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373005U - 一种重型商用车集成组合支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型商用车集成组合支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2373005U
CN222373005U CN202421273296.XU CN202421273296U CN222373005U CN 222373005 U CN222373005 U CN 222373005U CN 202421273296 U CN202421273296 U CN 202421273296U CN 222373005 U CN222373005 U CN 2223730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rear suspension
installation
mounting
ca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127329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华钊
相臣
韩正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127329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23730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23730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23730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重型商用车集成组合支座,属于重型商用车底盘技术领域,包括支座和四角的连接安装座,连接安装座上开设有第五安装孔;支座顶部连接有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安装座,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安装座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支座上部左右两侧连接有驾驶室后悬置减震器安装座,驾驶室后悬置减震器安装座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支座中部一侧连接有进气系统支架安装座,进气系统支架安装座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三安装孔;整体为一体铸造成型。可实现组合支座集成化、模块化,实现减重轻量化设计,制造成本低,连接安装简单,减少与车架本体的连接安装孔,降低对车架本体结构强度的影响,实用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重型商用车集成组合支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重型商用车底盘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重型商用车集成组合支座。
背景技术
重型商用车底盘由多个部分组成,如车架、前牵引横梁、踏板支架、保险杠支架、进气系统油滤器支架、驾驶室后悬置系统支架等。其中,进气系统油滤器支架用于对进气系统油滤器的定位安装,通过过渡安装支座连接安装于车架本体上,保证油滤器安装的可靠稳定性;驾驶室后悬置系统支架用于支撑安装驾驶室后悬置,使驾驶室通过过渡安装支座悬浮(弹簧阻尼元件)安装于车架上,实现驾驶室的良好避震。
传统采用多个单一过渡安装支座连接的方式,每个过渡安装支座单独设计,分别与多个支架连接安装,并分别连接安装于车架上。每个过渡安装支座的功能比较单一,需要设计、安装多个过渡安装支座才能满足使用功能要求。这种多个过渡安装支座连接的方式,没有进行集成化设计,连接结构复杂,安装繁琐,重量较重,成本较高,生产效率较低,且对车架本体结构强度具有一定的影响。
随着商用车行业竞争日益加剧,重型商用车对整车总布置的模块化、轻量化、安装便利性、零部件数量减少等需求愈发迫切;传统的多个单一功能过渡安装支座连接的方式不能满足现今对商用车发展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传统重型商用车采用多个单一过渡安装支座连接的方式,每个过渡安装支座的功能比较单一,连接结构复杂,安装繁琐,重量较重,成本较高,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型商用车集成组合支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重型商用车集成组合支座,包括支座和设置于支座四角的连接安装座,连接安装座上开设有能够与车架本体连接安装的第五安装孔;支座顶部连接有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安装座,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安装座上开设有若干个能够与驾驶室后悬置支架连接安装的第一安装孔;支座上部左右两侧连接有向远离车架本体方向延伸的驾驶室后悬置减震器安装座,驾驶室后悬置减震器安装座上开设有能够与驾驶室后悬置减震器底部连接安装的第二安装孔;支座中部一侧连接有向远离车架本体方向延伸的进气系统支架安装座,进气系统支架安装座上开设有若干个能够与进气系统支架连接安装的第三安装孔;支座、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安装座、驾驶室后悬置减震器安装座和进气系统支架安装座为一体铸造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支座呈U型结构,其中部形成支座减重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两驾驶室后悬置减震器安装座之间连接有第四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第四加强筋呈板状结构,且与驾驶室后悬置减震器安装座延伸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安装座包括三个左右方向圆柱结构的第一安装台,三个第一安装台呈三角形连接分布;第一安装孔开设于第一安装台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三个第一安装台远离车架本体的一侧通过第二加强筋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侧的两个第一安装台靠近车架本体的一侧通过第三加强筋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支座顶部两侧向上延伸,并形成对下侧的两个第一安装台连接的第一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连接安装座向靠近车架本体的一侧呈凸台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第三安装孔设置为三个,且呈三角形分布。