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432038U - 车门外水切、车门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门外水切、车门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2432038U
CN222432038U CN202420994589.0U CN202420994589U CN222432038U CN 222432038 U CN222432038 U CN 222432038U CN 202420994589 U CN202420994589 U CN 202420994589U CN 222432038 U CN222432038 U CN 222432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door
edge
water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99458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一鸣
朱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99458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2432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2432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24320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门外水切、车门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用于解决车门外水切与车门之间的密封性能差的技术问题,该车门外水切包括水切本体及密封体;水切本体设置于车门外板上,沿第一预设方向,水切本体与车门外板的两端分别具有间隙;密封体与水切本体一体成型,至少部分密封体嵌设于间隙内,并对间隙进行密封。本申请提供的车门外水切,能够提升车门外水切与车门之间的密封性能,降低车身振动产生的噪音及外部噪音传导至车内的现象,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车门外水切、车门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门外水切、车门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车门能够打开或关闭乘用舱,以供乘用人员进出。该车门的车窗上设有车门玻璃以及配套的水切结构,水切结构用于对车门玻璃进行支撑、密封、切水及清洁等。
通常水切结构包括车门内水切和车门外水切,其中车门包括车门外板、车门内板及车门玻璃,车门内水切安装于车门内板上,车门外水切安装于车门外板上,车门玻璃设置于车门内水切和车门外水切之间。为便于安装车门外水切,车门外水切靠近车门的前后两端分别具有缺口,当车门外水切安装至车门外板上时,车门外水切与车门外板的前、后两端具有缝隙,通常在此缝隙内填充泡棉,以提升车门外水切与车门外板之间的密封性能。
然而,当前车门外水切与车门外板之间的密封性能差,导致车辆的车身振动所产生的噪音及外部噪音传导至车内,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门外水切、车门及车辆,能够提升车门外水切与车门外板之间的密封性能,降低车身振动产生的噪音及外部噪音传导至车内的现象,提升用户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门外水切包括水切本体及密封体;所述水切本体设置于车门外板上,沿第一预设方向,所述水切本体与所述车门外板的两端分别具有间隙;所述密封体与所述水切本体一体成型,至少部分所述密封体嵌设于所述间隙内,并对所述间隙进行密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水切本体包括第一密封边和第二密封边,所述第一密封边和所述第二密封边形成安装槽,所述水切本体通过所述安装槽安装于所述车门外板上;所述第一密封边位于所述车门外板的内侧,所述密封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边的底端,且部分所述密封体密封所述第一密封边与所述车门外板之间的间隙。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边朝向所述车门外板的内侧面具有第一密封唇;所述密封体设置有所述第一密封唇配合的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唇与所述第一密封槽密封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车门外水切还包括水切内骨架;所述水切内骨架设置于所述水切本体内,所述水切内骨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边和第二支撑边;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支撑边位于所述第一密封边内,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支撑边位于所述第二密封边内。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边的底部端面暴露于所述第一密封边的底部端面;部分所述密封体密封所述第一密封边的底部端面及所述第一支撑边的底部端面。