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448932U - 一种轨道车辆侧墙组焊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车辆侧墙组焊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2448932U
CN222448932U CN202420227536.6U CN202420227536U CN222448932U CN 222448932 U CN222448932 U CN 222448932U CN 202420227536 U CN202420227536 U CN 202420227536U CN 222448932 U CN222448932 U CN 2224489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component
positioning
side wall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22753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政
王方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Sifang Alstom Railway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Sifang Alstom Railway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Sifang Alstom Railway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Sifang Alstom Railway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22753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24489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24489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24489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轨道车辆侧墙组焊工装,涉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为,包括主基座,与工装所在位置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一组件,设置在主基座上,位于待焊接组件的两端,用于待焊接组件的端部支撑和定位;第二组件,设置在主基座上,第二组件设置有若干组,位于两端的第一组件之间;第二组件与侧墙窗体对应设置,用于对待焊接的侧墙窗体组件进行支撑和定位;中支撑件,设置有若干个,分别位于相邻的第二组件之间,及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的工装结构可以对轨道车辆的侧墙整体进行固定夹持,同时结合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也可以对分开的侧墙组件进行逐一定位,便于将对各部分进行焊接组合作业。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车辆侧墙组焊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轨道车辆侧墙组焊工装。
背景技术
侧墙是铝合金车体的重要大部件之一,其尺寸公差要求较高,且各尺寸相互关联,控制较为困难。尤其是带有较多侧门口的车体侧墙,该类的侧墙尺寸控制难度远大于门口较少的侧墙。
因为侧墙成品自身体积较大,所以在进行组焊时各个结构位置的固定及造型调整也较为困难。此外,除了对于工件的整体固定之外,轨道车辆的侧墙并不是平面结构,而是带有弧面区域。而如前述中带有较多侧门口的侧墙,需要对侧墙的门口位置进行单独的固定调整。基于上述问题,对应侧墙组焊中各种问题的工装结构直接影响到侧墙组焊时的操作难度及制造出的成品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侧墙组焊工装,解决侧墙组焊加工中对侧墙相关工件的固定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车辆侧墙组焊工装,包括:
主基座,与工装所在位置的底面固定连接;
第一组件,设置在主基座上,位于待焊接组件的两端,用于待焊接组件的端部支撑和定位;
第二组件,设置在主基座上,第二组件设置有若干组,位于两端的所述第一组件之间;第二组件与侧墙窗体对应设置,用于对待焊接的侧墙窗体组件进行支撑和定位;
中支撑件,设置有若干个,分别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二组件之间,及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之间。
