关装置30固定安装在容纳腔101中,开关装置30用于控制电流与电路板20之间的接通或断开。第一滤波装置40和第二滤波装置50的功能近似,都可以对电源线中特定频率的频点或该频点以外的频率进行有效滤除,得到一个特定频率的电源信号,或消除一个特定频率后的电源信号,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滤波装置40和第二滤波装置50所输出的特定频率的电源信号互不相同,从而通过在单独使用第一滤波装置40和第二滤波装置50时,能够得到两种不同特定频率的电源信号,将第一滤波装置40和第二滤波装置50结合使用时,能够得到第三种特定频率的电源信号。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20靠近开关装置30、第一滤波装置40和第二滤波装置50的一侧设有与电路板20电连接的栅栏式端子座21,其中,开关装置30、第一滤波装置40和第二滤波装置50中与电路板20连接的端子电连接在对应的端子座的连接槽中,通过在电路板20上设有栅栏式端子座21,能够将所有与电路板20连接的端子之间绝缘间隔开,避免端子之间出现误触而导致短路情况的出现。
本申请提供的集成变频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集成变频设备通过将电路板20和开关装置30设置在容纳腔101内,并且将开关装置30与电路板20电连接在一起,开关装置30能够控制电流的接通或断开,同时,将第一滤波装置40和第二滤波装置50均设置在容纳腔101内,并二者与电路板20电连接,使得本申请的集成变频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关装置30控制电流流经第一滤波装置40和第二滤波装置50中的一个,或者控制电流同时流经第一滤波装置40和第二滤波装置50,以输出多种不同范围的电流频率,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通过切换,从而适配多种长度跨度较大的电缆,提高工作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集成变频设备中还包括支撑件60,支撑件60设置在容纳腔101内,电路板20、开关装置30、第一滤波装置40和第二滤波装置50均安装在支撑件60上。
可选地,支撑件60通过采用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外壳10的内壁面上,其中,支撑件60中包括有第一支撑部62和第二支撑部63,其中,电路板20和栅栏式端子座21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部62上,栅栏式端子座21位于第一支撑部62靠近第二支撑部63的一侧。开关装置30、第一滤波装置40和第二滤波装置50均安装在第二支撑部63上,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开关装置30和第一滤波装置40安装在第二支撑部63的相同一侧,而第二滤波装置50安装在第二支撑部63的另一侧。通过在容纳腔101内设有支撑件60,支撑件60能够将各个电器元件进行限位,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移动,提高变频设备的稳定性,并且将电路板20、开关装置30、第一滤波装置40和第二滤波装置50均固定在支撑件60上,还能够在组装的时候,先在容纳腔101外将电路板20、开关装置30、第一滤波装置40和第二滤波装置50组装在支撑件60上,再将支撑件60组装到容纳腔101内即可,提高组装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集成变频设备中还包括第一散热组件70,第一散热组件70包括第一散热器71,支撑件60设有与电路板20对应设置的散热通孔61,第一散热器71设置在散热通孔61中。
可选地,第一散热器71为风扇,能够带动周围的空气加速流动,从而将电路板20长时间工作后产生的热量带走,以到达散热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其中,电路板20设置在第一支撑部62上,并且第一散热器71与电路板20正对设置。在第一散热器71的带动下,容纳腔101内形成一个循环的散热气流,循环的散热能够持续带动电路板20和其他电器元件周围的空气实现流动,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集成变频设备中还包括第二散热组件80,外壳10内还设有用于为电路板20散热的散热腔102,外壳10上还设有与散热腔102相互连通的进气口111和排气口112,第二散热组件80设置在散热腔102内。
可选地,散热腔102位于电路板20背离第一散热组件70的一侧,散热腔102呈长条状结构,散热腔102中的进气口111和排气口112位于散热腔102的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同时,电路板20的部分发出热量的结构位于散热腔102内,在第二散热组件80的带动下,散热腔102内的气体能够沿着散热腔102的长度延伸方向,形成散热气流,从而将电路板20中发出的热量带走,从而实现对电路板20的进一步的散热。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第二散热组件80包括第二散热器81和散热鳍片82,第二散热器81设置在进气口111或排气口112处,散热鳍片82与电路板20相互贴合,散热鳍片82用于吸收电路板20中的热量。
可选地,散热鳍片82中包括有多个并排设置的金属片,通过将散热鳍片82与电路板20相互贴合,电路板20中产生的热量能够以热传递的方式传递到散热鳍片82中,并且多个金属片的排列方向与散热腔102内散热气流的流动方向相互垂直,以使得气流能够从各个金属片之间穿过,从而快速带走金属片中热量,达到高效散热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第二散热组件80还包括盖板83,盖板83与第二散热器81对应设置,盖板83可拆卸地与外壳10连接,盖板83上设有第一防护格栅831。
可选地,第二散热器81也为风扇,第二散热器81安装在散热腔102内,在本实施例中,盖板83可拆卸地安装在外壳10的排气口112处,在安装第二散热器81的时候,将第二散热器81从排气口112进入到散热腔102中进行安装,接着,将盖板83盖合在排气口112出即可完成安装,同时,盖板83上设有第一防护格栅831,第一防护格栅831在不影响散热腔102内气体排出的前提下,还能够防止外部异物进入到散热腔102内,通过将盖板83可拆卸地盖设在排气口112出,能够便于第二散热器81拆装到散热腔102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进气口111和/或排气口112处设有第二防护格栅113。
可选地,第二防护格栅113的结构与第一防护格栅831的结构类似,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防护格栅113设置在进气口111处,通过在进气口111处设有第二防护格栅113,能够在不影响散热腔102内气体排出的前提下,有效地防止外部异物进入到散热腔102内,保证第二散热组件80散热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还包括控制组件90,控制组件90包括控制板91,控制板91设置在容纳腔101内,并且控制板91与电路板20电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板91与电路板20分别设置在支撑件60的第一支撑部62的相对两侧,从而第一散热器71位于控制板91和电路板20之间,从而第一散热器71能够在为电路板20散热的同时为控制板91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控制组件90还包括控制按键92,控制按键92设置在外壳10的外侧面上,并且控制按键92与控制板91电连接。