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体的截面呈L型,所述密封体包括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第一密封边的底部端面贴合,所述第二密封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边的内侧面与所述车门外板之间;所述第一密封槽位于所述第二密封部朝向所述第一密封边的侧面,所述第二密封部远离所述第一密封边的侧面与所述车门外板密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边朝向所述车门外板的内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密封唇;所述第二密封唇远离所述第二密封边的一端斜向上延伸,并与所述车门外板密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车门外水切还包括水切外骨架;所述水切外骨架与所述水切本体可拆卸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门,包括车门外板、车门玻璃及第一方面所述的车门外水切;所述车门外水切安装于所述车门外板上,所述车门玻璃设置于所述车门外板的一侧;部分所述车门外水切位于所述车门外板朝向所述车门玻璃的一侧,并与所述车门玻璃密封。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及第二方面所述的车门;所述车体具有驾乘空间及与所述驾乘空间连通的入口;所述车门设置于所述入口内,并打开或关闭所述入口。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门外水切、车门及车辆,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门外水切包括水切本体及设置于水切本体上的密封体,水切本体设置于车门外板上,水切本体与车门外板的两端分别具有间隙。当车门外水切安装至车门外板上时,密封体能够对间隙进行密封。
相关技术中当车门外水切安装至车门外板上时,车门外水切与车门外板的前后两端具有缝隙,通常在此缝隙内填充泡棉,泡棉一般通过胶带或胶水粘结至缝隙内,其容易脱落,导致车门外水切与车门外板之间的密封性差。
然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门外水切包括一体结构的水切本体及密封体,可避免密封体从水切本体上脱落。如此设置,能够提升车门外板与车门外水切之间的密封性能,进而降低车身振动产生的噪音及外部噪音传导至车内的现象,提升用户体验。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门外水切、车门及车辆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门外水切的端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门外水切的端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门外水切与车门玻璃布置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门外水切的端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水切本体;
11-第一密封边;111-第一密封唇;112-第三密封唇;113-第四密封唇;114-副密封唇;
12-第二密封边;121-第二密封唇;122-第一安装唇;123-第二安装唇;124-支撑唇;125-压边唇;
20-密封体;
21-第一密封部;22-第二密封部;
30-水切内骨架;
31-第一支撑边;32-第二支撑边;
40-水切外骨架;
100-车门外水切;
200-车门外板;
300-车门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相关技术车辆的车门外水切与车门外板之间的密封性能差,存在车身振动所产生的噪音及外部噪音传导至车内的问题,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当车门外水切安装至车门外板上时,车门外水切与车门的前后两端具有缝隙,通常在此缝隙内填充泡棉,以提升车门外水切与车门外板之间的密封性能。然而,泡棉一般通过胶带或胶水粘结至缝隙内,其容易脱落,导致车门外水切与车门外板之间的密封性差。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外水切,车门外水切包括水切本体及形成于水切本体上的密封体,水切本体设置于车门外板上,水切本体与车门外板的两端分别具有间隙。当车门外水切安装至车门外板上时,密封体能够对间隙进行密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门外水切包括一体结构的水切本体及密封体,可避免密封体从水切本体上脱落。如此能够提升车门与车门外水切之间的密封性能,进而降低车身振动产生的噪音及外部噪音传导至车内的现象,提升用户体验。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包括车体及和车门,其中车体具有驾乘空间及与驾乘空间连通的入口,且车门设置于入口处,能够相对入口开合,即打开入口或关闭入口。
示例性地,车体包括前排空间和/或后排空间,前排空间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第一入口,第一入口处设置有前车门;后排空间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第二入口,第二入口设置有后车门。
如图1至图3所示,每个车门包括车门外板200、车门内板(图中未示出)、车门玻璃300及水切结构,其中车门玻璃300设置于车门外板200和车门内板之间,水切结构用于对车门玻璃300进行清洁、切水等功能。
水切结构包括车门外水切100,车门外水切100安装于车门外板200上,车门玻璃300设置于车门外板200的一侧;部分车门外水切100位于车门外板200朝向车门玻璃300的一侧,并与车门玻璃300接触密封。