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集成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安装座、驾驶室后悬置减震器安装座、进气系统支架安装座于一体,并通过支座与车架本体连接安装,可实现组合支座集成化、模块化,实现减重轻量化设计,制造成本低,连接安装简单,减少与车架本体的连接安装孔,降低对车架本体结构强度的影响,实用性好,整车底盘空间利用率及装配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安装使用示意图。
附图中:1、支座,11、支座减重孔,2、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安装座,21、第一安装台,22、第一安装孔,23、第二加强筋,24、第三加强筋,3、驾驶室后悬置减震器安装座,31、第二安装孔,32、第四加强筋,4、进气系统支架安装座,41、第三安装孔,5、连接安装座,51、第五安装孔,6、第一加强筋,7、驾驶室后悬置支架,8、驾驶室后悬置减震器,9、进气系统支架,10、车架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重型商用车集成组合支座,包括支座1和设置于支座1四角的连接安装座5,连接安装座5上开设有能够与车架本体10(车架横梁)连接安装的前后方向的第五安装孔51,螺栓穿过第五安装孔51与车架横梁连接;支座1顶部连接有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安装座2,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安装座2上开设有若干个能够与驾驶室后悬置支架7连接安装的第一安装孔22,第一安装孔22呈左右方向,第一安装孔22内穿设与驾驶室后悬置支架7底部连接的螺栓,驾驶室后悬置支架7顶部与驾驶室后悬置前端铰接;支座1上部左右两侧连接有向远离车架本体10(连接安装的车架横梁)方向延伸的驾驶室后悬置减震器安装座3,驾驶室后悬置减震器安装座3呈竖向板状结构,驾驶室后悬置减震器安装座3上开设有能够与驾驶室后悬置减震器8底部连接安装的左右方向的第二安装孔31,第二安装孔31内穿设与驾驶室后悬置减震器8底部连接的螺栓,驾驶室后悬置减震器8顶部与驾驶室后悬置后端铰接支撑;支座1中部一侧连接有向远离车架本体10方向延伸的进气系统支架安装座4,进气系统支架安装座4呈竖向板状结构,进气系统支架安装座4上开设有若干个能够与进气系统支架9连接安装的左右方向的第三安装孔41,第三安装孔41内穿设能与进气系统支架9连接安装的螺栓,进气系统支架9上安装进气系统油滤器。支座1、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安装座2、驾驶室后悬置减震器安装座3、进气系统支架安装座4和连接安装座5为球墨铸铁一体铸造成型。
本重型商用车集成组合支座,集成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安装座2、驾驶室后悬置减震器安装座3、进气系统支架安装座4于一体,并通过支座1与车架本体10连接安装,可实现组合支座集成化、模块化,实现减重轻量化设计,制造成本低,连接安装简单,减少与车架本体的连接安装孔,降低对车架本体结构强度的影响,实用性好,整车底盘空间利用率及装配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其中,支座1呈U型结构,其中部形成支座减重孔11。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实现减重轻量化设计。
其中,两驾驶室后悬置减震器安装座3之间连接有第四加强筋32。第四加强筋32呈板状结构,且与驾驶室后悬置减震器安装座3延伸方向一致,即为水平布置。通过第四加强筋32可实现对两驾驶室后悬置减震器安装座3之间的结构加强,保证对驾驶室后悬置减震器8安装的可靠稳定性。
其中,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安装座2包括三个左右方向圆柱结构的第一安装台21,三个第一安装台21呈三角形连接分布;中部的第一安装台21靠近车架本体10一侧设置,上部的第一安装台21和下部的第一安装台21远离车架本体10一侧设置,且以中部的第一安装台21为顶点的夹角为直角。第一安装孔22开设于第一安装台21轴心线位置。通过三个呈三角形分布的第一安装台21对U型板状弯折结构的驾驶室后悬置支架7进行支撑,并通过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22与驾驶室后悬置支架7连接安装,从而实现对驾驶室后悬置支架7的可靠安装。
其中,如图1-2所示,三个第一安装台21远离车架本体10的一侧通过第二加强筋23连接。上部的第一安装台21和中部的第一安装台21靠近车架本体10的一侧通过第三加强筋24连接。支座1顶部两侧向上延伸,并形成对下部的第一安装台21和中部的第一安装台21连接的第一加强筋6。通过第二加强筋23、第三加强筋24和两个第一加强筋6实现对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安装座2的结构加强,保证对驾驶室后悬置支架7支撑安装的可靠稳定性。
其中,连接安装座5向靠近车架本体10的一侧呈凸台状。通过凸台状的连接安装座5与车架本体10支撑,使支座1与车架本体10具有一定间隙,连接安装便捷。
其中,第三安装孔41设置为三个,且呈三角形分布。实现对进气系统支架9连接安装的便捷性。