可选地,通过将控制按键92设置在外壳10的外侧面上,用户能够直接通过按压控制按键92,将控制指令由控制板91传输到电路板20中,由电路板20分别驱动各个电器元件进行执行。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外壳10包括壳体11和上盖12,容纳腔101由壳体11和上盖12围构形成,上盖12可拆卸地与壳体11连接。
可选地,通过将外壳10设置为壳体11和上盖12,能够便于用户将安装好外壳10、电路板20、开关装置30、第一滤波装置40和第二滤波装置50的支撑件60,直接安装到安装腔中,最后直接将上盖12盖设在壳体11上即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仅具体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解释,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集成变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容纳腔;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
第一滤波装置,所述第一滤波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第二滤波装置,所述第二滤波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开关装置,所述开关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开关装置用于控制电流流经所述第一滤波装置和/或所述第二滤波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变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路板、所述开关装置、所述第一滤波装置和所述第二滤波装置均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变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散热组件,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器,所述支撑件设有与所述电路板对应设置的散热通孔,所述第一散热器设置在所述散热通孔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变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散热组件,所述外壳内还设有用于为所述电路板散热的散热腔,所述外壳上还设有与所述散热腔相互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第二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散热腔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变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包括第二散热器和散热鳍片,所述第二散热器设置在所述进气口或所述排气口处,所述散热鳍片与所述电路板相互贴合,所述散热鳍片用于吸收所述电路板中的热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变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组件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二散热器对应设置,所述盖板可拆卸地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防护格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变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和/或所述排气口处设有第二防护格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变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且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变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设置在外壳的外侧面上,并且所述控制按键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变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上盖,所述容纳腔由所述壳体和所述上盖围构形成,所述上盖可拆卸地与所述壳体连接。
CN202420120057.4U 2024-01-17 2024-01-17 集成变频设备 Active CN2224845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120057.4U CN222484529U (zh) 2024-01-17 2024-01-17 集成变频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120057.4U CN222484529U (zh) 2024-01-17 2024-01-17 集成变频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2484529U true CN222484529U (zh) 2025-02-14

Family

ID=94491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120057.4U Active CN222484529U (zh) 2024-01-17 2024-01-17 集成变频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24845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33290U (zh) 变频器、变频器主回路及其电容板
CN209786418U (zh) 一种散热块、激光器及激光加工设备
CN215188051U (zh) 散热模组、电子设备及储能设备
CN222484529U (zh) 集成变频设备
CN112311206B (zh) 换热系统及变频器
CN213044005U (zh) 一种电路系统控制装置
CN211378618U (zh) 一种用于风冷散热器的翅片结构
CN116232013B (zh) 一种逆变器及电气设备
CN216959647U (zh) 逆变器
CN218733851U (zh) 一种利于散热的变频器
CN212518768U (zh) 一种用于开关电源的风冷机箱
CN214155198U (zh) 开关电源的散热结构
CN213125826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变频器
CN211908641U (zh) 一种变频器
CN222691573U (zh) 一种风冷直流电源模块
CN220123302U (zh) 一种具有风道散热结构的移动电源逆变器
CN218109636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电焊机机壳
CN213637513U (zh) 一种变频器外壳的风扇安装结构
CN220031724U (zh) 充电终端
CN212572357U (zh) 一种数字同步整流开关电源
CN119675417B (zh) 变频器
CN219698266U (zh) 一种车载隔爆型变频控制柜
CN217721009U (zh) 电控系统装置和电气设备
CN219679125U (zh) 一种提高散热效果的储能变流器
CN218277503U (zh) 一种便携式控制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