进一步地,水切结构还包括车门内水切(图中未示出),车门内水切与车门外水切100相对设置,车门内水切安装于车门内板上,并位于车门玻璃300的另一侧,即车门内水切和车门外水切100分别设置于车门玻璃300的两侧,车门内水切的上部和车门外水切100的上部分别从内、外两侧夹持车门玻璃300,并与车门玻璃300的两个侧面接触,以共同对玻璃起到支撑和密封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门外水切100包括水切本体10及密封体20,其中水切本体10设置于车门外板200上,沿第一预设方向(车辆的前、后方向),水切本体10的前、后两端具有缺口,待水切本体10安装于车门外板200上时,水切本体10与车门外板200的两端分别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密封体20设置于水切本体10上,且密封体20与水切本体10为一体结构。至少密封体20可嵌设于水切本体10与车门外板200之间的间隙内,并对间隙进行密封。换言之,部分密封体20靠近水切本体10的缺口处设置,待水切本体10安装至车门外板200时,密封体20可对车门外板200与水切本体10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相关技术中当车门外水切安装至车门外板上时,车门外水切与车门外板的前、后两端具有缝隙,通常在此缝隙内填充泡棉,泡棉一般通过胶带或胶水粘结至缝隙内,其容易脱落,导致车门外水切与车门外板之间的密封性差。
然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门外水切包括一体结构的水切本体及密封体,可避免密封体从水切本体上脱落。如此能够提升车门与车门外水切之间的密封性能,进而降低车身振动产生的噪音及外部噪音传导至车内的现象,提升用户体验。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门外水切100,其水切本体10的轴向截面呈倒U型,其包括第一密封边11和第二密封边12,第一密封边11和第二密封边12形成安装槽,水切本体10通过安装槽安装于车门外板200上,且第一密封边11和第二密封边12分别位于车门外板200的内、外两侧。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边11位于车门外板200的内侧,密封体20设置于第一密封边11的底端,且部分密封体20嵌设于第一密封边11与车门外板200之间的间隙内,并对该间隙进行密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密封边11朝向车门外板200的内侧面具有第一密封唇111,第一密封唇111配置为形成在第一密封边11的内侧面上的凸起,且该凸起朝向车门外板200的内侧面延伸。相应地,密封体20设置有与第一密封唇111配合的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槽位于密封体20朝向第一密封边11的一侧。
当车门外水切100安装于车门外板200上时,第一密封唇111嵌设于第一密封槽内,且第一密封唇111与第一密封槽密封连接。如此设置,可提升车门外水切100与车门外板200之间的密封性能。
为提升车门外水切100的结构强度,防止车门外水切100变形而影响密封性能,本申请实施例中车门外水切100还包括水切内骨架30,水切内骨架30的轴向截面呈倒U型,水切内骨架3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边31和第二支撑边32,其中至少部分第一支撑边31设置于第一密封边11内,以提升第一密封边11的结构强度;至少部分第二支撑边32设置于第二密封边12内,以提升第二密封边12的结构强度。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边31暴露于第一密封边11的底部端面,且部分密封体20密封第一密封边11的底部端面。例如,第一支撑边31的一端与第二支撑边32连接,第一支撑边31远离第二支撑边32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密封边11的底部端面,并暴露。部分密封体20覆盖第一密封边11的底部端面,部分密封体20嵌设于第一密封边11与车门外板200之间的间隙内。
如此设置,水切内骨架30配置为金属结构,通过密封体20密封暴露于环境的第一支撑边31的端面,可防止水汽侵蚀第一支撑边31,提升第一支撑边31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密封体20的截面呈L型,密封体20包括第一密封部21和第二密封部22,其中第一密封部21与第一密封边11的底部端面贴合,即第一密封部21覆盖第一密封边11的底部端面。
第二密封部22设置于第一密封边11的内侧面与车门外板200之间的间隙内,且上述第一密封槽位于第二密封部22朝向第一密封边11的侧面上,并且第二密封部22远离第一密封边11的侧面与车门外板200贴合,即第二密封部22的一侧与第一密封边11密封连接,第二密封部22的另一侧与车门外板200密封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密封边12朝向车门外板200的内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密封唇121。例如,第二密封边12设置有两个第二密封唇121,沿第二密封边12的延伸方向,两个第二密封唇121上、下间隔布置;第二密封唇121的一端与第二密封边12连接,第二密封唇121远离第二密封边12的一端斜向上延伸,并与车门外板200密封连接。如此设置,可提升第二密封边12与车门外板200之间的密封性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门外水切100还包括水切外骨架40,水切外骨架40可拆卸安装于水切本体10上。示例性地,水切本体10背离车门玻璃300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唇122和第二安装唇123,第一安装唇122位于水切本体10的顶端,并斜向上延伸,第一安装唇122朝向内侧延伸,并与水切本体10之间形成第一卡槽。第二安装唇123位于水切本体10底端,并斜向下延伸;且第二安装唇123朝向外侧延伸,并与水切本体10之间形成第二卡槽。
进一步地,水切外骨架40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一卡槽配合的第一卡接部,水切外骨架40的底端设置有与第二卡槽配合的第二卡接部,水切外骨架40通过第一卡接部卡接至第一卡槽,以及通过第二卡接部卡接至第二卡槽。如此设置,水切外骨架40与水切本体10可拆卸安装,且安装方便、结构简单。
优选地,水切本体10朝向水切外骨架40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唇124,支撑唇124位于第二密封边12上,支撑唇124的一端与第二密封边12连接,支撑唇124的另一端与水切外骨架40的内侧面抵接。如此设置,支撑唇124对水切外骨架40进行向外支撑,防止水切外骨架40在受到挤压后变形,保证水切外骨架40的外形美观。