副基座,设置有若干个,对应每个所述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设置,副基座底部与所述主基座可拆卸连接,上部与所述第一组件或第二组件连接;所述中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相副基座连接。
优选为,所述主基座为矩形框架结构;包括两根沿其自身长度方向设置的主杆,两根所述主杆平行设置;
所述副基座包括:
立柱,设置有两根,分别与一根所述主杆连接;
横梁,跨设在两根所述立柱上方;
所述中支撑件为可伸缩的杆体结构,其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副基座的横梁连接。
优选为,所述副基座还包括:
基座中间件,设置在所述立柱的上端与横梁下侧之间;每个所述基座中间件均包括:
滑动件组合,包括设置在所述立柱和横梁之间的滑轨和滑块,所述立柱和横梁可通过滑动件组合滑动连接;
固定件组合,设置在滑动件组合一侧,所述立柱和横梁可通过固定件组合固定连接。
优选为,所述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均包括:
固定组件,设置在其对应的横梁一端,与横梁固定连接;
活动组件,设置在其对应的横梁另一端,与横梁滑动连接,可沿横梁的长度方向朝向或远离固定组件运动;
中间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和活动组件之间,中间组件下部与所述横梁连接;中间组件用于对待焊接工件中部进行支撑和定位。
优选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固定立杆,与所述横梁上侧面固定连接;固定立杆为竖直设置的杆体;
固定横臂,与所述固定立杆套接且在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固定横臂朝向水平一侧延伸;
固定压迫组件,与所述固定横臂远离固定立杆的一端连接,且可在竖直方向滑动,固定压迫组件可朝向待焊接工件施加下压力。
优选为,所述固定立杆上端为弧形面,其弧形结构与侧墙的车窗下方弯曲结构对应,所述固定压迫组件可朝向固定立杆的顶部位置或者中间组件施加下压力。
优选为,所述活动组件包括:
活动立杆,与所述横梁可拆卸连接,活动立杆上方朝向中间组件延伸,且活动立杆上方设置可向下施力的压迫件;
活动支座,设置在所述活动立杆朝向中间组件的一侧,且活动支座与横梁滑动连接;活动支座上侧开设有对应待焊接工件的定位槽;
活动驱动件,为可伸缩的缸体,一段与所述活动支座连接,另一端和中间组件连接。
优选为,所述中间组件包括:
中间立杆,至少设置两根,分别靠近所述固定组件和活动组件设置;
中间支座,跨设在两根中间立杆上部,与所述中间立杆固定连接;
中定位件组,设置在所述中间支座上,包括若干个可在待焊接工件上侧或下侧进行定位的定位件。
优选为,所述中间定位件组包括:
上定位件,下部与所述中间支座转动连接,上部设置有可向下施力的压迫件;
下定位件,包括:
定位座,与所述中间支座转动连接;
定位缸,为可伸缩的缸体结构,其缸体外壳与所述定位座固定连接,缸体可朝向或远离待焊接组件下侧面运动。
优选为,所述中间定位件组还包括:
端部定位件,与所述中间支座固定连接,且设置在中间支座靠近活动组件的端部位置;所述端部定位件上开设有对应待焊接工件的卡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方案的工装结构可以对轨道车辆的侧墙整体进行固定夹持,同时结合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也可以对分开的侧墙组件进行逐一定位,便于将对各部分进行焊接组合作业。
且本方案通过设置可伸缩中支撑件,令整个工装的各个支撑结构连接成为一体,在确保了对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可调的基础上,同时兼顾了整体工装的结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C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5为图1的B-B剖面图。
图中:
1、主基座;
2、固定组件;21、固定立杆;22、固定横臂;23、固定压迫组件;
3、活动组件;31、活动立杆;32、活动支座;33、活动驱动件;
4、中间组件;41、中间立杆;42、中间支座;43、上定位件;44、下定位件;45、端部定位件;
5、副基座;51、立柱;52、横梁;53、基座中间件;
6、中支撑件;
100、侧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车辆侧墙组焊工装,包括与工装所在位置的底面固定连接的主基座1;在主基座1上分别设置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第一组件位于待焊接组件的两端,用于待焊接组件的端部支撑和定位;第二组件设置有若干组,位于两端的第一组件之间;第二组件与侧墙窗体对应设置,用于对待焊接的侧墙窗体组件进行支撑和定位。位于相邻的第二组件之间,及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之间还设置有若干个中支撑件6,中支撑件6为可伸缩的杆体结构,每处设置有中支撑件6的位置处分别设置两根中支撑件6。如图3所示,中支撑件包括一个中间杆,中间杆两端分别螺纹连接一个端部杆,通过旋拧端部杆实现其整体长度的调节。对应每个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设置有副基座5,副基座5底部与主基座1可拆卸连接,上部与第一组件或第二组件连接;中支撑件6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相副基座5连接。