本重型商用车集成组合支座,集成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安装座2、驾驶室后悬置减震器安装座3、进气系统支架安装座4于一体,并通过支座1与车架本体10连接安装,可实现组合支座集成化、模块化,实现减重轻量化设计,制造成本低,连接安装简单,减少与车架本体的连接安装孔,降低对车架本体结构强度的影响,实用性好,整车底盘空间利用率及装配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上”、“下”、“外侧”“内侧”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位置上的相对关系,而不必给予定性。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重型商用车集成组合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1)和设置于支座(1)四角的连接安装座(5),连接安装座(5)上开设有能够与车架本体(10)连接安装的第五安装孔(51);支座(1)顶部连接有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安装座(2),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安装座(2)上开设有若干个能够与驾驶室后悬置支架(7)连接安装的第一安装孔(22);支座(1)上部左右两侧连接有向远离车架本体(10)方向延伸的驾驶室后悬置减震器安装座(3),驾驶室后悬置减震器安装座(3)上开设有能够与驾驶室后悬置减震器(8)底部连接安装的第二安装孔(31);支座(1)中部一侧连接有向远离车架本体(10)方向延伸的进气系统支架安装座(4),进气系统支架安装座(4)上开设有若干个能够与进气系统支架(9)连接安装的第三安装孔(41);支座(1)、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安装座(2)、驾驶室后悬置减震器安装座(3)和进气系统支架安装座(4)为一体铸造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商用车集成组合支座,其特征在于,支座(1)呈U型结构,其中部形成支座减重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型商用车集成组合支座,其特征在于,两驾驶室后悬置减震器安装座(3)之间连接有第四加强筋(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型商用车集成组合支座,其特征在于,第四加强筋(32)呈板状结构,且与驾驶室后悬置减震器安装座(3)延伸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型商用车集成组合支座,其特征在于,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安装座(2)包括三个左右方向圆柱结构的第一安装台(21),三个第一安装台(21)呈三角形连接分布;第一安装孔(22)开设于第一安装台(21)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型商用车集成组合支座,其特征在于,三个第一安装台(21)远离车架本体(10)的一侧通过第二加强筋(2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型商用车集成组合支座,其特征在于,上侧的两个第一安装台(21)靠近车架本体(10)的一侧通过第三加强筋(2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型商用车集成组合支座,其特征在于,支座(1)顶部两侧向上延伸,并形成对下侧的两个第一安装台(21)连接的第一加强筋(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商用车集成组合支座,其特征在于,连接安装座(5)向靠近车架本体(10)的一侧呈凸台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商用车集成组合支座,其特征在于,第三安装孔(41)设置为三个,且呈三角形分布。
CN202421273296.XU 2024-06-05 2024-06-05 一种重型商用车集成组合支座 Active CN2223730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1273296.XU CN222373005U (zh) 2024-06-05 2024-06-05 一种重型商用车集成组合支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1273296.XU CN222373005U (zh) 2024-06-05 2024-06-05 一种重型商用车集成组合支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2373005U true CN222373005U (zh) 2025-01-21

Family

ID=94245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1273296.XU Active CN222373005U (zh) 2024-06-05 2024-06-05 一种重型商用车集成组合支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23730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9790A (zh) 一种汽车车身前部结构
CN205930234U (zh) 一种后置客车发动机悬置系统
CN222373005U (zh) 一种重型商用车集成组合支座
CN201086746Y (zh) 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CN112721564A (zh) 一种轻量化的平衡轴悬架
CN217944906U (zh) 一种供能附件集成式安装支架
CN214647350U (zh) 车桥下盖板、空气悬架与车桥的连接结构
CN220947560U (zh) 一种发动机后悬置总成
CN220518401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后悬横拉杆及纯电动汽车
CN201534567U (zh) 一种汽车车身框型前部结构
CN208344352U (zh) 汽车双后桥中间挡泥板支架
CN218489612U (zh) 一种后保险杠骨架及车辆
CN216783629U (zh) 一种车架前悬组合支架
CN215751774U (zh) 板簧支座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8021894U (zh) 一种支架
CN220973917U (zh) 油箱支架总成和车辆
CN217022682U (zh) 前机舱骨架结构
CN212766236U (zh) 构架拉杆组合座
CN217145575U (zh) 一种三角筋型高结构强度空调机支架
CN221316119U (zh) 一种集成式空压机支架结构
CN220009893U (zh) 车架和车辆
CN218662042U (zh) 集成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22387942U (zh) 一种轻量化稳定悬挂支架
CN201183535Y (zh) 商用车驾驶室后悬置下支架
CN222157597U (zh) 一种商用车下横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