进一步地,水切本体10还设置有压边唇125,压边唇125位于第二卡接部的下方。压边唇125斜向下延伸,并延伸至水切外骨架40的下方。如此设置,压边唇125的上表面可与水切外骨架40的下端接触,压边唇125的下表面与车门外板200相抵接,即压边唇125位于车门外板200与水切外骨架40之间,以防止水切外骨架40的划伤车门外板200的表面。
继续参阅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门外水切100还包括第三密封唇112和第四密封唇113,其中第三密封唇112位于第一密封边11朝向车门玻璃300的一侧,且第三密封唇11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密封边11的中部,第三密封唇112的另一端朝向车门玻璃300的一侧斜向上延伸,并与车门玻璃300抵接。
第四密封唇113设置于水切本体10顶端,并位于水切本体10朝向车门玻璃300的一侧。第四密封唇113位于第三密封唇112的上方,且两者之间保持一定间隔。第三密封唇112远离第一密封边11的一端设置有副密封唇114,副密封唇114朝向第四密封唇113所在的方向延伸,并靠近第四密封唇113设置。
如此设置,当第三密封唇112发生变形时,其副密封唇114向第三密封唇112提供进一步的弹性支撑,保证第三密封唇112与车门玻璃300之间的贴合度,从而保证车门外水切100与车门玻璃300之间的密封效果。以及,当车门玻璃300抖动时,第四密封唇113可对车门玻璃300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避免车门玻璃300向外侧移动,降低车门玻璃300与车门外水切100之间碰撞所产生的异响,进一步降低振动噪音。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应当指出,在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表示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短语未必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明确或未明确描述的其他实施例实现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之内。
一般而言,应当至少部分地由语境下的使用来理解术语。例如,至少部分地根据语境,文中使用的术语“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于描述单数的意义的任何特征、结构或特性,或者可以用于描述复数的意义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的组合。类似地,至少部分地根据语境,还可以将诸如“一”或“所述”的术语理解为传达单数用法或者传达复数用法。
应当容易地理解,应当按照最宽的方式解释本公开中的“在……上”、“在……以上”和“在……之上”,以使得“在……上”不仅意味着“直接处于某物上”,还包括“在某物上”且其间具有中间特征或层的含义,并且“在……以上”或者“在……之上”不仅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的含义,还可以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且其间没有中间特征或层(即,直接处于某物上)的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门外水切,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切本体(10)及密封体(20);
所述水切本体(10)设置于车门外板(200)上,并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所述水切本体(10)与所述车门外板(200)的两端分别具有间隙;
所述密封体(20)与所述水切本体(10)一体成型,且至少部分所述密封体(20)嵌设于所述间隙内,以对所述间隙进行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外水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切本体(10)包括第一密封边(11)和第二密封边(12),所述第一密封边(11)和所述第二密封边(12)形成安装槽,所述水切本体(10)通过所述安装槽安装于所述车门外板(200)上;
所述第一密封边(11)位于所述车门外板(200)的内侧,所述密封体(20)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边(11)的底端,且部分所述密封体(20)密封所述第一密封边(11)与所述车门外板(200)之间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外水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边(11)朝向所述车门外板(200)的内侧面具有第一密封唇(111);
所述密封体(20)设置有所述第一密封唇(111)配合的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唇(111)与所述第一密封槽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外水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外水切(100)还包括水切内骨架(30);
所述水切内骨架(30)设置于所述水切本体(10)内,所述水切内骨架(3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边(31)和第二支撑边(32);
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支撑边(31)位于所述第一密封边(11)内,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支撑边(32)位于所述第二密封边(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外水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边(31)的底部端面暴露于所述第一密封边(11)的底部端面;