参见图2,第一组件尽在当前这一组的待焊接组件两端进行设置,第二组件则是对应每个侧窗位置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因为车辆侧墙的开窗位置在焊接加工时可能会导致其形变的因素较多,所以在侧窗两侧分别设置第二组件进行定位,可以有效提高焊接完成的产品质量。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主基座1为矩形框架结构;包括两根沿其自身长度方向设置的主杆,两根主杆平行设置。副基座5包括立柱51和横梁52,立柱51设置有两根,分别与一根主杆连接;横梁52跨设在两根立柱51上方;中支撑件6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副基座5的横梁52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副基座5还包括基座中间件53,基座中间件53设置在立柱51的上端与横梁52下侧之间。每个基座中间件53均包括滑动件组合和固定件组合,如图4和图5所示,滑动件组合包括设置在立柱51和横梁52之间的滑轨和滑块,立柱51和横梁52可通过滑动件组合滑动连接;固定件组合设置在滑动件组合一侧,立柱51和横梁52可通过固定件组合固定连接。
因为在进行焊接作业时,需要先对工件进行固定,而侧墙相关工件体积都较大。为了便于副基座5的位置调整,可以先将立柱51下部与主基座1的连接螺栓松开,然后再将固定件组合的螺栓卸除。此时横梁52和立柱51仍然处于连接状态,且可滑动,这种状态便于对副基座5的位置进行横移,且在保持连接状态中,也不会导致待焊接工件的掉落。位置调整完毕后,再将副基座5恢复至固定状态,便可进行后续作业。这一连接方式可以在保持对工件支撑的状态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而无需将工件移除。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均包括固定组件2、活动组件3和中间组件4。固定组件2设置在其对应的横梁52一端,与横梁52固定连接;活动组件3设置在其对应的横梁52另一端,与横梁52滑动连接,可沿横梁52的长度方向朝向或远离固定组件2运动;中间组件4设置在固定组件2和活动组件3之间,中间组件4下部与横梁52连接;中间组件4用于对待焊接工件中部进行支撑和定位。
通过三个部分的结合,实现对于不同型号侧墙的适应性调整。对于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组件朝向主基座1外侧的一面还设置有限位件,用于和侧墙工件的外侧端相抵。确保这一组焊接组件的总体长度限制。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固定组件2包括固定立杆21、固定横臂22和固定压迫组件23,固定立杆21与横梁53上侧面固定连接;固定立杆21为竖直设置的杆体;固定横臂22与固定立杆21套接且在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固定横臂22朝向水平一侧延伸;固定压迫组件23与固定横臂22远离固定立杆21的一端连接,且可在竖直方向滑动,固定压迫组件23可朝向待焊接工件施加下压力。
固定立杆21上端为弧形面,其弧形结构与侧墙的车窗下方弯曲结构对应,固定压迫组件23可朝向固定立杆21的顶部位置或者中间组件4施加下压力。
参见图4和图5,分别展示了固定横臂22的两种连接形式,图4和图5中附带有侧墙100的示意,且图4与图5分别展示的侧墙100的正反两侧放置形式,即本工装在设计时考虑了对于侧墙100的两面焊接状态夹持固定。在图4中,侧墙100的放置方式窗上侧方向朝向左侧,也就是活动组件3的方向摆放,图5中则相反,窗上侧方向朝向固定组件2方向设置。因为二者放置方向不同,所以其整体弯曲的方向也不同,对于两种状态,固定组件2分别匹配了不同方向延伸的固定定比22和固定压迫组件23,图4中的固定压迫组件23施力方向为朝向中间组件4的端部方向施力。图5中的固定压迫组件23则是朝向固定立杆21上端的弧形结构施力。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活动组件3包括活动立杆31、活动支座32和活动驱动件33。活动立杆31与横梁52可拆卸连接,活动立杆31上方朝向中间组件4延伸,且活动立杆31上方设置可向下施力的压迫件;活动支座32设置在活动立杆31朝向中间组件4的一侧,且活动支座32与横梁52滑动连接;活动支座32上侧开设有对应待焊接工件的定位槽;活动驱动件33为可伸缩的缸体,一段与活动支座32连接,另一端和中间组件4连接。
通过该结构,主要是为了匹配不同型号尺寸的侧墙100设计需求。其中活动支座32上的开槽可根据侧墙100进行仿形制作,根据不同的侧墙100结构进行替换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中间组件4包括中间立杆41、中间支座42和中定位件组。中间立杆41设置两根,分别靠近固定组件2和活动组件3设置;中间支座42跨设在两根中间立杆41上部,与中间立杆41固定连接;中定位件组设置在中间支座42上,包括若干个可在待焊接工件上侧或下侧进行定位的定位件。