部分所述密封体(20)密封所述第一密封边(11)的底部端面及所述第一支撑边(31)的底部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外水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体(20)的截面呈L型,所述密封体(20)包括第一密封部(21)和第二密封部(22);
所述第一密封部(21)与所述第一密封边(11)的底部端面贴合,所述第二密封部(22)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边(11)的内侧面与所述车门外板(200)之间;
所述第一密封槽位于所述第二密封部(22)朝向所述第一密封边(11)的侧面,所述第二密封部(22)远离所述第一密封边(11)的侧面与所述车门外板(200)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外水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边(12)朝向所述车门外板(200)的内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密封唇(121);
所述第二密封唇(121)远离所述第二密封边(12)的一端斜向上延伸,并与所述车门外板(200)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外水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外水切(100)还包括水切外骨架(40);
所述水切外骨架(40)与所述水切本体(10)可拆卸连接。
9.一种车门,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外板(200)、车门玻璃(300)及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外水切(100);
所述车门外水切(100)安装于所述车门外板(200)上,所述车门玻璃设置于所述车门外板(200)的一侧;
部分所述车门外水切(100)位于所述车门外板(200)朝向所述车门玻璃(300)的一侧,并与所述车门玻璃(300)密封。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及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门;
所述车体具有驾乘空间及与所述驾乘空间连通的入口;
所述车门设置于所述入口内,并打开或关闭所述入口。
CN202420994589.0U 2024-05-08 2024-05-08 车门外水切、车门及车辆 Active CN222432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994589.0U CN222432038U (zh) 2024-05-08 2024-05-08 车门外水切、车门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994589.0U CN222432038U (zh) 2024-05-08 2024-05-08 车门外水切、车门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2432038U true CN222432038U (zh) 2025-02-07

Family

ID=94406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994589.0U Active CN222432038U (zh) 2024-05-08 2024-05-08 车门外水切、车门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24320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32115B (zh) 车门外水切、车门及汽车
US20090195013A1 (en) Vehicle door sash structure
US20250065703A1 (en) Hidden belt weatherstrip assembly
US20250083508A1 (en) Concealed exterior beltline molding and vehicle having same
CN222432038U (zh) 车门外水切、车门及车辆
CN207523424U (zh) 汽车窗框密封定位组件
JP6033629B2 (ja) グラスランとベルトラインインナーウェザストリップの接続構造
JP2013116688A (ja) 車両用ドアのベルトモール取付部構造
CN112440700A (zh) 车辆的后车门密封结构及车辆
CN218400171U (zh) 敞篷车顶棚密封结构及敞篷车
CN207345459U (zh) 一种b柱车门窗框
CN212889817U (zh) 一种汽车背门框密封条及汽车背门框密封结构
CN213322633U (zh) 一种车窗外水切
CN201922904U (zh) 一种车窗密封结构
JP4015130B2 (ja) 自動車用窓ガラスの支持構造
CN220031677U (zh) 用于车门的密封组件和车门
JP5134919B2 (ja) 車両用ドアサッシュ構造
JPH06106973A (ja) パーティションガラスの取付構造
CN218876863U (zh) 一种硅胶防尘条
CN219133811U (zh) 车门板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3831567U (zh) 车门三角护板和车辆
CN221162155U (zh) 用于汽车车窗的密封胶条
CN217892482U (zh) 敞篷车车顶密封结构及敞篷汽车
JP4135368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CN218577479U (zh) 密封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