中间定位件组包括上定位件43、下定位件44、端部定位件45和侧定位件。上定位件43下部与中间支座42转动连接,上部设置有可向下施力的压迫件;上定位件43可采用螺栓与限位块结构组合,通过螺栓调节限位块与待焊接件之间的间距和施加力量。下定位件44包括定位座和定位缸。定位座为连接板结构,与中间支座42转动连接;定位缸为气缸,其缸体外壳与定位座固定连接,缸体可朝向或远离待焊接组件下侧面运动。端部定位件45与中间支座42固定连接,且设置在中间支座42靠近活动组件3的端部位置;端部定位件45上开设有对应待焊接工件的卡槽。在需要时,可以在中间支座42的两侧设置侧定位件,结合气缸和卡块对工件侧向进行定位,此处的侧向为中间支座42的长度方向两侧,换句话说,侧定位件沿主基座1的长度方向分布设置在中间支座42的两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轨道车辆侧墙组焊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基座(1),与工装所在位置的底面固定连接;
第一组件,设置在主基座(1)上,位于待焊接组件的两端,用于待焊接组件的端部支撑和定位;
第二组件,设置在主基座(1)上,第二组件设置有若干组,位于两端的所述第一组件之间;第二组件与侧墙窗体对应设置,用于对待焊接的侧墙窗体组件进行支撑和定位;
中支撑件(6),设置有若干个,分别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二组件之间,及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之间;
副基座(5),设置有若干个,对应每个所述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设置,副基座(5)底部与所述主基座(1)可拆卸连接,上部与所述第一组件或第二组件连接;所述中支撑件(6)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相副基座(5)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侧墙组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基座(1)为矩形框架结构;包括两根沿其自身长度方向设置的主杆,两根所述主杆平行设置;
所述副基座(5)包括:
立柱(51),设置有两根,分别与一根所述主杆连接;
横梁(52),跨设在两根所述立柱(51)上方;
所述中支撑件(6)为可伸缩的杆体结构,其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副基座(5)的横梁(52)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侧墙组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基座(5)还包括:
基座中间件(53),设置在所述立柱(51)的上端与横梁(52)下侧之间;每个所述基座中间件(53)均包括:
滑动件组合,包括设置在所述立柱(51)和横梁(52)之间的滑轨和滑块,所述立柱(51)和横梁(52)可通过滑动件组合滑动连接;
固定件组合,设置在滑动件组合一侧,所述立柱(51)和横梁(52)可通过固定件组合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侧墙组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均包括:
固定组件(2),设置在其对应的横梁(52)一端,与横梁(52)固定连接;
活动组件(3),设置在其对应的横梁(52)另一端,与横梁(52)滑动连接,可沿横梁(52)的长度方向朝向或远离固定组件(2)运动;
中间组件(4),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2)和活动组件(3)之间,中间组件(4)下部与所述横梁(52)连接;中间组件(4)用于对待焊接工件中部进行支撑和定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侧墙组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
固定立杆(21),与所述横梁(52)上侧面固定连接;固定立杆(21)为竖直设置的杆体;
固定横臂(22),与所述固定立杆(21)套接且在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固定横臂(22)朝向水平一侧延伸;
固定压迫组件(23),与所述固定横臂(22)远离固定立杆(21)的一端连接,且可在竖直方向滑动,固定压迫组件(23)可朝向待焊接工件施加下压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车辆侧墙组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立杆(21)上端为弧形面,其弧形结构与侧墙的车窗下方弯曲结构对应,所述固定压迫组件(23)可朝向固定立杆(21)的顶部位置或者中间组件(4)施加下压力。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车辆侧墙组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组件(3)包括:
活动立杆(31),与所述横梁(52)可拆卸连接,活动立杆(31)上方朝向中间组件(4)延伸,且活动立杆(31)上方设置可向下施力的压迫件;
活动支座(32),设置在所述活动立杆(31)朝向中间组件(4)的一侧,且活动支座(32)与横梁(52)滑动连接;活动支座(32)上侧开设有对应待焊接工件的定位槽;
活动驱动件(33),为可伸缩的缸体,一段与所述活动支座(32)连接,另一端和中间组件(4)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车辆侧墙组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组件(4)包括:
中间立杆(41),至少设置两根,分别靠近所述固定组件(2)和活动组件(3)设置;
中间支座(42),跨设在两根中间立杆(41)上部,与所述中间立杆(41)固定连接;
中定位件组,设置在所述中间支座(42)上,包括若干个可在待焊接工件上侧或下侧进行定位的定位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车辆侧墙组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定位件组包括:
上定位件(43),下部与所述中间支座(42)转动连接,上部设置有可向下施力的压迫件;
下定位件(44),包括:
定位座,与所述中间支座(42)转动连接;
定位缸,为可伸缩的缸体结构,其缸体外壳与所述定位座固定连接,缸体可朝向或远离待焊接组件下侧面运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车辆侧墙组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定位件组还包括:
端部定位件(45),与所述中间支座(42)固定连接,且设置在中间支座(42)靠近活动组件(3)的端部位置;所述端部定位件(45)上开设有对应待焊接工件的卡槽。
CN202420227536.6U 2024-01-31 2024-01-31 一种轨道车辆侧墙组焊工装 Active CN2224489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227536.6U CN222448932U (zh) 2024-01-31 2024-01-31 一种轨道车辆侧墙组焊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227536.6U CN222448932U (zh) 2024-01-31 2024-01-31 一种轨道车辆侧墙组焊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2448932U true CN222448932U (zh) 2025-02-11

Family

ID=94441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227536.6U Active CN222448932U (zh) 2024-01-31 2024-01-31 一种轨道车辆侧墙组焊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24489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25371B (zh) 一种汽车装配用前端机械手
CN107962333B (zh) 一种汽车悬架控制臂的焊接夹具
KR100626105B1 (ko) 레이저 용접용 클램핑 장치
CN214818093U (zh) 一种移动式前端框架精准定位装配工装
CN108555503A (zh) 一种车底架组装焊接装备
CN112139733A (zh) 一种轨道车辆车体钢结构柔性组焊夹具
CN201275663Y (zh) 自动焊接机的电极调节机构
CN107738051B (zh) 可移动的汽车转向支撑总成焊接定位工装
CN101396762B (zh) 自动焊接机的电极调节机构
CN222448932U (zh) 一种轨道车辆侧墙组焊工装
CN210818137U (zh) 汽车生产流水线柔性组合工装
CN211915977U (zh) 焊接系统
CN211966355U (zh) 一种中厚钛合金板窄间隙激光填丝焊接用可调夹具装置
CN216882508U (zh) 一种轨道车辆侧墙组焊工装
CN212682966U (zh) 一种汽车底板焊接螺母板用成型工装
CN217344215U (zh) 门框组装装置
CN107470820B (zh) 反装组焊工装
CN217859571U (zh) 一种半自动双头风道焊接设备
CN210703406U (zh) 重型汽车车架管状梁焊接夹具
CN110842450B (zh) 一种汽车b柱夹具总成
CN210937648U (zh) 动车组车头车顶的组装装置
CN109202359B (zh) 一种拖拉机罩壳焊接工装
CN220806016U (zh) 一种装载机车架总成焊接用工装
CN218169260U (zh) 一种汽车副车架纵梁焊接工装
CN214723654U (zh) 一种转向拉杆通用型装配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